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nalysis of Protein Changes during Oat Seed Germination

基于双向电泳结合质谱分析燕麦种子萌发过程蛋白的变化



全 文 :第20卷 第4期
Vol.20 No.4
草 地 学 报
ACTA AGRESTIA SINICA
2012年 7月
Jul. 2012
基于双向电泳结合质谱分析燕麦种子
萌发过程蛋白的变化
王霞霞1,2,曹坳程3,柴守玺1*,李 3,徐智明2,常 磊1
(1.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2.安徽农业科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193)
摘要:为分析燕麦(AvenasativaL.)种子蛋白质在萌发过程中的变化,探求燕麦种子吸胀萌发的机理。采用双向
电泳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的方法对燕麦品种白燕2号种子吸涨萌发0h和25h的蛋白质进行了
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燕麦种子蛋白在吸水萌发25h后18个蛋白点的表达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蛋白质点经质
谱分析并搜索NCBI数据库,有10个蛋白点得到明确鉴定,其中7个蛋白质点表达量在燕麦种子萌发后下降,3个
表达量增加。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包括12s球蛋白、种子贮藏球蛋白和醇溶燕麦蛋白-3等蛋白。这些蛋白表达量的
变化与燕麦种子萌发进程有关,为进一步从蛋白质水平来探索燕麦种子萌发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燕麦;萌发;双向电泳;质谱;种子蛋白
中图分类号:S330.2;Q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435(2012)04-0729-06
AnalysisofProteinChangesduringOatSeedGermination
WANGXia-xia1,2,CAOAo-cheng3,CHAIShou-xi1*,LIYan3,XUZhi-ming2,CHANGLei1
(1.GansuAgriculturalUniversity,Lanzhou,GansuProvince730070,China;
2.Anhu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Hefei,AnhuiProvince230031,China;
3.InstituteofPlantProtection,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Beijing100193,China)
Abstract:AvenasativaL.‘baiyan2’seedgerminationpathswereexploredusingtwo-dimensionalgelelec-
trophoresiscombinedwithmassspectrometerytoanalyzedifferentialexpressionsofproteinsat0and25h
afterimbibition.Resultsshowedthateighteenproteinspotswerealteredat25hafterimbibition.Tenloci
wereidentifiedusingMALDI-TOFmassspectrometerysearchingNCBIdatabasewithMascotsoftware.
Theexpressionlevelsofsevenidentifiedproteinsdecreased,whilethreeidentifiedproteinspotsincreased
afteroatseedimbibitionat25h.Identifiedproteinsincluding12sglobulin,seedstorageglobulinandalco-
hol-solubleavenin-3wereinvolvedinoatseedgermination.Reporteddataareusefultoestablishapathway
formolecularmechanismsofoatseedgerminationattheproteinlevel.
Keywords:AvenasativaL.;Seedgermination;Two-dimensionalgelelectrophoresis;Massspectrome-
tery;Seedprotein
种子萌发是幼苗生长的先决条件。成熟的种子
内不仅有能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胚,还有供胚发育所
