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Existing Haloxylon Desert Vegetation and Its Patch Character in China

我国现存梭梭荒漠植被地理分布及其斑块特征


根据2001年出版的《中国植被图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ARC/INFO(NT版)和数字化仪,提取梭梭荒漠植被信息,绘制梭梭荒漠植被地理分布专题图,并以此为基础,对梭梭荒漠植被的群落类型、分布格局及其斑块特征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近年来对梭梭荒漠植被结构的调查结果,对我国梭梭荒漠植被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现存梭梭荒漠植被总面积约11.4万km2,其中,以新疆分布的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梭梭荒漠植被总面积的73.1%,其次是内蒙古,约占全国的14.1%,青海省和甘肃省的分布面积较小,分别占全国的7.9%和4.9%;不同梭梭荒漠群落类型的面积不尽相同,其中,梭梭柴砾漠的面积约占全国梭梭荒漠植被总面积的37.3%,梭梭柴沙漠约占全国的21.3%,白梭梭荒漠约占全国的23%,其他梭梭荒漠群落类型的总面积约占全国的19.4%。我国梭梭荒漠植被分布在107.6—77.3°E,47.4—36.1°N;垂直分布87~3174m;在梭梭荒漠植被分布区的东界和南界,主要分布的梭梭荒漠群落类型是梭梭柴砾漠,在西界和北界,主要分布的是梭梭柴沙漠。组成我国梭梭荒漠植被的斑块共180个,主要特征是:小斑块多,大斑块少,斑块之间的面积相差悬殊,多数斑块之间距离较远。虽然我国梭梭荒漠植被分布面积大,但群落盖度小,盖度小于30%的面积约占现存梭梭荒漠植被总面积的70%。

On the basis of the “Atlas of China vegetation" compiled by the “China Vegetation Atlas Editori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we had applied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RC/INFO (NT version) and digitizer to extract Haloxylon desert vegetation information and draw a special topic map of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Haloxylon desert vegetation.On this basis,we had analyzed the community type,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patch character of Haloxylon desert vegetation.At the same time,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 of Haloxylon desert vegetation structure in recent years,we had undertaked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Haloxylon desert vegetation resources.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total area of existing Haloxylon desert vegetation is 114 000 km2, the distribution area in Xinjiang was the largest,accounting for 73.1% of total national Haloxylon desert vegetation,then followed by Inner Mongolia,accounting for about 14.1% of the national total;the distribution areas of existing Haloxylon desert vegetation in Qinghai and Gansu provinces accounted for 7.9% and 4.9%,respectively.The area of different Haloxylon desert vegetation types is also different, the area of Haloxylon ammodendron gravel desert accounted for 37.3% of the total area of Haloxylon desert vegetation;The area of H.ammodendron desert accounted for about 21.3% of the national total;The area of H. persicum accounted for 23% of the national total;And other types of Haloxylon desert community accounted for 19.4% of the national total. In China the Haloxylon desert vegetation