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Proveniance Test of 12-year-old Slash and Loblolly Pine

12年生湿地松、火炬松种源试验*



全 文 :第 7 卷 第 6 期
1 9 9 4 年 1 2 月
V o l
.
7
,
N o
.
6
1尧e . , 1 9 9 4
12 年生湿地松 、火炬松种源试验 ‘
宋云民 潘志刚
摘要 对我国 12 年生火炬松 、湿地松 7 个试验点 (3 个气候带 )种源及树种对比试验进行了分
析 。结果表明火炬松种源间差异显著 , 种源与地点互作显著 , 但互作方差较小 。根据种源的生长 (高 、
径 )和适应性 (保存率 、抗病虫害、耐寒等)选出 L 一 9 、 6 、 10 火炬松优良种源 。 这些种源均产自美国东
南沿海 , 最适宜在我国中亚热带发展 , 其次为南亚热带 ; 北卡州及内陆种源 L 一 2 , 5 , 6 生长快且较耐
寒 , 适宜在北亚热带种植 。 湿地松种源间差异较小 , 呈随机变异 , 种源与地点互作不显著 , 适宜在我
国南 、中亚热带发展 . 其优良种源产自佐治亚州南部及佛罗里达州北部中心产区 。 两种国外松均应
在 40 0 m 以下低丘 、 岗地及沿海砂地发展 。 马尾松可在亚热带 40 ~ so m 以上山地发展 。
关镇词 火炬松 、湿地松 、种源试验
湿地松 (p l’n us eu io t’i E n ge lm . ) 、火炬松 (p . tae d a L . )原产美国东南部 , 为美国南方松中
最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 。 它生长迅速 ,适应性广 , 容易育苗造林 。 湿地松不仅可以造纸 , 还能提
供优质松脂 。 这两种国外松在世界亚热带及部分热带高海拔地区广为种植 。 我国引种湿地松 、
火炬松已有 50 余年历史 , 据 1 9 9 2 年底不完全统计 , 湿地松 、火炬松在我国 12 个省 (区 )造林面
积达 1 50 万 h m , , 其中湿地松占 80 % , 火炬松占 20 % 。 作为树种及种源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 , ·2 ] 。
系统地开展湿地松 、火炬松种源试验在我国始于 1 9 81 年 , 当时列为林业部重点课题 , 由中
国林科院林业所组织南方 7 个试验点参加 。 本文仅报道 7 个试验点 12 年生种源林试验结果 。
1 试验设计及种源说明
1 9 8 1 年进行湿地松 、火炬松全分布区种源试验 ,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 9 株 / 小区 , 6 次
重复 , 株行距 2 . 5 m x 3 m 。 试验采取树种与种源对 比同时进行 , 即产 自美国 10 个州的火炬松
天然林 10 个种源 , 与我国福建南屿林场产的种子 , 对照树种有产自佛罗里达州的湿地松 (S一 8)
表 l 种源试验地概况 (1 98 1 年)
海拔高 年均温 年降水 无霜期
(℃ ) (m m ) (d )
2 1
.
6 5 1 5 2 6 2 5 0
1 9
.
5 1 3 7 0 3 1 0
1 7
.
5 1 6 1 0 2 7 6
1 7

1 1 1 15 3 5 6
1 5
.
5 1 5 5 0 2 2 0
1 5
.
2 1 0 0 0 2 2 3
1 5
.
0 1 10 0 2 3 1
地 形 土 壤
丘陵 , S E , 红坡 ,土 层 8 0 c m 厚 , p H 4 . 8 ~ 5 . 5
低 山 , W , 2 0 ~ 2 5 0 , 红坡 , 土层 8 0 。m 厚 , p H S . 0
低山 2 0 , 板页岩发育的红坡 , 土层 l m 厚
丘陵 , 1 50 , SW , 黄壤 , 土层 60 c m 厚 , p H S . l
低丘 , 2 5 ~ 30 0 , 红黄坡 , 土层 8 0 。m 厚 , p H 4 . 5
丘陵 , 黄棕壤 , 土层 l m 厚 , p H 6
低tIJ , S W . 2 5 0 , 黄棕坡 , 土层 so c m 厚 , p H S . ‘~ 6 . 0
(m)一37051648地 点
纬度
(
. N )
广西大青山实验局 21
福建南屿林场 26
江西大岗山实验局 27
四川沪县 玉蝉试验站 29
浙江富阳亚林所 30
南京老山林场 32
河南鸡公山林场 31
经度
(
O
E )
1 0 6
.
7
1 1 9
.
3
1 1 4
.
0
1 0 5
.
4
1 1 9
.
0
1 1 8

