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5 卷 第 23 期 2014 年 12 月
·3478·
中药水提取有效成分转移率低的问题分析
周泽琴,蔡延渠,张雄飞,李碧云,朱盛山*
广东药学院中药开发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分析《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中水提取工艺存在的问题,为《中国药典》的修订和中成药
产业化提取提供参考。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结合《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的提取工艺,分析提取
工艺的 4 个基本阶段,阐明水提取工艺有效成分转移率低的问题。结果表明水提取工艺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会引起中药有效成
分转移率降低,并直接影响疗效。在浸润与渗透阶段,一方面是水的渗透性较差,另一方面是药材含油量较高,大分子量高
的药材以水作为溶剂难以浸润;在解吸与溶解阶段,溶解度较小的非极性、中极性成分与水亲和力较小,难以溶解完全;在
扩散阶段,中药中的大分子成分由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难以穿透细胞屏障扩散至溶媒中,造成扩散困难;在置换阶段,物
质在相互交换的过程中,大分子共存物也会影响其他物质在细胞生物膜两侧的交换。有效成分转移率低是目前中成药水提取
存在的共性问题,阻碍了中成药的产业化发展,应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并早日寻求出提取工艺研究的新思路。
关键词:中药;水提取工艺;有效成分;转移率;中药制剂
中图分类号:R28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4)23 - 3478 - 0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23.023
Analysis on low transfer rate of active constituents by water extracting from
Chinese materia medica
ZHOU Ze-qin, CAI Yan-qu, ZHANG Xiong-fei, LI Bi-yun, ZHU Sheng-sh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To point out the current problems on the water extraction process in the preparation of patent medicine or single medicine
recorded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0, and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s for the next Chinese Pharmacopoeia and the water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CPM) industry. According to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0 and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the four basic stages of extraction were analyzed and the problems on the low transfer rate of active constituents by water
extraction were discussed. In the four stages of water extraction process, any stage that was limited led to the low transfer rate of active
constituents or even influenced the drug’s efficacy directly. Not only the poor permeability of water, but also the high oil and
macromolecular components in Chinese herbs could limit the infiltration with water as solvent. In desorption and dissolution stages, the
poor solubility of nonpolar and medium polarity components with a low affinity for water was difficult to dissolve completely. In diffusion
stage, the active constituents in Chinese materia medica were difficult to penetrate the cellular barrier and spread to the water due to the
larger molecular weight. In substitution stage, coexis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ffect the other mass exchanges on both sides of cell
biological membrane in the process of material mutual exchanges. It is the common problem that water extraction ratio of CPM is low. It is
