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GAMETO-SOMATIC HYBRIDIZATION IN ANGIOSPERM

被子植物配子-体细胞杂交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全 文 :武汉植物学研究    ,  ! ∀# ∃ % & ∋ 一 & #
( ) ∗ +, − . )/ 0 ∗ 1− , 2 ) 3− , 45 − . 6 7 87 − +5 1
被子植物配子 一体细胞杂交
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
李 昌功
∀武汉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室 武汉 9 #: : &∃
; 6 < = 6 > ?? ≅ Α Β ; 6 < ?; > Χ Δ
Ε Φ 2 6 ΓΒ ΓΗ ≅ Δ Γ< Α ΓΑ
< Ι = ≅ ϑ > Δ < 一?< ϑ ≅ Δ ΓΧ
≅ Α = Γ< ?; > 6 ϑ
Κ  Χ 1 − , Λ Λ ) , Λ
∀加加+ − +) 即 ( ;.− , % 3 6 学+3, Μ ∗ 5 +4Ν ) 2 4) .) ΛΟ , Χ<. .。酬 硕 Κ 4Π7 ? 7 4尸, % % 7 , 0 ∗ 1 − , % Θ , % 4Ν 7 + 8 43Ο 0 ∗ 1 − , 9 # :: & ∃
关键词 配子 一体细胞杂交 , 异核体 , 三倍体杂种
Ρ 7 Ο Σ ) + Μ 8 = − Τ 7 3 ) 一8 ) Τ − 3 47 1Ο Υ +4Μ 4ς − 34) , , Ε 7 37 + ) Ω − + Ο) , , Δ + 4;.) 4Μ
;7 ,3 −. 和 ;) Σ 7 + 于   Ξ ! 年提出用植物的单倍体原生质体 , 与二倍体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产生三倍
体植株 , 以用于限量基因转移研究的设想〔, 〕。次年粘毛烟草∀Α 45) 34−, − Λ .∗3 4,) 8−∃ 小饱子四分体原生质体
与烟草∀Α Ψ 3− 3−5 ∗ Τ ∃的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 , 就成功地得到了三倍体杂种植株 , 并被称为配子一体细胞杂
交∀Λ − Τ 7 3 ) 一 8 ) Τ − 345 1Ο Υ + 4Μ 4ς − 3 4) , ∃〔, 〕 , 以区别于常规的体细胞杂交 。 小袍子四分体并不是配子 , 它与游离
花粉 、生殖细胞 、精子和 卵细胞 、助细胞 、中央细胞等均属广义的性细胞范畴〔# , 。 性细胞原生质体与体细
胞的融合沿用了配子一体细胞杂交的称谓 。 配子 一体细胞杂交∀以下简为配 一体杂交 ∃研究是植物性细胞操
作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 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 表  对 : 年来本领域的研究作了统计 , 共有 9 科
∀茄科 、十字花科 、芸香科和禾本科 ∃ , Ξ 种植物性细胞的 Ξ 个不同组合的配 一体杂交实验 , 涉及几乎所有
广义的性细胞与体细胞的种问或种内的融合 。
植物配 一体杂交是在体细胞杂交研究与性细胞操作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既具有体细胞原生质
体融合的诸多优点〔9 〕 , 又有其独特之处 。 如必须借助具分裂能力的体细胞来带动异核体的分裂 、分化 , 可
直接产生三倍体等 , 有希望成为细胞工程的新的实验体系 。 在体细胞杂交或花粉原生质体方面的综述文
