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s of four host plants and different cultivation densities on the propagation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四种宿主植物及其不同栽培密度对AM真菌扩繁的影响



全 文 :书四种宿主植物及其不同栽培密度对
犃犕真菌扩繁的影响
李媛媛,王晓娟,豆存艳,林双双,罗巧玉,崔慧君,孙莉,金睴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 兰州730020)
摘要:为了有效的构建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l,AM)真菌的高效繁殖体系,本研究利用盆栽培养法研究玉
米、高粱、青葱和三叶草等4种不同的宿主植物及其不同的栽培密度对 AM 真菌地表球囊霉(犌犾狅犿狌狊狏犲狉狊犻犳狅狉犿犲)
扩繁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条件下,4种宿主植物均可与AM真菌形成共生体,宿主植物种类和栽培密度对生物
量、侵染率、孢子密度等均产生显著影响(犘<0.05),除白三叶的地径和高粱的叶片数外所有植物的生长参数指标
在高密度(10株/盆)栽培下均低于低密度(5株/盆)处理,但10株/盆处理的AM真菌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均显著高
于5株/盆(犘<0.05)。本实验表明不同的宿主植物与AM真菌的共生状况不同,选择生物量大的玉米,并采用适
度的密植栽培虽然会导致对宿主植物生长的不利条件,但却可以增加AM真菌的孢子产量,适合于AM真菌扩繁
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宿主植物;栽培密度;丛枝菌根;侵染率;孢子
中图分类号:S567.3;Q9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13)05012808
犇犗犐:10.11686/cyxb20130515  
  菌根(mycorrhizae)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共生现象,它是高等植物根系与土壤中一类特定真菌形成的
互惠共生体,其中以丛枝菌根在自然界的分布最为广泛。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l,AM)真菌可以与地
球上大约90%的陆生高等植物形成共生体[1]。AM真菌不仅可以促进植物对土壤中P[2]、N[3]、Cu[4]、Fe[5]等营
养元素和水分[6]的吸收,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7],增强植物耐受盐碱胁迫[8]、干旱胁迫[9]、重金属污染[10]和病
虫害[11,12]等各种逆境胁迫的能力,而且作为多功能的高效生物肥料还具有改良土壤结构,减少化肥、农药的施
用,恢复受损生态系统,对环境保护、园林绿化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13]。
AM真菌是一类专性活体营养微生物[14,15]。由于在离体条件下,AM真菌自身不能合成或直接从土壤中吸
收光合产物,只能依赖于其宿主植物提供[16],因此作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共生真菌,迄今为止尚不能完全在离体
条件下进行纯培养,只能将其接种在植物根系上,通过与宿主植物共生的方法进行繁殖。目前,培养AM 真菌的
主要方法有:盆栽培养法、培养基培养法、营养流动液培养法、起雾培养法、玻璃珠分室培养法、AM真菌与植物根
器官的双重无菌培养法、AM 真菌与RiTDNA转型根双重培养的改良分室单胞培养法等[17]。其中由Gerde
mann提出的盆栽培养法是当前发展最为成熟的繁殖方法,经过不断的改进,目前已经成为AM菌剂扩繁生产最
主要的方法。英、美、法、日等国通过严格控制温室的各种环境因子已经尝试开展工厂化生产,以期培养出纯度
高、质量好的AM真菌菌剂[18]。而我国的AM真菌菌剂工厂化、商业化生产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开展AM
菌剂温室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对我国农林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AM 真菌盆栽培养体系中,AM 真菌的生长繁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宿主植物[19]、培养基质的成
分[20]、温度[21]、土壤营养[22]、湿度[23]、光照[24]等。其中宿主植物作为AM真菌扩繁的共生载体是其最关键的影
响因素,宿主植物与AM真菌的相互作用决定着二者之间的相互亲和力、共生体的建立及菌根的发育繁殖等。
第22卷 第5期
