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valuation of Using Land for Constructing Qinghai-Tibet Railway on Native Vegetation

青藏铁路工程迹地对植被的影响评价



全 文 :文章编号: 1007-0435( 2006) 02-0160-06
青藏铁路工程迹地对植被的影响评价
祝广华1 , 陶 玲1 , 任 王君1, 2*
( 1.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研究所, 兰州 730070; 2.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兰州 730000)
摘要: 应用植被影响指数分析评价青藏铁路工程迹地对沿线典型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 受工程迹地影响最大的植
被类型主要是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植被, 其次是高寒荒漠和高寒流石坡稀疏植被,影响较小的是高寒河谷灌丛、高寒沼
泽湿地和高寒垫状植被; 对青藏铁路沿线植被产生毁灭性影响的工程迹地类型为路基工程; 产生严重影响的工程迹地类
型为取弃土场、桥涵和隧道工程;施工便道、站场和施工营地对各种类型的高原植被产生了一般或轻微的影响; 研究结果
对于青藏铁路沿线工程迹地的植被恢复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青藏铁路; 高寒植被; 工程迹地; 植被恢复; 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 S 812    文献标识码: A
Evaluation of Using Land for Constructing Qinghai-Tibet
Railway on Native Vegetation
ZHU Guang-hua1, TAO Ling 1, REN Jun1, 2*
( 1. College of E nvironmental and Municipal En gineering, Inst itute of En vir onmental Ecolog y, Lanzhou Jiaotong
U nivers ity, Lanzh ou 730070, P. R. C hina; 2. College of Life Scien ce, L anzhou Univer sity, Lan zhou, Gan su Province 730070, Ch ina)
Abstract: Analyzed and evaluated the ef fect of using land for const ruct ing o f Qinghai-T ibet r ailw ay on the
typical plant v egetat ion it through according to the dat a of Vegetat ion Coverage ( VC) and Effect ive Index of
Vegetat ion ( EIV ) . T he r esul ts show ed that alpine steppe and alpine meadow vegetat ion w ere the most effected
vegetation by the using land for const ruct ion, the ef fects on alpine desert and alpine f low stone slope sparse
vegetation w ere secondly; the ef fects on alpine valley shrublands, alpine moo r and alpine cushion-vegetat ion
w er e relat ively less. Roadbed const ruction demonst rated destr uctive ef fects on all vegetat ion types along side
the Qinghai-T ibet railw ay. T he soil dig ging and discar ding places, sand-gr avel places and br idge-culvert sites
show ed significant ly effects on all vegetation types. Ther e was a lit tle influence of makeshif t road for
constr uct ion, stat ion and constr ucto rs campsites on vegetat ion. W e suggested that the dif ferent recover y
measures aimed at different vegetat ion types and land for const ruct ion alongside of Qinghai-T ibet railw ay
should be carried out during or af ter const ruct ing period.
Key words : Qinghai-Tibet railw ay ; Alpine vegetat ion; Land for constr uct ion; Vegetation recovery ; Ef fects
evaluat ion
  青藏铁路从青海西宁到西藏拉萨全长 1956 km ,
