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DETERMINATION OF SITE & NUTRIENT PRODUCTIVITY PARAMETERS FOR EUCALYPTUS FOREST

桉树立地生产力与养分生产力参数的确定


桉树试验林样本分析结果表明,桉树树杆中氮、磷、钾养分浓度的倒数与养分吸收量呈明显的负线性相关。基于这一相关性,对实测的数据作回归分析,估测的立地生产力极限和养分生产力参数值,以及相应的立地养分效应曲线具有较高的精确度。本文为研究林木生长和营养的动态函数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using stem samples collected from Eucalyptus trial stands. A negative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ciprocal of nutrient concentration and the total amount of nutrient uptake in tree stem was observed for the three tested elements,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Based on this linear relationship, the site productivity potential and the nutrient productivity parameter, as well as the site & nutrient effect curves were determined using the measured data with relatively high level of accuracy.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a new way for approach to the dynamic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st growth and nutrition.


全 文 :第 v|卷 第 u期
u s s v年 v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²¯1v| o‘²1u
¤µqou s s v
桉树立地生产力与养分生产力参数的确定
吴晓芙 胡曰利
k中南林学院 株洲 wtussyl
摘 要 } 桉树试验林样本分析结果表明 o桉树树杆中氮 !磷 !钾养分浓度的倒数与养分吸收量呈明显的负线
性相关 ∀基于这一相关性 o对实测的数据作回归分析 o估测的立地生产力极限和养分生产力参数值 o以及相应
的立地养分效应曲线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本文为研究林木生长和营养的动态函数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
法 ∀
关键词 } 桉树 o养分浓度 o养分吸收 o养分生产力参数 o立地生产力极限
收稿日期 }usst p s| p vs ∀
基金项目 }国家/八五0林业科技攻关专题/工业用材林施肥技术和地力维护措施研究0和/九五0林业科技攻关专题/纸浆材微生物
应用与施肥技术研究0 o以及 ‘’• ≥Ž‹≠⁄• ’k挪威l的资助 ∀
∆ΕΤΕΡ ΜΙΝΑΤΙΟΝ ΟΦ ΣΙΤΕ & ΝΥΤΡΙΕΝΤ ΠΡ Ο∆ΥΧΤΙςΙΤΨ
ΠΑΡΑΜΕΤΕΡΣ ΦΟΡ ΕΥΧΑΛΨΠΤΥΣ ΦΟΡΕΣΤ
• ∏÷¬¤²©∏ ‹∏≠∏¨ ¬¯
kΧεντραλΣουτη Φορεστρψ Υνιϖερσιτψ Ζηυζηουwtussyl
Αβστραχτ } ≤²µµ¨ ¤¯·¬²±¤±¤¯¼¶¬¶º¤¶¦²±§∏¦·¨§∏¶¬±ª¶·¨°¶¤°³¯ ¶¨¦²¯¯¨ ¦·¨§©µ²° ∞∏¦¤¯¼³·∏¶·µ¬¤¯ ¶·¤±§¶q„ ±¨ ª¤·¬√¨ ¬¯±¨ ¤µ
¦²µµ¨ ¤¯·¬²± ¥¨·º¨ ±¨·«¨ µ¨¦¬³µ²¦¤¯ ²©±∏·µ¬¨±·¦²±¦¨±·µ¤·¬²±¤±§·«¨ ·²·¤¯ ¤°²∏±·²©±∏·µ¬¨±·∏³·¤®¨ ¬±·µ¨¨¶·¨° º¤¶²¥¶¨µ√¨ §
©²µ·«¨ ·«µ¨¨·¨¶·¨§¨¯ °¨¨ ±·¶o±¬·µ²ª¨±o³«²¶³«²µ∏¶¤±§³²·¤¶¶¬∏°q…¤¶¨§²±·«¬¶¬¯±¨ ¤µµ¨ ¤¯·¬²±¶«¬³o·«¨ ¶¬·¨ ³µ²§∏¦·¬√¬·¼
³²·¨±·¬¤¯ ¤±§·«¨ ±∏·µ¬¨±·³µ²§∏¦·¬√¬·¼³¤µ¤°¨ ·¨µo¤¶º¨ ¯¯ ¤¶·«¨ ¶¬·¨ i ±∏·µ¬¨±·¨©©¨¦·¦∏µ√¨ ¶º¨ µ¨ §¨·¨µ°¬±¨ §∏¶¬±ª·«¨ °¨ ¤2
¶∏µ¨§§¤·¤º¬·«µ¨ ¤¯·¬√¨ ¼¯ «¬ª«¯¨ √¨ ¯²©¤¦¦∏µ¤¦¼q׫¨ ³µ¨¶¨±·¶·∏§¼ ³µ²√¬§¨¶¤±¨ º º¤¼©²µ¤³³µ²¤¦«·²·«¨ §¼±¤°¬¦©∏±¦2