Vol.22,No.5
草 业 学 报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128-135
2013年10月
收稿日期:20111205;改回日期:201202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558),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41)和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lzujbky201386)资助。
作者简介:李媛媛(1988),女,河南焦作人,在读硕士。Email:tongxinyuan183@163.com
通讯作者。Email:liangjin@lzu.edu.cn
无论是双子叶植物[25],还是单子叶植物[26],绝大多数维管植物均可以和AM 真菌形成菌根共生体。研究表明,
玉米(犣犲犪犿犪狔狊)、白三叶(犜狉犻犳狅犾犻狌犿狉犲狆犲狀狊)、高粱(犛狅狉犵犺狌犿犫犻犮狅犾狅狉)、洋葱(犃犾犾犻狌犿犮犲狆犪)、大麦(犎狅狉犱犲狌犿狏狌犾
犵犪狉犲)、苜蓿(犕犲犱犻犮犪犵狅狊犪狋犻狏犪)、花生(犃狉犪犮犺犻狊犺狔狆狅犵犪犲犪)、青葱(犃犾犾犻狌犿犳犻狊狋狌犾狅狊狌犿)、棉花(犌狅狊狊狔狆犻狌犿犺犻狉狊狌
狋狌犿)、石刁柏(犃狊狆犪狉犪犵狌狊狅犳犳犻犮犻狀犪犾犻狊)、百喜草(犘犪狊狆犪犾狌犿狀狅狋犪狋狌犿)、苏丹草(犛狅狉犵犺狌犿狊狌犱犪狀犲狀狊犲)等均是优良宿
主植物的候选材料[27],其中美、英、新西兰等国常用的为苏丹草、百喜草、白三叶等[28]。AM真菌和宿主植物虽然
不存在严格的宿主专一性,但是不同的AM真菌与不同的宿主植物之间存在不同的亲和力已经得到证实[29]。研
究还发现,不同宿主植物对同一AM真菌的依赖性不同[30]。它们能选择性地促进或抑制一些AM 真菌孢子的
形成和发育。因此筛选某一特定菌种的最佳宿主植物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试验采用温室盆栽
培养体系,选择玉米、高粱、青葱、三叶草等4种当前国际上较为常用的宿主植物作为供试植物,研究不同宿主植
物及其不同栽培密度对AM真菌地表球囊霉(犌犾狅犿狌狊狏犲狉狊犻犳狅狉犿犲)生长繁殖的影响,探讨宿主植物与AM真菌生
长的相互作用机理,以期在以培育AM 真菌繁殖体为目标的温室盆栽体系中,筛选出最适的宿主植物及其栽培
密度,为高质量AM菌剂生产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理论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宿主植物
4种特性、来源不同的宿主植物分别如下:1)玉米:品种为九单2号,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双子叶C4 植
物,须根系;2)高粱:品种为甘肃地方品种———中穗蛇眼,属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单子叶C4 植物,须根系;3)白
三叶:品种为海法,多年生豆科牧草,双子叶C3 植物,直根系;4)青葱:多年生百合科草本植物,单子叶C3 植物,须
根系,丛生。
1.2 菌种
地表球囊霉由长江大学提供,接种物为内含地表球囊霉孢子、根外菌丝及被侵染根段的沙土混合物,每10g
接种菌剂内含(60±3)个健康有活力的孢子。
1.3 栽培基质
栽培基质为河沙和黄绵土的混合物(沙土体积比为3∶1),其中河沙于市场购买,壤土采自兰州大学榆中校
区试验田。栽培基质的基本理化性状如下:pH7.44,全氮79mg/kg,全磷387.5mg/kg,速效磷4.77mg/kg,速
效氮10.85mg/kg。
1.4 实验设计
本研究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人工智能温室开展盆栽实验。试验于2011年4月9日开始。采用直径为21
cm、高16cm的塑料花盆作为培养容器。采用双因子(宿主植物和栽培密度)正交试验设计。以玉米、高粱、白三
叶、青葱等4种植物为宿主植物。每个品种的宿主植物均设置低密度(5株/盆)和高密度(10株/盆)2种处理。
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在接种前,对所用基质进行160℃干热灭菌4h,并用巴氏消毒液对温室、苗床、花盆进行
消毒。挑选饱满、均一、健康的宿主植物种子,采用浓度为0.1%的次氯酸钠消毒2min,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干净。
播种时,每个花盆先装灭菌基质4.5kg,然后将15g接种剂(约含90个有活力的健康孢子)平铺其上,再覆盖1
kg的基质,每个花盆分别播种7粒或12粒种籽,出苗1周后定苗,保留5和10株/盆。试验期间,采用自然光
照,温度为25℃(白天)/19℃(夜间),相对湿度65%。试验期间根据需要浇水,在播种后40和80d分别给每盆
浇施100mL的Hoagland(去P)营养液。
1.5 样品收获及分析测定
实验于播种15周后进行样品收获。在收获前,先对每株植物的株高、地径、叶片数进行测定。然后分别收获
