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1997—09—24收稿。
李 助理工程师,腰希申(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研究所 北京 100091)。
1)徐纬英,陈宪初.中国引进的油橄榄种质资源( 1956~1987)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中国林木种子公司,
1987.
油橄榄野生种与栽培种叶表面微观结构的观察
李 腰希申
关键词 油橄榄 叶表面 微观结构
油橄榄( Olea eur op aea L. )又称洋橄榄、木犀榄、棕榄树。常绿小乔木,高可达 6. 5 m,小枝
四角形。叶对生,近革质,披针形至矩圆形,长 1. 5~5 cm ,顶端稍钝,有小凸尖,上面深绿色,稍
有银色皮屑状鳞毛, 下面密布银色皮屑状鳞毛。边缘全缘, 内卷, 中脉两面隆起,侧脉不甚明
显[ 1]。油橄榄原产地中海区域, 欧洲南部及美国南部广为栽培。我国从 1956年开始陆续引种,
迄今已登记的品种有 156种[ 2] , 1)。因其果实榨油后可食用或药用, 所以油橄榄的栽培有很大的
实用价值。油橄榄叶片的上下表面都长有盾状鳞片。为进一步了解其结构, 用SEM 505扫描电
镜对野生与栽培的油橄榄叶片的叶表面结构进行了观察与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来源(腊叶标本)
油橄榄的野生种( O . europaea var. Oleaster DC. ) [ 3]采自法国南部科西嘉岛,栽培种采自我
国湖北武昌九峰山。叶片的平均长度 4 cm ,宽度 1 cm。
1. 2 制备方法
截取成熟叶片的中间部位 4 mm×8 mm ,用双面刀片在叶片的中间横切一刀使其分成两
半。自然干燥后, 将叶片的正反两面分别粘在已粘好双面胶带的样品托上,之后将样品托放在
JEE-4X 真空镀膜机上,用旋转的方法先喷镀一层 100 厚的碳膜,再喷镀一层 200 厚的金
膜。喷镀好的样品即可用 SEM 505扫描电镜进行观察。
2 观察结果
野生油橄榄叶片的上表面(正面)凸凹不平,高低明显, 有较宽大的平顶突起,其下陷处为
盾状鳞片脱落后留下的痕迹。在叶片表面长有许多小疙瘩突起。这些小疙瘩突起排列非常紧
密,突起部分明显,并且布满了整个叶片表面(图版 I-1)。紧贴叶片表面长有盾状鳞片,鳞片表
面从中心向外呈放射状的条纹不很明显。鳞片边缘长有分叉形指状延伸物。盾状鳞片的平均
直径约 123 m。平均密度约 24片/ mm2。在整个叶片表面,盾状鳞片数量稀少,但分布较为均
匀。
栽培油橄榄叶片的上表面(正面)比较平坦。在叶片表面同样长有许多小疙瘩突起。这些
小型突起排列紧密,布满了叶片表面,但这些小疙瘩突起的体积较小, 而且突起的部分也不很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11( 5) : 556~559
Forest Research
明显(图版 I-2)。紧贴叶片表面长有盾状鳞片。鳞片表面从中心向外呈放射状的条纹明显。鳞
片边缘长有分叉形指状延伸物。盾状鳞片的平均直径约 136 m。平均密度约 26片/ mm 2。在
整个叶片表面,盾状鳞片分布均匀,但数量仍比较稀少。
野生油橄榄叶片的下表面(背面) ,长满了盾状鳞片。鳞片与鳞片之间相互叠加。但在叶脉
上却恰恰相反,盾状鳞片非常稀少,只有零星的几片布于其上(图版 I-3)。盾状鳞片的平均直径
约 145 m。平均密度约 69片/ mm2。在鳞片表面呈放射状的条纹明显,鳞片边缘长有分叉形指
状延伸物。在盾状鳞片的下面,布满了排列方向不规则的气孔器。气孔两侧的保卫细胞明显隆
起,在保卫细胞外侧有粗大的须状条纹(图版 I-5)。气孔的平均长度约17 m。气孔的平均密度
约 356个/ mm 2。
栽培油橄榄叶片的下表面(背面) ,长满了盾状鳞片。鳞片之间层层叠加。与野生种不同的
是,在叶脉上也长满了盾状鳞片(图版 I-4)。盾状鳞片的平均直径约 177 m。平均密度约 77片
/ mm
2。在鳞片表面从中心向外呈放射状的条纹明显, 鳞片边缘长有分叉形指状延伸物。在盾状
鳞片的下面, 布满了排列方向不规则的气孔器。气孔两侧的保卫细胞明显隆起,在保卫细胞的
外侧, 几乎看不到粗大的胡须状条纹(图版 I-6)。气孔的平均长度约 19 m。气孔的平均密度约
377个/ mm 2。
综上所述, 油橄榄的野生种与栽培种的叶表面在微观结构上的相同点: ( 1)在叶片的上下
表面都长有盾状鳞片, 上表面鳞片数量稀少,下表面鳞片数量稠密。( 2)盾状鳞片的形状基本相
似。( 3)气孔都分布在叶片的下表面,在叶片的上表面未见气孔。
其不同点见表 1。
表 1 油橄榄野生种与栽培种叶表面微观结构的区别
部 位 野 生油 橄 榄叶 片 栽 培油 橄 榄叶 片
上表面(正面)
( 1)凸凹不平,小疙瘩突起体积大,突起明显
( 2)鳞片表面从中心向外呈放射状条纹不明显
( 3)盾状鳞片的平均直径约 123 m, 平均密度约
24片/ mm2
