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 STUDY ON ESTABLISHMENT AND INVESTIGATION METHODS OF BAMBOO EXPERIMENTAL FIELD

毛竹林试验地设置和调查方法的研究



全 文 :第 2 卷 第 3 期
1 9 8 9 年 6 月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r 0 R E S T R E S E : \R C ll
V o l
.
JU tl
,
N o
.
3
1 9 8 9
毛竹林试验地设置和
调查方法的研究苦
马乃训 张文燕 陈红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 研究所 )
刘 智 赖俊声 尹 斌 石 思纯
(浙江林学院 )
摘要 通过对浙江 、 江 西 、 湖 南等省 的丰产林 ( I ) 、 中产林 ( 五 ) 、 低产林 (l )
三种类型毛竹林的 大量调查 , 计算得 出如下 结果 : ¹ 在同一毛竹 林类型中竹林胸径
的变异度最 小 , 蓄积量次之 , 新竹产量变异度最 大 。 º 同一 调查 因子 中毛竹林类型
不同变异度不 同 , 工类竹林的 变异 度最小 , 1 类竹林 变异度最 大。 同一调查因子和
同一毛竹林类型中变异度也各不相 同。 因此毛竹林调 查面 积应根据不同的竹林类型
和不同 的调 查 目的来确 定。 如进行 资源或蓄积量调 查 , 适宜的竹林面积 I 类竹林应
是40 0 m Z , 1 、 班 类竹林应 为5 0 0一 6 0 0 m z 。 » 毛竹林 虽有很强 的边 际 效应 , 但 计
其表明 , 毛竹林样地的形状不一 定 构 于正方形 , 可 因地制 宜设五长方形 或正方形 。
¼通过对毛竹林蓄积量或产量的 几种常用计算方法的误差率时比 , 提 出用平方平均
胸径来求算蓄积量 或产童是较简便 又可 靠的 方法 。 同时衬毛竹林蓄积量或产量计算
中胸径 与眉径的换算规律进行 了探讨 。
关健词 毛竹林 , 样地设置 , 调 查方法 ; 蓄积量 ; 产量
毛竹林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 , 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经营对象。 进行毛竹林的调查和
试验 , 将为分析毛竹 资源消长 , 了解竹林生长发育规律 , 为竹林的发展和利用提供依据 。 对
于毛竹林试验地设笠和调卉方法的研究尚很少有人涉足 , 但它又是毛竹林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 本研究试图从其几个上要方面—如调衣试验地的设置、 蓄积量或竹材产量的计算方法 、 胸径眉径的换算、 竹株枝下高的间接求算方法、 竹林调查因子的简易测
算等进行一些探讨 , 以期能为毛竹林的经营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
一 、 毛竹林调查试验地的设置
毛竹林调查试验地的设咒是毛竹调查和试验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 它决定着调查或试验
的精度和工作量 。 调查试验地的设锐主要包括样地或标准地的面积 、 形状 、 方位等 。 本文从
毛竹林的产量因 一子结构分析入手 , 提 出了毛竹林调查试验地的合理面积及设置方法 。
本文于 19 8 8年 10 月27 日收到 。
. 本所箫江华 、 黄启民两位副研究员钟对本研究计划 畏出宝贵意见 , 谨致谢愈。
3 期 马乃训等 : 毛竹林试验地设置和调查方法的研究 2 6 9
(一) 材料和方法
1
。 根据毛竹林的蓄积量和产量将毛竹林划分为 I 类丰产竹林、 五类一般竹林 、 l 类低产
竹林等三个类型 。 分别在毛竹主要产区的浙江、 江西 、 湖南等省共设立六块标准地 , 其中浙
江安吉县港 口为丰产竹林 , 江西分宜县江下 、 浙江庆元县三际为中产竹林 , 浙江龙游溪 口 、
奉化县棠云和湖南桃源县杨溪桥为低产竹林 。
2
. 标准地采用 1 0 x 10 O m ’作为样本总体 , 并将此样本总体划分为 10 x 10 m “的小样地
计 1 0 块 , 从 山坡下部到上部、 从左到右顺序编号。 然后详细逐株调查记录每一样地内 的 毛
竹年龄、 胸径等。
3
. 由竹株胸径和秆重的相关公式计算出每竹重量和新竹产量、 蓄积量等 。参考各地对胸
径和秆重的相关研究 , 求得各地竹林的换算公式如下 :
浙江安吉 W = 0 . 1 2 7 0 1 D Z · 2 , 。” 浙江奉化 平 = 0 . 1 3 3 7 3 刀, · 8 “o “
浙江龙游 评 = 0 。 1 3 6 4 6 D 2 ·2 6 8 ‘6 浙江庆元 W = 0 . 1 8 4 9 D 2 ·‘3 8 ’
江西分宜 评 = o 。 0 9 0 5 8 D Z · 3二 “ 湖南桃源 牙 = 0 . 4 5 5 g D , · 7 4 . “
注 : W—秆重 (k g ), D—胸径 (e m ) 。
4
. 将 1 0 x 10 m Z的相邻两块小样地的新竹产量 、 蓄积量分别相加 , 就 可 得 到 20 m Z样
地的各个新竹产量和蓄积量 。 用同法可分别求 得 各3 0 0 m “、4 0 0 m “、 soo m ’、 6 0 0 m ’、 8 0 0 m Z
等样地的新竹产量和蓄积量。 然后分别不同小样地面积求出每一样本总体的新竹产量、 蓄积
量及其平均值和变异系数 , 建立一个以样地面积为横轴 , 新竹产量和蓄积量的变异系数为纵
轴的直角坐标系 , 绘出曲线 , 提出标准地的合理面积多 由计算统计结果比较同一小样地面积
的不同形状设置的各标识值的误差率 , 进行标准地形状和设置方法的讨论。
(二 ) 结果和讨论
1
. 各类型毛竹林 的基本调查因子的变动规律和调查试验地的面 积 了解竹林结构 规 律
是确立调查试验地面积的依据 。竹林调查和试验的最终目的主要是竹材产量和蓄积量 , 但是这
两项数值一般不能直接测得 , 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测定竹林密度和竹株胸径 (或眉径 )间接测
出 。 通过对三种不同的毛竹林类型的六块标准地的测算 , 得到其蓄积量和新竹产量随样地面
积变化的分布和不同类型竹林密度 、 竹株平均胸径的变动材料 (表 1 一 4 )。 从表 1 一 4 可以
看出毛竹林的密度、 平均胸径、 新竹产量和蓄积量等各基本调查因子具有各不相 同 的 变 异
表 1 不同类型毛竹林的密度分布 表 2 不同类型毛竹林平均脚径的变动
竹林
类型
平均株数

