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pplication of the Thermal Dissipation Probe Technique in Studying the Sap Flow in Taproot of Caragana korshinskii

应用热扩散技术对柠条锦鸡儿主根液流速率的研究


运用热扩散技术对柠条锦鸡儿根部液流速率(Fs)进行连续测定,同步进行环境要素的实时监测。选择2008年4—10月30天典型晴天日观测数据。结果表明: 1)Fs在晴天日表现出典型的宽峰型正态分布,可划分为4 个特征差异明显的阶段,反映了大气环境因子对液流的直接驱动效应,以及柠条锦鸡儿叶片气孔行为对液流变化的调控作用。 2)液流的变化受多个环境因子共同驱动,其中潜在蒸发散(ET0)综合性强、与Fs相关紧密,是分析液流特征更为可靠的复合型环境变量。Fs与主要环境因子间的耦合关系因时段而异,在早晨启动的液流上升阶段,Fs与太阳辐射、ET0间均呈线性关系,反映了太阳辐射等因子对液流的驱动与对光合作用的激活效应,而在峰值后的下降阶段基本呈Sigmoidal-Hill函数关系; Fs随大气水分亏缺(VPD)的变化与随太阳辐射、ET0的变化趋势相反,表明VPD在达到一定值后启动气孔调节行为以及抑制过度蒸腾耗水的效应。 3)柠条锦鸡儿根部Fs与主要环境要素间的变化近似同步,试验期间没有出现典型的时滞现象。 4)在整个生长季的大部分时间内观测到柠条锦鸡儿根部夜间持续存在着液流现象,夜间液流量平均占全天液流量的3.83%。试验结果可例证热扩散技术在根部测定液流并用来计算灌木树种单株耗水方法的科学性与优越性。

The sap flows(Fs) in taproot of Caragana korshinskii were measured continually withthermal dissipation probe(TDP)technique from April to October in 2008, and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recorded synchronously. The data of 30 sunny days were selected for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rms ofFs exhibits a typical normal distribution with wide peak, which could be divided into 4 phaseobviously, reflecting driven effects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regulation effects of stomatal behavior. TheFs was driven by multiple factors jointly. The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ET0)wasclosely correlated to Fs so as to be a comprehensive and compounded environmental variable. The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Fs and main environment factors varied diurnally. Fs had a liner relationship with solar radiation and ET0 at initiating and increasing stage of the flow after sunrise,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solar radiation would be the driving mechanism to Fs and activation effects of photosynthesis. Fs showed a Sigmoidal-Hill function relationship with solar radiation and ET0 at the decreasing stage after the peak. The Fs relationships with vapour pressure deficit(VPD)was contrary to that with solar radiation and ET0 ,which implied that VPD could trigger stomatal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ver-transpiration. Fs varied with main environment factors nearly simultaneously and no obvious time lags were found. Nocturnal sap flows were measured in many days of the growth season, and the average flow accounted for 3.83% of the total daily sap flows. The results approved the validation and superiority of the TDP technique for measuring sap flow of the whole tree in taproot of the shrubs.


全 文 :第 !" 卷 第 # 期
$ % & % 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 ’)./-* ’)+)(-*
/012 !",+02 #
3456,$ % & %
应用热扩散技术对柠条锦鸡儿主根液流速率的研究
党宏忠& 7 张劲松& 7 赵雨森$
(&6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7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7 北京 &%%%8&;$6 东北林业大学 7 哈尔滨 &9%%!%)
摘 7 要:7 运用热扩散技术对柠条锦鸡儿根部液流速率(! :)进行连续测定,同步进行环境要素的实时监测。选择
$%%; 年 !—&% 月 #% 天典型晴天日观测数据。结果表明:&)! : 在晴天日表现出典型的宽峰型正态分布,可划分为 !
