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GENETIC VARIATION AND FAMILY SELECTION ON COLD HARDINESS OF CHINESE FIR SEEDLINGS

杉木苗期抗寒性的遗传变异和家系选择



全 文 :第 3 卷 第 6 期
1 9 9 0 年1 2 月
林 业 科 学研 究
FO R E ST R E SE A R CH
V o l
.
3
,
N o
.
6
D e e
。 , 1 9 9 0
杉木苗期抗寒性的遗传变异和家系选择
何贵平 陈益泰 李恭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关挂饲 衫木 ; 抗寒性 , 冻害率 ; 结顶率
近20 年来 , 我国杉木遗传改良工作进展很快 , 但杉木育种目标多局限于速生丰产 , 过于
单一。 目前杉木的栽培区域不断从中心产区向边缘产区扩展延伸 , 出现了对不 良气候 、 土壤
条件的适应性问题。 例如 , 19 8 7年冬浙江各地苗圃遭受早霜冻害十分严重 , 使上百万株杉苗
(种子 多由广西 、 贵州调进)不能上山造林 ,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 这就要求我们从单一的产量
改良转向高产、 优质 、 抗性强的综合性改 良。 关于杉木的抗寒性以前虽有过研究 [l, 2 1 , 但 不
够系统 , 规模较小。 本项研究旨在了解杉木抗寒性的遗传规律 , 为杉木抗寒性改良提供理论
依据 , 同时筛选一批抗性强、 速生、 优质的优良品系应用于生产。
一 、 材料和方法
1 9 8 6年冬 , 我们收集了南方十个省 (区)杉木种子园家系种子 , 19 8了年在浙江富阳和山东
烟台两地进行苗期抗寒性试验 。 两地的地理位置及气象因子列于表 l 。 将参试家系按地域分
为七个大区 , 即鄂东南、 皖南(工区 ) 12 个家系 , 浙西南 (兀 区) 15 个家系 , 闽北(皿 区 ) 6 个家
系 , 黔东南、 湘西南 (『区)1 了个家系 , 粤北、 赣南 ( y 区 ) 9 个家系 , 桂北 (vI 区)l 2个家系 ;
川中 (VI 区) 2 个家系 (该区家系数太少 , 仅
供参考 ) , 对照 为浙江淳安姥山种子园 混 合
种子 。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 重复 3 次 ,
单行小 区。 生产季节进行正常的苗木管理 ,
1 9 8 7年10 月 , 每行随机选取10 株苗木 , 定株
观察封顶情况 , 早霜过后调查受冻情况 , 年
终调查苗高。 苗木封顶率的观察分为顶芽 已
形成、 刚开始形成和未形成三个等级 , 以已
形成顶芽苗木数与观察总苗数之比计为封顶
裹 1 两试点地理位I 、 气象因子
项 ·
{
: 阳 点 ⋯。 。 点
姐竺聋轰嚣, ⋯‘’“’5 6‘ E , 3。’。5 , N }1 2 1一 , 3 7一 、”二 二 犷‘ ~ 1 1 3 00 ~ 1 5 0 0 1 S OOro 1 OQO
”‘七, ’一 ⋯ 1 6 · 1 .
1 9 8 7年冬公 一 。低气沮 (℃ ) }
, 9 8 7年早对 期⋯ , 1月下 ‘!J ’ “月 中句
率 , 用百分数表示 。 冻害率调查分 为四级 , 即无冻害为 。级 , 侧芽受冻为 工级 , 顶芽受冻或
顶 、侧芽均受冻为 1 级 , 顶端受冻部分达到或超过苗高的20 % 为 1 级 。 冻害率为顶芽受冻苗木
数(丑、 班 级冻害株之 和)与观察苗数之比 , 以百分数表示 。 冻害率和封顶率先进行反正弦转
换 , 然后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两 ‘了。 因有 5 个家系在烟台点数 据不全 , 为了统一对比
分析 , 两地点计算时均剔除 , 故采用73 个家系进行分析 。
本文于 19 8 9 年11 月1 1 日收到 。
6 期 何贵平等 : 杉木苗期抗寒性的遗传变异和家系选择 6 4 3
二 、 结果和分析
(一) 两个试验点的差异
两个试验点地理位置及气象因子差异较大(见前表 1 ) 。 富阳点位于浙江北部 , 属中亚热
带气候 , 杉木自然分布的北缘 , 而烟台点位于胶东半岛 , 属南温带气候 , 无杉木自然分布 ,
