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Landscap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l of Cotinus coggygria var. cinerea and Conifer Mixed Forest

黄栌针叶树混交林的景观评价和经营管理模式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landscape quality of a mixed forest of Cotinus coggygria var. cinerea and conifers in Beijing lower mountainous area, the forest landscapes were evaluated by the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SBE) method in this paper.The multivariate linear models between beauty degree and scenic factors of the out-forest landscape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n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measures were develop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ratio of sky in view had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for the beauty degree of the mixed forest landscape, followed in turn by the sensibility of stem, ratio of colorful foliage, ratio of grayness, pattern of colorful foliage and variable hue of colorful foliage.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the mixed forest of C. coggygria var. cinerea and conifers should be adopted chronically, including cutting shrubs, thinning and filling plant in patches, to reduce the ratio of grayness, adjust the number of C. coggygria var. cinerea and conifers for maintaining the area ratio of red to green at 2:1, interplant other tree species with colorful leaves to make variability of hue, increase density of the landscape pattern distribution, and lead the landscape to mountain ridge. According to the BHD and CWD data of C. coggygria var. cinerea, Platycladus orientalis and Pinus tabulaeformis gained from a survey, the rational management density of pure forest of C. coggygria var. cinerea was found, and the rational number of C. coggygria var. cinerea and conifers was discovered for setting their area ratio of 2:1.


