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Recent Advances in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研究进展



全 文 :植物科学学报  2014ꎬ 32(2): 199~204
Plant Science Journal
    DOI: 10􀆰 3724 / SP􀆰 J􀆰 1142􀆰 2014􀆰 20199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研究进展
何世斌1∗ꎬ 柴连琴1ꎬ 谭珺隽2ꎬ 沈 尧1ꎬ 周 萍1ꎬ 马云峰1ꎬ 李立家2
(1.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ꎬ 河南开封 475004ꎻ 2.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ꎬ 武汉 430072)
摘  要: 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在染色体、 间期细胞核和 DNA纤维上进行 DNA序列定位的一种有效手段ꎮ 近
年来ꎬ 围绕提高检测的分辨率和灵敏性ꎬ 不断将免疫染色、 量子点和微流控芯片等物理化学技术引入到荧光原
位杂交中ꎬ 促进了它的快速发展ꎮ 本文主要综述了荧光原位杂交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ꎬ 重点介绍了免疫染色 ̄
荧光原位杂交( immuno ̄FISH)、 量子点 ̄荧光原位杂交(QD ̄FISH)和微流控芯片 ̄荧光原位杂交(FISH on micro ̄
chip)等多种新技术及其检测特点ꎬ 如快速、 灵敏、 动态、 多样化等ꎮ 随着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
展ꎬ 将在细胞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ꎮ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ꎻ 免疫染色ꎻ 量子点ꎻ 微流控芯片
中图分类号: Q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0837(2014)02 ̄0199 ̄06
      收稿日期: 2014 ̄01 ̄10ꎬ 修回日期: 2014 ̄03 ̄05ꎮ
  基金项目: 河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2012YBZR028)ꎻ 河南省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ꎮ
  作者简介: 何世斌(1984-)ꎬ 女ꎬ 博士ꎬ 副教授ꎬ 主要从事分子细胞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研究ꎮ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 ̄mail: sbhe@henu􀆰 edu􀆰 cn)ꎮ
Recent Advances in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HE Shi ̄Bin1∗ꎬ CHAI Lian ̄Qin1ꎬ TAN Jun ̄Jun2ꎬ SHEN Yao1ꎬ ZHOU Ping1ꎬ MA Yun ̄Feng1ꎬ LI Li ̄Jia2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ꎬ Henan Universityꎬ Kaifengꎬ Henan 475004ꎬ Chinaꎻ
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ꎬ Wuhan Universityꎬ Wuhan 430072ꎬ China)
Abstract: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mapping specific
DNA sequences on chromosomesꎬ interphase nucleiꎬ and DNA fibers. In recent yearsꎬ rapid
development of FISH has been made by improving resolution and sensitivity and by combining
immunostainingꎬ quantum dots and microfluidic chipsꎬ and other physical and chemical
technologies. We reviewed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research advances in FISHꎬ especially the
most recent technologies of immuno ̄FISHꎬ quantum dot ̄FISHꎬ and FISH on microchip. Their
rapidꎬ sensitiveꎬ dynamicꎬ and diverse characteristics were also discussed. With its continued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ꎬ FISH will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cytogeneticsꎬ
epigeneticsꎬ molecular biology and other research areas.
