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 1): 68~ 73
Forest R esearch
文章编号: 10011498( 2007) 01006806
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幼龄林施肥技术的研究
孙晓梅1, 张守攻 1* , 祁万宜 2, 张鲜艳 3, 王军辉 1
(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
2.湖北宜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湖北 宜昌 443111;
3.湖北宜昌市大老岭林场,湖北 宜昌 443111 )
摘要: 对 八五 期间设置在湖北大老龄林场的日本落叶松幼龄林进行了施肥试验 , 研究了不同施肥量、不同
N、P配比、不同施肥次数及其交互作用对日本落叶松幼林及其后续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本试验条件下,
不同施肥量对日本落叶松幼龄林的生长影响不显著; N、P比不同对施肥后 3年内的日本落叶松生长量有显
著影响 , 各生长量随 N肥施用比例的减少、P肥比例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 , 至 1998年 ( 12年生 ) , N、P比为 1!0
的高、径、材积分别比 N、P比为 1!1的提高 5. 79%、6. 58%和 19. 38% ; 施肥次数对日本落叶松生长的影响很
小 , 与 1次施肥相比 , 2次施肥既起不到增产效果 , 又增加了营林成本。施肥量为 25g∀ 株 - 1、仅施 N肥并 1次
施入的各年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多数组合 , 其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其它处理提高 16. 7% 、9 7%
和 26. 2% , 增产效果显著。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幼龄林; 施肥效应;生长量
中图分类号: S791. 223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060810
基金项目: 国家 十五 攻关子课题 落叶松优良品种选育及培育技术 ( 2002BA515B0401 )和国家 十一五 科技支撑课题
( 2006BAD24B06)
作者简介: 孙晓梅 ( 1968# ) ,女,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落叶松良种选育技术的研究.
* 通讯作者,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森林培育和林木生物技术.
Fertilization of Juvenile Larix kaempferi for Northern
SubtropicalA lpine Area
SUN X iaom ei1, ZHANG Shougong 1* , QIW any i2, ZHANG X ianyan3, WANG Junhui1
( 1. Research Inst itu te of Forestry, CAF; K ey Laboratory of Tree Breed ing and Cu ltivation, S tate Forestry A dm in is tration, B eijing 100091, Ch ina;
2. Y ichang Research Inst itu te of Forestry, Y ichang 443111, Hube,i Ch ina;
3. Dalaoling Fores try Farm, Y ichang C ity, Y ichang 443111, Hube,i Ch ina)
Abstract: The in fluence of am ounts, ratios of N, P fertilizer and tim es o f fertilizat ion and the ir in teractions on
juven ile Larix kaempfer i g row th w as stud ied, based on the experim en ta l fertilizat ion forest o f 4 ∃ 3 ∃ 2 set up
during E igh th F iveyearplan period in Da lao ling Forestry Farm, Hubei Prov ince. The results show ed that d if
feren t amounts o f fertilization insign ifican tly affected the grow th o fLarix kaempferi. D ifferences in tree grow th a
mong 3 rat ios ofN, P fert ilizer w ere sign ificant w ith in 3 years after fertilizat ion. G row th decreased w ith the pro
port ion o fN fert ilizer increasing and P fert ilizer decreasing. B y year 1998, the DBH, tree he igh t and vo lum e o f
B1 ( the ratio ofN, P fertilizer, 1!0) w as 5. 79%、6. 58% and 19. 38% respect ive ly h igher than tha t o fB3 ( the
ratio ofN, P fert ilixer, 1!1) . T imes o f fertiliza tion a ffected the grow th insign ificant ly, and the g row th o f 2 t im es
fertilizat ion w as low er than tha t o f onetim e fertilizat ion. A 1 B1 C1 fert iliza tion comb ined m ethod, name ly 25 g
第 1期 孙晓梅等: 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幼龄林施肥技术的研究
fertilizat ion amount, all N fertilizer and onetim e fert ilization, w as recomm ened for short ro tat ion industrial
planta tion ofL. kaempferi in northern subtropica l a lpine area, o f w h ich d iameter, he ight and vo lume a t 12
yearo ld w as 16. 7%、9. 7% and 26. 2% respect ive ly h igher than that o f other average.