章中曾简要涉及到配一体杂交的一些进展 〔卜 ! 〕。 但近 几年来又有了较迅速的发展 , 幼嫩花粉 、成熟花粉原
生质体与体细胞原生质体杂交相继成功〔∋ ” 〕。 笔者拟就配 一体杂交研究作一综述如下 。
收稿 日 %    ∋ 一 : !一  ! , 修回 日 %   ∋ 一 : Ξ 一 & Ξ 。 作者 % 男 , # & 岁 , 副教授 ∀博士 ∃ 。
Ψ 湖北省 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项 目。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 卷
表  被子植物配子一体细胞杂交实验
Δ − Υ .7  > Ζ [ 7 +4Τ 7 , 3 8 ) , Λ − Τ 7 3) 一8) Τ − 347 1Ο Υ +4Μ 4ς − 34) , 4, − , Λ 4) 8 [ 7 +Τ
亲本 Ψ
; − + 7 , 3 8
性细胞类型?7 Ζ ∗ − .7 7.. 结6 7 作者≅ ∗ 31) + 8
粘毛烟草 ∴ 烟草 Α 45 )3 4− 二 − Λ ς∗ +4” ) 8 − ∴ Α Ψ +−加5 ∗ Τ
矮牵牛 ∴ 矮牵牛 尸73 ∗, .4− 1Ο Υ月Μ 口∴ 尸Ψ 勺占月已口
矮牵牛 ∴ 小花矮牵牛 尸73 瀚4− 1夕Υ+ ‘Μ − 十尸 Ψ 户−。‘刀。+−
烟草 ∴ 黄花烟草 Α 45 )3 4,. − 3 −如7 ∗ Τ ∴ Α Ψ +∗ 8 347 −
玉米 ∴ 玉米 Η 7− Τ 口夕8 ∴ & Ψ Τ −Ο %
石蒜 ∴ 石蒜 勿‘)+ 48 +− Μ 4− 3− ∴ Κ Ψ +− Μ4 − 3−
石蒜 ∴ 甘蓝型油菜勿‘。 + 48 +− Μ 4− 3 − ∴ 2 +− 8 45− , 妙∗ 8
唐营蒲十唐曹蒲 = .− Μ4) .∗8 Λ− , Μ− 。翻84 ∴ = Ψ Λ− , Μ− ] 泊
青菜 ∴ 甘蓝型油菜 2 +− ] 5 1 4, 7 , %84 ∴ 2 Ψ , 妒。烟草 ∴ 烟草 Α介。 34− , − 3 −加5 ∗ Τ ∴ 刀 Ψ +−如7 ∗ Τ
烟草 ∴ 烟草 Α 介。 +4− ) − + −加5 ∗氛∴ Α Ψ 3−如5 ∗ Τ
玉米 ∴ 玉米 Η 7− Τ 口Ο 8 ∴ Η Ψ Τ 口Ο‘
烟草 ∴ 白花丹烟草 Α 45 ) 34− ” − 3− 如7 ∗ Τ ∴ Α Ψ [.∗ Τ 加Λ4 , 确石−
“平户 ”文旦 ∀抽∃ ∴ 甜橙 54 3二 脚, Μ4 % ∴ 5 Ψ 84 ) ,8 48
烟草∴ 黄花烟草 Α 45 ) 34− ,− 3− 加5∗ Τ ∴ Α Ψ +咖5−烟草∴ 黄花烟草 Α 介) 34− , % 。 , −加7 ∗ Τ ∴ Α Ψ + ∗ 83 45 −
青菜∴ 芥菜型油菜 2 ) 884 5 − 5 14, 7 , % !! ∴ 召Ψ , ∗ , 5 7 −
小抱子四分体
小抱子 四分体
小抱子 四分体
小抱子四分体
精子
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
精细胞
幼嫩花粉
卵细胞 、助细胞
中央细胞
卵细胞
成熟花粉
小抱子四分体
成熟花粉
幼嫩花粉
幼嫩花粉
植株
植株
植株
植株
植株
细胞团
植株
胚状体
植株
愈伤
;4+ + 47 , ; ) Σ 7 + ,   Ξ ∋
Κ 7 7 , ;) Σ 7 + ,   Ξ Ξ
Γ 7 7 , ;) Σ 7 + ,   Ξ Ξ
;7 , 3 − .73 − Κ ,  Ξ Ξ
Ρ + − , ς 7 3 − Κ ,    
吴新莉 , 周嫦 ,    
吴新莉 , 周嫦 ,    
莫永胜 , 杨弘远 ,    &
李昌功等 ,    9
孙蒙祥等 ,    !
孙蒙样等 ,    !
Ρ + − , ς 73 −Κ ,   !
Β7 8 [ + 7 ς 73 − .Ψ ,    !
邓秀新等 ,    !