地上部样品和地下部样品。地上部分置于80℃的烘箱中烘干48h后测定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根系清洗后,称
取根系总的鲜生物量,再将根系分为2部分。第一部分样品用于测定菌根侵染率。将第一部分根系置于10%
KOH溶液中,于90℃的水浴条件下处理45min,弃去KOH,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置于1% HCl中酸化2min,
再将植物根系移至乳酸甘油—曲利本兰染液中,于90℃水浴条件下染色15min[31]。采用显微解剖镜,在20×40
倍的条件下,用十字交叉法测定菌根侵染率[32]。第二部分样品用于测定根系生物量:先测定其鲜生物量,再将其
921第22卷第5期 草业学报2013年
置于80℃的烘箱中烘干48h后,测定该部分生物量。采用根系总鲜生物量和第二部分干生物量/鲜生物量,计算
植物总的根系生物量。花盆中的土壤栽培基质风干混匀后,称取20g样品,采用湿筛倾注法测定AM 真菌孢子
密度[33]。
1.6 数据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SPSS(v17.0)软件计算平均值±标准误(SE)。采用SPSS(v17.0)软件对不同宿主植物种类
和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宿主植物的菌根侵染率和土壤中的孢子密度进行双因子方差分析(TwowayANOVA),
所有测定数据的平均值采用LSD法在显著水平为5%条件下进行比较,当犘<0.05时,差异显著。采用Sigma
Plot10.0软件制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根侵染率
4种宿主植物的菌根侵染率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玉米、白三叶、青葱在2种栽培密度下的侵染率没
有显著差异(犘>0.05);只有高粱在2种栽培密度下的侵染率差异显著(犘<0.05)。在5株/盆的密度下,白三叶
的菌根侵染率为(85.12±7.22)%,显著高于高粱(45.06±4.47)%、青葱(34.00±7.90)%和玉米(25.54±
2.90)%;在10株/盆的密度下,白三叶的菌根侵染率(90.25±0.28)%也显著高于高粱(62.09±3.96)%、玉米
(44.46±6.82)%和青葱(38.00±1.30)%。
统计结果表明,宿主植物品种和栽培密度均对侵染率产生显著影响(犘<0.05),但是两者的交互作用对侵染
率影响不显著(犘>0.05)(图1A)。
2.2 孢子密度
对栽培基质中AM真菌孢子密度分析表明:4种宿主植物的产孢量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玉米、青
葱在2种栽培密度下的孢子密度存在极显著差异(犘<0.01),高梁、白三叶在2种栽培密度下的孢子密度没有显
著差异(犘>0.05)。在5株/盆的处理下,高粱的产孢量最高(86±12)个/g土,其次为玉米(66±2)个/g土和白
三叶(58±30)个/g土,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犘>0.05),青葱(4±0.6)个/g土的产孢量显著低于以上3种宿主
植物(犘<0.05);在10株/盆的密度下,玉米的产孢量(194±15)个/g土显著高于高粱(135±24)个/g土,白三叶
(76±12)个/g土和青葱(28±4)个/g土,是所有实验处理中产孢量最高的,表明在高密度条件下,选择玉米作为
宿主植物是最适宜的处理。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宿主植物和栽培密度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对孢子密度产生显著影响(犘<
0.05)(图1B)。
图1 4种宿主植物在2种栽培密度下的菌根侵染率(犃)和孢子密度(犅)
犉犻犵.1 犜犺犲犲狓狋犲狀狋狅犳犃犕犮狅犾狅狀犻狕犪狋犻狅狀(犃)犪狀犱狊狆狅狉犲狊犱犲狀狊犻狋犻犲狊(犅)狅犳犳狅狌狉犺狅狊狋狆犾犪狀狋狊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犮狌犾狋犻狏犪狋犲犱犱犲狀狊犻狋犻犲狊
 白色柱状图为低密度处理(5株/盆),黑色点柱状图为高密度处理(10株/盆)。表示每种植物的2种种植密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犘<0.05),
表示每种植物的2种种植密度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犘<0.01)。下同。Thewhitecolumnsaretreatmentsof5plantsperpotandtheshadecol
umnsaretreatmentsof10plantsperpot.indicatessignificantdifference(犘<0.05),indicatesextremelysignificantdifference(犘<0.01).
Thesamebelow.
