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火炬松、桐棉松及马尾松幼林生长量对比研究



全 文 :祖石帕 饱 口
火炬松 、 桐棉松及马尾松幼林生长量对比研究
王 高红
(福建省永定县林业局 )
摘 要 采用 随机区 组设 计对 火炬松 、桐棉松和马尾松 的 幼 林生长状况进行试验研究 , 结 果表明 : 在相 同 的经营
条件 下 , 火炬松 、 桐棉松和马尾松幼林 的树高及材积生 长没有显著 的差异 , 但胸径 生长 的差异达到显 著水平 。 从 生
长过程来看 , 3 种松树高生长量在 幼龄期无明显 的差异 ; 而 胸径和材 积的生长却有一定的规律 , 表现为 火炬松 和桐
棉松的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在前 s a 均大 于马尾松 , 而 在前 3 a , 火炬松胸径和材积 生长蚤 大于桐棉松 , 3 a 后桐棉松
购径和材积生长量超过 了火炬松 。
关键词 火炬松 ;桐棉松 ; 马尾松 ; 生 长量 : 生长过程
火炬松原产美国 ,为美国松类重要的速生丰产用
材树种之一 , 我国自 20 世 纪 30 年代引进火炬松 ,从
引种效果 来看 , 火炬松 在福 建 省发 展有 很大 的潜
力川 。 桐棉松为广西省宁明县桐棉一带马尾松的一
个优 良种源 ,其生长速度快 、适应能力强 , 目前也在福
建省广泛引种栽培 z[, 3 1。 长期 以来 , 火炬松 、 马尾松
等为福建省的主要造林树种之 一 , 同时也是建筑用
材 、造纸及林产化工的重要原材料 。 近几年来 , 随着
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 我国的林产化工
及造纸业等不断扩大 , 对优质木材 的需求 量急速增
长 。 为了满足市场对木材原料林的需求 ,加快福建省
林业建设步伐 ,对火炬松 、 桐棉松及 马尾松 的幼林生
长进行试验 ,为林业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
,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永定县丰 田林业采育场虎留工区 ,地
处东经 1 16 0 4 8 ’ , 北纬 24 0 5 4 ’ 一 2 4 0 5 8 ` 。 该区属 中亚热
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季风气候 , 年平均气温 19 ℃ , 日极
端高温 39 . 2℃ ,极端低温 一 4 . 8℃ ; ) 10 ℃的活动积温
5 82 8℃ , 年平均 日照时数 Z o Z I . s h , 无霜期 3 18 d ; 年
均降水量 1 8 35 ~
,年平均相对湿度 80 % 。 该试验地
海拔 5 50 一 6 70 ~
,东南坡 向 ,坡度 23 一 2 90 ;土壤为红
壤 , 土层厚度 90 c m ,腐殖质层厚度 8 。 m , 立地质量为
且级 ;林下植被主要有芒其 、黄瑞木 、桃金娘等 。 该区
域属火炬松引种栽培的适宜区川 ,桐棉松引种栽培的
最适宜区和本省马尾松的中心产区 。
2 试验方法
本次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重复 4 次 , 每
个品种设为 1 个小区 , 每 3 个品种组合为 1个重复 ,
共设置 3 个区组 12 个小区 ,各小区面积均为 240 时 。
试验林于 19 % 年 营造 , 3 个 品种 的造林密度及
经营模式都一致 , 试验地初植密度为 2 5 05 株h/ 衬 ,株
行距为 2 . 0 m x 2 . o m ,种植前采用带状整地 ,植穴规
格为 4 0 c m x 3 0 。 m x 2 5 c m 。 造林后前 Z a 每年锄草
抚育 1 次 ,造林 当年施过磷酸钙 。
在造林后第 5 年 ,对试验地林分进行每木检尺 ,
测量各标准地林分的树高 ( H ) 、胸径 ( D ) 、材积 ( V )等 ,
并对结果进行记录 。 根据调查数据所得的平均值 ,在
每块标准地选择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 。
3 结果与分析
3
.
, 火炬松 、 桐棉松和马尾松的 生长量对比分析
通过对各标准地的调查数据 ,可得出 3 种松在试
验地的生长情况 ,具体结果见表 1 。
表 1 3 种松幼龄林的生长 t 对比表 ( c m , m , 澎 )
因子 火炬松 桐棉松 本地马尾松
D H V D H V D H V
1口ù4重复 l
重复 2
重复 3
重复 4
平均
;
.
;
5
.
3 0
.
0 1 1 7
6
.
2 0
.
0 19 3
5
.
1 0
.
0 11 2
5
.
6 0
.
0 14 5
5
.
5 0
.
0 14 2
5
.
8 0
.
0 12 7
6
.
9 0
.
02 0 1
6 4 0
.
0 15
6 5 0
.
0 16
6
.
4 0
.
0 16 4
5
.
3 0
.田8 8
5
.
1 0
.
0 10 4
5
.
5 0
.
