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20卷 第5期
Vol.20 No.5
草 地 学 报
ACTA AGRESTIA SINICA
2012年 9月
Sep. 2012
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规律
李 扬1a,孙洪仁2a*,沈 月2,邵光武2,曹 影2,刘 琳2,吴雅娜2
(1.中晟环保科技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2.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北京 100193)
摘要:本文综述了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的影响因子和若干自然区域内紫花苜蓿根
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及其规律。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的影响因子包括土层厚度、地下水位、土壤特性、施
肥、灌溉、刈割、混播、品种和生长年限。土层越薄、地下水位越高、土壤障碍(酸、碱、盐、粘重和紧实)越重,紫花苜
蓿根系生物量在土壤浅层的分布比例越高。施(磷)肥会提高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土壤深层的分布比例。灌溉
对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的影响,因灌溉定额、灌水定额和灌水频率的不同而异,降低灌溉定额可提高紫花
苜蓿根系生物量在土壤深层的分布比例;降低灌水定额和提高灌水频率则提高其在土壤浅层的分布比例。随着刈
割频率的增加,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土壤浅层的分布比例逐渐提高。与禾本科牧草混播,使紫花苜蓿根系生物
量在表土层的分布比例提高。不同品种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比例存在差异。随着生长年限增加,紫花
苜蓿根系生物量在土壤深层的分布比例提高。一般而言,由浅至深,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逐层递减,而且,随着土
层深度增加呈指数函数规律递减。通常情况下,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0~30cm土层的分布比例在60%~90%
之间,0~60cm土层为65%~95%。
关键词:紫花苜蓿;根系;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垂直分布规律
中图分类号:S1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435(2012)05-793-07
TheVerticalDistributionPaternofAlfalfa’s(MedicagosativaL.)RootBiomass
LIYang1a,SUNHong-ren2a*,SHENYue2,SHAOGuang-wu2,CAOYing2,LIULin2,WUYa-na2
(1.ZhongshengEnvironmentalTechnologyDevelopmentandInvestmentCo.,Ltd.YunnanBranch,Kunming,
YunnanProvince650000,China;2.InstituteofGrasslandScience,ChinaAgricultureUniversity,Beijing100193,China)
Abstract:Inordertoprovidetheevidencesforfurtherresearchofalfalfa(MedicagosativaL.),thesub-
stantialstudiesofalfalfarootbiomassinChina,theUnitedStatesandCanadaweresummarized.Thever-
ticaldistributionpatternofalfalfarootbiomassanditsdominantfactorsindifferentnaturalregionswere
discussed.Factorsincludedthedepthofsoillayer,undergroundwaterlevel,soilproperties,fertilization,
irrigation,cutting,mixturesowing,cultivar,andgrowthperiod.Thedistributionofalfalfarootbiomass
intopsoilwasincreasedasthedepthofsoillayerlessenedandthelevelofundergroundwaterincreased,or
soilconditionsbecameworse.Fertilization,especialyphosphatefertilizerincreasedthedistributioninsub-
mergedsoil.Differentirrigationamount,frequencyandpatternhadthecomplexeffectonverticaldistribu-
tionofalfalfarootbiomass.Lesssingleirrigationamountsandhigherirrigationfrequencyincreasedthe
distributionofalfalfarootbiomassintopsoil.Highercuttingfrequencydecreasedthedistributioninsub-
mergedsoil.Mixturesowingwithgraminousplantsincreasedthedistributionofalfalfarootbiomassin
topsoil.Alfalfacultivarshavedifferentverticaldistributionpatternsofrootbiomass.Thesoillayerofver-
ticaldistributionbecamedeeperastheplantsgrew.Alfalfarootbiomassdecreasedexponentialywithsoil
depthincreasing.Undernormalconditions,thedistributionratiosofalfalfarootbiomassinthe0~30cm
depthwereabout60%to90%,andinthe0~60cmdepthwereabout65%to95%.