·¬²±¤¯ µ¨ ¤¯·¬²±¶«¬³¥¨·º¨ ±¨©²µ¨¶·ªµ²º·«¤±§±∏·µ¬·¬²±q
Κεψ ωορδσ} Ευχαλψπτυσ „…tu o‘∏·µ¬¨±·¦²±¦¨±·µ¤·¬²±o‘∏·µ¬¨±·∏³·¤®¨ o‘∏·µ¬¨±·³µ²§∏¦·¬√¬·¼³¤µ¤°¨ ·¨µo≥¬·¨³µ²§∏¦2
·¬√¬·¼ ¬¯°¬·
国内外林木生长与营养相关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林木生长与土壤养分有效水平的关系上k李贻
铨 ot||w ~黄益宗等 ot||| ~≥«¨ ± ετ αλqousst ~Š¤§ª¬¯ ετ αλqot|{w ~周文龙等 ot||yl ∀但在实际中 o如果林木
的立地环境差 o即使土壤有效养分水平高 o林木吸收的养分多 o生长量却不一定大 ∀显然 o在确定林木生
长和营养的函数关系时 o必须综合考虑林木的立地生产力和养分生产力的交互作用 ∀
除了养分条件外 o影响森林生长的环境因子很多k„§µ¬¤± ετ αλqousst ~¬±§±¨ µετ αλqot||z ~‹¤¶¨±¤∏¨µ
ετ αλqot|||l ∀在胁迫条件下 o光照k≠¤±©¨¬ ετ αλqousst ~• ¤µ¬±ªot|{vl !水分k…¨ ±¶²± ετ αλqot||ul !温度
k׫²µ±¯ ¼¨ ετ αλqot||yl !≤’u 浓度 o以及酸雨k’ ±¨¨ ετ αλqot||xl !大气污染等k²«µ¨± ετ αλqot||xl都将成
为林木生长的限制因子 ∀给定树种 o立地环境中的限制因子决定养分所能发挥的最大效应 o即决定林地
的生产潜力 ∀因此 o研究养分效应 o应以给定立地环境条件作为前提 ∀在确定不同树种氮养分的生产力
时 o国外学者多用树木叶生物量与叶中氮养分含量的比值作为氮养分生产力指数k„ª¨ ±ot|{v ~‘¬¯¶¶²±o
t|{z ~‹ µ¨¥¨µ·ετ αλqot||s ~• «¨©∏¨¶¶ετ αλqot|{vl ∀树木叶对环境中养分水平的变化敏感 o又是树木进行光
合作用的器官 o因此在反映林木养分效应时 o具有较好的相关性k李淑仪等 ot||y ~陈道东等 ot||yl ∀也
有研究结果表明树木根系生长与养分相关性能够较好地反映林地的养分水平k•¤¬¦« ετ αλqot||w ~张建
国等 ot||yl ∀树叶 !根生物量的百分比均是树龄的函数 ∀因此在定量分析中 o还必须确定树木各器官生
物量百分比与树龄的关系 ∀
有必要说明 o在树木器官中 o树叶对土壤养分状况变化敏感 o树叶样本也容易采集 ∀但是研究林木
生长与营养的量变关系不仅仅限于诊断养分的丰缺 o而是要给出生长量与养分量的函数模型 ∀施肥研
究并不对树叶生长量和叶养分含量本身感兴趣 ∀对于用材林 o真正有意义的是要建立木材k杆l生长量
与养分生产力的相关性模型 ∀因此 o研究木材生产与施肥的关系 o有必要分析树木杆生长与杆养分含量
的相关性 ∀
根据立地养分效应原理k胡曰利等 ot||w ~t||yl o林地的生产潜力k用林木生长的极值 Ψµ 表示l和
与该潜力对应点上的林木养分浓度k林木生长为 Ψµ 时的养分浓度 Χµl o为林木立地生产力和养分生产
力的两个基本参数 ∀这两个参数的确定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目的是提出估测
这两个参数的基本方法和验证相关理论的正确性 ∀
t 材料与方法
111 养分生产力方程
基于林木养分生产力和立地环境的相关性 o胡曰利等kt||w ~t||yl和吴晓芙等kt||zl提出了立地养
分效应理论 o这一理论的基本论点为 }/林木生长从属于立地生产力和养分生产力的综合效应 ∀养分效
应随立地环境变化 o立地的正面效应表现为促进养分吸收和提高养分生产力 ∀0根据这一综合效应原理 o
胡曰利等kt||w ~t||yl给出了林木生长 Ψ和养分吸收 Ξ的基本函数关系 o即所谓/林木立地养分效应方
程0 o
Ψ € ku ΞΠΧµl≈t p ΞΠkuΨµΧµl 
s [ Ψ [ Ψµ ~s [ Ξ [ Ξµ ktl
上式中 oΨµ 为给定立地环境条件下林木生长的极限值 o代表林木立地生产潜力 ~Χµ 为养分生产力参
数 o代表林木生长 Ψ等于极限值 Ψµ 时的养分浓度 o显然 oΧµ 是有效养分浓度的上限 ~方程定义域中的
Ξµ 为 Ψµ 和 Χµ 的乘积 o代表林木生长在极值点上的养分吸收量 o相应 oΞµ 为有效养分吸收量的上限 ∀
林木立地养分效应方程有一个假设的前提 }养分浓度的倒数 tΠΧ与养分吸收 Ξ呈负线性相关 ∀这一
线性相关的实质意义为 }增大养分吸收量将在促进林木生长 Ψ的同时增大林木的养分浓度 Χ∀在这一假
设的前提下 o依据林木养分浓度 Χ的定义 o
Χ € ΞΠΨ kul
胡曰利等kt||yl给出了 tr Χ和 Ξ的线性函数式
tΠΧ € kuΠΧµl p ≈tΠk ΧµΞµl  Ξ kvl
由于 tr Χ为吸收单位养分所产生的生物量 o在实际意义上代表养分的生产力 o因此式kvl称之为养分生
产力方程 ∀
112 参数确定方法
由于 Ψµ oΧµ 和 Ξµ 为理论值 o真值在实际中不可知 o寻找估测参数的有效方法则成为式ktl应用的
关键环节 ∀在确定杉木和加勒比松人工林的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关系时 o吴晓芙等kt||x ~t|||l和胡曰利