卢萍等 ,    ∋
卢萍等 ,    ∋
李昌功等 ,   ∋
前者为性细胞原生质体的供体 , 后者为体细胞原生质体的供体 ⊥ , Ψ “一 ”表示培养无分裂或未进行培养 Ψ
Δ 17 Π) + Τ 7 + 8 [ 7 7 47 8 ! 31 7 Μ) , ) + [ .− , 3 ) Π Λ − Τ 7 3 47 [ + ) 3 ) [ .− 8 3 , − , Μ 317 .− 37 + ! 31− 3 ) Π 8 ) Τ − 3 47 [ + ) 3) [ .− 8 3 ⊥
“一 ”Γ, Μ 47 − 37 8 31 − 3 317 + 7 Σ − 8 , ) 7 7..Μ 4Ν48 4) , Μ ∗ + 4, Λ 7 ∗ .3 ∗ + 7 ) + ,) 7 ∗ .3 ∗ + 7 Ψ
融合方法
配子 一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主要借鉴了体细胞原生质体的融合方法 。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自 :
年代的 Α − Α < % 法成功以来〔幻 , 又相继建立了聚乙二醇 ∀;> = ∃法 、高 [Ε _高 Χ− Η十法 、 电融合法等融合方
法闭 。 成对原生质体的微电融合技术〔, , , 以及聚乙二醇诱导成对原生质体融合的成功〔, 。, , 使得原生质体
融合技术更加精确化 。 性细胞原生质体对融合处理很敏感 , 易于与其它原生质体融合‘, ’〕 Ψ 同时由于其形
态 、比重等多与体细胞原生质体不同 , 致使配 一体杂交中的融合技术与体细胞杂交的有所差别 。 不同的融
合处理方式 、原生质体的密度与比率以及融合诱导剂浓度等均影响其融合效果 。
早期的小饱子四分体原生质体与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是用高 [ Ε _高 5 − Η ∴ 法 〔, ·” 〕或低 ;> = 高 [ Ε _
高 Χ− , ∴ 法〔, & · ”〕取得成功的 。 其小饱子四分体原生质体直接在酶液中与体细胞原生质体混合后即诱导融
合 。 也有用各种浓度的 ;> = 处理 , 迅即导致小饱子四分体原生质体降解的报道 〔, ’〕Ψ 但“平户”文旦 ∀抽∃
的小抱子四分体原生质体却是经二次洗涤后 , 再与体细胞原生质体以 ;> = 诱导融合成功的〔, ‘〕。 游离花
粉原生质体较耐操作处理 , ;> = 法 、高 [Ε _ 高 Χ − , 十法均能诱导其与体细胞原生质体的融合∀∋Ψ , “一” , 。 李昌
功等〔,幻详细研究了以 ;> = 法为主的融合处理 %  小规模融合法〔, , , ,  向原生质体混合液滴加 !∀ 融
合液法 , # 将原生质体混合液滴于 ! ∀ 液之上 , 以及∃ ! ∀ 法与高 % & ∋ 高 () , ∗法相配合 + 种方法对青
菜幼嫩花粉原生质体与芥菜下胚轴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 。 发现由于幼嫩花粉原生质体与下胚轴原生质
体在大小 、比重等方面相差悬殊 , 后加的 ! ∀ 溶液迅速将下胚轴原生质体推向周围 , 而花粉原生质体基
本上保持不动 , 二者相互接触的机会甚少 , 以致异源融合率很低 。 # 法中两种原生质体在 ! ∀ 液面上向
周边扩散 , 在运动中接触的机会增多 , 从而得到较好的异源融合效果 。 精子 、生殖细胞与体细胞原生质体
的融合是以 “小规模融合法 ”诱导成功的〔,− ·, , 〕。 由于卵细胞 、助细胞 、中央细胞的数量少且分离较为困难 ,
第 # 期 李昌功 %被子植物配子一体细胞杂交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其与体细胞原生质体的融合是以微电融合法 , 或 ;> = 诱导的成对原生质体融合法取得成功的〔& , ·&#∃ Ψ 玉