只有少量引种试验 , 生长周期短 , 冬天气温较低 , 不利于杉木生长 , 但对杉木抗寒性材料的
自然筛选较为适合。 由试验获得苗木的平均冻害率 , 富阳点5 2 . 3 % , 烟台 点 7 5 . 7 % , 烟 台
点明显高于富阳点。 据调查 , 在 1 、 1 级冻害苗木中 , 皿 级冻害苗的比例在烟台点占 4 9 % ,
且受冻害部分达苗高的一半以上 , 甚至不少苗木整株枯死。 而富阳点 l 级冻害苗木占亚、 皿
级冻害苗的比例不足 5 % , 且受冻害部分只达冻害苗高的20 %左右 。 冬天来临前苗木封顶倩
况 , 烟台点稍早于富 阳点。 富阳点1 月20 日观察 , 平均结顶率为19 。 3% , n 月30 日观察 , 平均
为65 。5 % ; :烟台点n 月15 日观察 , 平均结顶率为19 . 8 % , 而到 1 月25 日再次观察 , 已基本全
部结顶 。 苗木年生长量在两地的差异十分悬殊 , 烟台点只有 7 。“ c m , 不及富 阳点 23 . 62 c 位
的 1 / 3 。 两个试验点之间苗木冻害程度和苗木生长的巨大差异 , 主要是两地的环境条件 , 特
别是气候条件截然不同所造成的。
(二 ) 区域间的差异
杉苗冻害率、 结顶率和苗高在不同区域间的差异见表 2 、 3 。两试验点苗木冻害率 、结顶
率区域间的差异均为极显著 , 且两试验点均是除 V 区域外 (因 V 区域部分家系种子采自浙南种
表 2 两试点杉苗冻容率、 结顶串和苗高的区城间差异
变 异 来 源 富 旧 点 烟 台 点
冻 害 率 结 顶 率 苗 高 冻 害 率 结 顶 率 苗 高
均 方 F 均 方 F 均 方 F 均 方 F 均 方 F 均 方 F
区 组 间 2 80 9 . 0 0 1 6 . 65 * . 1 3 . 6 9 0 . 0 7 1 96 . 5 9 . * 2 1 . 1 2 . * 7 9 . 4 7 0 . 4 9 3 3 2 5 0 1 . 8 7 6 . 2 9 通. 65 .
区 ‘ 域 间 4 60 9 . 4 0 1 0 . 2 0 . ‘ 1 6 1 3 . 7 7 3 . 8 5 * . 10 。 5 0 0 . 5 6 5 2 3 3 1 . 9 2 6 . 2 2 咋 . 1 70 5 0 7 3 . 7 3 * . 4 . 5 0 2 . 1 1
误 差 16 8 . 7 0 1 9 0 . 3 5
{
9
·
31 1 6 3
.
5 7 17 7 4 1 1
.
35
注 : * 为差异显著 , 关 * 为差异极显著 。
表 3 两试点不同区域杉苗的冻容率 、
给顶率和苗离
{冻害率 (% ) {、顶率(% ) ⋯苗 高 (c m )区 域 {—— }—{—一: - - -一 -}富阳点{烟台点哼阳点}烟台点}富 阳 点 ! 烟台点招08洲219386己‘才7孤 区I 区
I 区
l 区
丁区
V 区
硕区
2 2
.
5 8
2 3
.
5 4
70招3524”,J伪,J几舀月毯22
q†盛险QU工Ž口‘任口匕呀口几臼,‘1.1‘l093魂bo梦吕⋯即j八U、乙,土臼曰了3n乙211
子 园之故) , 冻害率表现出从北至南逐 渐 升
高的趋势 , 而结顶率则相反 , 表现为从北至
南逐渐下降的趋势 , VI 区域虽家系数较少 ,
也表现出川中高山气候区域的特征 。 即 工 、
亚、 VI 区域的杉木结顶率高 , 冻害率低 , 表
现出较强的抗寒能力 。 故认为在这些中亚热
带地区 (杉木分布的北缘) 选择优良抗寒性材
料 , 能收到良好 的效果 。
在富阳试验点 , 杉苗冻害率区域间及区
域内家系间的遗传方差分量分别 为 31 . 52 %
和 2 1. 6 % , 区域间大于区域内家 系 间 , 说
6 4 4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3 卷
明在抗寒性材料选择时 , 先进行区域 间选择 , 然后再在区域 内家系间选择 , 能收 到 良好 的
效果 ; 而烟台点的遗传方差分量 , 区域间及区域 内家系间则分别为 21 . 78 % 和 2 3 . 6 6 % , 这
也许是因为烟台点冬天温度较低 , 使得受冻程度较重 , 缩小了区域间的差异 , 从而使家系间
差异表现突出 。 结顶率在区域 间及区域 内家系间的遗传方差分量 , 富阳点分别为 2 5 . 0 8 %和
1 3