03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3) Vol.22,No.5
2.3 宿主植物的生长指标
2.3.1 不同宿主植物对生长指标的影响 由于本试验4种宿主植物自身的生物学差异,导致4种植物的株高、
地径、叶片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均存在显著差异(犘<0.05)。在低密度(5株/盆)和高密度(10
株/盆)2种栽培条件下,青葱的地径均最大,分别为(10.56±0.96)mm和(8.45±0.50)mm。叶片数最多为白
三叶,分别为(40±5)和(25±2)。高粱的株高最高,分别为(104.20±5.01)cm和(81.43±2.13)cm。地上生物
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表现为玉米>高梁>白三叶>青葱(图2)。
2.3.2 栽培密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种宿主植物的2种栽培密度对株高、地径、叶片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
物量和总生物量均产生显著影响(犘<0.05)。除白三叶的地径和高粱的叶片数外,其余所有生长参数指标在高
密度(10株/盆)栽培下均低于低密度(5株/盆)处理。其中玉米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高粱的株
高、地径、地上生物量,白三叶的地上生物量,青葱的株高在2种栽培密度下均差异显著(犘<0.05),其余的指标
在2种密度下无显著差异(犘>0.05)(图2)。
2.3.3 宿主植物种类和栽培密度的互作对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 统计结果表明,宿主植物种类和栽培密度的互
作对植物的株高、叶片数、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均有显著影响(犘<0.05),但对地径没有显著影响(犘>0.05)
(图2)。
图2 4种宿主植物在不同栽培密度下对株高(犃)、地径(犅)、叶片数(犆)、地上生物量(犇)、地下生物量(犈)和总生物量(犉)的影响
犉犻犵.2 犈犳犳犲犮狋狊狅犳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犮狌犾狋犻狏犪狋犲犱犱犲狀狊犻狋犻犲狊狅狀犺犲犻犵犺狋(犃),犵犻狉狋犺(犅),狀狌犿犫犲狉狊狅犳犾犲犪狏犲狊(犆),
狊犺狅狅狋犫犻狅犿犪狊狊(犇),狉狅狅狋犫犻狅犿犪狊狊(犈)犪狀犱狋狅狋犪犾犫犻狅犿犪狊狊(犉)狅犳犳狅狌狉犺狅狊狋狆犾犪狀狋狊
131第22卷第5期 草业学报2013年
3 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本实验中由于4种植物自身的差异,导致4种植物的生物量、株高、地径等生长指标,菌根侵
染率、AM真菌孢子密度等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本试验选择的地表球囊霉是能与自然界中很多植物进行共生
的广幅生态型AM真菌,结果显示,它和供试的4种宿主植物均可以很好的共生,但和不同宿主植物的共生能力
各不相同。其中与豆科的白三叶具有最高的AM 侵染率,而禾本科的高粱、玉米侵染率相对较低。AM 真菌侵
染率的不同表明不同宿主植物对AM 真菌的响应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宿主植物存在选择性。在土壤、真菌等
试验条件均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植物对菌根的敏感性和响应的不同与宿主植物的种类有关[34]。Johnson等[35]发
现不同种类的植物可以直接通过自身的根系环境,或者间接的通过植物对土壤的影响,进而对群落中的AM 真
菌进行选择。此外,4种宿主植物对AM真菌侵染效率响应的不同也可能与植物的根系结构有关[36]。粗根类植
物(或称“木兰类”根系,即magnolioid),如鳄梨(犘犲狉狊犲犪犪犿犲狉犻犮犪狀犪)[37]、木薯(犕犪狀犻犺狅狋犲狊犮狌犾犲狀狋犪)[38]等,根系较粗
且根毛较少,因而在获取营养方面相对于细根类的植物更依赖于AM真菌。反之,细根类植物(或称“禾本类”根
系,即graminoid),如本试验中的高粱、玉米,根细长,根毛密集,对菌根依赖较小[39]。这是植物根系和菌根长期
共生进化的结果。豆科植物白三叶和青葱等根毛少的植物对菌根的依赖性也很高。
由菌根真菌与宿主植物专性共生的特点可知,AM 真菌对宿主植物根系的侵染是其生长发育的先决条件。
宿主植物和AM真菌建立共生体以后,随着AM真菌对植物根系侵染效率的提高,根外菌丝迅速生长,进而产生
了AM真菌最主要的繁殖体———孢子,根外孢子密度和菌根侵染率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侵染率不仅能反映菌
根真菌与植物的共生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孢子的生长状况,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还受到植物种类、外
界环境因子等因素的影响[40]。如Douds和Schenck[41]在用百喜草作为宿主植物,分别接种犌犾狅犿狌狊犿犪狉犵犪狉犻狋犪
