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23 期 2015 年 12 月
• 3570 •
不同植物基原金线莲生药鉴别
易 骏 1,吴建国 2,张秀才 2,吴岩斌 2*,黄泽豪 3*
1. 福建教育学院 理科部,福建 福州 350001
2.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122
3.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摘 要:目的 对福建金线莲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台湾金线莲 A. formosanus 和滇越金线莲 A. chapaensis 进行生药学鉴
别。方法 采用徒手切片、显微观察和数码照相方法,比较分析不同植物基原金线莲的植物形态特征、根、茎、叶的横
切面组织构造及其组织特征,金线莲干燥药材粉末特征。结果 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较滇越金线莲植株小,三者叶
脉颜色分别为金黄色、银白色和淡红色,是外观鉴别的依据之一;滇越金线莲根木质部束数量较多,且髓部宽广,茎外韧型
维管束数量较多;上表皮细胞形状、中脉上下表面形状与细胞色素分布特点是叶横切面的鉴别点;台湾金线莲上表皮细胞形
状为类三角形,其他 2 种植物为类椭圆形;滇越金线莲中脉上表面较平整,其他 2 种植物微凹;福建金线莲中脉下表面呈半
圆形凸出,其他 2 种植物微凸,福建金线莲红色物质稀少且位于上表面,台湾金线莲红色物质较多且散在,滇越金线莲有红
色物质位于上表皮且集中排一列。结论 不同植物基原金线莲植物形态和显微存在差异,为建立金线莲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关键词:福建金线莲;台湾金线莲;滇越金线莲;生药鉴别;不同植物基原
中图分类号:R282.71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5)23 - 3570 - 0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23.021
Pharmaceutical Identification of Three original Plants of Anoectochilus
YI Jun1, WU Jian-guo2, ZHANG Xiu-cai2, WU Yan-bin2, HUANG Ze-hao3
1. Department of Science,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Fuzhou 350025, China
2. Academy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350122, China
3. Pharmacy School,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35012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pharmaceutical identification of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ll.) Lindl., A. formosanus Hayata
and A. chapaensis Gagnep. Methods Using the methods of freehand section, microexamination, and digital photography to compare the
plant morphology, tissue structures of root, stem and leaf transverse, and dried medicinal powder. Results The plants of A.roxburghii
and A. formosanus were smaller than that of A. chapaensis. The colors of their leaf veins were golden yellow, silver and light red,
respectively, which should be the key morphologic identification. As for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logy, there were more xylem bundles
and broad pulp in the root, and more external vascular bundles in the stem of A. chapaensis than the other two plants. The upper