个特征差异明显的阶段,反映了大气环境因子对液流的直接驱动效应,以及柠条锦鸡儿叶片气孔行为对液流变化
的调控作用。$)液流的变化受多个环境因子共同驱动,其中潜在蒸发散(*,%)综合性强、与 ! : 相关紧密,是分析液
流特征更为可靠的复合型环境变量。! : 与主要环境因子间的耦合关系因时段而异,在早晨启动的液流上升阶段,
! : 与太阳辐射、*,% 间均呈线性关系,反映了太阳辐射等因子对液流的驱动与对光合作用的激活效应,而在峰值后
的下降阶段基本呈 ’<=>0反,表明 /BC 在达到一定值后启动气孔调节行为以及抑制过度蒸腾耗水的效应。#)柠条锦鸡儿根部 ! : 与主要环
境要素间的变化近似同步,试验期间没有出现典型的时滞现象。!)在整个生长季的大部分时间内观测到柠条锦鸡
儿根部夜间持续存在着液流现象,夜间液流量平均占全天液流量的 #2 ;#D。试验结果可例证热扩散技术在根部测
定液流并用来计算灌木树种单株耗水方法的科学性与优越性。
关键词:7 热扩散技术;柠条锦鸡儿;根部液流;潜在蒸发散;环境因子
中图分类号:’E&;2 !#7 7 7 文献标识码:-7 7 7 文章编号:&%%& F E!;;($%&%)%# F %%$8 F %;
收稿日期:$%%; F && F %!。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半干旱区坡地典型植物篱复合系统构建技术”($%%E%;);国家“十一
五”科技支撑项目($%%"G-C%#-%9%&,$%%"G-C%#-&$%9)资助。
!""#$%&’$() (* ’+, -+,./&# 0$11$"&’$() 2.(3, -,%+)$45, $) 6’578$)9 ’+, 6&" :#(;
$) -&".((’ (* !"#"$"%" &’#()*%(&**
C4H= A0H=IJ0H=& 7 KJ4H= L(& " #$% &’()*’+)*% ), -*$$ .*$$/012 ’1/ 345+06’+0)1 ), 7+’+$ !)*$8+*% 9/:0108+*’+0)17 ;$8$’*<= >18+0+4+$ ), !)*$8+*%,39!7 .$0?012 &%%%8&;
$ " @)*+=$’8+ !)*$8+*% A106$*80+%7 B’*(01 &9%%!%)
!31’.&%’:7 ,JO :4P Q10R:( ! :) O4:N5O? T0HS41 ?<::P50VO(,CB)SOTJH -P5<1 S0 XTS0VO5 OHS41 Q4TS05: RO5O 5OT05?O? :UHTJ50H0N:1U6 ,JO
?4S4 0Q #% :NHHU ?4U: RO5O :O1OTSO? Q05 4H41U:<:6 ,JO 5O:N1S: :J0RO? SJ4S SJO Q05>: 0Q ! : OZJ41
?<:S5OSO05010=Q4TS05: 4H? 5O=N14S<0H OQQOTS: 0Q :S0>4S41 VOJ4Y<056 ,JO ! : R4: ?5N1SOY4P0S54H:P<54S<0H(*,%)R4: T10:O1U T055O14SO? S0 ! : :0 4: S0 VO 4 T0>P5OJOH:P0NH?O? OHY<50H>OHS41 Y45<4V1O6
,JO T0NP14OHS Q4TS05: Y4554?<4S<0H 4H? *,% 4S VO SJO ?5OTJ4H<:> S0 ! : 4H? 4TS0RR4: T0HS545U S0 SJ4S RP14S41 5O=N14S<0H 4H? T0HS501
0YO5@S54H:P<54S<0H6 ! : Y454OHS Q4TS05: HO451U :<>N1S4HO0N:1U 4H? H0 0VY<0N: S<>O 14=: RO5O Q0NH?6
+0TSN5H41 :4P Q10R: RO5O >O4:N5O? 4HU ?4U: 0Q SJO =50RSJ :O4:0H,4H? SJO 4YO54=O Q10R 4TT0NHSO? Q05 #2 ;#D 0Q SJO
S0S41 ?4<1U :4P Q10R:6 ,JO 5O:N1S: 4PP50YO? SJO Y41O4:N5RJ01O S5OO <,8 ;(.71:7 SJO5>41 ?<::(*,%);OHY<50H>OHS41 Q4TS05:
林 业 科 学 !" 卷 #
# # $%&( ’()*+,- ./00/1,’/23 1*24))技术自 5*,3/)* 发
明以来,因其组成相对简单(双针)、测量精度和可信
度高、相对成本低等优势,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林
木单株蒸腾的测定中来(67 !" #$8,9::!),成为目前用
来推算林分尺度水分利用比较准确的方法之一。
$%& 技术要求探针的长度不能深入到心材部分,因此
这一技术主要应用在胸径满足探针长度要求的乔木
树种的茎干部位。虽然现在已经有了 ;: ++ 或更短
的探针,但受成本等方面的限制,这一技术在主干、枝
条较短细或分枝性强的灌木树种液流测定中还没有
得到应用。柠条锦鸡儿(%#&#’#(# )*&+,-(+)--)具有主
根明显、分枝性强等生物学特征,是我国干旱半干旱
区大部分生境条件下具有普适性的优良豆科固氮灌
木树种。近年来,热技术被运用到柠条蒸腾耗水的测
定与分析中来,已有研究分别利用热平衡技术(沈振
西,9::<)和热脉冲技术(=/, !" #$8,9::>;夏永秋等,
9::>)测定柠条枝条的液流,并推算和分析单株的水
分利用状况,但由于技术本身以及灌木树种生物学特