Key words: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ꎻ Immunostainingꎻ Quantum dot(QD)ꎻ
Microfluidic chip
    分子细胞遗传学的发展为宏观细胞学和微观分
子生物学的研究架起了一座桥梁ꎮ 早期细胞遗传学
的研究是建立在细胞核和染色体基本特征上的ꎬ 如
染色体的长短、 臂比、 着丝粒、 端粒、 核仁组织区
等ꎬ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luorescence in situ hy ̄
bridizationꎬ FISH)的出现标志着分子细胞遗传学
一个重要阶段的开始ꎮ 近年来ꎬ 随着物理、 化学技
术的发展与进步ꎬ 免疫染色、 量子点和微流控芯片
等不断被引入到荧光原位杂交中ꎬ 促进了荧光原位
杂交技术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的发展ꎮ
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1􀆰 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原理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根据核酸碱基互补配对原
理ꎬ 用半抗原标记 DNA或者 RNA探针与经过变性
的单链核酸序列互补配对ꎬ 通过带有荧光基团的抗
体去识别半抗原进行检测ꎬ 或者用荧光基团对探针
进行直接标记并与目标序列结合ꎬ 最后利用荧光显
微镜直接观察目标序列在细胞核、 染色体或切片组
织中的分布情况[1]ꎮ FISH 技术发展早期ꎬ 是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探针来定位目标序列的[2]ꎬ 直
到 1980年 Bauman等才将荧光染料直接标记 RNA
探针的 3’端ꎬ 并检测到了特异的 DNA[3]ꎻ 1982
年 Manuelidis等采用生物素标记的探针进行了染
色体原位杂交[4]ꎮ 然而由于植物细胞中细胞壁的
存在ꎬ 非放射性生物素标记探针技术直到 1985 年
才首次应用于黑麦中 120 bp 重复序列在小麦染色
体上的分布研究[5]ꎮ 因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克服了
放射性探针检测周期长且危害人体健康的缺点ꎬ 被
广泛应用于基因定位、 染色体识别、 物理图谱的构
建、 进化分析等研究中[1]ꎮ FISH 技术常用的半抗
原标记物有生物素和地高辛ꎬ 检测的荧光基团有异
硫氰酸荧光素(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ꎬ FITC)、
花菁染料 ( cyaninedye) 和罗丹明 ( rhodamine)
等[6]ꎮ
1􀆰 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历程
衡量 FISH技术两个最重要的参数是分辨率和
灵敏度ꎮ FISH技术从诞生发展至今已有 30多年的
历史ꎬ 期间主要是通过改良靶标序列和探针种类来
不断提高其分辨率和灵敏度的ꎮ 荧光原位杂交是在
染色体、 间期细胞核和 DNA 纤维上进行 DNA 序
列定位的一种有效手段ꎬ 研究中涉及较多的是有丝
分裂中期的染色体ꎮ 这一时期的染色体形态较好ꎬ
制片技术简单ꎬ 但其分辨率较低(如分辨率水平在
人类中期染色体上只有 1 ~ 3 Mb)ꎬ 难以进行精细
的物理图谱构建ꎬ 而且对于较小的染色体也无法识
别ꎻ 减数分裂期的染色体浓缩程度大大降低ꎬ 比中
期染色体长 10 ~ 20 倍ꎬ 可提高杂交分辨率[6]ꎮ
番茄粗线期染色体上的 FISH 结果证明其分辨率可
达到 < 100 kb的水平ꎬ 适于定位低单拷贝 DNA序
列以及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的整合ꎬ 但减数分裂期
的染色体取材较难ꎬ 制片技术也不太好掌握[7]ꎻ
间期细胞核比较容易获得ꎬ 染色质浓缩程度也低于
中期染色体ꎬ 可在两个相距 50 kb 左右的 DNA 序
列间检测到信号分离ꎮ 但由于缺乏可辨别的染色体
形态结构ꎬ 间期细胞核上的 FISH 无法识别不同的
染色体ꎻ DNA 纤维( fiber)  ̄FISH 的成功应用突破
了分辨率的限制ꎬ 它人为的改变了染色质原本的空
间结构ꎬ 通过裂解间期细胞核释放出染色质纤维ꎬ
去除了组蛋白等蛋白质的束缚使 DNA 得到伸展ꎬ
其分辨率可达到 1 ~ 500 kb [8ꎬ9]ꎮ 但 DNA 纤维