epidermal cells of A. formosanus were triangle shape differ to the oval shape in the other two plants. There were few red materials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A. roxburghii. Many red materials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A. formosanus were dispersed existence. The red
materials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A. chapaensis showed to concentrate a column. The result showed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s were
large differences. Conclusion The large differences on plant morphology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different sources plant were
carried out. Our works will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quality standard of Anoectochilus.
Key words: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ll.) Lindl.; 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 Anoectochilus chapaensis Gagnep;
pharmaceutical identification; original plants
金线莲来源于兰科(Orchidaceae)开唇兰属
Anoectochilus Blume 植物,是一种多年生的珍贵中
药,在闽台地区被称作“药王”“金草”,民间用于
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肝炎等症[1-6],备受
收稿日期:2015-07-29
基金项目:福州市科学技术局市校(院所)科技合作项目(2014-G-61);福建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专项(X2014138-学科)
作者简介:易 骏,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资源化学及品质评价。E-mail: 583345769@qq.com
*通信作者 黄泽豪,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药生药学。E-mail: 77401255@qq.com
吴岩斌,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中药资源品质评价。E-mail: wxsq1@163.com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23 期 2015 年 12 月
• 3571 •
青睐,为食疗必备食材。关于金线莲原植物的来源,
一直以来就有较大争议。台湾民间使用的金线莲来
源于台湾银线兰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的
干燥全草,2006 年版福建中药材标准记载金线莲来
源于花叶开唇兰 A. roxburghii (Wall.) Lindl. 的干燥
全草[7]。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金线莲主要来源于福建
金线莲(花叶开唇兰)、台湾金线莲(台湾银线兰)
和滇越金线莲(滇越金线兰 A. chapaensis Gagnep),
因其来源于同属植物,形态相似,故民间把以上 3
种植物都作为金线莲使用[8-13]。
近年来,随着野生金线莲资源的匮乏,通过组织
培养成为金线莲资源再生的重要途径,组织培养金线
莲也是市场上流通的主要商品。然而,由于人们对组
织培养的外植体基原选择缺乏标准依据,导致组织培
养金线莲品种混乱,影响金线莲疗效的稳定。福建金
线莲、台湾金线莲和滇越金线莲的生药学的比较鉴
别尚未见报道。本实验进行了金线莲不同基原植物
的生药学鉴别,为金线莲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规范金
线莲生产提供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数码相机[AV205S 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
限公司],XS-2100 生物显微镜(日本尼康公司),
数码相机[AV205S 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
司 ]。AB204-N 电子天平(Mettler Toledo);
RE-2000A 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SH2-D(III)循环水式真空泵(巩义市予华仪器
有限责任公司)。
水合氯醛、甘油、盐酸、间苯三酚(国药集团
