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 ! ∀ # ∃
, 。
,
期月第 卷 第
年
公沈
六种土壤类型上巨按苗缺素试验 ’
仲崇禄
关链词 巨按 、 苗木 、土壤类型 、缺素试验
巨按 艺 , 天然分布于澳大利亚东海岸 , 。 在世
界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 , 巨按是 目前人工栽培面积最大的树种之一 。 巨按营养研究国外有
些报道〔‘一 , 但对巨按苗在不同土壤类型上缺素反映的研 究还未见报道 。 任何植物对营养缺乏
的第一反应都表现在生产率的降低〔‘〕。 同时 , 不同土壤类型 , 其营养元素 大量和微量 一般是
有较大的差异 。 本试验采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热带地区的 种典型的森林土壤并施以 个处
理 个缺素 、 个对照和 个全素 , 目的在于确定 种土壤营养限制因子 、营养特性和按苗
在营养缺乏状态下在 种土壤上的表现 。
材料和方法
又一 材料
试验在澳洲 的 实验室进行 , 试验期间的温度为 一 ℃ 。 种子采 自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 。土壤取 自昆士兰州北部热带森林中 的表土 表 ,
表 种土壤的主要特性
项 目 土
名 代 号
门了咬,口
澳州分类名称
对应中国系统分类 名
母质
海拔 、
降水
植被
有机质 一 ’
一
有效 、 · 一 ’
全 · 一 ’
全 · 一 ’
游离铁 · 一 ’
交换性物质
一 ’
〕 一 士
一
阳离子交换总量
飞 一
!
赤红壤
变质岩
低 山雨林
,
,
赤红壤
花岗岩
低山雨林
了
铁质砖红壤
玄武岩
低 山雨林
黄红坡
花岗岩
阔叶林
腐殖质赤红壤
混合冲积物
奥
滨海砂土
滩脊
阔叶林
阔叶林
,
,
一 一 收稿 。
仲崇禄助理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 究所 广州 澳大利亚科工组织土壤所戴
维斯实验室 。
‘ 属 一 。年中澳合作项目 ! 部分内容 。 试验期间得到热林所 弓明钦副研究员大力支持 ,特此致谢 。
期 仲崇禄等:六种土壤类型上巨枝苗缺素试验
并且过 5 m m 筛 。 处理用营养液是修改过的
U W A 营养液 (表 2) 。 培养容器为上口直径 12
cm 、底部直径 10 cm 、 高 12 cm 的黑色塑料杯 ,
使用时再内衬底部密封的塑料袋 。
L Z 试验方法
种子表面消毒后播种于灭过菌的沙土中 。
试验用土壤在 60 ℃烘箱中灭菌 3 d , 然后称土
壤 (0 .8 kg/杯)。 培养杯置于温室中的铁丝床
上 , 每隔两周移动一次铁床 , 以便受光均匀 。 试
验为裂 区设计 , 主 区为土壤类型 , 副 区为营养
处理 , 每种营养处理 2 株苗 , 重复 3 次 。 营养处
理有全素 (C O M ) 、对照(N il)、 缺磷(一 P , 全素
中只缺 P , 并用 K CI 等量代换 K H ZP O ;中的
表 2 调整的 U W A 培养液组成
化学成分 含盐量(m g/kg 土 )
K H :P O ;
N H 一N ( ) 3
K Z S ( ) ‘
C a C I :
·
Z H : ( )
M g S ( ) 一 7H 2()
C uS()‘ · 5 H 2 ( )
Z
n
S ( )
。 · 7 H 2 ( )
M 心()‘ · H z ( )
H
3
B ( )
3
C
o
S O
‘ · 7 H Z O
N
a Z
M o ( )
; ‘ 2 H
2
( )
F e N
a
E D 丁A
::
相 当元素用量
(m g /k g 土 )
28.7 K :22.7 P
lo0 N (分 4 次施)
62 .g K :25.8 5
27 .3 C a ;48.3 C {
8.0 M g 导 1 0 . 4 5
1
.