和犃犮犪狌犾狅狊狆狅狉犪犾狅狀犵狌犾犪时发现孢子密度和菌根的侵染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 Mathur和Vyas[42]及 Al
Raddad[43]分别发现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本试验发现地表球囊霉与不同宿主植物产
生的侵染率和根外孢子的生长发育并不完全一致,如虽然玉米的侵染率并不是很高,但由于其根系数量最大,其
产生的孢子数量也是最大的。反之即使侵染率很高的白三叶,由于其地下生物量较小,真菌的产孢量也是较低
的。该结果表明真菌的生长繁殖与宿主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状况密切相关,而且孢子的产量很可能跟宿主植物的
地下生物量有关。因而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菌根菌剂生产过程中选用根量大的宿主植物是生产高质量菌剂的重要
原因之一。
由本实验结果可知,宿主植物的栽培密度影响了宿主植物的生长,也影响了菌根真菌的生长繁殖。当植物的
栽培密度增大时,除了白三叶的地径和高粱的叶片数外,宿主植物的株高、地径、叶片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
和总生物量均显著降低,但有趣的是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却是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分析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
方面:第一,由于在菌根真菌和宿主植物的互惠共生过程中,AM真菌作为专性共生真菌,自身不能直接从土壤中
获取碳源,必须依赖宿主植物为其提供光合产物等营养物质[16],适当提高宿主植物的栽培密度,提高植物的群体
光合能力,增加宿主根部的光合产物分配,进而为菌根提供了更多的营养,利于其生长繁殖。第二,栽培宿主植物
基质的营养状况,特别是磷的含量对AM 真菌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土壤缺磷的情况下,植物的生
长往往更依赖于AM真菌,但当培养基质中有效磷的含量超过了一定的水平后则会抑制菌根的发育[44]。本试验
采用的是极端缺磷、氮等营养物质的贫瘠沙土混合物和10%强度 Hoagland(去P)营养液,而且当栽培的密度高
时,植物对营养和空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试验设置的有限营养条件和生长空间中,植物就更加依赖菌根真菌的
帮助来扩大根系的吸收面积,充分吸收有限空间中的营养物质,使植物与AM 真菌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第三,
研究表明AM真菌可以通过厚垣孢子、菌丝体、宿主植物根系(含侵染体)等方式进行繁殖,其中厚垣孢子是AM
真菌的主要繁殖体,是AM真菌渡过不利生境条件的主要形式,具有较稳定的形态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直接
发育成新个体[45]。本试验进行到15周左右收获时,玉米和高粱已经接近生长的成熟期,尤其是玉米开始停止生
长,地上部分已经枯黄,因而,依赖宿主植物提供光合产物而生存的AM真菌不能继续从宿主植物获得充足的碳
源,从而导致营养不良,在这样的胁迫生境条件下,从而诱导 AM 真菌地表球囊霉产生大量孢子以渡过不利生
境。而青葱和白三叶由于植株个体较小,尚未形成胁迫生境条件,对AM 真菌也未产生胁迫,因而未诱导出大量
23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3) Vol.22,No.5
孢子的产生。
综上所述,在以培养AM真菌繁殖体为目的的温室盆栽培养中,应选择玉米等生物量大的宿主植物,并采用
适度的密植栽培技术,可以获得最佳的繁殖效果,达到获取最大数量的侵染根段、孢子等繁殖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SmithSE,ReadDJ.MycorrhizalSymbioses(Thirdedition)[M].London:AcademicPress,2008:1315.
[2] BairdJM,WaleyFL,ShirtliffeSJ.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colonizationandphosphorusnutritioninorganicfieldpea
andlentil[J].Myrorrhiza,2010,20:541549.
[3] AtulNayyarA,HamelC,HansonK,犲狋犪犾.ThearbuscularmycorrhizalsymbiosislinksN mineralizationtoplantdemand[J].
Myrorrhiza,2009,19:239246.
[4] LiuA,HamelC,HamiltonRI,犲狋犪犾.AcquisitionofCu,Zn,MnandFebymycorrhizalmaize(犣犲犪犿犪狔狊L.)growninsoil
atdifferentPandmicronutrientlevels[J].Myrorrhiza,2000,9:331336.