性的限制,尤其是从样枝到单株尺度扩展中的误差等
因素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研究结果的可靠
性。本研究将利用 $%& 技术把探针植入柠条锦鸡儿
主根近地表根段从而测定单株的水分利用状况,较好
地避开了这类树种分枝性强、枝条细难以直接用探针
以及从样枝到单株尺度扩展等不利条件,同时降低了
以往探针植入树干部位时辐射等环境因子对探针的
影响,为分枝性强灌木树种整株液流的测定提供了一
种新的方法。
;# 材料与方法
!" !# 材料的选择
试验地位于半干旱区黄土丘陵沟壑第!副区的
甘肃省定西市石家岔流域,?<@!?A;BC "D E,;:!@?FA
;!C :D G,海拔9 9;> +,年均降水量 !9B ++,年平均
气温 B H,土壤为黄绵土,流域植被以 9: 年生人工
带状灌木篱柠条锦鸡儿林为主。试验材料选择 ? 株
生长旺盛的柠条锦鸡儿单株,以根径相对最大、冠幅
较圆满的第"号样株为例进行分析,该样株冠幅南
北向为 ?C ;: +,东西向为 9C !: +,平均高 9C ;< +,主
根直径 ?C 9< I+,叶面积 !C !? +9。
为了在不间断数据观测的同时求得样株边材面
积,在以样株为中心半径为 ;: + 的临时样地内选择
" 株根生长状态良好、冠幅相近的柠条锦鸡儿单株,
挖取主根样段,立即用锋利的铡刀切出光滑、平整的
截面,用游标卡尺量取各样段相互垂直方向的皮厚、
韧皮部、边材、心材宽度,计算出各样段的平均边材
宽度、边材面积。统计显示边材面积( .,I+9)与根
径(/,I+)间的回归关系为 . J !C ">; !/ K >C :!! B,
09 J :C FB,并据此推算出样株"根段的边材面积为
BC ;B I+9。
!" $# %&’ 的安装与测定
采用按 5*,3/)* 原理设计的 $%&L;: ++ 热电耦
探针,探针直径 ;C 9 ++,宽 !: ++,电阻 !> #,加热
电压 ;C < M。已有研究(N,’()*/3) !" #$8,9::B;O,P,)-
!" #$8,9::B)证实了 ;: ++ 针用于林木液流测定的
可靠性。安装时间为 9::> 年 ? 月 9; 日,安装前先
从地面近根茎处沿根向下挖开宽约 ?: I+ 的土槽,
在距地面约 9: I+ 深处挖开一空穴,使约 9: I+ 的
根段露出,刷掉表面土,用游标卡尺量取直径后用专
用电钻在根表面垂直于根的走向钻孔(钻头直径与
深度均与探针匹配),孔内涂适量凡士林后插入探
针,用泡沫塑料纸紧紧包裹,在上端包裹接口缝隙处
用黄油密封,避免渗入水分。安装完后加固空穴以
免坍塌,并以水平放置的直径 < I+ 的 &MQ 细管与
外界相通,以排湿与防积水,空穴大小以 $%& 及包
裹不与周围土壤直接接触为原则。采用 99: M 交流
转接 ;9 M 铅酸蓄电瓶连续供电,采用英国 RS9:9:
数采器采集数据,每 < +/3 记录 ; 次数据。液流通
量(1 .,+
?·+ K 9 0 K ;)、液流速率(1 0,T·(
K ;)的计算采
用 5*,3/)* 公式,$2,$2+,U 的计算均按照 5*,3/)*
(;F>B)方 法 确 定,其 中 $2+,U 以 B 天 为 时 长
(5*,3/)*,;F>B;67 !" #$8,9::!)。
1 . 3 ;;F 4 ;:
5"[($2+,U 5 $2)6 $2]
;C 9?;,(;)
1 0 3 1 . 4 7 0 4 ? "::。 (9)
式中:$2+,U,$2 分别为木质部液流为 : 和液流大
于 : 时两探针间的温差(H),7 0 为加热探针处木
质部的横截面积(+9)。
!" (# 环境要素的测定与记录
测定的环境要素类目及传感器类型见表 ;,均
与 RS9:9: 数采器相连接,每 < +/3 记录 ; 次数据。
!" )# 计算
根据 VWX &)3+,3LY23’)/’( 方法( W--)3 !" #$8,
;FF>),在以天为步长计算潜在蒸发散 G$: 时,% 3 J
F::,% . J :C ?!;在以小时步长计算 G$: 时,% 3 J ?B,
% . 的取值根据文献(W--)3 !" #$8,9::")进行修正,其
中白天(":::—9::::)% . J :C 9!,晚间(9;:::—
<:::)% . J :C F:。土壤热通量 8 的计算根据以小时
为时间尺度计算时的精度要求,以固定系数乘以净
辐射计算而得,该系数在白天、晚间分别取 :C < 和
:C ;(W--)3 !" #$8,;FF>)。
:?
! 第 " 期 党宏忠等:应用热扩散技术对柠条锦鸡儿主根液流速率的研究
表 !" 环境要素类目及传感器类型
#$%& !" ’()*+,-* ./ *0123.04*05$- /$(5.36 $0+ 6*06.36 20 532$-
传感器类型
#$%&’( )*+$&
环境要素类目 ,)$-& ’. $%/0(’%-$%)12 .13)’(&
456789 太阳辐射 #’21( (1:01)0’%(9;)<(=·- > 7)
456#"?@ 大气温度 40( )$-+$(1)A($(!1)< B;大气相对湿度 40( ($21)0/$ CA-0:0)*(D@)< E
456"8=# 风速 =0%: &+$$: 1) 7 - 1F’/$ 21%:( "G)<(-·&
> H)
456"IIJ 雨量 D10%.122(#)< --
456H8? 土壤温度 #’02 )$-+$(1)A($(! &)’. )C$ :$+)C 1) J 3-,H8 3-,HJ 3- < B
K?8 $
8L M8N!(# % % &)’ !
