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White Wax Scale, Ericerus pela Chavannes, in China

白蜡虫在我国的地理分布



全 文 :第 4 卷 第 2 期
1 9 9 1 年 4 月
林 业 科 学研 究
FO R ES T R ES E A R CH
V o l
.
4
,
N o
.
2
A P r
. ,
1 9 9 1
白蜡虫在我国的地理分布 .
张 长 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派昆虫研究所)
摘共 通过对白蜡虫考察和引种实验认为 : 白蜡虫在我国的分布 , 大致从 85 ’08 ‘~ 1 2 1 . 2 3 ‘ E ,
1 8

~ 42
.
N , 垂直分布范围 , 从海拔4 . 7 ~ 3 o0 rn , 气候观察 , 从暖温带到北温带 , 从北亚热带到
南亚热带 , 白蜡虫种群可以生存发展 。 白蜡虫对不同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适应性很强 , 可塑性很
大 , 其天敌昆虫的地理分布 , 基本上与白蜡虫的分布是一致的。
关. 润 白蜡虫 , 地理分布 , 中国
白蜡虫是我国重要的林业资源昆虫 。 白蜡是重工业和医药 、 食品等轻工业不可缺少的原
料 , 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 。 因此 , 弄清我国白蜡虫资源和地理分布以及白蜡虫的习性和
特征 , 对于发展我国的白蜡生产, 繁荣山区经济 , 提高人民生活 , 支援工业建设和对外出口的
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
1 白蜡虫的地理分布
白蜡虫 (El fc er u s p e la Chava n n e s ) 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图 1 ) , 大致从5 5 0 0 5 ‘ E 的西藏
吉隆、 樟木到 1 21 “23 ‘ E 的上海、 宁波、 台湾 , 从 18 O N 的海南到 42 O N 的辽宁 ; 在垂直分布
方面 , 从海拔4 . 7 m 的上海到 2 O0 m 左右的云南昭通 , 贵州的毕节 , 四川 的西昌 、 凉山 , 以
及2 s oo m 的西藏吉隆、 樟木等地区 。 在这辽阔的地区范围内, 从暖温带到北温带, 从 北 亚
热带到中、 南亚热带均有白蜡虫分布 。 在不同的气候 、 生态环境中 , 从年均温 9 ℃ , 最冷月
均温 一 1 2 . 8 ℃ , 极端最低气温 一 3 。。 4 ℃ , ) 10 ℃年积温3 4。。℃的北温带辽 宁 鞍 山 、 本溪
等地区到年均温 19 ℃ , 最冷月均温n . 2 ℃ , 极端最低温1 . 8 ℃ , ) 10 ℃年积 温 6 6 7 2 . 2 ℃
的南亚热带的云南景东 、 墨江、 永德 , 通过对白蜡虫引种实验 , 其种群均能繁衍后代 , 而且 ,
在永德也有白蜡虫自然种群分布 , 在海拔23 . 3 m , 极端最高气温41 . 3 ℃的武汉 , 海 拔 4 . 9
m

4 0

6 ℃的长沙 , 海拔3 5 0 m , 4一 3 ℃的南充 , 海拔3 5 1 . l m , 4 4 。 o oC 的重 庆 等 地 , 以
及年均 温 1 9 . 5 ℃ , 妻 10 ℃年积温6 16 9 . 7℃的江西赣州均有白蜡虫分布 。 据 调查 , 白 蜡 虫
在这些地区已有 20 多年的历史 , 其世代稳定 , 雌雄虫生长发育正常 , 产 虫 , 产蜡也好 。
由表 1 可见 , 在26 O N 以南和32 0 4 0, 以北的地区 , 白蜡虫种虫大小 , 并不 比我国著名产
虫老区云南昭通的差 , 蜡花厚度和丰满度 , 也可和产蜡老区四川峨嵋、 南充地区的相媲美 。
本文于1 9 8 9年 2 月 13 日收到 。
* 纷元杰 、 吴国庆 、 杨永贵 、 王 应昌、 王任喜 、 林盆祥 、 陈涛、 罗万忠同志参加部分工作。 云南、 四 川、 贵州 、 溯南 、
湖北 、 块西 、 广东 、 辽宁 、 上 海等省市土产公司 , 江西 , 福建省林业 厅及侠西省动物所等单位给予协助 , 在此一 并
致猫。
2 期 张长海 : 白蜡虫在我国的地理分布 19 3
7 0
. 1 0 0 飞Z Q 飞3 0 。
5 0
.
.Ž臼J”翻广 、_ 产、 。 口声 .峨厂 扒. J 尸少、 ·~广 .‘ .洲 \厂 / 下’一‘ t.’哟/枯 气、. 口. 州、. .认吸下.从、.伙‘ 习、、 ·、 ,伙- . . 曰尹 、 、 .1 4 、 r对3Œ一11、.、f.户、 下咎、 C咋萝厅闻.厂 ’、 ·
、 . 夕
:
)
/ 1