also the urgent problem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to be solved, or it will definitely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PM. Insid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is problem and take new ideas to solve it.
Key words: Chinese materia medica; water extraction technology; active constituent; transfer rate; prepara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收载的成方制剂和单
味制剂中,有 641 个方剂经过提取,其中以水为溶
剂提取的就有 524 个,占提取工艺的绝大部分[1]。可
见,水提取工艺是当今中成药产业化的主流提取方
式,具有经济、安全、极性大等特点。提取工艺是
中药制剂的关键步骤,有效成分转移率的高低关系
到药物能否实现预期疗效。而目前中成药生产中所
采用的水提取工艺(图 1),则普遍存在有效成分
收稿日期:2014-05-28
作者简介:周泽琴(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Tel: (020)39352539 E-mail: m18826413913@163.com
*通信作者 朱盛山,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传统中药制剂技术现代化研究。Tel: (020)39352539 E-mail: zhush3@126.com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5 卷 第 23 期 2014 年 12 月
·3479·
药材(前处理) 浸泡 加水提取 滤出液体 静置,滤过
图 1 水提取的一般工艺流程
Fig. 1 General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water extraction
转移率低的问题。在浸泡过程中,浸泡不完全或含
油量多的药材影响溶剂的浸润与渗透。在煎煮过程
中,溶解度小的有效成分不易被水解吸、溶解;相
对分子质量大的有效成分又不易扩散出胞外;大分
子等共存物也影响着水与有效成分间的置换。
提取过程是指溶剂进入药材细胞组织,溶解其
有效成分后变成浸出液的过程。实质是有效成分从
固体向液体转移的传质过程。提取过程可分为 4 个
阶段:浸润与渗透阶段、解吸和溶解阶段、扩散阶
段、置换阶段。各阶段相互联系,其中任何一个阶
段受阻碍或是限制,都将导致有效成分转移率降低,
并将直接影响中成药的疗效。本文以水提取的 4 个
阶段为主线,分析中药水提取工艺中有效成分转移
率低的问题。
1 浸润与渗透阶段
提取必须经过浸润、渗透阶段。溶剂加入到药
材中,首先附着于药材表面使之润湿,然后通过毛
细管和细胞间隙渗入细胞内。这种润湿作用对浸出
影响极大,如药材不能被浸出溶剂润湿,浸出则无
法进行。药材的润湿效果可以借用以下杨氏润湿方
程加以解释:
γS-G 表示固-液界面张力,γS-L 表示固体表面张
力,γL-G表示液体表面张力。从接触角(θ)的数值
可看出液体对固体润湿的程度:θ≤180°时可发生沾
湿润湿;当 θ≤90°时可发生浸湿润湿;当 θ≈0 时
才能发生铺展润湿。由方程可知,液体表面张力越
小越易被润湿。纯水的表面张力为 72.7 mN/m
(293.15 K),醋酸乙酯为 24.0 mN/m,甲醇为 23.1
mN/m,而乙醇仅为 22.4 mN/m[2-3]。所以,以水作
为提取溶剂,其润湿效果较乙醇等其他有机溶剂差。
浸润的难易还取决于溶剂与药材之间液固界面
情况,浸出溶剂与药粉间的界面张力愈大,药材愈
不易被润湿。如药材含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极
性成分,水就容易浸润,进而通过毛细管及细胞间
隙渗透进入药材细胞内。反之,如药材富含油脂,直
接以水作为溶剂则无法充分浸润药材,有效成分的
提取也就无法顺利进行。火麻仁含油量 35.5%、郁
李仁 58.3%~74.2%、柏子仁 36.1%~47.6%、桃仁
37.6%、紫苏子约 45%,沙苑子、海金沙等种子类
药材含油率一般在 35%~60%[4-5]。例如,《中国药
典》2010 年版中就有中风回春丸等 15 个含有桃仁
药材的水提取方剂,这使得水浸润、渗透困难,药
材有效成分不易提取,转移率不高。此外,中药所
含高分子物质,遇沸水后易形成胶体,亦不利于有
效成分渗出。如某些含淀粉、蛋白质较多的药材若
不浸泡,立即煎煮,就会因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
凝固而包在药材表面,形成一个“屏障层”,堵塞了
药材表面的毛细孔道,使其有效成分向外的扩散能
力大大减小。茯苓块按常规方法煎煮后,外糊内干,
有效成分没有完全溶出。黄河等[6]经实验表明,茯
苓水溶性煎出物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多,浸泡 1.5
h 后再按常规方法煎煮浸出物量达到最高。
2 解吸和溶解阶段
药材细胞内有效成分被其他成分及组织所吸
附,若渗透进入药材细胞内的溶剂与有效成分亲和
力更大时,能够有效地将其溶解、解吸并转移至溶
剂中。以水作为提取溶剂时,只有溶解度高的大极
性成分才能溶出。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许多溶解
度较小的弱极性成分也具有一定功效,因此简单的
水提取无法使药尽其效。
在《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成方制剂和单味
制剂中,以水作为溶剂提取含有小檗碱的成方制剂
至少有 37 个,常用药黄柏、黄连、三颗针、功劳木
等中都含有小檗碱。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小檗碱
具有抑菌[7-8]、抗炎、抗过敏[9-10]等作用,即中医上
认为的“清热解毒”功效,小檗碱转移率的高低将
直接影响整个方剂的疗效。然而小檗碱作为一种半
极性化合物,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为 0.05 mg/mL[11]。
雷杨等[12]考察了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及水对黄连中
小檗碱转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提取转移率最低,