米精细胞与胞质体融合进行细胞重建所用的也是微电融合法〔川 。
配一体杂交中两种原生质体的比率也是影响融合效果的重要因素 。 性细胞原生质体往往形体小而 比
重大 。 为了提高异源融合率 , 通常在提高前者密度的同时 , 相对降低后者的密度 , 以寻求其最佳 比
例〔‘·州 Ψ 青菜幼嫩花粉原生质体与甘蓝型油菜下胚轴原生质体以比率  % ∋ 时的异源融合率最高 , 达
!& Ψ ⎯ 〔幻 Ψ 所用融合诱导剂的浓度 、添加 Β ϑ ?< , 以及原生质体的状态等也影响融合效果 。 芸苔属花粉α
体细胞杂交中 , 以 9: 纬;> = 与 : 写Β ϑ?< 配合使用时诱导融合的效果较好∀Ξ , 。
总之 , 配一体杂交的融合技术已有了一些成功的探索 , 但要获得较好的异源融合效果 , 需根据性细胞
原生质体的种类 、数量 、形体大小 、 比重等因素的不同来选择适合的方法 。
& 异源融合体的筛选 、培养与植株再生
异源融合体的筛选是配一体杂交成功的关键之一用异硫氰酸荧光素∀ΙΓ Δ Χ ∃或 Β ≅;Γ 预染性细胞原
生质体后 , 再与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 , 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清楚地鉴定异源融合的完成〔‘, &:/ Ψ 重点需解
决的是如何筛选出异核体并进行培养 。
迄今所有的性细胞原生质体中 , 仅幼嫩花粉原 生质体与卵细胞培养启动了一 至数次细胞分
裂∀∋, ” Ψ&! , , 尚无再生植株的报道 。因而配一体杂交中融合体的筛选 , 只需考虑如何去除体细胞一方亲本 。这
就比体细胞杂交中异核体的筛选相对简单 。 用营养缺陷型 ∀Α + 一 ∃ 、白化突变体作体细胞原生质体的供
体 , 与小抱子四分体原生质体融合取得烟草属与矮牵牛属配一体杂交的成功〔& ·” ”” ⊥ 以显性抗性基因
以Τ 十或 ? + ∴ ∃材料作 为小抱子 四 分体原生质 体的供体 , 与正常体 细胞原 生质体融合也 得 到成
功〔 · ” · , ’, ’‘〕 Ψ 上述实验均是在培养过程中采用特殊培养基 ∀如添加抗生素∃ , 抑制亲本体细胞原生质体的
发育 , 只允许异核体发育成杂种细胞系并进而再生植株 。 借助微电融合技术 , 一对一的卵细胞一体细胞原
生质体直接形成异核体3&# 〕。 芸苔属 、柑桔属的配 一体杂交中 , 则未经任何筛选 , 而是于愈击组织 、胚状体或
植株水平上作杂种鉴定“ ·’‘· ” , Ψ 显然 , 准确的异核体筛选措施的应用减轻了最后鉴定的工作量 , 而成对
原生质体微融合法直接得到异核体则无疑更具优越性 Ψ
配一体杂交中异核体的培养 , 大多采用了与其体细胞亲本原生质体类似的方法 。 主要是液体浅层培
养法 〔, ·‘· , ”’一 , “·’Ξ , 。 仅  例采用了看护培养法 〔, , , Ψ
从现有培养成功的配 一体杂交实例看 , 培养过程中异核体的发育 , 大多均是异核体发生细胞分裂形
成愈伤组织 , 进而诱导出植株 。 有趣的是 “平户 ”文旦 ∀抽∃小饱子四分体原生质体与 “伏令夏 ”甜橙的悬浮
系原生质体的融合体 , 在培养过程中首先出芽 , 并逐渐伸长形成花粉管状结构 , 然后再进行细胞分裂形
成细胞团 , 甚至有些管状结构也分裂产生了细胞团 。 这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细胞学现象〔,们 。 烟草属
的成熟花粉原生质体与体细胞原生质体的融合体在培养中有不同的结果见诸报道 Ψ Β7 8; +7 % 等培养烟草
的成熟花粉原生质体与白花丹烟草的体细胞原生质体的融合体 , 形成了愈伤组织并再生了杂种植株〔” 。
而卢萍等报道烟草的成熟花粉原生质体与黄花烟草的体细胞原生质体的融合体 , 在培养中仅形成花粉