Key words: Larix kaempferi; juven ile; fertilization; grow th
随着世界范围内木材短缺及短轮伐期工业用
材林的规模发展, 以及全树利用经营理念的出
现, 林木施肥正成为工业用材林培育的一项必不
可少的基础技术措施, 也是防止地力衰退、维持
长期稳定的地力和养分平衡的有效途径。我国
从 20世纪 7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林木施肥试验,
涉及树种包括马尾松 ( P inus masson iana Lamb. )、
杨 树、桉 树、杉 木 ( Cunningham ia lanceolata
( Lamb. ) H ook. )、湿地松 ( P. ellio ttii Engelm. )
等 [ 1~ 7 ]。落叶松作为我国重要的针叶用材树种,
也相继开展了相关方面的研究 [ 8 ~ 15 ] , 但因立地、
树种、林龄、施肥量、种类、方法和时间等因素的
不同, 施 肥 效 应 各 异。日 本 落 叶 松 ( L ar ix
kaempferi( Lamb. ) Carr. )适生范围广, 早期速生,
产量高, 材质好。 20世纪 50年代末日本落叶松
在三峡地区首次引种成功, 20世纪 80年代在世
界银行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和国家长防林项目的
支持下, 开始大面积营建速生丰产林, 引种区域
不断向周围各省区扩大, 以 1 500~ 2 100 m的高
海拔山区为主栽区, 北亚热带高山区正成为我国
新的日本落叶松用材林基地 [ 16 ]。因此, 课题组针
对该区大面积引种日本落叶松急需解决的栽培
技术问题, 在 八五 期间设置了幼、中龄林施肥
试验, 研究不同施肥量、不同氮磷配比、不同施肥
次数、及其交互作用对日本落叶松生长的影响,
以期为该区科学经营落叶松用材林提供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林设在西陵峡北岸的宜昌市国有大老岭林
场夹槽施业区。大老岭林场地处我国地貌第二级台
阶的东缘,属大巴山系荆山余脉,与江南武陵山余脉
相对应。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年均气温 8
% ,最低气温 - 15 % ,最高气温 30 % 。全年无霜期
180 d左右, 年降水量 1 400~ 1 600mm, 年均相对空
气湿度 85% , 气候条件与日本落叶松原产地十分
相似。
试验地位于 31&05∋11(N, 110&58∋55(E, 海拔
1 700 m; 坡度 20&, 南坡, 山上部。造林前为天然
阔叶树混交林的采伐迹地, 天然阔叶树以锥栗
(Castanea henry i ( Skan) R ehd. etW ils. )、茅栗 ( C.
seguinii Dode)、光皮桦 ( B etula lum in ifera H. W in
k .l )、大叶杨 (P opulus ia siocarpa O liv)等为主, 林
下植物以天然盐肤木 (Rhu s chinensis M il.l )、宜昌
木姜子 ( L itsea ichang ensis Gamb le)和箬竹 ( Indo ca
lamu s long iauritus H and. Mazz. )、卵果蔷薇 ( Rosa
h elenae Rehd. etW ils. )、大丁草 ( L eibnitz ia anan
dria ( L ) N aka i)和蕨类等植物为主。林地土壤为
花岗岩风化形成的山地黄棕壤。土层厚达 90
cm, 腐殖质层厚 20. 0 cm, 无侵蚀现象, 覆盖度较
高。试验林地土壤养分状况见表 1。
表 1 日本落叶松幼龄林施肥前林地土壤养分状况
土层 pH值 有机质 全 N 全 P 全 K
g∀ kg- 1
阳离子交换量
cmol( + )∀ kg- 1
A 5. 8~ 6. 4 7. 616 4 0. 330 6 0. 044 6 0. 7175 19. 1808
B 6. 4 5. 024 9 0. 199 2 0. 034 7 0. 8449 12. 6006
C 6. 4 1. 533 0 0. 066 2 0. 030 8 0. 9077 13. 2815