6
1 1 4

l
1 60 ~ 27 0
1 30
3 50
1 9 94 一 0 5 一 0 4 收稿 。
宋云民助理研究员 , 潘志刚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 10 。。9 1 ) 。
. 本 项研究为 19 8 1 年林业部重点课题 。 参试 7 个单位有黄镜光 、 詹福兴 、刘 昭息 、陈天庆 、李忠杰 、李江南 、截天树 、余金
柱等同志参加 。
6 期 宋云民等 : 12 年生湿地松 、火炬松种源试验
和 当地马尾松 (P in u : m a s so n ia n a L a m b . ) ;湿地松共 1 0 个种源 , 其中 8 个产 自美国 , 另加上我
国福建南屿林场及广东台山红岭种子园的湿地松 , 对照树种有阿肯色州的火炬松 (L 一3) 及当地
马尾松 。 7 个试验地概况见表 1 , 种源概况见表 2 。
表 2 种源概况
树 种 种 源 纬度
(
. N )
经度
(

W )
年均温
(℃ )
年降水
(m m )
只†月q或钊户钊户Ž†J勺C喇‹了门‘rdn乙
.⋯, .几J内bŽR‹h80口OOn八廿n妇1, 1,丈气土IL9†Ž去q乙
0户勺-办月了0⋯Q”一了O曰公JC以lO曰卫”Ž了UQŽO

一匀汽jOQŽ01八西Un己亡J汽†7.6.43.东乙L以0.民0n舀JQ口J口八J勺以舀qdg†
火炬松
新肯特 , 佛吉尼亚 N e w K en t , V A
帕可塔克 , 北卡 p a s q u o t a n k , N e
蒙特墨瑞 , 阿肯色 M o n t g o m e r y , A R -
奇克稍 , 密西西 比 C h ie k a s aw , M S
塔拉的加 , 阿拉 巴马 T a lad eg a , A L
卡尔斯顿 , 南卡 C ha r le s r o n , SC
比博 . 佐治亚 Bi b b , G A
缺尼特 , 德克萨斯 T r in it y , T x
纳索 , 佛罗里达 N o s s a u . FI
利文斯通 , 路易斯安那 l : v , n g s to n . z A
福建南屿林场
::
.
:目L-2I.4曰以8即l-A
S

8 (CK )
M (CK )
泰勒 , 佛罗里达
当地马尾松
佐治城 , 南卡
伯克莱 , 佐 治亚
伯克莱 , 佐治亚
T a y lo r
,
Fl
90
.
9
1 1 9
.
4 ( E )
8 3
.
5
1 0 19
.
8
1 3 33
.
5
1 3 7 1
.
9
1 2 9 0
.
8
1 3 2 5
.
9
1 2 2 2
.
8
1 17 6
.
3
1 2 2 7
.
3
1 32 2
.
8
1 5 15
.
1
1 3 7 0
.
4
1 4 2 0
.
0
S
一1
S