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甲醇、乙醇(天津市
福晨化学试剂厂,分析纯)。
3 种金线莲分别于 2013 年 1 月采自福建三明和
福州,由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黄泽豪副教授鉴定
为 兰 科 开 唇 兰 属 福 建 金 线 莲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ll.) Lindl.、台湾金线莲 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 、滇越金线莲 Anoectochilus
chapaensis Gagnep 的鲜全草。凭证标本存放在福建
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
2 方法与结果
2.1 原植物形态特征描述
采用生药性状描述方法,取金线莲全草,对其
根、茎与叶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及质地
等性状进行描述,并用数码相机拍摄记录。
2.1.1 福建金线莲 植株高 7~15 cm。根较细长,
10~40 mm,被有茸毛,淡黄色。茎基部匍匐,红
褐色,光滑,多数半透明,肉质,节间长 10~18 mm。
直立茎呈圆柱状,绿色半透明,直径 1 mm 左右,
肉质,节间较长,15~40 mm。
叶为单叶互生,卵圆形或卵形。长 20~40 mm,
宽 5~12 mm。叶缘略显波浪状折皱,全缘。叶端
急尖或渐尖,叶基圆形或心形。叶柄长 5~10 mm,
淡绿色或淡紫红色。基部鞘状抱茎。叶片草质,薄
而柔软。叶上表面为天鹅绒暗绿色,有金黄色网状
细脉,少数无金黄色网状细脉,背部为紫红色或淡
紫红色,光滑。叶脉为弧形,网状脉序有 5~7 条,
上表面为金黄色,边缘 2 条叶脉间细脉平行,其他
叶脉间细脉呈分枝状。下表面中脉明显凸出,呈淡
绿色,其余呈淡紫红色(图 1-A)。
2.1.2 台湾金线莲 植株高 9~15 cm。根较长,约
10~35 mm,被有茸毛,淡黄色。茎基部匍匐,灰
绿色,较粗,光滑,半透明,肉质,节间长 8~12 mm。
根茎上有较多细小不定根。直立茎呈圆柱状,灰绿
色半透明,直径 2 mm 左右,节间 15~25 mm。
叶为单叶互生,卵心形。长 15~35 mm,宽 10~
25 mm。叶缘微波浪状,全缘。叶端急尖,叶基卵
形。叶柄长 5~10 mm,淡紫红色。基部鞘状抱茎。
叶片草质,薄而柔软。叶上表面为深绿色,有银白
色网状细脉,背部为紫红色或淡紫红色,光滑。叶
脉为弧形,网状脉序有 5~7 条,上表面为银白色,
中脉明显,边缘 2 条叶脉间细脉平行,少数伸至叶
尖,其他叶脉间细脉呈分枝状。下表面中脉明显凸
出,呈淡绿色,其余呈淡紫红色(图 1-B)。
2.1.3 滇越金线莲 植株高 9~20 cm。根较长,
20~50 mm,被有茸毛,浅黄色。茎基部匍匐,紫
红色,较粗,光滑,半透明,肉质,节间长 12~18
mm。根茎上有不定根,多粗壮,较短。直立茎呈
图 1 福建金线莲 (A)、台湾金线莲 (B) 和 滇越金线莲 (C)
叶片形态
Fig. 1 The leaf morphologies of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A), A. formosanus (B), A. chapaensis (C)
A B
C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23 期 2015 年 12 月
• 3572 •
圆柱状,紫红色半透明,直径 3~7 mm,节间 10~
28 mm。
叶为单叶互生,心形。长 30~50 mm,宽 25~
45 mm。叶缘光滑,全缘。叶端渐尖,叶基圆形。
叶柄长 15~18 mm,淡紫红色。基部鞘状抱茎。叶
片草质,薄而柔软,略强韧。叶上表面为黑褐色或
紫褐色,有白色或淡红色网状细脉,背部为紫红色。
叶脉为弧形,网状脉序有 5~7 条,上表面为淡红色,
中脉明显,有的侧脉不甚明显,边缘 2 条叶脉间细
脉平行,其他叶脉间细脉呈分枝状。下表面中脉明
显凸出,呈淡紫红色,其余呈紫红色(图 1-C)。3
种金线莲叶形态特征比较见表 1。
表 1 3 种金线莲叶形态特征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lea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roxburghii, A. formosanus, A. chapaensis
植物 叶的形状与大小 叶上表面 叶下表面 叶脉
福建金线莲 卵圆形或卵形,长 20~40
mm,宽 5~12 mm
天鹅绒暗绿色,金黄色网
状细脉
紫红色或淡紫红色,光滑 弧形,5~7 条,金黄色
台湾金线莲 卵心形,长 15~35 mm,宽
10~25 mm
深绿色,银白色网状细脉 紫红色或淡紫红色,光滑 弧形,5~7 条,银白色
滇越金线莲 心形,长 30~50 mm,宽
25~45 mm
黑褐色或紫褐色,白色或
淡红色网状细脉
紫红色,光滑 弧形,5~7 条,淡红色
2.2 组织切片和粉末显微特征[10-11]
徒手切片:取鲜金线莲根、茎与叶,分别切割
成 2~3 cm 的小段,徒手切片,盐酸-间苯三酚染色,
制备成临时装片。
叶上、下表皮制片:取金线莲新鲜叶片,撕取
上下表皮,置显微镜观察。
粉末制片:金线莲干品研粉后,取金线莲粉末