标准差 变异系数
C 犷
竹林
类型
均脚径 标 准差 变异系致
C 犷
平刀数地样样地数
(e m )
月才’目了七一,二1”曰,土一9110gnŽ安吉 县港口 3 3 。 9 9 0 . 16 5 5 安吉县港 日 0 . 5 5 2 9 1 0 . 0 4 7 2
分宜县江下
庆元县三际
1 0 0
10 0
3 8
.
9 3
1 7
.
7 8
6
.
5 0
5
.
19
0

16 6 9
0

29 1 9
分宜县江下
庆元县三际
1 0 0
1 0 0
0
.
5 5 2 9
0
.
6 4 6 8
0

0 5 6 5
0
.
0 5 5 0
奉化 县棠云
龙游县澳口
桃源县杨溪桥
1 3

7 1
1 5
.
8乐
1 3

73
3

2 2
6

19
3
.
5 2
0
.
2 3 5 3
0
.
39 0 2
0

2 5 6 5
奉 化县棠云
龙 游县溪 口
桃源县杨溪桥
1 0 0
1 0 0
1 0 0
0
.
7 4 1 0
0
.
7 64 2
0
.
8 1 0 0
0
.
07 2 9
0
.
0 8 3 6
0

07 8 9
”
U血1八U”比”“Ž”月11占
注: 样地面积为2 0 x i om ’。 注 : 样地 面积为10 x 10 m 2 。
军一助?]Ž人2 7 0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表 3
小样地面积
( m Z )
不同类型毛竹林的新竹产里随样地面积变化的分布 ( 单 ‘飞:
小 样
地 数
交 飞与 { 分 宜 庆 元 L 刁; 化项 目

柏 源
杨 溪 桥
淤口龙诬
1 } *
‘。” ’。 ⋯’。。 忿哥
口 一 江 下 一 三 际 一 棠 云
3 0 0
.
7 1
1 0 5
.
9 1
0
.
3 52
1 19
.
3 7 16 2
.
4 5
5 6
.
9 7
0
.
4 77
8 2

4 2
0
.
5 0 7
6 0
.
5 1
4 8
.
2 1
0
.
7 9 7
6 0
.
0 8
4 5
.
6 9
0
.
7 6 4
6 1
.
13
4 8
.
8 0
0
.
7 9 8
10 X 2 0 5臼

口一 ‘
C y
6 0 1 4 2
1 5 6
.
0 7
0
.
2 6 0
2 38
.
7 4
8 7
.
3 6
32 4
.
9 0
10 7
.
7 9
⋯‘:; . ::
0

3 3 2 0
.
5 8 1
1 2 0
.
1 5
7 6
.
0 0
0
.
6 33
1 2 2
.
2 5
7 5
,
39
0
.
6 17
10 X 3 0 33
X
a , 一 l
C 犷
9 0 2
.
2 1
2 1 7
.
0 7
O

