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 本项研究得到加拿大国际发展和研究中心( IDRC)的资助。参加研究工作的有南京林业大学造林教研室向成华博士
等,南京气象学院的刘乃壮教授、景元书等,河南省民权县林业局胡承德、陈恩亮等;研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竺肇华研究员和南京林业大学黄宝龙教授的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1998-03-16收稿。
民权县农区林业综合效益评价*
刘金龙1) 肖 斌2)
(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100091,北京; 2)安徽省林业厅, 230001,合肥;
第一作者 32岁,男,助理研究员)
摘要 以河南省民权县农区林业为对象,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民权县农区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
会效益。据 1991 年调查,全县立木总资产 7 156. 81 万元, 立木年增值 1 911. 53 万元; 1991 年全县林
业总产值 9 976. 84 万元; 林业商品率 57. 8% ;林业直接为 1. 23 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农区林业可
以改善农田小气候; 农林间作生物量比单纯农地提高 5%~20% ,光能利用率提高了 5%~20%。直
接为农用积肥提供了基质 1. 761万 t; 和 1949 年相比, 扩大耕地 15 120 hm2; 生态条件改善使农业
产值增加 3 424. 4 万元。民权林木为畜牧提供粗饲料 1. 385 1 万 t ,为整个牧用粗饲料的 21. 95% ,
对畜牧业收入的贡献率为 32. 67% ,可增加畜牧业产值 3 128 万元; 全县养蜂产值 299 万元;对畜牧
业贡献率为 35. 08%。村社林可以改善人畜的生态环境; 减少医药费开支 626. 89 万元。
关键词 农区林业;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综合评价
分类号 S727. 230. 5
建国以来平原农区的林业发展很快[ 1~3] ,提供了大量的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为发展农
业提供了屏障,是农区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 4~7]。但是, 近年来, 一些县甚至少数地
区滥砍林木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河南省民权县, 一度消失的沙尘暴重起, 影响农业生产。民权县
是黄淮海地区的一个典型的平原农区县, 农用林业的模式多样 [ 4, 6, 7]。中国林科院早在 60年代
就在该县开展有关农区林业的多方面的研究[ 2, 7, 8] ,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资料。但对农区林业
的综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研究甚少 [ 9~11] , 因此,本文以民权县为对象,系统分析农区林业
综合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为农区林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1 民权县自然概况
河南省民权县位于豫东平原,年平均气温 14 ℃, 无霜期 213 d,年均降水量679. 0 mm, 雨
热配合较好。全年平均风速3. 3 m·s- 1 ,最大风速达 24 m·s- 1。在五六十年代,沙尘暴平均为
15. 8次·a- 1。干热风使小麦减产 20%~30%,重的减产 80%。土地总面积 12. 39万 hm2 ,其
中耕地 8. 01万 hm2 ,人均耕地 0. 114 hm2。土壤肥力普遍偏低,沙土和沙壤土总面积 2. 33万
hm2 ,可溶性盐含量超过 2 g·kg - 1的盐碱地面积达 7 520 hm2 ,沿故黄河河床两侧低洼潮湿地
面积有 1 107 hm2。全县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主要树种为兰考泡桐( Paulow nia elongata