located at: 107.6—77.3°E, 47.4—36.1°N. The altitude of vertical distribution was between 87~3 174 m.In the east and south borders of the Haloxylon desert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area,the major Haloxylon desert community type is H.ammodendron gravel desert while in the west and north borders,the major community type is H.ammodendron desert.The patches consisted of Haloxylon desert vegetation is 180 in China.The characters of the patches are many small patches, fewer large patches,with area of patches among patches was different by a big margin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most patches was fairly distant.According to actual survey result in recent years,although the distribution area of Haloxylon desert vegetation in China is very large,yet its coverage was in general fairly small,with an area of less than 30% coverage accounting for 70% of the total area of existing Haloxylon desert vegetation.


全 文 :第 wt卷 第 x期
u s s x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²¯1wt o‘²1x
≥ ³¨qou s s x
我国现存梭梭荒漠植被地理分布及其斑块特征
郭泉水t 王春玲u 郭志华t 谭德远v 史作民t
kt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北京 tsss|t ~ u1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 北京 tssztw ~
v1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 tsss{vl
摘 要 } 根据 usst年出版的5中国植被图集6 o应用地理信息系统kŠŒ≥l„• ≤Ќ‘ƒ’k‘×版l和数字化仪 o提取梭梭荒
漠植被信息 o绘制梭梭荒漠植被地理分布专题图 o并以此为基础 o对梭梭荒漠植被的群落类型 !分布格局及其斑块
特征进行分析 ~同时 o结合近年来对梭梭荒漠植被结构的调查结果 o对我国梭梭荒漠植被状况进行评价 ∀结果表
明 }我国现存梭梭荒漠植被总面积约 tt1w万 ®°u o其中 o以新疆分布的面积最大 o约占全国梭梭荒漠植被总面积的
zv1t h o其次是内蒙古 o约占全国的 tw1t h o青海省和甘肃省的分布面积较小 o分别占全国的 z1| h和 w1| h ~不同梭
梭荒漠群落类型的面积不尽相同 o其中 o梭梭柴砾漠的面积约占全国梭梭荒漠植被总面积的 vz1v h o梭梭柴沙漠约
占全国的 ut1v h o白梭梭荒漠约占全国的 uv h o其他梭梭荒漠群落类型的总面积约占全国的 t|1w h ∀我国梭梭荒
漠植被分布在 tsz1y ) zz1vβ∞owz1w ) vy1tβ‘~垂直分布 {z ∗ v tzw ° ~在梭梭荒漠植被分布区的东界和南界 o主要分
布的梭梭荒漠群落类型是梭梭柴砾漠 o在西界和北界 o主要分布的是梭梭柴沙漠 ∀组成我国梭梭荒漠植被的斑块
共 t{s个 o主要特征是 }小斑块多 o大斑块少 o斑块之间的面积相差悬殊 o多数斑块之间距离较远 ∀虽然我国梭梭荒
漠植被分布面积大 o但群落盖度小 o盖度小于 vs h的面积约占现存梭梭荒漠植被总面积的 zs h ∀
关键词 } 梭梭荒漠植被 ~地理分布 ~斑块特征 ~植被盖度
中图分类号 }≥zuz1vv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xlsx p sssu p sy
收稿日期 }ussw p tt p u| ∀
基金项目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和内蒙古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专项kussul/珍稀濒危植物肉苁蓉和寄主植物梭梭资
源开发及其对环境的影响0和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项目kussvl ∀
Γεογραπηιχ ∆ιστριβυτιον οφ Εξιστινγ Ηαλοξψλον ∆εσερτ ςεγετατιον
ανδ Ιτσ Πατχη Χηαραχτερ ιν Χηινα
Š∏² ±∏¤±¶«∏¬t • ¤±ª≤«∏±¯¬±ªu Š∏² «¬«∏¤t פ± ⁄¨ ¼∏¤±v ≥«¬∏²°¬±t
kt1 Ρεσεαρχη Ινστιτυτε οφ Φορεστρψ Εχολογιχαλ Ενϖιρονµεντ ανδ Προτεχτιον o ΧΑΦ Βειϕινγtsss|t ~ u1 ∆επαρτµεντ οφ Προτεχτιον o Στατε Φορεστρψ