Keywords:MedicagosativaL.;Root;RootBiomass;Verticaldistribution;Verticaldistributionpattern
收稿日期:2011-12-09;修回日期:2012-07-13
基金项目:科技部碳汇研究重大专项“草地固碳与减排技术集成与研究示范”(2008BAD95B03);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牧区优质高效饲
草生产利用技术研究示范”(201003023);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现代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CARS-35)资助
作者简介:李扬(1981-),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E-mail:liyang_ibcas@126.com;*通信作者 Authorforcorrespondence,E-mail:sun-
hongren@cau.edu.cn;a代表二位作者为共同第一作者arepresentsthatLIYangandSUNHong-rencontributedequalyto
thisworkasco-firstauthors
草 地 学 报 第20卷
根系不仅具有支撑、吸收、同化、贮藏和再生等
对植株自身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的功能,而且在“土
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中的水、碳和氮循环
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系在土壤中的机械穿
插、化学分泌,及死亡后的腐解转化对土壤的物理、
化学和生物性质影响重大。根系还具有强大的固持
水土功能。根系特征是牧草水分和养分管理、刈割
和放牧利用的基本依据,与土壤耕作及作物种植制
度关系密切[1-2]。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牧草之王”紫花苜蓿
(MedicagosativaL.)的研究多集中在地上枝条部
分,而对根系,尤其是田间条件下的根系研究较少,
且目标零散。孙洪仁等[1]、李扬等[2]对紫花苜蓿根
系入土深度和根系生物量做了系统总结。但关于紫
花苜蓿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的
研究,至今未见较为全面系统的综述文献。本文在
全面总结现有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规
律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探讨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
垂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子,以期为紫花苜蓿的栽
培管理提供依据,为进一步开展紫花苜蓿根系研究
奠定基础。
1 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的影
响因子
1.1 土壤特性
土壤紧实度和土壤类型影响紫花苜蓿根系生物
量的垂直分布。
Mapfumo等[3]在加拿大进行温室盆栽试验(直径
15cm,深20cm;土层厚度13cm,其中紧实底土层厚10
cm,非紧实表土层厚3cm。),以沙壤土为基质,底土层
土壤紧实度从1.20mg·m-3增至1.74mg·m-3,紫
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非紧实表土层中的比例从34%
增至51%;以粘壤土为基质,底土层土壤紧实度从
1.15mg·m-3增至1.50mg·m-3,紫花苜蓿根系生
物量在非紧实表土层中的比例从36%增至46%。
1.2 施肥
施磷提高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深层土壤的分
布比例。
Sanderson等[4]在美国德克萨斯A&M 大学研
究中心进行田间试验,发现未施磷对照组生长第2
年的Cimarron苜蓿有近80%根系生物量分布在
0~20cm土层,而施磷处理组(59kgP·hm-2)相
近比例的根系生物量则分布在0~40cm或0~50
cm土层。
1.3 灌溉
灌溉量(灌溉定额,灌水定额)和灌溉模式(灌水
频率)影响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
Bennett等[5]在美国阿拉巴马州进行田间试验,
发现在0~91cm根区土壤有效水分消耗80%时灌
溉至田间持水量的处理,生长第4年的 Atlantic苜
蓿根系生物量在0~23,23~61和61~122cm土层
的分布比例分别为87.6%,7.6%和4.8%;消耗
65%时灌溉至田间持水量的处理,依次为81.8%,
11.4%和6.8%;消耗30%时灌溉至田间持水量的
处理,分别为89.0%,8.3%和2.7%。白文明等[6]
在内蒙古磴口县进行田间试验,发现灌溉133mm
的处理春播当年准噶尔苜蓿的根系生物量在0~
30,30~60和60~110cm土层的分布比例分别为