S. Y. Hu)、杨树( Populus spp. )、刺槐( Robinia p seudoacacia L. )。民权县从 1950年开始沙荒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12( 2) : 165~171
For est R esear ch
造林,近 50 a 来, 该县建成了由农田林网、村社林、农林间作、片林等农用林业形式为主的多种
模式相结合的农区林业体系,森林覆盖率由 60年代初的 5%上升到现在的 22. 4%, 林木总株
数达到了 2 685万株。
2 研究方法
本项研究开展于 1991年,除标明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外,均为当年的调查试验数据资料。
参数如木材、果品等产品的价格是按 1991年当地的市场价确定的。
2. 1 自然村和典型农户调查
在民权县森林资源二类清查确定的 50个调查单元中, 随机选择了 25个自然村作为重点
研究对象。在每一个自然村中根据人口、农田数量、收入指标由村干部确定一定数量的典型户,
一般为自然村农户数量的 20% ,然后随机抽取 3户进行重点调查。组建调研小组,系统抽样与
随机抽样调查相结合, 访问、农民座谈会与实地调查相结合,面上一般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
收集每一个自然村的资料: ( 1)人口、村庄面积、土地面积、经济收入; ( 2)林木株数、蓄积量; ( 3)
小麦产量、化肥和有机肥使用量; ( 4)羊和猪的存栏量。农户调查采用半结构式的调查方法 [ 12] ,
有提纲,但不是填写调查表,而是与农户座谈,引发家庭成员间和邻居间进行讨论,提高了估计
数据的可靠性。调查每个典型农户的资料: ( 1)家庭人口、农田面积; ( 2)小麦产量、化肥和有机
肥使用量、沤制有机肥不同树种树叶的使用量和比例; ( 3)林木株数、树种; ( 4)羊和猪的数量、
饲料中树叶的量; ( 5)燃料结构如煤、材、农作物秸杆的量和比重。以这 3个典型农户的平均值
来推算自然村的量。
2. 2 测定方法
样品采用混合样, 2个重复。有机肥基质和树叶中 N、P、K 的测定方法:全氮用开氏法; 全
磷用钒铜黄比法; 全钾用原子吸收光谱法[ 13]。树叶中粗蛋白用Kjeldahi法,粗脂肪用乙醚直接
萃取,采用索氏抽取法测定 [ 13]。
2. 3 小气候观测
在农桐间作、条粮间作、枣粮间作地和村社林内设观测点,测温度、湿度和风速。对照为空
旷地,间作地行间每 2 m 布置 1个测点,村社林中是随机布 5个测点, 2 h 测定一次,间作地全
天、村社林白天观测。
2. 4 林业综合效益分析
民权平原农区林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构成如下:
农区系统(林业)
生态效益:
村社: 改善小气候;降低医疗费用;改善卫生条件。
农田: 改善小气候;增加农田面积;维护和提高土壤肥力;
利用和巧用自然资源。
系统: 调节气候;提高生物多样性;碳循环。
经济效益:林产品;林副产品;苗木;经济林等。
社会效益:燃料;饲料; 肥料;木料;集市贸易;养蜂;林产品加工;
农村就业等。
166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 12卷
3 结果与分析
3. 1 生态效益
3. 1. 1 村社林的生态作用
3. 1. 1. 1 改善村社小气候 将城关乡的马庄村(覆被率 75%)和贾窑村(覆被率 15% )作为村
社林好和差的典型代表进行研究。春季马庄村社林透光率为 21. 4% ,而贾窑为 93. 4%。随着
树叶的繁茂,夏季村社林透光率进一步降低,马庄 10. 9% ,贾窑 48. 0%,马庄光照强度明显降
低,使人和禽免受炎热; 春季,马庄和贾窑的风速分别为对照地的 28. 4%、30. 4% ,而夏季, 两
地风速分别为对照地的 15. 0%和 42. 8%, 马庄风速明显降低。8月 15日多点测定结果表明,
马庄和贾窑分别比对照地降低了 2. 1 ℃和 0. 4℃, 12∶30时马庄村内气温 30. 8 ℃,比村外空
旷地低 2. 8℃,而贾窑村内仅比对照低 0. 3 ℃。
3. 1. 1. 2 村社林对人的影响 村社林净化空气,改善卫生条件, 能降低医药费用, 根据 25个
自然村的调查,对村社林覆被率( x )和人均医药费( y )进行直线回归,回归方程为:
y= 26. 65- 19. 91x r≈0. 61 ( r 为相关系数)
民权村社林平均覆盖率是 0. 51, 根据上式可知,每年每人可节约医药费 10. 15元, 全县总
人口 71. 4万人,节约医药费 725万元。
3. 1. 2 对农田的生态作用
3. 1. 2. 1 改善农田小气候 以农桐间作为例[ 6] , 3年生以上农桐间作一般可降低风速 21%~