Αδµινιστρατιον oΠqΡ qΧηινα Βειϕινγtssztw ~ v1 Χολλεγε οφ Βιοσχιενχε ανδ ΒιοτεχηνολογψoΒειϕινγ Φορεστρψ Υνιϖερσιτψ Βειϕινγtsss{vl
Αβστραχτ } ’±·«¨ ¥¤¶¬¶²©·«¨ / „·¯¤¶²©≤«¬±¤√¨ ª¨·¤·¬²±0 ¦²°³¬¯¨ §¥¼·«¨ / ≤«¬±¤ ∂ ª¨¨·¤·¬²± „·¯¤¶∞§¬·²µ¬¤¯ ≤²°°¬·¨¨²©·«¨
≤«¬±¨ ¶¨ „¦¤§¨ °¼²©≥¦¬¨±¦¨¶oº¨ «¤§¤³³¯¬¨§·«¨ Š¨ ²ªµ¤³«¬¦Œ±©²µ°¤·¬²± ≥¼¶·¨° kŠŒ≥l „• ≤Ќ‘ƒ’ k‘× √¨ µ¶¬²±l ¤±§§¬ª¬·¬½¨ µ·²
¬¨·µ¤¦·Ηαλοξψλον §¨¶¨µ·√¨ ª¨·¤·¬²±¬±©²µ°¤·¬²± ¤±§§µ¤º ¤¶³¨¦¬¤¯ ·²³¬¦°¤³²©·«¨ ª¨²ªµ¤³«¬¦§¬¶·µ¬¥∏·¬²± ²© Ηαλοξψλον §¨¶¨µ·
√¨ ª¨·¤·¬²±q’± ·«¬¶¥¤¶¬¶oº¨ «¤§¤±¤¯¼½¨ §·«¨ ¦²°°∏±¬·¼ ·¼³¨ o§¬¶·µ¬¥∏·¬²± ³¤·¨µ± ¤±§³¤·¦«¦«¤µ¤¦·¨µ²© Ηαλοξψλον §¨¶¨µ·
√¨ ª¨·¤·¬²±q„··«¨ ¶¤°¨ ·¬°¨ o¤¦¦²µ§¬±ª·²·«¨ ¶∏µ√¨ ¼ µ¨¶∏¯·²© Ηαλοξψλον §¨¶¨µ·√¨ ª¨·¤·¬²± ¶·µ∏¦·∏µ¨ ¬± µ¨¦¨±·¼¨ ¤µ¶oº¨ «¤§
∏±§¨µ·¤®¨ §³µ¨ ¬¯°¬±¤µ¼ √¨¤¯∏¤·¬²± ²© Ηαλοξψλον §¨¶¨µ·√¨ ª¨·¤·¬²± µ¨¶²∏µ¦¨¶q׫¨ µ¨¶∏¯·¶«²º¨ §·«¤··«¨ ·²·¤¯ ¤µ¨¤ ²© ¬¨¬¶·¬±ª
Ηαλοξψλον §¨¶¨µ·√¨ ª¨·¤·¬²±¬¶ttw sss ®°u o·«¨ §¬¶·µ¬¥∏·¬²± ¤µ¨¤¬± ÷¬±­¬¤±ª º¤¶·«¨ ¤¯µª¨¶·o¤¦¦²∏±·¬±ª©²µzv1t h ²©·²·¤¯
±¤·¬²±¤¯ Ηαλοξψλον §¨¶¨µ·√¨ ª¨·¤·¬²±o·«¨ ± ©²¯ ²¯º¨ §¥¼ Œ±±¨ µ²±ª²¯¬¤o¤¦¦²∏±·¬±ª©²µ¤¥²∏·tw1t h ²©·«¨ ±¤·¬²±¤¯ ·²·¤¯ ~·«¨
§¬¶·µ¬¥∏·¬²±¤µ¨¤¶²© ¬¨¬¶·¬±ª Ηαλοξψλον §¨¶¨µ·√¨ ª¨·¤·¬²± ¬± ±¬±ª«¤¬¤±§ Š¤±¶∏³µ²√¬±¦¨¶¤¦¦²∏±·¨§©²µz1| h ¤±§w1| h o
µ¨¶³¨¦·¬√¨ ¼¯ q׫¨ ¤µ¨¤²©§¬©©¨µ¨±·Ηαλοξψλον §¨¶¨µ·√¨ ª¨·¤·¬²±·¼³¨¶¬¶¤¯¶²§¬©©¨µ¨±·o·«¨ ¤µ¨¤²© Ηαλοξψλον αµ µοδενδρον ªµ¤√¨ ¯
§¨¶¨µ·¤¦¦²∏±·¨§©²µvz1v h ²©·«¨ ·²·¤¯ ¤µ¨¤²© Ηαλοξψλον §¨¶¨µ·√¨ ª¨·¤·¬²±~׫¨ ¤µ¨¤²© Η1 αµ µοδενδρον §¨¶¨µ·¤¦¦²∏±·¨§©²µ
¤¥²∏·ut1v h ²©·«¨ ±¤·¬²±¤¯ ·²·¤¯ ~׫¨ ¤µ¨¤ ²© Ηq περσιχυµ ¤¦¦²∏±·¨§©²µuv h ²©·«¨ ±¤·¬²±¤¯ ·²·¤¯ ~„±§ ²·«¨µ·¼³¨¶²©
Ηαλοξψλον §¨¶¨µ·¦²°°∏±¬·¼ ¤¦¦²∏±·¨§©²µt|1w h ²©·«¨ ±¤·¬²±¤¯ ·²·¤¯ qŒ± ≤«¬±¤·«¨ Ηαλοξψλον §¨¶¨µ·√¨ ª¨·¤·¬²± ²¯¦¤·¨§¤·}
tsz1y ) zz1vβ∞owz1w ) vy1tβ‘q׫¨ ¤¯·¬·∏§¨ ²©√¨ µ·¬¦¤¯ §¬¶·µ¬¥∏·¬²± º¤¶¥¨·º¨ ±¨{z ∗ v tzw °qŒ±·«¨ ¤¨¶·¤±§¶²∏·«¥²µ§¨µ¶²©
·«¨ Ηαλοξψλον §¨¶¨µ·√¨ ª¨·¤·¬²± §¬¶·µ¬¥∏·¬²± ¤µ¨¤o·«¨ °¤­²µ Ηαλοξψλον §¨¶¨µ·¦²°°∏±¬·¼·¼³¨ ¬¶ Ηqαµ µοδενδρον ªµ¤√¨ ¯ §¨¶¨µ·
º«¬¯¨ ¬±·«¨ º¨ ¶·¤±§±²µ·«¥²µ§¨µ¶o·«¨ °¤­²µ¦²°°∏±¬·¼·¼³¨ ¬¶ Ηqαµ µοδενδρον §¨¶¨µ·q׫¨ ³¤·¦«¨¶¦²±¶¬¶·¨§²© Ηαλοξψλον
§¨¶¨µ·√¨ ª¨·¤·¬²±¬¶t{s¬± ≤«¬±¤q׫¨ ¦«¤µ¤¦·¨µ¶²©·«¨ ³¤·¦«¨¶¤µ¨ °¤±¼¶°¤¯¯³¤·¦«¨¶o©¨ º¨ µ¯¤µª¨ ³¤·¦«¨¶oº¬·«¤µ¨¤²©³¤·¦«¨¶
¤°²±ª³¤·¦«¨¶º¤¶§¬©©¨µ¨±·¥¼¤¥¬ª°¤µª¬±¤±§·«¨ §¬¶·¤±¦¨ ¥¨·º¨ ±¨ °²¶·³¤·¦«¨¶º¤¶©¤¬µ¯¼ §¬¶·¤±·q„¦¦²µ§¬±ª·²¤¦·∏¤¯ ¶∏µ√¨ ¼
µ¨¶∏¯·¬± µ¨¦¨±·¼¨ ¤µ¶o¤¯·«²∏ª«·«¨ §¬¶·µ¬¥∏·¬²±¤µ¨¤²© Ηαλοξψλον §¨¶¨µ·√¨ ª¨·¤·¬²±¬± ≤«¬±¤¬¶√¨ µ¼ ¤¯µª¨ o¼¨ ·¬·¶¦²√¨ µ¤ª¨ º¤¶¬±
ª¨ ±¨ µ¤¯ ©¤¬µ¯¼ ¶°¤¯¯oº¬·«¤± ¤µ¨¤²©¯¨¶¶·«¤± vs h ¦²√¨ µ¤ª¨ ¤¦¦²∏±·¬±ª©²µzs h ²©·«¨ ·²·¤¯ ¤µ¨¤²© ¬¨¬¶·¬±ª Ηαλοξψλον §¨¶¨µ·
√¨ ª¨·¤·¬²±q
Κεψ ωορδσ} Ηαλοξψλον §¨¶¨µ·√¨ ª¨·¤·¬²±~ª¨²ªµ¤³«¬¦§¬¶·µ¬¥∏·¬²±~³¤·¦«¦«¤µ¤¦·¨µ~√¨ ª¨·¤·¬²±¦²√¨ µ¤ª¨