0 4 %
, 烟 台点分别为 2 9 。 7 2 %和 13 . 15 % , 都是区域间大于区域内家系间。 从 表 2 、 3
中还可知 , 苗高在两试验点区域间未表现出明显差异 , 也不象冻害率、 结顶率那样表现出明显
的规律性变化 , 这可能是区域数 ( 7 个 )较少 , 且各区域 内家系数相差较大 , 存在取样误差等
原因之故 。
(三 ) 家系间的差异和抗寒家系的选择
1
. 家系间的差异 杉苗冻害率、结顶率和苗高诸性状 , 家系间在两试验点的方差分析和
两点结合方差分析见表 4 和表 5 。 由表 4 可知 , 冻害率、 结顶率和苗高家系间在两地点均表
现出极显著差异 , 说明家系间这些性状在两个地点差异明显 , 为抗寒性家系选择提供 了可能 。
从表 5 可知 , 冻害率 、 结顶率和苗高家系间差异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 且家系与 地 点 的 交
互作用明显 , 说明各家系的抗寒性和苗木生长量在两地点间表现出不同的次序 , 这就要求在
进行品种的推广应用时 , 应做到适地适品种 , 特别是在较北地区种植杉木时 , 应在速生型家
系中再尽量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系 , 应用于生产 。
衰 4 两试点衫苗凉, 率、 结顶率和苗言泉系间趁异
·⋯ ⋯、衬彭沙荞离⋯共
:翼纠2酬‘: ::::⋯;;:一:⋯’ :;, ·,‘哭::户;:::⋯:洲: ;:.
阵竺下遂
}均方 } F
3 32
.
5 0
5 6 1
.
5 4
1 7 7
.
4 1
{:
二丽区⋯2“ ‘1’ . “”
衰 5 杉苗凉 , 率、 结顶率和苗离两试点结合分析
} 冻 害 率 ⋯ 结 顶 串 } 苗 高变 异 来 源 }——— {一一 -—一—一 - -— }—一一一— -一—】均 方 { F ⋯ 均 方 } F l 均 方 { F地 . 点 后,, ⋯2‘ , ; ‘· 7 5 ⋯ ; ‘5 · 5 ” ’ { , , “3 2 · ““ 1竺点空“哭 } ““ · 3 8 一 _ _ { ‘, ‘· ‘。 l _ _ { ‘0 , ·“ 1理_ 杀 二 和, { ‘ 。9 2 · 5 , ⋯ ‘ ‘8 {’ } “ 。月 3 . 3 沼 2 {’ } ’3 · , o { ’· 8 ‘”资杀 又 地介 ⋯ “‘3 · 吕6 4 ’ · ‘7 ’ { “‘, · 9 ‘ } ‘·“ ’ { 了 ·“ } 1 · 3 ‘’旧‘ 议 { 1 6 6 · 1 3 } } 1 7 7 · 1 2 } 】 ”· 3 3 }