( %
! ’ 7O"
)7( *& % *1)
! ’ !(H ’ ( : + )7)

(")
式中:# % 为净辐射(PQ·-
> 7 : > H或 PQ·- > 7 C > H),&
为土壤热通量(PQ·- > 7 : > H或 PQ·- > 7 C > H),! 为 7
- 高处温度(B),)7 为 7 - 高处风速(-·&
> H),*&,
*1 分别为饱和水汽压和实际水汽压( R91),! 为饱
和水汽压曲线斜率( R91·B > H),! 为干湿表常数
(R91·B > H),( %,( : 是随参考作物类型和时间尺度
而变化的常数。
7! 结果与分析
选择 788N 年 M 月 "8 日—S 月 J 日 "8 天典型
晴天日观测数据,在 T(0U0% NL 8 程序下进行分析。
78 !" 典型晴天日根部液流的日变化规律
在众多环境要素中,太阳辐射(9;,=·- > 7)、大
气水分亏缺(59V,R91)是影响树干液流日变化的
主导环境要素(=A22&3C2$U$( *, -.W,HSSN;788H)。从
图 H 对柠条锦鸡儿根部液流的日变化中可以看出,
典型晴天日 9; 呈典型的正态分布,从 I:88 开始逐
渐升高,H":88 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约 78:88 趋
图 H! 晴天时柠条锦鸡儿根部液流的日变化动态
X0UW H! V102* :*%1-03& ’. &1+ .2’G 0% )1+(’’) ’. (/ 01234563055 0% &A%%* :1*&
H"
林 业 科 学 !" 卷 #
于 $,上升与下降时间段均约为 % &;同样,根据太阳
辐射、大气温度、大气湿度、风速、海拔、地理位置等综
合要素计算的潜在蒸发散也表现出类似的日变化规
律,’(:$$ 的平均值约为($) %! * $) $%)++·& , ’,最高
值为 $) -% ++;./0 并没有呈现出与 /1,23$ 一致的
分布,而是呈偏峰的正态分布,始于 ":$$ 的上升段
并没有在 /1 最大时的 ’(:$$ 达到峰值,而是延迟到
约 ’4:$$,之后又呈较快的下降趋势,夜间 5$:$$ 后
呈缓慢下降趋势。
与环境要素的日变化趋势不同,液流分布呈宽
峰的正态分布(图 ’),并且可划分为 6&789 ’ : ! 阶
段:6&789 ’ 阶段(":$$—’5:$$)液流呈快速上升;
6&789 5 阶段(’5:$$—’":$$)液流变化比较平稳,
液流速率平均值能保持在 ;%) !’ <·& , ’以上,峰值在
’(:$$ 为( ;;) (5 * ’;) (")<·& , ’;6&789 ( 阶段
(’":$$—5$:$$)液流又有一个比较快速的下降,
但在光照约降为 $ 后的 5$:$$ 时,液流速率仍能保
持( ’-) !$ * ") -;)<·& , ’ 的水平;5$:$$ 之后为
6&789 ! 阶段,液流缓慢下降,5’:$$ 时也有平均值
为(-) 44 * () 55)<·& , ’的液流,整个夜晚液流平均
值在 () "5 <·& , ’以上。液流的这种昼夜变化规律在
日本柳杉(!"#$%&’(")* +*$&,)-*)等树种中也有相似
报道(37=7&>87 (% *.?,5$$4)。
结合图 ’ 对环境变量的日进程分析可以看出,
在 6&789 ’,6&789 ( 阶段,太阳辐射是液流变化的最
直接、最主要驱动力,但在 ./0 达到一定值后植物
气孔调节行为启动,使得液流在 6&789 5 阶段虽有较
强的蒸腾需求拉力但液流变化缓慢。在 6&789 ! 阶
段,柠条锦鸡儿呈现出明显的夜间液流活动,目前已
有多篇文献报道了不同树种的枝干在夜间存在液流
现象,并试图从夜间蒸腾(@A99B (% *.?,’;-;;C>D&79E
(% *.?,5$$")、树干与叶片间运输距离延滞( F7B (%
*.?,5$$%)以及补充组织失水( G9BHD= (% *.?,’;;;;
FH8&I7 (% *.?,5$$%)等多方面给予解释,从对柠条锦
鸡儿根部液流持续存在、冠高等综合因素来分析,更
倾向于夜间液流用于补充白天旺盛的蒸腾带来的暂
时的水分亏缺。统计表明,柠条锦鸡儿夜间液流量
平均占全天的 (? -(J,低于纸桦(/(%0.* $*$#")1("*)
的 ’$J、红槲栎(20("-03 "04"*)的 -J,但高于红花
槭(5-(" "04"0’)的 5J(C>D&79E (% *.?,5$$")。
!" !# 根部液流与环境要素间的关系
图 ’ 展示了典型晴天日主要环境要素与根部液
流的变化态势,为了进一步明确与液流变化间存在
紧密关系的主要环境变量,对以上 ($ 天晴天日的 "
个主要环境要素与根部液流间做了相关分析,并以
同期 ($ 天非典型晴天日(多云、阴天)为对照进行
比较分析,各因子间的 /97A8HB 系数见表 5。
表 !# 环境要素与液流速率间的 $%&’()* 相关系数
+&,- !# $%&’()* .)’’%/&01)* .)%221.1%*0( ,%03%%* %*41’)*5%*0( &*6 (&7 2/)3(! ()
大气相对湿度
K>A A9E7L>M9
&I+>N>LO(PQ)
太阳辐射
GHE7A A7N>7L>HB
(/1)
风速
R>BN 8699N
( 6S)
气温
K>A L9+69A7LIA9
(77)
大气水分亏缺
.76HIA 6A988IA9
N9T>D>L(./0)
潜在蒸发散
/HL9BL>7E
9M76HLA7B86>A7L>HB
(23$)
/1 , $) !5 $) (’ $) "! $) "’ $) ;;
6S , $) 5; $) !$ $) (- $) (4
晴天 77 , $) 4$ $) -" $) "-
GIBBO N7O8 ./0 , $) -’ $) ""
23$ , $) !"