( fiber)  ̄FISH技术需要两个探针进行共同定位才能
鉴别染色体ꎬ 而且 DNA 纤维伸展程度不一以及随
机断裂将会导致信号的长度不一ꎮ 荧光原位杂交技
术的探针包括重复序列、 基因组序列、 低单拷贝序
列和大片段克隆(BAC、 YAC 和 MAC 等)ꎬ 其中
BAC ̄FISH可以有效的进行低单拷贝 DNA 序列定
位作图ꎬ 还可进行遗传图谱的绘制、 染色体识别
等ꎮ 但由于这些大片段的克隆往往含有重复序列ꎬ
导致非特异性杂交信号的产生ꎬ 需进一步通过序列
比对将重复序列去除ꎮ
随着 FISH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ꎬ 已被广泛
应用于 DNA序列或基因的定位、 核型分析、 基因
组进化研究、 物理图谱的构建、 转基因生物的鉴定
等ꎮ 在 FISH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色荧光原位杂交
(multiplex ̄FISHꎬ M ̄FISH)ꎬ 可通过多色荧光同时
探测多个目标ꎬ 如用不同颜色的探针组合来识别人
类的 24条染色体[10]ꎮ 继而在 M ̄FISH 的基础上又
发展了比较基因组原位杂交(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ꎬ CGH)和三维荧光原位杂交( three ̄
dimensional FISHꎬ 3D ̄FISH)技术ꎮ 比较基因组
原位杂交将供试材料和对照组材料的 DNA 用不同
颜色的荧光基团进行标记ꎬ 同时在对照组的染色体
上进行杂交ꎬ 根据产生颜色的差异来判断两个基因
组相对 DNA拷贝数的变化ꎬ 并将其定位到染色体
上[11]ꎮ 根据 CGH ̄FISH 的检测分辨原理ꎬ 发展了
CGH芯片技术和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 ̄
phism)芯片技术ꎬ 然后进行数字化信号采集ꎬ 使
FISH变成了高通量的检测技术[12ꎬ13]ꎮ 三维荧光原
位杂交技术保持了细胞核和染色体原本的形态ꎬ 并
利用改善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系统和软件的三
维重构处理功能(如 Metamorph 软件)ꎬ 来研究细
胞核或染色体空间结构域的组织与基因表达调控之
间的关系[14]ꎬ 而 4D ̄FISH 则可应用于活细胞的检
002 植 物 科 学 学 报 第 32卷 
测[14]ꎮ 此外ꎬ 近年来荧光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以
及物理、 化学等学科的进一步结合ꎬ 推动了 FISH
技术的快速发展ꎮ
2  荧光原位杂交的研究进展
2􀆰 1  免疫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免疫染色( immunostaining)是生物化学中任何
基于抗体来检测样品中特定蛋白质方法的总称ꎮ 免
疫染色最初是指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ꎬ 由
Coons首先提出的[15]ꎬ 目前免疫染色已涵盖了组织
学、 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中所应用的诸多基于
抗体的染色技术ꎮ 免疫染色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相
结合( immuno ̄FISH)可用来分析单细胞或者单个染
色体水平上的特定序列与其相关联的蛋白质空间结
构的关系ꎬ 拓展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范围ꎬ
并且可以作为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结合的测序技术
(chromatin immunoprecitation ̄sequencingꎬ ChIP ̄
seq)或结合 DNA 微阵列技术(ChIP ̄chip)的一个
互补方法[16ꎬ17]ꎮ 由于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结合的测
序技术或 DNA微阵列技术不能辨别处在细胞周期
不同阶段的细胞ꎬ 这样获得的数据只能代表一些基
因不同表达模式的细胞群体或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
细胞群体所产生的平均值ꎬ 而且这些技术也仅适
用于已经测序或者已有芯片开发的物种ꎮ 免疫染