需的营养物质。种子所贮藏的蛋白是萌发及萌发后
的幼苗生长早期所需碳氮营养及能量的唯一来源;
同时,蛋白质又是一切生理功能的执行者。因此了
解种子所贮存的蛋白质在萌发过程中的降解和利用
情况,是探讨种子萌发机理最直接的途径。蛋白质
研究技术为研究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的动态变化
提供了有力的手段,特别是蛋白质组技术的发展为
揭示种子萌发的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姜文
等[1]采用酸性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了小
麦(Triticumaestivum L.)种子蛋白质变化对其活
力的影响;党根友等[2]对芸豆(Phaseolusvulgarisl
L.)不同部位(子叶和胚轴)的蛋白在萌发过程中的
动员利用进程做了分析,发现种子蛋白质类型的变
化与种子的活力关系密切。Tian等[3]发现在萌发
收稿日期:2011-12-07;修回日期:2012-05-12
基金项目:安徽省博士后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王霞霞(1977-),女,甘肃庆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作物生态生理的研究,E-mail:wangxiaxia1029@sina.com;*通信作者
Authorforcorrespondence,E-mail:sxchai@126.com
草 地 学 报 第20卷
过程中,燕麦(AvenasativaL.)种子总蛋白含量仅
略有增加,但其中的赖氨酸含量大幅度升高,到种子
萌发后期可增高30%。徐晓燕等[4]采用双向电泳
结合质谱的方法对大豆(GlycinemaxL.)种子萌发
过程中表达发生变化的蛋白进行了分离鉴定,探索
了种子萌发进程中蛋白质动员机理。
燕麦是禾本科燕麦属(AvenaL.)一年生草本
植物,分裸燕麦和皮燕麦2大类,产区主要集中在北
半球温带地区。中国也是燕麦主产区,尤以裸燕麦
为主。由于其生长快、再生性强、产草量高等优点,
很早就位于我国传统的优良牧草之列。而且研究报
道燕麦种子蛋白营养效价高,具备人体必需的8种
氨基酸;因此,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方
面优于一般谷物蛋白[5-6]。调查结果也表明在未来
中国的粮食结构中,燕麦将可能成为我国第三主粮,
与稻米和小麦形成三足鼎立的结构[7]。
目前对燕麦种子蛋白研究多局限于蛋白的类型
和数量[8-11],以及萌发的生物化学变化[3],尚未有关
于燕麦种子蛋白在萌发进程中表达变化的研究报
道。为了解燕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
本试验以燕麦白燕2号(baiyan2)品种为研究材料,
采用双向电泳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
(MALDI-TOF)质谱方法研究燕麦种子贮藏蛋白质
在萌发进程中的表达变化,以揭示种子从相对静止
状态到活跃状态过程中涉及的蛋白质的表达变化,
为探讨种子萌发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及其培养
燕麦品种白燕2号种子,由甘肃农业大学保存。
种子饱满、种皮色泽正常,干燥度为9.64%。种子
经蒸馏水漂洗3次,置于垫有双层15cm定性滤纸
的玻璃培养皿中,每皿100粒,添加10mL蒸馏水,
于20℃恒温光照培养箱中避光培养。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1.2.1 种子鲜重和干重的测定 在0,0.5,1,1.5,
2,3,4,5,6,8,10,12,16,20,24,28和32h分别取
20粒种子,称鲜重;再在80℃下烘至恒重后称重;同
时以胚根突破种皮2mm为准统计萌发的种子数,
均重复3次。按公式:绝对含水量(%)=(鲜重-干
重)/干重×100%,萌发率=萌发种子数/种子总数
×100%,分别计算种子含水量和萌发率,并绘制燕
麦种子吸涨萌芽过程中含水量变化趋势图。
1.2.2 萌发期燕麦种子蛋白质的提取 依据种子
含水量变化曲线图,在种子吸胀0,1,8和25h时随
机选取20粒种子于冰浴研钵中添加液氮磨成粉状,
将燕麦种子粉末转入离心管中,约60mg燕麦种子
粉末分别加入1mL的 MilQ 水、70%的乙醇和
2.5%氯化钠溶液以及双向电泳裂解液(7mol·L-1
尿素、2mol·L-1硫脲、4%CHAPS、65mmol·L-1
二硫苏糖醇和0.5%IPG缓冲液),充分振荡混匀,
于4℃放置10h,12000g离心15min,吸取上清液,
即得蛋白质样品。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样品液中蛋白
质的浓度后,分装于离心管中,-80℃冻存。
1.2.3 燕麦种子蛋白电泳和软件分析 将超纯水、