2
S

3
S

4
S
一 5
S
一 6
S

7
S

8
S 9
S

10
l_ 一3 (CK )
M (C K )
G e o
r g e to w ll
.
SC 3 3
.
4 3
B le e k le y
,
G A
B le e k le y
,
G A
M o b ile
,
A l
7 9
.
3 2
8 3
.
4 :;
.
;
莫别 尔 , 阿拉 巴马 ::
,
:
,上J悦月,9曰亡Jno工b
.⋯0ƒU01Ž,舟n h乙9†,一飞人q山1六j八IJ”n乙
巴JSC口U‘,n粉Og自
0 9 4
.
0
1 1 5 1
.
4
1 2 3 2
.
4
1 2 3 2
.
4
1 6 2 3
.
6
1 4 2 3
.
2
1 5 1 5
.
1
1 4 2 3
.
2
1 3 10
.
1
1 3 70
.
4
1 9 40
.
0
1 3 7 1
.
9
E
J任09曰6八石.
.⋯。dOUO口巴J,Q”‘O曰六石UQ.n…o11‘.
111 .
.
.⋯,’一10On几bg†j任八j乃J几I六ndQg曰,O
湿地松
哈里森 , 路 易斯安那 H a r r , s o n . M s
塔梅 , 路 易斯安那 T a m m a ny , L A
考 尔赫 , 佛罗里达 C a lo u n , Fl
泰勒 , 佛 罗里达 T ay fo r , FL
福建南屿林场
广东 台山种子园
蒙特墨瑞 . 阿肯色 M o n tg o m e r y , A R
当地马尾松
2 结果分析
2
.
1 火炬松
7 个试验点 12 年生火炬松种源的生长及保存率见表 3 。 火炬松不同种源间生 长 (高 、胸
径 )存在着显著差异 。 在南亚热带广西凭祥大青山实验局试验点 , 产 自佛罗里达州 L 一 9 明显超
过其它火炬松种源及对照种马尾松和湿地松 ;在 中亚热带福建南屿林场 50 o m 试验点 , 火炬
松种源感枯梢病 57 % ~ 1 0 % , 而对照马尾松则未感病 , 说明在 50 m 处因山地湿度大 , 日照
少已不适合发展火炬松 , 在中亚热带其它 3 个试验点火炬松较优 良种源为 L 一 9 、 6 , 均产自美国
东南沿海 , 在四川玉蝉试验点火炬松 L 一 1 0 、 7 也表现 良好 , 即生长快且保存率高 , 这包括美国著
名火炬松利文斯通种源 (L 一1 0) 及佐治亚 内陆种源 (L 一 7 ) ;在北亚热带靠沿海的南京老山林场 ,
东南沿海种源 L 一 9 、 6 生长快 、保存率高 , 在较北的河南鸡公山林场 , 因该处位于 31 . 8 “ N , 年平
均温度 15 ℃ , 火炬松南部种源因不抗寒而保存率较低 ( 46 写 ) , 产自北卡罗来纳州 ( 36 . 3o N )L -
6 6 0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7 卷
2 及 内陆种源(L 一 5) 生长较好且保存率高 。
表 3 火炬松不同种源生长及保存率
大青山实验局 (广西 ) 南屿林场 (福建) 大岗山实验局(江西 ) 玉蝉试验站(四川)
种源号 , 月、
、n 】少
全乏
气C ID ,
保存
(% )
H
(m )
7
.
7
7

6
7
.
3
7
.
8
7
.
5
7
.
4
7
.
4
7
.
9
7
.
5
7
.
3
7
.
6
7

6
7
.
9
竺一乏、C 1 1 1尹 保存(肠)
,竺、气1 1 1 声 只一乏、L lll 产 保存(% )
,
I,

、U 】J 念 保存(% )
987
O曰no内D6只U的工,奋UOS口O†甘Ž”OJQ甘L 一1
L

2
I
J 一
3
L

4
L

5
L

6
L
一7
l
口 ~
8
L

9
L
一 1 0
L

1 1
S

8
M
7
.
4 a b
7
.
7 ab
7
.
7 a b
7
.
6 a b
7
.
Z b
8
.
6 a b
7
.
5 a b
8
.
0 a b
9
.
Z a
8
.
7 a b
7
.
9 a b
9
.
1
8
.
3
1 1
.
4 b
1 l
.
4 b
1 1
.
3 b
1 1
.
3b
1 0
.
s b
1 2
.
6 b
1 1
.
4 b
1 1
.
l b
16

4 a
12
.
6 b
12
.
4 b
1 2
.
2
1 2
.
9
7
.
2 a bC
7
.
5 a b
6

s e
7
.
1 a bC
7
.
l be
7
.
3 a b e
7
.
4 a阮
7
.
4 a bC
7
.
3 a bC
7
.
6 a b
7

7 a
7

l
5

4
1 2
.
7 a b
1 2
.
9 a b
1 1
.
7 b
1 2
.
9 a b
1 3
.
l a
1 3
.
Z a
1 3
.
Z a
1 3
.
0 a b
1 3
.
l a
1 3
.
1 a b
1 3
.
1 a b
1 3
.
0
8
.
0
1 0
.
2 e d e
1 1
.
2 ab
1 0
.
0 e d
1 0
.
l e
1 0
.
6 玩d e
11
.
0 ab e
1 1
.
1 a b e
1 1
.
3 ab
1 1
.
7 a
1 1
.
s a
1 1
.
2 a b
1 0
.
0
8
.
1
1 5
.
1 bC d
1 6
.
4 a bC d
1 5
.
0 记
1 4
.
g d
1 6
.
o a bC d
1 6
.
o a bC d
1 6