等kt||yl曾用平均优势木生物量和优势木养分的平均浓度分别代替 Ψµ和 Χµ ∀对于轮伐期较短的桉树 o
式kvl中浓度倒数 tr Χ和养分吸收 Ξ的简单线性关系可用来直接估测 Ξµ 和 Χµ ∀式kvl可转换为
tΠΧ € α n βΞ β  s kwl
kvl式中
Χµ € uΠα kxl
Ξµ € p αΠkuβl kyl
Ψµ € ΞµΠΧµ € p αuΠkwβl kzl
通过实地采样测定 Ψ和 Χ值 o换算出 Ξ o代入式kwl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式中 α与 β o则可求出相应的
参数值 ∀显然 o上述测定分析也是验证/养分生产力方程0本身以及/立地养分效应方程0成立与否的有
效方法 ∀若上述理论方程成立 o则tΠΧ与 Ξ呈负线性相关 ~而若忽略理论问题 o仅从实用的角度来说 o则
uz 林 业 科 学 v|卷
tΠΧ与 Ξ的负线性相关水平越高 o方程应用的精确度越高 ∀
113 样地与样本分析
t1v1t 林地概况 试验样地位于雷州林业局河头林场 ousβwχ‘ots|βwsχ∞o地属热带北缘海洋性季风气
候 ∀年均温度 uv1x ε o年降雨量 t {xx °° o年蒸发量 t zyv °° o年相对湿度 {s h左右 ∀试验区土壤为第
四纪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砖红壤 o地势平坦 o土层深厚 o质地为轻壤 ∀试验林为第 v代桉树k Ευχαλψπτυσ
„…tul人工林 o林分密度为 v sss株#«°pu o轮伐期为 y ¤∀
t1v1u 施肥处理 施肥试验采用了挪威 ‹≠⁄• ’ 公司生产的 ‘°Žk硝酸氨 p过磷酸钙 p氯化钾l复合
肥 ∀当地生产的尿素 !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用来调剂 ‘!° !Ž的水平 ∀试验设计为 w个施肥量水平k Θt !
Θu !Θv !Θwl o两次重复 ∀各施肥处理用量见表 t ∀试验样地的总面积约为 xs «°u ∀
表 1 桉树施肥试验处理
Ταβ . 1 Τρεατµεντ οφ φερτιλιζατιον τριαλσιν Ευχαλψπτυσστανδσ
处理
×µ¨¤·°¨ ±·
水平
¨√¨ ¯
小区个数
°¯ ²·±∏°¥¨µ¶
小区面积
°¯ ²·¤µ¨¤Π«°u
总施肥量 ±∏¤±·¬·¼ ¤³³¯¬¨§Πkª#·µ¨ p¨ tl
‘ °u ’x Žu ’
对照 ≤Ž Θt u u qs s s s
‘°Ž Θu u z qv {s us vs
‘°Ž Θv u z qv tss vs xs
‘°Ž Θw u z qv tus ws zs
t1v1v 采样分析 每年 |月中至下旬 o在试验林的不同年龄段k林龄分别为 }t !u !v !w !x !y ¤l进行采样
分析 o基本程序如下 }在每个处理小区选 ts行 ts列共 tss株做每木调查 o选取两株平均木作为样本 ~伐
倒平均木 o去皮 o在实地测定树杆的鲜重 ~均匀分段锯断树杆 o采取树杆锯木粉屑样本 o在 {s ε 下烘干 o
换算树杆的干物质生物量及百分比 ~按常规标准方法分析样品 ‘!° !Ž的含量 ∀用以回归分析的基本数
据为 }Ψ}桉树树杆的干物质生物量 ~Χ}桉树树杆的养分浓度 ~Ξ € ΨΧo桉树树杆中的总养分量 ∀
u 结果与讨论
211 施肥处理效果
表 u给出了实测的桉树树杆干物质生物量 Ψ!树杆养分浓度 Χ和树杆养分的总含量 Ξ在各施肥处
理水平上的平均值 ∀测定的结果表明 o施肥处理的效果显著 o不同施肥水平间的 Ψ!Χ和 Ξ值差异很大 ∀
施肥提高了土壤 ‘!° !Ž元素的有效水平 o促进了桉树对养分的吸收 o其结果不仅促进了桉树的生长 o同
时也提高了桉树养分的浓度 ∀测定分析的结果一定程度地支持建立方程kwl的所作的假设前提 ∀
212 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 v给出了桉树杆养分浓度的倒数k tΠΧl和吸收量k Ξl 各小区实测的数据和线性相关分析的结
果 ∀表中的相关系数k Ρl 值表明 o在所有检测的生长时期 o桉树树杆养分浓度倒数ktΠΧl与养分吸收总
量k Ξl具有很高的线性相关性 ∀
以 y ¤生林分实测数据为例作散点图k图 tl ∀相应养分元素的 tΠΧ与 Ξ呈明显的负线性相关 ∀其
它林龄期的散点图与图 t所示相似 ∀说明应用养分生产力方程描述桉树树杆养分浓度与吸收的基本关
系时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
213 立地养分效应曲线
表 w给出了估测的参数值 Χµ !Ξµ 和 Ψµ ∀表中不同养分元素分析得出的生长极值用 Ψµ 2∞表示
k∞}‘!° !Žl ∀表中的 Ψµ 为 Ψµ2‘!Ψµ2°和 Ψµ2Ž的平均值 ∀各养分元素 Ψµ 的估测值与平均 Ψµ 值的
相对误差用 Ρ∆表示k表 wl ∀与表 u的数据相比较 o估测的 Χµ 和 Ξµ 均大于相应林龄点上所有实测的
Χ和 Ξ值 ∀不同元素间的 Ψµ 值存在一定差异 o但差异较小 o大多数的相对误差k Ρ∆l值小于 ts h ∀
vz 第 u期 吴晓芙等 }桉树立地生产力与养分生产力参数的确定
表 2 不同施肥水平( Θ )试验林桉树树杆养分浓度 !