70%乙醇和2.5%氯化钠溶液提取0,1,8和25h的
燕麦种子蛋白用浓度为12.5%的SDS-聚丙烯酰凝
胶分离。取20μg蛋白样品与上样缓冲液于95℃水
浴孵育5min,自然冷却后,取等量的蛋白质样品于
加样孔进行电泳分离,起始电压80V,待样品走出
浓缩胶后,加大电压至100V。待溴酚兰指示剂距
电泳槽底部1cm处停止电泳。
用双向电泳裂解液提取0和25h的燕麦种子
蛋白用双向电泳分离。将800μg燕麦种子蛋白与
终体积350μL的水化上样缓冲液(8mol·L-1尿
素、2mol·L-1硫脲、4%CHAPS、65mmol·L-1二
硫苏糖醇及0.5%IPG缓冲液和痕量溴酚蓝)混合
均匀后加入聚焦盘进行等电聚焦电泳分离,第一向
电泳结束后,将胶条依次用含2.0%二硫苏糖醇和
2.5%碘乙酰胺的平衡缓冲液(6mol·L-1尿素、2%
SDS、0.375mol·L-1Tris-HClpH8.8和20%甘
油)平衡。然后将平衡后的胶条用12%的 SDS-
PAGE凝胶进行第二向分离。起始电压50V电泳
0.5h,待样品走出凝胶后,用200V电压电泳至溴
酚兰指示剂距凝胶底部1cm处停止电泳。电泳结
束后凝胶置于考马斯亮蓝染色液中染色24h,用蒸
馏水 脱 色 至 背 景 清 晰 后,用 UMAX 扫 描 仪
(UMAX,台湾)扫描并采集图像。用PDQuest软件
(Bio-Rad,USA)分析蛋白点染色密度的变化。
1.2.4 差异表达蛋白泳带的鉴定 将染色密度变
化的点切割后置于离心管中。先用超纯水冲洗2
次,然后加入50%乙氰和25mmol·L-1的碳酸氢
铵溶液冲洗30min,移除液体,再加入纯乙氰脱色
过夜,便可获得白色不透明的胶粒。脱色干燥后的
蛋白质胶粒用100μL10mmol·L-1的二硫苏糖醇
037
第4期 王霞霞等:基于双向电泳结合质谱分析燕麦种子萌发过程蛋白的变化
于56℃水浴还原1h后加入50%乙氰和25mmol·L-1
碳酸氢铵溶液100μL清洗胶粒2次,最后用100
μL的55mmol·L-1碘乙酰胺溶液于避光处烷基化
1h。胶粒干燥后加入胰蛋白酶溶液,37℃酶解过
夜;加入 1%TFA 终止反应。最后用 Ultraflex
TOF质谱仪(Bruker,Germany)分析肽质量。用软
件 Mascot搜索NCBI非冗余蛋白质数据库。
2 结果与分析
2.1 燕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含水量及萌发率的变化
为了明确供试燕麦品种白燕2号种子的吸水和
萌发规律,优化萌发期蛋白质研究的取样时间。试
验测定了种子萌发期含水量的变化,并统计萌发率,
得到了白燕2号种子萌发过程中含水量变化趋势图
(图1)。由图1可知,燕麦种子在0~1h内吸水最
快,绝对吸水量达11.0%。在1~20h期间吸水较
慢,绝对吸水量从11.0%增至42.4%,在20h后种
子吸水幅度继续升高,但变化不大。燕麦种子萌发
集中在吸水后的22~32h之间,萌发率达92%,表
明燕麦种子萌发比较集中。根据Bewley[12]提出的
种子萌发过程含水量的变化理论,可以确定燕麦种
子快速吸水期(第1阶段)在0~1h;缓慢吸水期(第
2阶段)在1~20h;生长吸水期(第3阶段)是20h
之后,此时胚根已突破种皮,幼苗生长开始。因此,
将燕麦白燕2号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的取样时间
定为0,1,8和25h是合理的,能够反应燕麦品种白
燕2号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蛋白质组的变化。
图1 燕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含水量变化趋势图
Fig.1 Moisturecontentsduringoatseedgermination
图2 燕麦种子蛋白质萌发过程SDS-PAGE电泳图谱
Fig.2 SDS-PAGEmapsofoatseedproteinsatdifferentgerminatingstages
注:a为水溶性蛋白电泳图;b为2.5% NaCl盐溶性电泳图;c为70%乙醇溶液溶解蛋白电泳图
Note:ashowsSDS-PAGEmapsofoatseedproteinswithMilQwater;bshowsSDS-PAGEmapsofoatseedproteinswith
2.5% NaClsolution;cshowsSDS-PAGEmapsofoatseedproteinswith70%ethanol
2.2 燕麦种子萌发进程中蛋白质变化的初步分析
如图2所示,以0h蛋白电泳条带为参照分析
不同溶解性蛋白在萌发过程中的差异表达。结果显
示:在萌发过程中,燕麦种子的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
蛋白电泳条带无显著变化;醇溶性蛋白在吸涨1h
的蛋白电泳条带没有明显的变化;随时间的延伸吸
涨萌发25h时,在较大分子量35.0~66.2kDa区
间出现较明显的变化。为了进一步分析参与燕麦种
子萌发过程的蛋白,采用基于双向电泳的蛋白质组
学方法对吸涨萌发0和25h的燕麦种子全蛋白电
泳分离并鉴定分析。
2.3 燕麦种子双向电泳凝胶中蛋白点的鉴定
