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fertilizer on the contents of TOC, POC, SMBC and WSOC in two kinds of sandy substrates

氮肥对两种沙性栽培基质中有机碳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全 文 :书氮肥对两种沙性栽培基质中有机碳类
物质含量的影响
朱毅1,2,侯新村1,武菊英1,段留生2,范希峰1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北京100097;2.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93)
摘要:为研究粗砂土与河沙2种栽培基质中连续施用氮肥对总有机碳(TOC)、颗粒态有机碳(POC)、微生物量碳
(SMB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PVC管栽培柳枝稷开展相关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连续施用不同浓度的氮肥(CK:0.0mg/kg、N1:30.0mg/kg、N2:90.0mg/kg、N3:150.0mg/kg,N4:180.0mg/kg)
对不同土层中的柳枝稷根系生物量、TOC、POC、SMBC和 WSOC均有显著性影响(犘<0.05)。对于2种沙性栽培
基质,不同土层中,TOC、POC、SMBC的最大值均出现在N4 梯度下,WSOC含量则随着氮肥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各
施氮水平下,2种基质中根系生物量和有机碳的垂直分布趋势一致,各指标最大值均出现在0~60cm土层。
关键词:氮肥;有机碳;粗沙土;河沙
中图分类号:S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13)02003809
  土壤有机碳量为陆地生物量碳的2.4倍[1],其动态平衡不仅直接影响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其排放与固存对
全球气候变化也有重要影响[2],有机碳是土壤质量评价重要参考指标。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一方面原有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矿化分解,另一方面由于植物残体和根系分泌
物的转化而形成新的有机质,当土壤新形成的有机质含量超过矿化分解量时就形成碳汇[3]。土壤有机质含量的
改变会影响团聚体的构成,从而改善土壤的可耕性、透气性和透水性[4],根系分泌物与土壤颗粒的结合又能增加
团聚体的稳定性,改善土壤结构性能[5]。
柳枝稷(犘犪狀犻犮狌犿狏犻狉犵犪狋狌犿),禾本科(Gramineae)黍属(犘犪狀犻犮狌犿),为多年生高杆型C4 草本植物[6],根系发
达、抗逆性和适应性强,可以在瘠薄的边际土地上种植[7,8]。我国鼓励利用边际土地资源发展能源作物的种植,
沙化地是我国北方地区典型的边际土地,养分瘠薄是该类边际土地上存在的主要非生物逆境胁迫之一。通过在
该立地环境下种植柳枝稷,研究氮肥施用对土壤中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对改善沙性边际土地的受损生态系统,提
升土壤肥力,同时获得优质生物质原料、发展低碳经济等具有重要意义[9]。
King等[10]和 Nadelhofer等[11,12]研究发现树木根系衰老、死亡之后会影响林地生态系统碳的贮存和循
环[1012];王俊波等[13]研究发现,不同生长年限的刺槐(犚狅犫犻狀犻犪狆狊犲狌犱狅犪犮犪犮犻犪)人工林地上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
分布趋势一致,最大值都出现在土壤表层;杨兰芳和蔡祖聪[3]研究表明玉米(犣犲犪犿犪狔狊)种植可增加土壤有机碳
的含量,随玉米生长时间的延长,玉米根际碳沉积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增大;樊军和郝明德[14]研究证实施肥与种
植作物能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长期施用土粪肥能显著提高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杨成德等[15]研究表明,东
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季节动态与植物生长动态基本一致;谢芳等[16]发现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土壤
水溶性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差异显著,单施化肥处理下的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明显低于无肥处理,但土
壤微生物量碳含量高于无肥处理;周萍等[17]研究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主要影响耕层土壤的总有机碳和颗粒态碳含
量,不同施肥条件下颗粒态碳分配比例在土壤深度上也有差异。目前国内外针对土壤有机碳对肥料施用响应的
38-46
2013年4月
   草 业 学 报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第22卷 第2期
Vol.22,No.2
收稿日期:20120425;改回日期:20120606
基金项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1102005,KJCX201101003,KJCX201103001)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科研基
金(QNJJ201019)资助。