少许,置载玻片中央,用水合氯醛试剂透化装片。
制图:所有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用数码
相机拍照。
2.2.1 根横切面
(1)福建金线莲:呈类圆形,无木栓层,表皮为
一列类长方形细胞,排列紧密,具根毛,皮层宽广,
细胞多列,排列疏松,由类圆形薄壁细胞组成,皮层
薄壁细胞中有的含草酸钙针晶,60~140 μm,内皮层
由 1 层长椭圆形细胞组成,具凯氏带,其内为中柱鞘,
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6~15 原型,维
管束为辐射型,无形成层,木质部导管多类圆形,纵
列或 2~6 个成群,中央为髓部,180~250 μm(图 2)。
(2)台湾金线莲:呈类圆形,无木栓层,表皮
为一列类长方形细胞,排列紧密,具根毛,皮层宽
广,细胞多列,排列疏松,由类圆形薄壁细胞组成,
有含草酸钙针晶的黏液细胞,草酸钙针晶,60~120
μm,内皮层由一层长方形细胞组成,具凯氏带,其
内为中柱鞘,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
9~14 原型,少数为 6 原型,维管束为辐射型,无
形成层,木质部导管多类圆形,纵列或 3~5 个成群,
中央为髓部,210~260 μm(图 3)。
1-根毛 2-表皮 3-皮层 4-内皮层 5-韧皮部 6-木质部 7-髓
B1-表皮细胞(示根毛) B2-薄壁细胞(草酸钙针晶) B3-维管束
(木质部细胞及韧皮部细胞),图 3、4 同
1-root hair 2-epidermis 3-cortex 4-endothelial layers
5-phloem 6-xylem 7-pulp b1-epidermal cells (see root hair);
b2-parenchyma cells (see calcium oxalate crystal) b3-vascular
bundle (see xylem and phloem cells), same as Fig.3, 4
图 2 福建金线莲根横切面组织构造 (A) 及其组织特征 (B)
Fig. 2 Tissue structure (A) and its characteristic (B) of root
transverse section of A. roxburghii
(3)滇越金线莲:呈类圆形,无木栓层,表皮
为一列类长方形细胞,排列紧密,外侧突起形成根
毛,皮层宽广,细胞多列,排列疏松,由类圆形薄
壁细胞组成,皮层薄壁细胞中有的含草酸钙针晶,
70~150 μm,内皮层由一层长椭圆形细胞组成,具
凯氏带,其内为中柱鞘,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
呈辐射状,11~22 原型,维管束为辐射型,无形
成层,木质部导管多类圆形,纵列或 2~5 个成群,
中央为髓部,较宽广,直径 300~480 μm(图 4)。
3 种金线莲根横切面组织构造及其组织特征比较
见表 2。
1
2
3
4
5
6
7
A B B1
B2
B3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23 期 2015 年 12 月
• 3573 •
图 3 台湾金线莲根横切面组织构造 (A) 及其组织特征 (B)
Fig. 3 Tissue structure (A) and its characteristic (B) of root
transverse section of A. formosanus
图 4 滇越金线莲根横切面组织构造及其组织特征
Fig. 4 Tissue structure (A) and its characteristic (B) of root
transverse section of A. chapaensis
表 2 3 种金线莲根横切面组织构造及其组织特征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tissue structure and its characteristic of root transverse section of A. roxburghii, A.formosanus, A. chapaensis
植物 草酸钙针晶/μm 内皮层细胞 中柱维管束 髓部/μm
福建金线莲 60~140 长椭圆形 6~15 原型 180~250
台湾金线莲 60~120 长方形 9~14 原型,少数为 6 原型 210~260
越金线莲 70~150 长椭圆形 11~22 原型 300~480
2.2.2 茎横切面
(1)福建金线莲:呈类圆形,表皮为一列椭圆
形或类圆形细胞,排列整齐紧密,皮层宽广,由多
层类圆形薄壁细胞组成,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些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60~120 μm,内皮层明
显,由一层长椭圆形细胞组成,排列紧密,维管柱
内有 18~27 个外韧维管束,呈环状排列,形成层不
明显,木质部导管多类圆形,纵列或 2~5 个成群,
髓部不明显(图 5)。
(2)台湾金线莲:呈类圆形,表皮为一列类圆
形细胞,排列整齐紧密,皮层宽广,由多层类圆形
薄壁细胞组成,有些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60~