其中西宁至格尔木 814 km 已于 1979年铺通, 1984年
投入运营, 沿途经过海拔 4000 m 以上的地段有 960
km。在世界屋脊上修建海拔最高、跨越连续冻土地带
最长、高寒缺氧、施工难度极大的青藏铁路,是人类铁
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创举。
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植被与生态环境
遭受破坏之后难于恢复。青藏铁路穿越高原腹地,跨越
昆仑山、唐古拉山和不少大峡深谷,通过永久冻土地带
和广袤的草原草甸地区。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 会在这
收稿日期: 2005-09-13; 修回日期: 2006-04-29
  基金项目: 兰州交通大学“青蓝”人才工程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祝广华 ( 1979-) ,男, 内蒙古赤峰市人,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植物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和环境工程; *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 espon dence, E-m ail : r enju n@ mail . lzjtu . cn
第 14卷 第 2期
 Vo l. 14  No . 2
草 地 学 报
ACT A AGRESTIA SIN ICA
   2006年  6 月
 June   2006
些植被生态系统极其脆弱的地区形成大量的工程迹
地,如何恢复、重建因工程迹地永久或临时占用而破坏
的植被,保护和建设好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世
人关注的重大课题。
  铁路公路作为人工廊道,对其沿线的生态环境的影
响主要集中在: 1)直接或间接毁灭地表植被及其生存的
土壤系统; 2)破坏动植物的栖息环境,影响物种的传播
和迁移; 3)污染与灾害; 4)景观破碎化和边缘效应。已有
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本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5] ,
很少涉及人类工程迹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 6, 7]。青藏铁
路建成段(西宁至格尔木)和在建段(格尔木至拉萨)基
本与青藏公路并行, 设计最近距离 2 km ,最远距离 16
km。因此研究青藏公路的生态环境效应,对青藏铁路类
似问题研究具有借鉴意义。青藏公路的修建对植被生态
系统的影响已有一些研究[ 3, 6, 7] , 而青藏铁路对青藏高
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刚刚起步, 尤其是青藏铁路工程
迹地对高原植被的影响未见报道。
铁路修建过程中工程迹地的存在将不可避免地对
沿线植被产生破坏。工程迹地及植被类型不同, 所引起
的植被破坏(影响)程度也不相同。本研究旨在利用青
藏公路对地表植被的影响及其自然恢复状况的研究结
果,结合青藏铁路工程迹地的植被破坏现状,试图对青
藏铁路工程迹地的植被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并在植被
恢复评价方法上做一些探索, 以期为青藏铁路沿线的
植被恢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自然概况
青藏铁路在青藏高原腹地, 基本上与 109国道的
青藏公路段并行, 海拔 2828 m(格尔木)至 5071 m(塘
沽拉山垭口)。2001年 6月 29日,青藏铁路格拉段分
别在格尔木和拉萨同时开工修建。新建线路北起青海
省格尔木市, 经青海的西大滩、昆仑山口、五道梁、沱沱
河,翻越唐古拉山, 到西藏自治区的安多、那曲、当雄、
羊八井, 直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 全长 1142 km。
从地带分布来看, 跨越了温性荒漠地区和高寒多年冻
土地区, 生境类型多样化, 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植被类
型。主要有灌丛(温性灌丛和高寒罐丛) 、温性荒漠、高
寒草原、高寒草甸、沼泽湿地、高寒垫状植被以及高寒
流石滩稀疏植被等。
1. 2 研究方法
1. 2. 1 2003年 6月, 对青藏铁路沿线进行植被考察。
调查了各典型植被区内的工程迹地对植被的破坏及恢
复重建情况,对植被盖度做详细记录(表 1)。工程迹地
部分原始植被盖度及所有的 10年后植被自然恢复盖
度预估主要借鉴前人研究成果[ 3, 6~9]。
1. 2. 2 用植被影响指数( ef fect iv e index of v egeta-
t ion, EIV )来评价工程迹地对植被的影响。公式如下:
  EIV = FB I- FA I- PN F
FBI
其中: EIV 表示植被影响指数; FB I 表示影响前的植
被特征因子( facto r before impact ) ; FA I 表示影响后
的植被特征因子( factor af ter impact ) ; PN F 表示预估
自然恢复的植被特征因子( predicted natural factor )。
FBI、FA I 和 PN F 一般用多度、盖度、密度、频度、重
要值及物种多样性指标等植被特征指标进行计算。
EIV 的值域范围为( - 1, 1)。根据EIV 的值,初步将植