作者简介:朱毅(1984),男,河南周口人,在读博士。Email:zydahaoren110@163.com
通讯作者。Email:wujuying1@263.net
研究主要集中在常见的大田作物上、且以条件较好的壤土为栽培基质,而有关沙化类边际土地上,通过氮肥施用
促进能源作物柳枝稷根系的生长来影响土层中总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等有机碳类
物质含量的研究鲜有报道。
因此,通过PVC管柳枝稷栽培试验系统研究在粗沙和河沙生境下,氮肥的施用对栽培基质中有机碳类物质
的影响,以期为在京郊边际土地上栽植柳枝稷及其对受损生境的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小汤山试验基地,该试验基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
(N39°34′,E116°28′),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海拔50m,年均气温12~17℃,年降水量400~600
mm,年无霜期190~200d,≥10℃的年积温4200℃左右。
1.2 试验材料
供试柳枝稷品种为Alamo,引种于美国,种子于2008年11月在小汤山试验基地采集。2009年5月14日播
种,栽培基质粗沙土取自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挖沙废弃地,为沙土与石块(粒径为2~60mm)的混合物;河沙
取自小汤山试验基地附近的建筑工地,经水洗处理(表1)。试验采用PVC土柱装填2种栽培基质,埋入地下,土
柱上端与地面齐平,底部通透,土柱直径315mm,长度为2.0m,每个土柱内栽植柳枝稷一株。
表1 供试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
犜犪犫犾犲1 犘犺狔狊犻犮犪犾犪狀犱犮犺犲犿犻犮犪犾狆狉狅狆犲狉狋犻犲狊狅犳狊狌犫狊狋狉犪狋犲狊狌狊犲犱犻狀狋犺犲犲狓狆犲狉犻犿犲狀狋
基质种类
Typesofsubstrates
pH值
pHvalue
有机质
Organicsubstance
(%)
碱解氮
AlkalihydroN
(mg/kg)
速效磷
Availablephosphorus
(mg/kg)
速效钾
Availablepotassium
(mg/kg)
粗沙土Grosssandysoil 7.81 0.12 10.50 3.95 49.50
河沙Puresand 7.74 0.03 0.79 0.31 1.27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5个氮肥梯度处理,施用氮(N)浓度分别为CK(0.0mg/kg)、N1(30.0mg/kg)、N2(90.0mg/kg)、
N3(150.0mg/kg),N4(180.0mg/kg),4次重复。供试氮肥为尿素,2009年7月在柳枝稷苗期时作为追肥一次
性表施,2010年7月和2011年7月各表施1次。试验处理前全部土柱内均施过磷酸钙、硫酸钾,使土壤中磷
(P2O5)和钾(K2O)的浓度分别达到20.0和120.0mg/kg。全生育期自然降水,不进行人工灌溉。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011年10月底,剖开PVC管,每60cm为一层采集根系和土样(随土层深度增加,整个土柱共分为3层,分
别为0~60,60~120,120~180cm)。
柳枝稷根干重:将各土层中根系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在80℃下烘干至恒重,计算根干重(g)。
有机碳类物质的测定分析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总有机碳(totalorganiccarbon,TOC):采用重铬酸钾(K2Cr2O7)外加热法进行测定[18]。
土壤微生物量碳(soilmicrobialbiomasscarbon,SMBC):采用氯仿熏蒸-K2SO4 提取法[19],使用日本岛津
总有机碳自动分析仪(TOCVCPH)测定提取液中的有机碳,SMBC的转换系数KEC为0.45。
水溶性有机碳(watersolubleorganiccarbon,WSOC):称取25g新鲜土样,加入50mL蒸馏水,于室温下振
荡30min,离心10min(4500r/min),上清液过0.45μm的滤膜,滤液中的有机碳用TOCVCPH测定。
颗粒态有机碳(particulateorganiccarbon,POC):先进行颗粒物提取,取过2mm筛的风干土样20g,放入
250mL塑料瓶,加入100mLNaOH (0.5mol/L),手摇3min,再用恒温振荡器震荡18h(90r/min)。土壤悬
液过53μm筛,并反复用蒸馏水冲洗。收集所有留在筛中的物质,在60℃下烘48h至恒重,并计算其所占土壤
93第22卷第2期 草业学报2013年
的百分含量[20],再根据公式计算得出POC含量:POC(g/kg)=颗粒物中土壤有机碳SOC(g/kg)×颗粒物占土
壤的%。
1.5 数据分析
采用 MicrosoftExcel2007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采用SAS软件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方差显著
性分析,差异显著水平为犘=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肥对柳枝稷根干重的影响
对于2种栽培基质来说,氮肥施用能显著促进柳
枝稷根干重的增加。各施氮水平下,随土层深度增加,
根干重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氮肥对柳枝稷不同土层
内根干重的影响如表2所示。
对于粗沙土,在所有土层中,随施氮水平增加,从
CK到N3,柳枝稷的根干重逐步增加,从N3 到N4,根
干重呈下降趋势。0~60和60~120cm土层内,CK、
N1、N2、N3、N4 各处理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120~180cm土层内,N4、N3、N2、N1 各处理与CK之