2 4 1
。· ”6 6 }
3 5 8
.
4 3 1
1 18
.
7 9
0
.
3 3 l
r
4 88
.
8 3
1 34
.
0 4
0
.
2 7 4
1 8 1
.
3 1
9 0
.
0 4
0
.
4 97
1 8 0
.
6 9
1 0 4
.
4 1
0
.
5 7 8
1 8 2
.
7 3
9 7

4 6
0

5 3 3
2 0 火 2 0 2 5 叮一 1
T
C 犷
1 2 0 2
.
8 4
2 7 2
.
7 6
0
.
2 2 7
47 7
.
4 9
13 8
.
12
0
.
2 8 9
石49 。 8 0
1 50
.
8 1
0
.
2 32
2 4 2
,
0 3
1 1 5
.
1 0
0
.
4 7 6
2 4 0
.
3 0
1 2 7
.
4 8
0
.
5 3 1
2 4 4
.
5 0
9 5
.
4 1
0
.
39 0
2 0 X 3 0 16
X
a , 一 之
C 犷
1 8 2 3 3 8
39 7
.
9 1
0
.
2 1 8
7 2 4
.
7 4
17 6
.
8 7
0
.
24 4
9 79
.
6 9
2 36
.
5 1
0
.
2 4 1
3 6 5
.
7 8
14 8
.
6 8
0
.
4 0 6
3 6 5
.
5 8
18 9
.
1 1
0
.
5 17
3 6 9
.
7 0
14 8
.
29
0
.
4 0 1
0458
2 0 X 4 0 12

U 月 一 1
C犷
2 4 12
.
2 4
4 9 4
.
3 5
9 7 9
.
19 4
.
1 3 0 2 4 6
2 8 8
.
6 3
4 8 4
.
7 6
2 14
.
7 3
0
.
2 05 0
.
19 8 0

2 2 2 0
.
4 4 3
4 86
.
18
2 4 8
.
7 1
0
.
5 12
4 , 1
17 6
0
O2
1 1
35 9
表 4 不同类型毛竹林 , 积 t 防样地面积变化的分布 ( 单位 : k g )
游口溪龙化云奉棠一⋯一一兀际“庆三一宜下一江分一吉口一安港一项 目样敬
⋯一⋯.||巨阮l
小样地面积
( m Z )
⋯训川
"
l|OJ
.
t
3596||
|一州
|3609
, 。、 , 。 { 1。。⋯云
⋯_ _ { ‘
{
”。 ⋯飞哥
: 。、 3。
{
3 3
{
。二,
1 2 1 0
.
4 3
2 2 8
,
3 1
0
.
18 8 6
8 5 4
.
7 8
2 2 5
.
6 4
0
.
26 4 0
6 2 5 7 4
1 86

2 9
0
.
2 9 7
3 2 7 0 0
9 5
.
8 4
0
.
2 9 3 1
3 3 1
.
1 5
13 7
.
6 7
0
.
4 1 5 7
2 4 2 0
.
8 6
3 5 3
.
2 8
1 7心9 . 5 5
3 06
.
9 5
1 2 5 1

4 8
2 8 2
.
7 9
0
.
14 5 9 2 14 G { 2 2 6 0
右5 4 . 0 0
1 4 9
.
4 3
‘0 . 2 2 5 5
6 6 2
.
2 9
2 3 8
.
9 3
0
.
36 0 8
3 6 3 0
.
2 2
5 0 4
.
8 9 :{:

1 87 6
,
55
3 77
.
4 4
C 犷 0 . 13 9 1 0 . 2 0 3 3 20 1 1
9 8 4
.
19 3
O
.
19 7 0
9 9 6
.
8 5
3 4 2 2 1
0
.
34 3 3
2 0 X 2 0 2 5

口一 l
C 「厂
4 8 4 1
.
7 2
5 9 6
.
6 5
30 8
.
2 4 3
.
0
.
12 3 2
3 4 19
.
10
6 17
.
4 1
0
.
18 0 6
2 5 02
.
4 7 1
.
O
.
1 8 8 5 } 0
O0
2 2
1 8 5 9
{ 1 5 2
4
·
5 ,
⋯‘咒‘氯
X
2 0 X 3 0 l6 口月 一 1
C 犷
7 3 0 4
.
9 1
8 8 9
.
0 5
0
.
12 1 7
5 0 7 5
.
3 4
8 18
.
3 5
0
.
1 6 1 2
3 7 6 2
.
14
6 4 5
.
33
0
.
17 1 5
1 9 7 3
.
7 3
2 9 3
.
6 5
0
.
14 8 8
2 0 1 9
.
34
6 63
.
34
0
.
32 8 5
桃 源
杨 溪 桥
37 0
.
5 5
9 7
.
1 8
0
.
26 2 3
7 4 1
.
1 0
15 5
.
5 8
0
.
2 09 9
1 10 8
.
6 7
2 2 3 0 9
0
.
2 0 1 2
1 4 8 2
.
1 9
2 6 4
.
7 5
0
.
17 8 6
2 18 4
.
5 2
3 5 2
.
4 2
0
.
16 1 3
”|l
968