仅为 16.7%,以 80%乙醇为提取溶剂,转移率可达
72.2%。以水作为提取溶剂,在置冷至室温后,一部
分小檗碱就会析出而被滤除,导致转移率偏低。
在《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成方制剂和单味制
剂中,丹参以水作为提取溶剂的就有 48 个方,其功
效多为活血化瘀、滋补肝肾、行气止痛。现代研究表
明,丹参中的丹参酮 IIA 具有脑缺血神经保护[13]、预
防肝损伤[14]等药理作用,与方剂的功效密切相关。
然而丹参酮 IIA 在水中的溶解度仅为 2.8 μg/mL[15],
G L
L SG S
cos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5 卷 第 23 期 2014 年 12 月
·3480·
谢凯[16]考察了溶剂对丹参酮 IIA提取转移率的影响,
结果随含醇量增加,转移率呈递增趋势。水提取液
几乎不含目标成分,而 30%乙醇转移率仅为 4.7%,
95%乙醇转移率可达 96.06%。表 1 列举了《中国药
典》2010 年版一部水提取方剂中影响复方功效的有
效成分的溶解度与转移率之间的关系。
表 1 《中国药典》水提取方剂中影响复方功效的弱极性有效成分
Table 1 Low polar active components in water extract prescriptions from Chinese materia medica recorded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有效成分 溶解度 / (mg·mL–1) 转移率 / % 药理作用 含有对应成分的水提取制剂 功效
①抗菌[7-8] 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 清热燥湿、健脾止泻
一清胶囊(颗粒)、肠胃适
小檗碱 ≈0.05[11] 16.7[12]
②抗炎、抗过敏[9-10]
胶囊等 37 个制剂
清热、泻火、解毒
①保护缺血神经[13] 乙肝养阴活血颗粒 滋补肝肾、活血化瘀
心脑康胶囊、复方丹参滴
丹参酮 IIA 0.002 8[15] <4.7[16]
②预防肝损伤[14]
丸等 48 个制剂
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①抗动脉粥样硬化[19] 安阳精制膏 消癥化瘀、逐瘀止痛
郁金银屑片、宫瘤清胶囊
大黄素 0.014[17] 9.15[18]
②抗内毒素[20]
等 23 个制剂
疏通气血、清热解毒
①抗凝血[22] 保心片 滋补肝肾、活血化瘀
②治疗冠心病[23] 消栓通络片(胶囊)
川芎嗪 不溶 <1[21]
③保护肝脏[24] 加味生化颗粒等 45 个制剂
活血化瘀、温经通络
①抗病毒[27] 银黄口服液(颗粒) 清热疏风、利咽解毒
芩连片、三黄片等 48 个
黄芩素 0.000 3[25] <5[26]
②抗炎[28]、抑菌[29]
制剂
清热解毒、消肿
①抗炎[32] 桑菊感冒片(合剂)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柴胡口服液、喉咽清口服
槲皮素 0.047[30] ≈7[31]
②舒张主动脉[33]
液等 52 个制剂
解表退热
①保护脓毒症小鼠[36] 康妇科消炎栓 清热解毒、利湿散结穿心莲内酯 0.07[34] <12[35]
②抗炎[37]、抗菌[38] 清火栀麦片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①治疗脾虚[39] 健儿消食口服液 健脾益胃、理气消食
小儿腹泻宁糖浆、健脾糖
白术内酯 微溶 —
②改善胃肠消化[40]
浆等 32 个制剂
健脾和胃、生津止泻
①安胎[41] 孕康合剂(颗粒) 养血安胎、健脾固肾
②预防贫血[42] 妇良片 补血健脾、固经止带
腰痛片 补肾活血、强筋止痛
维生素 E 不溶 —
③治疗肾炎[43]
尪痹片(颗粒) 补肝肾、强筋骨
①保肝利胆[44] 清肝利胆口服液(胶囊) 清利肝胆湿热 滨蒿内酯 难溶 —
茵芪肝复颗粒、护肝片等
②抗炎、平喘[45]
15 个制剂
疏肝补脾
3 扩散阶段
溶剂溶解有效成分后在细胞内形成高浓度,细
胞内外出现浓度差,促进药物由细胞内向细胞外扩
散,同时细胞外高浓度区药物也逐渐向低浓度区扩
散,这一过程为扩散阶段。浸出成分的扩散速度符
合 Fick’s 第一扩散定律。
dM/dt=−DS (dC/dx),D=1/6πrη (RT/N)
dM/dt 为扩散速度(即一定时间物质扩散的量);dt 为扩散时
间;S 为扩散面积;D 为扩散系数;dC/dx 为浓度梯度;负
号表示成分扩散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R 为气体克分子
常数;T 为绝对温度;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r 为扩散分子
半径;η 为黏度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5 卷 第 23 期 2014 年 12 月
·3481·
上式说明药物的扩散速度与扩散系数、扩散面
积、浓度梯度呈正比。扩散系数由药材本身性质决
定,也受浸出条件影响,提高提取温度,降低介质
黏度,药物的扩散系数加大,有利于提取。分子较
小的扩散物质,扩散系数也较大,有利于扩散;反
之,则会使扩散速度变慢,甚至无法扩散。
中药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各异,但大多数在
1×104~5×105。这样的大分子必然难以扩散出胞
外。此外,溶液的黏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并且
与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黏
度越高。这也就进一步加大了扩散的难度。现代研
究发现茯苓、黄芪、枸杞、柴胡、人参、灵芝等中
药其生物活性成分之一是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
肿瘤、降血糖等功效[46-47]。除此之外,随着国内外
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一些蛋白质、维生素、鞣质等
之前被认为是杂质的大分子,也逐渐显现出其功效
而备受关注[48-50]。《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水提取
