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病程相关蛋白与植物抗病性关系的研究及其在草坪草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全 文 :书病程相关蛋白与植物抗病性关系的研究
及其在草坪草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郭金芳,潘俊松,王琛,赵智燕,何亚丽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200240)
摘要:植物被各类病原物侵染后,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包括细胞壁变厚,产生植保素以及防御相关蛋白。
本研究从病程相关蛋白编码基因的诱导和表达、在植物组织细胞中的分布和运输、生物学功能与抗病性的关系、转
基因植物的研究等方面依次进行总结,并对草坪病害的研究进展以及病程相关蛋白在草坪草等植物抗病育种工作
中的作用与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病程相关蛋白;植物抗病性;病害;抗病育种;草坪草
中图分类号:S432.2+3;S4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08)06015608
  植物被各类病原物侵染后,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1],包括细胞壁变厚,产生植保素(phytoalexin)以及
防御相关蛋白(defenserelatedproteins)。诱导产生的防御相关蛋白在许多接种真菌、卵菌、细菌、病毒以及经昆
虫侵害的植物上都曾经被报道过。这些蛋白中的一些类型非常普遍,被划分为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
latedproteins,PRs)的17个属。病程相关蛋白(PRs)最初由Antoniw等[2]在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vi
rus,TMV)侵染的2个烟草(犖犻犮狅狋犻犪狀犪狋犪犫犪犮狌犿)品种Xanthinc和SamsunNN的叶片提取液中发现,当时称之
为b蛋白,10年后将其命名为病程相关蛋白。从此,国内外对PRs的研究十分活跃。关于PRs的定义、命名、分
类国内外学者已经有较全面的综述[3~5],本研究从PRs编码基因的诱导和表达、在植物组织细胞中的分布和运
输、生物学功能与抗病性的关系、转基因植物的研究等方面依次进行总结,并对PRs在草坪草及其他植物抗病育
种工作中的作用与前景进行探讨。
1 PRs编码基因的诱导表达
诱导PRs产生或积累的因素主要有以下4种,其一,病原因素[3,6]。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类菌原
体、真菌或者细菌的培养滤液及其某种组分(如真菌细胞壁、细胞脂多糖);其二,生理因素[7~9]。包括开花过程、
叶片自然脱落、缺乏营养、质壁分离、愈伤组织产生等;其三,化学因素[10,11]。包括乙烯(ethylene,ET)等高浓度
激素、聚丙烯酸、多聚腺苷酸、2氯乙烯磷酸、水杨酸(salicylicacid,SA)、乙酰水杨酸、氨基酸衍生物、抗病毒剂2
硫脲嘧啶等;其四,物理因素[12,13]。主要是机械损伤、紫外线和热处理等。关于PRs基因的化学因素诱导分子,
除了上述SA及其衍生物和ET外,还有茉莉酸(jasmonicacid,JA)。过敏性坏死发生时,不仅SA的水平提高,
JA和ET的水平也会显著提高。例如,在拟南芥(犃狉犪犫犻犱狅狆狊犻狊狋犺犪犾犻犪狀犪)中,除SA诱导产生PR1,PR2和PR
5外,JA和ET诱导基因,例如编码PR3型碱性几丁质酶、PR4型类橡胶蛋白和PR12防御素PDF1.2等的基
因也被激活。PDF1.2通常被认为是JA和ET诱导的防御信号标志。然而,也有研究结果表明,PDF1.2的诱导
非常有限,因为SA的累积会抑制JA的合成和活动。在烟草中SA诱导的PR1a的量会因同时使用JA而降低。
ET使植物组织对SA的反应敏感,已经证明当用ET处理拟南芥后,诱导PR1表达所需的SA浓度降低。这3
个防御调节激素之间交叉作用的性质和作用大小取决于它们在植物体内浓度增加的时间和增加量,而这一交叉
作用反过来也受病原菌侵染的影响[14]。
156-163
12/2008
   草 业 学 报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第17卷 第6期
Vol.17,No.6
 收稿日期:20071128;改回日期:20080130
基金项目:上海市农委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沪农科攻字(2006)第45号]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1946)资助。
作者简介:郭金芳(1983),女,山东蒙阴人,在读硕士。Email:jinfang06@163.com
通讯作者。Email:heyali@sjtu.edu.cn