2 0 X 4 0 12 a 一 t
C 犷
9 6 8 9
.
2 6
1 14 0
.
4 4
6 7 7 1
.
39
1 0 9 9
.
2 9
5 0 18
.
10
9 18
.
2 4
0
.
1 17 7 0
.
16 2 3 0
.
18 3 0
2 6 2 8
.
7 5
3 6 8
.
9 9
0 14 0 4
2 6 79
.
12
9 12
.
7 0
0
,
34 0 7
2 9 4 8
.
4 5
4 9 6
.
8 8
0
.
16 8 5
3 期 马乃训等 : 毛竹林试验地设置和调查方法的研究 27 1
规律 。 ¹ 在同一类型的毛竹林中 , 各基本调查因子的变异度以竹株平均胸径为最小 , 然后依
次是竹林密度和蓄积量 ; 新竹产量的变异度最大。 º 在同一调查因子中 , 毛竹林类型不同 ,
变异度不同 。 而以上所列四种基本调查因子均以 工类竹林变异度最小 , 班类竹林最大 。 » 在
同一调查因子和同一毛竹林类型中 , 如 皿类竹林的三块标地之 间 , 其变异度也表现出较大的
差异 。
为于便于比较各不同类型的毛竹林的主要调查因子的蓄积量和新竹产量的变动 , 并由此
讨论调查试验地的合理面积 , 今将表 1 、 表 2 的变异系数资料绘成图 1 、 图 2 。
l科!.粼⋯1诫es匕6引导
QA彭眯城供、0 。7 0
票”·6“
吸睿“· 50
0 。40
念玄一乡
扩下茄一痴厂俞了荀万飞丽一丽甲丽西一丽。 。面租(瓜争
一 -由 ~ ~ . ~一一 - 一 ~ .一~ -
一占 、 - - 一曰‘. 一 , 几. 一 叫J . 洲. 巨 曰~ 一~ ~ ~ ‘目- ~J0 0 20 0 30 0 40 0 5 0 0 6 0 0 7 0 0 8 00
面积 (m , )
二图 1 不 同类型毛竹林的新竹产量随面积变化的变动分布
1
. 浙江安吉 2 , 分宜江下 3 . 庆元三际 4 . 奉化棠云
5
. 龙游澳 口 6 . 桃源杨溪桥
图 2 不同类型毛竹林的蓄积量随面积 变化的变动分布
1
. 浙江安吉 2 . 分宜江下 3 . 庆元 三际 4 . 奉化棠云
5
. 龙游溪口 6 . 挑 源杨溪桥
由图 1 和图 2 明显看出 , 不论是蓄积量还是新竹产量 , 其变异系数均随样地面积的增大
而减小 , 工类竹林的减小速率较缓慢 , 亚 、 l 类竹林的减小速率较明显 ?在同一块标准地内 ,
随着样地面积的增大 , 变异系数减小多 但面积的增大和变异系数的减小并不是同比例的 , 面
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后 , 变异系数的减小就变得较不明显 , 有的甚至出现 异 常。 如 工类 竹 林
的安吉港 口的蓄积量 , 从 10 耐 增大到 20 时 , 面积增大一倍 , 变异系数减小 o 。。42 7 , 而
从20 砂 增大一倍到40 时 , 变异系数减小0 。 02 7 , 再从40 0份 增大到 8 0 彭 , 变异系数
仅减小0 . 0 0 5 5 。 这时与其增加样地面积 , 不如按同样比例增加重复次数对减小误差 更 为 有
利‘
图 1 、 图 2中各条由线在转变为近于和横轴平行时的拐点的面积应是适宜的样地面积。
这样 , 用于以取得毛竹林资源或蓄积量为目的竹林调查的适宜的竹林面积 , 在 I 类竹林为40
可 , 五 , 皿类竹林为50 0一创。m 么, 而以得到新竹产量为目的的适宜 调 查 面 .积 , 在 I 类毛
2 7 2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2 卷
竹林为5 0 m ,左右 ; 在 兀 、 皿类毛竹林中 , 对于竹株分布较均匀的竹林 , 如奉化棠云 , 可为
搜OO m “左右 , 而对于竹株分布不均匀的毛竹林 , 如杨溪桥 、 江下等地 , 则要求在6 0 一 8 0 0 m Z
或以上 。 对于仅 以得到竹林密度或竹株平均胸径为目的的竹林调查和试验 , 由抽样估计的理
论 , 可参考表 3 、 表 4 的数据 , 利用公式 : 二 t Z c沪 /矛 计算出所需要的样地面积等。
2
. 样地的形状和方位 相同的毛竹林样地面积 , 由于其形状和设置方位的不同会 产 生
不同的效果 。 农业上的研究已经得出结论 , 认为长方形试验小区能较全面地包括不同肥力的
土壤 , 相应地减小了小区间的土壤差异 , 因而可以提高精确度 ; 而在边际效应值得重视的试
验中 , 则方形小区是有利的 , 因为就一定面积的小区来讲 , 方形小区具有最小的周 长 。
根据六块样地的调查材料 , 列出了4 0 m “的正方形样地和长方形样地的各自误差率的 计
算结果 (表 5 ) 。
表 5 4 0 In , 的不同形状样地的误差率 (单位 : 乡‘)
积一
l
“⋯⋯一 一 ’ 2 5一、~ ~ ~ _又~ ~ 一一一蔽 地产 地 - - 一_ _ 数安 吉 县 港 口分 宜 县 江 下
庆 元 县 三 际
奉 化 县 梁 云
龙 游 县 澳 口
桃派 县 杨 溪 桥
0
.
10 2 3
0
.
14 8 9
0
.
14 8 5
0 14 6 6
0
.
2 8 8 7
0