管状结构 , 生殖细胞在管内分裂产生一对精子 , 最后管状结构破裂〔, 幻 。上述结果表明花粉一体细胞的融合
体发育过程中 , 花粉原生质体的沿配子体途径发育的能力仍可保持并得到不同程度地体现 。
现有的配一体杂交实验中 , 仅小抱子四分体 、幼嫩花粉与成熟花粉的原生质体 , 与体细胞原生质体融
合后再生了植株 ∀或胚状体∃ , 而且能再生植株的细胞系往往不多 。 如首例配一体杂交成功的实验中 , 只产
生了  个细胞系 , 诱导出了 ! 棵植株 3Η∃ ⊥首次芸苔属花粉一体细胞杂交形成了 # 个 细胞系 , 其中 9 个出
芽 , 最终得到了 # 个小植株〔‘〕。 多数配 一体杂交均是先形成愈伤组织 , 再诱导出植株 ⊥ 仅柑桔属的配一体杂
交直接产生了胚状体〔, ,∃ 。 玉米卵细胞一体细胞杂交已形成了小细胞团 〔&幻 。 其它性细胞与体细胞的杂交已
有了一些探索 , 尚无再生植株的报道 。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 卷
# 再生植株的杂种鉴定
配一体杂交再生植株的杂种鉴定 , 所用的方法基本与体细胞杂交的相同 , 通常也是从形态学 、 细胞
学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的 。 理论上配一体杂交主要是产生三倍体和三倍体以上的种间或种
内杂种植株 , 现有的配一体杂交所得到的植株的染色体计数均证实了这一点 。 配 一体杂交植株的形体一般
较小 , 叶片与花的形态居双亲之间 , 其花粉的生活力或有〔, · & 〕 , 或无〔,” ’# 〕, 或花粉败育〔” 。 芸苔属花粉一体
细胞杂交形成的异源三倍体植株还产生了无籽果实 , 异源 四倍体植株则结实正常〔川 。 生物化学技术的
运 用 , 为配 一体杂种特性的鉴定提供了酶 ∀如过氧化物酶同功酶 、醋酶同功酶∃或蛋 白质等方面的佐
证〔& · ∋ · ’〕。 而 Β Α ≅ 分子杂交 、 6 ≅ ;Β 标记∀+ − , Μ ) Τ − Τ [.4Π47 Μ [ ) .ΟΤ ) +[ 1 47 Β Α ≅ Τ − +Ω 7 + 8 ∃等分子生物学技
术 , 则为杂种特性的鉴定提供了 Β Α ≅ 分子水平的直接证据 ‘, , &幻 。 ;7, 3−. 等对配 一体杂种植株的细胞器遗
传进行研究发现 , 杂种植株不含小饱子四分体亲本的叶绿体 Β Α ≅ , 仅有体细胞供体的叶绿体 Β Α ≅ ⊥ 同
时只有部分杂种植株含小抱子四分体亲本的线粒体 Β Α ≅ 〔& / 。 叶绿体分离是体细胞杂交中的普遍现
象〔‘〕 , 但至今尚未弄清其遗传规律 Ψ 配 一体杂交中的研究就更少 。倘若是由于配子原生质体中叶绿体基因
组的匾乏 ∀可能仅含原质体∃ , 而使得在异核体发育中 , 其表达被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表达所抑制 , 这
就有可能使性细胞具有类似核质体的功用 , 或成为胞质基因转移的良好受体系统 。
9 展望
综上所述 , 配一体杂交研究已得到了较全面的开展 , 尤以雄性生殖系统细胞的配一体杂交研究居领先
地位 。 这可能与其数量大 、来源广且易于获得有关 。 配一体杂交的成功克服了有性杂交的不亲和障碍 , 产
生了三倍体杂种植株 , 成为三倍体育种的一条新途径 。可以称为近年来原生质体融合领域的一项显著成
就 。 作为植物生殖细胞生物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 , 它也将有助于揭示植物受精生物学的一些新规律〔们 。
诚然 , 由于三倍体杂种植株往往不结种子 , 这对重要粮油作物的育种研究没有多少实际价值 。 但配 一体杂
交形成三倍体杂种植株的高度不育 、产生无籽果实 , 可以克服多胚性干扰 , 其后代的变异幅度小〔川 , 则