被影响程度划分为 5 个等级: 1)毁灭性影响( E IV =
1) ; 2)严重影响( 0. 5≤EIV < 1) ; 3)明显影响( 0≤E IV
< 0. 5) ; 4)一般影响( - 0. 5≤EIV < 0) ; 5)轻微影响
( - 1≤E IV < - 0. 5) ; 6)没有影响( EIV= - 1)。本项
研究采用盖度指标进行计算。
表 1 青藏铁路格拉段沿线工程迹地典型植被平均盖度( % )
Table 1 The mean coverage ( %) of typical vegetat ion on the land fo r const ruct ion of Qinghai-Tibet
r ailw ay betw een Golmud and Lhasa
工程类型
T ype of project
植被类型 Type of vegetat ion
高寒荒漠
植被
HCD
高寒河谷
灌丛植被
VT
高寒草原
植被
HCS
高寒草甸
植被
HCM
高寒沼泽
湿地植被
SL
高寒垫状
植被
HCC
高寒流石坡
稀疏植被
HCSS
路基工程 Rai lw ay road bed 0 0 0 0 0 0 0
取弃土场 S oil digging an d dis carding sites 0 0 0 0 0 0 0
砂石料场 S and-gravel places 5 0 5 0 10 5 0
施工便道 M akesh ift road 15 15 20 50 75 35 10
桥涵工程 Bridge and cu lvert en gineering 0 0 0 0 0 0 0
隧道工程 T unnel en gineering 0 0 0 0 0 0 0
站场工程 s tat ion 10 15 15 35 45 25 10
施工营地 Con st ructors camp ing 10 15 15 35 45 25 10
161第 2期 祝广华等:青藏铁路工程迹地对植被的影响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 1 青藏铁路沿线的植被特征
根据青藏铁路沿线的植被特点 [ 10]以及中国植被
分类系统,结合植被恢复和重建的需要,将青藏铁路格
拉段所经过的植被区划分为七个植被类型: 1)高寒荒
漠植被( high-co ld deserta, HCD) ; 2)高寒河谷灌丛植
被( high-cold valley thicket vegetat ion, VT ) ; 3)高寒
草原植被( high-co ld steppe vegetation, HCS) ; 4)高寒
草甸植被 ( high-cold meadow vegetat ion, HCM ) ; 5)
高寒沼泽湿地植被( swampland vegetat ion, SL) ; 6)高
寒垫状植被( high-cold cushion-vegetat ion, HCC) ; 7)
高寒流石坡稀疏植被( high-cold sparse vegetat ion on
mobile stone-beach, HCSS)。这些植被类型在铁路沿
线往往呈斑块状不连续分布。
2. 1. 1 高寒荒漠植被是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昆仑山口
间的主要植被类型 一般分布在昆仑山北坡海拔
2800~3900 m 的低山带、山前冲积洪积扇地带以及河
谷阶地等。集中分布于青藏铁路沿线的格尔木至小南
川之间,具有地带性分布的特征, 多呈连续片状分布。
主要包括合头草 ( Sympegma r egelii ) 荒漠、柽柳
( T amar ix chinensis)白刺 ( N itraria sibirica) 荒漠、驼
绒藜( Ceratoides latens)荒漠、猪毛菜( Salsola coll ina)
荒漠和红砂( R eaumuria soongorica)荒漠等群丛类型。
平均盖度为 25% [ 2, 9, 10]。
2. 1. 2 河谷灌丛植被是青藏铁路沿线最具特色的植
被类型 主要分布在海拔 2900~4900 m 的沙砾质河
谷滩地和湖滨地带。集中分布于青藏铁路沿线的楚玛
尔河、北麓河、沱沱河等主要河流的砾质河谷滩地, 以
及昆仑山前众多的砾质河谷滩地, 多呈条带状分
布[ 2, 10]。主要包括水柏枝(Myricaria p r ostrata)灌丛等
群丛类型。平均盖度为 30% [ 2, 10~12]。
2. 1. 3 高寒草原植被是青藏铁路格拉段最主要的植
被类型 分布范围广,面积大, 一般分布在海拔 3900
~5100 m 的河谷阶地、内陆湖盆、宽谷冲积扇等排水
良好的高海拔区域。集中分布于青藏铁路沿线的西大
滩、昆仑山南坡、楚玛尔河、秀水河、北麓河、乌丽、沱沱
河等地区, 多呈连续片状分布。主要是以紫花针茅
( St ip a purp ur ea)、青藏苔草( Car ex moorcr of tii )和扇
穗茅( L itt ledalea racemosa)等为优势种而形成的相应
的群丛类型 [ 2, 10]。平均盖度为 45%, 物种多样性指数
( Shannon-Wiener 指数)和均匀度指数( Pielou 指数)
分别为 1. 48和 0. 50[ 4, 6]。
2. 1. 4 高寒草甸植被是青藏铁路格拉段主要的植被类
型和景观类型之一 分布范围广,面积大, 一般分布在
海拔 4000~5200 m 的高山地带。由于受地理位置、地
形地貌以及气候条件的综合影响, 高寒草甸植被的分布
海拔有一定的变幅, 集中分布于青藏铁路沿线的五道
梁、北麓河、风火山、开心岭、雁石坪以及唐古拉山的山
地中上部、宽谷阶地及其南坡的那曲、当雄等地区, 主要
生境类型有山地阴坡、河谷阶地、湖盆滩地等。多呈片状
分布。群落优势种以耐寒、多年生、密丛、短根茎、地下芽
的高 山嵩草 ( Kogresia pygmaea ) 和矮嵩草 ( K .
