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在器皿内和半自然条件下,利用花绒寄甲对锈色粒肩天牛进行寄生性试验,最佳效果分别达80%和86.67%。林间在山东泰安、聊城等地选取5处被锈色粒肩天牛危害的国槐行道树作为试验地,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卵块对锈色粒肩天牛幼虫进行生物防治试验。以天敌释放前后被害株虫口数为依据,对花绒寄甲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林间各处理最佳防治效果为: 单纯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卵块后,株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2.23%和71.67%,同时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及卵块时,其株虫口减退率为82.64%。但3者间差异不显著。 林间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和卵块,对锈色粒肩天牛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 ( Coleoptera: Bothrideridae) is an important insect natural enemy for controlling Apriona swainsoni (Hope) ( Coleoptera: Cerambycidae). Adults and eggs of D. helophoroides were released in laboratory and semi-field condition to control A. swainsoni in Tai’an and Liaocheng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 optimum efficiency was up to 80% and 86.67%, respectively. Before releasing the natural enemy and after releasing it, the populations of A. swainsoni larvae per tree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the optimal controlling effect was as follows: After released just adults, or eggs, or a mixture of them outdoor, the reducing rate of the population of A. swainsoni larvae per tree was at 72.2%, 71.6%, 82.64%,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reducing rate hav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three treatments. Results showed that releasing adults and eggs of D. helophoroides in field could be an efficient measure for controlling A. swainsoni.
全 文 :第 !" 卷 第 #$ 期
% $ # # 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 &(-.,) &(*(’,)
./01!"!*/1#$
2345!% $ # #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锈色粒肩天牛!
卢希平#6杨忠岐%6孙绪艮#6乔鲁芹#6王晓红%6魏建荣%
"#1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6泰安 %"#$#:#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6北京 #$$$;#$
摘6要!6室内在器皿内和半自然条件下!利用花绒寄甲对锈色粒肩天牛进行寄生性试验!最佳效果分别达 :$>和
:818">& 林间在山东泰安%聊城等地选取 9 处被锈色粒肩天牛危害的国槐行道树作为试验地!释放花绒寄甲成
虫%卵块对锈色粒肩天牛幼虫进行生物防治试验& 以天敌释放前后被害株虫口数为依据!对花绒寄甲的防治效果
进行评价& 林间各处理最佳防治效果为’ 单纯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卵块后!株虫口减退率分别为 "%1%7>和
"#18">!同时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及卵块时!其株虫口减退率为 :%18!>& 但 7 者间差异不显著& 林间释放花绒寄甲
成虫和卵块!对锈色粒肩天牛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6锈色粒肩天牛# 花绒寄甲# 寄生性天敌昆虫# 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 &"8717$81!666文献标识码!,666文章编号!#$$# A"!::"%$####$ A$##8 A$8
收稿日期’ %$#$ A$! A%## 修回日期’ %$#$ A$; A#$&
基金项目’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8G,H$:,#%$ &
! 杨忠岐为通讯作者&
1%,&,4%:#&3,’$-,&,04’*/+0$ )>$/0)+0/"3,&*,"$*-#’ 3*-#+29:%(#*$ 29 Q*&*#/%’4
$;*.#-#/%$%:1**$&*?$)($*#"),.%+’,+*+/3.)"3,&*,"$*-#’ 1,$;-%(*-%(#*$
-P LDKDFE#6OIFEn?/FElD%6&PF LPENF#6]DI/-PlDF#6RIFELDI/?/FE%6RNDJDIFC/FE%
"#!)#*%+%#;@*12’@$#’%.’-#2! ,/12A#2+ 3+$-.0*’0$1*42-5%$&-’(6J1-/ 12 %"#$#:#
%!>%&%1$./ C2&’-’0’%#;"#$%&’<.#*#+(! <25-$#2G%2’12A @$#’%.’-#2! )3"6D%-Q-2+ #$$$;#$
=2/$-#:$’6B1&’1$.0&/%*#=/#$#-A%&"QIDC@IDCN$ " ’/0N/K4NCI’ G/4?CDUNCDUIN$ DVIF D@K/C4IF4DFVN34FI4PCI0NFN@WX/C
3/F4C/0DFE3=$-#21 &K1-2-"T/KN$ " ’/0N/K4NCI’ ’NCI@YW3DUIN$5,UP04VIFU NEEV/XB5/%*#=/#$#-A%&MNCNCN0NIVNU
DF 0IY/CI4/CWIFU VN@D‘XDN0U 3/FUD4D/F 4/3/F4C/03!&K1-2-DF +ID/IF IFU -DI/3?NFE/X&?IFU/FESC/[DF3N! IFU 4?N
/K4D@P@NXD3DNF3WMIVPK 4/:$> IFU :818">! CNVKN34D[N0W5GNX/CNCN0NIVDFE4?NFI4PCI0NFN@WIFU IX4NCCN0NIVDFED4!