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但N1 与N2 之间差异不显
著。3个土层内均以N3 处理下的根干重为最大值,分
别为48.94,24.98和12.38g。各施氮水平下,柳枝稷
55%以上的根干重均分布在0~60cm土层内,分别为
CK:55.68%、N1:56.45%、N2:56.48%、N3:56.71%、
N4:57.90%。
对于河沙,从CK到 N4,所有土层中的根干重均
逐步增加。60~120和120~180cm土层内,CK、N1、
N2、N3、N4 各处理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0~60
表2 氮肥对不同土层中柳枝稷根干重的影响
犜犪犫犾犲2 犈犳犳犲犮狋狅犳狀犻狋狉狅犵犲狀犳犲狉狋犻犾犻狕犲狉狅狀狉狅狅狋犱狉狔狑犲犻犵犺狋
狅犳狊狑犻狋犮犺犵狉犪狊狊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犱犲狆狋犺狊狅犳狊狅犻犾 g
基质类型
Typesof
substrates
氮肥处理
Nitrogen
treatment
0~60cm 60~120cm 120~180cm
含石沙土
Gross
sandy
soil
CK 22.07e 10.34e 7.23d
N1 31.03d 14.82d 9.12c
N2 38.63c 20.46c 9.31c
N3 48.94a 24.98a 12.38a
N4 45.57b 22.19b 10.94b
河沙
Puresand
CK 16.07d 9.54e 6.28e
N1 20.67c 11.58d 7.60d
N2 27.93b 14.94c 8.09c
N3 40.09a 16.49b 8.73b
N4 40.15a 17.82a 9.57a
 注:同一种栽培基质同一列中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
著。
 Note:Forthesamesubstrate,thedifferentlettersinthesamecol
umnindicatesignificantdifferencesat0.05level.
cm土层内,N4、N3、N2、N1 各处理与CK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但N1 与N2 之间差异不显著。3个土层内
均以N4 处理下的根干重为最大值,分别为40.15,17.82和9.57g。各施氮水平下,50%以上的根干重均分布在
0~60cm土层内,分别为CK:50.39%、N1:51.87%、N2:54.81%、N3:61.38%、N4:59.44%。
2.2 氮肥对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TOC是指进入土壤的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质的输入与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物质的损失之间的
平衡[2],是土壤质量评价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中必须考虑的重要指标[21],氮肥对2种沙性栽培基质不同土层
内TOC含量的影响如图1所示。
对于2种栽培基质来说,氮肥施用对TOC含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60,60~120和120~180cm3个土
层内,随着氮肥施用浓度的增加,从CK到N4,TOC含量呈逐步增加趋势;同一氮肥梯度下,随土层深度的增加,
TOC含量呈依次增加的趋势,这与2种栽培基质不同土层中柳枝稷根干重的变化趋势一致。
对于粗沙土来说,0~60cm土层内,CK、N1、N2、N3、N4 各施氮水平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对于60~120
cm土层,N3 和N4 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CK、N1、N2 各处理;对于120~180cm土层,N1 与N2 之间差异
不显著,但与CK、N1、N2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0~60,60~120和120~180cm3个土层内均以N4 处理下的
TOC含量为最大值,分别为22.47,3.43和2.01g/kg。各施氮水平下,超过52%的TOC均分布在0~60cm土
层内,分别为CK:51.69%、N1:72.18%、N2:80.45%、N3:80.07%、N4:80.53%。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TOC含
量均呈现下降趋势,从CK和 N4 两处理的对比情况来看,TOC含量降幅最大的为0~60cm 土层,下降了
04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3) Vol.22,No.2
84.40%,其次为60~120和120~180cm土层,分别下降了41.27%和36.97%。
在河沙中,0~60cm土层内,CK、N1、N2、N3 各处理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N3 与N4 之间差异则不显著;对
于60~120cm土层,CK与N1 之间的差异不显著、N1、N2、N3 各处理间的差异亦不显著,但N4 与其余各梯度间
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对于120~180cm土层,N3 和N4 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CK、N1、N2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3
个土层内均以N4 处理下的TOC含量为最大值,分别为17.22,2.98和1.79g/kg。各施氮水平下,51%以上的
TOC分布在0~60cm土层内,分别为CK:51.15%、N1:72.14%、N2:80.52%、N3:81.57%、N4:78.66%。随土