生物量和养分吸收量的测定值
Ταβ . 2 Μεασυρεδ ϖαλυεσ οφ νυτριεντ χονχεντρατιονσ, βιοµασσ ανδ
νυτριεντ υπτακε οφ Ευχαλψπτυσστεµ φερτιλιζεδ ατ διφφερεντ λεϖελσ( Θ)
林龄 „ª¨ 处理 ×µ¨¤·° ±¨· Θt Θu Θv Θw
t u qtv u qvvx u qw u qwx
u t qxz t qyy t qz|x t q{z
v
氮浓度
‘¦²±¦¨±·µ¤·¬²± Χ
Πkª#®ªptl
t qw t qx t qx| t qzsx
w t quvx t qu{x t qxyx t qyw
x t qu{x t qvu t qyux t qy{
y t qs{x t qt|x t qu| t qwz
t t qvw{ v qzxw w qvu w qx|v
u w quu tw qxzx t| qwt{ uu qzwz
v
氮吸收量
‘∏³·¤®¨ Ξ
Πk®ª#«°pul
tt qsu{ vw qsy| w{ qx{u yt qyty
w ty qwv ww qsvz y| q|xt |v quv
x t| qzuw xs qxz |t q|wv tts q{zt
y ut qutx yu qxsx {s quv tts qtz
t s qtuw s qtvv s qtwt s qtxv
u s qtu{ s qtwz s qtwx s qtxv
v
磷浓度
° ¦²±¦¨±·µ¤·¬²± Χ
Πkª#®ªptl
s qtuv s qtvz s qtvx s qtwz
w s qtvu s qtvy s qty{ s qtz|
x s qtvy s qtw| s qtxx s qtzx
y s qŒuy s qtxy s qtx{ s qtyz
t s qsz{ s qutv s quxw s qu{y
u s qvwu t qu{y t qxyz t q{xx
v
磷吸收量
° ∏³·¤®¨ Ξ
Πk®ª#«°pul
s q|yx v qttz w qts| x qvtu
w t qzx w qyyz z qw| ts qtw|
x u qs{z x qzwz { qzuy tt qxty
y u qwx{ { qtxx | q{tu tu qwz{
t t t qs| t qtv t qt{x
u s qy{x s qzy s q{xx s q{xx
v
钾浓度
Ž¦²±¦¨±·µ¤·¬²± Χ
Πkª#®ªptl
s qyt s qzsz s qzvy s qz{v
w s qwv{ s qw|t s qxsz s qx|t
x s qv{y s qwu s qwy s qw{{
y s qv|t s qwvu s qwww s qxsw
t s qyvv t qzxu u qsvv u quuu
u t q{vy y qyy| | qux{ ts qv|y
v
钾吸收量
Ž∏³·¤®¨ Ξ
Πk®ª#«°pul
w qz|| tx q||u uu qwy u{ qu{w
w x q{ux ty qz|{ uu qytz vv qytu
x x q|tx ty qty{ uy qswu vu qtzy
y z qyww uu qyvt uz qx|t vz qzwu
t s qyvv t qys{ t q{ t q{zx
u u qy{z { qzzx ts q{tx tu qtyx
v
生物量
≠¬¨ §¯ Ψ
Πk·#«°pul
z q{y uu qzxx vs qxux vy qtx
w tv qvsx vw quzx ww qz xy q{x
x Œx qvy v{ qxvx xy qxx yy
y t| qxv xu qvvx yu quyx zw q|xx
胡曰利等kt|||l和吴晓芙等
kussul曾基于实测数据 o给出了
杉木和桉树养分吸收的动态曲
线 ∀实测的动态曲线虽能反映林
木在不同生长时期养分吸收的相
对强度 o却不能定量确定在不同
林龄点上林木生长与养分吸收的
基本关系 ∀图 u所示的是用 y ¤
生林分测定数据估测的参数代入
式ktl所给出的 Ψ2Ξ曲线 o即 y ¤
生桉树树杆养分效应曲线 ∀由图
u可见 o不同养分元素的曲线虽
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o但实测的 Ψ
值基本重合在相应的曲线点上 ∀
其它生长阶段的曲线与图 u曲线
展示的趋势也大体一致 o表明测
定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
性 ∀估测的 Ψ2Ξ 曲线给出了桉