3 C u : O , S
2
.
3 Z
n ; 1
.
1 5
3
‘
7 M
n 二乙. 1 三
0 . 1 Z B
0 . 1 1 C o O .O乙 3
0 . 16 M O
3 0 F e l Z 少Ja
0On曰二JnoJ马00曰,几9口1上,上
K
, 其它类推 ) 、缺氮(一N ) 、缺钾 (一K ) 、 缺硫 (一S ) 、缺钙(一 C a ) 、缺锌 (一 Z r, ) 、缺铜 (一 C u ) 、缺
硼(一B) 、缺钥 (一M o) 、 缺镁和锰仁一 (M g + M n) 〕、缺铁和钻〔一 (F e + C O )〕。 营养元素是以营
养液的形式滴注到土壤表面 , 待其干燥后在塑料容器内摇动让营养元素均匀地分布在土中 。滴
注营养液后 7 d , 每杯移植入 2 株苗 (苗高约 2.0 cm , 主根长约 7.0 cm )。 移植后 lo 7 d 时收获 ,
测量苗高 、 地径 。 全部苗木都在恒温 (lo5 C )条件下烘 Z d , 每株苗按茎枝 、 叶 、根称量并计算地
上生物量 (刀口 一茎 + 枝 + 叶 )、地下生物量即根系生物量 (D u) 和总生物量 (D t一 D a + D 妇 。
2 结果与分析
2.1 巨按苗缺素状态下的形态表现
缺素处理开始后大约 2 个月 , B g 土壤上缺 K 处理苗木出现明显缺素反应 。 试验 中 , 某些
大量元素缺乏时巨按苗出现症状如下 :
一N :最初老叶轻度黄化 , 进而叶中脉附近伴有暗红色出现 , 甚至黄化扩展到幼叶上
一P :老叶尖端暗紫色 , 逐渐 向中脉扩展 , 老叶背面紫色更明显 。 幼 叶短小 , 呈暗蓝绿色 。
一K :老叶卷曲 , 有时伴有坏死斑出现 。
一S :小幼叶脉间黄化比老叶更严重 。
一C a :幼 叶叶缘向下卷 , 沿 叶缘出现不规 则黄绿色斑点 , 严重 时苗外端枝条出现皮部坏
死 。
2
.
2 苗高 、地径和生物量的分析
2.2.1 方差分析 各指标平均值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 巨按苗平均高 、平均地径及平均地上
生物量在土壤类型间 、 营养处理间及交互作用间均有极显著差异 (表 3) 。
2
.
2
.
2 苗高和地径 表 4 反映 6 种土壤上 13 个处理后巨按苗平均高和平均地径的变化 。 总
的来看 , 6 种土壤上只 C K 处理苗高和地径降低 。
G
a 土壤:一P 和一 (F e + C o) 时 , 苗高分别减少 71 % 和 94 % , 缺其它元素时其苗高比全素
处理还高 2% 一36 % 。 T y 土壤:一S 、一 C a 和一 (M g + M n )时 , 苗高降低 。 P i 土壤:一 P 和一 (F e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7卷
表 3 平均苗高(H ) 、平均地径 (Do )和平均地上生物t (Da )方差分析
指 标 变异来源 自由度 SS M S F 值及显著水平
H (em )
土壤处理 (A )
营养处理(B)
交互作用(A x B)
土壤处理 (A )
营养处理 (B)
交互作用(A x B )
土壤 处理 (A )
营养处理 (B )
交互作用(A x B )
l2
59(l)
5 404.58
9 886.26
9 948.93
1 080 .90
823.86
168.62
12.55 “ “ .
1 9
.
1 0
‘ 二
3.91 “ “ ’
尸< 0 . 0 1
2为(em ) l 2
5 9 ( l )
0 . 2 77 1 0 5
0 . 7 16 3 7 0
0 . 4 4 1 3 4 3
0 . 0 5 5 4 2 1
0 . 0 5 9 6 97
0 . 0 7 48 0
1 6 .2 1 “ . “
2 9
.