2 研究方法
2. 1 试验设计
1990年春用 3年生日本落叶松苗营造试验
林, 穴状整地, 面积 1 hm 2。施肥试验采用 4 ∃ 3 ∃
2析因设计, 共 24个处理, 3次重复。单株施肥
量分为 0( A 0 )、25( A 1 )、50( A2 )、75 g ( A 3 ) 4种;
N、P配比分为 1!0 ( B1 ) , 2!1 ( B2 ) , 1!1 ( B3 ) 3种;
施肥次数分为 1次 ( C1 )和 2次 ( C2 ) (表 1 ) , 第 1
次施肥时间为 1992年 5月 20日 , 第 2次为 1993
年 5月 27日。各处理的单株施肥量、N、P比、商
品 N、P肥施用量等详见表 2。在每株树穴 4个方
向距树木 0. 5 m处挖长 0. 6 ~ 1. 0 m、宽 8 cm、深
10~ 15 cm的沟, 将肥料均匀散在 4条沟内, 用土
盖严。每处理隔行施肥, 每行施 9株 , 处理间留 1
株树作为隔离行。区组沿等高线设置, 同一区组
内各处理随机排列。
69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 20卷
表 2 日本落叶松幼龄林施肥的 24个处理
序号 处理 施肥量 ) / ( g∀ 株 - 1 ) N!P比 次数 /次 N用量 ∗ / ( g∀ 株 - 1 ) P用量 ∗ / ( g∀ 株 - 1 ) N、P总量 / ( g∀ 株 - 1 )
1 A 0B1C1 0 1!0 1 0. 0 0. 0 0. 0
2 A 0B1C2 0 1!0 2 0. 0 0. 0 0. 0
3 A 0B2C1 0 2!1 1 0. 0 0. 0 0. 0
4 A 0B2C2 0 2!1 2 0. 0 0. 0 0. 0
5 A 0B3C1 0 1!1 1 0. 0 0. 0 0. 0
6 A 0B3C2 0 1!1 2 0. 0 0. 0 0. 0
7 A 1B1C2 25 1!0 2 13. 6 41. 7 55. 3
8 A 1B1C1 25 1!0 1 27. 2 83. 3 110. 5
9 A 1B2C2 25 2!1 2 18. 1 27. 8 45. 9
10 A 1B2C1 25 2!1 1 36. 2 55. 6 91. 8
11 A 1B3C2 25 1!1 2 27. 2 0. 0 27. 2
12 A 1B3C1 25 1!1 1 54. 3 0. 0 54. 3
13 A 2B1C1 50 1!0 1 108. 7 0. 0 108. 7
14 A 2B1C2 50 1!0 2 54. 3 0. 0 54. 3
15 A 2B2C1 50 2!1 1 72. 5 111. 1 183. 6
16 A 2B2C2 50 2!1 2 36. 2 55. 6 91. 8
17 A 2B3C1 50 1!1 1 54. 3 166. 7 221. 0
18 A 2B3C2 50 1!1 2 27. 2 83. 3 110. 5
19 A 3B1C2 75 1!0 2 40. 8 125. 0 165. 8
20 A 3B1C1 75 1!0 1 81. 5 250. 0 331. 5
21 A 3B2C2 75 2!1 2 54. 3 83. 3 137. 6
22 A 3B2C1 75 2!1 1 108. 7 166. 7 275. 4
23 A 3B3C2 75 1!1 2 81. 5 0. 0 81. 5
24 A 3B3C1 75 1!1 1 163. 0 0. 0 163. 0
注: ) 施肥量为 N和 P肥的净含量; ∗ N和 P为商品肥的用量,商品 N肥为含 N量 460 g∀ kg- 1的尿素、P肥为含 P量 150 g∀ kg- 1的过磷酸钙。
2. 2 林分调查及统计分析方法
1991年 秋 季进 行 施 肥 前生 长 量 调 查,
1992# 1994年和 1998年 10月树木停止生长后
进行每木检尺 , 测定树高、当年高、地径和胸径
生长量, 并统计各小区保存率和生长量。方差
分析采用 SAS /STAT 6. 12软件中 PROC ANOVA
过程计算 [ 1 7] , 并利用 LSD多重比较方法研究施
肥量, N、P配比及施肥次数对日本落叶松幼林
生长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 1 施肥前小区生长量分析