方剂中与功效相关的大分子有效成分见表 2。
黄芪多糖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增
强血细胞活性[73]、保护心肌[72]等作用,发挥益气养
血、宁心安神之功效。黄芪多糖相对分子质量约
8×105,要透过细胞壁被溶剂提取就比较困难。贺
义恒等[97]研究了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
黄芪饮片水提取量仅为 1.63%,碱水提取比纯水提
取高 2.69%,而经过粉碎的细颗粒其提取率则有更
明显的提高。中药有机大分子的溶出需通过细胞壁
和细胞膜的释放,碱溶液对植物细胞起到破壁作用,
而超细粉碎则是利用超细切割技术将材料进行超细
化处理,直接达到细胞级破碎效果后使有效成分直
接暴露在溶剂中。
中药提取中,其有效成分的溶出需经过浸润、
溶胀、渗透及扩散等过程。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而难
以穿透细胞生物膜是限制中药多糖、蛋白质等大分
子有效成分提取转移率的主要原因。将药材进行适
当粉碎能使有效成分溶出阻力减小,特别是大分子
成分提取率的提高更为明显。
表 2 《中国药典》水提取方剂中与功效相关的大分子有效成分
Table 2 Macromolecular active components in water extract prescriptions recorded in China Pharmacopoeia
有效成分 相对分子质量 药理作用 含有对应成分的水提取制剂 功效
①镇痛抗炎[48] 痛经宝颗粒 温经化瘀、理气止痛
②保护心血管[51] 软脉灵口服液 滋补肝肾、益气活血
维生素 B12 1.36×103
③护肝[52] 乳癖散结胶囊 行气活血、软坚散结
①清除肾、骨骼肌自由基[54] 生血宝颗粒 滋肝补肾、益气生血
②抗氧化、抗炎[55] 龙牡壮骨颗粒 强筋健骨、和胃健脾
益肾灵颗粒 温阳补肾
再造生血片 补肝益肾、补气养血
超氧化物
歧化酶
(SOD)
约 3×104[53]
③保护肝细胞[56]
胃祥宁颗粒 养阴柔肝止痛
①抗凝血、抗血栓[54] 水蛭素 7.027×103[57]
②抗肿瘤[54]
宫瘤清胶囊 活血逐瘀、消癥破积
①止血、促愈合[50] 消痔软膏 凉血止血、消肿止痛
②止泻[59] 固本益肠片 涩肠止泻
维血宁合剂 清热凉血
鞣质 500~3×103[58]
③抗菌[60]
痔宁片 清热凉血、润燥疏风
①抑制多种癌细胞[62-63] 乳癖消片(胶囊) 软坚散结、消热解毒
利咽解毒颗粒、通乳颗粒 清肺利咽、解毒退热
天花粉
蛋白
约 3×104[61]
②抗病毒[64]
等 12 个制剂
①保护神经[66] 芪冬颐心口服液 益气养心、安神止悸
产复康颗粒、益气养血口服
人参蛋白 8×103~
2×104[65] ②抗疲劳[67]、抗氧化[68]
液等 7 个制剂
补气养血、祛瘀生新
①保护神经[70] 安神补脑液 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鹿茸蛋白 6×104~
1.4×105[69] ②促进骨细胞分化、增殖[71]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5 卷 第 23 期 2014 年 12 月
·3482·
续表 2
有效成分 相对分子质量 药理作用 含有对应成分的水提取制剂 功效
①保护心肌[72] 正心降脂片 益气活血、祛痰降浊
②增强血细胞活性[73] 升血颗粒 补气养血
北芪五加片、益心通脉颗粒
黄芪多糖 8.24×105[47]
③保护神经、抗疲劳[74]
等 81 个制剂
益气健脾、宁心安神
①肝癌、脂肪肝[76-77] 杞菊地黄片(胶囊、浓缩丸) 滋肾养肝
金花明目丸、障眼明片等 27
枸杞多糖 2.27×104[75]
②保护视网膜[78]
个制剂
补肝、益肾、明目
①保护脑神经[80-81] 三宝胶囊 益肾填精、安心养神
白蚀丸、养心氏片等 4 个
灵芝多糖 1.24×106[79]
②保护肝脏[82]
制剂
补益肝肾、活血祛瘀
①助肠道消化[84] 肠胃宁片 温中止痛、涩肠止泻
养胃颗粒、儿康宁糖浆等 47
党参多糖 1.45×105[83]
②肠上皮细胞修复[85]
个制剂
养胃健脾、益气和中
①保护胃黏膜[87] 健胃愈疡片(颗粒) 疏肝健脾、生肌止痛
小柴胡片、鼻窦炎口服液等
柴胡多糖 1×104~
1.2×105[86] ②防治肺损伤[88]
36 个制剂
解表散寒、疏肝和胃
①防治肝损伤[90] 软脉灵口服液 滋补肝肾、益气活血
②治疗缺血性贫血[91] 逍遥颗粒、产复康颗粒等 51
当归多糖 1×104~
1.1×105[89]
个制剂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再造生血片、添精补肾膏等淫羊藿
多糖
80 000[92] ①造血功能[93]
20 个制剂
补肝益肾、补气养血
①促血管生成[95] 滋心阴口服液(胶囊、颗粒) 滋养心阴、活血止痛 麦冬多糖 34 545[94]
③抗脑缺血缺氧[96] 芪冬颐心口服液、玄麦甘桔片 益气养心、安神止悸
等 54 个制剂
4 置换阶段
药材细胞内可溶性成分经脱吸附、溶解和胶溶
后,形成较浓的溶液,使之具有较高的渗透压。由
于渗透压的作用,细胞外面的溶剂不断进入细胞内
(内渗透),而细胞内溶质则不断透过细胞膜向外扩
散(外渗透)。
可知,置换的过程是细胞生物膜两侧的物质相
互渗透、相互交换的过程。一些含大分子较多的药
材,由于置换困难,不仅导致大分子物质扩散困难,
也会阻碍小分子有效成分的溶出。以党参为例,党
参含糖量一般为 17%以上,部分品种甚至高达
77%[98],在水提取的置换阶段,由于多糖等大分子
的存在,使得党参中的一些其他有效成分也难以置
换完全,结果表明党参皂苷水提取转移率仅有 20%
左右。
此外,在置换过程中浓度差作为渗透和扩散的推
动力,使得胞内物质与溶剂相互置换直至整个浸出体
系中浓度相等而达到平衡。因此,在整个浸出过程中,
加水倍量在药物提取中的影响不容忽视。溶液量过
少,浓度梯度过低,有效成分转移率自然就低;反之,
则浪费人力、物力,增加后续浓缩的工作量。然而,
在《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成方制剂的水提取工艺
中,极少处方规定加水倍量,这就使得药品生产企业
各自为规,同一处方药物品种多、规格杂、疗效各异,
各厂家间产品质量千差万别。
5 讨论
5.1 水提取有效成分转移率低的问题亟需解决
中成药水提取有效成分转移率低的原因与整个
提取过程息息相关。在浸润与渗透阶段,一方面是