1 3
. “ .
3
.
6 3
’ “ .
Da
( g / 株 ) l2
59 (l)
806.06
626.17
275.83
161.21
52 .18
4 .67
26.21二 “
5 2
.
4 7 …4.57“ “ .
表 4 6 种土壤上 13 个处理的平均苗高(H , 。m )和平均地径 (肠 , C m ) ,
及其相应与全素比较值(写)
一·一一IDo·一一一一一编号 处理 31.5(100 )9.6
l0
l1
12
32.2
(10 0)
25.6
(79)
29.0
(90 )
40.4
(12 5)
71.7
(120 )
44.1
(137 )
3 9.2
(12 1)
38.8
(115 )
36.4
(1 13 )
37.0
(115 )
35.4
(110 )
29.1
(90)
0.30
(100 )
0.2 2
(73 )
0.20
(67 )
0.32
(106 )
0.32
(106 )
0.35
(1 16 )
0.27
(90 )
0.27
(90 )
0.31
(103)
0.29
(97 )
0.30
(100)
0.31
(103)
l3
C ()M 31.6
(100)
C K 12.5
(39)
一 P 9 . 1
(2 9 )
一 N 3 6 . 7
( 1 1 6 )
一K 3 5 . 5
( 1 1 2 )
一 5 3 5 . 9
( 1 1 4 )
一C a 3 4 . 2
( 1 0 2 )
一 Z n 4 1 . 4
( 1 3 0 )
一C u 3 8 . 3
( 1 2 1 )
一B 4 3 . 2
( 1 3 6 )
一M o 38 . 4
( 1 2 1 )
一 ( M g + M n ) 3 7 . 0
( 1 1 7 )
一 (F e + C o ) 2 . 0
( 6 )
0 . 2 8
( 1 0 0 )
0 . 1 1
( 3 9 )
0. 0 9
( 3 2 )
0 . 28
( 1 00 )
0 . 2 7
(9 6 )
0 . 2 5
(8 9 )
0 . 2 0
(7 1 )
0 . 3 2
( 1 14 )
0 . 2 6
(9 3 )
0 . 3 1
( 11 1 )
0 . 2 4
(8 6 )
0 . 2 7
(9 6 )
0 . 0 4
(1 4 )
3 9 . 3
( 10 0 )
3 5 . 9
(9 1 )
4 0 . 8
( 10 4 )
4 1. 2
( 10 5 )
5 3 . 4
(1 3 6 )
3 6 . 6
(9 3 )
2 6 , 3
(
6 6
)
4
3
.
2
(
1 1 0
)
4 4
.
0
(
1 1 2
)
4 3
.
4
(
1 1 0
)
4 7
.
0
(
1 1 9
)
3
5
.
5
( 9
0
)
4 1
.
3
(
1 0
5 )
0
.
3 4
(
1 0 0
)
0
.
3 3
(
9 7
)
0
.
2 5
(
7 4
)
0
.
3 3
( 9
7
)
0
.
3 8
(
1 1
2 )
0
.
3 2
( 9
4
)
0
.
2 7
(
7 9
)
0
.
4
2
(
1
2 3 )
0
.
3 5
(
1 0 2
)
0
.
3
1
(
9 1
)
0
.
3
4
( 1
0 0
)
0
.
3 2
( 9
4
)
0
.
3
4
( 1
0 0
)
2
8
.
3
( 1
0 0
)
1 5
.
3
( 5
4
)
1 1
.
5
(
4 1
)
3
5
.
9
(
1 2 7
)
2 1
.
0
(
7 4
)
4 0
.
4
(
1
4 2 )
3 9
.
8
(
1 4 0
)
3 9
.
7
(
1
2 7 )
4 4
.
7
(
1
5
7
)
3
6
.
2
( 1 2
7
)
3 2
.
3
( 1
1 4
)
3 3
.
0
(
1 1
6 )
3 0
.
8
( 1
0
8 )
0
.
2 9
( 1
0 0
)
0
.