[5] CarisC,HrdtW,HawkinsHJ,犲狋犪犾.Studiesofirontransportbyarbuscularmycorrhizalhyphaefromsoiltopeanutand
sorghumplants[J].Myrorrhiza,1998,8:3539.
[6] NeumannE,SchmidB,RmheldV,犲狋犪犾.Extraradicaldevelopmentandcontributiontoplantperformanceofanarbuscular
mycorrhizalsymbiosisexposedtocompleteorpartialrootzonedrying[J].Myrorrhiza,2009,20:2123.
[7] ToussaintJP,SmithFA,SmithSE.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caninducetheproductionofphytochemicalsinsweetbas
ilirrespectiveofphosphorusnutrition[J].Myrorrhiza,2007,17:291297.
[8] GarcíaIV,MendozaRE.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andplantsymbiosisinasalinesodicsoil[J].Myrorrhiza,2007,17:
167174.
[9] MenaViolanteHG,OcampoJiménezO,DendoovenL,犲狋犪犾.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enhancefruitgrowthandquality
ofchileancho(犆犪狆狊犻犮狌犿犪狀狀狌狌犿L.cvSanLuis)plantsexposedtodrought[J].Myrorrhiza,2006,16:261267.
[10] YuY,ZhangSZ,HuangHL.Behaviorofmercuryinasoilplantsyestenasaffectedbyinoculuationwiththearbuscular
mycorrhizalfungus犌犾狅犿狌狊犿狅狊狊犲犪犲[J].Myrorrhiza,2010,20:407414.
[11] KamińskaM,KlamkowskiK,BerniakH,犲狋犪犾.Responseofmycorrhizalperiwinkleplantstoasteryelowsphytoplasmain
fection[J].Myrorrhiza,2010,20:161166.
[12] ElsenA,GervacioD,SwennenR,犲狋犪犾.AMFinducedbiocontrolagainstplantparasiticnematodesin犕狌狊犪sp.:asystemic
effect[J].Myrorrhiza,2008,18:251256.
[13] GianinazziS,GolotteA,BinetMN,犲狋犪犾.Agroecology:thekeyroleofarbuscularmycorrhizasinecosystemservices[J].
Myrorrhiza,2010,20:519530.
[14] BécardG,PfefferPE.Statusofnucleardivisionin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duringinvitrodevelopment[J].Protoplas
ma,1993,174:6268.
[15] BianciottoV,BonfanteP.EvidenceofDNAreplicationinan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usintheabsenceofthehostplant[J].
Protoplasma,1993,176:100105.
[16] GamperH,PeterM,JansaJ.犲狋犪犾.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benefitfrom7yearsoffreeairCO2enrichmentinwelfer
tilizedgrassandlegumemonocultures[J].GlobalChangeBiology,2004,10(2):189199.
[17] 杨晓红,孙中海,邵菊芳,等.丛枝菌根真菌培养方法研究进展[J].菌物学报,2004,23(3):444456.
[18] 刘润进.菌根真菌生物肥料研究开发前景[J].菌物学报,2001,17(1):4045.
[19] BharadwajDP,LundquistPO,AlstrmS.Impactofplantspeciesgrownasmonoculturesonsporulationandrootcoloniza
tionbynative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inpotato[J].AppliedSoilEcology,2007,35:213225.
[20] GaurA,AdholeyaA.EffectsoftheparticlesizeofsoillesssubstratesuponAMfungusinoculumproduction[J].Mycorrhi
za,2000,10:4348.
[21] BarrettG,CampbelCD,FitterAN,犲狋犪犾.The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us犌犾狅犿狌狊犺狅犻cancaptureandtransfernitrogen
fromorganicpatchestoitsassociatedhostplantatlowtemperature[J].AppliedSoilEcology,2011,48:102105.
[22] 陈宁,王幼珊,李晓林,等.营养液强度对AM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J].菌物学报,2003,22(3):394401.
331第22卷第5期 草业学报2013年
[23] PosadaRH,FrancoLA,RamosC.Effectofphysical,chemicalandenvironmentalcharacteristicsonarbuscularmycorrhizal
fungiin犅狉犪犮犺犻犪狉犻犪犱犲犮狌犿犫犲狀狊(Stapf)pastures[J].JournalofAppliedMicrobiology,2008,104:132140.
[24] LandisFC,GargasA,GivnishTJ.TheinfluenceofarbuscularmycorrhizaeandlightonWisconsin(USA)sandsavanna
understories1Plantcommunitycomposition[J].Myrorrhiza,2005,15:547553.
