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墨西哥落羽杉中三个活性双黄酮研究



全 文 :墨西哥落羽杉中三个活性双黄酮研究!
张玉梅!,,谭宁华!!,黄火强!,,贾锐锐!,曾广智!,,嵇长久!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
摘要:从墨西哥落羽杉(!#$%&’( (’)*$+,’()枝叶中分离得到 ’ 个化合物,通过 )*、!+
,)-、+ ,)-以及与参考文献比较的方法鉴定它们分别为 ’个已知双黄酮,即:./012345.6
7310(!),8393:.;8<=45.7310 >(),&?,@69A/02BC5./012345.7310(#)。本文还对文献中 ./012345.6
7310的 D E !和 D E #!的碳谱数据归属进行了修正。体外生物活性筛选结果表明,这 ’个双
黄酮均为组织蛋白酶 F的抑制剂,其 GD$%值分别为 !H@$、!H#I和 %H$$/35JK;这 ’个双黄酮
均显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 !对肿瘤细胞株 FLD6I’的 GD$%值为 ’H$!/35JK,化
合物 对肿瘤细胞株 MN6( 的 GD$%值为 !!H!#/35JK,化合物 # 对肿瘤细胞株 >$&(、FOK6
@&%、+P!&$、MN6(的 GD$%值分别为 @H@&、!@H!#、!H&、!&H$&/35JK。其中双黄酮为组织
蛋白酶 F的新型天然抑制剂。
关键词:墨西哥落羽杉;双黄酮;组织蛋白酶 F的天然抑制剂;细胞毒活性
中图分类号:Q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E @%%(%%$)%! E %!%@ E %&
$%&’’ ()*+,-).’ ()/0+.*1’2 32*0+-’4 /&*5 !#$%&’( (’)*$+,’(
RM>,L S<6)0A!,,N>, ,A1T6M<.!,MP>,L M<36QA.1T!,,UG> -RO,L L<.1T6RBA!,,UG DB.1T6UA(! -,,. /.0 12$*,$*0 $3 450,$)5.(&6,*0 +% 47+, 8.6$’*).6 &+ 9.6, :5&+,/’+(&+; <+6,&,’,. $3 =$,+0,
:5&+.6. >)%.(0 $3 -)&.+).6,V<1/A1T #$%%&,DBA1.;
?*%’,. -)5$$7 $3 ,5. :5&+.6. >)%.(0 $3 -)&.+).6,F0AWA1T !%%%’(,DBA1.)
672-&+,-:FA45.7310= ./012345.7310(!),8393:.;8<=45.7310 >(),.19 &?,@69A/02BC5./012345.7310
(#)X0;0 A=35.209 .19 A9012A4A09 4;3/ 50.70= .19 Y;.1:B0= 34 !#$%&’( (’)*$+,’( Z G1 7A2;3 YA3.==.C
=:;001A1T,2B0 ;0=<52= A19A:.209 2B.2 ./012345.7310(!),8393:.;8<=45.7310 >().19 &?,@69A/02BC5.6
/012345.7310(#)=B3X09 =AT1A4A:.12 A1BAYA23;C .:2A7A2A0= 31 :.2B08=A1 F XA2B GD$% 7.5<0= 34 !H@$,!H#I .19
%H$$/35JK,;0=80:2A705C,XBA:B X0;0 10X 1.2<;.5 A1BAYA23;= 34 :.2B08=A1 FZ ! =B3X09 :C2323[A:A2C 31
:.1:0; :055 5A10 FLD6I’ XA2B GD$% 7.5<0 34 ’H$!/35JKZ =B3X09 :C2323[A:A2C 31 :.1:0; :055 5A10 MN6(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8(!):!%@ \ !!%
6,-+ (*-+1),+ 9:11+1),+
!
!! 通讯联系人 N3 XB3/ :3;;0=831901:0 =B3<59 Y0 .99;0==09Z N05:I# E I@! E $’I%%,].[:I# E I@! E $’I%%
O E /.A5:1B2.1^/.A5H_AYH.:H:1
收稿日期:%%& E !% E (,%%& E !! E 接受发表
作者简介:张玉梅(!(@’ E)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杉科植物化学和活性成分研究。
基金项目:本工作得到 I#’项目(%%!>>’&%!!)、中国科学院项目(V*D‘! E %( E %’ E !)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
物研究所与德国 F>SO-公司国际合作项目(FV E ($%!)的资助
!#$ %&’( )*+,- ./ 00102!3.+456 ! 7$.!-8 9:#.#.;9#-7 .< 9*<9-= 9-++ +<-7 >’?@,AB5CD?(E,FG0?’