层深度增加,TOC含量均呈递减趋势,从CK和N4 两处理的对比情况来看,TOC含量降幅最大的为0~60cm
土层,下降了82.87%,其次为60~120和120~180cm土层,分别下降了44.58%和34.90%。
2.3 氮肥对颗粒态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POC是土壤中与砂粒结合(粒径53~2000pm)的有机质的暂存库[22],主要来源于分解程度中等的植物残
体[23],为腐殖化程度较低、但活性较高的组分,在土壤中周转速度较快,对表层土壤中植物残体的积累和根系分
布的变化非常敏感[24,25],被认为是土壤有机碳库中活动性较大的碳库[17]。氮肥对不同土层内POC含量的影响
如图2所示。
图1 氮肥对不同土层中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犉犻犵.1 犈犳犳犲犮狋狅犳狀犻狋狉狅犵犲狀犳犲狉狋犻犾犻狕犲狉狅狀狋狅狋犪犾狅狉犵犪狀犻犮犮犪狉犫狅狀犮狅狀狋犲狀狋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狊狅犻犾犱犲狆狋犺狊
 同一种栽培基质,同一土层内,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Forthesamesubstrate,thedifferentlettersatthesamesoildepth
aresignificantlydifferentatthe0.05level,thesameasbelow.
图2 氮肥对不同土层中颗粒态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犉犻犵.2 犈犳犳犲犮狋狅犳狀犻狋狉狅犵犲狀犳犲狉狋犻犾犻狕犲狉狅狀狆犪狉狋犻犮狌犾犪狋犲狅狉犵犪狀犻犮犮犪狉犫狅狀犮狅狀狋犲狀狋(犘犗犆)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狊狅犻犾犱犲狆狋犺狊
  对于2种栽培基质来说,合理施用氮肥能显著促进POC含量的增加。同一土层,随着氮肥施用浓度的增加,
从CK到N4,POC含量呈逐步增加趋势;同一氮肥梯度下,随土层深度增加,POC含量依次增加,这与2种栽培
14第22卷第2期 草业学报2013年
基质不同土层中柳枝稷根干重的变化趋势一致。0~60cm土层下,CK、N1、N2、N3、N4 各处理之间的差异均达
到显著水平;60~120cm土层内,N4 与其余各梯度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但CK与N1 之间的差异不显著,N1、
N2、N3 各处理间的差异亦均不显著。
对于粗沙土,120~180cm土层内,N1、N2、N3 各处理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但与CK和N4 两处理间表现出显
著差异。3个土层内均以N4 处理下的POC为最大值,分别为5.97,1.91和1.24g/kg。各施氮水平下,超过
48%的POC分布在0~60cm 土层内,分别为 CK:48.99%、N1:71.66%、N2:80.08%、N3:81.67%、N4:
65.52%。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POC含量均呈递减趋势,由CK和 N4 两个处理的对比情况可知,POC含量降
幅最大的为0~60cm 土层,下降了84.30%,其次为120~180和60~120cm 土层,分别下降72.66%和
66.52%。
对于河沙,120~180cm土层内,CK、N1、N2 各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与N3、N4 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水
平。3个土层内均以N4 处理下的POC为最大值,分别为5.17,0.93和0.75g/kg。各施氮水平下,54%以上的
POC分布在0~60cm土层内,分别为CK:54.86%、N1:73.59%、N2:79.67%、N3:81.39%、N4:75.45%随着土
层深度的增加,POC含量均呈递减趋势,从CK和N4 两个处理的对比情况来看,POC量降幅最大的为0~60cm
土层,下降了81.27%,其次为120~180和60~120cm土层,分别下降了54.16%和51.36%。
2.4 氮肥对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
SMBC和微生物氮共同构成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主体部分[16],SMBC在土壤中占比例很小,却是土壤有
机质中最为活跃的部分,能够反映土壤养分有效状况和生物活性,是评价微生物量和活性的重要参数指标[26]。
氮肥对不同土层内SMBC含量的影响如图3所示。
图3 氮肥对不同土层中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
犉犻犵.3 犈犳犳犲犮狋狅犳狀犻狋狉狅犵犲狀犳犲狉狋犻犾犻狕犲狉狅狀狊狅犻犾犿犻犮狉狅犫犻犪犾犫犻狅犿犪狊狊犮犪狉犫狅狀犮狅狀狋犲狀狋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狊狅犻犾犱犲狆狋犺狊
  对于2种栽培基质,合理施用氮肥能显著的促进SMBC含量的增加。同一土层内,随氮肥浓度增加,从CK
到N4,SMBC含量呈逐步增加的趋势;在各氮素处理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SMBC含量依次增加,这与2种栽
培基质不同土层中柳枝稷根干重的变化趋势一致。
对于粗沙土,0~60cm土层内,CK、N1、N2、N3、N4 各处理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对于60~120cm土
层,N3 与N4 处理间、CK与N1 处理间、N1 与N2 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但CK与N2、N3 处理之间差异达到显著