全 文 :第 49 卷 第 6 期
2 0 1 3 年 6 月
林 业 科 学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Vol. 49,No. 6
Jun.,2 0 1 3
doi:10.11707 / j.1001-7488.20130622
收稿日期: 2012 - 10 - 09; 修回日期: 2013 - 01 - 05。
基金项目: 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 (Z111106073711001)。
* 贾黎明为通讯作者。
黄栌针叶树混交林的景观评价和经营管理模式*
李效文1,2 贠小琴1 贾黎明1 高云昆3 宋立洲3 蔚金柱3 吴晓辰3
(1.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2.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温州 325005; 3. 北京市香山公园管理处 北京 100093)
关键词: 景观评价; 经营管理技术; 经营密度
中图分类号: S73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7488(2013)06 - 0154 - 06
Landscap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l of Cotinus coggygria var.
cinerea and Conifer Mixed Forest
Li Xiaowen1,2 Yun Xiaoqin1 Jia Liming1 Gao Yunkun3 Song Lizhou3 Wei Jinzhu3 Wu Xiaochen3
(1 . Key Laboratory for Silviculture and Conserv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2 . Zhejiang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Crops Wenzhou 325005; 3 .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Beijing Fragrant Hills Park Beijing 100093)
Abstract: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landscape quality of a mixed forest of Cotinus coggygria var. cinerea and conifers in
Beijing lower mountainous area,the forest landscapes were evaluated by the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 SBE) method in
this paper. The multivariate linear models between beauty degree and scenic factors of the out-forest landscape were
established,and then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measures were develop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ratio of sky in
view had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for the beauty degree of the mixed forest landscape,followed in turn by the sensibility of
stem,ratio of colorful foliage, ratio of grayness, pattern of colorful foliage and variable hue of colorful foliage.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the mixed forest of C. coggygria var. cinerea and conifers should be adopted chronically,
including cutting shrubs,thinning and filling plant in patches,to reduce the ratio of grayness,adjust the number of C.
coggygria var. cinerea and conifers for maintaining the area ratio of red to green at 2∶ 1,interplant other tree species with
colorful leaves to make variability of hue,increase density of the landscape pattern distribution,and lead the landscape to
mountain ridge. According to the BHD and CWD data of C. coggygria var. cinerea,Platycladus orientalis and Pinus
tabulaeformis gained from a survey,the rational management density of pure forest of C. coggygria var. cinerea was found,