对树木果品类作物的品种选育无疑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将性细胞原生质体与其它单倍性原生质体融合产生二倍体杂种 , 可望代替正常的有性生殖 , 成为育
种的一条新途径 ∀可称之为准性生殖 ∃ 。 这对于克服有性杂交的不亲和性 , 产生新的品种或复合物种 , 对
重要农作物的种质改良 , 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将幼嫩花粉原生质体与含特定胞质基因的胞质体融合 ,
产生单倍体胞质杂种〔, 〕 , 有希望成为单倍体育种与胞质基因直接转移的结合点和新体系 。 把优良的核基
因与胞质基因融为一体 , 这对细胞工程应用于育种实践将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 。 上述研究对体外受精作
用与细胞重组等理论问题的研究 , 亦将具有借鉴或推动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7 , 3− . Β , Χ ) 7 Ω 4, Λ > Χ Ψ ? ) Τ 7 +17 ) + 7 3 47 − . − , Μ [ + − 7 3 47 − . [) 8 8 4Υ 4.43 47 8 ) Π [ .− , 3 Λ 7 , 7 3 .7 Τ − , .[ ∗ .− 3 .) , ∗ 8 4, Λ [ +) 3 ) [ .− 8 3 8 ·
Ε 7 +7 Μ 4+− 8 ∀? ∗ [ [.∃ ,   Ξ ! , # % Ξ #一  &
;4+ + 47 ≅ , ;) Σ 7 + ( 2 Ψ Δ 17 [ + ) Μ ∗ 7 3 4) , ) Π 3+ 4[ .) 4Μ 8 ) Τ − +47 1 Ο Υ + 4Μ [ .− , 3 8 ∀Α 45 )3 4− , % − Λ .∗ + 4, ) 8 − ∀, % ∃ ∴ Α Ψ +− Υ− 5 ∗ 加 ∀& , % ∃ ∃Ν 4−
Λ − Τ 7 3 ) % 8 ) , 4 − 3 47 [ + ) 3 ) [ .− 8 3 Π∗ 8 4) , Ψ 了’1。。+ 月;;Γ = + , , 7 + ,   Ξ ∋ , & % 9 Ξ一 ! &
周嫦 , 杨弘远 Ψ 植物性细胞操作的研究进展 Ψ 见 % 郑国 错 , 翟中和 主编 Ψ 细胞生物学进展 ∀第 # 卷 ∃ Ψ 北京 % 高等教育出
版社 ,    # Ψ & : 一 & & &
贾敬芬 Ψ 植物体细胞杂交研究进展 Ψ 见 % 郑国 铝 , 翟 中和主编 Ψ 细胞生物学进 展 ∀第 # 卷 ∃ Ψ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Ψ & &# ] & ∋ &
周嫦 Ψ 花粉原生质体研究 Ψ 见 % 孙勇如 , 安锡培主编 Ψ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 Ψ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Ψ & 一 &Ξ
第 # 期 李昌功 % 被子植物配子 一体细胞杂交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 #
∋ 李昌功 , 周嫦 , 杨弘远 Ψ 芸苔属花粉一下胚轴原生质体融合再生杂种小植株 Ψ 植物学报 ,   9 , #‘%  :! ]  :
Β7 8 [ + 7 ς 2 , Χ1∗ [ 7 − , ϑ Χ , β 7 + Τ 7 ∗ .7 , ≅ 73 − .Ψ 6 7 Λ 7 , 7 + − 3 4) , − , Μ 71− 7 3 7 + 4ς− 3 4) , ) Π [ .− , 38 [+ ) Μ ∗ 7 7Μ Π+ ) Τ Τ − 3 ∗ + 7 3) α