梭梭为黎科k≤«¨ ±²³²§¬¤¦¨¤¨ l梭梭属k Ηαλοξψλον …∏±ª¨ l超旱生小乔木 o高大灌丛状 ∀由梭梭构成的荒漠群
系为亚洲荒漠区分布最广泛的荒漠植被类型k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 ot|{vl ∀世界上梭梭属植物约 tt种 o我
国有 u种 o即梭梭柴k Ηαλοξψλον αµ µοδενδρονl和白梭梭k Ηqπερσιχυµlk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 ot|{v ~国家环境保
护局自然保护司保护区与物种管理处 ot||tl ∀以其为建群种的梭梭荒漠植被面积约占全国荒漠k不包括山
地l总面积的 tΠtsk胡式之 ot|yvl ∀主要分布在新疆 !内蒙古 !甘肃 !宁夏等省k区lk中国科学院中国植被图编
辑委员会 ousstl ∀梭梭适应性强 o对土壤要求不严 o是荒漠地区造林的优良树种 ~梭梭根部寄生的肉苁蓉
kΧιστανχηε δεσερτιχολαl为举世闻名的中药材 o在沙产业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k谭德远等 oussw¤~ussw¥l ∀
梭梭柴和白梭梭以及肉苁蓉均为国家重点保护物种k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保护区与物种管理处 o
t||tl ∀
梭梭荒漠植被地理分布和资源动态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k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 ot|{v ~国家环境保护局
自然保护司保护区与物种管理处 ot||t ~胡式之 ot|yv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被图编辑委员会 ousst ~谭德远 o
ussw ~中国森林编委会 ousss ~贾志清等 oussw ~王仁忠等 ot|yv ~杨美霞等 ot||x ~马海波 ousss ~5刘慎谔文集6编
辑委员会 ot|{x ~张希林 ot||| ~马海波 ousss ~黄培 ot||xl ∀t|x{ ) t|x|年 o中国科学院曾联合全国 |{个单
位开展过大规模的考察 ~us世纪 zs年代末 !{s年代初 o西北部分地区应用遥感技术进行过综合调查 o在以后
的数年中 o此项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 ∀usst年中国科学院中国植被图编辑委员会 o汇集全国各地 xs年来的
调查成果 o编纂出版了 tΒt sss sss5中国植被图集6 ∀该图集是迄今为止 o以全国为对象 o最详细 !最精确的现
状植被图k中国科学院中国植被图编辑委员会 ousstl o其中囊括了梭梭荒漠植被的大量信息 ∀
植被是一种有空间变化的地理现象 o但这种变化不是偶然的 o而是趋于一定的分布格局 ~植被本身具有
一定结构 o不同的结构反映着不同的生态功能 ∀充分认识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和结构特征 o进而揭示其与生
态因子之间的关系 o是植被生态学的主要任务之一k宋永昌 ousstl o同时 o对于指导林业实践也具有重要意
义 ∀本文基于 usst年版中国现状植被图 o应用地理信息系统kŠŒ≥l„• ≤Ќ‘ƒ’k‘×版l和数字化仪等现代信息
处理技术 o提取现存梭梭荒漠植被地理分布信息 o绘制梭梭荒漠植被分布专题图 o在此基础上 o应用景观生态
学原理和方法 o分析梭梭荒漠群落的地理分布规律及其斑块特征 o同时 o结合我国近年来关于梭梭荒漠植被
盖度的调查结果 o对我国现存梭梭荒漠植被状况进行综合评述 o以期为深入开展梭梭资源动态及相关研究提
供背景资料 o同时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梭梭荒漠植被宏观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
t 研究方法
1 .1 梭梭荒漠植被专题图制作
应用 ŠŒ≥软件 „• ≤Ќ‘ƒ’k‘×版l和数字化仪 o从 tΒt sss sss5中国植被图集6中提取现存梭梭荒漠植被
地理分布信息 o制作现存梭梭荒漠植被地理分布专题图 o具体程序包括 }分幅图形计算机扫描 ψ拼接 ψ核校
ψ数字化 ψ编辑 ψ属性数据录入 ψ图形输出等 ∀
1 .2 梭梭荒漠植被景观中斑块特征要素选择及其计算方法
以梭梭荒漠植被地理分布专题图为基础 o应用地理信息系统kŠŒ≥l统计分析模块 o计算梭梭荒漠植被景
观斑块的数量特征 ∀具体内容包括 }斑块总面积 !斑块数 !斑块平均面积 !最小斑块面积 !最大斑块面积 !斑块
面积极差 !斑块面积变异系数 !斑块密度 !边缘密度等 ∀其中斑块平均面积 !斑块密度 !边缘密度的计算方法
如下 }Σ € ΑΠν o式中 } Σ为梭梭荒漠植被斑块平均面积 oΑ为梭梭荒漠植被总面积 oν 为梭梭荒漠植被斑块
数 ~Π∆ € νΠΑo式中 }Π∆为梭梭荒漠植被斑块密度 oν为梭梭荒漠植被斑块数量 oΑ为梭梭荒漠植被总面积 ~
Ε∆ € ΛΠΑo式中 }Ε∆为梭梭荒漠植被斑块边缘密度 oΛ为梭梭荒漠植被斑块边缘长度 oΑ为梭梭荒漠植被的
v 第 x期 郭泉水等 }我国现存梭梭荒漠植被地理分布及其斑块特征
总面积 ∀
u 结果与分析
2 .1 我国现存梭梭荒漠植被群落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在5中国植被6中 o荒漠是一种自然地理景观的名称 ∀按土壤基质类型可将荒漠区分为沙质荒漠k沙漠l !