0 9
(
3 1
)
0
.
0
8
(
2
8 )
0
.
2 3
(
7 9
)
0
.
1 9
( 6
5
)
0
.
2 5
( 8 6 )
0
.
2
8
(
9
5 )
0
.
2 6
( 9
0
)
0
.
3 0
(
1 0 3
)
0
.
3
3
(
1 1
3 )
0
.
2 8
(
9
6 )
0
.
2 7
(
9
3 )
0
.
2 8
( 9 6 )
2 8
.
1
( 1
0 0
)
1 8
.
2
( 6
5
)
1 7
.
4
(
6 2
)
3
3
.
7
(
1 2 0
)
2
6
.
3
(
9 3
)
3
7
.
1
( 1 3 2 )
2 6
.
4
(
9
4 )
4
2
.
3
(
1 5 0
)
3 3
.
8
(
1 2 0
)
3
6
.
6
( 1 3
0
)
3 0
.
2
( 1
0
7 )
3
1
.
7
(
1 1 3
)
3 2
.
5
(
1 1
5 )
0
.
2 6
(
1 0 0
)
0
.
1
3
(
5 0
)
0
.
1
3
( 5
0
)
0
.
2 7
(
1 0 4
)
0
.
2
6
(
1 0 0
)
0
.
2 6
(
1 0 0
)
0
.
2 3
( 8 8 )
0
.
3 3
(
1
2
7
)
0
.
3 0
( 1 1
5
)
0
.
3 0
(
1 1
5 )
0
.
2 8
(
1 0
7 )
0
.
2 8
(
1 0 7
)
0
.
2 5
( 9 6 )
3 0
8
.
2
( 2 6 )
2 7
.
7
( 8
8
)
2
0
.
6
(
6 5
)
4
.
6
(
1
5 )
2 6
.
4
( 5 4 )
1 7
.
1
( 9
7
)
2 9
.
1
(
9 3
)
3 0
.
7
( 9 7 )
2 4
.
2
( 7 7 )
2
5
。
8
( 9 9 )
2 4
.
1
( 9 9 )
0
.
3 1
( 1 0 0 )
0
.
1 0
( 3 2 )
0
.
0 8
( 2 6 )
0
.
2 4
( 7 7 )
0
.
2 1
( 6 8 )
0
.
0 5
( 1 6 )
0
.
2 6
( 8 4 )
0
.
1 6
( 5 1 )
0
.
2 9
( 9 3 )
0
.
3 0
( 9 7 )
0
。
2 0
( 6 4 )
0
.
2 6
( 8 4 )
0
.
2 6
( 8 4 )
注:括号中的数值为同一土壤某处理与全素处理(C O M )比较值(% )。
+ C o) 时 , 苗高比全素处理都减少 10 写 。 Ki 土壤 :一P 和一K 苗高分别减少 59 % 和 26 % 。 B g 土
壤:一P 时 , 苗高减少 38 % ;一K 时仅减少 7% , 但是其症状特别明显 ;一 Ca 苗高减少 6% ;缺其
它元素 , 苗高增加 。 H u 土壤:所有处理都使苗高减少 , 其中一 S 、 一P 、 一Z n 或一K 处理减少幅
期 仲崇禄等:六种土壤类型上巨按苗缺素试验
度较大 , 为 35 % 一85 % .
G a 土壤 :除一Z n 和一 B 增加及一 N 持平外 , 其它元素缺乏都使地径 比全素减少 。 T y 土
壤 :一 P 、 一C a 、 一N 、 一 S 、 一B 或一 (M g + M n) 会使地径减少 3% 一 21 % , 其它处理持平或增
加 。 Pi 土壤 :一P 、一 Ca 、一Z n 或一B 地径减少 3% 一3 % , 其它缺素地径不变或增加 。 Ki 土壤 :
除一C u 或一B 地径增加外 , 其它缺素处理地径都降低 。 B g 土壤 :一 P 、 一C a 、 和一 (F e + C o) 地
径分别减少 4% ~ 50 % , 其它缺素地径增加 。 H u 土壤 :所有缺素处理都使地径减少 3% 一84 % 。
总的来看 , 6 种土壤上一P 或一C a 都使地径减少 。
2
.