g a
16
.
5 a bC d
17
.
6 a
16

g a
1 6
.
2 a bC d
1 4
.
6
1 3
.
7
,‘ŽOQ”叮R通且0七OJot了8Q†OU月了8S曰,
口甘
8
月才9†n乙”Ž,J,一了左.0曰99.⋯巴J了亡.bŽ”八O4通压七」1,1月.人五”工,l电工1三月子了J任,口1人通压0工OU厅矛OJQ甘n6o”O口曰†,
亚林所 (浙江 ) 老山林场 (江苏 ) 鸡松山林场 (河南 )
种源号 H DI . : 保存 H DI . : 保存 H 肠 . : 保存
( m ) ( e m ) ( % ) ( m ) ( e m ) ( % ) ( m ) ( e m ) ( % )
L
一 1 5
.
6 1 0
.
3 8 6 5
.
s be d e 1 4
.
o a bc d 96 6
.
3 a l 3
.
2 a b 8 3
L

2 6
.
0 1 0
.
7 8 8 6
.
2 a b e d e 14
.
s a bC d 96 6
.
5 a l 5
.
7 a 9 8
L 一3 5
.
6 9
.
9 9 4 5
.
6 e 1 3
.
2 d 96 6
.
l a l s
.
3 a b 9 8
l

4 6
.
0 1 1
.
1 8 1 5
.
7 d e 1 3
.
8 a阮d 98 6 . l a l 4 . l a b 9 4
L

5 5
.
8 1 0
.
8 7 8 6
.
o a b e d e 1 3
.
s bC d 98 6
.
6 a 1 5
.
8 a 9 8
L

6 6
.
1 1 1
.
4 8 3 6
.
6 a b 1 5
.
7 a bC 98 6
.
3 a l 5
.
4 a 8 9
L

7 5
.
8 1 1
.
0 8 4 6
.
l a b e d e 1 3
.
4 e d 98 5
.
7 a b l 4
.
l a b 8 3
L
一 8 6
.
0 1 0
.
2 7 6 6
.
o a b e d e 14
.
7 abC d 98 6
.
6 a 1 5
.
2 a b 8 9
L