根据蛋白质点染色密度达2倍变化为判定依
据,对0和25h的燕麦种子双向电泳凝胶中蛋白质
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8个蛋白质点发生了显著
变化。说明这些蛋白质参与了燕麦种子的萌发过
程。将这些变化的蛋白质点用 MALDI-TOF质谱
分析,并经 Mascot搜索 NCBI非冗余蛋白质数据
库,仅10个蛋白质点得到有效鉴定。这可能与燕麦
137
草 地 学 报 第20卷
种子蛋白的信息缺少有关。得到鉴定的蛋白质点在
双向电泳凝胶中的位置如图3所示,其中7个蛋白
质表达量下调,3个蛋白质表达量增加。所鉴定蛋
白质的信息如表1所示,包括蛋白质的名称、数据库
登录号、理论分子质量、等电点及质谱得分等。
燕麦种子萌发后表达量下降的蛋白质主要是种
子贮藏蛋白、燕麦蛋白和醇溶蛋白前体等,表达量增
加的蛋白质包括燕麦醇溶蛋白-3和燕麦蛋白等。
此外,由质谱鉴定结果发现,二维凝胶图谱中具有不
同的分子质量和等电点(蛋白质点2,3,4,5和8)鉴
定为同一蛋白-燕麦蛋白,这可能是燕麦蛋白因遗
传变异、翻译后修饰(磷酸化、糖基化或泛素化等)以
及水解等作用而在凝胶中呈现多个蛋白点。
图3 燕麦种子蛋白萌发过程的双向电泳图谱
Fig.3 Two-dimensionalgelelectrophoresismapofoatseedproteinsatdifferentgerminatingstages
注:a为燕麦种子吸水0h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b为燕麦种子吸水25h时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蛋白点1~10为质谱鉴定表达变化的蛋白点
Note:ashowstwo-dimensionalgelelectrophoresismapofdriedoatseedproteins;bshowstwo-dimensionalgelelectrophoresis
mapofoatseedproteinsat25hafterimbibition;Proteinspots1~10correspondtoproteinidentificationbymassspectrometer
表1 MALDI-TOF-MS质谱鉴定燕麦种子萌发过程表达变化的蛋白点
Table1 IdentificationofdifferentialproteinspotsduringoatseedgerminationbyMALDI-TOFmassspectrometer
蛋白点
Spot
蛋白名称
Proteinname
登录号
AccessionNo.
分子质量
Molecularweight/kDa
等电点
Isoelectricpoint
得分
Score
1 种子贮藏蛋白Seedstorageprotein gi:166568 24.506 7.55 188
2 燕麦蛋白Aveninprotein gi:166557 25.911 8.15 73
3 燕麦蛋白Aveninprotein gi:166557 25.911 8.15 167
4 燕麦蛋白Aveninprotein gi:327315253 26.116 7.72 82
5 燕麦蛋白Aveninprotein gi:166557 25.911 8.15 64
6 醇溶蛋白前体Permatinprecursor gi:1373392 24.573 8.45 212
7 P10Sh148J07 gi:262411008 68.556 8.82 74
8 燕麦蛋白Aveninprotein gi:166557 25.911 8.15 158
9 12s球蛋白12sglobulin gi:2764800 58.531 8.41 72
10 燕麦醇溶蛋白-3Alcohol-solubleavenin-3 gi:693794 23.718 6.06 97
3 讨论
蛋白质是细胞生物功能的最终体现者。生物体
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会合成不同类型和数量的蛋白
质,这些蛋白质构成了细胞各时期生命活动的基础,
因此了解蛋白质的变化是认识生命活动本质的直接
途径[13]。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的发展,为研究种子
萌发机理提供了新的策略。徐晓燕等[4]采用基于双
向凝胶电泳的蛋白质组学方法检测了大豆种子萌发
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结果发现,在种子快速吸水
期间发生量或质的变化的差异蛋白仅占大豆种子总
蛋白的2.87%,到种子萌发时表达变化的蛋白也仅
仅增至6.38%。然而,He等[14]采用1-DE结合LC
MS/MS研究水稻(OryzasativaL.)萌发时全蛋白
质组电泳图谱,发现萌发时有673个蛋白质表达,按
其功能可分为14大类。数量最大一类是代谢相关
237
第4期 王霞霞等:基于双向电泳结合质谱分析燕麦种子萌发过程蛋白的变化
蛋白,这些代谢蛋白分别参与不同的代谢途径。许