4?NK/KP0I4D/FV/X3!&K1-2-0IC[INKNC4CNNMNCNDF[NV4DEI4NU5GIVNU /F 4?NDF[NV4DEI4D/F! 4?N/K4D@I03/F4C/0DFENXN34
MIVIVX/0/MV’ ,X4NCCN0NIVNU \PV4IUP04V! /CNEEV! /CI@D_4PCN/X4?N@/P4U//C! 4?NCNUP3DFECI4N/X4?NK/KP0I4D/F /X3!
&K1-2-0IC[INKNC4CNNMIVI4"%1%>! "#18>! :%18!>! CNVKN34D[N0W5T/MN[NC! 4?NCNUP3DFECI4N?I[N?IU F/
VDEFDXD3IF4UDXNCNF3NI@/FE4?N4?CNN4CNI4@NF4V5kNVP04VV?/MNU 4?I4CN0NIVDFEIUP04VIFU NEEV/XB!/%*#=/#$#-A%&DF
XDN0U 3/P0U YNIF NXD3DNF4@NIVPCNX/C3/F4C/0DFE3!&K1-2-5
>*9 ?,-(/’63=$-#21 &K1-2-# B1&’1$.0&/%*#=/#$#-A% KICIVD4NFI4PCI0NFN@WDFVN34# YD/0/ED3I03/F4C/0
66锈色粒肩天牛 "3=$-#21 &K1-2-$分布于我国
华南%华中%华北以及西南%西北的部分地区!是危害
园林树木国槐 " ,#=/#$1 Q1=#2-.1$最严重的蛀干害
虫! 还 危 害 云 实 " )1%&1*=-2-1 &%=-1$-1 $% 黄 檀
"B1*:%$+-1 /0=%121$%紫铆 "D0’%1 ;$#2A#&1$等豆科
树木"肖刚柔! #;;%$& 由于国槐树冠大而优美%花
期长%材质好%树龄长!因而是我国华中%华北地区园
林绿化常栽的主要树种!而且是北京%西安和石家庄
等城市的市树& 还有许多国槐作为名木古树分布在
我国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寺庙中!具有珍贵的历史文
化价值& 但近 %$ c7$ 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锈
色粒肩天牛的危害逐渐北移!逐年加重!造成许多名
胜古迹内的古槐死亡!也造成了大量园林绿化树木
被害致死& 同时!其幼虫在树干中蛀食排出的木屑%
虫粪及危害后树干形成环状隆肿%凹凸不平!叶黄枝
枯!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和生态景观&
由于锈色粒肩天牛在树干%侧枝中钻蛀取食!隐
蔽性生活!防治十分困难& 近年来!虽然利用化学防
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取得了一些控制效果!但存在
费时费工%成本高%污染环境等问题& 因此!寻找和
探索对环境安全%防治效果持久的生物防治技术势
在必行&
6第 #$ 期 卢希平等’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锈色粒肩天牛
花绒寄甲 "B1&’1$.0&/%*#=/#$#-A%&$ "鞘翅目
’/0N/K4NCI’ 寄甲科 G/4?CDUNCDUIN$又称花绒穴甲!花
绒坚甲!是松褐天牛 "I#2#./1G0&1*’%$21’%&$%光肩
星天 牛 "32#=*#=/#$1 +*1:$-=%22-&$ % 星 天 牛 "35
./-2%2&-&$%栗山天牛"I1&&-.0&$1AA%-$等个体较大天
牛幼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王希蒙等! #;;8$!对这
些害虫具有重要的自然控制作用&
目前! 笔者已确定了花绒寄甲锈色粒肩天牛生
物型!并解决了其人工大量繁殖难题& 国内外学者
也对花绒寄甲的分类地位"雷琼等! %$$7# &0DKDFVZD
%’1*5! #;:;$%形态特征 "周亚君! #;:;$%生物学和
生态特性"雷琼等! %$$7# 王小东等! %$$!# 秦锡祥
等! #;::# (F/PN! #;;#$%室内饲养与发育 "王卫东
等! #;;;Y# 孔晓凤等! %$$%I# %$$%Y# 2EPCI%’1*5!