humili s)植物为典型代表。土壤类型为高山草甸土, 土
层较薄,经常形成草毡层。由于多年冻土层的发育,在强
烈的寒冻作用下, 地表常形成冻胀裂缝、泥流阶地, 植物
群落形成斑块状的镶嵌结构。群落结构简单,草层低矮,
层次分化不明显。常见的伴生植物有川青早熟禾( Poa
indattenuata) ,垂穗鹅观草( Reogner ia nutans) ,高山唐
松草( Thal ictrum alp inum ) , 弱小火绒草( L eontop od i-
um pusi llum) , 柔软紫菀( A ster f laccidus) , 蓝白龙胆
( Gent iana lencomelaena) , 喜山葶苈( Draba or eades ) ,
多枝 黄芪 ( Astr agalus p oly cladus ) , 钉 柱委 陵菜
( Potentil la saunder siana ) , 雅江点地梅 ( Androsace
yargongensis) , 钻叶凤毛菊( Saussurea subulata) ,短叶
羊茅( Festuca brachyp hy lla) ,小花细柄茅( Ptilagr ostis
dichotoma) , 西藏虎耳草( S ax if r aga t ibetica) , 漆姑无
心菜( Ar enar ia saginoides) [ 2, 10]。平均盖度为 75%, 物
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 1. 50和 0. 50[ 4, 6]。
2. 1. 5 高寒沼泽湿地植被是青藏铁路沿线重要的植
被类型和景观类型 一般分布在海拔 4100~5100m
的坡麓山裙、鞍部、滩地等积水谷地和排水不良洼地。
分布范围和面积不大, 主要见于风火山、开心岭以及唐
古拉山北坡和南坡的湖河盆地和河流滩地等。多呈条
带状或斑块状分布。土壤类型为草甸沼泽土,常常形成
泥炭层、热融湖塘和冻胀草丘等结构。植被群落优势种
为西藏嵩草( Kobresia t ibet ica) ,群落结构简单,一般层
次分化不明显。常见的伴生植物有高山嵩草,矮嵩草,
白尖苔草( Carex oxyleuca) , 无脉苔草( C. ener vis) , 青
藏苔草, 穗三毛( T risetum sp icatum) , 云生毛莨( Ran-
unculus nep helogenes) ,小早熟禾( Poe cal liop sis) ,驴蹄
草( Caltha) , 柔小粉报春( P rimula pumilio) ,弱小火绒
草,柔软紫菀, 假水生龙胆 ( Gentiana p seudo aquat i-
ca) ,杉叶藻( H ippuris vulgari s) , 水毛莨( Batrachium
bungei) , 三裂叶碱毛莨( H alerp estes tr icusp is)。平均盖
度为 90% [ 2, 10, 12]。
2. 1. 6 高寒垫状植被是指以耐寒冷、多年生垫状植物
为优势种形成的植被类型 主要分布于海拔 4100~
5100 m 的青藏铁路沿线的唐古拉山的北坡和南坡。植
被景观中常出现斑块状的草甸群落类型, 但植毡层发
育不良。常见的群落优势种有垫状点地梅( A ndr osaco
lap ete )、唐古特红景天 ( Rhodiola algida )、雪灵芝
162 草 地 学 报 第 14卷
( A renaria)和山地虎耳草( S ax if r aga tour n)等。群落
中其它伴生植物有高山嵩草、喜山葶苈、弱小火绒草、
柔软紫菀( Aster f laccidus )、龙胆( Gentiana)、冰雪雅
趾花、鼠曲凤毛菊( Saussurea gnap halodes)、矮丛风毛
菊 ( Saussurea pygmaea Spreng ) 和 矮 垂 头 菊
( Cremanthodium humile)等。平均盖度为45% [ 2, 10, 11]。
2. 1. 7 青藏铁路沿线的高寒流石坡稀疏植被可以分为
两个亚植被类型 一类是在高山冰缘环境下形成的特殊
植被类型,以适冰雪植物种类组成植物群落, 其上为冰雪
或裸岩,下接高寒草甸带或垫状植被带。生境特点多为高
山碎石或倒石堆形成的冰缘环境。主要分布于青藏铁路
沿线的海拔为 4200~5100 m 的桑雄岭、唐古拉山、开心
岭、风火山和昆仑山等地区。典型的群落优势种有水母雪
莲( S assurea medusa)和唐古特红景天;另一类集中在藏
北高原南面向拉萨河谷谷地骤降地段, 海拔3600~4000
m, 水热条件相对较好, 地形地貌和土壤类型最为复杂,
石质山地和高峡深谷占很大比重。植物群落中植物种主