2
.
3 生物量分配及分析 图 1 显示了 6 个土壤类型上 13 个处理的苗木地上生物量和地下
生物量分配 , 以及地上生物髓鳌中(苇 + 枝 )与叶的关系
谈10.6-0224.
1
1
{
〕
1
1
1
{ { i {
{ { {
月日日 日日日1 1日l日」}
玲、公叫娜州
CI”目 《盆 。 p 。N 。 K 一 S 心. 一 Z 二Q二B · M 二M M · F C C O M C K · P · N ·K 一S 仁 - · 2 . 一 C u · B · M 一 。M M 。 r C
( c)
{ i { l
{
l
日
1 1 1 1 {日日日 { 日目日日日目l日
20.
转、e搁浮州
咤:叹飞M C K ·P 一 N ·K S 甲 C . 一为- · C . 一B · M . 一 M M · F C
( d )
i
_ 日l日11 ) 11 11
钊一 目日日 日日日日日日日
(e)
l
。 门
l 目日i{ 11 11 1日一 日日口日日日日日日日
:「*6弓202礴
葬、巴碉孚州
.M一 M 口+ M n . F c 已 F . 海 C o
el
-… N一 K 人 一 〔:: 。 Z 二Cu ·B · M o ·M M · F C
处理 处理
图 1 6 种土壤上 13 个处理的巨按苗根 、 ( 茎 十枝)及 叶生物 量分配
(a )G a 土壤 ;(b )T y 土壤 ;(e)P i土壤;(d )K i土壤 ;(e)Bg 土壤 ;(f)H u 土壤
区玉囚叶 . . 茎+ 枝 区三日根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7卷
全素处理的地上生物量比相应上壤上对照处理多 1.4一 23 0 倍 。 同一全素处理不同土壤
类型间有近 3 倍差异 , 最好的是 T y 和 Pi 土壤 , 最差的是 G a 和 H 。 土壤 。 对照处理土壤类型间
的地上生物量相差达 26 倍 。 从 6 种上壤上 13 个处理的地上生物量看 , 除 G a 土壤一C u 、 Pi 土
壤一N 、 B g 土壤一 Z n 和 H u 土壤 一 (M g + M l) 外 , 其它缺素处理都比全素少 。 并发现每类土壤
上都有 1种 以上 的元素严重地限制 巨按苗的地上生物量 , 这些元素有 G a 土壤的 P 、 K 、 C a 、
( M g + M
n
)
、
( F
e
+ C
o
)
,
T y 土壤的 p 、 N 、 S 、 p i 土壤的 p 、 C a , K i 土壤的 p 、 N 、 S 、 Z n 、 B , B g 土壤
的 P 、 N 、 K 、 S 、 C u , H u 土壤的 P 、 N 、 K 、 S 、 Z n 、 M o 。
Ki 土壤所有缺素处理 , T y 土壤 一 P 、 一 N 、 一 K 、 一S 、 一 C u , B g 土壤 一P 、 一K 、 一N 、 一 S 、
一Z n , 都减少地下生物量值 。 G a 土壤除一 C u 、 一 B , Pi 土壤除一 N 、 一B 、 一 M o 外 , H u 土壤除
一 c u 、 一B 、 一 (M g + M n ) 、 一 (F e + C o )外 , 其它元素缺乏也都减少地下生物量值 。
参 考 文 献
NobieA D , H e r b e r t M A I o f i o e n e e o f 5 0 : 1 o r a g n , e m a 上:e r e o n t e n t o n r h e r e s p o n s iv e n e s s o f E u e a lyP t u s g ra , , d is t o n i-
r z o g
e n
f
e r t l
i i
z e r
.
1 9
t
h 丁U F R () W o r!d C o n g fe s s , M o n t r e a l , C a n a d a , I U F R ( ) , 1 9 9 0 .