丽璇等[15]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对水稻种子未萌发和
萌发1~4d胚进行蛋白质分离及鉴定分析,结果发
现随着种子萌发,种子胚蛋白质的表达数量逐渐减
少,萌发4d的种子蛋白表达量较未萌发种子减少
了38.6%;通过质谱鉴定确认了6个表达量变化较
大(2.5倍以上)的蛋白质,分别为硫氧还蛋白、热休
克蛋白、ATP合酶、LEA蛋白12、核苷二磷酸激酶
和乙二醛酶,其中核苷二磷酸激酶和乙二醛酶在萌
发后期表达量明显增加。在水稻萌发中还发现:萌
发过程中表达量下调蛋白主要是贮藏蛋白(如球蛋
白和谷蛋白)、与种子成熟有关的蛋白(早期胚胎蛋
白)以及与干燥有关的蛋白;表达量上调蛋白主要包
括UDP-葡萄糖脱氢酶、果糖激酶、葡萄糖磷酸变位
酶和丙酮酸脱羧酶[16]。本试验通过双向电泳对燕
麦种子萌发阶段的蛋白进行了电泳分离,结果发现
在燕麦种子萌发过程中12s球蛋白、燕麦蛋白和燕
麦醇溶蛋白-3等10个蛋白发生了变化。这些蛋白
质的差异表达与燕麦种子的萌发生理活动有关。
燕麦种子的贮藏蛋白与其他谷类有所不同。种
子蛋白质按其溶解性分为4大类:球蛋白、清蛋白、
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其中后二者是谷物种子的主要
蛋白质[17]。然而燕麦种子蛋白质以球蛋白为主,约
占总蛋白的75%~80%,其次是醇溶蛋白,清蛋白
和谷蛋白的含量非常低[18]。前人研究发现燕麦蛋
白结构与小麦的α-,β-和γ-醇溶蛋白及大麦B-醇溶
蛋白结构相似,具有同源性[19]。这说明本试验中所
鉴定得到的燕麦种子萌发时发生差异表达的蛋白质
主要为醇溶类蛋白(70%),例如蛋白点2,3,4,5,8
为燕麦蛋白(gi:166557和gi:327315253);蛋白点6
为醇溶蛋白前体(gi:1373392);蛋白点10为燕麦醇
溶蛋白-3(gi:693794)。而作为燕麦种子蛋白主要
组分的球蛋白,在萌发过程中仅鉴定到12s球蛋白
发生了变化。据此推断,燕麦种子中大量的球蛋白
可能主要用于萌发后幼苗的形态建成活动中。党根
友等[2]、庄炳昌等[20]研究发现,在萌发过程中高分
子量蛋白亚基先降解,且降解速度大于低分子量蛋
白亚基。也有研究报道燕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总蛋
白含量降低,但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21]。路苹等[22]
在小麦萌发中发现,随萌发的进行种子的醇溶蛋白
含量降低。邱然等[23]也发现大麦(Hordeumvul-
gareL.)萌发过程中随着清蛋白含量的升高,其主
要蛋白质醇溶蛋白的含量越来越低,而且醇溶蛋白
的降解量与内肽酶活力的升高正相关。据此推断萌
发期内大麦种子醇溶蛋白的降解是萌发的氮营养主
要来源。然而也有研究认为醇溶蛋白是在谷物成熟
后期合成,并将淀粉颗粒包裹起来[24],因此在种子
萌发过程中,如果醇溶蛋白降解不完全将会使得淀
粉酶与淀粉颗粒的结合形成物理屏障,从而限制淀
粉的水解[25],最终会削弱种子的生理功能。而Kim
等[26]在大豆上发现萌发期大豆和早期大豆幼苗中
80%的差异表达蛋白是大豆种子的主要储藏蛋白-
大豆球蛋白和伴大豆球蛋白的亚基。这可能是物种
差异所引起的。
4 结论
本试验以双向电泳结合 MALDI-TOF对燕麦
种子萌发阶段的蛋白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在萌发过程中,燕麦种子的种子贮藏蛋白、燕麦蛋
白、醇溶蛋白前体等10个蛋白质发生了差异表达。
经分析,其中70%的蛋白质属于醇溶蛋白。这些蛋
白质的降解变化与燕麦种子的萌发有关,为从蛋白
质水平探索燕麦种子吸涨萌发的机理提供了科学依
据。然而,为了揭示燕麦萌发阶段蛋白质的降解利
用,全面系统的认识燕麦种子萌发机理,还需结合多
种组学技术进行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姜文,姚大年,张文明,等.小麦种子萌发过程贮藏蛋白变化及
其与活力关系的研究[J].种子,2006,25(7):16-19
[2] 党根友,冯佰利,高小丽,等.芸豆种子蛋白组分及其在种子萌
发过程中的变化[J].华北农学报,2008,23(5):85-88
[3] TianBQ,XieBJ,ShiJ,etal.Physicochemicalchangesof
oatseedsduringgermination[J].FoodChemistry,2010,119
(3):1195-1200
[4] 徐晓燕,郑蕊,李春梅,等.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差异蛋白质
组研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6,33(11):1106-
1112
[5] MohamedA,BiresawG,XuJ,etal.Oatsproteinisolate:
thermal,rheological,surfaceandfunctionalproperties[J].