2 PRs在植物组织细胞中的分布和运输
除了由病原物侵染或者昆虫袭击诱导形成PRs之外,许多相同或者相近的蛋白(mRNAs)在健康植物的生
长发育调节过程中、在特定的器官中也可以表达[12,15]。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个器官上,某种PRs可以经病原物
诱导产生,也可以在植物特定的生长发育阶段不经过病原物的诱导而出现[3]。例如:在未经侵染的番茄(犔狔犮狅狆
犲狉狊犻犮狅狀犲狊犮狌犾犲狀狋狌犿)幼叶上,找不到病原物诱导的碱性PR2葡聚糖酶和PR3几丁质酶,但是在其生命活动中可
以积累这些蛋白,并且在根部富集。这些和其他的PRs也出现于各种植物的花器官中。PR10类蛋白分布广
泛,存在于各种植物的花粉中。在叶片中,PRs一般出现于表皮细胞、叶肉细胞和维管束中[3]。例如:马铃薯
(犛狅犾犪狀狌犿狋狌犫犲狉狅狊狌犿)经致病疫霉(犘犺狔狋狅狆犺狋犺狅狉犪犻狀犳犲狊狋犪狀狊)侵染时,诱导产生的PR1b蛋白主要在侵染点和表
皮层附近聚集。在受侵染的叶片中PRs积聚的部位还有气孔的保卫细胞、腺毛、含晶异细胞和维管束[16]。已经
从番茄、花茎甘蓝(犅狉犪狊狊犻犮犪狅犾犲狉犪犮犲犪var.italica)、葡萄(犞犻狋犻狊狏犻狀犻犳犲狉犪)、南瓜(犆狌犮狌狉犫犻狋犪狆犲狆狅)和黄瓜(犆狌犮狌犿犻狊
狊犪狋犻狏狌狊)的木质部汁液中分离得到PRs。其他具有衍生结构的PRs在液泡中沉积。PR10类的蛋白是唯一一个
所有成员都在细胞质内的蛋白家族。Murilo等[17]用来自玉米(犣犲犪犿犪狔狊)的PRs(PRms)蛋白抗体研究确定真
菌犌犻犫犫犲狉犲犾犾犪犳狌犼犻犽狌狉狅犻感染的玉米胚根中的蛋白,研究结果显示PRms蛋白定位在分化的初生木质部组分的薄
壁细胞之间的连接区域和维管束中心薄壁组织细胞。
许多PRs与N端信号肽连接后进入内质网空腔,之后分泌到非原质体中。这些蛋白在胞外积累,因此能够
较容易地从胞间汁液中提取得到[3]。Murilo等[17]通过对玉米中的PRs蛋白进行定位分析验证了胞间连丝能够
运输植物蛋白。除此之外,从大麦(犎狅狉犱犲狌犿狏狌犾犵犪狉犲)叶片的吐水中也曾提取到PR型的蛋白,这表明PRs向叶
脉分泌并促使其在蒸腾流中吸收和运输[3]。
Murilo等[17]通过免疫显微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免疫活性部位与胞间连丝相关。尽管PRms的mRNA在分
化的初生木质部组分的薄壁细胞之间的连接区域和维管束中心薄壁组织细胞中没有被检测到,但PRms出现在
这些细胞中,因此认为这类细胞中的PRms蛋白是输入的,而不是在这些细胞中合成的。而Breda等[18]研究发
现,苜蓿(犕犲犱犻犮犪犵狅狊犪狋犻狏犪)在受到假单胞杆菌(犘狊犲狌犱狅犿狅狀犪狊狊狔狉犻狀犵犪犲Pv.Pisi)浸润后叶片中能积累几种 mR
NA,其中1个命名为MsPR101,编码1个与PR10非常相似的多肽。MsPR101的转录子在非亲和性互作时期
的叶片边缘中含量特别高,用 Northern和原位杂交方法测定转录子在侵染区和非侵染区积累的结果表明,
MsPR101在靠近和远离侵染点的维管束中都有表达,为系统表达类型。
3 PRs的生物功能
PR1,PR2,PR3和PR4类的蛋白和蛋白酶抑制因子,在离区也可被诱导形成[19],在细胞壁松弛时或者在
受到机械损害的组织中抵御细菌和真菌等病原物的侵害。PR2类蛋白在烟草和水稻(犗狉狔狕犪狊犪狋犻狏犪)的花粉生长
发育中起必不可少的作用。除此之外,烟草、番茄和大豆(犌犾狔犮犻狀犲犿犪狓)种子中的碱性PR2和PR3类的蛋白在
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可以保护暴露在外的种子内部组织免受微生物的侵染[20~22]。胡萝卜
(犇犪狌犮狌狊犮犪狉狅狋犪)在胚胎形成过程中突破球形期生长阶段需要PR3和PR4型蛋白。从绿豆(犞犻犵狀犪狉犪犫犻犪狋犪)中
分离得到的一类PR10蛋白能与细胞分裂素连接,而从黄花唐松草(犜犺犪犾犻犮狋狉狌犿犳犾犪狏狌犿)和贯叶连支翘(犎狔狆犲
狉犻犮狌犿狆犲狉犳狅狉犪狋狌犿)中分离得到的类似PR10类的蛋白,在植物的次生代谢中起代谢酶的作用[23]。除此之外,
PR10类蛋白还被认为具有包括连接芸薹素功能(brassinosteroidbinding)在内的作为植物类固醇载体的一般功
能(steroidcarrierfunction)[24]。通常出现在胚性组织中的几丁质酶与作用于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的酶活性有
关。许多在叶片中由病原物诱导形成的蛋白,也是组成型蛋白,出现在果实、种子和块茎等贮存组织中。这些蛋
白主要是一些蛋白酶和淀粉酶抑制因子,各种类型的凝集素、防御素、硫蛋白和一些转脂蛋白[12]。除了抵抗昆虫
取食和病原物的侵染,这些蛋白也能贮藏氮素[25],使植物渡过不良的环境条件。这些发现表明,PRs在植物的生
长发育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同时,通过它们的酶促反应,可能产生信号分子,这些分子在植物的形态发育过程中
起内源激发子的作用。这些激发子也可以在激活植物其他类型的防御反应中起作用。
4 PRs与植物抗病性的关系