段h snau A P G , H e r b e r t M A .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r a t e , f e r t i l i s i n g a n d f o l ; a r n u t r . e n t e o n e e n t r a t i o n f o r £‘al护t公
gra, 泣d is : p r e l im in a r y in v e s tig a r io n s . F e r t i! . R e s . , 1 9 8 3 , 4 : 3 6 9 一 380
N u t r 孟en t O m is s io o E x P e r im e n t o f E u ea lyP tu s g ra n d is
S e e d l主n g s in S ix F o r e s t 5 0 11 T y P e s
Z 人。刀 9 C h o 刀 g lu P a u l R e d d e l l
A b s t r a e t I n g r e e n h o u s e
,
1 3 t
r e a t
m
e n t s w
e r e e o n
d
u e r e
d
.
T h
e s r u
d
y o n n u t r i
e n t
d
e
f i
-
e
i
e n e y t r e a t
m
e n t s o
f 乞u ca l夕P t u s g ra n d is s e e d lin g s s h o w e d t h a t m o r e t h a n o n e n u t r ie n t l im it e d
g :o w t h o f h e ig h * s , d i a rn e t e r a n d b i o m a s s p r o d u e t i o n o f E . g ra n d i s s e e d l i n g s i n e a e h o f t h e
t r o P i
e a
l
5 0
1 1
5 t
h
a t w
e r e e x a
m
: n e
d
,
a n
d b i
o
m
a s s
1
0
m
o s : s e n s
i
t
i
v e
i
r l t
h
e t
h
r e e
i
n
d
e x e s
.
N
u t r i
-
e n t s t
h
a t
l i m i
t e
d
s e e
d { 互n g g ro w :h o n ea e h 5 0 11 ty p e w e re : P a n d C a o f G a lm a ra 50 11 ; P , N a n d
5
o
f T
y
s o n 5 0
1 1
;
P
a n
d C
a o
f P i g i
n 5 0
1 1
;
P
,
N
,
S
,
Z
n a n
d B
o
f K i
r r
i m
a 5 0
1 1
;
P
,
N
,
K
a n
d 5
o
f
B
u
l g
u n 5 0
1 1
;
P
,
N
,
K
,
S
,
Z
n a n
d M
o o
f 日u ll so il. w };e n th es e n u trie n ts th a t m e n tio n e d a b o ve
w e re o m iss io n fro m th e eo rn P le te n u t rie n t fo rm u la tio n ( C () M ) in th e re ia tiv e 5 0 11 ty p es ,
b i
o
m
a s s a
b
o v e
g
r o u n
d ( D
a
)
o
f
s 。。d l i n g s w o r e r e d u e e d b y 2 4 % ~ 9 8 %
,
e o
m p
a r
i
n
g w i
t
h
Da
v a
l
u e s o
f C O M
t r e a t
m
e n t
.
A
s
i m p l
e
g
u l
d
e t o
d i
a
g
n o s l s o
f f
o
l i
a r s
y m p
t o
m
s o
f d
e
f i
e
i
e n e
i
e s o
f s
m
a
i
o r e
l
e
m
e n t s
( N
,
P
,
K
,
5
a n
d C
a
) h
a s
b
e e n
P
r e
P
a r e
d
.
K
e
y w
o r
d
s
E
u c a
l …护tus g ra od is , s e e d l i n g , 5 0 , 1 t y p e , n u t r i e n t d e f i e i e n e y t r e a t m e n t
Z h
o n g C h
o n g l
u
.
A
, s
i
s t a n t
P
r o
f
e s s o r
( T h
e
R
e s e a r e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r o p i
e a
l F
o : 。 、: r y ,
C A F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5 2 0 )
;
Pa
u
l
R
e
d d
e
l l ( C S
IR
O
,
D i
v
i
s
i
o n o
f
50
1 1
5
,
D
a
v
i
e s
I
a
b
o r a t o r
y
,
T
o w n s v i l l
e
,
A
u s t r a
l i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