要有矮嵩草、白草 ( P ennisetum centr asiati cum )、杜鹃
( Ericaceae )、金露梅( Potentil la f ruticosa ) 和高山柳
( S alix cup laris)等。平均盖度为 15% [ 2, 7, 10]。
2. 2 青藏铁路的工程迹地对植被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青藏铁路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工程迹地主要包括
路基工程、取弃土场、砂石料场、施工便道、桥涵工程、隧
道工程、站场工程和施工营地。不同的工程迹地类型对
不同高原植被类型区及区域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同。
2. 2. 1 路基工程直接损坏地表植被, 使植被面积减
少,植物群落盖度和物种多样性下降为零; 路基工程还
会影响和改变野生动物通道, 甚至阻隔野生动物迁移
路线和种群交流;路基工程建设还可改变地表径流方
向,导致植被生态系统的萎缩和退化。对各种植被类型
均有毁灭性影响, 工程迹地现场及预估自然恢复 10年
后的植被盖度均为 0(表 1、2)。
2. 2. 2 取弃土场和砂石料场工程通过取土、弃土或砂
石料堆放,破坏或压毁地表植被, 改变土壤结构、地形
及自然景观, 使植被覆盖和植物多样性下降,自然景观
破碎, 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水土流失及风沙活动等生态
问题,对各种植被类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据调查,
在各植被类型区的取弃土场和砂石料场工程迹地现场
的植被盖度均为0(表 1)。根据对青藏公路取弃土场和
砂石料场工程迹地植被恢复的研究, 预估 10年后不同
类型植被自然恢复及植被盖度各异(表 2) , 主要与原
始植被盖度及气候、土壤条件有关[ 3, 6, 8, 9]。
表 2 青藏铁路格拉段沿线工程迹地预估 10 年后典型植被的平均盖度( % )
Table 2 The mean predicted cover age ( % ) of typical v egetat ion aft er 10 yea rs on the land fo r constr uct ion
o f Qinghai-T ibet r ailw ay betw een Go lmud and Lhasa
工程类型
T ype of project
植被类型 Type of vegetat ion
高寒荒漠
植被
HCD
高寒河谷
灌丛植被
VT
高寒草原
植被
HCS
高寒草甸
植被
HCM
高寒沼泽
湿地植被
SL
高寒垫状
植被
HCC
高寒流石坡
稀疏植被
HCSS
路基工程 Rai lw ay road bed 0 0 0 0 0 0 0
取弃土场 S oil digging an d dis carding sites 10 15 10 5 40 20 5
砂石料场 S and-gravel places 10 15 10 5 40 20 5
施工便道 M akesh ift road 20 25 25 52 78 38 13
桥涵工程 Bridge and cu lvert en gineering 10 15 10 5 40 20 5
隧道工程 T unnel en gineering 10 15 10 5 40 20 5
站场工程 s tat ion 20 25 25 52 78 38 13
施工营地 Con st ructors camp ing 20 25 26 55 80 40 15
表 3 青藏铁路格拉段沿线工程迹地的植被影响指数
Table 3 T he effective index of v egetat ion ( EIV ) of land fo r const ruction o f Q inghai-T ibet railw ay betw een Go lm ud and Lhasa
工程类型
T ype of project
植被类型 Type of vegetat ion
高寒荒漠
植被
HCD
高寒河谷
灌丛植被
VT
高寒草原
植被
HCS
高寒草甸
植被
HCM
高寒沼泽
湿地植被
SL
高寒垫状
植被
HCC
高寒流石坡
稀疏植被
HCSS
取弃土场 Soil digging and d iscarding sites 1. 00 1. 00 1. 00 1. 00 1. 00 1. 00 1. 00
砂石料场 Sand-gravel places 0. 60 0. 50 0. 78 0. 93 0. 56 0. 56 0. 67