水平;对于120~180cm土层,N1 与N2 处理间差异并不显著,但CK、N1、N3、N4 各处理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
平。3土层内均以N4 处理下的SMBC含量为最大值,分别为484.93,90.36和70.25mg/kg。各施氮水平下,
45%以上的SMBC分布在0~60cm土层内,分别为CK:45.32%、N1:66.03%、N2:71.56%、N3:75.56%、N4:
75.13%。随土层深度增加,SMBC含量呈递减趋势,从CK和N4 两处理的对比情况来看,SMBC含量降幅最大
的为0~60cm土层,下降了79.59%,其次为120~180和60~120cm土层,分别下降了27.75%和22.79%。
对于河沙,0~60cm土层内,N3 与N4 处理间差异并不显著,但CK、N1、N2、N3 各处理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
24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3) Vol.22,No.2
平;对于60~120cm土层,CK与N1 处理间、N1 与N2 处理间、N2、N3、N4 各处理间的差异均不显著,但CK与
N2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对于120~180cm土层,CK与 N1 处理间、N1、N2、N3 各处理间的差异均不显著,但
CK、N2 与N4 各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0~60,60~120cm和120~180cm3土层内均以N4 处理下的SMBC含量为最大值,分别为391.00,84.26
和55.50mg/kg。各施氮水平下,49%以上的SMBC分布在0~60cm 土层内,分别为 CK:49.67%、N1:
64.61%、N2:69.97%、N3:73.57%、N4:73.67%。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SMBC含量均呈递减趋势,从CK和N4
两个处理的对比情况来看,SMBC含量降幅最大的为0~60cm土层,下降了74.88%,其次为120~180和60~
120cm土层,分别下降了31.36%和24.92%。
2.5 氮肥对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WSOC通常是指能通过0.45μm微孔滤膜的水溶性有机物质
[27]。WSOC在土壤有机碳中比重很小,一般
含量不超过200mg/kg,但它却会影响土壤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的转化、迁移和降解[28],是土壤微生物可直接利用
的有机碳源[29],对土壤中的13C研究表明,WSOC的δ13C值与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相似,而SMBC的δ13C值与
作物的δ13C值相似[30]。氮肥对不同土层内 WSOC含量的影响如图4所示。
图4 氮肥对不同土层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犉犻犵.4 犈犳犳犲犮狋狅犳狀犻狋狉狅犵犲狀犳犲狉狋犻犾犻狕犲狉狅狀狑犪狋犲狉狊狅犾狌犫犾犲狅狉犵犪狀犻犮犮犪狉犫狅狀犮狅狀狋犲狀狋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狊狅犻犾犱犲狆狋犺狊
  对于2种栽培基质来说,氮肥的施用对各土层内的 WSOC含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一土层内,随施氮水
平升高,从CK到N4,WSOC含量逐步下降。各施氮水平下,随土层深度增加,WSOC含量呈现依次下降的趋
势。
对于粗沙土,0~60cm土层内,N2、N3、N4 各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CK、N1、N2 各处理之间的差异达显
著水平;60~120cm土层内,N1、N2、N3 各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CK、N1、N4 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120~
180cm土层内,N1 与N2 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余各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3个土层内均以N4 处
理下的 WSOC含量为最小值,分别为18.45,16.41和15.24mg/kg。各施氮水平下,36%以上的 WSOC分布在
0~60cm土层内,分别为CK:55.27%、N1:49.63%、N2:35.78%、N3:37.12%、N4:36.83%。
对于河沙,0~60cm土层内,N3 与N4 处理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但与CK、N1、N2 各处理之间的差异均达到
显著水平;60~120cm土层内,CK、N1、N2、N3 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但与N4 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120~
180cm土层内,N2 与N3 处理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但与其余各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3个土层内均以N4
的 WSOC含量为最小值,分别为17.13,14.34和13.32mg/kg。各施氮水平下,38%以上的 WSOC分布在0~
60cm土层内,分别为CK:56.98%、N1:52.30%、N2:46.49%、N3:35.27%、N4:38.24%。
2.6 根干重与有机碳类物质含量相关性分析