从表 3可以看出, 施肥前各小区生长量差异
不显著, 说明在实施施肥处理前各小区生长基本
一致。
表 3 施肥前 ( 1991年调查数据 )各施肥小区生长
量的方差分析结果
生长量 变异来源 自由度 平方和 方差 F值 Pr > F
H 施肥量 3 0. 058 8 0. 019 6 0. 88 0. 458 5
N P比 2 0. 084 4 0. 042 2 1. 88 0. 160 1
施肥次数 1 0. 061 8 0. 061 8 2. 76 0. 101 4
D地 施肥量 3 0. 175 0 0. 058 3 0. 62 0. 603 8
N P比 2 0. 008 6 0. 004 3 0. 05 0. 955 2
施肥次数 1 0. 125 0 0. 125 0 1. 33 0. 252 8
3. 2 各种施肥处理对日本落叶松生长的影响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量, 不同 N、P比, 施肥次数
及其互作效应对日本落叶松幼龄林生长的影响, 对
各年生长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见表 4。施肥
量除了对施肥当年 ( 1992年 )新梢生长影响显著外,
对后续各年生长量的影响均不显著;施肥 N、P比对
施肥当年树高生长、新梢生长影响极显著, 对 1993
70
第 1期 孙晓梅等: 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幼龄林施肥技术的研究
年径生长, 1994年高、径生长影响显著,对 1998年生
长量影响不显著;施肥次数除了对 1994年高生长有
显著影响外, 对其余各年生长量影响均不显著; 除
1992年施肥量与 N、P比的交互作用对当年新梢生
长影响显著外, 其余各处理交互作用的影响均不显
著。此外,施肥效应首先反映在高生长 (尤其在当年
高生长 ) ,其次是径生长,随着年龄的增加, 施肥效应
逐渐消失,至 1998年时各种施肥处理对各生长量的
影响均不显著。
表 4 日本落叶松不同施肥处理各年生长量的方差分析结果
生长量 变异来源 自由度 6年生 ( 1992年 ) +
F值 P r> F
7年生 ( 1993年 )
F值 P r> F
8年生 ( 1994年 )
F值 P r > F
12年生 ( 1998年 )
F值 Pr > F
施肥量 ( A) 3 0. 93 0. 431 3 1. 35 0. 267 9 0. 66 0. 579 2 0. 35 0. 791 2
H NP比 ( B) 2 5. 29 0. 007 7 2. 11 0. 132 0 1. 01 0. 372 4 0. 81 0. 452 8
施肥次数 ( C ) 1 0. 07 0. 792 2 3. 10 0. 084 4 0. 25 0. 620 8
A ∃ B 6 1. 33 0. 258 1 0. 85 0. 535 6 1. 01 0. 431 1 0. 21 0. 973 2
A ∃ C 3 0. 52 0. 671 2 0. 12 0. 947 7 0. 16 0. 919 5
B ∃ C 2 1. 76 0. 183 1 0. 92 0. 406 4 0. 27 0. 768 1
A ∃ B ∃ C 6 0. 64 0. 695 6 1. 51 0. 193 7 0. 23 0. 964 7
施肥量 ( A) 3 3. 27 0. 027 3 1. 93 0. 137 6 0. 66 0. 579 2 0. 28 0. 840 7
H新梢 /V) NP比 ( B) 2 6. 45 0. 002 9 0. 94 0. 397 1 1. 01 0. 372 4 1. 62 0. 209 1
施肥次数 ( C ) 1 2. 59 0. 114 0 3. 10 0. 084 4 0. 76 0. 388 3
A ∃ B 6 2. 55 0. 029 0 0. 99 0. 442 9 1. 01 0. 431 1 0. 67 0. 677 7
A ∃ C 3 1. 11 0. 353 8 0. 12 0. 947 7 0. 56 0. 641 0
B ∃ C 2 1. 69 0. 195 4 0. 92 0. 406 4 1. 72 0. 190 6