0 10 0
5
.
8 0
.
0 10 6
5
.
4 0
.
0 10 0
,1R6…7
表 2 3 种松生长 , 方差分析表
07594
, Iù一88内、ùj
05010F凡
因子
胸径
树高
材积
F值
4
.
33
3
.
84
3 2 1
由表 1 可见 , 火炬松和桐棉松在第 5 年时 , 胸径
和材积生 长量 明显大于马尾松 , 但从树高生长量 来
看 ,火炬松和马尾松的生长量差异不大 , 而桐棉松的
树高生长量却高于其他两种 。 因此总的来说 ,从试验
结果可知 ,在永定县引种的 2 种松生长情况明显较 当
地的马尾松好 ,对这 3 种松的胸径 、 树高及材积生长
量作方差分析 ,结果见表 2 。 由表 2 可知 , 相同经营
林 燕科状开《 2X() 3 年第 一7 卷增刊
刃活. 比1 台 万口
条件下 ,引进的火炬松 、 桐棉松与当地 马尾松的胸径
生长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而材积和树高生长量虽然
有一定的差异 ,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
3 2 火炬松 、 桐棉松和马尾松的 生长过程对比
根据平均木树干解析数据 , 可绘制 出 3 种松胸
径 、树高及材积生长过程图 ,具体见图 1。
:鑫盛.// .。
尸3
0
1,卫ō
ǎ息à哪盆
生长期 ( a )
( A )
ǎ日à健娜
生长期 ( a )
( B )
0
.
0 06
0
.
0 0 5
nù00CUnO.0
ǎ。日à彩担
0
.
0 0 1
生长期 ( a )
- - 闷卜- 火炬松连年生长量 二 ’ 令 二 火炬松平均生长量
一- 月卜- 桐棉松连年生长量 … 心 二 桐棉松平均生长量
- ~ 闷. ~ - 马尾松连年生长量 · · · - 二 马尾松平均生长量
3
.
2
.
1 胸径生长过程
由图 1 ( A )可知 : 3 种松胸径连年生长量的峰值
都出现在第 2 一 3 年 , 自第 3 年后 , 这 3 种松胸径连年
生长量都不同程度地有所下降 。 从图 中曲线变化可
知 ,火炬松和桐棉松在前 3 a 胸径连年生长量都大于
本地马尾松 ,从 3 种松的胸径平均生长量 曲线来看 ,
在前 s a 火炬松平均生长量大于桐棉松 , 桐棉松大于
马尾松 ,但到第 5 年时 , 桐棉松 的平均生长量有超过
火炬松的趋势 。
通过以上 的分析可知 : 3 种松在前 3 a 的胸径生
长速度都比较快 , 但相 比而言 ,火炬松前期生长较马
尾松和桐棉松快 ,但桐棉松和本地马尾松后期生长具
有较大的潜力 [’, , 〕。
3
.
2
.
2 树高生长过程
由图 1 ( B )可以看出 : 3 种松在前 s a 树高平均生
长量的变化趋势不 明显 , 树高平均生长量保持在 1 . 2
一 1
.
6 而 a 之间 ,但是从各树种 的平均生长量曲线可
知 ,在前 s a 桐棉松 的树高生长量大于本地马尾松 。
3 种松树高连年生长量没有明显的规律 ,从总的生长
趋势来看 , 3 种松树高生长差异不是很明显 。
3
.
2
.
3 材积生 长过程
由图 1 ( C )可知 : 3 种松的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
生长量在前 s a 呈明显递增趋势 , 火炬松和桐棉松的
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均 大于马尾松 。 火炬
松和桐棉松生长量相比 ,在前期火炬松材积生长量大
于桐棉松 , 但从第 3 、 4 年后 , 桐棉松材积连年生长量
和平均生长量逐渐超过火炬松 。 总体而言 ,火炬松幼
林的材积生长量在前期生长速度快 ,但桐棉松和本地
马尾松的材积生长后期有更大的潜力 。
4 结 论
从 s a 生火炬松 、桐棉松和马尾松林分的生长量
对 比结果来看 , 引种的火炬松和桐棉松的生长量均超
过当地马尾松 。 在相同的经营条件下 , s a 生火炬松 、
桐棉松和马尾松的树高及材积生长没有显著的差异 ,
但胸径生长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
本试验条件下 ,火炬松 、桐棉松和马尾松 的树高
生长量在幼龄期无 明显的差异 ,而胸径和材积的生长
却有一定的规律 。 表现为火炬松和桐棉松的胸径 、材
积生长量在前 s a 均大于马尾松 , 而在前 3 a 火炬松
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均大于桐棉松 ,第 3 年后桐棉松胸
径和材积生长量都超过了火炬松 。
图 1
林 么科教开成 2X() 3
3 种松生长过程曲线 参考文献潘 辉 , 赖彦斌 , 等 . 福建省火炬松适生性的研究 n— 引种栽 培年第 17 卷增刊
班. . 招 润.