色结合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以检测某一时期单
细胞水平的某一 DNA序列和与之相关联的蛋白质
关系及其分布情况ꎬ 这样有利于消除细胞间的差
异性ꎮ
传统的制片方法常采用卡诺固定液ꎬ 其中的乙
酸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ꎬ 所以在进行 immuno ̄
FISH实验时通常采用 4%的多聚甲醛来固定材料ꎻ
由于荧光原位杂交中有加热的处理步骤ꎬ 为避免蛋
白质结构遭到破坏ꎬ 需先使用相关抗体进行免疫染
色并检测相关蛋白的分布情况ꎬ 然后再进行荧光原
位杂交ꎮ 另外ꎬ 当免疫染色与多色荧光原位杂交相
结合时ꎬ 蛋白质检测的信号不能太强以免干扰到
DNA序列的检测ꎬ 其最理想的结果就是 DNA和蛋
白质都能被检测到ꎮ Heng 等利用多色荧光原位杂
交和免疫染色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减数分裂前期的
染色体和联会复合体之间的关系[18]ꎮ immuno ̄
FISH还可用来检测特定区域的组蛋白修饰情况ꎬ
如 Zinner等利用三维技术分析了不同染色体组蛋
白修饰的差异[19]ꎻ Zhang 等检测了 rDNA 重复序
列区域组蛋白修饰的分布情况[20]ꎮ 免疫染色还可
以和 fiber ̄FISH相结合ꎬ 检测被拉伸的染色质区域
一些序列和相关蛋白的关系ꎬ 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分
辨率ꎮ Jin等利用免疫染色和 fiber ̄FISH 检测了着
丝粒序列和着丝粒蛋白的关系[21]ꎮ 近年来ꎬ im ̄
muno ̄FISH在研究表观遗传学、 细胞分裂以及探
讨染色质的结构与基因表达的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
要的作用ꎮ
2􀆰 2  量子点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量子点(quantum dotꎬ QD)ꎬ 又名半导体纳
米晶体ꎬ 具有独特的光化学和物理性质ꎮ 自从成功
地解决了量子点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的问题之
后[22ꎬ23]ꎬ 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染料ꎬ 已被
广泛应用于免疫组化、 细胞追踪、 活体成像、 流式
细胞术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等[24ꎬ25]ꎮ 与传统有机
荧光标记物相比ꎬ 量子点具有很多优点ꎬ 如量子点
的激发光波长范围宽ꎬ 而发射光波长范围窄ꎬ 可以
在一个激发光下观察到多个不同的量子点标记物ꎻ
通过调节量子点的大小和组成ꎬ 得到不同发射光谱
的量子点ꎬ 适用于多色标记ꎻ 量子点的荧光强度
强ꎬ 不易发生光淬灭等ꎮ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一般采用有机荧光染料来检
测杂交信号ꎬ 但是有机荧光基团容易发生淬灭ꎬ 而
且发射光波长范围宽ꎬ 做多色杂交并在不同激发光
下观察时ꎬ 很容易串色ꎮ 将量子点引入到荧光原位
杂交体系中ꎬ 不但可以解决这些问题ꎬ 而且还大大
提高了 FISH 检测的灵敏度[26ꎬ27]ꎮ 量子点 ̄荧光原
位杂交技术(QD ̄FISH)常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
一是间接标记法ꎬ 即使用链霉亲和素 ̄量子点偶联
物来检测生物素标记的探针ꎬ 目前市场上已有商业
化的试剂盒出售ꎻ 二是直接标记法ꎬ 即使用量子点
直接标记探针[28]ꎮ 尽管 QD ̄FISH技术还不是很成
熟ꎬ 但还是有一些应用研究报道ꎮ Xiao 和 Barker
首先将链霉亲合素偶联的量子点应用到检测人类中
期染色体上的荧光原位杂交信号ꎬ 并且证明量子点
比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更耐光漂ꎬ 其中 pH 值对量
子点荧光原位杂交的成功实施是非常关键的[27]ꎻ
102  第 2期                            何世斌等: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研究进展
Bentolila和 Weiss 进行了小鼠的量子点多色荧光
原位杂交[29]ꎻ Wu 等使用合成的巯基乙酸量子点
标记的 DNA应用于大肠杆菌的荧光原位杂交[30]ꎻ
Ma等成功应用量子点来检测植物染色体的微卫星