8 8 , $) 4’ $) -" $) 5" $) %" $) %5 $) -4
/1 , $) !- $) (’ $) "" $) "5 $) ;;
6S , $) ($ $) 5! $) ($ $) (4
非晴天 77 , $) "’ $) -( $) ";
UEHINO N7O8 ./0 , $) ;’ $) "%
23$ , $) 45
8 8 , $) "5 $) -( $) 5; $) %4 $) %! $) -!
# # 从表 5 可以看出,在晴天日,与根部液流速率关
系紧密的环境要素主要有 /1( /97A8HB 系数为
$) -")、23$($) -4),其次为 7 7($) %")和 ./0($) %5)
等;在非晴天日,23$($) -!)和 /1($) -()为主要环
境要素,其次为 7 7($) %4)和 ./0($) %!)。可见,无
论是晴天日还是非晴天日,太阳辐射是影响柠条锦
鸡儿根部液流最主要的环境要素之一。有研究认为
太阳辐射能解释树木白天液流变化方差的 4"J :
%’J,其他环境要素中以 ./0 为主( 3&H+78 (% *.?,
5$$4)。多元回归表明,8 8 与各环境要素间具有以
下回归关系:
晴天日:8 8 V $) 5!- /1 W $) "!’ 77 W ’%) -!’
5(
! 第 " 期 党宏忠等:应用热扩散技术对柠条锦鸡儿主根液流速率的研究
#$% & ’(’) *(+ ,-.,!
’ / .) 0’;
非晴天日:" 1 / .) +2( $3 4 .) 5’" # 6 4 ’’) ’.
#$% & +*’) 5++ ,-.,!
’ / .) 22。
" 1 与 $3 和 ,-. 的回归关系式分别为:
晴 天: " 1 / .) ."2 $3 4 +.7) 0.2 ,-.,
!’ / .) 2*;
非晴天:" 1 / & .) .*. $3 4 ’(+) "7’ ,-.,
!’ / .) 2’。
太阳辐射与 ,-. 能解释液流速率 2.8 以上的
变差,与 只 考 虑 $3 与 #$% ’ 个 变 量 相 比
(9:;;1<=;>?>@ $% &’A,+002;’..+),更为可靠的是预
估液流速率的环境变量。,-. 综合了包括辐射在内
的环境因素如 #$%,(B,# 6 等,因而能更全面地反
映大气蒸发潜力。有研究也表明在众多气候变量
中,,-. 与 树 木 液 流 间 具 有 更 为 密 切 的 关 系
(CDE>F>@D $% &’A,’..7),G@6EH>@( +027)对花旗松
()*$+,-%*+.& /$012$*22)液流的研究认为这种关系是
线性(!’ / .) 05),本次研究也例证了 ,-. 与根部液
流间具有较紧密的相关关系(图 +,表 +),可以认为
它是分析根部液流理想的环境变量。
!" #$ 不同时段根部液流变化与环境因子间的响应
关系
’) ") +! 太阳辐射 ! 如前所述,柠条锦鸡儿根部液流
主要集中在有光照的白天,白天大气巨大的蒸腾驱
动力促使根系从土壤中源源不断地吸收水分,从而
保证了叶片等器官组织的水分需求。但是液流随光
照的变化在上午和下午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图
’6 箭头方向所示),上午,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液
流随光照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基本呈线性(图 ’I),其
拟合方程:" 1 / .) +.7 2 $3(!
’ / .) 0*),约 +":..