Υ − 7 7 ) [ ) ..7 , [ +) 3) ;.− 8 3 8 Ν 4− Λ − Τ 7 3 ) 8 ) Τ − 3 47 1Ο Υ + 4Μ 4ς − 34) , Ψ ; .− , 王3 Χ7 . 6 7; ,   ! ,  9 % & : 9 ] & : 
Ξ ;) Σ 7 + ( 2 , Χ ∗ Τ Τ 4, 8 2 > , Χ)5 Ω 4, Λ > Χ Ψ Ι ∗ 8 4) , ) Π 48 ) .− 37 Μ [ .− , 3 [ + ) 3 ) [ .− 8 3 8 Ψ Α − 3 ∗ +7 ∀Γ碑) , Μ ) , ∃ ,   : , & & ! %  :  ∋ ]
 : Ξ
 Ρ ) ) [ Ε Θ , Β 4+ Ω ( , 0 ) .Π Β 73 − .Ψ ?) Τ− 3 47 1ΟΥ + 4Μ 4ς − 3 4) , ) Π 3Σ ) 8 7.7 7 3 7 Μ 84, Λ .7 7 7 ..8 Ψ 〔艳“ 2 4). ., 3 6 叻 ,  Ξ# , %  & #
]   & Ξ
: 孙蒙祥 , 杨弘远 , 周嫦 Ψ 用聚乙二醇诱导选定的成对原生质体间的融合 Ψ 植物学报 ,   9 , #‘% 9 Ξ ] 9 #
  ;7 , 3 − . Β , ϑ ∗ Ω1 ) [ − Μ 1Ο − Ο ≅ , = + ) Ν 7 + ≅ 7 3 − . Ψ ≅ 8 7 .7 7 3 4) , Τ 7 31) Μ Π) + 31 7 8Ο , 31 7 8 48 ) Π 3 + 4[ .) 4Μ 8 Υ Ο Π∗ 8 4) , ) Π Τ 4α
7 + ) 8;) +7 [ + ) 3 ) [ .− 8 3 8 ∀, ∃ Σ 431 8 ) Τ − 3 47 7 7.. [ + ) 3) [ .− 8 38 ∀& , ∃ Ψ ,1己) + 月; Γ = 7 , % 7 3 ,  Ξ Ξ , ∋ % &# ] & 9 #
 & Κ 7 7 Χ Ε , ; ) Σ 7 + ( 2 Ψ Γ, 37 + 8 [ 7 7 4Π47 Λ − Τ 7 3 ) 8 ) Τ − 347 1Ο Υ+ 4Μ 4ς − 34) , 4, ; 7 3∗ ” 4− 1ΟΥ + 4Μ − Ψ ;.− , 3 Χ7 . 6 7; ,  Ξ Ξ , %  ]  Ξ
 # Γ 7 7 Χ Ε , ; ) Σ 7 + ( 2 Ψ Γ, 3 +− 一− , Μ 4, 3 7 + 8 [ 7 7 4Π47 Λ − Τ 7 3 ) 8 ) Τ − 3 47 1 Ο Υ + 4Μ 4ς− 34) , Σ 4314, ; 7 3∗ , 4− Ψ ;.− , + Χ 7 .. Δ 48 8 < + Λ − ,
Χ ∗ .3 ∗ +7 ,   Ξ Ξ , & %  ] & : :
&9 邓秀新 , = + ) 8 8 7 + ( 0 , = Τ 43 37 + Ι = Ψ 柑桔种 .’7Μ 体配融合及培养研究 Ψ 遗传学报 ,   ! , & & % #  ∋ ] #& 
巧 卢萍 , 周嫦 , 杨弘远 Ψ 烟草属花粉 一叶肉原生质体的融合及杂种植株再生 Ψ 植物学报 ,   ∋ , #Ξ % # 9& 一# 9∋
 ∋ 卢萍 , 周嫦 , 杨弘远 Ψ 烟草属花粉原生质体与叶肉原 生质体的融合及培养早期变化 Ψ 植物研究 ,  ∋ , 巧 % ∋ ] ”
 块8 [ + 7 ς 2 Ψ Χ1∗ [ 7 − ∗ Φ , 2< ∗ Λ 4, ( ; Ψ ;+ 7 [ − + − 3 4) , − , Μ Π∗ 84) , [ + ) [ 7 + 347 8 ) Π[ + ) 3 ) [ .− 8 3 8 Π+) Τ Τ − 3 ∗ + 7 [ ) ..7 , ) ΠΑ4 7 ,
3 4− , 泣− 3− Υ− 5 ∗ Τ Ψ ; .− , + Χ7 . 6 7; ,    ! , 9 %    ] & : #