PRs首先在被TMV侵染的烟草叶片中检测到,它与过敏性反应(hypersensitiveresponse,HR)相关。在以
751第17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08年
后的研究中,PRs对植物抗性表达的影响,与植物诱导抗性的关系,尤其是它与 HR以及系统性获得抗性(sys
tematicacquiredresistance,SAR)的关系,以及对病原物的作用等引起人们的关注。
Ross[26]首先提出植物获得性系统抗性(SAR),即在同一植物上未感染部位出现的抗性,这种抗性在植物受
到再次侵染时,不仅对与初次感染相同的病原物表现出抗性,而且往往对其他类型的病原物也起作用。例如,经
TMV感染后诱导的烟草系统抗性,不仅对TMV本身有作用,而且对其他的病原物如烟草枯斑病毒(犜狅犫犪犮犮狅
狀犲犮狉狅狊犻狊necrovirus,TNV)、真菌(如烟草黑胫病犘犺狔狋狅狆犺狋犺狅狉犪狆犪狉犪狊犻狋犻犮犪)和细菌(如烟草野火病菌犘狊犲狌犱狅
犿狅狀犪狊狋犪犫犪犮犻)也有抵抗作用。同样地,由病原物如TNV、犜犺犻犲犾犪狏犻狅狆狊犻狊犫犪狊犻犮狅犾犪(烟草根腐霉)和犘狊犲狌犱狅犿狅狀犪狊
狊狔狉犻狀犵犪犲(烟草野火病菌)诱发烟草植物产生局部感染后,也能诱发烟草对TMV的抗性。植物的系统抗性可能
包括多种机制,但是,不论真菌、细菌或病毒,烟草对这些病原物的共同反应都是产生PRs,并且在具有获得性系
统抗性的未感染的叶片上也出现这些蛋白,这说明PRs和植物的SAR之间有紧密的联系[4]。另有研究表明,病
程相关蛋白与SA诱导的植物防卫反应联系密切,植物内源SA的积累对PRs、寄主植物SAR和HR的诱导起重
要的作用[6]。Chen等[27]和Takahashi等[28]发现,烟草内源SA含量的上升与烟草抵抗TMV侵染、编码PR1这
样的防卫相关基因的诱导表达相关联。
1915年,正式把过敏性反应(HR)这一名词引入植物病理学文献中,指出 HR是植物受病原菌侵染后在不同
器官上形成的小范围坏死,因而对活体营养和死体营养的寄生物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29]。MunchGarthoff[30]研
究发现,具有犛狉5基因的Pre犛狉5品种对小麦杆锈菌(犘狌犮犮犻狀犻犪犵狉犪犿犻狀犻犪f.spltritici,Pgt)表现为高抗(0级感染
型),这与互作早期第一个吸器形成,穿透细胞,引起细胞过敏性反应密切相关。相反,具有犛狉24基因的Pre
犛狉24呈现中抗(2~3级感染型),不会直接引起细胞死亡。2个抗性不同的品种在人工接种24~48h后都表现
为β1,3葡聚糖酶活性迅速上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也表明,2个品种都出现一个主要分子量为30
kDa的胞外β1,3葡聚糖酶同功酶。另2个次要的同功酶(32和23kDa)仅在接种后期抗性较弱的品种Pre
犛狉24中检测到。在抗性强的品种中编码β1,3葡聚糖酶(Glu)和几丁质酶(Chi)的mRNA的积累快于这2种酶
的活性增强和新同功酶的出现。在病原菌通过气孔侵染到叶片和引起典型过敏性反应发生前约16h就能检测
到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积累,这表明植物识别防卫基因激活信号的时间早于病原物和寄主细胞发生紧
密接触的时间。Czermic等[31]研究发现,在烟草与细菌性青枯病菌(犘狊犲狌犱狅犿狅狀犪狊狊狅犾犪狀犪犮犪狉狌犿)的非亲和性互作
中,有2个基因被激活,一个叫犺狊狉(过敏反应相关)基因,在过敏反应中被优先激活,另一个叫狊狋狉(敏感相关)基
因,在亲和性和非亲和性互作中都强烈表达。对2个犺狊狉(犺狊狉515和犺狊狉201)cDNA的复制以及表达的研究表明,
犺狊狉515编码一个P450单氧酶,与鳄梨(犘犲狉狊犲犪犪犿犲狉犻犮犪狀犪)成熟相关基因犆犢犘71犃1非常相似(在氨基酸水平上有
40.6%的同源),而犺狊狉201与番茄成熟时表达的一个基因犘犜狅犿36有58.6%的同源性。犎狊狉基因产物似乎具有
多种功能且作用特点相当保守。在被无毒性的青枯病菌(犘.狊狅犾犪狀犪犮犲犪狉狌犿)或带有犺狉狆犣基因的荧光假单胞菌
(犘狊犲狌犱狅犿狅狀犪狊犳犾狌狅狉犲狊犮犲狀狊)侵染的叶片区域积累相应的mRNAs。犺狉狆犣基因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可编
码一个可以引起坏死反应的多肽,harpin蛋白,或者不表达。这些研究表明,PR蛋白的表达与植物过敏性反应
密切相关。
5 病程相关蛋白基因及其遗传转化
Karen等[32]通过研究发现,在花椰菜花叶病毒(犆犪狌犾犻犳犾狅狑犲狉犿狅狊犪犻犮virus,CaMV)35s启动子的控制下,组
成型表达一个大豆几丁质酶基因的转基因烟草植株和油菜(犅狉犪狊狊犻犮犪犮犺犻狀犲狀狊犻狊var.oleifera)植株,与对照植株或
野生型植株相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并未表现出异常,但在接种真菌病原物立枯丝核菌(犚犺犻狕狅犮狋狅狀犻犪狊狅犾犪狀犻)的土
壤中成活能力增强了,同时,病症的发展也被延缓。Sarowar等[33]对转化来自辣椒(犆犪狆狊犻犮狌犿犳狉狌狋犲狊犮犲狀狊)的一个