2
. 抗寒家系的选择 采用冻害率和结顶率两个单项抗性指标为依据 , 应用标准 差法 进
行抗寒性品种的筛选 。 用冻害率指标直接选择抗寒性家系 , 抗寒性标准采用试验总平均冻害
率 (X 冻 )与试验标准差 (a) 相结合制定 , 共分为五个等级 , 即 : x 冻 ( X 冻 一 a (x 冻 为家系平均
冻害率)为抗寒性强家系 , x 冻 一 a < x 冻蕊 x 冻一 。. 5口 为抗寒性较强家系 , X 冻 一 。. sa < x 冻
( X 冻 十 0 . 5 a 为抗寒性中等家系 , X 冻 十 o . sa < x 冻镇 X 冻 十 a 为抗寒性较弱家系 , x 冻 > X 冻
十 a 为抗寒性极差家系 。根据此标准 , 获得两地点各级抗寒性家系及其分布情况 。如表 6 所示 ,
两地点虽然冻害率标准不同 , 但抗寒性强和较强的家系基本分布在 工区域 (鄂东南 C 、 皖南
6 期 何贵平等 : 杉木苗期抗寒性的遗传变异和家系选择 启4弓
B )
、 亚区域 (浙西南A )和孤区域 (j1 }中H ) , 工 、 W 区域分布很少 , V 、 吸 区域则没有分布 。 用
结顶率指标间接选择抗寒性家系 , 标准同冻害率一样 , 同样获得两地点各级抗寒性家系及其
分布情况见表7 。以结顶率作间接选择与以冻害率作直接选择所不同的是 , V 、 VI 区域也有少量
分布 , 而且在入选的家系中 , 家系号也有一定的差异 , 在次序上也稍有不同。 但从总的看来 ,
采用结顶率间接选择与以冻害率直接选择的结果还是基本一致的 , 入选的抗寒性 强 和 较三强
的家系 , 均主要分布在 工、 亚 、 Vn 区域 。 在以冻害率指标入选的家系中 , 以结顶率为指标也
入选的 , 富阳点选 中70 % , 烟台点选中63 % 。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 在实际生产中 , 采用结
顶率的高低进行抗寒性材料初选 , 既简便 , 又有一定的可靠性 。综合选择结果 , 在两地均表现
出较强抗寒性能的家系有 : A S、 B : 、 B : 、 A Z 、 A ‘、 A 。、 A : 。、 A 13 、 C , 、 c 4 、 cs 、 C . 、 C、
C
。、
H : 共 1 5个 。
表 6 两试点按冻容率高低选择结果
项 目
冻害率标准
(% )
抗 寒 家 系 分 布
富阳点 x 冻《25 ·。 B
i 、 B 卜 C : 、
C i