[25] ChenBD,XiaoXY,ZhuYG,犲狋犪犾.The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us犌犾狅犿狌狊犿狅狊狊犲犪犲givescontradictoryeffectson
phosphorusandarsenicacquisitionby犕犲犱犻犮犪犵狅狊犪狋犻狏犪Linn[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2007,379:226234.
[26] WangZH,ZhangJL,ChristieP,犲狋犪犾.Influenceofinoculationwith犌犾狅犿狌狊犿狅狊狊犲犪犲or犃犮犪狌犾狅狊狆狅狉犪犿狅狉狉狅狑犻犪犲onarsenic
uptakeandtranslocationbymaize[J].PlantSoil,2008,311:235244.
[27] MengeJA.Inoculumproduction[A].In:PowelCL,BagyarajDJ.VA Mycorrhiza[C].USA:CRCPress,1984:187
204.
[28] SreenivasaMN,BagyarajDJ.犆犺犾狅狉犻狊犵犪狔犪狀犪(Rhodesgrass),abetterhostforthemassproductionof犌犾狅犿狌狊犳犪狊犮犻犮狌犾犪
狋狌犿inoculum[J].PlantandSoil,1988,106:289290.
[29] KlironomosJN.Variationinplantresponsetonativeandexotic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J].Ecology,2003,84(9):
22922301.
[30] TawarayaK,TokairinK,WagatsumaT.Dependenceof犃犾犾犻狌犿犳犻狊狋狌犾狅狊狌犿cultivarsonthe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us,
犌犾狅犿狌狊犳犪狊犮犻犮狌犾犪狋狌犿[J].AppliedSoilEcology,2001,17:119124.
[31] PhilipsJM,HaymanDS.Improvedprocedureforcleaningrootsandstainingparasiticandvesiculararbuscularmycorrhizal
fungiforrapidassessmentofinfection[J].TransactionsoftheBritishMycologicalSociety,1970,55:158161.
[32] GiovannettiM,MosseB.Anevaluationoftechniquesformeasuringvesiculararbuscularmycorrhizalinfectioninroots[J].
NewPhytologist,1980,84:489500.
[33] GerdemannJW,NicolsonTH.Sporesofmycorrhizalendogonespeciesextractedfromsoilbywetsievinganddecanting[J].
TransactionsoftheBritishMycologicalSociety,1963,46:235244.
[34] NewshamKK,FitterAH,WatkinsonAR.Multifunctionalityandbiodiversityinarbuscularmycorrhizas[J].TrendsinE
cologyandEvolution,1995,10:407411.
[35] JohnsonNC,GrahamJH,SmithFA.Functioningofmycorrhizalassociationsalongthemutualismparasitismcontinuum[J].
NewPhytologist,1997,135:575585.
[36] SchweigerPF,RobsonAD,BarrowNJ.Roothairlengthdeterminesbeneficialeffectofa犌犾狅犿狌狊speciesonshootgrowth
ofsomepasturespecies[J].NewPhytologist,1995,131:247254.
[37] JaizmeVegaMC,AzconR.Responseofsometropicalandsubtropicalculturestoendomycorrhizalfungi[J].Mycorrhiza,
1995,5:213217.
[38] AzcónAguilarC,CantosM,TroncosoA,犲狋犪犾.Beneficialeffectsofarbuscularmycorrhizasonacclimatizationofmicroprop
agatedcassavaplantlets[J].Scientifichorticulture,1997,72:6371.
[39] BucherM.Functionalbiologyofplantphosphateuptakeatrootandmycorrhizainterfaces[J].NewPhytologist,2007,173:
1126.
[40] 孙向伟,王晓娟,金睴,等.生态环境因子对AM真菌孢子形成与分布的作用机制[J].草业学报,2011,20(1):214221.
[41] DoudsDDJr,SchenckNC.Increasedsporulationofvesicular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bymanipulationofnutrientre
gimes[J].Appliedand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1990,56:413418.
[42] MathurN,VyasA.Vesiculararbuscularmycorrhizalrelationshipofsimmondsiahinensis[J].Phytomorphology,1994,44:
1114.
[43] AlRaddadAM.Interactionof犌犾狅犿狌狊犿狅狊狊犲犪犲and犘犪犲犮犻犾狅犿狔犮犲狊犾犻犾犪犮犻狀狌狊on犕犲犾狅犻犱狅犵狔狀犲犼犪狏犪狀犻犮犪oftomato[J].Mycor
rhiza,1995,5(3):233236.