施工便道 Makeshif t road 0. 40 0. 50 0. 67 0. 93 0. 44 0. 44 0. 67
桥涵工程 Br idge an d culvert engineering - 0. 40 - 0. 33 0. 00 - 0. 36 - 0. 70 - 0. 62 - 0. 53
隧道工程 Tunnel engineering 0. 60 0. 50 0. 78 0. 93 0. 56 0. 56 0. 67
站场工程 stat ion 0. 60 0. 50 0. 78 0. 93 0. 56 0. 56 0. 67
施工营地 Const ructors cam ping - 0. 20 - 0. 33 0. 11 - 0. 16 - 0. 37 - 0. 40 - 0. 53
路基工程 Railw ay road b ed - 0. 20 - 0. 33 0. 09 - 0. 20 - 0. 39 - 0. 44 - 0. 67
163第 2期 祝广华等:青藏铁路工程迹地对植被的影响评价
2. 2. 3 桥涵和隧道工程建设可以破坏或压毁地表植
被,改变地形地貌、水文过程及自然景观, 使区域植被
覆盖和植物多样性下降,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加剧水土流失及风沙活动。桥涵和隧道工程与取弃土
场和砂石料场工程迹地对植被的影响方式相同, 预估
10年后不同类型植被自然恢复及植被盖度状况相同
(表 1、2)。
2. 2. 4 站场工程通过永久占用以及人员活动等,破坏
地表植被,降低生态系统功能。其影响范围和程度与站
场规模、人员数量有密切关系。根据我们的调查,在各
植被类型区的站场工程迹地上的植被盖度各不相同
(表 1)。根据对青藏公路工程迹地植被恢复的研
究[ 1~ 3, 6, 9, 11, 12] ,确定了预估的 10年后不同类型植被自
然恢复的植被盖度(表 2)。
2. 2. 5 施工营地通过场地占用、机械碾压以及人员活
动等,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使植被盖度和植物多
样性下降,降低生态系统功能。对植被影响的范围和程
度与施工营地规模、人员数量以及时间长短有密切关
系。根据我们的调查,在各植被类型区的施工营地上的
植被盖度各不相同(表 1)。根据对青藏公路工程迹地
植被恢复的研究, 预估了 10年后不同类型植被自然恢
复的植被盖度(表 2)。
2. 3 青藏铁路工程迹地对植被的影响评价
将工程迹地的原始植被盖度(表 2)作为影响前的
植被特征因子( FB I ) , 将工程迹地上的植被盖度(表
1)作为影响后的植被特征因子( FA I ) , 将预估 10年后
的工程迹地上的植被盖度(表 2)作为预估自然恢复的
植被特征因子( PN F) [ 13] ,应用公式计算植被影响指数
( E IV ) ,结果列入表 3。
基于E IV 的植被影响程度评价方法,路基工程迹
地对所有植被类型均为毁灭性影响( EIV = 1) ; 取弃土
场、桥涵和隧道工程迹地对各种植被类型均有严重影
响( 0. 5≤E IV < 1) ;砂石料场对河谷灌丛、高寒草原、
高寒草甸和高寒流石坡稀疏植被均有严重影响( 0. 5≤
EIV < 1) ,而对高寒荒漠、沼泽湿地和高寒垫状植被具
有明显影响( 0≤E IV < 0. 5) ;施工便道对高寒荒漠、河
谷灌丛、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植被产生了一般影响( -
0. 5≤EIV < 0) ,对沼泽湿地、高寒垫状、高寒流石坡稀
疏植被则表现出轻微影响( - 1≤E IV < - 0. 5) ; 站场
和施工营地对高寒荒漠、河谷灌丛、高寒草甸、沼泽湿
地和高寒垫状植被均表现出一般影响( - 0. 5≤EIV <
0) , 对高寒流石坡稀疏植被影响轻微( - 1≤EIV < -
0. 5) ,而对高寒草原植被表现出明显影响( 0≤E IV <
0. 5) (表 3)。
3 讨 论
3. 1 本项研究中首次提出用植被影响指数来评价外
来因子对植被的影响程度。在公式形式的确定、计算指
标的选择上均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尤其是影响程度的
划分缺乏生态学意义上的依据, 还需进一步研究。
3. 2 通过对青藏铁路工程迹地对沿线各种植被类型的
影响及评价研究, 表明工程建设必然对高原植被产生不
利的影响。如果不采取生态恢复措施,工程迹地会严重
影响地表植被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随之可能产生风