A ∃ B ∃ C 6 1. 07 0. 395 6 1. 51 0. 193 7 1. 01 0. 431 7
施肥量 ( A) 3 1. 46 0. 234 9 0. 46 0. 711 0 0. 30 0. 822 2 0. 74 0. 535 6
D地 ∗ /D 1. 3 NP比 ( B) 2 0. 69 0. 503 8 3. 47 0. 039 1 3. 20 0. 049 5 0. 78 0. 463 1
施肥次数 ( C ) 1 0. 17 0. 677 7 0. 09 0. 763 6 0. 25 0. 616 7
A ∃ B 6 0. 89 0. 511 4 1. 47 0. 209 9 0. 78 0. 586 4 0. 69 0. 661 4
A ∃ C 3 0. 43 0. 734 1 0. 20 0. 896 1 0. 64 0. 592 5
B ∃ C 2 2. 67 0. 079 3 2. 17 0. 125 2 2. 71 0. 076 8
A ∃ B ∃ C 6 1. 03 0. 419 2 0. 82 0. 556 6 1. 07 0. 393 8
注: ) 1998年数据为材积,其余各年为当年高生长; ∗ 1992年数据为地径,其余各年为胸径; + 因 1992年生长量为第 1次施肥当年的调查
数据,所以变异来源中不含施肥次数。
3. 3 施肥量对日本落叶松生长的影响
施肥当年 A0 (不施肥对照 )的当年高生长显著
高于其它 3种施肥量处理 (表 5) , 这可能是由于日
本落叶松根系浅,挖沟施肥时造成根系机械损伤, 影
响了当年高生长, 而施肥量对其它各年生长量的影
响不显著,可能与试验林所在立地的条件较好有关,
本试验林设在以阔叶林为主的天然次生林采伐迹地
上,腐殖层厚约 60 cm,土壤疏松肥沃,有利于日本落
叶松幼林的生长。
表 5 不同施肥量对日本落叶松生长量的影响及 LSD多重比较结果 )
施肥量 / ( g∀ 株 - 1 ) 6年生 ( 1992年 )
H /m H当年 /m D地 / cm
7年生 ( 1993年 )
H /m H当年 /m D 1. 3 / cm
8年生 ( 1994年 )
H /m H当年 /m D 1. 3 / cm
12年生 ( 1998年 )
H /m D 1. 3 / cm V /m
3
0 (A 0 ) 2. 09 96. 07 a 2. 68 2. 98 90. 17 2. 67 3. 92 99. 06 4. 31 8. 30 8. 85 0. 025 8
25 (A 1 ) 2. 05 91. 98 ab 2. 85 2. 92 87. 56 2. 66 3. 93 103. 28 4. 19 7. 98 8. 81 0. 025 1
50 (A 2 ) 2. 00 88. 31 b 2. 87 2. 84 83. 43 2. 52 3. 82 102. 33 4. 15 8. 25 8. 49 0. 024 4
75 (A 3 ) 2. 06 88. 04 b 2. 92 2. 89 5. 24 2. 60 3. 88 100. 94 4. 18 8. 12 8. 57 0. 024 1
注: ) 只对差异显著的生长量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标注,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下同。
3. 4 不同 N、P比对日本落叶松生长的影响
日本落叶松幼龄林不同 N、P比 4种处理 (含未
施肥 A0对照 )各年生长量和 LSD多重比较结果见表
6。由前面的分析已知, N、P比对施肥当年树高生
长、新梢生长影响极显著,对 1993年胸径、1994年树
高和胸径生长影响显著, 又据 LSD多重比较结果,
B1 ( N、P比为 1!0)对生长量的影响显著高于 B3 ( N、
P比为 1!1) , 1998年 B1的高、径、材积生长量分别比
71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 20卷
B3提高 5. 79%、6. 58%和 19. 38%。说明适量施入
N肥对促进该区日本落叶松生长有一定的作用, 只
施用 P肥不仅不能促进生长,反而会产生负效应。
表 6 不同 N、P比对日本落叶松各年生长量的影响及 LSD多重比较结果
N /P