*<8 HICE@ !#$ %&’( )*+,-7 ./ D1D?,0D102,0E1?E *<8 0?1’?!3.+45,=-7J-9#)-+:6
#$ %&’():!#$%&’( (’)*$+,’(;A/+*).<-7;K*#,=*+ <$L#.=7 ./ 9*#$-J7< A;&:#.#.;9#:
墨西哥落羽杉(!#$%&’( (’)*$+,’( I-<.=-)为杉科(I*;.8*9-*-)落羽杉属落叶大型
乔木,原产北美(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0@DM),是墨西哥的典型树种,其
叶和果实在当地民间入药(N*3.7等,0@M?)。人们对该种的化学研究工作鲜见报道,到
目前为止,从该种中分离得到了 2个双黄酮(%7$=*#,++*$等,0@DM)和 0个新的二萜类化合
物(N*3.7等,0@M?)。作为我们系统的杉科植物的化学和活性成分研究计划(O$*E((?),本文对墨西哥落羽杉的枝叶进行了较深入的化学和生物活性研究,从中分离鉴定
了 *3-<#./+*).<-,J.8.9*=J,7/+*).<- >和 ?Q,DC83-#$:+*3-<#./+*).<- R个已知双黄酮;并发现
这 R个双黄酮均为新的组织蛋白酶 A的天然抑制剂,还具有细胞毒活性。本文介绍这 R个
化合物的分离、结构鉴定以及生物活性筛选结果。
* 化合物结构鉴定
化合物 *,黄色无定型粉末,分子式为
&R(H0M S0(。T>AU CVW显示其准分子离子峰为
(4 -(X):’RD[V U 0]Y(’@)。其碳谱数据
除& U E#0RE1M和& U 2#0EM1@与文献数据
& U E#0ED1@和& U 2#0R012有差异外,其
它与文献(&$*=等,0@DD)报道一致。
由其氢谱数据可见,H U 2#D1MR(0H,
88,Z [ E1R,M1D H\)与H U ’#D1(D(0H,
8,Z [ M12 H\)应为邻位偶合,H U E#D1@E(0H,8,Z [ E1R H\)与H U 2#D1MR(0H,
88,Z [ E1R,M1D H\)应为间位偶合。且 &SW]谱也显示H U 2#D1MR(0H,88,Z [ E1R,
M1D H\)与H U ’#D1(D(0H,8,Z [ M12 H\)有明显相关,而H U E#D1@E(0H,8,Z [
E1R H\)与H U ’#D1(D(0H,8,Z [ M12 H\)没有相关。因此,文献碳谱数据& U E#
0ED1@和& U 2#0R012的归属应该被更正为& U E#0R012和& U 2#0ED1@。由此,化合
物 *被确定为 *3-<#./+*).<-(&$*=等,0@DD)。
化合物 +,淡黄色无定型粉末,分子式为 &R0HE(S0(。T>AU CVW显示其准分子离子峰为
(4 -(X):’’0[V U 0]Y(0(()。将其碳谱数据与化合物 *进行比较,该化合物多了一个
&CSV- ’21E,且从 HVA&相关可知&CSV- ’21E与& U ?Q 02?10相连。因此,该化合物被
确定为 J.8.9*=J,7/+*).<- >(^*8-_ ‘ a,<<,0@M@)。
化合物 !,淡黄色无定型粉末,分子式为 &REHEES0(。T>AU CVW显示其准分子离子峰为
(4 -(X):’2’[V U 0]Y(?@)。将其碳谱数据与化合物 +进行比较,该化合物多了一个
&CSV- ’’1’,且从 HVA&相关可知&CSV- ’’1’与& U D 02(1’相连。因此,该化合物被
确定为 ?Q,DC83-#$:+*3-<#./+*).<-(^*8-_ ‘ a,<<,0@M@)。
M(0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ED卷
! 实验部分
熔点用日本产 !#!$%&!’()*+,-型显微熔点仪测定,温度未校正;质谱(.!)用 /0 $1234567)8---
型质谱仪测定,采用 9$:技术测定;核磁共振谱用 :;1<6; $.),--和 =>?)@--超导核磁共振仪测定,A.!