时光照、液流均达到最高(这与图 + 所示相同),这
表明试验期间 $3 是液流增加的主要驱动力,尚不
足以成为限制液流增加、诱导植物气孔调节行为发
生的主要因素。下午,随着 $3 的下降," 1 下降相对
缓慢,在光照下降到 ’.. 9·J & ’左右时," 1 才有较
快的下降(图 ’<),用 KH?JDHL6;MNH;; 函数拟合的方程
为: " 1 / +*+) +* $3
.) 5*5 O( +(+) 7..) 5*5 4 $3.) 5*5 )
(!’ / .) 25)。由于光合总是伴随着水分的蒸腾,因
此这可能进一步揭示柠条锦鸡儿叶片气孔充分利用
光照积累干物质的特性。
图 ’! 不同时段太阳辐射对液流速率的影响
PH?A ’! ,QQ>@>ER RHJ> DQ R=> L6T
’) ") ’! 潜在蒸发散 ! ,-. 具有与 $3 相似的日变化
规律(图 +),因此,柠条锦鸡儿根部液流随 ,-. 的变
化也呈现出与 $3 相近的变化趋势,尽管有报道建
立 ,-. 与 " 1 间的线性关系(UERDEHD $% &’A,’..(;VH6
$% &’A,’..2),但从图 "6 中可以看出,在日变化中 " 1
与 ,-. 间并不是单一的线性关系。上午,随着 ,-.
的增加,液流呈近似线性增加(图 "I),拟合方程:
" 1 / +*.) 2* ,-.(!
’ / .) 05),约在 +":.. 时 ,-.," 1
均达到最高,之后," 1 随 ,-. 的降低而缓慢下降,在
,-. 下降到约 .) " JJ·=
& +后," 1 快速下降(图 "<),
用 KH?JDHL6;MNH;; 函数拟合的方程为:" 1 / +.*) ’"
,-.
+) (( O(.) .2(+) (( 4 ,-.
+) (()( !’ / .) 75)。这说明
试验期间大气蒸发潜力并没有成为限制液流的因
素,可能与柠条锦鸡儿属于主根垂直分布、深根性树
种有关,土壤水分对液流日变化的影响没有大气环
境要素表现得明显。
’) ") "! 大气水分亏缺 ! 对于图 +展示的 "1,#$% 的
日变化趋势,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其相互关系,为此对不
同时段 "1 随 #$%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从图 56 中可以
看出,上午,"1 随着 #$%的增加而快速升高(排除因土
""
林 业 科 学 !" 卷 #
壤水分严重不足影响液流的可能性),在 $%& 约高于
’( ’’ )%*[约 ’+:++ ,,-./*0 等(1++2)认为这一值为 ’
3’( 1 )%*]后,!0 增幅变缓并在 $%& 约为 1 )%* 时达
到峰值(44( 51 6·- 7 ’,约在’5:++),之后维持在较高水
平直到 $%&于 ’2:++ 达到峰值(1( 52 )%*)后(此时 !0
约为 48( !’ 6·- 7 ’),!0 随 $%& 的下降而快速下降。从
图 !* 中还可以看出,与 %9,:,+ 对 !0 的影响不同,在
同一 $%& 值时,下降阶段(对应时段为 ’2:++—1+:
++)的 !0 值明显低于上升阶段(对应时段为 ":++—’2:
++)的 !0 值(图 !* 箭头所示方向),这种规律在对红花
槭等树种的研究中也有报道(;<==0>-=?6?@ "# $%A,’44B),
这与树木在午间受到较强的水分胁迫后,通过气孔调
节来维持组织膨压的反应有关,土壤水分环境越好,这
种规律越趋于明显(;<==0>-=?6?@ "# $%A,’44B)。从图 !C
( DE6/.EF*=GHE== 拟 合 方 程: !0 I ’++( 1!"$%&
5( 42 J
(+( "8B5( 42 K $%&5( 42)(&1 I +( 85)可以看出,1 )%* 是柠
条锦鸡儿 !0 随 $%& 变化由上升转为下降的拐点(约
在 ’5:++),这可能也是柠条锦鸡儿气孔调节行为发
生、液流受抑制时的 $%& 阀值,这一值与 L@M(1++")对柠檬(’(#)*+ %(,-.*,)等树的研究相近。同时
结合图 !>(线性拟合方程:!0 I 5"( 51B $%&,&
1 I +( B8)
可以看出,气孔调节对液流变化影响更明显的拐点应
该是 $%&平均值约为 1( 52 )%*(约在 ’2:++),此后,!0
随 $%&的减弱呈快速下降趋势。H.66 等(’448)研究
表明即便在 $%& 维持较高水平时,液流在光照低于
!++ ;·/ 71时也开始迅速下降,佐证了太阳辐射对气孔
行为的重要影响。结合本研究中对 !0 受 %9(图 1)、
:,+(图 5)的分析认为,柠条锦鸡儿因较高的 $%& 诱导
的气孔行为对液流的调控作用要比因大气蒸发需求下
降的影响更加明显,由于柠条锦鸡儿是深根性树种以
及根际土壤水分变化缓慢,更加相信这可能是柠条锦
鸡儿叶片应对午间水分亏缺的主要生存策略。
图 5# 不同时段 :,+ 对液流速率的影响
OE6A 5# :PP?>M0 .P :,+ M. 0*Q P=.R0 EN FEPP?@?NM ME/? .P M-? F*S
图 !# 不同时段大气水分亏缺对液流速率的影响