6年生 ( 1992年 )
H /m H新梢 /m D地 / cm
7年生 (1993年 )
H /m H新梢 /m D 1. 3 / cm
8年生 ( 1994年 )
H /m H新梢 /m D 1. 3 / cm
12年生 (1998年 )
H /m D 1. 3 / cm V /m3
1!0( B1 ) 2. 12 a 0. 94 a 2. 94 a 2. 97 a 0. 88 2. 79 a 3. 98 a 1. 03 4. 42 a 8. 40 8. 91 0. 027 1 a
2!1( B2 ) 2. 05 ab 0. 90 ab 2. 92 a 2. 91 ab 0. 87 2. 60 ab 3. 93 a 1. 02 4. 12 ab 8. 01 8. 59 0. 023 9 ab
1!1( B3 ) 1. 94 b 0. 84 b 2. 77 ab 2. 77 b 0. 85 2. 38 b 3. 73 b 1. 03 3. 98 b 7. 94 8. 36 0. 022 7 b
A0 2. 09 a 0. 96 a 2. 68 b 3. 00 a 0. 90 2. 67 a 3. 92 a 0. 99 4. 31 ab 8. 30 8. 85 0. 025 8 ab
注: A 0表示单株施肥量为 0。
3. 5 施肥次数对日本落叶松生长的影响
LSD多重比较结果 (表 7)表明, 施肥次数对各
年生长量影响不显著, 而且 1次施肥的生长量均高
于 2次施肥的生长量, 这可能是因为多施 1次肥增
加了根系的损伤,或者是多施 1次肥破坏了土壤原
有的养分平衡,致使营养过剩,产生负效应。
表 7 不同施肥次数的各年生长量及 LSD多重比较结果
施肥次数 /次 7年生 ( 1993年 )
H /m H新梢 /m D 1. 3 / cm
8年生 ( 1994年 )
H /m H新梢 /m D 1. 3 / cm
12年生 ( 1998年 )
H /m D 1. 3 / cm V /m
3
1 2. 91 88. 02 2. 62 3. 95 104. 26 4. 20 8. 20 8. 66 0. 025 2
2 2. 86 82. 81 2. 57 3. 81 100. 11 4. 14 8. 03 8. 59 0. 023 9
注:因 1992年为第 1次施肥,表内未列入该年数据。
3. 6 最佳施肥组合的选择
从表 8可以看出, 施肥组合 8( A 1 B1 C1, 即施肥
量为 25 g∀株 - 1,全部为 N肥,施肥 1次 )的各年生
长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多数组合的生长量,其胸径、树
高和材积分别比其它平均生长量提高 16. 7%、
97%和 26. 2% ; 其次为组合 13 ( A2 B1 C1, 即施肥量
为 50 g,全部为 N肥, 施肥 1次 ) ,其胸径、树高和材
积分别比其它平均生长量提高 14. 1%、14. 0%和
260%,增产效果显著。
表 8 日本落叶松幼龄林不同施肥处理的各年生长量
处理序号 6年生 ( 1992年 )
H /m H新梢 /m D地 / cm
7年生 ( 1993年 )
H /m H新梢 /m D 1. 3 / cm
8年生 ( 1994年 )
H /m H新梢 /m D 1. 3 / cm
12年生 ( 1998年 )
H /m D 1. 3 / cm V /m
3
1~ 6 2. 09 96. 07 2. 68 3. 00 90. 17 2. 67 3. 92 99. 06 4. 31 8. 30 8. 85 0. 025 8
7 2. 20 105. 07 2. 70 3. 03 84. 33 2. 77 4. 00 98. 33 4. 30 7. 70 8. 30 0. 020 9
8 2. 26 102. 27 3. 33 3. 13 101. 03 3. 50 4. 29 105. 67 5. 17 8. 57 9. 87 0. 032 8
9 2. 05 92. 97 2. 67 2. 93 85. 33 2. 43 3. 87 97. 67 3. 93 7. 97 8. 70 0. 024 3
10 2. 05 93. 87 2. 77 2. 90 79. 33 2. 43 3. 89 106. 00 4. 00 7. 97 8. 80 0. 025 1