砾石荒漠k砾漠l !石质荒漠k石漠l !黄土状或壤土荒漠k壤漠l !龟裂地或粘土荒漠 !风蚀劣地k雅丹l荒漠与盐
土荒漠k盐漠l等 ∀在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中 o梭梭柴kƒ²µ° qΗαλοξψλον αµ µοδενδρονl荒漠和白梭梭kƒ²µ°qΗq
περσιχυµl荒漠分别属于荒漠k植被型l中小乔木荒漠k植被亚型l的下一级分类单位k群系lk中国植被编辑委
员会 ot|{vl ∀
由于荒漠中的地貌 !基质 !水分与盐分的局部变化 o可以造成生态条件的重大差异 o所以荒漠植被的复合
和镶嵌现象十分显著 ∀他们往往是以不同的荒漠群系斑块 o散布在优势荒漠植被中 o或者两 !三类荒漠群落
类型相结合分布 ∀在5中国植被图集6中 o将土壤基质特征比较明显的梭梭荒漠进一步划分出了梭梭柴沙漠
k Ηqαµ µοδενδρον ¶¤±§¼ §¨¶¨µ·l ~梭梭柴砾漠k Ηqαµ µοδενδρον ªµ¤√¨ ¯ §¨¶¨µ·l ~梭梭柴壤漠k Ηqαµ µοδενδρον ²¯¤°¼
§¨¶¨µ·l和梭梭柴盐漠k Ηqαµ µοδενδρον ¶¤¯¬±¨ §¨¶¨µ·l o对土壤基质特征不明显的没有细分 o仍统称为梭梭荒漠 ~
针对不同群系斑块或荒漠群落相结合的情况 o进一步划分出梭梭柴沙漠 n 白梭梭荒漠k Ηqαµ µοδενδρον
¶¤±§¼ §¨¶¨µ·n Ηqπερσιχυµ §¨¶¨µ·l ~梭梭柴荒漠 n西伯利亚白刺荒漠k Ηqαµ µοδενδρον §¨¶¨µ·n Νιτραρια σιβιριχα
§¨¶¨µ·l ~梭梭柴荒漠 n油蒿荒漠k Ηq αµ µοδενδρον §¨¶¨µ·n Αρτεµισια ορδοσιχα §¨¶¨µ·l ~梭梭柴砾漠 n西伯利亚白
刺荒漠k Ηqαµ µοδενδρον ªµ¤√¨ ¯ §¨¶¨µ·n Νιτραρια σιβιριχα §¨¶¨µ·l ~梭梭柴壤漠 n无叶假木贼荒漠k Ηqαµ µοδενδρον
²¯¤°¼ §¨¶¨µ·n Αναβασισ απηψλλα §¨¶¨µ·l等类型 ∀对白梭梭荒漠划分出了白梭梭荒漠k Ηqπερσιχυµ §¨¶¨µ·l和白梭
梭荒漠 n沙蒿荒漠k Ηqπερσιχυµ §¨¶¨µ·n Αρτεµισια αρεναρια §¨¶¨µ·l ∀应用 ŠŒ≥图形处理技术 o提取不同梭梭荒漠
植被类型分布信息 o绘制的梭梭荒漠植被地理分布专题图 o如图版 ´所示 ∀
由图版 ´可知 o我国现存梭梭荒漠植被分布的东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 o约为 tsz1yβ∞o西界位
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图什市 o约为 zz1vβ∞ ~北界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吉木乃县 o约为 wz1wβ‘o南界
位于青海省的都兰县 o约为 vy1tβ‘~梭梭荒漠植被集中分布区海拔 {z ∗ v tzw °∀现存梭梭荒漠的东界和南
界的主要分布类型是梭梭柴砾漠 o西界和北界分布的主要类型是梭梭柴沙漠 ∀对照中国地势图k中国科学院
中国植被图编辑委员会 ousstl o从地貌上分析 o现存梭梭荒漠植被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
以南 !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以及天山以南 !昆仑山以北塔里木盆地的北缘 ~在内蒙古自治区 o主要分布在巴
丹吉林 !乌兰布和 !腾格里三大沙漠和库布齐沙漠西部 ~在青海省 o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 o在甘肃省主要分
布在河西走廊一带 ∀应用 ŠŒ≥统计分析模块进行计算 o得出不同省k区l梭梭荒漠群落类型的面积k表 tl ∀
表 1 现存梭梭荒漠群落的类型和面积分布
Ταβ .1 Αρεα διστριβυτιον ανδ τψπεσ οφ εξιστινγ Ηαλοξψλον δεσερτ χοµ µ υνιτψ «°u
梭梭荒漠群落类型 ×¼³¨¶²© Ηαλοξψλον §¨¶¨µ·¦²°°∏±¬·¼ 新疆÷¬±­¬¤±ª
内蒙古
Œ±±¨ µ²±ª²¯¬¤
青海省
±¬±ª«¤¬
甘肃省
Š¤±¶∏
全国
≤«¬±¤
梭梭柴荒漠 Η q αµ µοδενδρον §¨¶¨µ· vz| vtz vxv ty{ utt wwx ) |wv |vs
梭梭柴沙漠 Η q αµ µοδενδρον ¶¤±§¼ §¨¶¨µ· t zw{ xxs vtt vvs uuv vsu tww vxy u wuz xv{
梭梭柴沙漠 n白梭梭荒漠 Ηqαµ µοδενδρον ¶¤±§¼ §¨¶¨µ·n Ηαλοξψλον περσιχυµ §¨¶¨µ· uwz yws ) ) ) uwz yws
梭梭柴荒漠 n西伯利亚白刺荒漠 Ηqαµ µοδενδρον §¨¶¨µ·n Νιτραρια σιβιριχα §¨¶¨µ· ) ts ys{ ) ) ts ys{
梭梭柴荒漠 n油蒿荒漠 Η qαµ µοδενδρον ¶¤±§¼ §¨¶¨µ·n Αρτεµισια ορδοσιχα §¨¶¨µ· ) wu sst ) ) wu sst
梭梭柴砾漠 Η q αµ µοδενδρον ªµ¤√¨¯ §¨¶¨µ u ysv uuy {t{ {u| wty yxt wtt uzt w uw| |zz
梭梭柴砾漠 n西伯利亚白刺荒漠 Ηqαµ µοδενδρον ªµ¤√¨¯ §¨¶¨µ·n Νιτραρια σιβιριχα §¨¶¨µ· ) u{ u|w ) ) u{ u|w
梭梭柴壤漠 Η q αµ µοδενδρον ²¯¤°¼ §¨¶¨µ·~ tuy yxy z|z wz t|{ ) tzw yxt
梭梭柴壤漠 n无叶假木贼荒漠 Ηqαµ µοδενδρον ²¯¤°¼ §¨¶¨µ·n Αναβασισ απηψλλα §¨¶¨µ· wz |uv ) ) ) wz |uv
梭梭柴盐漠 Η q αµ µοδενδρον ¶¤¯¬±¨ §¨¶¨µ· ) wu {zu ) ) wu {zu
白梭梭荒漠 Η q περσιχυµ §¨¶¨µ· u ytx zyy ) ) ) u ytx zyy