C ;

C 。
A s

A Z

A l 。、 A

A 1 5

1 区 万区 孤 区
划工一⋯’,-Jl
.
2一沁胜,自曰土R”内‘
抗 寒 性 强
烟台点 戈冻《 5 3 · 5 B : 、 B i 、 C 。 A
S 、 A ‘ 、 A i 。

A 至 H
x 、H Z
富阳点 25 ·。< 苏冻‘3 8 · 2 C
: 、 C 、 、 C 。、
C 。 A
。、 e k D :

D x
抗寒性较强
烟台点 5 3 ·5 < x 冻 ‘6 5 · 1
(个 ) (% )
1 2 1 6

4 4
1 1 15

0 7
8 1 0

9 6
、 C 一、 A l 、
A
.
A 1 0
、 A 。 -

A 3
F :

G :
表 7 两试点按结顶率离低选择结果
抗 寒 家 系 分 布一副州|引J川|.|
l一1D
结顶率标准
(% )
入选家系
(个 ) ( 纬) 万区 V 区1硕区 孤区
富阳点 劣结》 3 9 · 9 4 1 6 . 4 4 B
l 、 B :

C :

C 6 、 C a
A B
、 A
A ‘、 A
抗 寒 性 强
烟台点 戈结 ) 4 1 . 5 1 2 。 3 3 B i 、 B Z 、 C 。 A
s、 A i : 、
e k
富阳点 2 9 · 0 5 ‘ , 结< 3 9 · 9 4 1 3 。 7 0 A
i 、 A i 。、
A i :
、 e k
G 7 、 F i
抗寒性较强
烟台点 30 · 1‘ x 结< 4 1. 5 1 6 。 4 4 C Z 、 C : A
i 、A : 、A 一、
A 。、 A ,
G s 、F i 、
Fs
( 四 ) 性状相关和遗传力估计
苗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 能反映出其性状间的紧密程度 , 通过某一性状可间接地了解其
它性状的情况 , 为多性状选择育种提供依据 。 分析两试点杉木各性状间相关关系(如表 8 )可
知 , 两地点结顶率与冻害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一 0 . 89 和 一 0 . 95 , 显示 出高度的遗传负相关 ,
说明品系的结顶率越高 , 即意味着木质化程度高 , 受冻害的程度越低 , 抗寒性就越强 。 故可
通过了解品系结顶率的高低 , 间接了解其抗寒性 , 这与前面抗寒性家系选择的结 果 是一 致
的 , 是间接选择的依据。 另外 , 苗高与冻害率富阳点呈微弱的正相关 , 烟台点则呈微弱的负
相关 , 说明苗木受冻害的程度与苗高生长关系不大 。
6 4 6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3 卷
裹 8 两试点杉苗各性状间相关关系
富 阳 点 烟 台 点
苗 高 {冻害率
冻 害 率
。、 高 }冻害 ,
;
0

0 5 9 8
。. 。5 5 3 一
0
.
02 3 4
一 0 . 1 42 0
一 0
.
2 4 9 5
一 0 . 0 1 9 1
结 顶 丰
}二)
.
0 6 2 1
.
C4 1 6
’一
: ;;::
一 0 . 叼8 3 8 一 O . 5 2 4 G
0
.
2 4 5 5
0
.
4 3 3 4
0
.
0 1 4 1

0
.
75 2 2

0
.
95 1 1

0
.
32 1 4
林木各性状主要受遗传基因的控制 , 但
其遗传的程度有所不同 , 遗传力的高低 , 是
多世代遗传改 良的依据 。 从表 9 可知 , 两试
验点杉苗冻害率、 结顶率的遗传力均较高 ,
说明选择出来的优 良抗寒性材料在世代育种
中具有一定可靠性和稳定性。 另外 , 两地冻
害率的遗传变 异 系 数 分 别 为 2 5 . 6 5 % 和
14
.
76 %
, 有一定的羞异 , 但均处于中等变
异水平 , 为选择抗寒性 品种提供了可能 。 结
顶率的变异系数较 大 , 分 别 为 54 . 19 % 和
日“尸G万E
注 : 尸为表型相关 , G 为遗传和关 , E 为环境相关 。
5 了. 15 % , 差异较小。 苗 高遗传力两地点较接近 , 分别 为4 8 . 0 %和 42 . 0 % , 有中等遗传力 ,
但变异系数较小。 由上分析可见 , 杉苗抗寒性育种具有可行性和 一可靠性 。
裹 9 两 试 点 杉 苗 各 性 状 今 教 值

|

|⋯
{
巧! 11 ⋯石药
冻害率 ( % ) ⋯52 . 3
窗 阳 ,从 { 烟 台 点
瓜一 一 ~丁丁一 七杯一 {一家系面藉无一万 一。 *下认 -一{ 七‘ Z ‘ : 了 O / 、 { , O/ 、 } j匕 叮一 J习 } 毛 ‘ 才 f
} }
、 z 。 产 一 ‘ / . 产 一 }