水的渗透性较差,另一方面是含油量较多,大分子
量高的药材以水作为溶剂难以浸润;在解吸与溶解
阶段,溶解度较小的非极性、中极性成分与水亲和
力较小,难以溶解完全;在扩散过程中,一些中药
大分子由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难以穿透细胞屏障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5 卷 第 23 期 2014 年 12 月
·3483·
扩散至溶媒中,造成扩散困难;置换阶段是物质相
互交换的过程,药材中大分子共存物也将影响其他
物质在细胞生物膜两侧的交换。在上述水提取过程
的 4 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受到阻碍,都将直接影
响最后的提取效果,导致有效成分的转移率降低。
《中国药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
准,对于中成药企业的产业化生产更是一个指南性
的引导和规范。而在《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水
提取的 524 个制剂中就有 516 个未注明浸泡工艺,
523 个未注明加水倍量,126 个未注明提取时间,9
个未注明提取次数。这就使得中成药生产无章可循,
制药企业各自为章,中成药质量良莠不齐。
5.2 对古今中药水提取方式的思考
中成药产业化生产的水提取物不同于传统汤
剂。水煎饮片至今仍是中医临床最重要、最有效的
用药方式。中药传统用的汤剂,多用中药饮片直火
煎煮,且一般要求温服或热服,加热不仅可以增大
部分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外,还可能与其他成分产生
“助溶”现象,增加了一些水中溶解度小的、亲脂性
强的成分的溶解。而现代工业水提取的中成药均经
过静置阶段,静置冷却后,一些溶解度较小的有效
成分析出后被滤除,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中成药经
过醇沉步骤,导致又一部分有效成分被沉淀去除。
这就导致有些中成药疗效不如原始汤剂,甚至无效。
沿袭至今的传统汤剂有其价值所在,但也存在一些
问题。古代由于溶媒的获得和提取设备的限制,大
多数的汤剂不得不采用水煎煮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 [S]. 一部. 2010.
[2] 宫寅慧. 含离子液体-醇-水体系密度粘度及表面张力
的测定及关联 [D]. 北京: 北京化工大学, 2012.
[3] 张新菊, 程黎明, 黄瑞龙, 等. 渗透检测中渗透液的润
湿现象与接触角 [J]. 无损检测, 2013,35(3): 70-73.
[4] 林金莺. 火麻仁蛋白水解及其抗氧化肽的研究 [D].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 2010.
[5] 彭小玉, 邓焕彩. 紫苏子化学成分初探 [J]. 江西医学
院学报, 1997, 17(4): 105-106.
[6] 黄 河, 金玉琴. 不同茯苓饮片有效成分含量提取的
研究 [J]. 中国药业, 2012, 21(22): 89.
[7] Yan D, Xiao X H, Jin C, et al. Microcalorimetric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berberine alkaloids from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on Staphylococcus aureus growth
[J]. Sci China Series B: Chem, 2008, 51(7): 640-645.
[8] Jin J L, Hua G Q, Meng Z, et al. Antibacterial
mechanisms of berberine and reasons for little resistance
of bacteria [J]. Chin Herb Med, 2011, 3(1): 27-35.
[9] Xu L H, Liu Y, He X H, et al. Inhibitory effects of
berberine on the activation and cell cycle progression of
human peripheral lymphocytes [J]. Cell Mole Immunol,
2005, 2(4): 295-301.
[10] Tang Q L, Lai M L, Zhong Y F, et al. Antinociceptive
effect of berberine on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in rats [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3, 4(28): 4582-4589.
[11] 马素英, 张疆莉, 尚校军, 等. 小檗碱 β-环糊精包合物
研究 [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0, 29(10): 754-757.
[12] 雷 杨, 夏新华, 陈 希. 正交设计优选胃康片醇提工
艺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15): 28-30.
[13] 何丽娜, 何素冰, 杨 军, 等, 丹参酮对原代大鼠神经
细胞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J]. 中国药理学通报 ,
2001, 17(2): 214-217.
[14] 续洁馄, 栗原博, 郑洁静, 等, 丹参酮类化合物对小鼠
应激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J]. 药学学报, 2000, 41(7):
631-635.
[15] 何 丹, 杨 林, 范 琦. 丹参酮 IIA 固体分散体的制
备及溶出度考察 [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9, 29(8):
649-651.
[16] 谢 凯. 丹参药效部位提取及其缓释制剂中释药模式
研究 [D]. 广州: 广东药学院, 2008.