9 0
.
O 自蜻虫分布区
1 0 0
8争 ’‘山一
1 1 0 0
比例尺 : 1 : 3 6 0 Q0 00 0

0 2 6 7 7 2 0 1 0 8 0 k m
妇口. . . . 曰肠. 口 . . . 曰卜一 . . 目 .
图 飞 白蜡虫在中国的地理分布示意
衰 1 白 绪 虫 种 虫 和 绪 找 . 度 指 标
纬 度 海 拨 白蜡虫种虫大小 ( m m )
长 宽 高
蜡花厚度
( m m )
篆殖方式
人工放养
自然繁殖
人工放养
自然萦殖
人工放养
人工放养
人工放养
人工放养
自然繁狱
自然策殖
nJO口ŽR”‘U滩.3)沼一5冉bs月‘氏U”吕n八nŽ,二Ž吕通.”土n才.⋯89gn一9
1占
O目”吕‘“.QU人1768.⋯80曰gQ†,自n”O†‘U月吸O即379.⋯90ŽUf1,占,一、.,工
5
。峨0
6
.
9 5
5
.
5 2
07152sn
6J
.⋯901一,占曰lnŽUZ月b屯OU砚U介舀百⋯O曰OU几tl”,二.上,占”n..一上才,“‘,O”30臼.⋯80121. 1口l
( m )
1 4 5 0
1 6 0 6
.
2
1 1启2
1 吕5 0
1 9毛马
石47 。 2
3 8 0
2 3
4
.
7
介”色1‘八.6的nO工止比422033tU,‘
2邓双肠793014关德东明通嵋充侮汉山马永景昭昆峨南武上鞍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4 卷
位于 2 3 “ 4 4 ‘ N 的永德自然分布的白蜡虫 , 历史悠久 , 种虫 长 1 0 . 9 2 m m , 宽 9 . 7 8 m m ,
高 9 . 5 2 m m ; 怀卵量平均了4了7粒 , 最高1 4 5 7 4粒 , 最少1 5 了6 粒 , 早 : 古性比 平 均 1 : 4 . 0 5 ,
最 高 1 , 5 . 8 5 , 最低 l , 3 . 15 , 卵 平 均长 0 . 5 1 m m , 宽 o . 2 7 m m , 蜡花平均厚 s . 3 9 m m , 最
厚 7 . 0 m m , 最薄 3 . 35 m m , 蜡熔点82 . 5 ~ 83 ℃ 。 值得指出 , 白蜡虫雄性比之高 , 卵之大
在全国白蜡虫中是少见的 。
位于41 0 10 r N 的鞍山 、本溪自然繁殖的白蜡虫种虫之大 , 在全国也是 少 有 的 。 种 虫 长
2 2
.
2 5一z 4 . 75 m m , 宽 9 , 4 5一 z 3 . 2 5 m m , 高9 . 7 5一 1 3 . oo m m ; 蜡花平 均 厚 5 . 5 2 m m , 最
厚 6 . 7 5 m m , 最薄 4 。 Oo m m 。
处于3 1 0 07 ‘ N , 海拔4 . 7 m 的上海白蜡虫 , 不但历史悠久 , 而且 虫 、 蜡 皆 好 。 明 末 清
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曾记载上海一带有白蜡虫分布 , 洛克哈特(W . L o k hat , 1 8 5 3) 把上海
白蜡虫连同白蜡样品带到英国供研究 , 日本纷虫专家桑名 · 伊久吉(19 21 )在上海公园里采得
白蜡虫标本 , 60 年代初 , 浙江人在上海龙华一带放养白蜡虫 , 获得好 收成 。 1 9 8 4年 , 我们在
上海也采得白蜡虫标本 , 种虫长 5 . 9 5~ 1 2 . 7 5 m m , 宽 5 . 4 5~ 1 1 . 2 5 m m , 高8 . 5 0 ~ 1 1 . 35 m m ;
而蜡花之厚可说是全国之冠 , 蜡花平均厚度 6 . 94 m m , 最厚 8 . 45 m m , 最薄 4 . 75 m m 。
处于2 5 0 0 1 ’ N , 海拔 1 85 o m 的昆明自然繁殖的白蜡虫 , 不但雌虫长得好 , 而且雄 虫泌蜡
也好 。 种虫平 均长 1 1 . 3 0 m m , 宽 9 。8 8 m m , 高 1 0 . 1 0 m m , 怀 卵 量 平 均 7 5 8 3粒 , 最 多