杂交信号[31]ꎻ He 等采用量子点标记的长链 DNA
片段实现了植物单拷贝基因的检测[32]ꎮ 随着 QD ̄
FISH技术的改进与成熟ꎬ 量子点作为一种新颖的
荧光染料ꎬ 将会进一步推动分子细胞遗传学的
发展ꎮ
2􀆰 3  微流控芯片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技术是把医学、
生物、 化学等分析过程中的样品制备、 反应、 分
离、 检测等步骤集成到一块纳米级的芯片上ꎬ 称为
“芯片实验室” ( lab on a chip)ꎮ 整个过程可通过
计算机操作ꎬ 具有液体流动可控性、 所需样品和试
剂量较少、 反应时间短等特点ꎬ 而且还可以自动化
进行大规模的样品分析[33]ꎮ 而传统的荧光原位杂
交中探针的价格十分昂贵(尤其是医学诊断上需要
的探针)ꎬ 且杂交的整个操作过程繁琐、 耗时长ꎬ
限制了 FISH技术的广泛应用ꎮ 将微流控芯片与荧
光原位杂交相结合(FISH on microchip)ꎬ 可以避
免这些缺点ꎬ 并将杂交检测的时间缩短到传统荧光
原位杂交所需时间的 1 / 20(1小时基本可以完成整
个操作)ꎬ 而试剂量仅为原来的 1 / 10ꎬ 大大降低了
成本ꎬ 并且可以自动化一次分析多个样本[34]ꎮ 此
外ꎬ 在微流控芯片的平台上ꎬ 免疫染色 ̄荧光原位
杂交技术和量子点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都是可以实
现的ꎬ 并且还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和灵敏度ꎮ
3  展望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从诞生发展至今ꎬ 经过不断
的改进与完善ꎬ 逐渐形成了快速、 灵敏、 动态、 多
样化等特点ꎬ 在细胞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及分子生
物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ꎬ 为基因组研究提供
了强大的工具ꎮ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染
色体的识别、 DNA序列的定位、 物理图谱的构建、
进化分析等研究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ꎬ 免疫染色
与荧光原位杂交尤其是多色荧光原位杂交相结合ꎬ
可以原位地单个细胞水平上检测各种染色体蛋白与
DNA、 RNA序列的关系ꎻ 而 DNA、 RNA和蛋白质
提取的方法ꎬ 只是提供了细胞群体的一个平均水
平ꎮ 若要观察多种蛋白和多种 DNA、 RNA 序列的
关系ꎬ 则需多种荧光基团标记物ꎬ 同时对荧光显微
镜的配置及性能要求也会提高ꎬ 而且还要避免串色
的影响ꎮ 量子点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很好的解决了
这一问题ꎬ 因为量子点激发光波长范围宽ꎬ 而发射
光波长范围窄ꎬ 可以在一个激发光下观察到多个不
同的量子点标记物ꎬ 较适用于多色标记ꎻ 而且量子
点荧光强度强ꎬ 不易发生光淬灭ꎬ 可以进行低单拷
贝序列的定位和长时间的活体检测ꎮ 将量子点荧光
原位杂交技术与免疫染色相结合ꎬ 不但可以同时进
行多种染色体蛋白与多种 DNA、 RNA 序列的定
位ꎬ 而且还可实现对活体的实时检测ꎮ 而微流控芯
片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结合ꎬ 则可以减少试剂(探
针和抗体等)的用量ꎬ 节约成本ꎬ 缩短反应时间ꎬ
提高检测效率ꎬ 尤其是一些低单拷贝序列的检测ꎮ
将免疫染色、 量子点荧光原位杂交、 微流控芯片三
者相结合ꎬ 就可以同时对细胞进行各种处理ꎬ 实时
动态的观察各种染色体蛋白和 DNA、 RNA 序列的
关系ꎮ 但目前微流控芯片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制
作ꎬ 专门的仪器来操作ꎬ 还没有实现市场化ꎬ 有待
进一步的研发和利用ꎮ 今后ꎬ 随着物理、 化学和成
像技术等的发展与应用ꎬ 会有更多更新的技术手段
被引入到荧光原位杂交中ꎬ 推动 FISH 技术在生物
学、 医学等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ꎮ
参考文献:
[ 1 ]   Speicher MRꎬ Carter NP. The new cytogenetics:
blurring the boundaries with molecular biology[J] .