130 μm,少数细胞含淀粉粒,内皮层明显,由一层
长椭圆形细胞组成,排列紧密,具凯氏带,维管柱
内有 20~27 个外韧维管束,呈环状排列,排成 2
圈,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多类圆形,纵列或
2~6 个成群,髓部不明显(图 6)。
(3)滇越金线莲:呈类圆形,表皮为一列类椭
圆形细胞,排列整齐紧密,皮层宽广,由多层类圆
形薄壁细胞组成,含有草酸钙针晶束黏液细胞,草
酸钙针晶,70~140 μm,内皮层明显,由一层类长
方形细胞组成,排列紧密,具凯氏带,维管柱内有
22~37 个外韧维管束,呈环状排列,形成层不明显,
木质部导管多类圆形,纵列或 2~5 个成群,髓部不
明显(图 7)。3 种金线莲茎横切面组织构造及其组
织特征比较见表 3。
1-表皮 2-皮层 3-内皮层 4-韧皮部 5-木质部 B1-表皮细胞(示角
质层) B2-薄壁细胞(草酸钙针晶) B3-维管束(木质部细胞及韧皮部
细胞),图 6、7 同
1-epidermis 2-cortex 3-endothelial layers 4-phloem 5-xylem
b1-epidermal cells (see cuticle) b2-parenchyma cells (see calcium oxalate
crystal) b3-vascular bundle (see xylem and phloem cells), same as Fig. 6, 7
图 5 福建金线莲茎横切面组织构造 (A) 及组织特征 (B)
Fig. 5 Tissue structure (A) and its characteristic (B) of stem
transverse section of A. roxburghii
图 6 台湾金线莲茎横切面组织构造 (A) 及组织特征 (B)
Fig. 6 Tissue structure (A) and its characteristic (B) of stem
transverse section of A. formosanus
1
2
3
4
5
6
7
B1
B2
B3
A B 1
2
3
4
5
6
7
B1
B2
B3
A B
1
2
3
4
5
B1
B2
B3
A B
1
2
3
4
5
B1
B2
B3
A B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23 期 2015 年 12 月
• 3574 •
图 7 滇越金线莲茎横切面组织构造 (A) 及组织特征 (B)
Fig. 7 Tissue structure (A) and its characteristic (B) of stem
transverse section of A. chapaensis
2.2.3 叶横切面
(1)福建金线莲:上表皮一列细胞呈乳突状或
类长方形,排列紧密,下表皮细胞呈长方形,主脉
处下表皮细胞较小,叶肉细胞多列,有的细胞内可
见草酸钙针晶,含有红色物质稀少且位于上表面,
主脉上表面微凹,下表面呈半圆形凸出,主脉维管
束 1 个,为有限外韧型。主脉具维管束鞘(图 8)。
(2)台湾金线莲:上表皮一列细胞呈乳突状或
类三角形,排列紧密,下表皮细胞呈类长方形,叶
肉细胞多列,含大量叶绿体,少数细胞内可见草酸
表 3 3 种金线莲茎横切面组织构造及组织特征比较
Table 3 Comparison of tissue structure and its characteristic of stem transverse section of A. roxburghii, A.formosanus, A. chapaensis
植物 表皮 草酸钙针晶/μm 维管柱
福建金线莲 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 60~120 18~27 个,环状排列,木质部导管纵列或 2~5 个成群
台湾金线莲 细胞类圆形 60~130 20~27 个,环状排列成 2 圈,木质部导管纵列或 2~6 个成群
滇越金线莲 细胞类圆形 70~140 22~37 个,环状排列,木质部导管纵列或 2~5 个成群
钙针晶,含红色物质较多且散在,主脉上表面微凹,
下表面微凸,主脉维管束 1 个,为有限外韧型。主
脉具维管束鞘(图 8)。
(3)滇越金线莲:上表皮一列细胞呈类椭圆形,
排列紧密,下表皮细胞呈类长方形,主脉处下表皮
细胞较小,叶肉细胞多列,含有叶绿体,少数细胞
内可见草酸钙针晶,含有红色物质位于上表皮且集
中排一列,主脉上表面较平整,下表面微凸,主脉
维管束 1 个,为有限外韧型(图 8)。3 种金线莲叶
横切面(过中脉)组织构造比较见表 4。
1-上表皮 2-栅栏组织 3-木质部 4-韧皮部 5-维管束鞘 6-下表皮 7-海绵组织
1-upper epidermis 2-barrier tissues 3-xylem 4-phloem 5-vee banry 6-lower epidermis 7-spongy tissue
图 8 福建金线莲 (A)、台湾金线莲 (B) 和滇越金线莲 (C) 叶横切面 (过中脉) 组织构造图
Fig. 8 Tissue structure of leaf transverse section (cross midrib) from A. roxburghii (A), A. formosanus (B) and A. chapaensis (C)
表 4 3 种金线莲叶横切面 (过中脉) 组织构造比较