9 5
.
9 1 1
.
4 8 2 6
.
2 a b e d e 1 5
.
6 a bC 98 5
.
l b 1 3
.
l b 4 6
L

1 0 6
.
2 1 0
.
3 7 5 6
.
7 a 1 6
.
1 a 98 6
.
2 a 1 5
.
o a b 8 9
L

1 1 6
.
2 1 0
.
3 8 8 5
.
7 e d e 1 3
.
9 a 96 6
.
2 a 1 5
.
1 a b 7 8
S

8 5
.
8 1 0
.
0 8 3 5
.
6 1 2
.
2 5
.
0 1 2
.
9
M 4
.
5 7
.
6 7
.
0 4
.
4 8
.
8 3
.
2 6
.
4
火炬松种源 (树高与胸径 )与地点互作 (表 4) 虽呈极显著 , 但地点的方差变异占 94 . 5 %~
98 %
, 种源的方差变异占 1 . 2 % ~ 3 . 5 % , 种源与地点互作的方差变异仅占 。. 8 %一 2 . 0 % , 即可
选出共同优 良火炬松种源 。
表 4 火炬松种源 (树高 、胸径 )与地点互作
变异来源 自由度 树高离差平方和 均 方 F 脚径离差平方和 均 方 F
地 点 6 1 5 2 9 . 8 9 4 5 2 5 4 . 9 8 2 4 2 9 6 . 5 5 二 1 9 5 3 . 4 2 1 9 3 25 . 5 7 0 3 69 . 1 5 ’ .
种 源 1 0 3 0 . 9 3 9 5 3 . 0 9 3 9 3 . 6 0 二 1 2 0 . 34 3 8 12 . 0 3 4 4 2 . 5 6 .
地点 X 种源 6 0 5 1 . 5 8 9 8 0 . 8 5 9 8 1 . 8 6 二 2 8 2 . 4 76 6 4 . 7 0 7 9 1 . 8 5二
机 误 4 2 9 19 8 . 0 56 6 0 . 4 6 1 7 1 0 8 8 . 92 1 9 2 . 5 3 8 3
总 和 5 0 5 1 8 10 . 4 8 0 5 3 4 4 5 . 16 4 1
火炬松与对照种马尾松及湿地松对比试验表明 , 在南 、中亚热带海拔 40 ~ so m 处 , 主
要发展马尾松 , 在中亚热带低丘 、岗地可发展火炬松与湿地松 , 这两种国外松生长、抗性均超过
6 期 宋云民等 : 12 年生湿地松 、火炬松种源试验 6 6 1
当地马尾松 。在北亚热带低丘 、岗地 , 火炬松生长明显超过湿地松及马尾松 , 故发展应以火炬松
为主 ,这也是火炬松在我国最适宜发展的地区 [l. , · ‘〕。
2. 2 湿地松
7 个试验点 12 年生湿地松种源的生长及保存率见表 5 。 湿地松不同种源间生长大多不显
著 ,这与在原产地分布较狭且无形成地理小种有关 。
12 年生湿地松种源 (树高及胸径 )与地点互作不显著(表 6 ) ,这与湿地松种源间的变异不
大有关 。
湿地松与对照种马尾松 、火炬松试验表明 , 在亚热带 4 0 一 5 0 m 处应发展马尾松 , 而不
宜发展湿地松 , 如福建南屿林场在 50 m 处湿地松种源试验林 , 湿地松不同种源感枯梢病达
67 % ~ 10 0 %
, 而对照种马尾松未感病 , 火炬松感病率也达 57 % 。 在中亚热带 3 个试验点湿地
松平均种源材积比对照种产自阿肯色州 (L 一3) 的火炬松高 , 更超过当地马尾松 。 其优 良种源主
要来自湿地松中心产区 , 即 S 一2 、 8 , 佐治亚州南部及佛罗里达州北部 , 其次为 S 一6 。 在北亚热带
靠沿海试验点南京老山林场 , 湿地松优 良种源为 S 一2 , 从树种对比试验 , 在北亚热带更适宜发
展火炬松 , 因湿地松在北亚热带易受雪压 、雪折 , 且生长也不如火炬松[s] 。
表 5 湿地松不同种源生长及保存率
大青山实验局 南屿林场 大岗山实验局 玉蝉试验站 亚林所 老山林场 鸡公 山林场
种裸号 H D : . : 保存 H D 卜 : 保存 月 D l . : 保存 月 D l . : 保存 万 D l . : 保存 H 0 1 . : 保存 H D , . : 保存
(m ) (em ) (% ) (m ) (c m ) (% ) (m ) (e m ) (% ) (m ) (e m ) (% ) (m ) (e m ) (% ) (m ) (e m ) (% ) (m ) (e m ) (% )
O甘”月08,Jd
压1
4
0口UQn己亡J月矛R一O甘6UOg了9,曰通

O”吧l月任内才左‘匕gQŽR”OOJ一S”曰1一bZ,JQ”口月性亡」.⋯q‘,Ž10自JCg曰,且”.1孟二1人OUU只LJOŽ巧ƒb,口了n己8OJQ曰””O口Ž叶月O只”丹声Q†JZd孟几q‘O乙n“h. .⋯八舀dQ口幼OJ‘几jg目,空‘41.10, .二”立.14一1吸5 1 8 . 4 a b 1 1 。 4 9 7 6 . 3 13 . 5 8 4 7 . 3 1 3 . 4 9 9 9 . 5 a b e5 2 8. 5 a b 1 1 . 0 9 7 6 . 8 12 . 9 8 5 8 . 2 1 5 . 1 9 8 9 . s a5 3 7 . 1 b 1 0 . 0 8 4 6 . 5 13 . 7 8 8 7 . 3 1 2 . 9 9 6 9 . 4 a b e
5 4 8

s a卜 1 1 . 8 9 7 6 。 9 13 . 7 7 6 7 . 3 1 3 . 7 9 6 9 . 6 a b e
5 5 7
.
7 ab 1 1
.
0 9 1 6