对柳枝稷根干重、TOC、POC、SMBC和 WSO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根干重与TOC、POC、SMBC和
WSOC都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TOC与SMBC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OC呈显著正相关;POC与SMBC呈
显著正相关(表3)。这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柳枝稷根系生物量的积累促进了土壤中有机碳类物质的增加。
34第22卷第2期 草业学报2013年
表3 根干重与各有机碳类物质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犜犪犫犾犲3 犆狅狉狉犲犾犪狋犻狅狀犮狅犲犳犳犻犮犻犲狀狋狅犳狉狅狅狋犱狉狔狑犲犻犵犺狋,犜犗犆,犘犗犆,犛犕犅犆犪狀犱犠犛犗犆
项目
Item
根干重
Rootdryweight
总有机碳
Totalorganiccarbon
颗粒态碳
Particulateorganiccarbon
微生物量碳
Soilmicrobialbiomasscarbon
总有机碳Totalorganiccarbon 0.503
颗粒态碳Particulateorganiccarbon 0.135 0.266
微生物量碳Soilmicrobialbiomasscarbon 0.903 20.40 75.36
水溶性有机碳 Watersolubleorganiccarbon 0.086 0.018 -0.147 0.003
 注:表示0.05显著水平,表示0.01显著水平。
 Note:,indicatesignificantcorrelationat0.05and0.01levelrespectively.
3 讨论
大量研究发现,植物根系的分泌物与根系残体是土壤中有机碳形成的重要物质来源之一,植物根系的生物量
能直接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本试验表明,柳枝稷的根系生物量与土壤TOC、POC、SMBC之间的正相关性较
强,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
前人研究表明,氮肥施用能显著影响土壤中的有机碳类物质的含量,如:长期施肥处理能使土壤耕层中的有
机碳增加并对有机碳在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中的分布产生显著影响[31,32];长期单施氮肥、氮磷肥和氮磷钾肥处
理的SMBC含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但 WSOC含量显著低于无肥处理[16];化肥与有机肥并施且种植苜蓿
(犕犲犱犻犮犪犵狅狊犪狋犻狏犪)处理下的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是长期休闲地的3.7倍[14];施用氮肥将导致土壤中 WSOC含量
的减少且 WSOC含量和土壤矿化N的含量呈对数关系[33,34];各种有机肥与无机肥单施或配施处理均不同程度
的增加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及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的含量[35]。本试验研究表明,对2种沙性栽培基质而言,当
施氮量从CK增加到N4 时,TOC、POC、SMBC和 WSOC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犘<0.05)。随施氮浓度增加,各
土层中TOC含量、SMBC含量呈上升趋势,WSOC含量呈下降趋势,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从CK到 N4,
POC含量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这与龚伟等[35]研究结果一致,但与周萍等[17]结果不同,可能原因如下:1、周萍
等[17]试验以有机碳含量较高的壤土为基质,土壤中POC主要来自有机肥的直接输入,而与施入的作物生物量没
有直接关系。而本试验以沙化土为栽培基质,土壤结构松散,施肥种类单一且为无机肥,因此,柳枝稷地下生物量
能够直接影响POC含量。2、柳枝稷地下根系庞大,根系分泌物较多,相较于一般大田作物更易于在根际形成土
壤团聚体结构,而施用氮肥又能显著的促进沙化性栽培基质上柳枝稷根干重、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的增加[36]。
随土层深度增加,在不同土壤类型与不同立地环境下,有机碳在垂直分布上均呈现出逐步递减的趋势,且主
要分布在土壤表层。本试验结果显示,2种沙性栽培基质下,随土层深度增加,各土层中TOC、POC、SMBC和
WSOC含量均表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这与史奕等[22]、周萍等[17]、贾伟等[37]研究结果一致。
土壤中有机碳的积累与演变是植物地上部残体、根系与土壤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本试验研究了柳枝稷
第3个生长季内氮肥对栽培基质内有机碳的影响情况,进一步的研究应该连续多年观测不同栽培基质中有机碳
类物质对氮肥的响应情况;本试验把PVC管内的栽培基质界定为土壤内有机碳对氮肥响应的微环境,消除了其
他作用因素的影响,可以阐明在边际土地上栽植单株柳枝稷时施用氮肥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但在实际应用中,
作为生物质能源原料的柳枝稷应进行规模化种植,单株之间存在根系交错、化感等相互作用,因此研究大面积土
地上有机碳对氮肥处理的响应将成为未来相关研究的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1] LaiR.Worldsoilsandthegreenhouseeffect[J].GlobalChangeNewsletter,1999,37:45.