69.6%,24.6%和5.8%,灌溉103mm的处理分别
为72.4%,25.1%和2.5%,灌溉33mm的处理分
别为56.7%,29.8%和13.5%。党志强等[7]在甘肃
省张掖市进行田间试验,发现水分下限为85%田间
持水量处理春播当年甘农3号紫花苜蓿的根系生物
量在0~20,20~40,40~80,80~120和120~200cm
土层的分布比例分别为53.7%,33.8%,10.8%,
1.6%和0.1%,水分下限为70%的处理分别为
43.9%,30.9%,15.9%,7.8%和1.5%,水分下限为
55%的处理分别为41.0%,34.7%,13.0%,6.2%和
5.1%。韩德梁等[8]在甘肃省张掖市进行田间试验,
发现水分下限为85%田间持水量的处理春播当年
甘农3号紫花苜蓿的根系生物量在0~20,20~40,
40~80,80~120和120~200cm土层内的分布比
例分别为52.6%,33.0%,10.6%,3.6%和0.2%,
水分下限为70%的处理分别为43.9%,30.9%,
15.9%,7.8%和1.5%,水分下限为55%的处理分
别为41.4%,35.1%,13.2%,6.3%和4.0%。
1.4 刈割
随着刈割频率的增加,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
浅层土壤的分布比例逐渐提高,而在深层土壤中则
逐渐降低。Comstock等[9]在美国华盛顿农业试验
站进行田间试验,发现年刈割1次处理生长3年紫
花苜蓿的根系生物量在0~30,30~61,61~91和
91~122cm土层的分布比例依次为65.4%,18.4%,
497
第5期 李扬等: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规律
9.3%和6.9%,年刈割2~3次处理依次为68.5%,
17.5%,14.0%和0%。郭正刚等[10]在甘肃省张掖市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基地进行田间试验,发现
年刈割0次处理生长1年的金皇后苜蓿根系生物量
在0~20,20~40和>40cm土层的分布比例分别为
60.6%,31.6%和7.8%,年刈割1次处理分别为
63.8%,34.5%和1.67%,年刈割2次处理分别为
67.2,31.7%和1.1%,年 刈 割 3 次 处 理 分 别 为
91.0%,9.0%和0.0%。
1.5 混播
与禾本科牧草混播可提高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
在表土层的分布比例。
Waley等[11]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 Sas-
gatchewan灌溉发展中心进行田间试验,发现单播
生长3年的Beave苜蓿根系生物量在0~15和15~
30cm土层的分布比例分别为35.75%和64.25%,
而与Fleet无芒雀麦(Bromusinermis)混播者分别
为51.50%和48.50%。
1.6 品种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存在
差异。
Bennett等[5]在美国阿拉巴马州进行田间试验,
发现在0~91cm根区土壤有效水分消耗65%时灌
溉至田间持水量,生长第4年的 Atlantic苜蓿根系
生物量在0~46cm土层的分布比例为89.1%,而
African苜蓿为97.4%。郭彦军等[12]在重庆市北碚
区进行田间试验,发现生长3年的敦煌苜蓿根系生
物量在0~30,30~60和>60cm土层的分布比例
依次为57.9%,24.5%和17.6%,而 Moapa苜蓿分
别为75.2%,17.4%和7.4%。万素梅等[13]在陕西
宝鸡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进行田间试验,发现生长
2年的 WL-323HQ苜蓿根系生物量在0~10,10~
20,20~30,30~40和40~50cm土层的分布比例
依次为31.2%,29.0%,19.6%,11.8%和8.5%,而
Cimmaron苜蓿分别为50.4%,25.1%,11.0%,
7.7%和5.8%。南丽丽等[14]于2009年在甘肃天水
进行田间试验,发现生长1年的清水和陇东苜蓿根
系生物量在0~30cm 土层的分布比例分别为
67.6%和78.1%。
1.7 生长年限
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
存在差异。
吴晶等[15]在黑龙江宝清县白浆土上进行田间
试验,发现八五三农场生长1年的肇东苜蓿根系生
物量在耕层(0~30cm)和白浆层(30~48cm)的分
布比例分别为98.5%和1.5%;灯塔村生长2年者
在耕层(0~20cm)、白浆层(20~38cm)和淀积层
(38cm以下)的分布比例依次为79.3%,15.9%和
4.8%,生长3年者分别为90.8%,6.9%和2.3%。
Bolinder等[16]在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弗雷德
里克顿农业与食品研究中心进行田间试验,发现生
长2年的Apica苜蓿根系生物量在0~15,15~30
和30~45cm 土层的分布比例依次为30.3%,
46.5%和23.2%,而生长3年者分别为46.2%,
29.4%和24.4%。
杨恒山等[17]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内蒙古