白梭梭荒漠 n沙蒿荒漠 Η qπερσιχυµ §¨¶¨µ·n Αρτεµισια αρεναρια §¨¶¨µ· xyu tut ) ) ) xyu tut
合计 ≥∏°°¤µ¼ { vvt t|| t ysz {|| {|{ x|y xxx yuz tt v|v vut
从表 t可知 o我国现存梭梭荒漠植被的总面积约 tt1w万 ®°u ∀其中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布的面积最
w 林 业 科 学 wt卷
大 o约占全国梭梭荒漠植被总面积的 zv1t h o其次是内蒙古自治区 o约占 tw1t h o青海省和甘肃省分布的面
积相对较小 o约占 z1| h和 w1| h ∀对不同梭梭荒漠群落类型的面积进行比较可知 o以梭梭柴砾漠面积最大 o
约占全国梭梭荒漠植被总面积的 vz1v h o其次为白梭梭荒漠 o约占全国的 uv h o再次为梭梭柴沙漠 o约占全
国的 ut1v h ∀这 v种梭梭荒漠群落类型的面积总和约占全国梭梭荒漠植被总面积的 {t1y h o其他梭梭荒漠
群落类型仅占全国的 t|1w h ∀
2 .2 我国现存梭梭荒漠植被的盖度结构
植被中植物的多度k或密度l !盖度 !高度 !重量 !体积 !同化面积和吸收面积等做为反映植被结构的指标 ∀
在这些指标中 o植被盖度容易获取且应用最广泛 ∀为了了解我国梭梭荒漠植被结构 o我们以此为指标 o对我
国梭梭荒漠植被分布最为集中且面积最大的新疆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梭梭荒漠植被进行分析 ∀表 u是对两个
自治区林业厅 usst年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资料进行的汇总 ∀
表 2 现存梭梭荒漠植被盖度结构
Ταβ .2 Ηαλοξψλον δεσερτ ϖεγετατιον χοϖεραγε στρυχτυρε οφ εξιστινγ
地区 „µ¨¤ 盖度  vs h≤²√ µ¨¤ª¨  vs hΠ«°u
盖度 ts h ∗ vs h
≤²√¨ µ¤ª¨ ts h ∗ vs h
新疆 ÷¬±­¬¤±ª t ssx {su1yu x xsu us|1xx
克拉玛依 Ž¯¤°¤¼¬ x| utx1{y ww x{z1xw
塔城 פ¦«¨ ±ª vyu wuv1st usx wvx1x{
博尔塔拉 …²µ·¤¯¤ {v wvv1vs ts uwx1sv
昌吉 ≤«¤±ª­¬ ut| yxt1v{ t{w y|s1{z
阿拉泰 „¯ ¤·¤¬ |t wwy1zu { zz{1|t
自然保护区 ‘¤·∏µ¨ ³µ¨¶¨µ√¨ t|w wut1yz |y wzt1|v
内蒙古 Œ±±¨ µ²±ª²¯¬¤ wzx w|u1ys { zxz1ws
阿拉善盟 „¯ ¤¶«¤± v{x {tu1ys x|t1ws
巴彦淖尔 …¤¼¤±±¤²µ {| y{s1ss { tyy1ss
对照表 t和表
u 不难发现 o我国
现存梭梭荒漠植被
的盖度普遍较小 ∀
在新疆 o梭梭群落
盖度大于 vs h 的
面积仅占该区梭梭
荒漠植被总面积的
tu1sz h ~内蒙古梭
梭群落盖度大于
vs h的面积比新疆
略大 o但也仅占该
区梭梭荒漠植被总
面积的 u|1xz h ∀由于新疆和内蒙古梭梭荒漠植被面积的总和约占全国梭梭荒漠植被总面积的 {z1u h o为
我国梭梭荒漠植被的主要分布区 o因此 o这两个区梭梭植被的盖度结构基本上可代表全国梭梭荒漠植被的总
体状况 ∀
2 .3 我国现存梭梭荒漠植被景观中的斑块特征
对现存梭梭荒漠植被分布专题图中的各景观的斑块特征进行定量分析 o其结果见表 v ∀
表 3 现存梭梭荒漠植被斑块特征
Ταβ .3 Πατχη χηαραχτερ οφ εξιστινγ Ηαλοξψλον δεσερτ ϖεγετατιον
斑块总面积
ײ·¤¯ ¤µ¨¤²©
³¤·¦«Π«°u
斑块数
‘∏°¥¨µ²©
³¤·¦«
平均面积
 ¤¨± ¤µ¨¤²©
³¤·¦«Π«°u
最小面积
¬± ¤µ¨¤Π
«°u
最大面积
¤¬¤µ¨¤Π
«°u
面积极差
„µ¨¤µ¤±ª¨Π
«°u
面积变异系数
„µ¨¤√¤µ¬¤·¬²±
¦²¨©©¬¦¬¨±·Πh
斑块密度
°¤·¦«§¨±¶¬·¼Π
k±#«°pul
边缘密度
∞§ª¨ §¨ ±¶¬·¼Π
k°#«°pul
tt v|v vuu1x t{s yv u|y1u v{u1s y zxw |zw1t y zxw x|u1t z|w1{ s1ty ≅ tsp x u1v
植被景观的斑块特征是植被最重要的空间分布特征之一 o另外 o斑块大小也是景观空间结构的重要参
数 ∀从表 v可知 o我国现存梭梭荒漠植被共由 t{s个斑块组成 ∀斑块之间的面积差别较大 ∀其中最大的斑
块面积是最小斑块面积的 tz y{v倍 ∀对照图 t可以发现 o梭梭荒漠植被面积较大的斑块主要集中分布在新
疆 o而内蒙古的斑块面积相对较小 ∀综合分析可概括出我国现存梭梭荒漠植被景观的斑块特征 }小斑块多 o
大斑块少 o斑块面积大小差别悬殊 o多数斑块间的距离较大 ∀
2 .4 自然与人为干扰对梭梭荒漠植被地理分布格局和斑块特征的影响
我国梭梭荒漠植被分布地域广阔 o植被盖度低 o植被景观破碎化现象比较严重 ∀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
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自然因素 ∀从生态系统的观点分析 o梭梭荒漠植被处在水热因素极度不平衡的环境之
中 o水分亏缺 o热量过剩而迅速散失 ∀无论是以辐射平衡与降水的比值来衡量还是以热量与降水的比值来衡
量 o均表现出 v ∗ w倍以上k甚至 ys ∗ zs倍l的水分亏缺 ∀梭梭荒漠植被中的生物成分k植物 !动物 !微生物l
x 第 x期 郭泉水等 }我国现存梭梭荒漠植被地理分布及其斑块特征
非常单纯且贫乏 o群落结构 !食物链和营养级位均比较简单 o由于生境严酷 o所以经常处在极限因素的边缘 o
为了减少个体之间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竞争 o植株个体之间的距离加大 o是其在脆弱生境之间维持平衡的一
种生态对策 ~二是人为干扰 ∀人为干扰对非常脆弱的梭梭荒漠植被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是非常严重的 o甚至