and the rational number of C. coggygria var. cinerea and conifers was discovered for setting their area ratio of 2∶ 1.
Key words: landscape evaluation,management technology,management density
黄栌(Cotinus coggygria var. cinerea)是北京市秋
季山地旅游的品牌观赏树种,为北京深秋旅游的一
张响亮的名片。每年深秋季节,大量的游憩者慕名
进入北京山区,除了登高望远、愉悦身心,更能欣赏
到绚烂山体的黄栌红叶,感悟天高云淡下的森林景
观。随着近几年“彩叶造林工程”的推进,郊区各山
区交通干道沿线的“前山脸地区”种植了大面积的
黄栌,较佳的红叶欣赏区域已从香山扩展到百望山、
妙峰山、蟒山、慕田峪、八达岭和司马台长城等处,近
郊和远郊山区均可观赏红叶的美景。
通过 2005—2007 年期间对京郊山地大量黄栌
林样地调查发现,黄栌秋景的总体景观质量尚可,但
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混交树种选择和比例不
合理,红叶欣赏期时红叶周围存在已落叶的灰色景
观或其他色彩的对比,未能更好映衬红叶美景; 2)
造林后缺少相应的疏伐管理,造林时往往密度较大,
成林后只能往上生长,只在顶梢有一层叶片,造成叶
量少,降低了黄栌景观的质量 (吴南生等,2006);
3) 由于干旱、抗性差、品系和年龄等因素,部分黄栌
受枯萎、白粉和尺蠖等病虫害危害,严重影响叶片的
生长、健康和完整性,大大降低红叶的观赏性(李效
文,2008)。4) 缺少适当的观景点和游憩路线,未
第 6 期 李效文等: 黄栌针叶树混交林的景观评价和经营管理模式
能将黄栌林秋季景观更好地呈现给游憩者。
SBE 美景度评判法(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是
一种心理物理学方法,在森林景观评价中应用最多、
最有效(Daniel et al.,1976; 陈鑫峰等,2000a; 翟明
普等,2003)。国外学者应用 SBE 法评价美国和希
腊海岸等地的森林景观,显示出 SBE 法的实用性和
可操作性 (Bishop et al.,1994; Ioanna et al.,2004;
Thomas et al.,1984)。本文采用此法对北京山区的
黄栌针叶树混交林秋季景观进行评价,提出黄栌林
经营管理技术模式,指导北京山区黄栌林的营建和
改造工作。
1 研究地概况
以北京山区黄栌与针叶树混交的秋季风景林为
研究对象,研究地区位包括魏家村林场、香山公园、
卧佛寺林场、百望山公园、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后
山、蟒山森林公园、八达岭林区等地的黄栌林,打设
样地,调查黄栌生长情况,并拍摄了林地外景的景观
照片。
本区域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
气候。土壤类型为山地淋溶褐土和山地粗骨褐土等
亚类,土壤质地为中壤土,土层厚度在 40 cm 左右。
该区现有树种主要是人工栽植的侧柏 ( Platycladus
orientalis )、油 松 ( Pinus tabulaeformis )、栎 类
(Quercus)、黄 栌 等; 灌 木 丛 主 要 有 荆 条 ( 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 )、山 桃 ( Amygdalus
davidiana) 等; 草 本 主 要 有 求 米 草 ( Oplismenus
undulatifolius)、丛生隐子草(Cleistogenes caespitosa)、
鬼针草(Bidens pilosa)等(李效文,2010)。
2 研究方法
2. 1 景观评价 景观评价的步骤包括获取景观照
片、评价景观、分解评价因子、处理标准化数据、剔除
评价因子、建立和检验模型等(陈鑫峰,2000; 李效
文等,2007; 2008; 2010; 贾黎明等,2007)。
晴天、顺光条件下,在对面观景点拍摄黄栌针叶
树秋景林的林冠景观。研究采用 7 分制的 SBE 评
判法,选择林学、旅游和法学等专业本科、硕士 176
人为评价者,对挑选出的 38 张黄栌秋景照片进行评
价,要求评价者在极漂亮、很漂亮、漂亮、一般、难看、
很难看、极难看等 7 个等级上记录第一感觉,得分值
依次为 3,2,1,0,- 1,- 2,- 3。鉴于评价者个体
对景观尺度的差异,采用传统的标准化方法对评价
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各景观标准化得分值为因变
量 Y,各评价因子值为自变量 Xi,采用 SPSS 17. 0 多
元线性回归程序 Backward 法初步建立模型,逐步剔
除偏相关系数小、存在多重共线性的评价因子,将对
贡献较大的评价因子保留下来。将保留的评价因子
按表 1 划分类目,分别记作 Xi 1,Xi 2…Xi r,按照各自
情况分别赋值为 0 或 1,按照“数量化理论 I”等效模
型理论,去掉 Xir类目,使前 r - 1 个类目间无相关
性,采用 SPSS 17. 0 多元线性回归程序 Enter 法建立
评价模型 (陈鑫峰,2000; 董文泉等,1979; 李效
文,2008 ),并采用多种方式对得到的模型进行
检验。
2. 2 黄栌风景林经营管理技术 依据同一评价因
子在模型中不同类目系数值的大小比较,可以认为
当此评价因子在系数最大类目的状态时,秋景林具
有更高的美景度,即此类目情况为经营抚育的目标
状态,以此得到黄栌风景林的经营管理技术 (李效
文,2010)。
2. 3 黄栌针叶混交秋景林经营密度 以试验期间
调查所得的黄栌、侧柏和油松的胸(地)径、冠幅数
据,建立 3 个树种的冠幅 -胸(地)径模拟方程。
假设全部黄栌树冠为圆形,计算不同郁闭度纯
林时不同径阶黄栌的密度经营表。
调查黄栌针叶树混交林样地内黄栌、侧柏和油
松的胸(地)径,按照以下公式计算黄栌和针叶树的
平均树冠面积:
S