#;;;$%人工饲料研发 "雷琼等! %$$9# 王卫东等!
#;;;3$%人工助迁利用技术 "周嘉熹等! #;;%#
#;:9$及其分布和寄生范围等"黄焕华等! %$$7# 王
卫东等! #;;;I# 李建庆等! %$$;$进行了研究!利用
花绒寄甲防治个体较大的天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杨忠岐! %$$!# RND%’1*5! %$$:$& 如释放花绒寄
甲成虫和卵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虫口减退率达 ;$
>"李孟楼等! %$$"# %$$;$# 对松褐天牛的寄生率
达 9$>以上"黄焕华等! %$$7$#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
云斑天牛 "D1’#.%$1 /#$&;-%*A-$%栗山天牛效果达
:$>以上"魏建荣等! %$$;# (F/PN! #;;#$& 但利用
花绒寄甲防治锈色粒肩天牛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
研究旨在筛选出有效控制锈色粒肩天牛的生物防治
技术!探索天敌的释放虫态%方法以及释放量!以达
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6材料与方法
@F@A试验用虫及材料
花绒寄甲成虫和卵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
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生物防治研究室提供!成虫
在%9 d的温度条件下饲养并保存& 成虫饲喂烘干
后磨碎的黄粉虫粉!并及时补充水源& 由于花绒寄
甲卵在 # 星期之内即孵化!因而在防治前先将获得
的花绒寄甲卵块置9 d的冰箱中保存备用!使用时
提前 # 天从冰箱中取出即可&
锈色粒肩天牛幼虫采自泰安市郊区省庄镇附近
的国槐被害木内!将获得的天牛幼虫放入" d的冰
箱中保存备用& 试验中所用到的天牛幼虫均为老熟
幼虫&
试验所用国槐木段采自泰安市省庄镇附近行
道树&
@FCA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 %$$"(%$$; 年进行& 试验地分别设在
泰安市城区的财源街%金山东路以及泰安市省庄镇
文化路等& 另外!在山东东阿县也进行了部分防治
试验& 试验地国槐均为行道树&
@FEA花绒寄甲对锈色粒肩天牛的室内寄生效果
#171#6器皿内寄生情况6选直径 #$$ @@e高
%$ @@的培养皿!将培养皿的上部和底部用滤纸遮
光!每培养皿中接 # 头天牛幼虫!然后将刚孵化的花
绒寄甲幼虫接到天牛幼虫虫体上& 为了保证天牛幼
虫的正常生长!同时加入一定量的人工饲料饲养&
试验共设 ! 个处理!即每头供试天牛幼虫释放花绒
寄甲分别为 ! 头幼虫%: 头幼虫%#% 头幼虫和 ! 头成
虫!并设立一组对照 "以不释放花绒寄甲为对照处
理$& 每个处理设 9 个重复& 由于目前花绒寄甲的
雌雄成虫还难以辨别!所以对雌雄成虫的选择是随
机的&
将培养皿放在%9 d!-gHi#! ?g#$ ? 的光照培
养箱中!每天上午进行观察并记录!同时向滤纸上滴
水保湿!7 c9 天更换 # 次饲料&
#171%6半自然条件下的寄生情况6自试验地截回
长 # @左右%胸径 #$ c#! 3@的国槐健康木段 #8
个!使木段按照自然生长状态树立在容器内!将容器
盛有少量的水以保湿& 具体做法是’ 在木段的上半
部分凿一长方形凹刻!深达木质部& 具体方法’ 先
将凿下的树皮取下!然后在木质部凿一长方形槽!