编码碱性PR1蛋白基因(犆犃犅犘犚1)的烟草植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不仅增强了烟
草对重金属胁迫的抗性,也增强了其对卵菌病原物烟草黑胫病菌(犘犺狔狋狅狆犺狋犺狅狉犪狀犻犮狅狋犻犪狀犪犲)、细菌性病原物茄科
雷尔氏菌(犚犪犾狊狋狅狀犻犪狊狅犾犪狀犪犮犲犪狉狌犿)和烟草野火病菌(犘狊犲狌犱狅犿狅狀犪狊狊狔狉犻狀犵犪犲pv.Tabaci)的抗性。据研究表明,
转化来自水稻的PR5基因,使其在水稻、小麦(犜狉犻狋犻犮狌犿犪犲狊狋犻狏狌犿)、烟草和胡萝卜中表达,可以减少立枯丝核菌
对水稻、镰刀菌(犉狌狊犪狉犻狌犿犵狉犪犿犻狀犲犪狉狌犿)对小麦、烟草赤星病菌(犃.犪犾狋犲狉狀犪狋犲)对烟草、胡萝卜各类黑斑病菌(犃.
85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Vol.17,No.6) 12/2008
犪犾狋犲狉狀犪狋犲)、丝核菌和菌核病(犛.狊犮犾犲狉狅狋犻狅狉狌犿)对胡萝卜的侵染。转来自番茄渗透蛋白(osmotin)的柑橘类植物,
对柑橘褐腐疫酶病菌(犘犺狔狋狅狆犺狋犺狅狉犪犮犻狋狉狅狆犺狋犺狅狉犪)的抗性增强。张丽华等[34]利用烟草碱性β1,3葡聚糖酶基因
(GluAc)及菜豆(犘犺犪狊犲狅犾狌狊狏狌犾犵犪狉犻狊)碱性几丁质酶基因(犆犺犻3)构建了组成型表达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BLGC,
利用农杆菌(犃犵狉狅犫犪犮狋犲狉犻狌犿狋狌犿犲犳犪犮犻犲狀狊)介导法转化烟草,并得到了转基因植株。活体接菌试验初步表明,转基
因植株与对照相比,对赤星病菌(犃犾狋犲狉狀犪狉犻犪犪犾狋犲狉狀犪狋犲)的侵染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张志忠等[35]构建了同时含
有番茄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双价抗真菌基因植物表达载体,以西瓜(犆犻狋狉狌犾犾狌狊犾犪狀犪狋狌狊)子叶块
为外植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犆犺犻3和犌犾狌犃犮同时导入西瓜栽培种“中育一号”,共获得46株抗性再生植株。
利用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犉狌狊犪狉犻狌犿狅狓狔狊狆狅狉狌犿)对转基因植株进行离体叶片抗病性检测,表明转基因植株对
枯萎病的抗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
但是,也有一些转化编码PRs基因的植物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Bole等[36]把紫茉莉(犕犻狉犪犫犻犾犻狊犼犪犾犪狆犪)和
尾穗苋(犃犿犪狉犪狀狋犺狌狊犮犪狌犱犪狋狌s)的编码种子抗微生物多肽(AMPs)基因转化到烟草中,结果表明,从转基因烟草
中提纯的AMP2 在离体条件下的抗真菌活性类似于原蛋白的活性,但所有的转基因烟草植物对灰葡萄孢菌
(犅狅狋狉狔狋犻狊犮犻狀犲狉犲犪)和烟草赤星病菌的抗性均没有增强。相似的试验结果也曾在其他植物上被报道过。在黄瓜
(犆狌犮狌犿犻狊狊犪狋犻狏狌狊)中转入来自大豆、矮牵牛(犘犲狋狌狀犻犪犺狔犫狉犻犱犪)或者烟草的具有抑制立枯丝核菌生长的一个碱性
PR3类几丁质酶,它对立枯丝核菌的抗性并没有增强。然而,这并不能表明这些蛋白在活体情况下对这种病原
物不具备基本的抗性,或者在活体条件下这个病原物对这些防御不敏感[3]。在病原物渗入植物组织之前,胞外病
程相关蛋白已经与侵入者建立关系,这种关系被认为是植物防御系统的第一道屏障[3,29]。然而,蛋白的聚集需要
时间。因此,一种侵染力较强的病原物,在诱导型PRs变得有效之前,可能已经进入到深层组织。结果,这些
PRs可能更主要的是抵抗接着来的侵染,或者组成由系统获得抗性(SAR)所支持的生物化学抗性的一部分,抵御
以后的侵染[3]。
6 草坪病害的研究进展
草坪草种类繁多,一般按地理分布与温度的生态适应性将草坪草分为冷季型(coolseasonturfgrass)与暖季
型(warmseasonturfgrass)草坪草。冷季型草坪草中高羊茅(犉犲狊狋狌犮犪犪狉狌狀犱犻狀犪犮犲犪)和草地早熟禾(犘狅犪狆狉犪狋犲狀
狊犻狊)的周年绿色期相对较长,在长江中下游一定的建植养护管理条件下能够周年常绿。随着我国草坪面积的不
断增加,草坪病害也不断加剧,一种草坪疾病的流行,可导致草坪局部或大部分面积的衰败直至死亡,使整个草坪
遭到毁灭。因此草坪病害已上升为影响草坪景观的重要因素之一[37]。
1914年美国高尔夫球协会主席Piper在翦股颖(犃犵狉狅狊狋犻狊狊狋狅犾狅狀犻犳犲狉犪)上鉴定出立枯丝核菌,Taylor将其所
致病害命名为Brownpatch(褐斑病),这标志着现代草坪病理学的开始。1917年美国农业部John和Arnold等
曾推广使用波尔多液防治这类病害。草坪草的真菌病害是草坪草上的主要病害,占病害总数的80%以上。国内
外的学者都报道了不同草坪草上的真菌病害,截至1994年,仅我国记录的禾本科草坪草和牧草的病原真菌就有
391种[38]。我国的草坪草真菌病害研究尚属起步阶段,与国外的研究水平有很大的差距。陈莉等[37]对合肥市草