11 1. 84 79. 23 2. 83 2. 72 88. 33 2. 43 3. 81 107. 00 4. 03 7. 80 8. 90 0. 025 1
12 1. 89 78. 47 2. 80 2. 79 87. 00 2. 37 3. 74 105. 00 3. 73 7. 87 8. 27 0. 022 4
13 2. 11 94. 17 3. 03 3. 07 86. 33 2. 87 4. 03 107. 00 4. 50 9. 00 9. 57 0. 032 7
14 1. 96 80. 23 2. 73 2. 70 81. 00 2. 27 3. 67 96. 33 3. 97 8. 20 7. 97 0. 023 2
15 2. 01 87. 17 2. 87 2. 83 86. 33 2. 47 3. 87 100. 00 4. 13 8. 10 8. 20 0. 022 7
16 2. 07 89. 00 3. 20 3. 00 87. 93 2. 93 4. 00 101. 67 4. 37 8. 20 9. 03 0. 025 8
17 1. 84 88. 60 2. 73 2. 60 83. 33 2. 10 3. 72 108. 67 3. 80 8. 07 8. 10 0. 021 5
18 2. 02 90. 67 2. 67 2. 83 75. 67 2. 50 3. 62 100. 33 4. 13 7. 93 8. 10 0. 020 7
19 1. 96 83. 20 2. 67 2. 80 81. 33 2. 53 3. 71 102. 33 4. 03 8. 33 9. 00 0. 026 7
20 2. 23 98. 37 3. 20 3. 07 93. 00 2. 83 4. 19 103. 67 4. 57 8. 60 8. 77 0. 026 2
21 2. 10 96. 33 3. 03 2. 83 80. 33 2. 77 3. 83 93. 33 4. 23 8. 03 8. 83 0. 025 0
22 2. 02 82. 30 3. 00 2. 93 93. 67 2. 57 4. 11 111. 67 4. 03 7. 77 8. 00 0. 020 3
23 2. 05 89. 40 2. 70 2. 87 81. 00 2. 47 3. 72 104. 00 4. 30 8. 07 8. 43 0. 023 1
24 2. 00 78. 67 2. 90 2. 83 82. 13 2. 43 3. 74 90. 67 3. 90 7. 90 8. 37 0. 023 5
72
第 1期 孙晓梅等: 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幼龄林施肥技术的研究
4 结论与讨论
施肥当年容易造成日本落叶松幼苗根系的机械
损伤,显著影响当年高生长。除此之外,不同施肥量
在本试验条件下对日本落叶松幼龄林生长的影响不
显著。这是因为该试验林位于我国北亚热带大巴山
系荆山余脉,该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年降水量大、
年温差小、热量低,气候条件与日本落叶松原产地十
分相似;该区植物种类丰富, 覆盖度较高, 腐殖质层
厚达 20. 0 cm,表土疏松, 富含有机质,土壤中的养分
能够满足日本落叶松幼林生长的需要。因此, 建议
在该区营造一代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不需要进行幼林
施肥。
不同 N、P比对日本落叶松幼林施肥后 3年内的
生长量有显著影响, B1 (N、P比为 1!0)生长量显著
高于 B3 ( N、P比为 1!1), 此后肥效消失。各生长量
随着 N肥施用比例的减少、P肥比例的增加而呈下
降趋势,到 1998年时 B1的高、径、材积分别比 B3提
高 5. 79%、6. 58%和 19. 38%, 说明该立地条件下对
日本落叶松生长起决定作用的是 N肥, 而 P肥对生
长起抑制作用。这与董健等 [ 8, 9]在辽宁地区日本落
叶松中、近熟林的研究结果一致, 而周利勋等 [ 10]对
落叶松幼林施肥的研究结果认为, 3年生落叶松生
长与 P元素关系密切, 同时应配合一定量的 N、K、
Ca。因此,落叶松幼林施肥应因地制宜,其肥效不仅