[17] 夏翠英, 李 勇, 程建明. 正交试验法制备大黄素包合
物工艺优选研究 [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 2004,
18(3): 51-53.
[18] 杨金华, 王登斌, 陈小明. 首乌藤中大黄素的提取工艺
研究 [J]. 中草药, 2011, 42(10): 2017-2019.
[19] Hei Z Q, Huan H Q, Tan H M, et al. Emodin inhibits
dietary induced atherosclerosis by antioxidation and
regulation of the sphingomyelin pathway in rabbits [J].
Chin Med J, 2006, 119(10): 868-870.
[20] Wang X J, Yang J, Cang H, et al. Gene expression
alteration during redox-dependent enhancement of arsenic
cytotoxicity by emodin in HeLa cells [J]. Cell Res, 2005,
15(7): 511-522.
[21] 杨学东, 伍 勋, 胡立翠, 等. 不同溶剂对川芎药材中
有效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 [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7(13): 1942-1945.
[22] 李家明, 赵永海, 马逢时, 等. 川芎嗪芳酸衍生物的合
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J]. 有机化学, 2008, 28(9):
1578-1583.
[23] Qin F, Huang X. Guanxin II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 Chin J Intear Med, 2009,
15(6): 472-476.
[24] 罗晨曦. 川芎嗪对肝癌前病变发展不同阶段大鼠的影
响和体内药动学研究 [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
2013.
[25] 周秋娜, 尉小慧, 王峥涛. 黄芩素-羟丙基-γ-环糊精包
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 47(8):
82-85.
[26] 李 凤, 王文全, 游佩进, 等. 黄芩中黄酮类成分提取
工艺研究进展 [J]. 中国现代中药, 2010, 12(7): 5-8.
[27] He H Q, Liu B, Zhang X Y, et al. Development of a
high-throughput assay for the HIV-1 integrase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5 卷 第 23 期 2014 年 12 月
·3484·
disintegration reaction [J]. Sci China, 2010, 53(2):
241-247.
[28] Li Z F, Xia X M, Huang C, et al. Emodin and baicalein
inhibit pancreatic stromal derived factor-1 expression in
ra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J]. Hepatob Pancreat Dis Int,
2009, 2(8): 201-208.
[29] Xu X M, Yuan G J, Deng J J, et al. Inhibition of
12-lipoxygenase reduces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s
apopt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 [J]. Hepatob Pancreat Dis Int, 2012, 15(11):
193-202.
[30] 马玉坤, 冯 杨, 孔蓓蓓, 等. 微乳对槲皮素增溶作用
的实验研究 [J]. 齐鲁药事, 2004, 9(3): 46-48.
[31] 何 勤, 徐雄良, 柯尊洪, 等. 正交试验法优选槐米中
槲皮素的提取工艺 [J]. 中草药, 2003, 34(5): 409-412.
[32] Liu J J, Li X, Yue Y, et al.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quercetin on IL-6 production by LPS-stimulated
neutrophils [J]. Cell Mole Immunol, 2005, 2(6): 455-460.
[33] 周新妹, 姚 慧, 夏满莉, 等. 槲皮素与芦丁对离体大
鼠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机制 [J]. 浙江大学学报: 医
学版, 2006, 35(1): 29-33.
[34] 任 科, 张志荣, 鞠静红, 等. 穿心莲内酯-羟丙基-β-
环糊精包合物的鉴定和热力学稳定性研究 [J]. 中草
药, 2008, 39(4): 518-521.
[35] 赵玉江, 李 勇, 吴修红, 等. 不同提取方法对穿心莲
内酯含量的影响 [J]. 黑龙江医药 , 2006, 19(3):
181-182.
[36] 赵珍珍, 王 俊, 朱玮珉, 等. 穿心莲内酯对脓毒症小
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2013, 34(8): 846-851.
[37] 杜 红. 穿心莲内酯新型载药系统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研究 [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
[38] 程惠娟, 刘 江, 张 庚. 穿心莲内酯抗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及与阿奇霉素协同抗菌作用 [J]. 中国微生态
学杂志, 2012, 24(2): 120-123.
[39] 李 伟, 文红梅, 崔小兵, 等. 白术健脾有效成分研究
[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22(6): 366-367.
[40] 张奕强, 许实波, 林永成. 白术内酯系列物的胃肠抑制
作用 [J]. 中药材, 1999, 22(12): 636-640.
[41] 张 静, 张裕华, 姜荣平, 等. 维生素 E 对孕鼠及胎鼠
脑组织受手机辐射影响的保护作用 [J]. 山东大学学
报: 医学版, 2011, 49(9): 33-36.
[42] 石礼锋. 不同剂量维生素 E 在早产儿贫血预防中的临
床疗效观察 [D]. 济南: 山东大学, 2012.
[43] 张 林, 刘伏友, 彭佑铭, 等. 维生素 E 对顺铂所致的
小鼠肾毒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J]. 肿瘤药学, 2012,
2(5): 343-346.