Table 4 Comparison of tissue structure of leaf transverse section (cross midrib) of A. roxburghii, A. formosanus, A. chapaensis
植物 上表皮 叶肉细胞 主脉 下表皮
福建金线莲 一列细胞呈乳突状
类长方形
草酸钙针晶可见,红色物质稀少且
位于上表面
上表面微凹,下表面呈半
圆形凸出,具维管束鞘
细胞呈长方形,主脉处
下表皮细胞较小
台湾金线莲 一列细胞呈乳突状
类三角形
含大量叶绿体,草酸钙针晶偶见,
红色物质较多且散在
上表面微凹,下表面微凸,
具维管束鞘
细胞呈类长方形
滇越金线莲 一列细胞呈类椭圆形 含有叶绿体,草酸钙针晶偶见,红
色物质位于上表皮且集中排一列
上表面较平整,下表面微凸 细胞呈类长方形,主脉
处下表皮细胞较小
1
2
3
4
5
B1
B2
B3
A B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A B C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23 期 2015 年 12 月
• 3575 •
2.2.4 叶表面
(1)福建金线莲:上表皮细胞多类方形,垂周
壁平直。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弯曲,气孔众多,以
不定式为主,副卫细胞 2~5 个(图 9)。
(2)台湾金线莲:上表皮细胞多边形,垂周
壁平直。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气孔众多,主
要有直轴式、不等式和不定式,副卫细胞 2~4 个
(图 9)。
(3)滇越金线莲:上表皮细胞多边形,垂周壁
平直。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气孔众多,主要有
不等式和不定式,副卫细胞 2~4 个(图 9)。3 种金
线莲叶表面观比较见表 5。
1-上表皮 2-下表皮
1-upper epidermis 2-lower epidermis
图 9 福建金线莲 (A)、台湾金线莲 (B) 和滇越金线莲 (C) 叶表面观
Fig. 9 Leaf surface view of A. roxburghii (A), A. formosanus (B) and A. chapaensis (C)
表 5 3 种金线莲叶表面观比较
Table 5 Comparison of leaf surface view of A. roxburghii, A. formosanus and A. chapaensis
植物 上表皮 下表皮
福建金线莲 细胞多类方形,垂周壁平直 细胞垂周壁稍弯曲,气孔众多,以不定式为主,副卫细胞 2~5 个
台湾金线莲 细胞多边形,垂周壁平直 细胞垂周壁平直,气孔众多,主要有直轴式、不等式和不定式,副卫细胞2~4 个
滇越金线莲 细胞多边形,垂周壁平直 细胞垂周壁平直,气孔众多,主要有不等式和不定式,副卫细胞 2~4 个
2.2.5 粉末特征
(1)福建金线莲:粉末淡棕绿色。导管多见螺纹,
少数为网纹。草酸钙针晶束众多,直径 45~120 μm。
散在或成羽毛状。管胞多见螺纹,少数为网纹。根毛,
壁薄,多破碎,有的扭曲成螺旋状,有的平直。叶上表
皮碎片,细胞呈三角形或类三角形,形成乳状凸起,下
有栅栏细胞。叶下表皮碎片,细胞呈类长方形,多见气
孔,主要为不定式,直轴式和不等式少见(图 10-A)。
(2)台湾金线莲:粉末淡棕灰色。导管多见螺
纹,少数为网纹。草酸钙针晶束众多,直径 40~110
μm。散在或聚集成束。管胞多见螺纹。根毛基部多
平直,壁薄,多破碎。叶上表皮碎片,细胞呈三角
形或类三角形,形成乳状凸起,下有栅栏细胞。叶
下表皮碎片,细胞呈类长方形,多见气孔,主要为
直轴式,不定式和不等式少见(图 10-B)。
(3)滇越金线莲:粉末淡灰土色。导管多见螺
纹,少数为网纹。草酸钙针晶束众多,直径 50~130
μm。聚集成束或散在。管胞多见螺纹,少数为网纹。
根毛基部多平直,壁薄,多破碎,有的扭曲成螺旋
状,有的平直。叶上表皮碎片,细胞呈类椭圆形或
类三角形,形成乳状凸起,下有栅栏细胞。叶下表
皮碎片,细胞呈类长方形,多见气孔,主要为不定
式和不等式,直轴式少见(图 10-C)。3 种金线莲粉
末显微特征比较见表 6。
1-上表皮细胞 2-草酸钙针晶 3-导管 4-根毛 5-下表皮细胞(示气孔) 6-管胞
1-upper epidermal cells 2-calcium oxalate crystal 3-vessel 4-root hair 5-lower epidermal cells (see stomata) 6-tracheid
图 10 福建金线莲 (A)、台湾金线莲 (B)和滇越金线莲 (C) 全草粉末显微特征
Fig. 10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t powder of A. roxburghii (A), A. formosanus (B) and A. chapaensis (C)
A B C
A 1 2 B 1 2 C 1 2
1
5 2
4
6 3
1
5
6
4
2
3
5
1
2
3
6
4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23 期 2015 年 12 月
• 3576 •
表 6 3 种金线莲粉末显微特征比较