9 13
.
2 7 5 7
.
6 1 4
.
5 9 5 9
.
1 b e
5 6 7

9 ab 1 1
.
1 9 4 7

5 14
.
8 8 2 7
.
6 1 4
.
0 9 7 9
.
3 a b e
5 7 7

8 ab 1 0
.
4 9 0 6
.
6 12

9 8 3 7
.
5 1 3
.
3 9 8 8
.
g e
5 8 8
.
2 ab 1 0
.
6 9 0 6
.
4 13
.
2 8 6 7
.
5 1 3
.
8 9 6 9
.
g a
5 9 8
.
6 a 1 1
.
5 7 1 6
.
6 12
.
4 7 8 7
.
4 1 3
.
8 9 8 9
.
4 a b e
5 1 0 8
.
1 ab 1 1
.
6 8 8 6
.
3 12
.
9 8 0 7
.
2 1 3
.
3 9 8 9
.
4 a b e
L

3 7
.
2 1 0
.
1 9 7 6
.
5 14
.
5 8 8 6
.
7 1 3
.
0 9 9 7
.
9
M 8
.
0 1 5

4 8
.
4 16
.
1 8 2 5
.
7 9
.
7 7
.
9
5
.
8
6
.
0
5
.
7
5
.
9
5
.
9
6

4
6
.
2
::;
5
.
7 1 0
.
6
4
.
4 7
.
9
9 5 4
.
9 1 1
.
7
8 0 5

4 1 3
.
0
7 6 5

0 1 1
.
5
9 3 4

7 1 1
.
1
9 1 5

1 1 2
.
4
8 9 5

1 1 2

2
8 7 5

1 1 2

1
9 1 5
.
2 1 2

4
8 4 5
.
2 1 1
.
5
5
.
0 1 2
.
5
8 3 4

9 1 1
.
9
93 3

8 7

4
4
.
6 1 2
.
4
5
.
1 1 3

0
4

3 1 0

5
4

6 1 1

9
5

1 1 2

4
5

7 1 3

9
4

6 1 1

9
5
.
2 1 2

9
4
.
9 1 1

8
4

7 1 2

3
5

9 1 5
.
5
3

9 8
.
7
表 ‘ 湿地松种源 (树高及脚径 )与地点互作
变异来像 均 方
16 7
.
9 2 6 8
1

1 4 8 7
地点 X 种源
自由度 树高离差平方和
6 1 0 0 7
.
5 6 0 5
9 1 0
.
3 3 7 9
54 2 3
.
5 0 3 9
3 14 1 1 9
.
1 3 4 8
3 8 3 1 1 6 0
.
5 3 7 1
4 3 5
3 7 9
3 8 5

8 1
’ .
2

64

l

15
胸径离差平方和
33 9
.
4 0 2 3
4 8
.
0 9 7 7
8 7
.
3 6 7 2
4 5 1
.
5 8 2 0
9 2 6
.
4 4 9 2
均 方
56

5 6 7 1
5

3 4 4 2
1
.
6 1 7 9
l

4 3 8 2
F
3 4
.
9 6 ”
3
.
30 二
1
.
1 2
点探地种
和误机总
3 结论
(l) 湿地松 、火炬松种源试验中也包括树种对 比试验 , 即均有当地马尾松作对照 。 7 个试验
点包括亚热带 3 个气候带及不同地理类型区 。
(2 ) 12 年生火炬松种源试验表明种源间差异显著 , 种源与地点互作显著 , 但互作变异方差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7 卷
较小 。
(3) 根据种源的生长 (高 、径 )和适应性 (保存率 、抗病虫害 、耐寒等 ) , 在我国中、南亚热带可
选美国东南沿海的火炬松优 良种源区 , 即南卡 、佛罗里达 、路易斯安那的利文斯通为优良种源 ;
在北亚热带火炬松可选产 自靠北的北卡及内陆优 良种源 。
(4) 湿地松种源间变异较小 , 种源与地点互作不显著 , 这与在原产地分布较狭且未形成地
理小种有关 。 湿地松种源呈随机变异 。
(5) 湿地松应在我国中 、南亚热带低丘 、低山 、 岗地 及沿海发展 , 也是优良产松脂树种 。其优
良种源区为美国佐治亚州南部及佛罗里达州北部中心产区 。
(6) 树种对比试验表明在我国广大亚热带 40 o m 以下低丘 、岗地 、沿海砂地可发展湿地松
及火炬松 , 而在 4 0 0 一 5 0 m 以上山地应发展马尾松 , 马尾松在 4 0 m 以上山地生长其抗性
(抗病虫害 、耐寒 )均超过这两种国外松 。
参 考 文 献
l 潘志刚 , 游应 天 . 湿地松 、火炬松 、加勒比松引种 栽培 . 北京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9 91 .
2 o
r m a n K W
,
Sq
u illa e e A E
.
G e n e rie s & b r e e d in g o f s o u th e
r n p in e s
.
A g r ie u !t u re H a n d bo k
,
19 7 4
.
3 潘志刚 . 火炬 松 8 年种源试验研究 . 林业科学研究 , 19 89 , 2 (6 ) : 5 40 一 5 4 5.
4 潘志刚 . 游应天主编 . 湿地松 、火炬松种源试验研究. 北京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9 9 2.
5 潘志刚 , 郑勇奇. 湿地松种源试验研究 . 林业科学研究 , 19 90 , 3 (4) : 3 14 ~ 3 2 ·
Pr o v e n a n c e T e s t o f 1 2
一ye a r 一o ld Sla s h a n d L o b 亘o lly Pin e
S o n g Y u n m in P a n Z ht’g a n g
A b st r a c t Pr o v e n a n e e te s t o f 1 2