OE6A !# :PP?>M0 .P $%& M. 0*Q P=.R0 EN FEPP?@?NM ME/? .P M-? F*S
!5
! 第 " 期 党宏忠等:应用热扩散技术对柠条锦鸡儿主根液流速率的研究
"! 结论与讨论
柠条锦鸡儿根部液流在晴天日表现出典型的宽
峰型正态分布,并可划分为 #$%&’ ( ) * 阶段,不同阶
段的差异揭示了太阳辐射、大气水分亏缺等大气环
境因子对液流的直接驱动效应,以及柠条锦鸡儿自
身叶片气孔行为对液流变化的调控作用,表明环境
与树木自身共同影响液流变化。大气水分亏缺是启
动气孔调节行为的最主要环境因子。在众多环境因
子中,+,- 综合性强且与树木液流速率相关系数较
高,是估算液流更为可靠、理想的环境变量。柠条锦
鸡儿夜间持续存在液流现象,平均值约在 ". /0
1·$ 2 (以上,但夜间液流所占全天比例仅为 ". 3" 4,
这也是对 56&$7% 等(0--8)关于绝大部分植物夜间
都有蒸腾液流的一个例证。白天液流速率随环境因
子的变化在不同时段表现出不同的规律,在早晨启
动的上升阶段,! & 与 9:,+,- 间可以用线性方程取
得较好的拟合,峰值后的下降阶段用函数 ;<1=6<>%?@
A相反。
图 0," 中 ! & 随 9:,+,- 上升阶段的近线性应
该与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的主动性有关(必然
伴随水分消耗过程),足够的光照是激活叶绿素及
系列光合过程链条的前提,足够的大气蒸发需求也
是形成大气 2叶 2 根足够水分压力梯度、促使木质
部导管水分上升的前提,因而这一阶段 9:,+,- 均
是表达液流活动驱动力的主要变量;而下降阶段呈
;<1=6<>%?@A恰说明植物关闭部分或全部气孔行为的被动性,这
一点也能从图 * 中 B9C 与 ! & 的变化曲线中得到例
证。事实上图 *% 中从 (-:--(B9C 约为 (. (( D9%)
开始 ! & 增幅变缓慢已表明 B9C 是液流活动中的主
要阻力变量,(E:-- 后 ! & 才开始下降(而且是较陡
然的近线性下降)也说明气孔活动与大气水分亏缺
间的“斗争”,B9C 启动的气孔行为并进而产生的液
流速率降低对植物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
由于树干的比输导率(单位时间通过一定长度
和横切面茎段移动水分的容积)是从基部向顶端减
小,因此高大乔木树种可能在根系吸水、树干液流及
叶片蒸腾间存在时滞,测定部位对于准确估计液流
非常关键,本研究选择在主根近地表根段安装热电
藕探针,保证了所监测液流为单株液流。从本次研
究来看,柠条锦鸡儿根部液流随主要环境要素的变
化在时间上是近似同步的,没有出现典型的时滞现
象,这一方面是由于灌木树种树高相对较低,另一方
面可能是由于木质部中纵向水流的阻力在根中要比
茎中低很多(FG%=’G "# $%H,(I8I),因此在根部测定
液流并用来计算灌木树种单株耗水的方法具有明确
的科学性与优越性。尽管本试验中柠条锦鸡儿样株
主根直径只有 ". 0E J=,液流的径向差异应该较小,
但随着试验技术的改进,这一判断将得到进一步的
验证。
参 考 文 献
夏永 秋,邵 明 安 H 0--3H 黄 土 高 原 半 干 旱 区 柠 条( &$’$($)$
*+’,-.),*..)树干液流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H 生态学报,03( *):
("8/ 2 ("30H
沈振西 H 0--EH 宁夏南部柠条、沙棘和华北落叶松的液流与蒸腾耗
水特性 H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H
K??’L M N,9’G’N7<>’?%L> CG%K??’L M N,Y%R<6L 6L
&R%L>%G> &7GS%J’ G’&<&R%LJ’ S6G $67G?[ J%?J7?%R<6L 6S G’S’G’LJ’
+,- \[ R$’ VKW E/ 9’L=%L@]6LR’H K1G]%L%1’=’LR,3(:( 2 00H
KLR6L<6 M 9, ;R’Q’ N ^, K717&R6 B ^H 0--/H 9’L=%L@]6LR’G’S’G’LJ’ ’Q%#6RG%L&#%#R’> R6 ’&R<=%R’ RG’’
RG%L&#P6L’_’G6 Y,K?%GJ6L 5 5,N%GJ<% W :,"# $%H 0--8H C%
=%‘<=7= >%<%1L6&&RG’&& 7GH
,G’’ 9$[&<6?61[,08:3( 2 33H
NG%L<’G KH (I38H +Q%?7%R<6L 6S RG%L&# \[
=’%L& 6S &%# S?6T =’%&7G’=’LR&H ,G’’ 9$[&<6?,":"-I 2 "0-H
NG’’L ; M,]J^%71$R6L F N,P?6R$<’G a +H (I3IH W\&’GQ%R<6L& 6S L<1$R@
R<=’ T%R’G 7&’ %##?’ RG’’&H K1G]’R’6G6?,*3:0E( 2 0/(H