黄 =
1
m∑
m
i
Si, S

针 =

n1
j
S j +∑
n2
k
Sk
n1 + n2

式中: m 为样地内黄栌株数,Si为第 i 株黄栌的树冠
面积; n1 为样地内侧柏株数,Sj为第 j 株侧柏的树冠
面积; n2 为样地内油松株数,Sk为第 k 株油松的树
冠面积。
当林分郁闭度为 A、彩叶色彩与常绿色面积比
为 B ∶ 1时,则每公顷内黄栌和针叶树满足以下 2 个
公式: n黄 S

黄 + n针 S

针 = 10 000A,
n黄 S


n针 S


= B
1
,计算
得到黄栌和针叶树冠幅投影面积为 B ∶ 1时各自的合
理株数。式中: n黄为混交林中黄栌的理论株数,n针
为混交林中针叶树的理论株数。
551
林 业 科 学 49 卷
表 1 黄栌风景林评价因子分解表
Tab. 1 Decomposition of landscape elements of C. coggygria var. cinerea scenic forest
评价因子 Landscape element 类目 Item
编号 No. 1 2 3 4
1 色彩数量 Number of colour,X a 1 2
2
色彩布局
Pattern of colorful foliage,X b
密集型
Intensive
分散型
Dispersive
二者综合
Colligation of above
3
彩叶色彩
Color of colorful foliage,X c