Ξ 李昌功 , 周嫦 , 杨弘远等 Ψ 青菜与芥菜花粉一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Ψ 武汉植物学研究 ,   ∋ , 9∀ 9∃ % & Ξ ] & #
  ; ) Σ7 + ( 2 , Χ1 − [ Τ − , ( β Ψ Γ8 ) .− 3 4) , , 7 ∗ .3 ∗ + 7 − , Μ Λ 7 , 7 3 47 Τ − , 4[ ∗ .− 34) , ) Π [ .− , 3 [ +) 3) [ .− 8 3 8 Ψ Γ, % Β 4Ζ ) , 6 ≅ 7 Μ Ψ ;.− , 3
Χ 7 .. Χ ∗ .3 ∗ + 7 % ≅ ; +− 7 3 47 − . ≅ [ [ + ) − 7 1 Ψ 0 − 814, Λ 3) , 【∃Χ % Γ6 Γ, ; + 7 8 8 ,  Ξ ! Ψ # ] ∋ ∋
& : 莫永胜 , 杨弘远 Ψ 几种具二细胞型花粉植物精细胞的分离和融合 Ψ 植物学报 ,   & , #9 % ∋ Ξ ] ∋ 
& 吴新莉 , 周嫦 Ψ 几种植物花粉生殖细胞的融合实验 , 植物学报 ,    , # % Ξ  ]  :9
& & Ρ + − , ς Ι , 0 47 Λ 7 , ; , Κ ) + ς Ε Ψ > − + .Ο 7Ο 3) .) Λ 47 −. 7 Ν 7 , 38 − Π3 7 + 4, Μ ∗ 7 3 4) , ) Π 7 7.. Μ 4Ν 48 4) , 4, 7 Λ Λ 7 7..8 − , Μ ς Ο Λ ) 3 7 Μ 7 Ν 7 .) [ α
Τ 7 , 3 Π) ..) Σ 4, Λ 4一% Ν43 +) Π7 + 3 4.4ς − 34) , Σ 431 − , Λ 4) 8 [ 7 + Τ Λ − Τ 7 38 Ψ ,1 7 ;.− , %3 了 ,   ! , Ξ %  ] & #
& # 孙蒙样 , 杨弘远 , 周嫦等 Ψ 烟草雌性细胞原生质体的融合实验 Ψ 植物学报 ,   ! , # % ] ∋
& 9 Ρ + − , ς > , 2− ∗ 3 ) + ( Ψ . ) + ς Ε Ψ > .7 7 3 + ) Π∗ 8 4) , 一Τ 7Μ 4− 3 7 Μ 3 +− , 8 4Τ 48 8 4) , ) Π 7Ο 3) [ .− 8 Τ 47 ) + Λ − , 7 .Γ7 8 31+ ) ∗ Λ 1 317 4, Ν4 ++) Π7 + α
34.4ς− 3 4) , [ + ) 7 7 8 8 , Π∗ 8 4) , ) Π 8 [ 7 + Τ 7 7 ..8 Σ 431 8 丫, 7 + Λ 4Μ 8 − , Μ 7 7 , 3+ −. 7 7 ..8 − , Μ 7 7 .. +7 7 ) , 8 343 ∗ 3 4) , 4, Τ −4ς 7 Ψ ? 7 Ζ ;.− , +
6 7; ,     , 9 %  一 & 
&! 周嫦 Ψ 聋草花粉原生质体培养启动胚胎发生分裂 Ψ 植物学报 ,   Ξ , # % 9 : 一 9 #
& ∋ ;7 , 3 − .Β , ; +− Μ 1 − , ≅ Ρ , ϑ ∗ Ω1 ) [ − Μ Ο− Ο Ψ Δ + − , 8 Τ 48 8 4) , ) Π ) + Λ − , 7 ..7 8 4, 3+ 4[ .) 4Μ 8 [+)Μ ∗ 7 7 Μ Υ Ο Λ − Τ 7 3) 8 ) Τ − 3 47 Π∗ 8 4) , 8
) Π 3Σ ) Α ς5)3 4− , % − 8 [ 7 7 47 8 Ψ ,1 7) + 月; Γ =7 , 材 ,  Ξ  , Ξ % ! 9 ] ! ! &
& 李昌功 , 周嫦 , 杨弘远等 Ψ 芸苔属花粉 一体细胞杂种植株的生 长发育及分子生物学鉴 定Ψ 科学通报 ,  ∋ , 9 ∀9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