"比前述树皮稍小$!槽的大小以天牛幼虫刚好放入
为宜& 再将提前准备好的天牛幼虫放入槽内!最后
将取下的树皮盖上!用透明胶带固定& 最后将木段
的两头用石蜡封好!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每个木段
放 # 头天牛幼虫&
固定好幼虫后!再将预先准备好的花绒寄甲成
虫随机放置在木段的缝隙中& 试验中共有 8 个处
理!依次为每头天牛幼虫放置花绒寄甲成虫 7!!!9!
:!#% 头!每个处理设 7 个重复"7 个木段$!最后将
木段用 ! 目不锈钢铁纱网围好!以防寄甲成虫逃逸&
另设一个不放花绒寄甲成虫的木段为对照& 第 #$
天开始检查寄生情况!以后每 9 天检查 # 次!共检查
9 次&
@FGA林间防治试验
选择锈色粒肩天牛幼虫危害较重的单株进行释
放& 释放天敌前仔细调查每株树的虫口密度!用镊
子将排粪孔中的木屑及虫粪清理干净以备检查!并
对其进行编号和标记!然后根据排粪孔的数量确定
花绒寄甲的释放量’ 一般 #$ 个排粪孔a株以下!释
"##
林 业 科 学 !" 卷6
放 8$ c#8$ 粒花绒寄甲卵或 7 c9 头成虫# #$ 个排
粪孔a株以上!释放 %%$ c:$$ 粒卵或 8 c: 头成虫&
#1!1#6释放花绒寄甲成虫6在山东东阿县城进行&
试验分别设置了花绒寄甲成虫每株 :!"!8 头!分别
处理了 %8!#$!7 株!同时设置 " 株不放花绒寄甲成
虫作为对照& 防治时!将成虫放在离天牛幼虫排粪
孔较近的树皮缝中!然后任其自由爬行寻找天牛的
排粪孔& 释放成虫选择在天气晴朗的傍晚至天黑后
进行"周亚君! #;:;$&
#1!1%6释放花绒寄甲卵6在山东东阿县城进行&
试验分别设置了花绒寄甲卵每株 8$$!!$$!%$$!:$$
粒!分别处理了 #$ 株!同时设置 8 株不放花绒寄甲
的卵作为对照& 防治时!尽量靠近锈色粒肩天牛幼
虫排粪孔释放!将卵卡钉在树荫或有树叶遮阳的树
皮上!使其边缘尽量紧贴树皮上!以便幼虫孵化后能
够顺利爬向树皮!寻找到天牛幼虫并迅速寄生&
#1!176同时释放花绒寄甲成虫与卵6在山东泰安
进行& 试验设置了 9 个处理!即处理 #’ 9 头成虫%
%%$ 粒卵# 处理 %’ 9 头成虫%!%$ 粒卵# 处理 7’ 9
头成虫%#8$ 粒卵# 处理 !’ 9 头成虫%#$$ 粒卵# 处
理 9’ 9 头成虫%8$ 粒卵& 分别处理了 :!#$!#%!