14 1 3
0
.
11 0 3
0
.
1刁2 2
0
.
1峨1 8
0 14 7 9
0
.
3 0 7 7
0
.
15 0 0
0
.
18 2 2
0
.
2 17 6
0
.
18 7 9
0
.
4 1 1 5
0
.
4 4 1 4
0
.
30 6 3
0
.
18 2 7
0 19 7 9
0
.
2 2 3 7
Q
.
4 0 2 7
0
.
4 4 4 4
0
.
3 6 9 0
注 : 长方形 的误趋率绝对值的平均数为 10 火 4 0 m 2 和 4 0 K 10 m 2 两组样地的平均值 。
表 5 的数字表明 , 毛竹林样地的形状不同 , 产生的误差率有变化 , 但这种差 异 不 够 明
显。 在12 组数据中误差率正方形小于长方形的计 8 组 , 占2 / 3 , 其中有 4 组相差甚微。 这一结
果说明尽管毛竹林地下竹鞭纵横 , 应该有很强的边际效应 , 但这种效应还不足 以掩亡炭七它乡
种因子对样地内毛竹林生长所产生的影响 。 据此 , 毛竹林样地或试验小区的形状可因地制宜 ,
不一定拘束于正方形 。
我国的毛竹林一般分布在 丘陵 、 山地 , 在作为长方形样地设置时会遇到方位的闷题 , 即
其长边是近垂直于等高线 (纵 向)还是平行于等高线 (横向) 。 表 6 列出了由于样地设置的方位
不同引起变异系数的变化。
从表 6 看出 , 样地设置的方位不同所引起的变异度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在 20 对数据中 ,
纵向的变异系数小于横向的有 9 对 , 占45 % , 大于横向的有1 对 , 占总数的5 % 。 由此可 以
得出初步结论 , 样地的设置方位对调查和试验精度不产生影响 。 这可以从毛竹林立地条件的
复杂变化得到解释 , 纵向设置的样地可以减小上坡和下坡的土壤、 水分的差异带来的误差 ,
但却丝毫不能减小山脊和山谷的坡位不同而产生的同样明显的误差 。 样地或试验小区设置时
是纵向排列还是横向排列 , 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决定 , 以尽量减小误 差 , 提 高 精 确
度。
乌乃训等 : 毛竹林试验地设置和调查方法的研究 2 7 3
表 6 标准地设置方位不同引起的变异系致变化
》一丫鲤竺竺赘 1 0 x ZOm Z 1 0 X 3 0 m 2 2 0 x 3 0 m 2 2 Ox 4 0 m 2(5 0 ) (3 0 ) (15 ) (1 0 )留积孟 分宜江下 纵 向 0 . 2 1 4 6 O。 2 03 4 0 . 14 5 7 0 。 1 14 0
横 向 0 . 2 1 6 8 0 。 2 06 3 0 . 16 8 2 0 。 1 7 5 9
龙游溪 口 纵 向 0 。 3 6 0 8 0 。 3 5 0 5 0 . 3 3 5 5 0 。 3 5 4 6
横 向 0 . 3 7 1 1 0 。 3 4 2 1 0 . 3 1 8 9 0 。2 7 8 9
新 竹 安吉港 口 纵 向 0 . 2 5 9 5 0 。 2 4 9 5 0 . 2 3 0 0 0 。 1 9 5 7
产 蚤 横 向 0 . 2 7 9 8 0 。 2 5 0 8 0 . 2 1 8 4 0 。 2 1 3 9
分宜江下 纵 向 0 . 3 6 5 9 0 。 3 3 1 0 0 。 2 4 4 0 O 。 1 9 8 1
横 向 0 . 3 7 4 0 0 。 2 9 8 9 C 。 2 3 4 5 0 。 1 6 0 5
桃源杨溪桥 纵 向 0 . 6 1 6 7 0 。 5 4 7 0 0 . 4 1 8 6 0 。 3 4 8 4
横 向 0 . 54 2 6 0 . 4 9 0 3 0 . 3 4 0 2 0 . 2 3 4 1
二 、 毛竹林蓄积量或产量的计算
毛竹林蓄积量或产量是衡量一个林分生长好坏或评价竹林经营管理水平、 竹林立地条件
等级和竹林抚育技术效果的最根本指标 , 常常也是毛竹林调查或试验的最主要目的。 由于毛
竹林的蓄积量或产量一般不能直接测得 , 因而它通常是采用测定胸径 (或眉径 )或胸径和秆高
而间接求得 , 在求算蓄积量或产量时 , 当前有多种不同的方法被采用 , 方法不同其结果也就
产生差异 。 这里通过对毛竹林蓄积量或产量的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的误差率对比 , 分析了各
种方法的优劣 , 以确定较为正确适宜的计算方法。
(一 ) 材料和方法
1
. 利用本研究中所得到的六块10 0 X 1 0 0 m Z的标准地外业调查资料 , 在每块标准地内用
对角线取样法抽取五块O。 09 ha( 30 x 30 m “)的样地 , 共得到30 块样地资料 。
2
。 根据前述对毛竹胸径和秆重的相关研究所得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和统计。
3
。 以相关公式求出每株秆重 , 逐株秆重相加得到小样地的蓄积量作为标准蓄积 量 , 记
为 W 标 。
4
。 求算每一样地内竹株胸径的算术平均值 , 再用算术平均胸径和相应的计算公式 求 出
单株平均重示算 , 乘以总株数N 得到的蓄积量记为W : , 利用每一样地内竹株胸径的平方平均
值得到的蓄积量记为矶多 将每一样地内的竹株以 1 c m 为组距划分为若干个径阶 , 利用各径
阶组内竹株的平均胸径求出平均秆重面‘, 再利用秆重和径阶内的竹株数 : ‘求出总重矛‘. n ‘,
全部径阶相加得到蓄积量记为 IV 3 。 用计算公式表示为 :
平: = N 。 滚算 W : = N 。 牙平 W a 二 艺平 ‘. , ‘
5
。 对每一样地的几个蓄积量值进行比较 , 求算平: 、 平:和平3对平标的误差率和各自的平
均值 , 以比较各种求算方法的优劣。
(二 ) 结果和分析
1
, 毛竹林蓄积量或产量不同计井方法的比往分析 由于毛竹林蓄积量或产量的计算的
2 7 4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2怒
实质是相同的 , 这里以蓄积量的计算为例 。 以评标作为标准蓄积量 ,
结果和相应的W 标的误差率列于表 7 。
裹 , 不同计算方法的误差率
另三种计算方 法的计算
补 砰 3 1卜\ 计算、 方 法 附 :r
(单位 : % )
{
分 3
误差率 平均值 }误差率一平均值 误差率 }平均值 误差率 平均值1误差率 一平均值
误差率⋯平均值
安 吉(1 )
(2 )
(3 )
(4 )
(5 )
一 2 。 2 8
一 2 。 25
一 2 . 8 1
一 2 . 0 4
一 2 . 3 1
一 0 。 4 9
一 0 . 4 9
一 0 . 6 1
一 0 . 3 9
一 0 . 5 0
一 0 。 0 79
一 0
.
0 9 0
一 2 . 3 4 一 0 . 5 0 一 0 . 09 2 一 0 . 0 8 7
样地号
奉 化( 1 )
(2 )
(3 )
一 3 . 4 3
一 2 。 5 7
一 2 。 7 9
一 2 。 9 7
一 3 。 4 0
~ 3