A611 + A,A7G>?’ 9 KH (II8H ;%# S?6T S6G &R6=%R%? G’L&’& R6 Q%#6G #G’&&7G’ >’S(8:E-( 2 E-IH
5%L P,Y ><7GL%? >[L%= R6 &%# S?6T %L> J$%L1’& 6?>@1G6TR$ C671?%& S56&$7% a,V<&$’G,C’LL<& C,"# $%H 0--8H Y$%R R$’ R6T’G& >6L’R &’’ %R
L<1$R:L6JR7GL%? &%# S?6T &$G7\& %R RT6 K=’G< V?7‘ &F%R$’G%T%R’G 7&’ ’&R<=%R’& >’G SG6= J6L&R%LR@$’%R &%#@S?6T #G6\’ Q%?7’&
%L> 1G%Q<=’RG9$[&<6?61[,08:("EE 2 ("/-H
FG%=’G 9 5,F6Z?6T&D< , ,H (I8IH 9$[&<6?61[ 6S T66>[ #?%LR&H ^’T
:6GD:KJ%>’=O7 9,bG\%L O,c$%6 9H 0--*H NG%L<’G’& R$’G=%? ><&&<#%R<6L #G6\’
( ,C9)=’R$6> S6G =’%&7G #G%JRKJR% a6R%L]E"
林 业 科 学 !" 卷 #
$%&’()*%&$*+’ &’, ($+-&$&. /+’,0/$&’/1 *’ & -*21, 314 5’6.&’,
,1/*,0+0( 7+%1($8 9%11 :;<(*+.+6<,=":!>> ? !>@8
A%$0’+ B C,D&%/*& A E,F+’1G1%+ H, !" #$8 =II"8 J1.&$*+’(;*)(
K1$411’ /.*-&$*/ L&%*&K.1( &’, (&) 7.+4,($1- 4&$1% )+$1’$*&. &’,
-&2*-0- ,&*.< $%0’M (;%*’M&61 *’ .1-+’ $%11(8 :.&’$ &’, N+*.,=O@:
==@ ? =!=8
J&7&1. : ,P&’ F,:*.&% Q8 =IIO8 R&%*&$*+’ *’ $;1 %&,*&. )&$$1%’( +7 (&)
7.02 ,1’(*$< *’ )0K1(/1’$ +&M( %&!’(&) *&+!)(!,) ) &’, *$(
*-).*/&$*+’( 7+% $%11 &’, ($&’, $%&’()*%&$*+’ -1&(0%1-1’$(8 9%11
:;<(*+.+6<,=O:STO ? S!U8
N1’+/M J N,Q10(/;’1% F8 >@@@8 V2*&. 4&$1% 7.02 ,<’&-*/( *’ (-&..
,*&-1$1% %++$( +7 & 7&($ 6%+4*’6 $%+)*/&. $%118 :.&’$ &’, N+*.,=IU:
SO ? O>8
9&M&;*(& 3,W*(&(;* V, 9&M1(;* B, !" #$8 =IIS8 9;1 %1.&$*+’(;*)
K1$411’ (&) 7.+4 %&$1 &’, ,*0%’&. /;&’61 +7 $&’61’$*&. ($%&*’ +’ *’’1%
K&%M *’ -’.*"/0!’1# 2#*/,1(# (&).*’6(8 P H++, N/*,S>:!!> ? !!O8
9;+-&( B,3*/+.1 B,B&’7%1, X,!" #$8 =IIS8 N$+-&$&. /+’,0/$&’/1,
$%&’()*%&$*+’ &’, (&) 7.+4 +7 $%+)*/&. -+’$&’1 %&*’ 7+%1($ $%11( *’ $;1
(+0$;1%’ 5/0&,+%*&’ V’,1(8 9%11 :;<(*+.+6<,=S:>=UT ? >=@T8
H0..(/;.161% N Y,W&’(+’ : P,9+,, Y 58 =II>8 9%&’()*%&$*+’ 7%+- &
-0.$*Z()1/*1( ,1/*,0+0( 7+%1($ &( 1($*-&$1, K< 2<.1- (&) 7.+4
$1/;’*[01(8 C+%1($ 5/+.+6< &’, B&’&61-1’$,>!T:=IS ? =>T8
H0..(/;.161% N Y,W&’(+’ : P,9(/;&).*’(M* 9 P8 >@@U8 H;+.1Z).&’$
4&$1% 7.02 *’ 0’,1%($+%< %1, -&).1 12)+(1, $+ &.$1%1, )%1/*)*$&$*+’
%16*-1(8 9%11 :;<(*+.+6<,>U:O> ? O@8
\*& D B,X&’6 N ],Q* C N, !" #$8 =IIU8 Y*0%’&. &’, (1&(+’&.
L&%*&$*+’( +7 (&) 7.+4 +7 -#’#3#,# 4/’)51,)411 *’ $;1 &%*, ,1(1%$
%16*+’ +7 ’+%$;Z41($ F;*’&8 W<,%+.+6*/&. :%+/1((1(, ==: >>@O
? >=IS8
(责任编辑 # 郭广荣)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