Nat Rev Genetꎬ 2005ꎬ 6(10): 782-792.
[ 2 ]   Pardue MLꎬ Gall JG. Molecular hybridization of
radioactive DNA to the DNA of cytological prepa ̄
rations[ J] . Proc Natl Acad Sci USAꎬ 1969ꎬ 64
(2): 600-604.
[ 3 ]   Bauman JGꎬ Wiegant Jꎬ Borst Pꎬ van Duijn P. A
new method for fluorescence microscopical locali ̄
zation of specific DNA sequences by in situ hy ̄
bridization of fluorochromelabelled RNA [J] . Exp
Cell Resꎬ 1980ꎬ 128(2): 485-490.
[ 4 ]   Manuelidis Lꎬ Langer ̄Safer PRꎬ Ward DC. High ̄
resolution mapping of satellite DNA using biotin ̄la ̄
beled DNA probes [ J] . J Cell Biolꎬ 1982ꎬ 95
202 植 物 科 学 学 报 第 32卷 
(2): 619-625.
[ 5 ]   Rayburn ALꎬ Gill BS. Use of biotin ̄labeled probes
to map specific DNA sequences on wheat chro ̄
mosomes[J] . J Heredꎬ 1985ꎬ 76: 78-81.
[ 6 ]   Jiang Jꎬ Gill BS. Current status and the future of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 FISH) in plant
genome research [ J] . Genomeꎬ 2006ꎬ 49 (9):
1057-1068.
[ 7 ]   Zhong XBꎬ de Jong JHꎬ Zabel P. Preparation of
tomato meiotic pachytene and mitotic metaphase
chromosomes suitable f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 ̄
bridization(FISH) [ J] . Chromosome Resꎬ 1996ꎬ
4(1): 24-28.
[ 8 ]   Raap AKꎬ Florijn RJꎬ Blonden LAJꎬ Wiegant Jꎬ
Vaandrager JWꎬ Vrolijk Hꎬ den Dunnen Jꎬ Tanke
HJꎬ van Ommen GJ. Fiber FISH as a DNA Map ̄
ping Tool[J] . Methodsꎬ 1996ꎬ 9(1): 67-73.
[ 9 ]   Li Lꎬ Yang Jꎬ Tong Qꎬ Zhao Lꎬ Song Y. A novel
approach to prepare extended DNA fibers in
plants[ J] . Cytometry Aꎬ 2005ꎬ 63 ( 2): 114 -
117.
[10]   Speicher MRꎬ Gwyn BSꎬ Ward DC. Karyotyping
human chromosomes by combinatorial multi ̄fluor
FISH[J] . Nat Genetꎬ 1996ꎬ 12: 368-375.
[11]   Kallioniemi Aꎬ Kallioniemi OPꎬ Sudar Dꎬ Rutovitz
Dꎬ Gray JWꎬ Waldman Fꎬ Pinkel D. Compara ̄
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for molecular cytogene ̄
tic analysis of solid tumors [ J] . Scienceꎬ 1992ꎬ
258(5083): 818-821.