0 3
一 0
.
0 79
一 0 . 0 97 :::
一 0 。 9 1
一 0 。 6 5
一 0 . 4 9
一 0 . 7 8
一 0 . 9 0
一 0 . 7 5
分宜( 1 )
(2 )
(3 )
(4 )
一 2 . 5 6
一 2 . 4 4
一 3 . 0 0
一 2 . 6 2
一 0 . 6 6
一 0 。 4 8
一 2 . 7 5 一 0 . 6 2 一 0 . 5 8
(“) 卜“· 1 ‘1 }
一 “· ““
一 0 。 8 9
龙游( l )
(2 )
( 3 )
(4 )
(5 )
一 2 。 8 9
一 2 . 14
一 4 . 3 2
一 3 。 0 5
一 3 。 10
一 0 . 0 8 2
一 0 . 0 8 7 {一 0 . 08 0
一 0 . 1 5 3
一 0 . 0 7 6价庆元 (1 )(2 )(3 )(4 )(5 ) 一 2 . 15一 1 . 7 6一 2 . 4 9一 1 . 6 5一 2 . 2 1 一 0 . 24 一 0 . 0 6 6械一 0 . 2 0一 0 。 2 6 一 0 . 0 5 7一 0 . 06 4一 0 . 07 0一 0 . 07 6一 0 . 06 5 桃泥( 1 )(2 )( 3 )( 4 )( 5 ) 一 0 。 23一 0 . 99一 1 . 5 3一 1 . 8 5一 1 . 1 3
由表 7 看出 , 不同计算方法对W 标的误差率各不相同。 以 W : 计算方法的结果最 为 接近
W 标 , 误差率均为负值 , 平均误差率绝对值在 1 %。以内 , 仅个别样地误差率绝对 值 略 超 过
1 编 ; W , 计算方法误 差 率最大 , 平均误差率在 2 一 3 % , 个别样地误差率可 达 4 . 32 写 ,
也均为负误差 , 万 : 的计算方法误差率居中 , 误差率绝对值一般在 1 %以内 , 除桃源的五 块
样地外也均 为负值 。 桃源之所以出现正误差并非数据异常 , 而是由于其胸径 、 秆重的回归方
程中 , 胸径的指数为 1 . 7 4 9 6 , 小 于 平方指数 2 , 而其它五块样地的胸径指数均大于 2 。
由秆重和胸径的相关计算公式求出每竹秆重 , 再相加而得到蓄积量或产量 , 无疑是最为
冗繁的 , 除非在要求非常精确的场合 , 一般不宜采用 。 由方法 3 求算 , 精度很高 , 误差率一
般不会超过 1 %l〕, 但这要求把原始调查资料首先按径阶分组 , 在数据资料比较多 的 时 候 ,
所占用的工作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 利用样地的毛竹胸径的算术平均值求 算 重 量 最为简捷方
便 , 但往往误差较大 , 特别是在毛竹林分的胸径分布相当离散的情况下 , 误差会更大 , 所 以
此法可应用于胸径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和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场合。 利用胸径的平方平均优求算
重量 , 方法简便 , 精度相对也较高 , 一般误差率在 1 % 以内 , 可以认为此法是毛竹 林 分 蓄
积量或产量的正确适宜的计算方法 。
三 、 毛竹胸径和眉径的换算
在 毛竹竹材商品流通领域 , 我国重点毛竹产区的浙江等省长期以来一直沿用量取眉 围为
标准 , 而在我们的毛竹林调查和试验中又常常是用胸径检尺 。 毛竹的胸径和眉径具有一定的
相关关系 , 利用这种相关关系在测得毛竹胸径 (或眉径)后 , 就可以相应求出毛竹的眉径 ( 或
Ž成d,为了
9†3 期 马乃训等 : 毛竹林试验地设置和调查方法的研究
胸径 ) , 为了便利于两者的换算 , 本文通过实测数据的相关讨论和计算 , 给出了两者相互换
算的相关方程式 。
(一 ) 材料和方法
在外业调查中分别不同竹林类型 , 随机抽取若千竹株 , 在调查检尺时同时量取其胸径和
眉径值 。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别竹林类型和径阶求出胸径和眉径的相关式 , 随机样本的组成
情况如表 8 。
表 8 脚径 、 眉径换算的分径阶随机样本组成