民族大学试验农场进行田间试验,发现生长2年的
阿尔冈金苜蓿根系生物量在0~10,10~20,20~30
和30~40cm 土层的分布比例依次为54.3%,
19.9%,14.8%和11.0%,而生长5年者分别为
51.8%,23.3%,14.6%和10.3%。
2 若干自然区域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
的垂直分布
关于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的研究多数
集中于北美洲和中国。
2.1 北美洲
北美洲关于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的研
究文献数量不多,且不够系统。系统性差主要表现
为生长年限不全,多数研究仅为1个生长年限,最多
涉及2个。通常情况下,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0
~30cm土层的分布比例在65%~85%之间,0~60
cm土层为80%~95%。
2.1.1 美国 威斯康星州 Miami砂壤土上,生长2
年的Grimm苜蓿根系的生物量在0~20,20~41,
41~61,61~81,81~102,102~122cm土层内的分
布比例依次为57.3%,11.8%,10.5%,9.2%,
7.5%和3.8%[18]。阿拉巴马州 Greenvile细沙壤
土上,在不同灌溉处理条件下,生长4年的Atlantic
苜蓿根系生物量在0~8,8~15,15~23,23~30,30
~46,46~61,61~91和91~122cm土层的分布比
例分别在 42.1% ~52.3%,20.4% ~28.6%,
597
草 地 学 报 第20卷
16.9%~25.7%,2.4%~4.0%,3.3%~4.1%,
1.0%~4.1%,1.9%~3.8%和0.8%~3.0%之
间;而African苜蓿则依次在41.3%~49.6%,11.8%
~29.1%,7.8%~20.1%,3.3%~6.7%,3.7%~
12.6%,1.0%~6.2%,1.6%~2.5%和0~2.8%之
间[5]。华盛顿州Palouse粉砂壤土上,不同刈割处
理条件下,生长4年的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0~
15,15~30,30~61,61~91和91~122cm土层的
分布比例分别在 47.1% ~51.8%,16.7% ~
18.4%,17.5%~18.4%,9.3%~14.0%和0~
6.9%之间[9]。伊利诺斯州西北部,生长2年的紫花
苜蓿在Derinada粉砂壤土上,0~18,18~30,30~
46,46~71和71~132cm土层的根系生物量分布
比例依次为65.4%,15.8%,8.5%,5.3%和4.9%;
在Eleroy粉砂壤土上,0~20,20~43,43~53,53~
74,74~97,97~107和107~132cm土层的根系生
物量分布比例分别为82.0%,9.5%,2.0%,2.8%,
2.4%,0.5%和0.8%[19]。德克萨斯州 Windthorst
细砂壤土上,生长第2年Cimarron苜蓿的根系生物
量近80%分布于0~20cm或0~50cm土层[4]。
2.1.2 加拿大 萨斯喀彻温省Bradwel 沙壤土
上,生长3年的Beave苜蓿根系生物量在0~15和
15~30cm 土层的分布比例分别为 35.8% 和
64.2%[11]。新不伦瑞克省Riverbank细沙壤土上,
生长2年的Apica苜蓿根系生物量在0~15,15~
30和30~45cm土层的分布比例依次为30.4%,
46.5%和23.2%;生长3年者分别为 46.2%,
29.4%和24.4%[16]。
2.2 中国
中国关于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的研究
文献数量也较少,同时亦不够系统。系统性差还是
表现为生长年限不全,多数研究仅为1个生长年限,
涉及2~3个生长年限的研究仅3项。黑龙江宝清
县三江平原的研究涉及3个生长年限,但生长1年
者与生长2年和3年者的地点不同,2个地点的耕
层厚度有别[15],取样层次划分存在差异,导致数据
可比性下降。不同区域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垂直分
布存在较大差异。通常情况下,紫花苜蓿根系生物
量在0~30cm土层的分布比例在60%~90%之间,
0~60cm土层在65%~95%之间。
2.2.1 黄淮海地区 河南郑州黄河滩壤土上,生长
4年不同施肥处理亮苜-400苜蓿的0~50cm土层
根系生物量在0~10,10~20,20~30,30~40和40
~50cm土层的分布比例分别在66.8%~69.4%,
25.3%~28.0%,3.9%~4.2%,1.0%~1.2%和
0.1%~0.2%之间[20]。山东日照莒县低山丘陵荒
山荒坡(土层厚度50cm)褐土上,生长3年紫花苜
蓿的全土层根系生物量在0~10,10~20,20~30,
30~40和40~50cm土层内根系生物量分布比例
依次为24.7%,34.0%,19.6%,12.3%和9.4%[21]。
山东无棣县滨海盐土上(潜水水位1~1.5m),生长4
年紫花苜蓿的根系生物量在0~10,10~20,20~30
和>30cm土层内根系生物量分布比例在55.5%~
57.4%,28.2%~28.6%,11.8%~12.6%和2.3%~