55%,除雾天、阴天或雨后空气湿度变化不明显外,间作地的空气湿度比麦田对照地高 5%~
17%。在大气比较干燥的 4~6月,白天间作地的温度降低 0. 4~1. 2 ℃。在农桐间作区,小麦
比非间作区晚成熟 3~5 d, 水分蒸发量减少 8%~45%。
3. 1. 2. 2 增加了农用土地面积 1950年民权全县有 28 190 hm2沙碱荒地, 1990年土壤普查
时沙碱荒地治理率为 96. 1%。兴修水库和水利设施占地面积增加了5 550 hm 2,林地面积增加
6 411 hm
2
,耕地增加 4 454 hm2 ,园地增加 4 961 hm2 ,居民和交通用地增加 5 714 hm2。
3. 1. 2. 3 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在沙荒地营造的 22年生毛白杨( Pop ulus tomemtosa Carr . )
与刺槐混交林地 0~20 cm 土层的有机质为 9. 7 g·kg- 1、全 N 0. 3 g·kg- 1、pH 7. 72, 而同类
未经改良沙荒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全N、pH 分别为 4. 1 g·kg- 1、0. 2 g·kg - 1、8. 20。沙地经
上述措施改造后可开发成枣粮间作、白蜡条( Franx inus chinese Rosb. )粮间作, 间作地 0~20
cm 土壤和未经改良的沙荒地相比, pH 降低 0. 04~0. 20, 分别增加有机质 0. 186~0. 377 g·
kg
- 1、全N 0. 010~0. 183 g·kg- 1、水解性 N 0. 016 1~0. 062 0 g·kg- 1、全P 0. 107~0. 295 g
·kg - 1、有效 P 0. 000 44~0. 007 03 g·kg - 1、速效 K 0. 008~0. 020 g·kg- 1。由于林下凋落的
枝叶多被群众收集作燃料与饲料,所以只部分反映了林木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对中盐土进行垛沟式工程开发, 改良效果明显, 和未开发的盐碱地相比, 种植农作物的沟
面土壤 pH 降低0. 9,全盐含量减少了 4. 24 g·kg- 1 ,沟面已呈轻盐碱土,适合耕作。有机质、全
N、有效P 和K 变化不大。梨农间作的轻盐碱地全盐含量比纯农作降低了0. 7 g·kg- 1 ,有一定
的防治返盐的作用,但 pH 却增加了 0. 3,改碱作用不明显, 有机质、全 N、有效 P、速效 K 变化
不大。
167第 2 期 刘金龙等: 民权县农区林业综合效益评价
3. 1. 3 综合农区林业体系的生态作用
3. 1. 3. 1 对气候的影响 在林业得到发展的 70年代和 80年代, 平均风速分别比林业遭到严
重破坏的 1956~1964年降低了 0. 51 m·s- 1和 0. 93 m·s- 1 ,降低率为 14. 6%和 26. 6%。70
年代各月的风速均比 1956~1964年的低,变化范围为 0. 2~0. 9 m·s- 1 ,在易起风沙的 1~3
月,风速降低了 0. 5~0. 9 m·s- 1, 在易起干热风的 4~5月,平均风速降低了 0. 4~0. 5 m·
s
- 1。70年代和 80年代,大风平均次数分别为 3. 2次·a- 1和 2. 9次·a- 1 ,明显比 1956~1964
年的 14. 75次·a- 1和林业恢复时期的 1965~1969年的 17. 17次·a- 1低。70年代与 80年代
沙暴的平均次数为 1. 2次·a- 1和 1次·a- 1 ,而 1956~1964年和 1965~1969年分别为 17次
·a- 1和 4. 8次·a- 1。大面积绿化很有利于防治严重风沙和干热风危害。
3. 1. 3. 2 生物多样性 和农田相比, 村社子系统植物种类要丰富得多, 6. 7 hm2 内的高等植
物种类有 22~25种,其中多年生植物 10~23种。村社林为其它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生境,特别
是鸟类, 民权县有灰喜鹊( Cyanop ina cyana Palas)、大山雀( Panus maj or L. )、树麻雀( Passer
montanus L. )、戴胜( Up upa ep op s L. )、啄木鸟( Dendr ocopos maj or L. )、家燕( H ir undo rusti ca
L. )、灰椋鸟( S tur nus ciner aceus T emminck)等几十种鸟,对自然村留鸟数量的调查表明,村社
林较好的村庄(平均覆盖率 67% )留鸟数量比对照(平均覆盖率 37% )平均增加 4只·hm - 2,