树轮伐期各个阶段材积生物量增
产的潜力范围 o因此可以用来确
定相应时期的目标产量和计算达
到给定目标产量所需的净养分增
量 ∀基于肥料利用率的估测 o便
可以进一步计算出达标所需的实
际施肥量k胡曰利等 ot||w ~t||y ~
吴晓芙等 ot||xl ∀
214 元素交互作用
有必要说明 o除了采样分析
中带来的随机误差会影响参数确
定的精确度 o用上述方法求出的
参数还与养分元素间的交互作用
相关 ∀因此 o表 v中的参数值只
能作为参考值 o有必要在实践中
进一步校正 o以提高应用的精确
度 ∀例如 o基于氮养分浓度测定
分析得出的 Χµ oΞµ 和 Ψµ 值的
大小 o一定程度取决于磷养分和
钾养分 o以及其它营养元素的实
际有效水平 ∀如果这些元素的有
效水平高一点 o则有可能相应提
高氮元素的生产力 o相对增大林
地的生产潜力和林木生长对养分
的需求量k‹ µ¨¥¨µ·ετ αλqot||s ~• «¨©∏¨¶¶ ετ αλqot|{v ~胡曰利等 ot||yl o从而增大 Ξµ 和 Ψµ 值 o或降低 Χµ
wz 林 业 科 学 v|卷
表 3 桉树树杆养分浓度倒数( tΠΧoκγ#γ − 1 )与吸收量( Ξ ,κγ#ηµ − 2 ) ,及相关系数( Ρ )
Ταβ . 3 Τηε ρεχιπροχαλ οφ νυτριεντ χονχεντρατιον(1ΠΧ ,κγ#γ − 1 ) ανδ
υπτακε( Ξ ,κγ#ηµ − 2 ) οφ Ευχαλψπτυσστεµ , ανδ τηειρ χορρελατιον χοεφφιχιεντ ( Ρ)
树龄
㻬
Π¤
变量
∂¤µ¬¤¥¯¨
处理小区
×µ¨¤·° ±¨·
³¯²·
氮 ‘ 磷 ° 钾 Ž
Θt Θu Θv Θw Θt Θu Θv Θw Θt Θu Θv Θw
tΠΧ t s qw| s qww s qwt s qw { z qwt z qtw y qyz t qsx s q|w s q{z s q{xu s qwx s qwu s qwu s qwt { qu z qy| z qsw y qwx s q|x s q{| s q| s q{w
t t t qvt v qy| w quz w qx| s qs{ s quu s qux s qu{ s qyt t qzu u qsw u qt|Ξ u t qv| v q{t w qvz w qx| s qs{ s qut s quy s qu| s qyy t qz| u qsv u qux
Ρ p s q|uv p s q|vz p s q{{|
t s qyy s qx{ s qxy s qxv { y qyz y qyz y qwx t qxu t qvu t quu t qtwtΠΧ u s qyu s qyu s qxx s qxw z qy| y q|| z qtw y qyz t qwt t qvu t qtu t qu
u t w qst tx qu| t{ qy| uu qx s qvv t qvw t qx{ t q{y t qzv y qz| { qyt ts qxvΞ u w qwv tv q{y us qtx uu q|| s qvy t quv t qxy t q{x t q|w y qxw | q|t ts quy
Ρ p s q|vu p s q|uy p s q|xz
t s qz s qy{ s qy s qxz { z qtw z qtw y qx{ t qyt t qwz t qvv t quztΠΧ u s qzv s qyy s qyy s qy { qvv z qxu z qzx z qsw t qyz t qvy t qv| t qu|
v t tu qw v{ qwt xt q|x yu qw{ t qs{ v qyv w qvy x qwv x qv{ tz qyx uv qvv u{ quΞ u | qyy u| qzv wx qut ys qzy s q{x u qy v q{y x qu w quu tw qvw ut qx| u{ qvz
Ρ p s q|vu p s q|s| p s q|wu
t s q{t s qz{ s qyw s qyt z qy| z qtw x q{{ x qzt u qv{ u qs{ u qs{ t qz|tΠΧ u s q{t s qz{ s qyw s qyt z qxu z qx{ y qsy x qw| u qu u t q{{ t qyt
w t ty qt{ wx qxw zt qtw |v qsy t qz w q|{ z qzx | q{z x qw{ tz qs{ ut q{| vt qx{Ξ u ty qy{ wu qxv y{ qzz |v qw t q{ w qvx z quv ts qwv y qtz ty qxu uv qvx vx qyw