[44] SiqueiraJO,SagginJúniorOJ.Dependencyon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andresponsivenessofsome犅狉犪狕犻犾犻犪狀狀犪狋犻狏犲
woodyspecies[J].Mycorrhiza,2001,11:245255.
[45] 钟凯,王淼淼,刘润进.AM真菌生活史、遗传特性与纯培养的生物学基础[J].菌物学报,2009,28(2):310314.
43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3) Vol.22,No.5
犈犳犳犲犮狋狊狅犳犳狅狌狉犺狅狊狋狆犾犪狀狋狊犪狀犱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犮狌犾狋犻狏犪狋犻狅狀犱犲狀狊犻狋犻犲狊狅狀狋犺犲
狆狉狅狆犪犵犪狋犻狅狀狅犳犪狉犫狌狊犮狌犾犪狉犿狔犮狅狉狉犺犻狕犪犾犳狌狀犵犻
LIYuanyuan,WANGXiaojuan,DOUCunyan,LINShuangshuang,
LUOQiaoyu,CUIHuijun,SUNLi,JINLiang
(StateKeyLaboratoryofGrasslandAgroecosystems,ColegeofPastoralAgriculture
ScienceandTechnology,LanzhouUniversity,Lanzhou730020,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Toestablishapropagationsystemforarbuscularmycorrhizal(AM)fungi,fourdifferentplants:
maize(犣犲犪犿犪狔狊),sorghum (犛狅狉犵犺狌犿犫犻犮狅犾狅狉),whiteclover(犜狉犻犳狅犾犻狌犿狉犲狆犲狀狊)andgreenonion(犃犾犾犻狌犿
犳犻狊狋狌犾狅狊狌犿)wereselectedforthisstudy.Twodifferentcultivationdensitieswereusedtotesttheinfluenceof
plantdensitiesonthepropagationofanAMfungus(犌犾狅犿狌狊狏犲狉狊犻犳狅狉犿犲).Differentplantspeciesanddifferent
densitieshadasignificantinfluenceonthecolonizationandsporeproductionof犌.狏犲狉狊犻犳狅狉犿犲andonthebio
massofhostplants(犘<0.05).TheextentofAMcolonizationandsporedensitiesat10plantsperpotwere
muchhigherthanat5plantsperpot(犘<0.05).Ourstudiessuggestthatmaize,whichhasthehighestbio
masswithhighdensity,wassuitableforpropagationof犌.狏犲狉狊犻犳狅狉犿犲.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hostplant;cultivateddensity;arbuscularmycorrhizae;AMcolonization;sp
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
ore
《草业科学》2014年征订启事
·欢迎投稿 ☆ 欢迎订阅 ☆ 欢迎刊登广告·
《草业科学》1984年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草学会和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主办,是面向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
数据库》、中国科学期刊文献数据库、英国CABI、《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技期刊数据
库、《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收录为固定源期刊。近几年,《草业科学》相继获得“全国畜牧
兽医优秀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农业期刊贰等奖”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荣誉。据2012年版科技部中国科
技信息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分别为2692和1.356,在全国畜牧、兽医科学类期刊
中排名第2;综合评分上升为62.8,在全国1998种统计源科技期刊中排名第161位。
《草业科学》主要刊载国内外草业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如畜牧学、作物学、园艺学、生物学、林学、环境工程与科
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创新性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成果示范推广等方面的论文、综述、专论和学科前沿动
态等。本刊结合草业科学学科发展和科技期刊的定位,目前主要设有专论、前植物生产层、草人诗记、植物生产
层、动物生产层、后生物生产层、基层园地、业界信息等栏目,不仅为高校、科研单位的师生提供交流平台,同时为
基层科技人员的成果交流创造机会。另外,本刊广告服务项目范围为畜牧机械、草种、化学药剂、仪器设备以及科
研机构、重点实验室、高科技农业企业的形象广告等。
《草业科学》为月刊,大16开本,亚芬纸印刷,彩色封面覆膜,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54-51,每期定价12
元,全年144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也可直接与编辑部联系订阅。
  标准刊号:ISSN10010629 CN621069/S         邮发代号:54-51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嘉峪关西路768号《草业科学》编辑部  邮政编码:730020
电话:09318912486                   传真:09318912486
犈犿犪犻犾:cykx@lzu.edu.cn                犺狋狋狆://cykx.lzu.edu.cn
531第22卷第5期 草业学报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