坪病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市草坪病害种类有白粉病、锈病、炭疽病、黑粉病、丝核菌综合症,其中以
锈病和丝核菌综合症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雷玉明和张建文[39]对甘肃省草本植物上寄生的柱隔孢菌(犚犪犿狌
犾犪狉犻)进行了调查研究,对5种草本植物柱隔孢菌进行了鉴定,并对其危害情况进行了报道。贾凤娇等[40]对日本
结缕草(犣狅狔狊犻犪犼犪狆狅狀犻犮犪)叶斑病病原进行了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众多的草坪草真菌病害中,
褐斑病(犚犺犻狕狅犮狋狅狀犻犪狊狅犾犪狀犻)和腐霉枯萎病(犘狔狋犺犻狌犿犫犾犻犵犺狋)是我国夏季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犔狅犾犻狌犿狆犲
狉犲狀狀犲)和高羊茅上发病最为严重的病害[41,42]。真菌病害引起各种叶枯、叶斑、腐烂、坏死或植株萎蔫死亡等症状,
造成空秃,影响观瞻和造成经济损失。
目前国内针对这几种病害主要采用化学防治并辅之以农业栽培措施调控。张金林等[43]对防治草坪病害的
杀菌剂进行了筛选,为有效选择杀菌剂进行草坪草的病害防治提供了技术参考和依据。近几年,生物防治技术在
草坪草病害的防治方面也有一些应用。徐秉良和郁继华[44]对深绿木霉T2(犜狉犻犮犺狅犱犲狉犿犪犪狋狉狅狏犻狉犻犱犲)在不同环境
条件下对叶部病害病原菌离蠕孢(犅犻狆狅犾犪狉犻狊狊狅狉狅犽犻狀犻犪狀犪)的抑制作用和抑菌机制进行了研究,为生防制剂应用于
951第17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08年
草坪病害的防治提供了依据。后有学者认为,木霉制剂对草坪草镰刀枯萎病(犉狌狊犪狉犻狌犿spp.)和褐斑病的防效仍
需进一步的试验来验证[45]。除此之外,张伟丽等[46]对防御酶在柱花草接种炭疽菌(犆狅犾犾犲狋狅狋狉犻犮犺狌犿犵犾狅犲狅狊狆狅狉犻
狅犻犱犲)后的活性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柱花草接种后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β1,3葡聚糖
酶活性被诱导的时间及程度与品种的抗病性大小有关。
可以看出,国内关于草坪草病害的研究,多集中在病原物的鉴定以及探索有效药剂进行防治的方面,而要解
决常绿草坪病虫害化学防治带来的环境问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城市,必须将传统的育种方式与转基因技
术相结合,开展常绿草坪草的抗病育种研究,提高常绿冷季型草坪草的抗病性以及越夏的能力,以降低用药量。
7 PRs的研究在草坪草抗病育种中的应用与展望
随着对各类PRs更为深入的了解和各类抗性增强的转基因植物体的获得,以草坪草为研究对象开展PRs的
研究和遗传转化工作也有了少量报道,但与在烟草和蔬菜作物上的研究相比尚属于起步阶段。Guo等[47]研究了
转化来自拟南芥 Henyh的基因(犘犚5犓)的草坪草植物匍匐翦股颖(犃犵狉狅狊狋犻狊狊狋狅犾狅狀犻犳犲狉犪)。犘犚5犓 是一种受体蛋
白激酶,它的主功能区与PR5同源。田间接种币斑病菌(犛犮犾犲狉狅狋犻狀犻犪犺狅犿狅犲狅犮犪狉狆犪)试验表明,转犘犚5犓 基因的
匍匐翦股颖与未转化的对照相比,其病害出现的时间可以延缓29~45d。Fu等[48]通过根癌农杆菌(犃犵狉狅犫犪犮狋犲
狉犻狌犿狋狌犿犲犳犪犮犻犲狀狊)介导法,将水稻类甜味蛋白基因(犜犔犘犇34)导入匍匐翦股颖中。田间试验表明,转基因植株体
对币斑病的抗性有所增强。Dong等[49]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T4噬菌体溶菌酶导入高羊茅中,得到13株转
化植株体。把从高羊茅上分离得到的2个稻瘟病菌(犕犪犵狀犪狆狅狉狋犺犲犵狉犻狊犲犪)生理小种的混合物接种到转化植株
上,其中6株表现出较高的抗性。在这6株中又有3株对从高羊茅上分离得到的褐斑病菌也具有较高的抗性。
Chai等[50]将几丁质酶基因转入匍匐翦股颖中,之后通过实验室和温室接种转化植株体,试验结果表明,40%的转
化株对褐斑病菌的抗性增强。
在抗病转基因研究方面,由于病原菌的复杂性和易变性,新的优势小种2~3年就会流行,因此成功的关键在
于选择广谱高效的抗病基因。随着对植物抗病机理的深入了解,人们发现植物受到病原菌的侵蚀会有一个感知
与防御体系,这些基因包括直接参与防御反应的抗菌蛋白如几丁质酶、葡聚糖酶等。如前所述,几丁质酶和葡聚
糖酶都属于PRs,在体外表现出抗病菌活性。由于许多真菌细胞壁的主要组分就是几丁质和葡聚糖,所以一般认
为在植物细胞中过量表达这类酶会引起菌丝水解,从而延缓菌丝生长和发育速度。转Chi、Glu和/或Chi+Glu
基因水稻表现出了可遗传的抗纹枯病和真菌病害的特性[51]。而发生在草坪草上的褐斑病也被称为纹枯病,与水
稻纹枯病的病原相同,均可被井冈霉素控制。把外源Chi、Glu和/或Chi+Glu基因转入矮生常绿高羊茅和草地
早熟禾新品种系中有望提高现有优质常绿草坪草新品种(系)对常见病害褐斑病等的抗性。转PRs基因在其他