FoodResearchInternational,2009,42(1):107-114
[6] MirmoghtadaieL,KadivarM,ShahediM.Effectsofsucci-
nylationanddeamidationonfunctionalpropertiesofoatprotein
isolate[J].FoodChemistry,2009,114(1):127-131
[7] 王洪新.食品新资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8] ShewryPR,NapierJ,TathamAS.Seedstorageproteins:
structureandbiosynthesis[J].PlantCel,1995,7(7):945-956
[9] LiS,ClaesonP.Cys/Gly-richproteinswithaputativesingle
337
草 地 学 报 第20卷
chitin-bindingdomainfromoat(Avenasativa)seeds[J].Phy-
tochemistry,2003,63(3):249-255
[10]MohammadiM,AbbasZaidiM,OchalskiA,etal.Immuno-
detectionandimmunolocalizationoftryptophaninsinoat(Ave-
nasativaL.)seeds[J].PlantScience,2007,172(3):579-587
[11]KloseC,SchehlBD,ArendtEK.Fundamentalstudyonpro-
teinchangestakingplaceduringmaltingofoats[J].Journalof
CerealScience,2009,49(1):83-91
[12]BewleyJD.Seedgerminationanddormancy[J].PlantCel,
1997,9(7):1055-1066
[13]何大澄,肖雪媛.差异蛋白质组学及其应用[J].北京师范大学
学报,2002,38(4):558-562
[14]HeDL,HanC,YaoJL,etal.Constructingthemetabolic
andregulatorypathwaysingerminatingriceseedsthroughpro-
teomicapproach[J].Proteomics,2011,11(13):2693-2713
[15]许丽璇,蔡建秀.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
[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6):10-16
[16]YangPF,LiXJ,WangXQ,etal.Proteomicanalysisofrice
(Oryzasativa)seedsduringgermination [J].Proteomics,
2007,18(7):3358-3368
[17]阎其涛,李建粤,米东,等.重要谷类种子贮藏蛋白的特性及改
良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4,24(4):754-759
[18]Shotwel MA,BoyerSK,ChesnutRS,etal.Analysisof
seedstorageproteingenesofoats[J].BiologicalChemistry
1990,265(17):9652-9658
[19]ChesnutRS,Shotwel M A,BoyerSK,etal.Analysisof
aveninproteinsandtheexpressionoftheirmRNAsindevelo-
pingoatseeds[J].PlantCel,1989,1(9):913-924
[20]庄炳昌,徐豹.萌发过程中不同进化类型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的
电泳分析[J].大豆科学,1987(3):209-213
[21]WuYV.Effectofgerminationonoatsandoatprotein[J].