#%!#9 株!同时设置 9 株不放花绒寄甲成虫与卵作
为对照& 卵卡以及成虫的释放方法同上&
@FNA效果检查
释放花绒寄甲后的效果检查根据试验设计进
行!最后以不再排出新鲜虫粪为标准& 检查时主要
调查原标记的新鲜排粪孔数量!每次检查后用镊子
将排粪孔处的木屑清理干净!以便下一次检查& 调
查防治效果时!每次都要剖查 # 株被害树!从而验证
当时向外排粪的排粪孔数即为虫口数!没有新鲜虫
粪排出的排粪孔内的天牛幼虫均被花绒寄甲寄生致
死& 各试验地开始检查的时间%试验中检查的次数
不同& 统计释放天敌后天牛幼虫的虫口减退率!计
算公式如下’
虫口减退率" >$ i0"天敌释放前虫口数 A天
敌释放后虫口数$a天敌释放前虫口数1 e#$$#
防治效果">$ i0"处理组虫口减退率 A’B组
虫口减退率$a"#$$ A’B组虫口减退率$1 e#$$&
@FVA统计方法
数据用 &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6结果与分析
CF@A室内寄生效果
%1#1#6器皿内接天敌寄生结果6由图 # 可知’ 每
头天生上有 ! 头花绒寄甲成虫寄生时效果最明显!
寄生率达 :$>!但是寄生速度较慢!在第 #7 天时天
牛幼虫才开始死亡# 每头天牛上有 ! 头花绒寄甲幼
虫寄生时天牛幼虫死亡速度最快!第 ! 天天牛幼虫
就开始死亡!但寄生效果与每头天牛上有 : 头花绒
寄甲幼虫相似!寄生率分别为 "%>!8:># 每头天牛
上有 #% 头花绒寄甲幼虫寄生效果最差!第 #; 天时
天牛 幼 虫 才 开 始 死 亡! 且 寄 生 率 仅 为 %$>&
试验中发现!被寄生天牛幼虫的气门附近和腹部末
端节间膜处有较多伤口!说明花绒寄甲幼虫寄生的
同时也会啃食天牛幼虫& 对照处理中天牛的死亡率
为 $&
图 #6花绒寄甲寄生锈色粒肩天牛老熟幼虫不同处理的寄生性结果"室内$
QDE5#6SICIVD4DV@CI4N/XB1/%*#=/#$#-A%&4/3!&K1-2-/0U 0IC[INMD4? UDXNCNF44CNI4@NF4V"(FU//C$
66观察中发现’ 花绒寄甲成虫也可啃食天牛幼
虫!造成寄主丧失大量水分或体壁损伤# 花绒寄甲
初孵幼虫与成虫同时取食和寄生天牛幼虫!使天牛
幼虫死亡更多%更快&
%1#1%6半自然条件下的寄生效果6在人工模拟的
木槽中!花绒寄甲成虫对天牛的寄生效果显著 "表
:##
6第 #$ 期 卢希平等’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锈色粒肩天牛
#$!各处理与对照间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 i
#71";:!A;i9!@i$1$#"$& 但寄生效果在释放 #%
头与 : 头处理间%释放 9 头与释放 ! 头和释放 7 头
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前 % 个处理与后 7 个处理之
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寄生效果与寄甲的释放量成
正比!寄生率最高的为释放 #% 头处理!达 :818">
"各处理对照均无试虫死亡$&
表 @A花绒寄甲成虫在半自然条件下的寄生率
)#2B@A.#-#/%$%/+-#$*,0?-,.%+’,+*+/3.)#(<&$/
$, 4-)>$/0)+0/%’/%+<$%,’%’0*/$*(/$*+
释放成虫数
*P@YNC/XCN0NIVNU
IUP04V
寄生率
SICIVD4DV@CI4N">$
#% :818" r858"I
: "7177 r858"I
9 8818" r$5$Y
! 9"1: r:5;$Y
7 9818" r7577Y
CFCA林间防治试验
%1%1#6释放花绒寄甲成虫6在山东东阿县城进行!
表 % 结果可以看出!释放花绒寄甲成虫防治锈色粒
肩天牛效果明显!标记的虫孔数a株显著下降 ""i
71:%"! @i$1$#8 m$1$9$& 虫口减退率最大的是释
放 : 头花绒寄甲成虫!平均为 "%177># 虫口减退率
最小的是释放 8 头花绒寄甲成虫!平均为 991"">&
经检验分析!不同处理与对照间有着显著性差异
"各处理对照均无试虫死亡$& # 个月后平均虫口减
退率为 9;19#>!个别株虫口减退率高达 #$$>!虫
口减退率随释放的寄甲成虫增多而明显上升&
%1%1%6释放花绒寄甲卵6释放花绒寄甲卵!# 个月
后虫口数a株明显减退!平均株虫口减退率为
9%19%>!防治效果明显"表 7$&
如表 7 所示!每株释放 8$$ 粒卵时减退率最大!