[2] 朱连奇,朱小立,李秀霞.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3):7275.
[3] 杨兰芳,蔡祖聪.玉米生长和施氮水平对土壤有机碳更新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6,26(2):280286.
44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3) Vol.22,No.2
[4] 王发刚,王启基,王文颖,等.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08,25(2):4854.
[5] HütschBW,AugustinJ,MerbachW.Plantrhizodepositonanimportantsourceforcarbonturnoverinsoils[J].Journalof
PlantNutritionandSoilScience,2002,165:397407.
[6] 刘吉利,朱万斌,谢光辉,等.能源作物柳枝稷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2009,18(3):232240.
[7] 侯新村,范希峰,武菊英,等.纤维素类能源草在京郊地区的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评价[J].草业学报,2011,20(6):1217.
[8] 李平,孙小龙,韩建国,等.能源植物新看点—草类能源植物[J].中国草地学报,2010,32(5):97100.
[9] 云锦凤.低碳经济与草业发展的新机遇[J].中国草地学报,2010,32(3):13.
[10] KingJS,AlbaughTJ,AlenHL,犲狋犪犾.Belowgroundcarboninputtosoiliscontroledbynutrientavailabilityandfineroot
dynamicsinloblolypine[J].NewPhytologist,2002,164:389398.
[11] NadelhoferKJ,EmmettBA,GundersonP,犲狋犪犾.Nitrogendepositionmakesaminorcontributiontocarbonsequestrationin
temperateforests[J].Nature,1999,398:145148.
[12] NadelhoferNJ.Thepotentialeffectsofnitrogendepositiononfinerootproductioninforestecosystem[J].NewPhytologist,
2000,147:31139.
[13] 王俊波,季志平,白立强,等.刺槐人工林有机碳与根系生物量的关系[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4):5456.
[14] 樊军,郝明德.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03,10(1):8587.
[15] 杨成德,龙瑞军,陈秀蓉,等.东祁连山高寒灌丛草地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季节性动态特征[J].草业学报,2011,20(6):
135142.
[16] 谢芳,韩晓日,杨劲峰,等.长期施肥对棕壤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177:1013.
[17] 周萍,张旭辉,潘根兴,等.长期不同施肥对太湖地区黄泥土总有机碳及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及深度分布的影响[J].植物营
养与肥料学报,2006,12(6):765771.
[18]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5658.
[19] VanceED,BrookesPC,JenkinsonDS.Anextractionmethodformeasuringsoilmicrobialbiomass[J].SoilBiology&Bio
chemistry,1987,19:703707.
[20] 杨盛,刘艳丽,陈光水,等.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土壤非保护性有机C含量及分配[J].生态学报,2004,24(1):18.
[21] 张金波,宋长春.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库影响的敏感性评价指标[J].生态环境,2003,12(4):500504.
[22] 史奕,陈欣,杨雪莲,等.土壤“慢”有机碳库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3,22(5):108112.
[23] SixJ,ConantRT,PaulEA,犲狋犪犾.Stabilizationmechanismsofsoilorganicmatter:Implicationsforcsaturationofsoils[J].Plant
andSoil,2002,241:155176.
[24] CambardelaCA,EliottET.Particulatesoilorganicmatterchangesacrossagrasslandcultivationsequence[J].SoilScience
SocietyofAmericaJournal,1992,56:777783.