C V
( % )
家系遗传力
( % )
结顶率 ( % )
苗高 ( e m ) ;:
2
.
4 ~ 9 8
.
8
0 ~ 7 7
.
8
1 7
.
7 ~ 2 8
.
7
2 5
.
6 5
5 4
.
1 9
7

1 6
7 9
6 3
48
7 5
.
7
1 9
.
8
7
.
6 6
1 5 7 ~ 9 9
.
1
0 ~ 9 6
.
3
5
.
5 ~ 9
.
5
1 4
.
7 6
5 7
.
15
7
.
4 6
;;::
三 、 小结和讨论
(一 ) 两试验点杉苗冻害率和结顶率区域间均表现出明显差异 , 并且冻害率从北至 南 逐
渐升高 , 结顶率则与之相反 。 研究表明 , 抗寒性材料的选择 , 首先应利用区域间的遗传变异 ,
然后再利用区域 内家系 I司和家系内个体的变异 , 这样将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 两地点结顶率与
冻害率有高度的遗传负相关 , 为采用结顶率指标进行间接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 冻害率、 结
顶率和苗高其家系间在两地点均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 , _目. 家系间冻害率和结顶率有较高的遗
传力和中等的遗传变异系数 , 使抗性育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另外 , 家系与地点在
冻害率、 结顶率和苗高三个性状上交互效应明显 , 故在进行杉木家系的推广应用时 , 应注意
适地适 品种 。 浙北等类似地 区 , 在选择速生型 品系造林的同时 , 也应结合抗寒性指标的选择 ,
而烟台等较北地区 , 则应以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 为主 。
(二 ) 采用冻害率指标直接选择和应用结顶率指标进行间接选择 , 获得了 A : 等 抗 寒 性
较强的巧个家系 , 这些家系均分布在 工、 1 、 Vn 区域 , 属中亚热带地区北部 , 为杉木分布的
北缘 。
(三 ) 由于山东烟台 、 浙江富阳两地点气候条件的较大差异 , 杉苗冻害率等性状在 两 个
试验点差异较大。 另外 , 通过一些室内外试验 , 获得了这两个地区杉苗受冻害的不同方式 。
在烟台点早霜来临前 , 将两个非试验区组用草帘覆盖 , 以避免受早霜危害和冻害 。 但到第二
年春天将草帘揭去后 , 发现苗木受冻害程度与试验区相差无几 。 说明在这种地区 , 早霜不是
6 期 何贵平等 : 杉木苗期抗寒性的遗传变异和家系选择 6 4 7
唯一的致害因子 , 冬天里的地表最低温起了明显的作用。 又根据结顶率的调查结果可知 , 早
霜前这里的杉苗基本上 已停止生长 , 主要是由于以后极度的低温及各家系苗木遗传品质上的
不同 , 使之 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 另外 , 1 9 8 8年元月上旬 , 在室内进行容器苗冷冻试验 , 选月
全部封顶的抗寒性不同的三个杉木家系容器苗 , 采用不同温度 、 不同持续时间冷冻 , 其结果
为 : 一 10 ℃时 , 分别处理 4 、 8 、 12 h , 基本上无冻害。 一 巧 ℃时 , 处理4 h 只 有 5 %的
苗木冻死 ; s h 有2 6 . 了%的苗木冻死 ; 12 h 有 3 6 . 7 %的苗木冻 死 。 而 一 20 ℃时 , 用 4 、 8 、
12 h 处理后 , 死亡苗木分别为7 3 . 3 % 、 96 . 7 %和 1 0 % 。 由此看来 , 临界致死温度在 一 15 ~
一 20 ℃之间 。 烟台点1 9 8 了年冬的最低温度为一 17 ℃ , 故认为烟台杉苗的冻害是低温冻害起了
较大的作用 。 这与富阳点的试验结果有较大差异 。 富阳点早霜后半月调查冻害率结果与冬天
过后的冻害率基本一致 (因 1 9 8 7年冬富 阳点最低温度为 一 8 ℃) 。 故认为浙北类似地 区 , 杉苗
冻害以早霜危害为主(早霜前结顶率的高低能直接反映品系的抗冻害程度 ) , 而 山东烟台类似
地区 , 是低温冻害和霜害并举 , 而且低温冻害是主要的。
参 考 文 献
〔1 〕 陈益泰等 , 1 9 7 9 , 衫木优株 自由授粉子代苗期研究 , 亚林科技 , (3 ) : 1 ~ 1 50
〔2 〕 陈益泰等 , 1 98 5 , 日本林木育种概况 , 亚林科技 , (4 )。
〔3 〕 张全德等 , 1 98 4 , 农业试验统计模型 和 BA S IC 程序 , 浙江科技出版社 。