1 4 3 5 3 粒 , 最少1 3 1 7粒 , 蜡花平均厚 5 . 9 3 m m , 最厚 8 . 0 0 m m , 最薄 4 . 4 5 m m 。
1 9 5 6年我们在 1 1 9 0 2 0 , E , 2 6 O N 的福州发现白蜡虫自然种群 , 1 9 5 7年张再福等在2 6 0 1 3 ‘
N
, 1 1 7
0 3 2 ‘ E 的福建沙县湖源发现自蜡虫自然种群 , 种 虫 长 1 0 . 8 0 m m , 宽 1 0 . 9 0 m m ,
高 8 . 60 m m , 蜡花平均厚 6 . 65 m m , 最厚 7 . 50 m m , 最薄 5 . 30 m m 。 事实证明 了李时 珍《本
草纲目》关于 白蜡虫在福建的记载 。 1 9 8 8年 , 我们在2 O N 左右的云南马关县中越边 境 发 现
白蜡虫 , 这是目前 (除历史记载海南省有白蜡虫外 )我国 已发现有白蜡虫分布最南的地 区 , 当
地苗族很了解白蜡生产和用途 。 根据文 山地区1 9 5 8年《土特产品发展概况》记载 , 全 区八个县
都有白蜡虫分布 , 29 5 2年收购蜡 5 0 k g , 一, 5 7年产虫 5 0 0 k g , 产蜡 3 5 0 k g 。
综上所述 , 白蜡虫在 2 6 O N 以南和3 O N 以北的地区 , 能够繁衍后代 ; 在垂直分布方面 ,
不但在1 0 0 ~ 2 O0 m 海拔地 区能繁衍生存 , 产虫 、 产蜡好 , 而且 , 在 2 0 m 以下低 海 拔地
区也能正常繁殖 , 产虫 、 产蜡也好 。
2 讨 论
到目前为止 , 我们 已知道白蜡虫不但分布于暖温带 、 北温带 , 而且 在 北 、 中、 南 亚 热
带地区也有白蜡虫分布 , 从地理座标上看 , 大约从 5 5 0 0 5 ‘~ 1 2 1 0 2 3 , E , 1 8 。 ~ 4 2 “ N ; 在垂
直分布方面 , 从海拔 4 . 7 m 到 3 。。o m 的地区, 在气候方面 , 从年均温9 ℃到19 . 5℃ , 最冷月
均温 一 1 2 . 8 ℃到最热月均温29 。 3℃ , 极端最低温 一 30 . 4℃到极端最 高 温 4 4 . 0℃ , 》 10 ℃ 年
积温3 4 0 0 ℃到6 6 7 2 . 2 ℃ , 年 日照 9 4 8 . 5一2 6 0 0 h , 年 降 雨 量 7 o o m m 到 1 5 9 3 。s m m , 左卜
相对湿度68 %到 83 %等范围内。 在这些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 均有白蜡虫分布 。 由此可 见 ,
白蜡虫对不 同的气候环境和生态条件适应性很强 , 可塑性很大 , 它是一种广温性昆虫 。
白蜡虫之所 以分布这样广 , 一方面与白蜡虫对不同的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 可塑
2 期 张长海 : 白蜡虫在我国的地理分布
性有关; 另一方面 , 也与白蜡虫食物因子分布之广 (即白蜡虫寄主植物分布之广 )有关 。 据考
察 , 白蜡虫主要寄生于木择科女真属 的 大叶 女 真 Li gu st、二 luc i血m A it . , 小叶女 真 L .
o : fn o主C a r r 。 , 长叶女真 L . c o m p a c 玄um H o o k 。 f. e t T h o m s 。 , 华南小蜡树 L 。 e a lle 犷, a n 、,n
D e C n e
· , 虫蜡树 L · l ob u s‘u m B I· , 小蜡树 L · s£”en se L o ur · , 蜡子树L · a c u ‘15 5 £m “水 Ko e ·
h n e
. , 水蜡树乙. o btu s汀o liu m Sie b . e t Z u e e . 给叶小蜡树L . : : 9 0 5 : l。二 S m ith . 和白蜡树属