[25] FranzluebbersAJ,ArshedMA.Particulateorganiccontentandpotentialmineralizationasaffectedbytilageandtexture[J].Soil
ScienceSocietyofAmericaJournal,1997,16:13821386.
[26] 董博,郭天文,曾骏,等.免耕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10,10:1517,
18.
[27] ThurmanEM.OrganicGeochemistryofNaturalWaters[M].Boston:KluwerAcademic,1985.
[28] 倪进治,徐建民,谢正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3,12(1):7175.
[29] BurfordJR,BremnerJM.Relationshipsbetweendenitrificationcapacitiesofsoilsandtotalwatersolubleandreadilydecom
posablesoilorganicmatter[J].SoilBiology&Biochemistry,1975,7:389394.
[30] GregorichEG,LiangBC,DruryCF,犲狋犪犾.Elucidationofthesourceandturnoverofwatersolubleandmicrobialbiomass
carboninagriculturesoils[J].SoilBiology&Biochemistry,2000,32:581587.
[31] 孙天聪,李世清,邵明安,等.长期施肥对褐土有机碳和氮素在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9):
18411848.
[32] 李文西,鲁剑巍,鲁君明,等.苏丹草—黑麦草轮作制中施氮量对饲草产量与土壤氮碳积累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1,
20(1):5561.
[33] LiangBC,MackenzieAF,SchnitzerM,犲狋犪犾.Managementinducedchangeinlabilesoilorganicmatterundercontinuous
54第22卷第2期 草业学报2013年
cornineasternCanadiansoils[J].BiologyandFertilityofSoils,1998,26:8894.
[34] ChantignyM H,AngersDA,PrevostD,犲狋犪犾.DynamicsofsolubleorganicCandCmineralizationincultivatedsoilswith
varyingNfertilization[J].SoilBiology&Biochemistry,1999,31:543550.
[35] 龚伟,颜晓元,蔡祖聪,等.长期施肥对小麦—玉米作物系统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8,
19(11):23752381.
[36] 朱毅,侯新村,武菊英,等.两种沙性栽培基质下柳枝稷根系生长对施氮水平的响应[J].中国草地学报,2012,34(5):58
64.
[37] 贾伟,周怀平,解文艳,等.长期秸秆还田秋施肥对褐土微生物量碳、氮量和酶活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8,23(2):
138142.
犜犺犲犲犳犳犲犮狋狊狅犳狀犻狋狉狅犵犲狀犳犲狉狋犻犾犻狕犲狉狅狀狋犺犲犮狅狀狋犲狀狋狊狅犳犜犗犆,犘犗犆,犛犕犅犆犪狀犱
犠犛犗犆犻狀狋狑狅犽犻狀犱狊狅犳狊犪狀犱狔狊狌犫狊狋狉犪狋犲狊
ZHUYi1,2,HOUXincun1,WUJuying1,DUANLiusheng2,FANXiFeng1
(1.BeijingResearchandDevelopmentCenterforGrassandEnvironment,BeijingAcademyof
AgricultureandForestrySciences,Beijing100097,China;2.KeyLaboratoryofFarming
System,MinistryofAgriculture,China,ColegeAgronomyandBiotechnology,
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Beijing100193,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TheeffectsofcontinuousnitrogenfertilizerapplicationonthecontentsofTOC(totalorganiccar
bon),POC(particulateorganiccarbon),SMBC(soilmicrobialbiomasscarbon)andWSOC(watersolubleor
ganiccarbon)undertwotypesofmarginallands(grosssandysoilandpuresand)werestudiedusingswitch
grassplantedinPVCpipes.Nitrogenfertilizerexertedsignificanteffectsonrootdryweight,contentsofTOC,
POC,SMBCandWSOCatdifferentsoildepthsofbothgrosssandysoilandpuresand(犘<0.05).Inbothsoil
depthsofthetwotypesofsubstrates,thecontentsofTOC,POCandSMBCalreachedamaximumunderthe
N4gradient,whiletheWSOCcontentdecreased.Foralnitrogenconcentrations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
enceintheverticaldistributionofrootdryweight,contentsofTOC,POC,SMBCandWSOCunderboth
typesofsubstrate.Themaximumofalindexesappearedatthe0-60cmdepth.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nitrogenfertilizer;TOC;grosssandysoil;puresand
64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3) Vol.22,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