是毁灭性的 ∀如 us世纪 xs年代中苏联合综考队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莫索湾地区考察表明 o该地区
是我国白梭梭集中分布的地区 o白梭梭与梭梭柴共同构成了该地区荒漠植被的优势种群 o为我国梭梭荒漠植
被分布的典型区域之一 ∀t|x{年夏季军垦大军来到此地 o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以梭梭为主的荒漠植被开垦
成了 w1v万 «°u 的耕地k黄培 ot||xl ~{s年代初 o内蒙古的阿拉善地区有梭梭成林 {w1{万 «°u o|s年代末横
穿该地区东西的 {ss ®°的梭梭林已沦为稀疏的 xv万 «°u 的残林 o部分地区的梭梭由建群种变成了伴生种
或偶见种 o甚至有些地段变成了寸草不生的沙漠和砾石戈壁 ∀梭梭荒漠植被的植物种类由 us世纪 zs年代
末的 |y种减少到目前的 vs多种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还受近 ws年来气候极度干旱 o黑河水断流 o湖
泊干涸 o地下水位下降 o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多方面的影响 o但是人为活动的干扰是带有主导性的k张希
林 ot|||l ∀梭梭的嫩枝和群落中的许多草类可为羊和骆驼采食 ~梭梭的材质坚实 o是上等的薪炭材 o梭梭根
部寄生的肉苁蓉是很好的强身剂 o具有滋阴壮阳 !润肠通便之功效 o正是由于这些原因 o梭梭荒漠植被分布的
地段 o自然也就成了人们放牧 !樵采 !采挖肉苁蓉等人为活动较为频繁的场所 ∀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 o斑块大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生态系统内部能量和营养物质
分配的影响 o二是对物种数量的影响 ∀这是因为大小不同的斑块 o它们的边缘和内部的比例不同 o大斑块边
缘所占的比例小 o而小斑块边缘所占的比例大 ∀斑块边缘所占的比例越大 o斑块内部面积所占的比例就越小
k徐化成 ot||xl ∀斑块边界上的小气候k如光照和温度l明显不同于斑块内部 ∀斑块面积小就容易导致一些
位于边缘上的植物死亡 o还可能引起边际周围和边际上的植物种子雨k¶¨ §¨µ¤¬±l散布到斑块内部 o从而改变
斑块内部的物种组成 ∀已有研究表明 o这种边缘效应可影响到斑块内部几米或几公里处的生物和生物环境 o
而且斑块越小 o其边缘效应的影响越明显k李义明 ot||xl ∀因此斑块由大到小的变化 o可能会对梭梭荒漠植
被的生存和扩展构成一定威胁 ∀
v 讨论
林业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合理地控制森林发育的时间和空间格局 o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森林地理分
布和森林结构的认识 ∀但由于以往的图形处理和数值计算手段相对落后 o对于准确获取资源数据和图形表
达带来一定影响 ∀近年来 o随着生态学研究领域从定性到定量进而向图形化方向发展 o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不
断向生态学研究领域渗透 o这些问题也逐步得到妥善解决 o其中具有强大空间分析和图形制作功能的地理信
息系统kŠŒ≥l成了相关领域的有力工具 ∀ ⁄²¥¶²±kt||zl利用 ŠŒ≥技术编制美国濒危物种分布图 o‘¬¯¶¨±kt|||l
用 ŠŒ≥技术研究了高纬度地区植物群落的分布 o编制了植被图 oŽ¤§°²°kt|||l利用 ŠŒ≥技术研究了植物物
种分布与降水空间变化的关系 ∀本文关于梭梭荒漠植被的信息源 o均来自我国最新出版的 tΒt sss sss的现
状植被图 o不同省k区l的梭梭荒漠植被面积和不同梭梭荒漠群落类型的面积以及梭梭荒漠植被斑块数量特
征等 o都是基于 ŠŒ≥技术完成的 o因此 o计算结果有一定的确定性 ∀但也不可否认 o由于现状植被图是经过多
年调查不断积累后编制完成的 o对于从开始调查到图集出版间隔时间较长的局部地区来说 o有可能会因某种
干扰发生一些变化 o出现梭梭荒漠植被专题图与现实的梭梭荒漠植被分布不相吻合的情况 ∀
近年来 o遥感技术和方法在森林制图 !森林资源调查 !动态监测 !森林火灾监测和评估 !森林病虫害监测
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k彭少麟等 ot||| ~肖化顺 ousswl o并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目前直接应用遥感数据
进行梭梭荒漠群系特征研究仍有许多不便 ∀主要问题在于从遥感影象上识别树种和林下植物等存在一定困
难 ∀梭梭柴和白梭梭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区别特征 o还很难从光谱特性上进行明显的区分 ~林下优势植物种类
往往是进行群系分类的基础 o而利用遥感对林下植物种类的识别比识别林分中优势树种更为困难 o何况有些
群系的划分是依据生境中的土壤因子 ∀因此 o在遥感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o仍不可忽视通过实地调查得到的
图文资料的作用 ∀
5中国植被图集6按不同的土壤基质仅划分出了梭梭柴沙漠 !梭梭柴砾漠 !梭梭柴壤漠和梭梭柴盐漠等不
同的梭梭柴荒漠植被类型 o对于其他土壤基质的梭梭柴荒漠并没有再进行细致的划分 ∀本文遵从5中国植被
y 林 业 科 学 wt卷
图集6这种划分结果 o未做任何修订 ∀今后有必要对这些没有按土壤基质划分的梭梭柴荒漠 o通过实地调查
做更细致的划分 o以臻完善 ∀
参 考 文 献
5刘慎谔文集6编辑委员会 qt|{x q刘慎谔文集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oyx p zv
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保护区与物种管理处 qt||t q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研究 q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otxz