平均为 "%1;">!每株释放 :$$ 粒卵时!平均减退率
只有 7$1"">& 通过处理间多重比较发现! 8$$ 粒a
表 CA花绒寄甲成虫对锈色粒肩天牛幼虫的林间防治效果!
)#2BCA3,’$-,&*00*:$$, 4-)>$/0)+0/-7#*29 -*&*#/%’4 ?-,.%+’,+*+/3.)#(<&$/%’0%*&( 东阿 H/FEsN
处理株数
*P@YNC/X
4CNNV4CNI4NU
每株寄甲数
*P@YNC/XCN0NIVNU
IUP04VKNC4CNN
每株虫孔数量
QCIVV?/0NVKNC4CNN
处理前
GNX/CNCN0NIVNU
处理 # 月后
# @/F4? IX4NCCN0NIVNU
虫口减退率
kNUP3DFECI4N
/X0IC[IN">$
%8 : %177 r$577 $18" r$577 "#1%! r#!5"$I
#$ " %1;$ r$58$ #1#$ r$5!: 8%1$" r:5;!Y
7 8 !18% r$58: %1!% r$5!: !"18% r!5:#3
""’B$ $ %1#! r$59# %1#! r$59# $ U
66!平均植 r标准差!下同& fNIF r&H! 4?NVI@NYN0/M5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1 i$1$#$5
表 EA花绒寄甲卵的林间防治效果
)#2BEA3,’$-,&*00*:$$, 4-)>$/0)+0/-7#*29 -*&*#/%’4 ?-,.%+’,+*+/3.)*44/%’0%*&( 东阿 H/FEsN
处理株数
*P@YNC/X
4CNNV4CNI4NU
每株寄甲卵数
*P@YNC/XCN0NIVNU
NEEVKNC4CNN
每株虫孔数量
QCIVV?/0NVKNC4CNN
处理前
GNX/CNCN0NIVNU
# 月后
# @/F4? IX4NCCN0NIVNU
虫口减退率
kNUP3DFECI4N
/X0IC[IN">$
#$ 8$$ 71"$ r$589 #1$$ r$57: "%1;" r##5#%I
#$ !$$ 71$$ r$59; #1%$ r$57$ 8$1$$ r#$598IY
#$ %$$ !1#$ r$58% %1%$ r$589 !817! r#$57;IY
#$ :$$ 91%$ r#57% 718$ r#5$9 7$1"" r;5#9Y
8"’B$ $ 7177 r$5"# 71$$ r$59% ;1;# r#5$83
株与 :$$ 粒卵a株 % 个处理间差异显著 "@i$1$%"
m$1$9$& 结果与室内试验一致!可能是花绒寄甲
幼虫孵化后!由于数量较大!相互间竞争比较激烈因
而影响其寄生效果&
%1%176同时释放花绒寄甲成虫与卵6由表 ! 可见!9
个处理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其中!处理 #"释放 9
头成虫%%%$ 粒卵$效果最好!# 个月后的校正死亡率
达 :%18!># 处理 %"释放 9 头成虫%!%$ 粒卵$和处理
7"释放 9 头成虫% #8$ 粒卵 $ 效果次之!分别为
""1"">%""1%$># 处理 !"释放 9 头成虫%#$$ 粒卵$
和处理 9 "9 头成虫%8$ 粒卵$的效果最差!分别为
9%1:7>%9#17$>& 各处理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i
##1$$!@i$1$$# m$1$9$!通过多重比较显示!处理 #!