〔4 〕 马育华 , 1 9 8 4 , 植物育种的数量遗传学基 础 , 江苏科技出版社 。
G E NET !C V AR IAT 旧N AND FAMILY SELE C TION ON
COLD H AR D INE SS O F CH !NE SE F IR SEE D L ING S
H e G u iP in g Ch e n Y ita i L i G o n g x u e
(T he 尸e s o a r c h I o s t‘to t‘ o f S u btr o 夕ic a l F o r‘s t印 C A F )
A b s tr a et S eed s s e le e te d fr o m 7 3 Ch in e se Fir fa m ilie s in te n Pr o v in e e s
o r r e g io n s w e r e te s ted a t Fu ya n g o f Z hejia n g a n d Ya n ta i o f Sh a n d o n g fo r
in v e s tig a t io n o n e o ld h a r d in e s s o f C hin e s e Fir s e e d lin g s a nd
s e le e t io n o f t h e
fam ili
e s w ith e o ld r e吕is ta n e e . T h e r e s u lts a r e a s fo llo w s : ¹ V a r i a t i o n s i n
th e r a t e s o f fr e e z e a n d t e rm i n a l bud
, a n d h e ig h t o f s e e d lin g s w e r e v e r y
s ig n i fi e a n t am o n g fa m ilie s , a n d it w a s fo u n d t h a t th e r e w c r e e v i d e n t
i n t e r a e t io n s be tw e e n th e t w o e x Pe r im e n ta l s i t e s o n th e th r e e t r a it s
.
T h e r e
w a s a h ig h n e g a t i v e g e n e t i e s e o r r e la t io n b e tw e e n t h e r a t e s o f fr e e z e i n ju r y
a n d t e r m in a l b ud
, a n d b o th e ha r a e t e r s w e r e s lig h tly e o r r la t e d w i th t h e
h e i g h t g r o w th o f s e e d lin g s
. º T h e r e w e r e e v i d e n t v a r i a t ion s i n th e r a t e s
o f fr e e 公e i n ju r y a nd t e r m in a l bud am o n g 名o n e s
,
in w h i e h th e r a t e o f fr e e z e
64 8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3 卷
in ju r y w a s g r a d u a lly r e d u e e d fr o m th e s o u th to th e n o r tli
,
w h e r e a s th e
r a te o f t e r m in a l b u d w a s to th e e o n tr a r y , th e g e n e tie v a r ia n e e e o m Po n e n t
o f Pr o v e n a n e e s o u tw e ig h e d th a t o f fa m ilie s w ith in Pr o v e n a n e e s in th e tw o
P r o Pe r tie s
. » T h e r e w a s a e o m Pa ra t i v e ly h ig h h e r i ta b i li ty in th e r a te s o f
fr e e z e i n ju r y a n d t e r m in a l b u d o f s e e d lin g s