增加了 45%。
3. 1. 3. 3 增加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的抗逆能力可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总贮备与人的
总需求比率来反映,比值越高,系统越稳定。1990年活立木总生物量估算为 1. 2×109 kg [ 8, 13]。
全年农村生态系统生物量年耗用 1. 356 37×109 kg ,其中林木提供 2. 193 5×108 kg ,民权县经
常性流动生物量平均为 5. 08×108 kg ,整个生态系统生物总量为 1. 7×109 kg。林木总生物量
贮备与系统总需求的比为 1. 25∶1,如果遇严重自然灾害,致使一季绝收,约损失 6. 781 9×108
kg。考虑到经常性流动生物量,只需动用 1. 695 9×108 kg 就可度过难关。
取木材与 C 之间的转换系数 0. 26[ 9, 14]进行估算, 民权县林业贮备 CO 2约 2. 31×109 kg 或
贮备C 约 6. 3×108 kg ,土地上 CO 2的平均贮备量为 1. 86 kg·m- 2。
3. 2 经济效益
民权县林木蓄积量为 80. 9 万 m 3, 其中
泡桐 33. 5万 m3、刺槐 17. 9万 m 3, 按林价倒
算法[ 15]计算, 1991年立木总资产为 7 156. 82
万元, 折人均 100. 24 元; 全县木材年生长量
21. 6万 m3 , 年生长率 26. 71%, 年增活立木
折价 1 911. 53万元。1991年民权县林业产值
见表 1, 林业总产值为 9 976 万元, 人均
150. 80元, 为全县农业总产值的 27. 59%; 民
权林业现金收入是 6 225. 43 万元; 商品率
57. 82%。
3. 3 社会效益
3. 3. 1 燃料 对 25个自然村燃料结构的研
究表明, 不同自然村变化很大, 薪材能提供
表 1 民权县 1991 年林业经济效益
项 目 种 类 产 量 产值/万元
木 材 泡桐 61 543 m 3 2 227
刺槐 25 137 m 3 1 433
其它 14 296 m 3 325
果 品 苹果 19 350 t 1 741
葡萄 25 250 t 1 441
梨 9 650 t 578
其它 9 250 t 548
条 林 条 6 950 t 343
杆 20万根 15
合格苗木 478万株 262
树 枝 61 673 t 740
树 叶 用于积肥 17 610 t 158
用于饲料 13 851 t 113
香椿芽和食用槐花 1
合 计 9 976
168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 12卷
0. 7~9. 2个月的生活用能源, 煤为 0~7. 6个月,作物秸杆和其它燃料为 1. 80~11. 30个月。
全县平均薪材提供 2. 69个月生活用能源,煤为 1. 77个月,秸杆为 7. 54个月,共烧柴 6. 17万
t , 煤 4. 6万 t , 秸秆 22. 67万 t。薪材平均热值 18 840. 60 kJ·kg - 1, 而作物秸杆平均热值为
14 235. 12 kJ·kg- 1[ 16] ,因此薪材作为燃料可节约8. 16万 t 秸杆。一般来说, 作为燃料, K未受
损失, N、P 损失了,且秸杆的 N、P 含量比薪材的高, 即使不考虑这一点,薪材作为燃料可节约
生物量消耗 2. 0万 t , 折N 153. 12 t , P25. 97 t。上述少损失N、P 折合尿素 332 t ,过磷酸钙 201
t ,折价为 20. 73万元(尿素、过磷酸钙分别以 530元· t - 1、156元· t - 1折算)。
3. 3. 2 饲料 很多种树叶是畜牧的好饲料, 泡桐、刺槐、榆树等鲜叶粗蛋白含量为 160 g·
kg
- 1以上,粗脂肪 26 g·kg - 1以上, 特别是泡桐,其落叶的粗蛋白含量仍高达 163 g·kg - 1, 粗
脂肪 103. 6 g·kg- 1[ 5]。根据调查, 1990 年底民权县羊存栏数为 24. 107 8万只,需要粗饲料
1. 925万 t ,其中树叶占 45. 74%;猪存栏数10. 436 1万头,消耗粗饲料2. 42万 t ,树叶16. 73%。
为畜牧提供粗饲料 1. 385 1万 t ,占全县粗饲料总量的21. 95%。如果考虑薪材代替了81. 6万 t
秸杆, 以牧用秸杆占牧用量和积肥用秸杆总量的 33. 55%计算,则薪材间接为畜牧业提供了
27. 385 万 t 饲料。林业直接和间接为畜牧业粗饲料的供应量为 41. 2 万 t , 为总耗用量的
65. 33%。民权县畜牧业生产贡献估计有 50%来源于粗饲料, 因此林业对畜牧业的贡献率为