胡式之 qt|yv q中国西北地区的梭梭荒漠 q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otkt p ul }{t p ts{
黄培 o吕自力 qt||x q莫索湾绿州的建立与梭梭荒漠动态研究 q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o|kwl }tzv p tz{
贾志清 o卢 琦 o郭保贵 o等 qussw q沙生植物 ) ) ) 梭梭研究进展 q林业科学研究 otzktl }tux p tvu
李义明 qt||x q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和趋势 q见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林业部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保护司 q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q北
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owx p xt
马海波 o包根晓 o马微东 o等 qusss q内蒙古梭梭荒漠草地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q草业科学 otzkwl }t p x
彭少麟 o郭志华 o王伯荪 qt||| q• ≥和 ŠŒ≥在植被生态学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q生态学杂志 ot{kxl }xu p yw
宋永昌 qusst q植被生态学 q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oxt{
谭德远 o郭泉水 o王春玲 o等 qussw¤q寄生植物肉苁蓉对寄主梭梭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研究 q林业科学研究 otzkwl }wzu p wz{
谭德远 o郭泉水 o王春玲 qussw¥q我国肉苁蓉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研究 q林业资源管理 okul }u| p vu
王仁忠 qt||y q干扰对草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q东北师大学报k自然科学版l ov }ttu p tty
肖化顺 qussw q森林资源监测中 v≥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q林业资源管理 okul }xv p xz
徐化成 qt||x q景观生态学 q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otu p tv
杨美霞 o邹受益 qt||x q吉兰泰地区梭梭林天然更新研究 q内蒙古林学院学报k自然科学版l otzkul }zw p {x
张希林 qt||| q浅析阿拉善荒漠梭梭林的退化原因和保护利用 q内蒙古林业科技 okul }t p v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被图编辑委员会 qusst q中国植被图集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ox{{
中国森林编委会 qusss q中国森林第四卷 q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ot|z{
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 qt|{v q中国植被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ox{|
⁄²¥¶²± „ ° o•²§µ¬ª∏¨½° o•²¥¨µ·¶ •  oετ αλqt||z qŠ¨ ²ªµ¤³«¬¦⁄¬¶·µ¬¥∏·¬²± ²© ∞±§±ª¨µ¨§≥³¨¦¬¨¶¬± ˜±¬·¨§≥·¤·¨¶q≥¦¬¨±¦¨ ouzx }xxs p xxv
Ž¤§°²± • o⁄¤±¬± „ qt||| q⁄¬¶·µ¬¥∏·¬²± ²©³¯¤±·¶³¨¦¬¨¶¬± Œ¶µ¤¨¯¬± µ¨ ¤¯·¬²±·²¶³¤·¬¤¯ √¤µ¬¤·¬²±¬±µ¤¬±©¤¯¯q√¨ ª¨·¬²± ≥¦¬¨±¦¨ ots }wut p wvu
‘¬¯¶¨±o…µ²¶¶¤µ§ × o²¯ ¼¯ ⁄qt||| q ¤³³¬±ª ³¯¤±·¦²°°∏±¬·¬¨¶¬± ¤ ²¯¦¤¯ „µ¦·¬¦ ¤¯±§¶¦¤³¨ ¤³³¯¼¬±ª¤¶¦¤±±¨ §¬±©µ¤µ¨§ ¤¨µ¬¤¯ ³«²·²ªµ¤³«¬± ¤ ª¨²ªµ¤³«¬¦¤¯
¬±©²µ°¤·¬²± ¶¼¶·¨° qŒ±· • °¨²·¨ ≥¨ ±¶¬±ªouskul }wyv p w{s
重 要 启 事
ussy年 o5林业科学6将实现由双月刊向月刊的过渡 o这是5林业科学6创刊 xs年后的一次重要突破 ∀作
为中国林学会主办的唯一一份学术期刊 o综合性是5林业科学6目前所必须保持的特色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
广大读者 o适应期刊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o编辑部经对稿源 !期刊运行方式和学科分配 !作者与读者需求等方面
的反复探讨 o准备试行分学科出刊 o初步意见是 }将森工方面的论文集中起来 o每年出版 u期 o分别是上半年
的第 v期 !下半年的第 |期 ~其余 ts期仍保持综合性的格局 ∀
为使分学科出刊工作做得更好 o本刊特向广大作者与读者征求意见和建议 ∀请按以下方式与本刊联系 }
电话 }sts p yu{{|{us
传真 }sts p yu{{{xz|
∞°¤¬¯ }¯¬±¼®¬ƒ©²µ¨¶·µ¼q¤¦q¦±
通讯地址 }tsss|t北京万寿山后 中国林学会 5林业科学6编辑部
z 第 x期 郭泉水等 }我国现存梭梭荒漠植被地理分布及其斑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