% 均与处理 7!!!9 间有显著性差异&
;##
林 业 科 学 !" 卷6
表 GA花绒寄甲成虫$卵林间防治结果
)#2BGA3,’$-,&*00*:$$, 4-)>$/0)+0/-7#*29 -*&*#/%’4 ?-,.%+’,+*+/3.)#(<&$/#’(*44/%’0%*&( 泰安 +IDsIF
处理
+CNI4@NF4
处理株数
*P@YNC/X
4CNNV4CNI4NU
每株虫孔数量
QCIVV?/0NVKNC4CNN
处理前
GNX/CNCN0NIVNU
# 月后
# @/F4? IX4NCCN0NIVNU
虫口减退率
kNUP3DFECI4N
/X0IC[IN">$
# : 7187 r#5$8 $187 r$59% :%18! r8588I
% #$ 817$ r$5;9 #1!$ r$5;" ""1"" r!5%"Y
7 #% 819: r#5#" #19$ r$58" ""1%$ r75#7Y
! #% "1!% r$5;" 719$ r#5$$ 9%1:7 r95#$3
9 #9 :1$" r#59: 71;7 r#5#$ 9#17$ r!5"83
’B 9 918$ r$59# 91$$ r$599 #$1"#U
%1%1!6林间防治效果6如图 % 所示!释放花绒寄甲
的成虫%卵或同时释放成虫和卵的 7 种处理!林间防
治效果均明显! "#1%!> c:%18!>!且各处理间没
有显著性差异""i$1#;%!@i$1:%"$&
图 %6各处理林间防治效果
QDE5%6’/F4C/0NXN34/XNI3? 4CNI4@NF4DF XDN0U
76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中所用的为花绒寄甲锈色粒肩天牛生物
型!为采自山东泰安%济宁等地自然寄生锈色粒肩天
牛的花绒寄甲!经室内人工繁殖的饲养群& 结果表
明供试的花绒寄甲锈色粒肩天牛生物可以有效降低
寄主的虫口数量&
室内试验中发现’ 天牛幼虫能够很快取食花绒
寄甲的卵块!所以释放花绒寄甲初孵幼虫& 但花绒
寄甲初孵幼虫体壁较薄!在转接过程中容易受到损
伤& 另外!被花绒寄甲幼虫啃食的会发生天牛虫体
剧烈扭动!从而导致花绒寄甲幼虫被挤压致死!对寄
生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外!在同时进行的淹没式对比试验中!每头天
牛幼虫接花绒寄甲幼虫约 :$ 头左右!寄生效果非常
明显!寄生率达 #$$>& 同时发现!花绒寄甲幼虫多
在天牛体躯的后半部分寄生!寄生后期天牛整个身
体暗褐色!体内被食一空!只剩表皮& 试验证明!花
绒寄甲幼虫量足够大!使得天牛幼虫失去抵抗能力!
便很快被寄生而且迅速被食尽体内物质最后干枯
死亡&
有研究表明’ 释放花绒寄甲卵块比直接释放花
绒寄甲成虫时寄生率高!原因可能是有飞翔习性的
成虫释放于林间后!部分成虫飞逃至目标林地以外!
而卵则是直接固定在了目标立木上 "李孟楼等!