2.6%之间[22]。河南济源市灰色壤土上,果草间作条
件下,生长2年阿尔冈金苜蓿的全土层根系生物量在
0~10,10~20,20~30,30~40,40~50cm和>50cm
土层的分布比例分别为45.5%,30.0%,13.8%,
6.8%,2.6%和1.3%[23]。
2.2.2 东北平原 黑龙江宝清县白浆土上,生长1
年的肇东苜蓿根系生物量在耕层(0~30cm)和白浆
层(30~48cm)的分布比例分别为98.5%和1.5%,
生长2年者在耕层(0~20cm)、白浆层(20~38cm)
和淀积层(38~60cm)的分布比例依次为79.3%,
15.9%和4.8%,生长3年者在耕层(0~20cm)、白
浆层(20~38cm)和淀积层(38~88cm)的分布比例
分别为90.8%,6.9%和2.3%[15]。内蒙古通辽市
灰色草甸土上,生长2年的阿尔冈金苜蓿0~40cm
土层根系生物量在0~10,10~20,20~30和30~
40cm 土层的分布比例依次为54.3%,19.9%,
14.8%和 11.0%,生长 5 年者分别为 51.8%,
23.3%,14.6%和10.3%[17];生长6年的阿尔冈金
苜蓿根系生物量在0~10,10~20,20~30,30~40
和40~50cm土层的分布比例依次为52%,26%,
11%,6.1%和4.9%[24];生长7年的阿尔冈金苜蓿
根系生物量在0~10,10~20,20~30,30~40和40
~50cm土层的分布比例依次为70.5%,14.5%,
7.2%,4.2%和3.6%[25]。
2.2.3 科尔沁沙地 内蒙古赤峰敖汉旗砂质栗钙
土上,春播当年草原2号苜蓿的根系生物量在0~40,
40~80,80~120,120~160和160~200cm土层的分
布比例为51.59%,21.55%,16.09%,10.44%和
2.56%[26]。
2.2.4 河套地区 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磴口县沙壤
土上,生长1年不同灌溉处理紫花苜蓿的根系生物
量在0~10,10~20,20~30,30~40,40~50,50~
60,60~70,70~80,80~90,90~100和100~110cm
697
第5期 李扬等: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规律
土层的分布比例分别在20.9%~32.5%,20.1%~
27.8%,13.2%~17.0%,9.8%~12.0%,8.0%~
9.8%,5.4%~8.1%,2.2%~6.8%,0.2%~4.4%,
0.1%~1.2%,0~0.8%和0~0.3%之间[6]。
2.2.5 黄土高原 陕西宝鸡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
黄绵土上,生长2年不同品种苜蓿的根系生物量在
0~10,10~20,20~30,30~40和40~50cm土层
的分布比例分别在31.2%~50.4%,22.3%~
33.3%,11.0%~19.6%,7.5%~12.0%和5.4%
~9.0%之间[13]。陕西杨凌黑垆土上,春播生长1
年的不同品种苜蓿根系生物量在0~10,10~20,20
~30,30~40,40~50和50~60cm土层的分布比
例分别在42.6%~82.7%,12.1%~38.9%,0%~
16.9%,0%~6.5%,0%~2.9%和0%~2.0%之
间;秋播生长 1 年者分别在 35.9% ~68.2%,
12.4%~48.4%,3.1%~18.6%,1.3%~7.3%,
0.4%~4.0%和0.2%~3.6%之间[27-28]。甘肃天
水黄绵土上,生长1年不同品种苜蓿的根系生物量
在0~30cm土层的分布比例在67.6%~78.1%之
间;兰州榆中县草甸土上者在64.5%~75.8%之
间[14]。甘肃定西县粉质黄栌土上,生长1年的不同
品种苜蓿根系生物量在0~10,10~20,20~30,30
~40和40~50cm 土层的分布比例在27.1%~
36.1%,18.2%~30.5%,19.3%~26.9%,10.3%
~16.4%和2.4%~11.3%之间[29];兰州盐土轻壤
土上,生长3年不同种植密度的“牧1”苜蓿根系生
物量在0~20,20~40和40~60cm土层内的分布
比例在60%~70%,15%~25%和5%~15%之
间[30]。陕西长武县粘黑垆土上,生长2年阿尔冈金
苜蓿的根系生物量在0~60cm土层的分布比例占
全土层(0~2m)的66%[31]。
2.2.6 河西走廊 甘肃张掖沙壤土上,生长1年不
同刈割处理金皇后苜蓿的根系生物量在0~10,10
~20,20~30,30~40,40~50和>50cm土层的分
布比例分别在33.7%~60.9%,26.9%~30.1%,
6.1%~21.6%,2.9%~12.9%,1.1%~6.1%和
0%~1.7%之间[11];生长1年不同水分处理甘农3
号紫花苜蓿的根系生物量在0~20,20~40,40~
80,80~120和120~200cm土层内的分布比例分别
在41%~53.7%,30.9%~33.8%,10.6%~15.9%,
1.6%~7.8%和0.1%~5.1%[7-8]。甘肃武威风砂
土上,生长1年不同品种苜蓿的根系生物量在0~
30cm土层的分布比例在77.8%~92.4%之间[14]。
2.2.7 青藏高原 青海省海南州淡栗钙土上,生长
第4年的芋县苜蓿根系生物量在0~10,10~20,20
~30,30~40,40~50,50~60,60~70,70~80,80~
90,90~100,100~110,110~120,120~130,130~