蚀加剧、水土流失、冻土结构的地质灾害性变化等生态
环境和铁路安全问题。建议根据沿线典型植被的特点,
具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工程迹地类型采取相应的植被恢
复措施。路基工程主要集中高寒荒漠、高寒草原和高寒
草甸植被区。位于高寒荒漠植被区的路基两侧边坡主要
以工程防护措施为主;位于高寒草原的路基边坡主要采
用人工播种、禁牧封育等人工促进自然更新的植被恢复
措施; 位于高寒草甸的路基边坡采用草皮移植和人工播
种相结合的人工植被恢复措施。取弃土场和砂石料场主
要采取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 加快植被的
自然恢复。施工便道在工程结束后会形成条带状的裸露
地表景观,在进行植被恢复之前应首先进行土壤改良,
然后采取人工种植和禁牧封育措施进行植被恢复。桥涵
和隧道工程迹地的生境条件往往极为严酷, 建议以自然
植被恢复为主。站场和施工营地在进行植被恢复之前应
首先进行地表整治和土壤改良, 然后采取人工种植、补
播草种和禁牧封育措施进行植被恢复[ 2, 14~16]。
4 结 论
4. 1 从地带分布来看,青藏铁路跨越了温性荒漠区和
高寒冻土区, 生境类型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植被类
型。根据植被及植物群落学原则,青藏铁路沿线的典型
植被类型为高寒荒漠植被、高寒河谷灌丛植被、高寒草
原植被、高寒草甸植被、高寒沼泽湿地植被、高寒垫状
植被和高寒流石坡稀疏植被。这些植被类型具有独特
的高寒植被生态系统的特征, 组成它们的许多植物种
类为青藏高原特有种或以青藏高原为主要分布区。这
些植被类型也是原始的景观生态类型, 受人类活动的
影响和改造较小, 多数自然景观处于原始状态, 属于青
藏高原典型的自然景观。另外,由于高原生态环境条件
极为敏感和脆弱, 这些植被类型的生物群落结构简单,
(下转第 180页)
164 草 地 学 报 第 14卷
蒙古林业科技, 1996, ( 3, 4) : 15-21
[ 8] 李新荣, 赵雨兴, 杨志忠, 等. 毛乌素沙地飞播植物与生境演变
的研究[ J] . 植物生态学报, 1999, 23( 2) : 116-124
[ 9] 刘玉平. 毛乌素沙地飞播植被演替研究[ J ] . 中国草地, 1996,
( 4) : 24-27, 56
[ 10] 陈玉福, 于飞海, 张称意, 等. 根茎禾草沙鞭的克隆生长在毛乌
素沙地斑块动态中的作用[ J] . 生态学报, 2001, 21 ( 11) : 1745-
1750
[ 11] 陈玉福, 于飞海, 董 鸣. 毛乌素沙地沙生半灌木群落的空间异
质性[ J] . 生态学报, 2000, 20( 4) : 568-572
[ 12] 王林和, 董 智, 张国盛. 毛乌素沙地天然沙地柏群落新梢生长
规律的研究 [ J] . 内蒙古林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8, 20
( 3) : 15-22
[ 13] 高崇华, 李志忠, 付 强. 毛乌素沙地引种樟子松调查报告 [ J] .
内蒙古林业科技, 1996, ( 1) : 29-32
[ 14] 李根前, 唐德瑞, 赵一庆. 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平茬更新的萌蘖
生长与再生能力[ J] . 沙棘, 2000, 13( 4) : 9-12
[ 15] 周永刚, 王洪新, 胡志昂. 毛乌素沙地中间锦鸡儿群体繁育系统
的变化[ J] . 植物学报, 2001, 43( 12) : 1307-1309
[ 16 ] 李新荣. 毛乌素沙地灌木资源区系特征极其保护对策 [ J] . 自然
资源学报, 1997, 12( 2) : 146-152
[ 17] 沈渭寿. 毛乌素沙地飞播植被现状与评价[ J] . 中国沙漠, 1998,
18( 2) : 143-148
[ 18] 李新荣, 贾晓红.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荒漠植被格局与土壤增援的
关系[ J] . 草地学报, 2005, 13(增刊) : 37-43
[ 19] 北京大学地理系,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中国科
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毛乌素
沙区自然条件及其改良利用[ M ] . 北京: 中国科学出版社, 1983.