Table 6 Comparison of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t powder of A. roxburghii, A. formosanus, A. chapaensis
植物 颜色 草酸钙针晶束 管胞 根毛 叶上表皮碎片 叶下表皮碎片
福建金线莲 淡棕
绿色
众多,直径 45~
120 μm;散在或
成羽毛状
多见螺纹,少数
为网纹
壁薄,多破碎,有的
扭曲成螺旋状,有
的平直
细胞呈三角形或
类三角形
多见气孔,主要为不
定式,直轴式和不
等式少见
台湾金线莲 淡棕
灰色
众多,直径 40~
110 μm;散在或
聚集成束
多见螺纹 基部多平直,壁薄,
多破碎
细胞呈三角形或
类三角形
多见气孔,主要为直
轴式,不定式和不
等式少见
滇越金线莲 淡灰
土色
众多,直径 50~
130 μm;散在或
聚集成束
多见螺纹,少数
为网纹
基部多平直,壁薄,
多破碎,有的扭曲成
螺旋状,有的平直
细胞呈类椭圆形
或类三角形
多见气孔,主要为不
定式和不等式,直
轴式少见
3 讨论
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株型较滇越金线莲
小,其叶脉颜色有较大差异,福建金线莲叶脉金
黄色、台湾金线莲叶脉银白色、滇越金线莲叶脉
淡红色,可作为外观鉴别的依据之一。根横切面:
3 种金线莲均有根毛,且可见有螺旋状,辐射型
维管束,含有草酸钙针晶,可见凯氏点及凯氏带,
木质部束数不同,福建金线莲 6~15 原型,台湾
金线莲 9~14 原型,少数为 6 原型,滇越金线莲
11~22 原型,滇越金线莲髓部宽广直径 300~480
μm。茎横切面:3 种金线莲均含有草酸钙针晶,
凯氏点及凯氏带,外韧型维管束,滇越金线莲数
目较多,22~37 个。叶横切面:3 种金线莲主脉
部位维管束成一束,有限外韧型。上表皮细胞形
状、中脉上下表面形状与细胞色素分布特点是横
切面的鉴别点。台湾金线莲上表皮细胞形状为类
三角形,其他两种植物为类椭圆形,滇越金线莲
中脉上表面较平整,其他 2 种植物微凹,福建金
线莲中脉下表面呈半圆形凸出,其他两种植物微
凸,福建金线莲红色物质稀少且位于上表面,台
湾金线莲红色物质较多且散在,滇越金线莲有红
色物质位于上表皮且集中排一列。
由于植物基原不同,从植物的形态、根、茎和
叶的横切面和药材粉末特征均存在较大差异。野生
金线莲资源稀少,目前市场流通的金线莲主要为福
建金线莲、台湾金线莲和滇越金线莲的组织培养植
株。由于不同培养时间及瓶载苗移栽后的不同练苗
和栽培时间均影响金线莲内在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
变化,成为金线莲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因此,
建立金线莲质量标准,需规范金线莲生产,才能确
保金线莲质量稳定。
参考文献
[1] 陈学香, 夏向南, 张丹奋, 等. 金线莲胶囊治疗高龄老
年人高尿酸血症 36 例 [J]. 东南国防医药, 2010, 12(4):
331-332.
[2] 刘政芳, 李 芹. 复方金线莲口服液联合恩替卡韦治
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临床观察 [J]. 福建中医药, 2008,
39(5): 3-4.
[3] 许文江, 陈 裕, 黄自强, 等. 复方金线莲胶囊治疗 II
型糖尿病初步研究 [J]. 亚热带植物通讯, 2000, 29(3):
47-49.
[4] 杨春勇, 李 戈, 王艳芳, 等. 福建金线莲 DALP 遗传
多样性分析 [J]. 中草药, 2014, 45(19): 2824-2828.
[5] 颜耀斌. 奥美拉唑联合金线莲治疗 Hp 感染 60 例临床
观察 [J]. 福建中医药, 2008, 39(2): 11-12.
[6] 黄颖桢, 陈菁瑛, 赵云青, 等. 金线莲遗传多样性的
ISSR 分析 [J]. 中草药, 2014, 45(15): 2230-2234.
[7] 福建省中药材标准 [S]. 2006.
[8]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 福建药物志 (第 2 卷) 修订本
[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9]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 [M]. 北
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10]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中国植物志 (第 17 卷)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11] 郑 纯, 黄以钟, 季连芳. 金线莲文献考证、原植物及
商品调查 [J]. 中草药, 1996, 27(3): 169-171.
[12] 郑 纯, 黄以钟, 潘 馨, 等. 金线莲的生药鉴定 [J].
中药材, 1997, 20(11): 552-554.
[13] 黄泽豪, 康 颖, 温婷梅. 野木瓜的显微生药学研究
[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21(5): 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