为内标;薄层色谱硅胶和柱色谱硅胶由青岛美晶化工厂生产;!65BCD6E F’)+-为 GBC;HC7IC公司生产。
墨西哥落羽杉枝叶于 +--+年 J月 +K日采自昆明植物园(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
岳中枢副研究员鉴定),样品干燥粉碎后(*+LJ (8 N @- F),过滤后减压浓缩,得到的 *JJ M丙酮提取物用硅胶层析柱以氯仿、氯仿 O甲醇(KP* Q *P*)和
甲醇梯度洗脱,得到组分 $)F,其中组分 ’(++ M)再分别用硅胶柱(氯仿 O 甲醇(R P *)、氯仿 O 丙酮
(8L@ P*))和 !65BCD6E F’)+-凝胶柱(甲醇 O水(* P *))反复层析,分离纯化得到 8个双黄酮类化合物
(8- HM)、!(8R HM)、#(+J HM)。
化合物 ,S8- ’*J (*-,黄色无定型粉末(S’8(’),H5 +KJ O 8--T,[!]*ULJ= : V ULU*W( ! -L+8,
S@’@X)。9$:O ).! Y #(Z):@8U[.O *]V(@K),@-8(**),,U8(*-),,-*(*R),88K(+U),8+@(+@),
+J8(*8),+@8(*R),++U(+R),+-@(*U),*J8(8+),*,K(8+),*-K(*--),U@(U+)。 *8 S X.>
(S=8(=):*R@LJ(S O +),*-8L@(S O 8),*J,L+(S O ,),*R+L,(S O @),*--L+(S O R),*R8L*(S O U),
*-@LR(S O J),*@RL@(S O K),*-@L@(S O *-),*+8L@(S O *[),*+KL8(S O +[,R[),**RLK(S O 8[,@[),
*R+L@(S O ,[),*RRL-(S O +\),*-,L+(S O 8\),*J8LJ(S O ,\),*R8L,(S O @\),*--L8(S O R\),*RRL+(S
O U\),K@L+(S O J\),*@KL,(S O K\),*-@L8(S O *-\),*+8L8(S O *#),*8+LJ(S O +#),*+*L@(S O 8#),
*R-LJ(S O ,#),**UL@(S O @#),*+JLK(S O R#)。*’ X.>(S=8(=):RL@@(*’,4,’ O 8),RL8,(*’,
4,’O R),UL,J(+’,D,] ^ JLJ ’_,’ O +[,R[),RLU-(+’,DD,] ^ +LJ,**LR ’_,’ O 8[,@[),RL@R
(*’,4,’O 8\),RL*R(*’,D,] ^ +L* ’_,’O R\),RL8K(*’,D,] ^ +L* ’_,’ O J\),ULK+(*’,D,]
^ +L8 ’_,’O +#),UL-U(*’,D,] ^ JLR ’_,’O @#),ULJ8(*’,DD,] ^ +L8,JLU ’_,’ O R#)。上述数
据与文献(SBC;I等,*KUU)报道一致。
化合物 !,S8* ’+- (*-,淡黄色无定型粉末(S’8(’),H5 8+* O 8+8T,[!]*JL*= : V *@L8*W( ! -L+U,
S@’@X)。9$:O ).! Y #(Z):@@*[.O *]V(*--),@8U(U),8U@(**),R@(8)。*8 S X.>(S=8(= V =.)
!():*R@L+(S O +),*-,L8(S O 8),*J8LK(S O ,),*R8L*(S O @),*--L+(S O R),*R@LR(S O U),*-RL8
(S O J),*@RL@(S O K),*-@L+(S O *-),*+,LU(S O *[),*+KL+(S O +[,R[),**@LR(S O 8[,@[),*R,L*
(S O ,[),*RRL*(S O +\),*-,L8(S O 8\),*J8LR(S O ,\),*R+L,(S O @\),*-*L-(S O R\),*R@LU(S O U\),
K@L8(S O J\),*@KL8(S O K\),*-@L,(S O *-\),*++LJ(S O *#),*8+LJ(S O +#),*++L,(S O 8#),*R*LU
(S O ,#),**JL,(S O @#),*+JLU(S O R#),@RL+((.6)。*’ X.>(S=8(= V =.!():RLR@(*’,4,’ O
8),RL++(*’,4,’O R),ULRR(+’,D,] ^ JLU ’_,’O +[,R[),RLJR(+’,D,] ^ JLU ’_,’ O 8[,@[),
RLR@(*’,4,’O 8\),RL8R(*’,4,’O R\),RL8J(*’,4,’O J\),JL-8(*’,D,] ^ *LJ ’_,’ O +#),
UL*@(*’,D,] ^ JL@ ’_,’O @#),ULK8(*’,D,] ^ JL8 ’_,’ O R#),8LU@(8’,4,’)(.6)。上述数据
与文献(0CD6< ‘ a1Ibb,*KJK)报道一致。
化合物 #,S8+ ’++ (*-,淡黄色无定型粉末(S’8(’),H5 8*U O 8*KT,[!]*ULR= : V *@LK+W( ! -L+R,
S@’@X)。9$:O ).! Y #(Z):@R@[. O *]V (,K),@@*(+R),,@K(UR),,+U(*-),8,K(+K),8-@
(*U),+,*(*K),*K8(**),*@-(*--),*8@(*J),*-*(*,),J@(J)。*8 S X.>(=.!():*R*LJ(S O