y e a r 一 o le sla s h a n d lo b lo lly Pin e a t 7 lo e a t io n s w e r e e o n
-
d u e t e d
.
R e s u lt s in d ie a t e t h a t the r e a r e s ig n ifie a n t v a r ia t io n s a m o n g d iffe r e n t p r o v e n a n e e s o f
lo b lo lly p in e a s w e ll a s th e in t e r a e tio n o f p r o v e n a n e e X lo e a t io n
,
th o u g h the v a r ia n e e o f t he
in t e r a c t io n 15 s m a ll
.
L

9
,
6
,
1 0 fr o m the e o a s t a l Pla in s o f So
u th A tla n t ie S ta t e s a n d G u lf o f
M e x ie o (L iv in g s to n
,
Pa r is h
,
L A ) w e r e s e le e t e d a s th e s u P e r io r s e e d s o u re e s fo r the e e n t r a l
a n d s o u th e r n s u b t r o p ie a l r e g io n
, a e e o r d in g t o th e g r o w th (h e ig h t
,
d bh
.
) a n d a d a p t a t io n
(s
t lr v iv a l
,
p e s t a n d e o ld
一 r e s is t a n e e ) o f th e Pr o v e n a n e e Pe
r
fo r m a n e e
.
L

2
,
5
,
6 fr o m e o a
s t a l
p la in o f N C
.
S C a n d in la n d p ie d m o n t a r e fa s t g r o w in g a n d e o ld
一 r e s is t a n t
.
T h e y e o u ld b e u
s e d
fo r t he e u ltiv a t io n in n o r t h e r n s u b t r o Pie a l r e g io n
.
T he
r e 1
5
le s s s ig n ifie a n t v a r ia t io n a m o n g t he s e e d s o u r e e s o f sla s h p in e a n d th e in te r a e
-
tio n o f p r o v e n a n e e 又 lo e a t io n 15 n o t s ig n ifie a n t . T h e s u p e r io r s e e d s o u r e e s o f sla s h p in e
e o u ld b e o b ra in e d fr o m t h e e e n tr al
r a n g e o f S o u the r n G e o r g ia a n d n o r t he r n F lo r id a
.
Sla s h a n d lo b lo lly Pin e sh o u ld b e e u ltiv a t e d be !o w 4 0 0 ~ 5 0 0 m in th e
v a s t lo w h ills a n d
e o a s t a l p la in o f th e s u b t r o p ie a l r e g io n s
.
N a t iv e m a s s o n p in e e o u ld b e 口la n t e d a t t he p la e e s
w h e re the e le v a t io n 15 h ig he r tha n 4 0 0 一 5 0 0 m .
K e y w o r d s lo blo lly p in e
, sla s h p in e
,
p ro v e n a n c e te s t
助飞 Y u ~ in , A s s is t a n t P r o fe s s o r , P a n Z hig a n g (T he R e s e a r eh In s t it u te o f Fo r e s t r y , C AF 压ijin g 1 0 0 0 9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