取决于林木生长对养分的需求, 还决定于林地养分
的实际水平。
施肥次数对日本落叶松生长的影响很小, 2次
施肥既增加营林成本,又起不到增产效果, 生长量反
而比 1次施肥的低。这可能与多施 1次肥增加了根
系的损伤,同时还破坏了土壤原有的养分平衡,影响
幼林生长。这与李贻铨等 [ 4]、董健等 [ 8~ 9]所得的结
论一致。
施肥组合 8( A1 B1 C1, 即施肥量为 25 g∀株 - 1,
全部为 N肥,施肥 1次 )的日本落叶松各年生长量
均显著比其它多数组合的生长量高, 其胸径、树高和
材积分别比其它生长量提高 16. 7%、9. 7% 和
262%,增产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 1 ] 胡炳堂,洪顺山,蔡宏明,等.马尾松幼林施肥持续 8年的生长效
应 [ J]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13 ( 3) : 286~ 289
[ 2 ] 洪顺山,胡炳堂,黄小勤,等.湿地松幼林施肥五年生长反应 [ J] .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 6 ): 624~ 628
[ 3 ] 吴立潮,胡曰利, 吴晓芙, 等.杉木中龄林施肥效应与效益研究
[ J]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97, 17 ( 3) : 1 ~ 7
[ 4 ] 李贻铨,张建国.杉木幼林施肥肥效与增益持续性研究 [ J] .林业
科学研究, 1996, 9(专刊 ) : 18~ 26
[ 5 ] 谌红辉,温恒辉. 马尾松人工幼林施肥肥效与增益持续性研究
[ J]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13 ( 6) : 652~ 658
[ 6 ] 陈少雄.不同施肥措施对桉树优势高生长的影响 [ J] .桉树科技,
1994 ( 2) : 15~ 19
[ 7 ] 李贻铨,陈道东,徐清彦,等. 整地施肥对, 69杨人工林生长效
应研究 [ J] .林业科学研究, 1990, 3 ( 5) : 434~ 440
[ 8 ] 董健,尤文忠,范俊岗,等.日本落叶松近熟林施肥效应 [ J] .东北
林业大学学报, 2002, 30( 3 ): 8~ 12
[ 9 ] 董健.日本落叶松中龄林施肥效应研究 [ J] .辽宁林业科技, 2000
( 1 ): 6~ 11
[ 10] 周利勋,刘广平,王金波.落叶松人工林的施肥效应 [ J] .东北林
业大学学报, 2004, 32 ( 2) : 16~ 18
[ 11 ] 吴耀先, 宋德利,王永祥, 等.落叶松人工中幼林施肥试验及效
益分析 [ J].辽宁林业科技, 1996 ( 5) : 13~ 16
[ 12] 宋平,王殿文,刘志.落叶松人工幼林施肥技术研究 [ J] .防护林
科技, 2002, 53( 4 ): 22~ 24
[ 13 ] 易咏梅, 谢忠华,章定清, 等.日本落叶松幼龄林复合肥施肥效
应 [ 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0, 19( 5) : 446~ 449
[ 14 ] 易咏梅, 杨兰芳,彭锦云, 等.日本落叶松纤维材幼林施肥效应
研究 [ 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1, 20 ( 4) : 391~ 394
[ 15 ] 易咏梅, 谢忠华,章定清, 等.日本落叶松矿柱材幼龄施肥长期
效应 [ 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2, 21( 3 ) : 231~ 234
[ 16 ] 田志和,董健,王喜武,等. 日本落叶松育林学 [M ] .北京: 北京
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5
[ 17 ] 高惠璇. SAS系统 SAS /STAT软件使用手册 [M ] .北京:中国统
计出版社, 1997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