的 白蜡树外ax in u s c hin e , 5 15 R o x b . , 大叶白蜡树F . chin e n sis v a r . 1彻n c ho p甸lla H e m s l. ,
小叶白蜡树 尸 . bu n g ea n 口 D C . , 河北白蜡树 F 。 ho p ele n s is T a昭 . , 水曲柳 F . 二a n d shu : ic a
R 叩r . 等树种在我国不同的气候带 、 不同的海拔地区均有分布 , 因而 提供了 白蜡虫广为分
布的条件 。 虽然白蜡虫是一种狭食性昆虫, 但是 , 在不同的气候带中, 只要有其食物 因子存
在 , 通过人工引种或其自然分布 , 白蜡虫种群是能够繁殖后代生存发展的 。 因而说明 , 狭食
性昆虫对不同的气候环境 , 更有广阔的适应范围 。
考察还发现 , 无论是高纬度地区, 还是低纬度地区和低海拔地区; 无论是温带 , 还是亚
热带 , 白蜡虫都有它本身的天敌昆虫存在 。 1 9 8 。~ 1 9 8 4年 , 考察了23 O N 的云南永德 和4 1 0 01 ’
N 高纬度辽宁的鞍山 ; 海拔2 3 m 的武汉 , 4 . 9 m 的长沙 , 3 5 。 3 m 的泪 罗 , 12 3 . 8 m 的赣 州 ,
27 o m 的湖南藏红 , 40 m 的四川乐山 、 南充及陕西的安康 , 4 . 7 m 的上海和2 ooom 左 右高
海拔地区云南的昭通 , 贵州的毕节 , 四川的西昌 、 凉 山 等 虫 , 蜡 伍 , 都有白蜡 虫 天 敌 存
在 。 主要是白蜡长角象 A nt hri如 5 la]’iev or us Chao . , 它主要以 白蜡虫雌虫为食 , 黑缘红瓢虫
C厉lo co 阳 : 。衍d “: H o p e . , 以白蜡虫雄虫为食 ; 另外 , 还有许多种小蜂 , 主 要 是白蜡虫跳
小蜂 瓜e : 讨 e r y s e滋c e“ Ishii. , 蜡纷黄色跳小蜂M e忿a ph, e o s s p . , 白蜡虫啮小蜂 T et : a s忿i-
动us sP 。 等天敌昆虫 , 不但危害白蜡虫雌虫 , 而且对雄虫危害也相当严重 [’1 。从危害程度看 ,
不但低海拔地区白蜡虫受害严重 , 而且高海拔地区的白蜡虫同样也受害严重。全国著名产虫老
区 , 海拔 1 40 o m 左右的云南昭通地区永善县万和乡白蜡虫天敌寄生 达 4 5 . 5 % , 1 9 50 m 的
昭通县卡子村种虫被寄生7 9 。9 3 % , 2 15 o m 的巧家县王家坪种虫被寄生7 8 . 3% , 1 90 o m 左右
的西昌种虫被寄生72 . 3 % , 1 9 80 m 的贵州威宁种虫受害达82 。 45 % ; 1 9 8 6和1 9 8 8年又 在 昭
通地区调查 , 有的县白蜡虫几乎全部被天敌昆虫毁灭掉 , 当地群众称这种现象谓 “三红三黑 ”
(即三年由于白蜡虫天敌危害轻 , 种虫红润包满得到丰产 ; 当害虫蔓延大发生 , 白 蜡虫 几乎
全被寄生 , 造成大量种虫死亡变黑 , 生产无收获 )l 勾 。 综上所述 , 在全国范围内 , 无论 是 虫
区, 还是蜡区 , 或虫 、 蜡混合区 , 都有白蜡虫天敌存在 。 根据食物链的理论 , 我们认为论及
白蜡虫的分布 , 必然涉及到它本身的天敌昆虫分布 。 因此 , 今后在布局白蜡生产时 , 必须往
意对白蜡虫天敌进行防治。
今 考 女 献
仁1 〕 吴次彬 , 1 9 8 9 , 白蜡虫及白蜡生产 , 中国林业 出版社 , 2 5 ~ 2 60
〔2 」 邹钟林 , 1 0 50 , 昆虫生态学 , 上海科学出版社 , 1 2 ~ 1 3 , 2 5 7 ~ 2 9 4 。
10
6 林 业 科 学 挤 壳 ‘春
T ho G e o g ra Phie D is trib u tio o o f th
e 砰hite 万a x
S c o le