[12]   Fiegler Hꎬ Gribble SMꎬ Burford DCꎬ Carr Pꎬ
Prigmore Eꎬ Porter KMꎬ Clegg Sꎬ Crolla JAꎬ
Dennis NRꎬ Jacobs Pꎬ Carter NP. Array pain ̄
ting: a method for the rapid analysis of aberrant
chromosomes using DNA microarrays[J] . J Med
Genetꎬ 2003ꎬ 40(9): 664-670.
[13]   Matsuzaki Hꎬ Dong Sꎬ Loi Hꎬ Di Xꎬ Liu Gꎬ Hub ̄
bell Eꎬ Law Jꎬ Berntsen Tꎬ Chadha Mꎬ Hui Hꎬ
Yang Gꎬ Kennedy GCꎬ Webster TAꎬ Cawley Sꎬ
Walsh PSꎬ Jones KWꎬ Fodor SPꎬ Mei R. Geno ̄
typing over 100ꎬ 000 SNPs on a pair of oligonuc ̄
leotide arrays [ J] . Nat Methodsꎬ 2004ꎬ 1 ( 2):
109-111.
[14]   Cremer Tꎬ Küpper Kꎬ Dietzel Sꎬ Fakan S. High ̄
er order chromatin architecture in the cell nucleus:
on the way from structure to function [ J] . Biol
Cellꎬ 2004ꎬ 96(8): 555-567.
[15]   Coons AHꎬ Creech HJꎬ Jones RN. Immunologi ̄
cal properties of an antibody containing a fluores ̄
cent group[ J] . Exp Biol Medꎬ 1941ꎬ 47: 200-
202.
[16]   Terrenoire Eꎬ McRonald Fꎬ Halsall JAꎬ Page Pꎬ
Illingworth RSꎬ Taylor AMꎬ Davison Vꎬ O􀆳Neill
LPꎬ Turner BM. Immunostaining of modified his ̄
tones defines high ̄level features of the human
metaphase epigenome[ J] . Genome Biolꎬ 2010ꎬ
11(11): R110.
[17]   Ye CJꎬ Stevens JBꎬ Liu Gꎬ Ye KJꎬ Yang Fꎬ
Bremer SWꎬ Heng HH. Combined multicolor ̄FISH
and immunostaining[J] . Cytogenet Genome Resꎬ
2006ꎬ 114: 227-234.
[18]   Heng HHꎬ Tsui LCꎬ Moens PB. Organization of
heterologous DNA inserts on the mouse meiotic
chromosome core[J] . Chromosomaꎬ 1994ꎬ 103
(6): 401-407.
[19]   Zinner Rꎬ Teller Kꎬ Versteeg Rꎬ Cremer Tꎬ Cre ̄
mer M. Biochemistry meets nuclear architecture:
multicolor immuno ̄FISH for co ̄localization analysis
of chromosome segments and differentially ex ̄
pressed gene loci with various histone methyla ̄
tions [ J] . Adv Enzyme Regulꎬ 2007ꎬ 47 ( 1 ):
223-241.
[20]   Zhang Lꎬ Hu Yꎬ Yan Sꎬ Li Hꎬ He Sꎬ Huang Mꎬ
Li L. ABA ̄mediated inhibition of seed germin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ribosomal DNA chromatin con ̄
densationꎬ decreased transcriptionꎬ and riboso ̄
mal RNA gene hypoacetylation [ J ] . Plant Mol
Biolꎬ 2012ꎬ 79(3): 285-293.
[21]   Jin Wꎬ Lamb JCꎬ Vega JMꎬ Dawe RKꎬ Birchler
JAꎬ Jiang J. Molecular and functional dissection
of the maize B chromosome centromere[J] . Plant
Cellꎬ 2005ꎬ 17(5): 1412-1423.
[22]   Bruchez JMꎬ Moronne Mꎬ Gin Pꎬ Weiss Sꎬ Alivi ̄
satos AP.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s as fluores ̄
cent biological labels [ J] . Scienceꎬ 1998ꎬ 281
(5385): 2013-2016.