Red
黄棕
Yellow or brown
以上都有
All of above
4
彩色变异性
Variable hue of colorful foliage,X d
无 No
变异小
Small variation
变异大
Large variation
5
层次感
Sense of hierarchy,X e
明显
Distinctness
不明显
Undistinctness
6 常绿色比 Ratio of evergreen,X f < 1 /4 1 /4 ~ 2 /4 2 /4 ~ 3 /4 ≥3 /4
7 灰色比 Ratio of grayness,X g 不明显 Undistinctness < 1 /3 1 /3 ~ 2 /3
8 天空比 Ratio of sky,X h 0% ~ 5% 5% ~ 15% ≥15%
9 彩色比 Ratio of colorful foliage,X i 0 ~ 1 /3 1 /3 ~ 2 /3 ≥2 /3
10
树干可见性
Sensibility of stem,X j
看不到
Undistinctness
隐约可见
Faint visibility
清晰可见
Evidence
11
林冠面变化
Variable of canopy surface,X k
无 No
较小
Undistinctness
明显
Distinctness
显著
Markedness
12 斑块数目 Number of patch,X l 1 2 > 2
3 结果与分析
3. 1 黄栌针叶树混交秋景林景观评价 1) 自变量
的剔除 按照保留可解释性强的、优先剔除偏相关
系数小的因子等原则,共进行 7 次回归分析,逐步剔
除 6 个景观因子,保留“天空比”、“树干可见性”、
“彩色比”、“灰色比”、“色彩布局”和“彩色变异性”
6 个(李效文,2008)。
2) 黄栌秋景林景观评价模型 按照表 1,对保
留的 6 个景观因子划分类目。依据“数量化理论 I”
等效模型理论,建立的建立模型如下:
Y = 2. 060 + 0. 234X b1 - 0. 153X b2 - 0. 337X d1 -
0. 174X d2 + 0. 444X g1 + 0. 018X g2 - 0. 741X h1 -
0. 718Xh2 - 0. 687X i1 - 0. 528X i2 - 0. 710X j1 - 0. 313X j2。
对此模型进行检验,剩余方差 S2 = 0. 076,复相
关系数 R = 0. 899,复相关系数 R 的 t 检验值为
10. 056 > t0 . 01 ( 24 ) = 2. 797,方差分析 F = 8. 796
(P < 0. 01),说明评价因子与美景度预测值之间有
极显著的相关性,建立的回归预测模型有很高的预
测精度。
从黄栌针叶树风景林评价模型中各类目得分值
表 2 来看,对模型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天空比”、
“树干可见性”、“彩色比”、“灰色比”、“色彩布局”
和“彩色变异性”。
表 2 黄栌针叶树混交美景度评价模型中各类目得分值
Tab. 2 The coefficient value of items in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model of C. coggygria var. cinerea
and conifer mixed forest
评价因子
Landscape
element
类目
Item
系数值
Coefficient
value
得分范围
Score range
贡献率
Contribution
rate
评价因子
Landscape
element
类目
Item
系数值
Coefficient
value
得分范围
Score range
贡献率
Contribution
rate
1 0. 234 1 - 0. 741
X b 2 - 0. 153 0. 387 11. 7 X h 2 - 0. 718 0. 741 22. 4
3 0 3 0
1 - 0. 337 1 - 0. 687
X d 2 - 0. 174 0. 337 10. 2 X i 2 - 0. 528 0. 687 20. 8
3 0 3 0
1 0. 444 1 - 0. 710