植物上的成功,特别是将几丁质酶基因与β1,3葡聚糖酶基因转入植物体内,获得抗性增强植株体的成功,为草
坪草抗病育种工作奠定了理论与技术基础。此外,PRs的分离与鉴定,除了有利于加深对草坪草的抗病机理的研
究,还有可能提供PRs分子标记,用于抗病单株的辅助选择。
8 结论
综上所述,经过众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PRs的研究及其与植物诱导抗性之间的关系探索,取得了可喜的进
展。国外对转病程相关蛋白基因植物的研究开展较早,到目前为止,已在多种植物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报道。国
内对植物转化PRs的研究也十分活跃,特别是对农杆菌介导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转化马铃薯、黄瓜
和花生(犃狉犪犮犺犻狊犺狔狆狅犵犪犮犪)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各类转基因植物的成功,使得某些植物在一定胁迫条件
下的抗性有所提高。但是,也有研究表明,一些转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的植物,并没有达到使其抗性提高这一目的。
因此,就各类病程相关蛋白对靶标病原物的作用机理和如何使目的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有效表达的机制展开研
究,筛选出广谱高抗的植物群体,对植物抗病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科学工作者不断的做出努力。同时,
现有的报道中,已有在草坪草植物高羊茅、匍匐翦股颖上成功运用转抗性基因技术的范例,为草坪科学工作者利
用转基因技术进行草坪草的抗病育种工作打下了基础。
06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Vol.17,No.6) 12/2008
参考文献:
[1] 许志刚.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二版)[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2.27.
[2] AntoniwJF,RitterCE,PierpointWS,犲狋犪犾.Comparisonofthreepathogenesisrelatedproteinsfromplantsoftwocultivars
oftobaccoinfectedwithTMV[J].JournalofGeneralVirology,1980,47:7987.
[3] VanloonLC,RepM,PieterseCMJ.Significationofinducibledefenserelatedproteinsininfectedplants[J].AnnualReview
ofPhytopathology,2006,44:135162.
[4] 刘利华,林齐英,谢华安,等.病程相关蛋白与植物抗病性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1999,14(3):5358.
[5] 杜良成,王钧.病原相关蛋白及其在植物抗病中的作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4:16.
[6] VanloonLC.Occurrenceandpropertiesofplantpathogenesisrelatedproteins[J].MechanismsofResistancetoPlantDisea
ses,1999,29:119.
[7] BuchananWolastonV,EarlS,HarrisonE,犲狋犪犾.Themolecularanalysisofleafsenescenceagenomicsapproach[J].Plant
Biotechnology,2003,1:322.
[8] DavoineC,LeDeunffE,LedgerN,犲狋犪犾.Specificandconstitutiveexpressionofoxalateoxidaseduringtheageingofleaf
sheathsofryegrassstubble[J].PlantCelEnvironment,2001,24:10331043.
[9] QuirinoBF,NohYS,HimelblauE,犲狋犪犾.Molecularaspectsofleafsenescence:Trends[J].PlantScience,2000,5:278
282.
[10] PieterseCMJ,VanPeltJA,TonJ,犲狋犪犾.Rhizobacteriamediatedinducedsystemicresistance(ISR)in犃狉犪犫犻犱狅狆狊犻狊re
quiressensitivitytojasmonateandethylenebutisnotaccompaniedbyanincreaseintheirproduction[J].PhysiologyMolecu
larPlantPathology,2000,57:123134.