140,140~150,150~160,160~170,170~180,180
~190,190~200,200~210,210~220,220~230,
230~240和240~250cm土层的分布比例分别为
29.22%,14.58%,9.66%,5.94%,4.22%,4.61%,
4.22%,3.29%,2.81%,2.44%,1.87%,1.86%,
1.68%,1.53%,1.33%,1.52%,1.38%,1.09%,
1.34%,1.35%,0.99%,1.09%,0.78%,0.74%和
0.46%[32]。
2.2.8 四川盆地 重庆北碚区紫色土上,生长3年
不同品种苜蓿的根系生物量在0~30,30~60和>60
cm土层的分布比例分别在57.9%~75.2%,14.1%
~26.8%和7.4%~23.6%之间[10]。四川西昌红壤
上,生长3年的不同品系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0~
30,30~60和>60cm土层的分布比例在67.26%~
78.59%,17.95%~24.36%和3.46%~8.38%之
间[33]。
2.2.9 长江下游 江苏南京马肝土上,生长2年的
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0~10,10~20,20~30,30
~40和40~50cm土层的分布比例分别在61.7%
~96.6%,1.9%~31.7%,0.5%~8.0%,0.2%~
2.5%和0.1%~1.2%之间[34]。
3 讨论与结论
3.1 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规律的影响
因子
土壤特性、施肥、灌溉、刈割、混播、品种和生长
年限皆对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规律具有显
著影响。
孙洪仁等[1]指出,土层厚度越薄和地下水位越
高,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越浅。显然,当土层厚度
过薄,或地下水位过高时,紫花苜蓿根系的垂直分布
将随着入土深度的变浅而上移,浅层分布比例势必
提高。因此,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亦是紫花苜蓿根
系生物量垂直分布的影响因子。
土层越薄、地下水位越高、土壤障碍(酸、碱、盐、
粘重和紧实)越重,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土壤浅层
的分布比例越高。
施(磷)肥能提高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土壤深
层的分布比例。
灌溉对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的影响因
797
草 地 学 报 第20卷
灌溉定额、灌水定额和灌水频率不同而异。一般而
言,降低灌溉定额可提高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土
壤深层的分布比例;降低灌水定额和提高灌水频率
会提高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土壤浅层的分布比
例。
随着刈割频率增加,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土
壤浅层的分布比例逐渐提高。
与禾本科牧草混播使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表
土层的分布比例提高。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存在
差异。
孙洪仁等[1]指出,随着生长年限增加,紫花苜蓿
的根系入土深度增加。因此,当生长年限增加时,紫
花苜蓿根系的垂直分布将随着入土深度的变深而下
移,土壤深层分布比例势必提高。
3.2 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规律
一般而言,由浅至深,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逐层
递减。前人研究表明,该逐层递减符合指数函数规
律[6,12]。现对文献[5-13]、[15]和[17-34]的数据进
行根系生物量与土层深度之间的回归分析,结果表
明,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的确呈
指数函数(Y=aebX,Y 为根系生物量(g),X 为土层
深度(cm),a和b为常数(21≤a≤336,-0.145≤b
≤-0.015))规律递减。但当土壤分层厚度较薄时
(如10或15cm),也有亚表层根系生物量高于表层
的情形出现[16,22]。
通常情况下,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0~30cm
土层的分布比例在60%~90%之间,0~60cm土层
为65%~95%。
3.3 问题与建议
关于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的田间研究
文献数量不多,且取样深度大多偏浅,非为全土层,
亦不够系统。系统性差主要表现为生长年限不全,