X g 2 0. 018 0. 444 13. 4 X j 2 - 0. 313 0. 710 21. 5
3 0 3 0
3. 2 黄栌针叶树混交秋景林经营管理技术 依据 表 4 中某一评价因子下划分几个类目系数值的大小
651
第 6 期 李效文等: 黄栌针叶树混交林的景观评价和经营管理模式
比较,得出黄栌针叶树混交林的抚育技术,即应使黄
栌林在 X g 1,X i3,X b1,X h3,X j3,X d3的状态,具体管理技
术如下。
1) 减少景观中灰色的比例 黄栌叶变红时,刺
槐(Robinia pseudoacacia)、荆条等乔灌已落叶,灰色
的林冠与裸地等会淡化黄栌红叶的色彩感,与景观
质量负相关。在经营中可以通过砍伐灰色树种、补
植黄栌或针叶树等措施,减少灰色成分的比例。如
图 1 所示黄栌景观,红叶周围灰色比过大,降低了黄
栌秋叶的景观质量。
2) 营造色彩对比的景观,调整黄栌红色与常绿
色的面积比例在 2 ∶ 1 虽然,黄栌红叶比例与景观
得分值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当有常绿树种与之混交
时,中性色的绿色对比能增加突出红色的暖色调,景
观质量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在黄栌秋景林的抚育
中,应当通过调整黄栌和针叶树的株数等措施,使其
色彩的面积比例在 2∶ 1左右,营造色彩对比的景观。
如图 2 所示百望山公园内的黄栌景观,景观中彩叶
色彩与常绿色比例合适,因此在评价中美景度得分
较高。
3) 营造密集型的色彩布局 根据“色彩布局”
各类目得分,“色彩布局”以密集型为最好,综合型
次之。因为大尺度密集存在的斑块使景观显得更明
显,这也符合如今黄栌秋季观赏林的造林营林方式
和游憩者的欣赏心理,因此在实际经营中应当引导
黄栌林向密集方向发展,提高视觉冲击力。如图 3
所示北京植物园内卧佛寺林场内前山脸景观,色彩
以密集分布为主,林冠层次明显。若经过适当抚育
措施,增加黄栌的密集度和分布,其内点缀常绿树
种,景观质量必定得到显著的提高。
4) 天空的存在能提高黄栌秋景的美景度 评
价表明: 一定比例的天空出现会提高黄栌秋景的美
景度。游憩者在欣赏黄栌美景时更能感受到秋季的
天高云淡,心情更愉快,如图 2。在山区营造黄栌林
时,应尽量将黄栌种植到山顶天际线附近。
5) 维持一定的彩叶变异 较大的彩叶变异对
美景度有一定的提高作用,一定深浅颜色变化能增
加色彩感观,带来更大的愉悦享受。在造林或补植
中,可以应用不同种品种和红叶期的黄栌或者混交
元宝枫等,维持一定的彩叶变异。如图 2 所示,一定
程度的色彩变异会提高秋景景观的美景度。
6) 可见的树干可提高秋景的美景度 评价表
明,可见的树干可以显著提高黄栌秋景的美景度。
究其原因可能是,密度小的林分能使游憩者从林外
透视到林地内部,显露的树干使游憩者获得立体感
(图 4)。
3. 3 黄栌针叶混交林经营密度 1) 胸 (地)径与
冠幅的拟合方程 各自以黄栌、侧柏和油松冠幅
(CB)为因变量,胸(地)径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幂、
指数等拟合,选择相关系数和判定系数 R2 最高的为
3 个树种的拟合方程如下,以黄栌纯林和黄栌针叶
树混交林经营密度计算:
CB黄 = 0. 925 + 0. 296 8D - 0. 002D
2
n = 263 R2 = 0. 830 8,
CB油 = 0. 501 4 + 0. 247 8D - 0. 000 4D
2
n = 799 R2 = 0. 818 2,
CB侧 = 0. 090 3 + 0. 268 6D - 0. 003 1D
2
n = 737 R2 = 0. 765 7。
2) 黄栌纯林合理经营密度 不同郁闭度纯林
时,不同径阶黄栌的经营密度表见表 3。
对照调查的卧 1、卧 2、魏 1 黄栌纯林样地,现实
密度分别为理论密度的 2. 35,2. 31 和 1. 94 倍,显
著高于黄栌林经营理论密度。密林内,树冠只能向
上生长,冠幅扩展受到限制,且林下透光少,下层枝
条和叶片的生长不足,影响整体叶量、单叶面积和冠
层厚度,造成红叶景观不厚重,景观质量不高(吴南
生,2006)。
3) 黄栌针叶树混交林合理混交株数比例 现
以林分郁闭度为 a、彩叶色彩与常绿色面积比为 2∶ 1
时,每公顷内合适的黄栌和针叶树的理论株树为
n黄 =
20 000a
3 S