[11] SeoS,SetoH,YamakawaH,犲狋犪犾.Transientaccumulationofjasmonicacidduringthesynchronizedhypersensitivecel
deathintobaccomosaicvirusinfectedtobaccoleaves[J].MolecularPlantMicrobeInteractions,2001,14:261264.
[12] BroekaertWF,TerrasFRG,CammueBPA,犲狋犪犾.Inducedandpreformedantimicrobialproteins[A].MechanismsofRe
sistancetoPlantDiseases[M].KluwerAcademicPublishers,2000.371478.
[13] TakedaS,SatoF,IdaK,犲狋犪犾.Characterizationofpolypeptidesthataccumulateincultured犖犻犮狅狋犻犪狀犪狋犪犫犪犮狌犿cels[J].
PlantCelPhysiology,1990,31:215221.
[14] MartinDV,VivianRVO,RemcoMPVP,犲狋犪犾.Signalsignatureandtranscriptomechangesof犃狉犪犫犻犱狅狆狊犻狊duringpatho
genandinsectattack[J].MolecularPlantMicrobeInteractions,2005,18:923937.
[15] VeroneseP,RuizMT,CocaMA,犲狋犪犾.Indefenseagainstpathogens:Bothplantsentinelsandfootsoldiersneedtoknow
theenemy[J].PlantPhysiology,2003,131:15801590.
[16] HoegenE,StrombergA,PihlgrenU,犲狋犪犾.Primarystructureandtissuespecificexpressionofthepathogenesisrelatedpro
teinPR1binpotato[J].MolecularPlantPathology,2002,3:329345.
[17] MuriloI,CavalarinL,SegundoBS.ThemaizepathogenesisrelatedPRmsproteinlocalizestoplasmodesmatainmaizeradi
cles[J].PlantCel,1997,9(2):145156.
[18] BredaC,SalaudC,ElTurkJ,犲狋犪犾.DefensereactioninMedicagosativa:Ageneencodingaclass10PRproteinisexpressed
invascularbundles[J].MolecularPlantMicrobeInteractions,1996,9(8):713719.
[19] RobertsJ,WhitelawC,GonzalezCZ,犲狋犪犾.Celseparationprocessesinplantsmodels,mechanismsandmanipulation[J].
AnnalsofBotany,2000,86:223235.
[20] LeubnerMetzgerG.β1,3glucanasegeneexpressioninlowhydratedseedsasamechanismfordormancyreleaseduringto
baccoafterripening[J].PlantJournal,2005,41:133145.
[21] MorohashiY,MatsushimaH.Developmentofβ1,3glucanaseactivityingerminatedtomatoseeds[J].JournelofExperiment
Botany,2000,51:13811387.
[22] WuCT,LeubnerMetzgerG,MeinsF,犲狋犪犾.ClassIβ1,3glucanaseandchitinaseareexpressedinthemicropylarendo
spermoftomatoseedspriortoradicleemergence[J].PlantPhysiology,2001,126:12991313.
[23] SamananiN,LiscombeDK,FacchiniPJ.Molecularcloningandcharacterizationofnorcoclaurinesynthase,anenzymecata
161第17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08年
lyzingthefirstcommittedstepinbenzylisoquinolinealkaloidbiosynthesis[J].PlantJournal,2004,40(2):302313.
[24] MarkovicHZ,DeganoM,LambaD,犲狋犪犾.Crystalstructureofahypoalergenicisoformofthemajorbirchpolenalergen
Betv1anditslikelybiologicalfunctionasaplantsteroidcarrier[J].JournalofMolecularBiology,2003,325(1):123133.
[25] PeumansWJ,ProostP,SwennenRL,犲狋犪犾.TheabundantclassIIIchitinasehomologinyoungdevelopingbananafruitsbe
havesasatransientvegetativestorageproteinandmostprobablyservesasanimportantsupplyofaminoacidsforthesynthe
sisofripeningassociatedproteins[J].PlantPhysiology,2002,130:10631072.
[26] RossAF.VirusesofPlants[M].Amsterdam:NorthHolandPublishingCompany,1966.127.
[27] ChenZ,MalamyJ,HenningJ,犲狋犪犾.Induction,modification,andtransductionofthesalicylicacidsignalinplantdefensere
sponses[J].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1995,92(10):41344137.
[28] TakahashiH,ChenZ,DuH,犲狋犪犾.Developmentofnecrosisandactivationofdiseaseresistanceintransgenictobaccoplants
withseverelyreducedcatalaselevels[J].PlantJournal,1997,11(5):9931005.
[29] 王金生.分子植物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5962.
[30] MunchGarthoffS,NeuhausJM,BolerT,犲狋犪犾.Expressionofbeta1,3glucanaseandchitinaseinhealthy,stemrustaf
fectedandelicitortreatednearisogenicwheatlinesshowingSr52orSr24specifiedracespecificrustresistance[J].Planta,
1997,20(2):235244.
[31] CzermicP,HuangHC,MarcoY.Characterizationof犺狊狉201and犺狊狉515,byphytopathogenicbacteria[J].PlantMolecular
Biology,1996,31(2):255265.
[32] KarenB,IlanC,MarkH,犲狋犪犾.Transgenicplantswithenhancedresistancetothefungalpathogen犚犺犻狕狅犮狋狅狀犻犪狊狅犾犪狀犻[J].
Science,1991,254:11941197.