E r ic e r u s 力e la C ha v a n n e s , in C hin a
, J . 产
Z h a n g C ha n g ha i
(几e R e : e a , e h l ” s titu *‘ o j E c o ”o 价ie l 月 : ‘c t : C A F )
A b s tr耽t T h e m o n o g r a Ph o f th e g e o g r a Ph ie d i3 tr ib u t io n o f
w a x se a le 五a s n o t b e e n r ePo r te d b e fo r e 。 In th e y e a r s 19 8 0 to
th e
1 9 8 8
,
W h it e
In V e 3
-
t ig a t io n o n th e w h it e w a x s e a le h a s b e e n e o n d u e t e d
.
T h e in v e 3 tig a tio n
in d ie a te d tha t the w h ite w a x sc a le
, 5 d i3t r ib u t io n 15 fr o m 8 5
0
0 8
,
to 1 2 1

2 3
,
E a n d 1 8
0
to 4 2

N ; w it五 a n e le v a t io n o f 4 。 7 m to 3 0 0 0 m in v e r t ie a l
d is tr ib u t io n ; fr o m th e w a r m te m Pe r a t e z o n e to n o r th te m Pe r a te z o n e a n d
fr o m n o r th s u b tr o Pie a l z o n e to the so u th s u b t r o P ie a l z o n e
.
T he a d a Pt ib ility
o f th e w h ite w a x se a le to d iffe r e n t e lim a t ie e n v ir o n m e n ts a n d e e o lo g ie a l
c o n d it io n s w a s q u ite s tr o n g a n d its Pla 3 t ie ity q u ite b ig

T h e d is tr ibu t io n
o f its n a tu r a l e n em ie s i吕 b a s ie a lly t h e s a m e a s th a t o f the w h it e w a x
s Ca le

K e y w o r d s w h it e w a x se a le ; g e o g r a Ph ie d is t r ibu t io n : Ch in a
心洲粉
“杉木优良品系综合选择及其利用”通过技术鉴定
由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试验中心和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共同开展的“杉木优 良品系综合选择及其利 用”
的研究 , 于 1 9 90年10 月30 ~ 3 1口通过新余市科委技术鉴定 。 评审委员会认为本研究目的明确 、 方法先 进 、
设计合理 、 资料齐全 、 数据可靠 、 结论可信。 经十年系统研究 , 探索了杉木生长 、 形质和材质等性状在 种
源 、 家系不同群体中的遗传变异模式 , 为今后开展杉木多性状综合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两水平的试 验 , 允
分利用了各层次群体中遗传方差 , 提高了选育效果, 加速了选育进程 , 在国内首次将指数选择法应用 于林
木优良品系评选 。 本研究共评选出10 个优良种源 , 3 个优良半同胞家系和 3 个优良全同胞家系 , 经较大 面
积生产验证 , 效益明显 , 具有推广价值 。 评委会认为本研究具有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地位 , 其中两水平 选
种研究和指数选择法应用达到国际水平 。
(中国林业科举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脸中心 李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