绝大多数研究仅为1个生长年限。黑龙江宝清县三
江平原的研究涉及3个生长年限,但生长1年者与
生长2年和3年者的地点不同,2个地点的耕层厚
度有别,取样层次划分也存在差异,导致数据可比性
下降。
建议有三:一是针对不同自然区域和不同生长
年限的紫花苜蓿主栽品种开展系统研究;二是增加
取样深度,最好全土层取样;三是加强垂直分布规律
模型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孙洪仁,武瑞鑫,李品红,等.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J].草地
学报,2008,16(3):207-312
[2] 李扬,孙洪仁,丁宁,等.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J].草地学报,
2011,19(5):872-879
[3] MapfumoE,Chanasyk D S,Naeth M A,etal.Forage
growthandyieldcomponentsasinfluencedbysubsurfacecom-
paction[J].AgronomyJournal,1998,90(6):805-812
[4] SandersonMA,JonesRM.Standdynamicsandyieldcompo-
nentsofalfalfaasaffectedbyphosphorusfertility[J].Agrono-
myJournal,1993,85(2):241-246
[5] BennettOL,DossBD.Effectofsoilmoisturelevelonroot
distributionofcool-seasonforagespecies[J].AgronomyJour-
nal,1960,52(4):204-207
[6] 白文明,左强,黄元仿,等.乌兰布和沙区紫花苜蓿根系生长及
吸水规律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1,25(1):35-41
[7] 党志强,赵桂琴,龙瑞军.河西地区紫花苜蓿的耗水量与耗水
规律初探[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3):67-71
[8] 韩德梁,曾会明,梁小红,等.三种供水处理对紫花苜蓿播种当
年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08,30(5):59-64
[9] ComstokVE,LawAG.Theeffectofclippingontheyield,
botanicalcomposition,andproteincontentofalfalfa-grassmix-
ture[J].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ofAgronomy,1948,
40(12):1074-1083
[10]郭正刚,刘慧霞,王彦荣.刈割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影响的初
步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4,24(2):215-220
[11]WaleyFL,TommGO,MatusA,etal.Alocationandcyc-
lingofnitrogeninanalfalfa-bromegrasssward[J].Agronomy
Journal,1996,88(5):834-843
[12]郭彦军,徐恢仲,张家骅.紫花苜蓿根系形态学研究[J].西南
农业大学学报,2002,24(6):484-486
[13]万素梅,胡守林,黄勤慧,等.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根系发育能力
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1):2048-2052
[14]南丽丽,师尚礼,朱新强,等.不同生态区苜蓿根系发育能力的
初步研究[C]//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2010:344-
349
[15]吴晶,宫玉芝,赵德林,等.三江平原种植多年生牧草改良岗地
白浆土的研究[J].中国草地,1991,13(1):17-20
[16]BolinderMA,AngersDA,BélangerG,etal.Rootbiomass
andshoottorootratiosofperennialforagecropsineastern
Canada[J].CanadianJournalofPlantScience,2002,82(4):
731-737
[17]杨恒山,张庆国,刘晶,等.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根系及其土
壤微生物的分布[J].草业科学,2007,24(11):38-41
[18]LambaPS,AhlgrenHL,MuckenhirnRJ.Rootgrowthof
alfalfa,mediumredclover,bromegrass,andtimothyunder
varioussoilconditions[J].AgronomyJournal,1949,41(10):
451-458