%$$;$!本试验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但卵在孵化
时受环境中温湿度的影响较大!如果在天牛寄主上
再释放少量的成虫!补充花绒寄甲的自然产卵量!寄
生效果会明显提高& 因而!建议林间释放花绒寄甲
时!最好将卵卡与成虫同时释放以提高防治效果&
另外!由于本研究所用国槐均为位于城区马路
两边行道树!受人为影响比较大!不利于天敌的自行
扩散& 但花绒寄甲仍表现出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参 考 文 献
黄焕华!许再福! 杨忠岐!等5%$$75松褐天牛的重要天敌(((花绒
坚甲5广东林业科技! #;"!$ ’ "8 A""5
孔晓凤!孙玉荣! 赵6军5%$$%I5花绒穴甲不会飞处理对产卵数量的
影响试验5宁夏农林科技!"8$ ’ %95
孔晓凤!赵6军5%$$%Y5花绒穴甲幼虫%蛹的饲养试验5宁夏农学院
学报!%7"7$ ’ :$ A:%5
雷6琼!陈建锋!黄6娜5%$$95花绒坚甲成虫人工饲料的筛选研究5
中国农学通报!%#"7$ ’ %9; A%8#5
雷6琼!李孟楼!杨忠岐5%$$75花绒坚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5西北
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7#"%$ ’ 8% A885
李建庆!杨忠岐!张雅林!等5%$$;5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杨树云斑天牛
的研究5林业科学!!9";$ ’ ;! A#$$5
李孟楼!李有忠!雷6琼!等5%$$;5释放花绒寄甲卵对光肩星天牛幼
虫的防治效果5林业科学!!9"!$ ’ ": A:%5
李孟楼!王培新!马6峰!等5%$$"5花绒坚甲对光肩星天牛的寄生效
果研究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79 "8 $ ’ #9% A
#98!#8%5
秦锡祥!高瑞桐5#;::5花绒穴甲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5昆虫知
识! %9"%$ ’ #$; A##%5
魏建荣!杨忠岐!王平彦!等5%$$;5利用花绒寄甲控制栗山天牛林间
试验效果5中国生物防治! %9"7$ ’ %:9 A%:"5
王卫东!刘益宁5#;;;I5宁夏光肩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天敌昆虫的研
$%#
6第 #$ 期 卢希平等’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锈色粒肩天牛
究5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 A;75
王卫东!小仓信夫5#;;;Y5花绒穴甲室内发育研究5北京林业大学学
报!%#"!$ ’!7 A!"5
王卫东!赵6军!小仓信夫!等5#;;;35花绒穴甲幼虫人工饲料的开
发研究5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 A9#5
王小东!黄焕华!许再福!等5%$$!5花绒坚甲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研究初报5昆虫天敌! %8"%$ ’ 8$ A895
王希蒙!任国栋5#;;85花绒坚甲的分类地位及应用前景5西北农业
学报!9"%$ ’ "9 A":5
肖刚柔5#;;%5中国森林昆虫5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87 A!8!5
杨忠岐5%$$!5利用天敌昆虫控制我国重大林木害虫研究进展5中
国生物防治! %$"!$ ’ %%# A%%"5
周嘉熹!鲁新政!逯玉中5#;:95引进花绒坚甲防治光肩星天牛实验
报告5昆虫知识!%%"%$ ’ :! A:85
周嘉熹!杨雪彦5#;;%5光肩星天牛综合防治技术5西北林学院学报!
""7$ ’ %$ A%95
周亚君5#;:;5花绒坚甲幼虫的形态简介5昆虫知识!%8"%$ ’ 7$$5
(F/PN)5#;;#5&4PUDNV/F 4?NFI4PCI0NFN@W/XI#2#./1G0&1*’%$21’%&
T/KN! B1&’1$.0&*#2+0*0&&?ICK " ’/0N/K4NCI’ ’/0WUDUIN$ 5GP0
2ZIWI@ISCNXN34PCI0Q/CNV4)_KNCD@NF4&4I4D/F! #$’ !$ A!"5
2EPCI*! +IYI4IB! RIFER5#;;;5kNICDFE/X4?N3/0WUDU YNN40N
KCNUI4/C! B1&’1$.0&/%*#=/#$#-A%&! /F IC4DXD3DI0UDN45GD/’/F4C/0!
!!"7$ ’ %;# A%;;5
&0DKDFVZD& ,! S/KNk H! ,0UCDUENk JR5#;:;5, CN[DNM/X4?N
VPYXI@D0WG/4?CDUNCDFIN"’/0N/K4NCI! G/4?CDUNCDUIN$5S/0VZDNSDV@/
)F4/@/0/ED3^FN! 9;’ #7# A%$%5
RNDJDIFC/FE! OIFEn?/FElD! TI/TPD0DFE! %’1*5%$$:5">$‘" j$‘
0D@/FNFN! ZIDC/@/FNX/CB1&’1$.0&/%*#=/#$#-A%&" QIDC@IDCN$ ! I
FI4PCI0NFN@W /X0/FE?/CFNU YNN40NV5,ECD3P04PCN IFU Q/CNV4
)F4/@/0/EW! #$"!$ ’ 7%7 A77$5
!责任编辑6朱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