Ρ p s q|x{ p s q|xy p s q|wy
t s q{ s qz| s qyv s qyt z qy| y qyz y qux x q{{ u qz u qv{ u qvv u qswtΠΧ u s qzy s qzu s qyt s qx{ z qsw y qzy y qzt x qx| u qw| u qv| u qsw u qsy
x t t| qy| xw qzz {z qvy ts| qw u qsx y qxu { qzw tt quz x q{v t{ quy uv qw{ vu qw|Ξ u t| qzy wy qvz |y qxv ttu qv u qtv w q|z { qzu tt qzy y tw qs{ u{ qyt vt q{y
Ρ p s q|uy p s q|ux p s q|x
t s q|x s q{v s q{ s qz z qy| y qux y qux y qtz u qyv u qwv u qv{ t q|ytΠΧ u s q{| s q{x s qzx s qyy { qu y qx{ y qwx x q{x u qw| u qut u qtw u qst
y t t| qzx ys qw{ {s qz tsz qz u qwx { ts qvv tu qu z qtx us qxw uz qtu v{ qwΞ u uu qy{ yw qxv z| qzy ttu qz u qwz { qvt | qv tu qzy { qtw uw qzu u{ qsz vz qs{
Ρ p s q|yy p s q|w{ p s q|vu
图 t y ¤生桉树杆养分浓度倒数 ktΠΧl与吸收量k Ξl相关性曲线
ƒ¬ªqt ≤∏µ√¨ ¶²©¦²µµ¨ ¤¯·¬²± ¥¨·º¨¨ ±·«¨ µ¨¦¬³µ²¦¤¯ ²©±∏·µ¬¨±·¦²±¦¨±·µ¤·¬²± ktΠΧl ¤±§
·«¨ ¤°²∏±·²©∏³·¤®¨ k Ξl ¬± ¶·¨°¶²©¶¬¬¼¨ ¤µ¶²¯§∞∏¦¤¯¼³·∏¶
xz 第 u期 吴晓芙等 }桉树立地生产力与养分生产力参数的确定
表 4 估测的参数值与相对误差 ≠
Ταβ . 4 Εστιµ ατεδ παραµετερσ ανδ ρελατιϖε
δεϖιατιον οφ τηε εστιµ ατιον
元素
∞¯ °¨ ±¨·
林龄 „ª¨
Π¤
Χµ
Πkª#®ªptl
Ξµ
Πk®ª#«°pul
Ψµ2∞
Πk·#«°pul
Ψµ
Πk·#«°pul
Ρ∆
Πh
t w qsv tv qu| v qv v qsx { quy
u u q|| x| qxy t| q|t t{ qxu z qxu
‘ v u qy{ tw| qvz xx qzz xw qwt u qxw u qv txt qt| yx qzz yy qtx p s qxz
x u qv| t{| qyt z| qwy {y qvw p z q|z
y u qsu t{t q{y |s qs| |u qsy p u qtx
t s quu| s qywt u q{ v qsx p z q|{|
u s quwz w q{uw t| qxu t{ qxu x qwsu
° v s quvz tw qs{{ x| qxv xw qwt | qwtvw s quwv tx qxty yv q{x yy qtx p v qwzw
x s qux| uv qyzv |t qvx {y qvw x qz|z
y s quw ut qttw {z q{v |u qsy p w qx|{
t t q{z x qy| v qsw v qsx p s quz
u t qv us q|z ty qtv t{ qxu p tu q|u
Ž v t qt{ xy qy{ wz q|v xw qwt p tt q|uw s q{v xy q{x y{ q{u yy qtx w qsw
x s qzv yw qy{ {{ quu {y qvw u qt{
y s qzv zt q{ |{ quz |u qsy y qzw
Ψµ2∞}立地生产力极限 ≥¬·¨ ³µ²§∏¦·¬√¬·¼ ³²·¨±·¬¤¯ ~ Χµ }有效养分浓度上限 ∞©©¨¦·¬√¨ ±∏·µ¬2
±¨·¦²±¦¨±·µ¤·¬²± ∏³³¨µ ¬¯°¬·~ Ξµ }有效养分量吸收上限 ∞©©¨¦·¬√¨ ±∏·µ¬¨±·∏³·¤®¨ ∏³³¨µ ¬¯°¬·~
Ρ∆ }Ψµ2∞与平均 Ψµ 值的相对误差 • ¨¯¤·¬√¨ §¨√¬¤·¬²± ¥¨·º¨¨ ± Ψµ2∞ ¤±§ °¨ ¤± √¤¯∏¨ ²© Ψµ q