72-111
[ 20] 廖超英, 李广毅, 高国雄, 等. 毛乌素沙地防风固沙林结构与效
应研究[ J] . 水土保持研究, 1995, 2( 2) : 90-98
[ 21] 王  , 吕进英, 邵新庆. 沙漠化草地的恢复与重建途径[ J] . 草
地学报, 2004, 12( 4) : 240-245
[ 22 ] 孔德珍. 毛乌素沙地综合开发治理的生态经济原则[ J ] . 草业科
学, 1996, 13( 3) : 13-15
[ 23] 廖茂彩, 姚洪林. 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与合理利用的研究[ J ] . 内
蒙古林业科技, 1993, ( 3) : 1-46
[ 24] 吕 荣, 刘朝霞, 李维向. 毛乌素沙地围沙造林针叶树种选择的
研究[ J] . 中国沙漠, 1998, ( 1) : 81-86
[ 25] 张新时. 毛乌素沙地的生态背景及其草地建设的原则与优化模式
[ J] . 植物生态学报, 1994, 18( 1) : 1-16
(责任编辑 毛培胜)
(上接第 164页)
生物量较低, 受人类活动影响后易发生变化,而目前对
这种变化的趋势及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还缺乏科学
系统的研究。
4. 2 青藏铁路是一个从北到南横穿青藏高原腹地的
重大交通设施。根据铁路工程建设的主要特征, 施工过
程中会对高原植被产生影响的工程迹地主要包括: 路
基工程迹地(路基线路及其填埋)、取弃土场、砂石料
场、施工便道、桥涵和隧道工程迹地、临时和永久站场
及施工营地。其影响途径主要是通过对地表植被和土
壤结构的破坏,导致植被盖度降低, 植物种类减少, 土
层结构破坏, 使植被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降,局部
生态环境恶化,伴随着水土流失和风沙活动的加强。
4. 3 根据对植被影响指数的分析,受工程迹地影响最
大的植被类型主要是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植被, 其次
是高寒荒漠和高寒流石坡稀疏植被, 影响较小的是高
寒河谷灌丛、高寒沼泽湿地和高寒垫状植被。对青藏铁
路沿线高原植被产生毁灭性影响的工程迹地类型为路
基工程。产生严重影响的工程迹地类型为取弃土场、桥
涵和隧道工程。施工便道、站场和施工营地对各种类型
的高原植被产生了一般或轻微的影响。
参考文献:
[ 1] 刘孔杰, 刘 龙, 周存秀. 生物多样性在路域植被恢复中的应用
[ J] . 交通环保, 2002, 23( 4) : 10-12
[ 2] 程 昊, 陈泽昊. 青藏铁路建设对荒漠地区生态影响分析及环保
恢复措施[ J] .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03, 30( 1) : 20-23
[ 3] 陈 辉, 李双成, 郑 度. 青藏公路铁路沿线生态系统特征及道
路修建对其影响[ J] . 山地学报, 2003, 21( 5) : 559-567
[ 4] 郭正刚, 刘慧霞, 王根绪, 等. 人类工程对青藏高原北部草地群
落 B多样性的影响[ J] . 生态学报, 2004, 24( 2) : 384-388
[ 5] Sh en W S , Zh ang H, Zou C X, Cao X Z, T an g X Y. Approaches
to predict ion of impact of Qinghai-Tib et railw ay const ruct ion on
alpine ecosys tems alongs ide and it s recovery[ J] . Chinese Science
Bullet in, 2004, 49( 8) : 834-841
[ 6] 郭正刚, 王根绪, 沈禹颖, 等. 青藏高原北部多年冻土区草地植
物多样性[ J] . 生态学报, 2004, 24( 1) : 149-155
[ 7] 张自和. 青藏铁路建设沿线的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 J ] . 草地学
报, 2003, 11( 3) : 246-250, 255
[ 8] 吴阿迪, 李焕青.三江源区公路建设植被恢复技术试验研究初报
[ J] . 青海草业, 2003, 12( 2) : 2-7
[ 9]  罗天祥, 李文华, 罗 辑, 等.青藏高原主要植被类型生物生产
量的比较研究[ J] . 生态学报, 1999, 19( 6) : 823-831
[ 10]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西藏植被[ M ] . 北京: 科
学出版社, 1988
[ 11] 吴征镒. 中国植被[ M ]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
[ 12 ] 程 昊. 青藏铁路荒漠地区植被类型及自然恢复初探 [ J] . 西藏
科技, 2002, 125( 9) : 54-57
[ 13 ] 李小明, 张希明. 策勒绿洲边缘自然植被恢复重建的盖度指标
[ J ] . 干旱区研究, 2002, 19( 2) : 12-16
[ 14] 马玉寿, 郎百宁, 李青云, 等. 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恢复
与重建技术研究[ J] . 草业科学, 2002, 19( 9) : 1-4
[ 15] 魏建方. 青藏铁路建设中高寒草原植被恢复与再造技术的研究
[ J ] . 冰川冻土, 2003, 25(增刊 1) : 195-198
[ 16] 杨富裕, 张蕴薇, 苗彦军, 等. 藏北高寒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的障
碍因子初探[ J] . 水土保持通报, 2003, 23( 4) : 17-20
(责任编辑 才 杰)
180 草 地 学 报 第 1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