+),*-8L+(S O 8),*J+L*(S O ,),*R8L*(S O @),KJLU(S O R),*R-L@(S O U),*-8LJ(S O J),*@,L,(S
O K),*-8LU(S O *-),*++LJ(S O *[),*+ULJ(S O +[,R[),**,LR(S O 8[,@[),*R+L+(S O ,[),*R*L@(S
O +\),*-8LU(S O 8\),*J*LJ(S O ,\),*R8L,(S O @\),KJLK(S O R\),*R,L+(S O U\),K,L*(S O J\),
*@UL,(S O K\),*-8LJ(S O *-\),*++LR(S O *#),*8-LK(S O +#),*+*LR(S O 8#),*R-LU(S O ,#),***LU
(S O @#),*+JL8(S O R#),@RL-(S)(.6),@@L@(S)(.6)。*’ X.>(=.!():RLJU(*’,4,’O 8),RL,-
K-**期 张玉梅等:墨西哥落羽杉中三个活性双黄酮研究
(!,#,$ %),&’()(*,+,, - &’. /, $ *0,%0),%’)!(*,+,, - .’( /, $ 10,(0),%’)2
(!,#,$ 13),%’!.(!,#,$ %3),%’4&(!,#, $ .3),.’24(!,#, $ *!),&’11(!,+,,
- .’( /,$ (!),.’!%(!,+,, - .’! /, $ %!),1’&&(1,#,5678),1’&1(1,#,5678)。
上述数据与文献(9:+8; < =>?@@,!).))报道一致。
! 生物活性研究
1个双黄酮分别用以下 &个体外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物活性筛选模型进行活性研究,
即抗肿瘤模型(AABC和 ADA*()、抗骨质疏松模型(AEC5F和 AE5GG)、代谢模型(HH!和
CI)和溶血栓模型(HEG),最后得到以下结果:在 AEC5F模型中(以 J8>K8KL?@为阳性对
照,I?MN: B)&.1),这 1个双黄酮均为组织蛋白酶 F的抑制剂,其 GA(2值分别为 !’&(、!’%.
和 2’((NOJPB;在 AABC模型中(以 L:QOJ为阳性对照,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
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黎胜红博士提供),这 1个双黄酮均显示一
定的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 对肿瘤细胞株 F9A5.*1(人胃腺癌细胞株)的 GA(2值为
1’(!NOJPB,化合物 #对肿瘤细胞株 C5*)(人结肠癌细胞株)的 GA(2值为 !!’!%NOJPB,
化合物 ! 对肿瘤细胞株 E(4)(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FRB5&42*(人肝癌细胞株)、
DS!4((人前列腺癌细胞株)、C5*) 的 GA(2值分别为 &’&4、!&’!%、!*’4*、!4’(4NOJPB。
其中双黄酮为组织蛋白酶 F的新型天然抑制剂。
致谢 文中化合物的[#]CD、7I和 T7U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
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组测定,生物活性筛选由该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活性筛选室完成。
〔参 考 文 献〕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V 中国植物志,第 &卷[7]V 北京:科学出版社,*.1—1!*
AW:X? Y7,GJZ:# 7,[:M@8X , ! #$,!)&&V IK8\LXO#\OKZ O] ^?]J:_:@O?+#[,]V %&’()&!*+,-’,$:!*&1—!*&.*
9:+8; HE,=>?@@ A,,!).)V F?]J:_O@8# O] C:QO+?:\8:8[,]V .+()&!*+)#$ /’,!*#+), #01 2)($(3’,%:1%(—1&*
G#WX:L>JJ:W ‘,U:WN:@ [,6;?M:a: 7, ! #$,!)&. V F?]J:_O@8# ]XON 4#5(1+6* *6)-(0#6*[,]V %&’()&!*+,-’,%:11(
U:NO# EU,R#\:N?JJ: R7,A:J+8XO@ ,, ! #$,!).4V .$5WZ+XOQZK?N:X5!(58@5!)5O?\ :\?+ ]XON 4#5(1+6* *6)-(0#6*[,]V %&’(7
)&!*+,-’,#!:!1*)—!112
bW:@M c7,C:@ T,8 7, ! #$,*224V I8d>O#8NK8X_?X8@ E,: @O_8J #K?XO\Z\J?\ \ONKO>@+ ]XON /!86(+# ,!*9!-:+-!0,[,]V 4!7
-#&!1-(0 ;!!-,,&’:41!)—41*!
2!!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