区气候区划 【J 〕. 中国青年绿色论坛— 中国林学会第 五届青 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 林业科技管理 , 2o 1( 增 ) : 1 16 ~ 121
黄金瑞 , 方国林 . 火炬松 、桐棉马尾松引种初报 〔J」.福建林业科技 ,
19 8
,
25 ( 1 )
:
6 3 一 6
钱国财 .福建省桐棉 (马尾 )栽培 区域区划研究【J] . 福建林学 院学
报 , 2X( X) , 20 ( 2 ) : 97 一 10
林启龙 .火炬松 、湿地松和马尾松生长特点分析 〔J] . 福建林学院学
报 , 2加 2 , 2 2 ( 2 ) : 13 3 一 136
徐育合 ,董建文 , 陈永聪 , 等 . 湿地松 、 火炬松与 马尾松人工林 生长
过程的比较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 , 2 X( X) , 27 ( 1 ) : 26 一 27
(通讯地址 : 3 64 10 ,福建省永定县 )
天然黄山松林密度效应规律研究
章 斌
(福建省宁德市林业局 )
摘 要 应 用 天然黄山 松林样地资料 , 比较和 筛选 了天然黄 山松林密度效应模型 , 并对密度效应最优模型进行 了
生产弹性分析和边际产量分析 , 浏算 了天然黄山松林密度的 生产 弹性值和边际产 1 。
关键词 天然黄 山松 ; 密度效应 ; 生产弹性 ;边 际产童
生物种群密度与单株生长之间关系即密度效应
规律一直是广大林业工作者和生态学家研究的热点 ,
提出了大量的密度效应模型 。 福建省宁德市 山区高
海拔县是华东地区黄山松的主要产区 ,天然黄山松林
在该地区的松类林中占很大比例 ,但其经营管理一直
停留在只重采伐忽视经营管理 的模式 。 为加强天然
黄山松林的经营管理 ,必须重视其林分密度管理 。 因
此 ,有必要深人研究天然黄 山松林的密度效应 , 为天
然黄山松林 的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基础 和技术保证 。
笔者以 V 二 a N气泌为效应模型 ,研究天然黄 山松林密
度效应规律 ,并与其他相关模型进行 比较 , 以选择最
优模型拟合天然黄山松林密度效应规律 ,从而进行技
术经济分析 。 在 v = aN 气H凡中 , V 为单株材积 , N 为单
位面积密度 , H 为林分的优势木高度 , 。 、 pl 、 民为模型
待定参数 。
1 研究区概况
宁德市寿宁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 , 东经 1 190 12 `
一 19 0科 , ,北纬 27 0 16 , 一 2 7 0 4 1 ’ 。 处鸳峰山系洞宫 -IJ
脉东麓 , 境内山岭耸峙 , 沟壑纵深 ,地形变化复杂 。 属
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四季分明 , 温度适中 ,雨量
充沛 ,全年少早 。 年平均气温 13 一 19 ℃ , 最冷 的 1月
平均气温 3 一 9℃ , 历年平均 日照 1 765 . 6 h , 日照率
4 0 %
,年均降水 1 5X() 一 2 3X() un
,无霜期 2 10 一 2 80 d ,
土壤以红壤 、 黄壤为主 ,立地条件以 1 、 1 类为主 。
2 资料收集
选择生长 良好的天然 黄山松林 ,在不 同经营类
型 、 不同立地条件 、 不同林龄的林分 中设置样地 , 每块
样地面积 0 . 0 67 h衬 。 在样地内进行每木检尺 , 并实
测每木树高 ,样地 内每 10 扩 选 1 株优势木 , 单株 材
积按适宜该地区 的二元材积方程计算 。 共 收集天然
黄山松林样地资料 13 4 块 。
3 研究方法
3
.
1 模型及其拟合方 法
在研究对象范围内 , 13 4 块样地资料可得 到下列
数据矩阵 :
X = ( x ;
,凡 ) Y
式中 x l 为林分密度 (株h/ 衬 ) ,凡 为林分平均优
势高 ( m ) , Y = ( v ) , V 为林分平均单株材积 (时 ) 。
利用线性最小二乘法最优拟合天然黄山松林密
度效应模型 v = a N尹护 ,并与其他密度效应模型进行
比较以选择最优密度效应模型 。
3
.
2 技术经济分析
建立天然黄山松林密度效应模型后 ,应用技术经
济学理论进行边际分析 , 以研究连续增加或减少每个
单位因素作用及其所产生效应的影响程度 。
对密度效应模型 的密度和优势木高进行边际产
量分析 , 以反映连续追加每单位某因素的量所引起总
产量的增加额 。 其计算公式为 :
M P ( N )
= 丙 /饰
M P ( H )
= 各v /占H
对密度效应模型的密度和优势木高进行生产弹
性系数分析 :
E P = ( 6 v / aN ) / ( V / X )
该值反映了产量的变动率与影响产量 因素的变
林 么科该开成 2X() 3年第 17 卷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