[44] 王喜军, 李廷利, 孙 晖. 茵陈蒿汤及其血中移行成分
6, 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肝保护作用 [J]. 中国药理学通
报, 2004, 20(2): 239-240.
[45] 范 颖, 李 智, 迟天燕, 等. 滨蒿内酯对豚鼠哮喘模
型的炎性介质抑制作用 [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6,
35(2): 132-133.
[46] 黄 灿, 王玉明, 赵 骏. 抗肿瘤活性茯苓多糖的提
取、纯化与结构分析 [J]. 中草药 , 2012, 43(11):
2146-2149.
[47] 张 磊, 杨 薇, 吴 瑕, 等. 不同分子量段黄芪多糖
的肠道粘附及对肠道呼吸道防御素分泌的研究 [J]. 中
药药理与临床, 2012, 28(1): 80-83.
[48] 徐 铌, 宋学军. B 族维生素的镇痛和神经保护作用
[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3, 19(10): 609-613.
[49] 马雪瑛, 林成仁, 刘志去, 等. 重组水蛭素抗凝和抗血
栓形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4,
11(1): 33-35.
[50] 关 月, 田 云, 杨志福, 等. 壳聚糖-鞣质复合膜的止
血促愈合作用 [J]. 解放军药学学报 , 2011, 27(2):
110-112.
[51] 王德伟, 刘金涛, 朱洪艳. 药物及饮食补充叶酸、B 族
维生素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研究 [J]. 河北中
医, 2010, 32(12): 1906-1908.
[52] 张囡囡, 刘 鹏, 赵丽娟, 等. 维生素 B12 对肝硬化贫
血患者血液影响的临床研究 [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
志, 2009, 18(4): 322-323.
[53] 庞 飒. 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 [D].
杭州: 浙江大学, 2001.
[54] 严令耕, 黄臣虎, 陆 茵. 水蛭素抗凝血和抗肿瘤转移
的研究进展 [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0, 21(6):
667-670.
[55] 胡 平, 吴耿伟, 夏 青, 等. SOD 模拟及其抗氧化和
抗炎症功能的研究进展 [J]. 化学进展, 2009, 21(5):
873-879.
[56] Gong P, Wang Z Y,Wang H J. Protective effects of
pLNCX-SOD gene transfection on hepatocyte injury
induced by obstructive jaundice in rats [J]. Hepatob
Pancreat Dis Int, 2007, 6(2): 194-198.
[57] 石 磊, 李 娟, 徐 琪, 等. 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
质谱快速分析重组水蛭素产物的纯度与分子量 [J]. 分
析化学, 2002, 30(5): 608-610.
[58] 李淑莉, 宋志前, 刘振丽. 超滤膜截留分子量对金银花
单味药超滤效果的影响及与醇沉法的比较 [J]. 中药
材, 2005, 28(10): 86-88.
[59] 卢文彪, 张倍恩, 王 静, 等. 番石榴叶止泻作用有效
部位的筛选 [J]. 中药材, 2010, 33(5): 732-735.
[60] 郭晓萍, 尹 苗, 陈希文, 等. 石榴皮鞣质的提取及体
外抑菌活性 [J].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39(3): 403-405.
[61] 李 丰, 杨欣秀, 胡维国, 等. 栝楼籽中一种新的具有
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活性的多肽——TrichokirinS1 的
分离、纯化和性质 [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
2003, 35(9): 841-846.
[62] 黄益玲, 黄利鸣, 胡火军, 等. 天花粉蛋白对宫颈癌
HeLa 细胞凋亡及 bax、bcl-2 基因表达的影响 [J]. 肿瘤
防治研究, 2007, 34(7): 483-485.
[63] 王媛媛, 欧阳东云, 郑永唐. 天花粉蛋白体外抗人白血
病和淋巴瘤细胞的作用机制 [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
志, 2007, 15(4): 729-732.
[64] 杨新科, 陈章良, 段淑敏, 等. 天花粉蛋白在组织培养
上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J]. 病毒学报 , 1990, 6(3):
219-223.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5 卷 第 23 期 2014 年 12 月
·3485·
[65] 孟丽莉. 人参及鹿茸蛋白的分离纯化 [D]. 延吉: 延边
大学, 2008.
[66] 李红艳, 曹 阳, 白雪媛, 等. 人参蛋白对 β 淀粉样蛋
白(1-40)和H2O2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J]. 吉
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3, 39(6): 1138-1142.
[67] 徐云凤, 赵 雨, 邢楠楠, 等. 人参蛋白对小鼠抗疲劳
作用的研究 [J]. 食品工业科技, 2011, 32 (11): 406-407.
[68] 徐云凤, 赵 雨, 张 惠, 等. 人参蛋白对小鼠的耐缺
氧及抗氧化作用 [J]. 食品科技, 2012, 37(3): 79-82.
[69] 严铭铭. 人参鹿茸中蛋白多肽的纯化及活性研究 [D].
长春: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07.
[70] 严铭铭, 曲晓波, 钟英杰, 等. 梅花鹿鹿茸中促进海马
神经细胞增殖蛋白的分离纯化 [J]. 中草药 , 2007,
38(8): 1163-1167.