值 ∀理论上 o上述估测的参数
Ψµ 与前面定义的立地生产潜
力 o亦即林木生长的极值 o在概念
上存在一定差别 ∀严格地说 o对
于给定树种 o方程kwl所定义的参
数 Ψµ 和 Χµ o以及 Ξµ o仅与非养
分因子的立地环境条件相关 o与
养分因子 Ξ的变化无关 ∀而估
测的 Ψµ 除了取决于立地条件的
好坏外 o还与所研究的养分元素
对象与其它养分元素的交互作用
相关 ∀这一相关性是进一步研究
限制养分因子的基础 ∀
v 小结
桉树施肥试验林树杆样本测
定分析的结果一定程度地表明 }
桉树林的生长从属于立地生
产力和养分生产力的综合效应 ~
氮 !磷 !钾养分的生产力
ktΠΧl与养分的吸收量k Ξl存在
着明显的负线性相关 ~
基于养分生产力方程的线性回归分析所确定的立地生产力和养分生产力参数 Ψµ !Χµ 和 Ξµ o以及
相应的立地养分效应kΨ2Ξl曲线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实际应用价值 ∀
) ) )ω 估测值 ∞¶·¬°¤·¨§~ ο 实测值  ¤¨¶∏µ¨§q
养分吸收量 ‘∏·µ¬¨±·∏³·¤®¨ ΞΠk®ª#«°pul
图 u 桉树杆生长的立地养分效应k Ψ2Ξ l曲线
ƒ¬ªqu ≥¬·¨ ¤±§±∏·µ¬¨±·¨ ©©¨¦·k Ψ2Ξl ¦∏µ√¨ ¶©²µ∞∏¦¤¯¼³·∏¶¶·¨° ªµ²º·«
参 考 文 献
陈道东 o张 瑛 o纪建书等 q杉木幼林叶子养分诊断研究 q林业科学研究 ot||y o|k °¨ ql }x{ ∗ yy
黄益宗 o冯宗炜 o黎向东等 q应用/ wty p „0最优混合设计研究尾叶桉肥效与营养诊断 q林业科学 ot||| ovxkyl }ts ∗ t{
胡曰利 o吴晓芙 q林木施肥研究 }Œq肥效理论与基本模型 q中南林学院学报 ot||w oktl }t ∗ y
胡曰利 o吴晓芙 q林木施肥理论研究与探讨 q林业科学研究 ot||y o|k °¨ ql }tt ∗ tz
胡曰利 o吴晓芙 q林木生长与养分动态模型研究 }∂ q杉木林养分曲线 q中南林学院学报 ot||| okwl }t ∗ z
胡曰利 o吴晓芙 o吴立潮等 q加勒比松幼林施肥效应研究 q林业科学研究 ot||y ok|l }tuy ∗ tvu
李淑仪 o林书蓉 o廖观荣等 q桉树营养状况与叶片营养诊断研究 q林业科学 ot||y ovukyl }w{t ∗ w{|
yz 林 业 科 学 v|卷
李贻铨 q杉木中龄林施肥效应探讨 q林业科学研究 ot||w owkyl }v|s ∗ v|y
吴晓芙 o胡曰利 o吴立潮等 q林木施肥研究 }林木施肥的有效立地指数区间与目标肥效 q中南林学院学报 ot||z otzktl }t ∗ y
吴晓芙 o胡曰利 q林木施肥研究 }ŒŒq施肥模型在杉木林中的应用 q中南林学院学报 ot||x oktl }t ∗ z
吴立潮 o吴晓芙 o胡曰利等 q杉木中幼龄林计量施肥校验研究 q中南林学院学报 ot||| okul }u| ∗ vv
吴晓芙 o胡曰利 q刚果 tu号桉无性系人工林养分曲线 q林业科学 oussu ov{kxl }uw ∗ vs
张建国 o李贻铨 o纪建书等 q施肥对杉木幼林根系生长的影响 q林业科学研究 ot||y ok °¨ ql }w{ ∗ xz
周文龙 o梁昆南 q施肥对尾叶桉养分的影响 q林业科学研究 ot||y o|k °¨ ql }txt ∗ txy
„§µ¬¤± „ ¤±§¤°¨ ¶‹ ƒ q°µ²§∏¦·¬√¬·¼oµ¨¶²∏µ¦¨ ∏¶¨ o¤±§¦²°³¨·¬·¬√¨¬±·¨µ¤¦·¬²±¶²© Φραξινυσ υηδε鬱 ‹¤º¤¬¬∏³¯¤±§¶q≤¤± ƒ²µ• ¶¨ousst ovt }tvt ∗
twu
„ª¨ ± Š Œq‘¬·µ²ª¨ ± ³µ²§∏¦·¬√¬·¼ ²©¶²°¨¦²±¬©¨µ¶q≤¤±¤§¬¤± ²∏µ±¤¯ ²©ƒ²µ¨¶·• ¶¨¨¤µ¦«qt|{v otvkvl }w|w ∗ xss
…¨ ±¶²±  o ¼¨ µ¶…¤±§•¤¬¶²± • q⁄¼±¤°¬¦¶²©¶·¨° ªµ²º·«²© Πινυσραδιατα ¤¶¤©©¨¦·¨§¥¼ º¤·¨µ¤±§±¬·µ²ª¨ ±¶∏³³¯¼ qƒ²µ¨¶·2∞¦²¯²ª¼2¤±§2¤±¤ª¨2
°¨ ±·ot||u oxu }ttz ∗ tvz
Š¤§ª¬¯ • o≥¤±§¥¨µª„  ¤±§Šµ¤«¤°⁄q∏³¬±∏¶¤µ¥²µ¨∏¶¤±§¬±²µª¤±¬¦©¨µ·¬¯¬¶¨µ¤¶¶²∏µ¦¨¶²©±¬·µ²ª¨ ±©²µΠινυσραδιατα²±¤¦²¤¶·¤¯ ¶¤±§q‘¨º  ¤¨¯2