. ¼ B y m e a n s of s e le c t i n g th e
r a t e s o f f r e e z e in ju r y a n d t e r m i n a l bu d
, 15 fa m i lie s w ith b e t t e r e o ld h a r d i
-
n e S S
P i e a l
w e r e o b ta in e d , w h i e h m o s t ly e a m e fr o m th e n o r th o f e e n t r a l su b t r o -
Z o n e 。
K e y w o r d s C h in e se F ir ; e o ld h a r d in e s s : r a t e o f fr e e z e in ju r y ; r a t e o f
t e r m i n a l bud
二翔匕二票二 二三仁 二翻笼 :刀艺当艺苍:戮笋巴李梦瑰犷泛』艺, 戈已贷七 】犷诩忍释黑浑二. : l《 , 犷, 盯1二 》匕 革暇1 军1【 l r 二斗二 , , r 二, 匕 资艺 芬狡涂巴芝辉芝名二二资二 二滔巴 二刃育絮盯华暇
“杨树丰产栽培中间试验 (鲁东南部分 ) ”
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杨树丰产栽培中间试验 (鲁东南部份 ) ”项目是由国家科委下达 , 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主持
的“杨树丰产栽培中间试验”的分课题 , 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和山东省临沂地区林业局共同承
担 , 其主要任务是在鲁东南平原农区营造2 50 0亩杨树试验林 , 对丰产栽培技术措施进行系统
的试验研究 , 探索适合当地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杨树丰产栽培技术 , 为推广杨树速生丰产
林提供示范和科学依据 。该课题经过九年的认真实施 , 全面完成了预定的试验和研究任务 。 受
中国林科院的委托 , 山东省林业厅科教处于 19 9。年 了月 3 日在济南组织了技术鉴定 。
该课题的重点是研究杨树丰产栽培的配套技术 , 由造林、 生理、 土壤、 经营、 病理、 虫
害、 植物七个学科的 16 名科技人员 (中国林科院方面)系统地布置了十多项试验 , 进行综合研
究 。 对杨树水分生理及合理灌溉进行了长期定位观测和研究 , 建立了6 0亩 滴灌试验区 , 对不
同供水条件下林木蒸腾耗水、 田 间供水与林木生长的定量关系进行较深入的分析 , 提出了合
理灌水的数量指标 。 杨叶饲用中间试验提出了农林牧结合的杨树集约栽培体制 。 编制了杨树
经营数表 。 提出了杨树丰产林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 对杨树人工林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
量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研究 。 根据多年的试验结果 , 将 14 项优化技术措施 (选择造林地、深翻
整地、 良种壮苗、 造林方法 、 幼林株间育苗、 农林间作和农林轮作、 密度、 合理灌溉、 合理
施肥 、 间伐 、 修枝 、 萌芽史新、 杨叶饲用 、虫害控制 )组装配套成为年平均亩产材积1。 5一 2。 O
立方米以上的杨树丰产栽培模式 。 使杨树栽培从经验式的大水大肥阶段 , 提商到有科学依据
的 、 数虽化的丰产栽培技术措施阶段 。 这是当前国际栽培科研上的新趋势 。 其中杨树水分生
理和灌溉 的研究方面与国际同类研究比较有创新之处 。 这一成果还表现了科研 、 生产和推广
的密 切结 合。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 , 该项研究是多学科综合性研究 , 难度大 , 研究内容丰富 , 方法科
学 , 数据可靠 , J戈绩显著 , 经济效益高 , 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9 篇 ,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
意义 。 该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林 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