[71] 李立军, 路来金, 陈 雷, 等. 鹿茸多肽促进大鼠坐骨
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J]. 辽宁中医杂志, 2004, 31(4):
343-344.
[72] 周振华, 王洪新, 赵素玲, 等. 黄芪多糖对脂多糖诱导
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 [J]. 中草药 , 2012,
43(3): 524-528.
[73] 张竞之, 陈利国, 贾会欣, 等. 黄芪多糖对高血压病血
瘀证患者血清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形态学、活性
的影响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10, 16(16):
170-173.
[74] 颜 玲, 黄德斌. 黄芪多糖对缺血脑损伤大鼠海马神
经递质及 c-fos mRNA 表达的影响 [J]. 中国病理生理
杂志, 2012, 28(2): 263-268.
[75] 袁振林. 枸杞多糖的提取及含量和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J]. 广东化工, 2003(3): 43-45.
[76] 古 赛, 蒋小黎. 枸杞多糖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
实验研究 [J]. 重庆医学, 2007, 36(1): 60-62.
[77] 张鸣号, 王秀玉, 王秀梅, 等. 枸杞多糖对小鼠移植性
肝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J]. 中草药, 2012, 43(6):
1142-1146.
[78] Tian X M, Wang R, Zhang B K, et al. Impact of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 and danshensu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the process of 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 of rabbit [J]. Int J Ophthalmol, 2013,
6(1): 59-61.
[79] 赵世华, 姚文兵, 庞秀炳, 等. 灵芝多糖分离鉴定及抗
肿瘤活性的研究 [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3, 24(4):
173-176.
[80] Zhao S, Zhang S C, Wang S Q. Ganoderma lucidum spore
powder modulates Bcl-2 and Bax expression in the
hippocampus and cerebral cortex, and improves learning
and memory in pentylenetetrazole-kindled rats [J]. Neural
Regen Res, 2011, 6(30): 2347-2351.
[81] Zhao S, Wang S Q, Zhang S C, et al. Effects of
Ganoderma lucidum spore powder on astrocyte
expression and glutamine synthetase activity in the
hippocampal region of epileptic rats [J]. Neural Regenn
Res, 2008, 3(12): 1304-1307.
[82] Zhang G L, Wang Y H, Ni W, et al. Hepatoprotective role
of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 against
BCG-induced immune liver injury in mice [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2, 8(4): 728-733.
[83] 杨春霞. 一种酸性党参多糖 CPP1b 的结构分析及抗肿
瘤活性研究 [D]. 兰州: 兰州大学, 2013.
[84] 赵玉萍, 贾建波. 中药多糖对鼠李糖乳杆菌性质的影
响 [J]. 食品科技, 2005, 3(8): 13-15.
[85] 赵世清, 温 鹏, 李茹柳, 等. 党参、甘草皂苷和黄酮
部位对 IEC-6 细胞迁移的影响 [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2, 28(2): 79-82.
[86] 颜 军, 刘 嵬, 邬晓勇, 等. 柴胡多糖的分子量测定
及单糖组成分析 [J].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38(9):
4550-4552.
[87] 王 蕾, 周四元, 梅其炳. 多糖治疗胃溃疡的研究进展
[J]. 中成药, 2003, 25(8): 52-53.
[88] 林 波, 章蕴毅, 徐 晗, 等. 柴胡总多糖对急性肺损
伤大鼠的抗氧化作用 [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10,
19(1): 6-10.
[89] 刘 娟, 彭仁琇, 乐 江, 等. 当归多糖的分离纯化及
其部分理化性质的研究 [J]. 华西药学杂志 , 2004,
19(6): 412-414.
[90] Liu S P, Dong W G, Luo H S, et al. Protective effect of
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 on experimental
immunological colon injury in rats [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3, 9(12): 2786-2790.
[91] Wang P P, Zhang Y, Dai L Q, et al. Effect of 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lron complex on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rats [J]. Chin J Integr Med, 2007, 13 (4):
297-300.
[92] 李德耀. 淫羊藿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和免疫活性
研究 [D]. 郑州: 郑州大学, 2005.
[93] 贺 今, 王秀英, 李晓东. 淫羊藿多糖对苯中毒致再生
障碍性贫血免疫治疗进展 [J]. 预防医学论坛, 2012,
18(9): 686-687.
[94] 李 超. Fe3O4/PSF 磁性超滤膜分离麦冬多糖的研究
[D]. 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 2010.
[95] 徐德生, 冯 怡, 周跃华, 等. 麦冬多糖中抗急性心肌
缺血活性部位研究 [J]. 中成药, 2004, 26(10): 60-65.
[96] 许燕萍, 陈 琪. 麦冬多糖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抗缺
氧作用 [J]. 镇江医学院学报, 1996, 6(3): 217-218.
[97] 贺义恒, 张 红 夏, 赵 晔, 等. 恒山黄芪中黄芪多
糖提取工艺研究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3,
20(3): 52-54.
[98] 蒋小飞, 张宝顺. 党参总皂苷的提取、分离和纯化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4): 2061-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