[23]   Chan WCꎬ Nie S. Quantum dot bioconjugates for
ultrasensitive nonisotopic detection[ J] . Scienceꎬ
1998ꎬ 281(5385): 2016-2018.
302  第 2期                            何世斌等: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研究进展
[24]   Michalet Xꎬ Pinaud FFꎬ Bentolila LAꎬ Tsay JMꎬ
Doose Sꎬ Li JJꎬ Sundaresan Gꎬ Wu AMꎬ Gamb ̄
hir SSꎬ Weiss S. Quantum dots for live cellsꎬ in
vivo imagingꎬ and diagnostics [ J ] . Scienceꎬ
2005ꎬ 307(5709): 538-544.
[25]   Medintz ILꎬ Uyeda HTꎬ Goldman ERꎬ Mattoussi
H. Quantum dot bioconjugates for imagingꎬ label ̄
ling and sensing[ J] . Nature Materialsꎬ 2005ꎬ 4
(6): 435-446.
[26]   Alivisatos APꎬ Gu Wꎬ Larabell C. Quantum dots
as cellular probes [ J] . Annu Rev Biomed Engꎬ
2005ꎬ 7: 55-76.
[27]   Xiao Yꎬ Barker PE.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
probes for human metaphase chromosomes [ J] .
Nucleic Acids Resꎬ 2004ꎬ 32(3): e28.
[28]   Ioannou Dꎬ Tempest HGꎬ Skinner BMꎬ Thornhill
ARꎬ Ellis Mꎬ Griffin DK. Quantum dots as new ̄
generation fluorochromes for FISH: an appraisal
[J] . Chromosome Resꎬ 2009ꎬ 17 ( 4 ): 519 -
530.
[29]   Bentolila LAꎬ Weiss S. Single ̄step multicolor fluo ̄
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using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 ̄DNA conjugates [ J] . Cell Biochem
Biophysꎬ 2006ꎬ 45(1): 59-70.
[30]   Wu SMꎬ Zhao Xꎬ Zhang ZLꎬ Xie HYꎬ Tian ZQꎬ
Peng Jꎬ Lu ZXꎬ Pang DWꎬ Xie ZX. Quantum ̄
dot ̄labeled DNA probes f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in the microorganism Esche ̄
richia coli [ J] . Chemphyschemꎬ 2006ꎬ 7 ( 5 ):
1062-1067.
[31]   Ma Lꎬ Wu SMꎬ Huang Jꎬ Ding Yꎬ Pang DWꎬ Li
L.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 FISH) on
maize metaphase chromosomes with quantum
dot ̄labeled DNA conjugates [ J] . Chromosomaꎬ
2008ꎬ 117(2): 181-187.
[32]   He Sꎬ Huang BHꎬ Tan Jꎬ Luo QYꎬ Lin Yꎬ Li Jꎬ
Hu Yꎬ Zhang Lꎬ Yan Sꎬ Zhang Qꎬ Pang DWꎬ Li
L. One ̄to ̄one quantum dot ̄labeled single long
DNA probes [ J] . Biomaterialsꎬ 2011ꎬ 32 (23):
5471-5477.
[33]   Abgrall Pꎬ Gue AM. Lab ̄on ̄chip technologies:
making a microfluidic network and coupling it into
a complete microsystem ̄a review [ J] . J Micro ̄
mech Microengꎬ 2007ꎬ 17(5): R15.
[34]   Sieben VJꎬ Debes ̄Marun CSꎬ Pilarski LMꎬ Back ̄
house CJ. An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chip for chro ̄
mosome enumeration using fluorescence in situ hy ̄
bridization[J]. Lab Chipꎬ 2008ꎬ 8(12): 2151-
2156.
(责任编辑: 刘艳玲)
402 植 物 科 学 学 报 第 3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