( 1)比较平坦,小疙瘩突起体积小,突起不很明显
( 2)鳞片表面从中心向外呈放射状条纹明显
( 3)盾状鳞片的平均直径约 136 m,平均密度约 26
片/m m2
下表面(背面) ( 1)叶脉上盾状鳞片稀少
( 2)盾状鳞片的平均直径约 145 m, 平均密度约
69片/ mm2
( 3)气孔的保卫细胞外侧有粗大的须状条纹
( 4)气孔的平均长度约 17 m,气孔的平均密度
约 356个/ mm 2
( 1)叶脉上布满盾状鳞片
( 2)盾状鳞片的平均直径约 177 m,平均密度约 77
片/m m2
( 3)气孔保卫细胞外侧几乎看不到粗大的须状条纹
( 4) 气孔的平均长度约 19 m ,气孔的平均密度约
377个/ mm 2
3 小结与讨论
野生与栽培油橄榄叶片的上下表面都长有盾状鳞片,盾状鳞片是由表皮细胞向外引伸而
形成的。它与叶片表面结合得非常牢固,不易脱落。由于盾状鳞片密布于整个叶片的上下表面,
所以它既可以防止强烈光线对叶片表面的直接照射,又可以防止外界生物对植物体内部的侵
害。它的存在对植物体的生长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在观察中还发现,有些盾状鳞片是平展
开的,而有些鳞片则是直立的。由此推测,盾状鳞片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根据气候及植物体
本身的需要不停地收缩与展开, 所以盾状鳞片除了对植物体具有保护作用以外,还对植物体自
5575 期 李 等: 油橄榄野生种与栽培种叶表面微观结构的观察
身的蒸腾作用起一定的调节作用。通过对野生与栽培油橄榄叶表面结构的观察与比较,可以看
出,尽管从外观上看两者非常相似,但从其微观结构上看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主编.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三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4.
2 贺善安,顾姻主编.油橄榄驯化育种.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3 Bailey L H .M anu al of cult ivated plants. Revised E dit ion , 1949. 795.
Observations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Leaf Surfaces of
Wild and Cultivated Olive with SEM
L i Yang Yao X ishen
Abstract The leaf surface o f w ild and cul tivated olive w ere observered w ith scanning
elect ron microscope ( SEM 505) . It show ed that there are many dif ferences between them in
microst ructure. It w as mainly that the lepidotes on the m idrib of the low er sur face of the leaf
of the w ild olive are rar e, w hile those o f the cultivated olive are densly covered. And, on the
lateral sides of the guard cells of the w ild olive, ther e are many coarse st riae, while those are
few on the cult iv ated olive.
Key words olive leaf surface microst ructure
Li Yang, As sis tant Engineer, Yao Xishen ( The In st itute of Fores t Ecology and Environm ent , CAF Beijin g 100091) .
558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11 卷
图版 I 油橄榄野生种与栽培种叶表面显微结构
1. 野生油橄榄叶片的上表面( 130×) ; 2.栽培油橄榄叶片的上表面( 130×) ; 3. 野生油橄榄叶片下表面的叶脉及盾状
鳞片( 75×) ; 4.栽培油橄榄叶片下表面的叶脉及盾状鳞片( 75 ×) ; 5.野生油橄榄叶片下表面的气孔( 700 ×) ; 6.栽培油橄
榄叶片下表面的气孔( 700×)。
5595 期 李 等: 油橄榄野生种与栽培种叶表面微观结构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