竹 、林类型 冬
( e m )
1 2 1 3 14 1 5 1 6
17 0
9 0
6 8
1 3 5
2 7
7
12
8
3
1 6
n曰月才,”.五J性的舀1一几bQ甘几自69d16工JdZ7,‘勺白
,二
自0nU5 639
月J44
J怪.土J,19
8
Il
I
(二 ) 结果和分析
调查数据资料和统计计算结果表明 , 毛竹胸径增大 , 眉径相应也增大 , 两者之间的相关
关系以直线回归方程表示最为紧密 , 而且这种相关关系在不同毛竹林类型间有差异 (表 9 ) 。
表 , 毛竹林脚径和眉径分径阶统计计算
径 阶 ( C m )项 目
}一了厂万下了厂丁下丁下万下丁丁万丁万了万丁丽一.扭l 招介
:⋯拿, _卜{鑫::队:{)::1洲孩⋯熟::⋯彝::⋯鑫::众::⋯
注 : 刀—脚径 , D l—眉径 。
由表 9 得到眉径换算为胸径的直线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
丰产林 D = 0 . 0 2 0 5 7 + 1 . 0 1 7 6 7 D ; , , = O。 9 9 9 9 6 , 达极显著水平 ,
中产林 D 二 0 . 1 6 1 3 8 + 1 . 0 0 5 4 6 D : , : = 0 . 9 9 9 9 8 , 达极显著水平 ;
低产林 D = 0 . 0 4 1 5 5 + 1 . 0 1 8 7 3 D : , , = 0 . , 9 9 91 , 达极显著水平。
2 7 6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2 卷
A STU D Y ON E S T ABL !SHME NT AND INV E ST IG AT !ON
ME T HO D S OF B AMB 0 0 E X PE R !ME NT AL F!E LD
M a N a ix u n Z h a n g W e n y a n Ch e n H o n g x in g
一T 八e R e s e a r c , : I o s t‘to to o f S u b tr o 尸i c a l F o r e s tr, C 4 F )
L iu Zh i L a i Ju n she n g Y in B in Sh i Sie h u n
(T ho F o r e : tr夕 I o d : : : tr夕 D e 夕a r t二 e o t , Z 人e j‘a , :夕 C o [le 夕。 o f F o r e : tr , )
A b s tr a e t T h e v a r ia tio n o f ba s ie in v es t ig a t io n fa e to rs o f b a m bo o sta n ds
s u c h a s v o lu m e
, to ta l w e ig h t o f n ew ly b o rn ba rn b o o in d iv id u a ls Pe r y e a r
,
d e n s ity a n d d
.
b
.
h
.
(d ia m e te r b rc a s t h e ig h t) a r e v a r ie d
,
w ith th e le a s t
e o e ffie ie n t o f v a r ia tio n in d
.
b
.
h
.
a n d la rg es t in to ta l w e ig h t o f n e w ly
bo r n b a m bo o in d iv id u a ls Pe r y e a r
.
L es v a r ia tio n w a s fo u n d in b a m b o o s ta n d s
o f g ra d e 工 1. e . s ta n d w ith hig h yie ld a n d m o r e in s ta n ds o f g ra d e 1 1 . e .
s ta n d w ith lo w y ie ld