,n针 =
10 000a
3 S



4 黄栌针叶树混交秋景林经营管理模式
4. 1 经营对象 该模式适用于京郊低山前山脸地
区的黄栌针叶树混交林的经营,主要对象为密度过
大的黄栌,黄栌长势不佳,且常绿色比例小或无; 密
度过小的黄栌林,周围灰色比例过大; 抚育期内的
新造黄栌林,应促进生长加速郁闭; 过于人工化的
混交林,混交模式需要柔和、自然处理。
4. 2 经营措施 坚持长期经营的原则,以林分斑块
为经营对象,通过疏伐、补植、割灌、修枝、培育管理
等抚育措施,并通过防虫、复壮等处理,营造冠大、叶
多、健康的黄栌林,从而提高黄栌秋景的景观质量。
具体如下。
751
林 业 科 学 49 卷
图 1 灰色比例过大的黄栌景观
Fig. 1 Scenery of C. coggygria var. cinerea with high
gray proportion
图 2 彩叶色彩与常绿色比例合适的黄栌秋景
Fig. 2 High quality scenery with suitable ratio of
main color to ever green
图 3 北京植物园内前山脸景观
Fig. 3 Scenery of the front-hill area in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图 4 树干明显的黄栌景观
Fig. 4 Scenery of C. coggygria var.
cirerea with clear stems
图 5 卧佛寺林场前山脸秋景景观现状
Fig. 5 Present scenery of the front-hill area in Wofosi farm
割灌: 割除周围荆条等早落叶的灌木,减少黄
栌秋景中灰色比例,并补植黄栌或针叶树。
补植: 在目标林分郁闭度低的林分内,按照上
述公式计算的合理密度,补植黄栌或常绿树种,减少
裸地比例和抑制灌木萌发。
间伐: 在密度大的林分内,采用综合抚育方法,
伐去受压和生长衰弱的单株,扩大保留木的营养生
长空间,促进保留木的冠层生长和增加冠层厚度;
并疏伐到上述公式计算的合理株数,调整混交林中
黄栌红叶与常绿色的面积比例在 2∶ 1。
培育管理: 采取保水剂抗旱、生物防虫等措施,
加强幼龄和疏伐黄栌林的抚育管理,促进黄栌的生
长,尽快成林成景。
色彩调控: 可以适当补植栎类等其他秋色树
种,使在黄栌彩叶色之外存在一定的色彩变异。
山顶引领: 补植黄栌时,注意往山顶(天际线)
处引领,以获得蓝天白云映衬下的视觉效果。
斑块经营: 从景观尺度入手,将黄栌和针叶树
混交林作为斑块进行统一管理,营造主景密集的景
观格局,并通过间伐、补植等方式改善僵直的混交
851
第 6 期 李效文等: 黄栌针叶树混交林的景观评价和经营管理模式
界限。
林内抚育: 在适宜开展林内游憩的黄栌林内,
通过大比例的疏伐、修枝等措施,改善林内景观质
量,设置空间开展林下游憩,让游客感受林内乐趣和
深嗅黄栌精油芳香。
对于本研究重点关注的北京植物园前山脸地区
的秋景景观(图 5),应经过割除灰色植被和补植黄
栌,增加黄栌色块比例,并在混交交汇处间伐、补植
以自然化处理林缘线(郝小飞,2007),在对面山上
适当位置设置观景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密集
的红叶和绿色、冠层对比,必为北京植物园区域添加
富有吸引力的景色。
表 3 黄栌林合理经营密度表
Tab. 3 Reasonable density table of C. coggygria var. cirerea
径阶
Diameter
class / cm
理论冠幅
Canopy in
theory /m2
理论冠幅面积
Canopy area in
theory /m2
不同郁闭度下理论密度
Density in theory of different canopy closure /( tree·hm - 2 )
1. 0
6 2. 6 5. 4 1 836 1 653 1 469 1 285
8 3. 2 7. 9 1 267 1 140 1 013 887
10 3. 7 10. 7 934 841 747 654
12 4. 2 13. 8 723 650 578 506
14 4. 7 17. 3 580 522 464 406
16 5. 2 20. 9 478 430 382 335
18 5. 6 24. 8 403 363 323 282
20 6. 1 28. 8 347 312 277 243
5 建议
在黄栌风景林的经验管理中,为提高秋季景观
质量,应从“叶多、叶红”和“健康、对比”的要求入
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黄栌秋景林的管理。
1) 株数调控 黄栌林的初植密度往往较大,冠
层竞争越来越大,造成黄栌冠幅窄小、着叶冠高短、
冠层下枯枝多等问题,严重影响黄栌林的秋景质量。
因而,在黄栌纯林或与针叶树混交林的经营管理中,
适当的密度和混交株数是林分管理的关键,以增加
叶量和营造颜色对比。
随着黄栌和针叶树的砍伐或补植,按照以上公式
计算合理密度时,目标树种的树冠面积会在动态变化
之中,计算得到的株树也随之变化。因此,混交林中
2 类树种的密度调整是不断计算和接近的过程。
2) 冠型培育与林分更新 对于密林或需更新
的黄栌林,可以适当加大疏伐强度,配合缓效肥和保
水剂的施用,加强补植幼苗的抚育或截干后萌芽的
择优管理,尽快培育幼苗和截干萌发株的冠型。
3) 游憩功能发挥 黄栌林的林内景观价值未
得到认识和利用,林下游玩、休憩的效益发挥较差,
应在合适开展游憩的平缓地带开设游憩路线,并进
行合理的疏伐、清枯枝等林内抚育工作,设置休憩设
施,引导游人进入林内体验不同感受。另外,黄栌含
有多酚、黄酮类、有机酸类、强心苷类和多糖类等 47
种挥发油化合物,具有抗菌、抗肝炎活性、抗疲劳、抗
凝血、治疗感冒、高血压等医疗保健作用 (张天龙
等,2011),应加强黄栌林内挥发气体的研究,包括
内含物质组成、挥发特性和规律、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等等,充分利用黄栌内精油物质的药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陈鑫峰,王 雁 . 2000.国内外森林景观的定量评价和经营技术研究
现状 .世界林业研究,13(5) :34 - 37.
陈鑫峰 . 2000.京西山区森林景观评价和景游憩林营建研究———兼论
太行山区的森林游憩业建设 .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
文,52 - 78.
董文泉,周光亚,夏立显 . 1979.数量化理论及其应用 . 长春:吉林人
民出版社,6 - 18.
郝小飞 . 2007.我国森林景观视觉设计途径初探———以北京西山森林
景观调整为例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3 - 78.
贾黎明,李效文,郝小飞,等 . 2007.基于 SBE 法的北京山区油松游
憩林抚育技术原则研究 .林业科学,43(9) :144 - 149.
李效文,贾黎明,郝小飞,等 . 2007.森林景观 SBE 评价方法 .中国城
市林业,5(3) :33 - 36.
卢纹岱 . 2004. SPSS for Windows 统计分析 . 2 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社,226 - 240.
吴南生 . 2006.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抚育理论与技术研究 . 北京: 北
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80 - 100.
翟明普,张 荣,阎海平 . 2003.风景评价在风景林建设中应用研究
进展 .世界林业研究,16(6) :16 - 19.
张天龙,高 昂,巩 江,等 . 2011. 黄栌药学研究概况 . 辽宁中医
药大学学报,13(4) :75 - 76.
Bishop I D,Hulse D W. 1994. Prediction of scenic beauty using mapped
data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30(1 /2) :59 - 70.
Daniel T C,Boster R S. 1976. Measuring landscape aesthetics: The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method. Colorado: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Ioanna F,Dimitris S. 2004. The contribution of scenic beauty indicators
in estimating environmental welfare measures: a case stud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65 (2) :145 - 165.
Thomas C B,Terry C D. 1984. Modeling forest scenic beaut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 to Ponderosa pine. USDA Forest Service.
(责任编辑 郭广荣)
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