CerealChemistry,1983,60(6):418-420
[22]路苹,汪沛洪,山仑.Ca/GA对渗透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中蛋
白质变化的调节[J].作物学报,1998,24(4):439-446
[23]邱然,杨文洲,张春玲,等.萌发大麦种子内肽酶活力、醇溶蛋白
及氨基酸含量变化[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7,26(5):
48-52
[24]BrennanC,SmithD,HarrisN,etal.Theproductionand
characterisationofHor3nullinesofbarleyprovidesnewin-
formationontherelationshipofDhordeintomaltingperform-
ance[J].JournalofCerealScience,1998,28(3):291-299
[25]SmithDB,ListerPR.Gel-formingproteinsinbarleygrain
andtheirrelationshipswithmaltingquality[J].JournalofCe-
realScience,1983,1(4):229-239
[26]KimHT,ChoiUK,RyuHS,etal.Mobilizationofstorage
proteinsinsoybeanseed(GlycinemaxL.)duringgermination
andseedlinggrowth[J].BiochimicaetBiophysicaActa:Pro-
teinsandProteomics,2011,1814(9):1178-1187
(责任编辑 李美娟
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
)
上接728页
[7] 赵可夫,李法曾.中国盐生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8] 李亚,耿蕾,刘建秀.中国结缕草属植物抗盐性评价[J].草地
学报,2004,12(1):8-11
[9] QianYL,EngelkeM C,FosterMJV.Salinityeffectson
zoysiagrasscultivarsandexperimentallines[J].CropScience,
2000,40(2):488-492
[10]WengJH,ChenYC.Variationofsalinitytoleranceinzoysia
clonescolectedfromdifferenthabitatsinTaiwan[J].Plant
ProductionScience,2001,4(4):313-316
[11]陈静波,阎君,姜燕琴,等.暖季型草坪草优良选系和品种抗盐
性的初步评价[J].草业学报,2009,18(5):107-114
[12]DashtiH,NaghaviMR,TajabadipourA.Geneticanalysisof
salinitytoleranceinabreadwheatcross[J].JournalofAgri-
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2010,12(3):347-356
[13]GregorioGB,SenadhiraD.Geneticanalysisofsalinitytoler-
anceinrice(OryzasativaL.)[J].TheoreticalandApplied
Genetics,1993,86(2/3):333-338
[14]RaoSA,McNeilyT.Geneticbasisofvariationforsalttoler-
anceinmaize(ZeamaysL.)[J].Euphytica,1999,108(3):
145-150
[15]AzharFM,KhanAA,SaleemN.Geneticmechanismscon-
trolingsalttoleranceinGossypiumhirsutumL.seedlings[J].
PakistanJournalofBotany,2007,39(1):115-121
[16]SarangaY,CahanerA,ZamirD,etal.Breedingtomatoesfor
salttolerance:inheritanceofsalttoleranceandrelatedtraitsin
interspecificpopulations[J].TheoreticalandAppliedGenet-
ics,1992,84(3/4):390-396
[17]HaqIU,KhanAA,AzharFM,etal.Geneticbasisofvari-
ationforsalinitytoleranceinokra (Abelmoschusesculentus
L.)[J].PakistanJournalofBotany,2010,42(3):1567-1581
[18]郭海林,刘建秀.三种暖季型草坪草的开花习性及自交结实率
的研究[J].草原与草坪,2001(S):45-47
[19]郭海林,陈宣,郑轶琦,等.结缕草属植物种间关系和遗传多样
性的SRAP标记分析[J].草业学报,2009,18(5):201-210
[20]YaneshitaM,KanekoS,SasakumaT.Aleotetraploidofzoy-
siaspecieswith2n=40basedonaRFLPgeneticmap[J].The-
oreticalandAppliedGenetics,1999,98(5):751-756
[21]薛丹丹,郑轶琦,王志勇,等.结缕草属植物SRAP-PCR体系
的建立和优化[J].草业学报,2008,17(6):93-101
[22]陈宣,郭海林,薛丹丹,等.结缕草属植物杂交后代的SRAP分
子标记鉴定[J].分子植物育种,2008,6(6):1233-1238
[23]陈静波,阎君,郭海林,等.暖季型草坪草大规模种质资源抗盐
性评价指标的选择[J].草业科学,2008,25(4):95-99
[24]CaiH W,InoueM,YuyamaN,etal.AnAFLP-basedlink-
agemapofzoysiagrass(Zoysiajaponica)[J].PlantBreeding,
2004,123(6):543-548
[25]CaiH W,InoueM,YuyamaN,etal.Isolationcharacteriza-
tionandmappingofsimplesequencerepeatmarkersinZoysia-
grass(Zoysiaspp.)[J].TheoreticalandAppliedGenetics,
2005,112(1):158-166
(责任编辑 李美娟)
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