F o r th e m e a su re m e n t o f to ta l w e ig h t o f n e w ly bo rn
ba m b o o in d iv id u a ls Pe r y ea r
, th e siz e o f s a m Ple P lo t fo r s ta n d o f g r a d e l
s u g g e s te d 15 a b o u t 50 0 m
Z a n d fo r th a t o f g ra d e 且 a n d 皿 6 0 0一5 0 0 m Z g en e -
ra lly
,
N e it he r tl一e sh a Pe o f sa m Ple p lo t n o r the lo c a t io n o f t h e r e e ta n g u la r
sa m P I户 P lo t w a s fo u n d w ith a PPa re n t e ffe e t o n e x Pe r im e n ta l e r ro r
.
F o r th e e v a lu a t io n o f v o lu m e o r y ie ld o f b a m b o o s ta n ds
, th e sim Ple 3 t
a n d fa s te s t m e th o d fo u n d w a s t o m u lt iPly th e to ta l n u m be r o f b a m b o o in d iv i
-
d u a ls b y th e m e a n w e ig h t o f ba m b o o in d iv id u a ls e a le u la te d fro m th e m e a n
v a lu e o f th e s q u a r e d d ia m e te r in t h e sa m Ple Plo t

T he a v e ra g e r a t io o f the
d e v ia t io n e a le u la t ed by th i3 m e th o d fro m r e a l y ie ld to r e a l y ie ld w a 3 1哪
th a n 0
.
1%

F o r s a m P le P lo ts o n ly w ith d a ta o f d ia m e te r o f b r o w he ig h t (D 一)
,
it 15
Po s ib le to e a le u la te th e d ia m e te r b r e a s t h e ig h t (D ) fr o m D I u s in g fo llo w in g
fo r m u la e
:
D = 0
.
0 2 0 5 7
一卜1 . 0 1 7 6 7 D , fo r s ta n d s o f g r a d e 工 , D = 0 . 1 6 1 3 8 + l . 0 0 5 4 6 D :
fo r s ta n d s o f g ra d e 1 a n d D = 0
.
0 4 一5 5 + 1 . 0 1 s7 3 D , fo r st a n ds o f g r a d e 1 .
K e y w o r d s b a m bo o s ta n d s ; a r r a n g e m e n t o f sa m Ple P lo t : in ve s t ig a tio n
m e th o d ; v o lu m e ; y ie 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