¤±§²∏µ±¤¯ ²©ƒ²µ¨¶·µ¼ ≥¦¬¨±¦¨ ot|{w otwkvl }uxz ∗ uzy
‹¤¶¨±¤∏¨µ‹ o ‘¨ °¤±¬• • o≥¦«¤§¤∏¨µŽετ αλqƒ²µ¨¶·ªµ²º·«µ¨¶³²±¶¨ ·²¦«¤±ª¬±ª¦¯¬°¤·¨ ¥¨·º¨¨ ± t|yt ¤±§t||s¬± „∏¶·µ¬¤qƒ²µ¨¶·∞¦²¯²ª¼ ¤±§ ¤±2
¤ª¨ °¨ ±·ot||| otuukvl }us| ∗ ut|
‹ µ¨¥¨µ· „ ετ αλqƒ µ¨·¬¯¬½¨ µΠ¶¬·¨¬±·¨µ¤¦·¬²±¶²±·«¨ ªµ²º·«¤±§©²¯¬¤µ±∏·µ¬¨±·¯ √¨¨ ¶¯²© ∏¨¦¤¯¼³·∏¶ªµ¤±§¬¶qƒ²µ¨¶·∞¦²¯²ª¼ ¤±§°¤±¤ª¨ °¨ ±·ot||s ovs }uwz
∗ uxz
¬±§±¨ µ o…∏ª°¤±± ‹ o¤¶¦«° ετ αλq• ª¨¬²±¤¯ ¬°³¤¦·¶²©¦¯¬°¤·¬¦¦«¤±ª¨ ²©©²µ¨¶·¶¬±·«¨ ¶·¤·¨ ²©…µ¤±§¨±¥∏µªoŠ¨ µ°¤±¼ q„ªµ¬¦∏¯·∏µ¤¯ ¤±§ƒ²µ¨¶· 2¨
·¨²µ²¯²ª¼ot||z o{w }tuv ∗ tvx
²«µ¨± Š  o ∂¨¨ ±  • √¤± §¨ o ∂¤±2§¨2∂¨¨ ±  • ετ αλqƒ²µ¨¶·ªµ²º·«¬± µ¨ ¤¯·¬²±·²¶¬·¨ ¦²±§¬·¬²±¶}¤³³¯¬¦¤·¬²± ²©·«¨ °²§¨¯ ƒ’• Š• ’ ·²·«¨ ≥²¯ ¬¯±ª
¶³µ∏¦¨ ¶¬·¨q∞¦²¯²ª¬¦¤¯ ²§¨ ¬¯±ªot||x o{v }tzv ∗ t{v
‘¬¯¶¶²± ’ q • ¬¯¯²º ¶·¤±§ªµ²º·« °²§¨¯ ¥¤¶¨§²± ±¬·µ²ª¨ ± ³µ²§∏¦·¬√¬·¼q≥¦¤±§¬±¤√¬¤± ²∏µ±¤¯ ²©ƒ²µ¨¶·• ¶¨¨¤µ¦«ot|{z oukvl }u|t ∗ u||
’ ±¨¨ ‹ √¤±o„ªµ¨± Š Œo ∂¤±2’ ±¨¨ ‹ ετ αλq׫¨ ¤³³¯¬¦¤·¬²± ²©·«¨ °²§¨¯ ‘„°·²·«¨ ≥²¯ ¬¯±ª¶³µ∏¦¨ ¶¬·¨q∞¦²¯²ª¬¦¤¯2²§¨ ¬¯±ot||x o{v }tv| ∗ tw|
•¤¬¦« • o •¬¯¨ ¼ • ‹ ¤±§ ∂¬·²∏¶¨® °  q ˜¶¨ ²©µ²²·2¬±ªµ²º·«¦²µ¨¶·² ¤¶¶¨¶¶±∏·µ¬¨±·¯¬°¬·¤·¬²±¶¬± ©²µ¨¶·¨ ¦²¶¼¶·¨°¶q ≤¤±¤§¬¤±2²∏µ±¤¯2²©2ƒ²µ¨¶·2• 2¨
¶¨¤µ¦«ot||w ouwktsl }u tvx ∗ u tv{
• «¨©∏¨¶¶Ž∞o…²¶¦« ≤ ¤±§°©¤±±®∏¦«∞q‘∏·µ¬¨±·¬°¥¤¯¤±¦¨¶¬± ¦²±¬©¨µ²∏¶¶·¤±§¶¬± ¶²∏·«¨µ± Š¨ µ°¤±¼ q ≤²°°∏±¬¦¤·¬²±¨ ¶Œ±¶·¬·∏·¬ƒ²µ¨¶·¤¯¬¶ƒ ±¨±¬¤¨ o
t|{v otty }tuu ∗ tvs
≥«¨ ± Š o¤° ¶¨„  ¤±§≤«¤µ¯¨ ¶• ‹ q׫¨ ©¨©¨¦·²©±¬·µ²ª¨ ± ©¨µ·¬¯¬½¤·¬²±oµ²¦®·¼³¨ o¤±§«¤¥¬·¤··¼³¨ ²±¬±§¬√¬§∏¤¯ ·µ¨¨ °²µ·¤¯¬·¼qƒ²µ¨¶·≥¦¬¨±¦¨ ousst o
wzkul }usv ∗ utv
׫²µ±¯ ¼¨  ‹  ¤±§≤¤±±¨ ¯¯  Š • q× °¨³¨µ¤·¨©²µ¨¶·µ¨¶³²±¶¨¶·²¦¤µ¥²± §¬²¬¬§¨ o·¨°³¨µ¤·∏µ¨ ¤±§±¬·µ²ª¨ ±}¤ °²§¨¯¤±¤¯¼¶¬¶q°¯¤±·o≤¨¯¯¤±§∞±√¬µ²±2
°¨ ±·ot||y ot|ktul }t vvt ∗ t vw{
• ¤µ¬±ª • ‹ q∞¶·¬°¤·¬±ª©²µ¨¶·ªµ²º·«¤±§ ©¨©¬¦¬¨±¦¼¬± µ¨ ¤¯·¬²±·²¦¤±²³¼ ¯¨ ¤©¤µ¨¤q „§√¤±¦¨¶¬± ∞¦²¯²ª¬¦¤¯ • ¶¨¨¤µ¦«ot|{vktvl }vuz ∗ vxw
≠¤±©¨¬Š o ¬¦«¤¨¯ Š ≥ ¤±§…µ¬¤± • q∞©©¨¦·¶²© ¬¯ª«·µ¨ª¬° ¶¨²±·«¨ ªµ²º·«²©¦«¨µµ¼ ²¤®¶¨ §¨¯¬±ª¶qƒ²µ¨¶·≥¦¬¨±¦¨ ousst owzkul }uzs ∗ uzz
zz 第 u期 吴晓芙等 }桉树立地生产力与养分生产力参数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