[19]FehrenbacherJB,RayBW,EdwardsW M.Rootingvolume
ofcornandalfalfainshale-influencedsoilsinNorthwesternIl-
linois[J].SoilScienceSocietyProceddings,1965,29(5):591-
594
897
第5期 李扬等: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规律
[20]郭孝,介晓磊,刘世亮,等.硒钴配施对紫花苜蓿生长调控的研
究[J].草业与畜牧,2008(7):1-4,10
[21]杨吉华,张光灿,刘霞,等.紫花苜蓿保持水土效益的研究[J].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7,3(2):91-96
[22]马其东,高振生,洪绂曾,等.滩涂地区苜蓿根系生长发育的研
究[J].草业科学,1998,15(1):33-37
[23]王齐瑞,樊巍,谭晓风.杏-紫花苜蓿生草栽培系统根系分布及
生长动态[J].林业科学,2008,44(8):141-144
[24]张丽妍,杨恒山,张宏宇,等.灌溉条件下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
蓿生长及生产能力的研究[J].草业科学,2010,27(1):85-91
[25]张瑞富,杨恒山,包宝君,等.8个紫花苜蓿品种根系性状及其
与草产量的相关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0
(17):4-7
[26]孙启忠,韩建国,桂荣,等.科尔沁沙地苜蓿根系和根颈特性
[J].草地学报,2001,9(4):269-276
[27]吴新卫,韩清芳,贾志宽.不同苜蓿品种根颈和根系形态学特
性比较及根系发育能力[J].西北农业学报,2007,16(2):80-
86
[28]史纪安,刘玉华,韩清芳,等.不同秋眠级数的紫花苜蓿品种根
系发育能力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9,18(4):149-154
[29]郭正刚,张自和,肖金玉,等.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紫花苜蓿品
种间根系发育能力的初步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
(8):1007-1012
[30]梁慧敏,曹致中.密度对蘖型苜蓿根系的影响[J].草业学报,
1996,5(4):30-34
[31]张晓红,徐炳成,李凤民.黄土塬区三种豆科牧草的竞争生长
[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3):686-692
[32]王海林,公保才让.高寒牧区栽培苜蓿根系的研究[J].草业与
畜牧,2007(8):7-9
[33]柳茜,敖学成,陈艳.西昌南亚热带生态区紫花苜蓿根系性状
测定分析[J].草业与畜牧,2010(4):16-17
[34]姚爱兴,王槐三,梁祖铎.紫花苜蓿根系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J].牧草与饲料,1989(2):23-26
(责任编辑 李美娟
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췍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征订启事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为中国科
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又被《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
期刊数据库收录。据中国期刊引证研究报告统计,2011年度《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影响因子1.396。影
响因子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科排序第9名。
报道内容为大田、园艺作物,观赏、药用植物,林用植物、草类植物及其一切经济植物的有关植物遗
传资源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创新性学术论文和高水平综述或评论。诸如,种质资
源的考察、收集、保存、评价、利用、创新,信息学、管理学等;起源、演化、分类等系统学;基因发掘、鉴定、
克隆、基因文库建立、遗传多样性研究。
双月刊,大16开本,128页。定价20元,全年120元。各地邮局发行。
邮发代号:82-643。国内刊号CN11-4996/S,国际统一刊号ISSN1672-1810。
本刊编辑部常年办理订阅手续,如需邮挂每期另加3元。
地 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编辑部
邮 编:100081 电 话:010-82105794 010-82105796(兼传真)
网 址:www.zwyczy.cn E-mail:zwyczyxb2003@163.com zwyczyxb2003@sina.com
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