32. 67%。1990年民权县畜牧业产值为 9 568万元,估算林业占 3 128万元。全县养蜂产值 299
万元。两项共为畜牧业创造产值 3 425万元, 对畜牧业贡献率为 35. 80%。
3. 3. 3 肥料 很多树叶是很好的肥源。据对 25个自然村的调查推算, 沤制农家肥用秸杆、树
叶、杂草的总生物量(干)为 11. 59万 t ,其中树叶为 1. 761万 t ,树叶中含有 N 417. 38 t , P 2O 5
78. 60 t , K 2O 87. 87 t。全县共沤制堆肥18. 85万 t ,含有 N 7 762 t , P2O5 3 403 t , K 2O 5 154 t。
树叶直接提供的有机质、N、P2O 5、K 2O 的量分别为总量的 9. 34%、5. 38%、1. 00%和2. 43%。
选择了施化肥水平接近的 12个自然村的小麦单位产量( y )与施有机肥的量( x )进行回归, 方
程为:
y= 1 421+ 596. 1 lnx ( r= 0. 853 3)
全县小麦平均施用有机肥为 27. 6 m3·hm- 2 ,产量为3 399 kg·hm - 2。其中树叶占有机质
总量的 9. 34% , 折合有机肥 2. 58 m 3·hm - 2。扣除树叶沤制有机肥的量, 则为 25. 02 m 3·
hm
- 2 ,小麦产量减少到 3 341 kg·hm- 2 ,减少 1. 72%。
3. 3. 4 木材及林副产品加工 民权县有小型电锯厂 60个, 实际加工木材 1. 8万 m 3,小型木
材加工厂 110个, 工艺品厂 1个,编织白腊条筐6万只;小型枣加工厂8个。木材及林副产品加
工产值达 480. 1万元, 利润 154. 5万元(包括县属国营企业) , 从业人数达 3 500人以上。
3. 3. 5 其它方面 对有关农区林业所能带来的诸如繁荣集市贸易、养蜂等作了调查研究, 结
果如下:
集市贸易: 1990年民权县集贸市场成交额 242万元,占民权全部零售商品总额的 2%, 有
摊位 68 000个·d- 1。
木料: 总体上木材自给有余。部分出口, 80 年代直接和间接出口桐木 8. 7 万 m3 ,创外汇
4 700万元。
养蜂: 全县年产蜂蜜 7×105 kg, 以 3. 2 元·kg- 1计,为 224 万元, 产蜂王浆 6 000 kg , 以
125元·kg- 1计, 价值 75万元, 两者合计为 299万元。
169第 2 期 刘金龙等: 民权县农区林业综合效益评价
农村就业:从事林业经营的劳动日达 634. 24万个, 其中,第一产业占 50. 0%, 第二产业占
32. 2% ,第三产业占 17. 8%。
4 结 论
( 1)农区林业具有恢复和重建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 可以改善农业资源状况。发展农
区林业,有效地控制大风和沙尘暴的危害; 改良沙荒和盐碱地,增加耕地面积 15 120 hm 2;改善
农作物生长的小气候环境,维护和提高土壤肥力。农林间作生物量比单纯农地提高 5%~
20%,光能利用率提高了 5%~20%。改善生态条件使农业产值增加 3 424. 4万元。
( 2)发展农区林业可解决农村的“四料”问题。民权县用于沤制有机肥的树叶为 1. 761万 t ,
占总量的 9. 34%, 其中含 N 417. 38 t , P 2O 5 78. 6 t , K 2O 87. 87 t。为畜牧提供粗饲料 1. 385 1万
t ,占全县粗饲料总量的 21. 95% ,对畜牧业收入的贡献率为 32. 67% ,可增加畜牧业产值 3 128
万元;全县养蜂产值 299 万元; 两项共为畜牧业创造产值 3 425万元, 对畜牧业的贡献率为
35. 80%。全县枝桠等薪材平均可提供 2. 69个月生活用能源,共烧柴 6. 17万 t。木材总体上自
给有余。
( 3)村社林改善了村庄的小气候,增加了农区留鸟的数量。农区林业增强了农区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村社林可以改善人畜的生态环境;减少医药费开支 626. 89万元。
( 4)据 1991年调查, 全县立木总资产 7 156. 81万元,立木年增值 1 911. 53万元; 1991年
全县林业总产值 9 976. 84万元;林业商品率 57. 82% ;林业直接为 1. 23万人、间接为 1. 31万
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参 考 文 献
1 冯宗炜,王效科.全球和全国生态环境变化与林业的关系.见:盛炜彤,徐孝庆编.森林环境持续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
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3~9.