[33] SarowarS,KimYJ,KimEN,犲狋犪犾.Overexpressionofapepperbasicpathogenesisrelatedprotein1geneintobaccoplants
enhancesresistancetoheavymetalandpathogenstresses[J].PlantCelReports,2005,24(4):216224.
[34] 张丽华,蓝海燕,田颖川,等.表达β1,3葡聚糖酶及几丁质酶基因的转基因烟草及抗真菌病的研究[J].遗传学报,2000,
27(1):7077.
[35] 张志忠,吴菁华,吕柳新,等.转番茄几丁质酶基因西瓜植株的获得及其抗病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0):
19431946.
[36] BoleMF,OsbornRW,GoderisIJ,犲狋犪犾.Antimicrobialpeptidesfrom犕犻狉犪犫犻犾犻狊犼犪犾犪狆犪and犃犿犪狉犪狀狋犺狌狊犮犪狌犱犪狋狌狊:Ex
pression,processing,localizationandbiologicalactivityintransgenictobacco[J].PlantMolecularBiology,1993,31(5):
9931008.
[37] 陈莉,胡杰苗,丁克坚,等.合肥市草坪主要病害种类调查及病原鉴定[J].草业科学,2006,23(5):100103.
[38] 何秋,刘建秀.草坪草真菌病害的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06,23(4):95104.
[39] 雷玉明,张建文.甘肃省草本植物上柱隔抱菌鉴定及新纪录病害[J].草业科学,2007,24(2):5257.
[40] 贾凤娇,王义勋,尹少华,等.日本结缕草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J].草业科学,2007,24(2):8185.
[41] 马忠华,徐传祥.上海地区冷季型草坪主要病害鉴定及防治策略[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8(5):553556.
[42] 李崴,李秀文,栗振华,等.天津草坪病害诊断技术研究初报[J].天津农林科技,2003,(4):1214.
[43] 张金林,庞民好,刘颖超,等.不同杀菌剂对草坪草病原菌毒力的作用测定[J].草业学报,2006,15(1):5861.
[44] 徐秉良,郁继华.深绿木霉菌株T2对草坪草叶枯病菌的拮抗作用及机制[J].草业学报,2006,15(4):7175.
[45] 姚彦坡,王稚玲,吕国忠.木霉对草坪上2种重要土传病害生防效果的研究[J].草业科学,2007,24(8):9699.
[46] 张伟丽,郭振飞,何华玄.柱花草接种炭疽菌后防御酶活性反应的品种间差异[J].草业学报,2007,16(3):2937.
[47] GuoZ,BonosS,MeyerWA,犲狋犪犾.Transgeniccreepingbentgrasswithdelayeddolarspotsymptoms[J].MolecularBreed
ing,2003,11:95101.
[48] FuDL,TisseratNA,XiaoYM,犲狋犪犾.OverexpressionofriceTLPD34enhancesdolarspotresistanceintransgenicbent
grass[J].PlantScience,2005,168(3):671680.
[49] DongSF,ShewHD,TredwayLP,犲狋犪犾.ExpressionofthebacteriophageT4lysozymegeneintalfescueconfersresistance
tograyleafspotandbrownpatchDiseases[J].TransgenicResearch,2008,17:4757.
26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Vol.17,No.6) 12/2008
[50] ChaiB,MaqboolSB,HajelaRK,犲狋犪犾.CloningofachitinaselikecDNA(犺狊2),itstransfertocreepingbentgrass(犃犵狉狅狊狋犻狊
狆犪犾狌狊狋狉犻狊Huds.)anddevelopmentofbrownpatch(犚犺犻狕狅犮狋狅狀犻犪狊狅犾犪狀犻)diseaseresistanttransgeniclines[J].PlantScience,
2002,163:183193.
[51] 许明辉,李成云,李进斌,等.转溶菌酶基因水稻稻瘟病抗谱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3,36(4):387392.
犚犲狊犲犪狉犮犺狅狀狉犲犾犪狋犻狅狀狊犺犻狆狊狅犳狆犪狋犺狅犵犲狀犲狊犻狊狉犲犾犪狋犲犱狆狉狅狋犲犻狀狊狑犻狋犺狆犾犪狀狋犱犻狊犲犪狊犲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
犪狀犱狋犺犲犻狉犪狆狆犾犻犮犪狋犻狅狀犻狀狋狌狉犳犵狉犪狊狊犱犻狊犲犪狊犲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犫狉犲犲犱犻狀犵
GUOJinfang,PANJunsong,WANGChen,ZHAOZhiyan,HEYali
(SchoolofAgricultureandBiology,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240,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Whenplantsareinfectedbyanykindsofpathogen,theycauseaseriesofphysiologicalandbiochemi
calchanges,includingthereinforcementofcelwals,theproductionofphytoalexins,andthesynthesisofde
fenserelatedproteins.Studiesofpathogenesisrelatedproteins(PRs)ininductionandexpressionofencoding
genes,theirlocalizationandtransportationinplanttissuesandcels,relationshipsbetweentheirbiological
functionsandplantdiseaseresistance,andresearchontransgenicplantsarereviewedhere.Studiesondiseases
inturfgrassandtheprospectforapplicationofPRstodiseaseresistancebreedingofturfgrassesaswelasother
plantsarealsodiscussedinthispaper.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pathogenesisrelatedproteins;plantdiseaseresistance;diseases;diseaseresistantbreeding;turf
grass
361第17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