2 宋兆民编.黄淮海平原综合防护林体系生态经济效益的研究.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0. 1~24.
3 刘寿坡,徐孝庆编.黄泛平原林地资源利用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15~26.
4 刘金龙.因子分析法研究黄淮海平原自然村自然生态社会系统评价因子.生态学杂志, 1998, 17( 3) : 11~15.
5 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与食品安全.赵兵译.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2. 5~49.
6 竺肇华.农桐间作效能及合理模式的研究.泡桐和农用林业, 1991, 13( 1) : 1~17.
7 刘金龙,肖斌.村社林的生态作用.泡桐和农用林业, 1994, 15( 1~2) : 55~59.
8 陆新育.泡桐生物量的研究.林业科学研究, 1990, 3( 5) : 421~426.
9 Sebas t iao Kengen. Fores t valuat ion for decision-making . FAO, 1997. 1~45.
10 Liu J inlong , Zhu Zhaohua, Lu Xinyu . Integ rated benef it evalu at ion of farm fores t ry at M inquan Coun ty of Henan
Province, Integrated Research on Farm For est ry. Beijing: Ch ina Science and T echnolog y Press, 1995. 57~63.
11 马世骏.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报, 1984, 4( 1) : 1~9.
12 李小云编著.农村社区规划发展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139~174.
13 朱广廉编.植物生理学实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55~103.
14 Koyama Sane.发展生物量林业防止地球变暖.世界环境, 1992, 22( 3) : 27~30.
15 廖士义,李周,徐智.论林价的经济实质和人工林林价计量模型.林业科学, 1983, 17( 2) : 180~190.
170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 12卷
Integrated Evaluation of Farm Forestry
in Minquan County of Henan Province
L iu J inlong
1) X iao Bing 2)
( 1)T he Research Ins t itu te of For est , CAF, 100091, Beij ing, China;
2) Th e Fores tr y Departmen t of Anhui Province, 230001, Hefei, Chin a)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paper w as to show a compr ehensive picture of the ecolog ical-
economic-social funct ion o f farm fo rest ry in M inquan County of Henan Pr ovince. In Minquan
County in 1992, the total stumpage valued 71. 57 million Yuan o r 100. 24 Yuan per per son;
the annual increment values 19. 12 million Yuan; the total fo rest income w as 99. 77 million
Yuan, or 150. 8 Yuan per capital account ing for 27. 59% o f the to tal rural income; fo rest ry
and related indust ry pro vided 12 300 job opportunity dir ectly and 13 100 labor opportunity
indirect ly. Farm fo rest ry could improve the m icroclimate o f farmland; forest ry pro vided
108 963. 98 tons of o rganic materials for fert ilizer for ag ricultural purpose; compared w ith
that in 1949, the farm land w as enlarg ed by 15 120 hm
2
; the average w ind speed decreased,
st rong w ind and sandstorm t imes w ere decr eased; the soil fert ility w as improved obviously.
1 385. 5 tons or 21. 95% of the to tal r aw fodder pro vided by the forest ry . Villiag e forest could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the people and animal there, including the reduct ion of medical
expenditure, w hich est imated to value 6 268 900 Yuan. The natur al r esource utilizat ion rate
w as incr eased.
Key words farm forestr y; economic impacts; ecolog ical impacts; so cial impacts;
Integrated evaluat ion
171第 2 期 刘金龙等: 民权县农区林业综合效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