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dvances in 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lichen and thei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地衣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全 文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2 卷 第 12 期 2011 年 12 月

·2571·
地衣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房敏峰,王启林,胡正海*
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摘 要:地衣是低等植物的重要类群,为菌藻共生体,全世界已知 500 多属 26 000 多种,我国有 232 属 1 766 种。地衣入药
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地衣主要成分为地衣多糖和地衣酸,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辐射及抗菌等生物活性。现就地衣的
种质资源、药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药用地衣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衣;地衣多糖;地衣酸;抗肿瘤;抗病毒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1)12 - 2571 - 06
Advances in 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lichen and thei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FANG Min-feng, WANG Qi-lin, HU Zheng-hai
Key Laboratory of Resource Biological and Biotechnology in Western China,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69, China
Key words: lichen; lichen polysaccharides; lichenic acid; antitumor; antiviral

地衣是低等植物的重要类群,为菌藻共生体。
其中的共生菌以子囊菌为主,少数为担子菌,共生
藻为蓝藻或绿藻。由于地衣的生物学特性主要是菌
藻共生体中真菌的体现,故又称为地衣型真菌[1]。地
衣被认为是生物互惠共生现象中最完善的典型[2-3]。
全世界已知地衣 500 多个属[4],26 000 多个种[5],我
国有 232 属 1 766 种[6]。地衣入药在我国具有悠久
的历史,《诗经》中就有关于松萝药用的记载。据各
种本草及有关资料记载,约有 200 种地衣入药。地
衣的主要成分为地衣多糖和地衣酸,具有抗肿瘤、
抗病毒、抗辐射、抗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7]。本
文主要从地衣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方面,对其
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为药用地衣的进一步
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地衣特性及资源分布
1.1 生物学特性
地衣为低等植物,是一类多年生独特的生物类
群,是由真菌和藻类共生而成的稳定复合体,无根、
茎、叶的分化。构成地衣体的真菌绝大部分属于真
菌界的子囊菌门、子囊菌纲,其中 98%为子囊菌[8],
少数为担子菌亚门的伞菌目和非褶菌目(多孔菌
目)。地衣体中的藻类来自绿藻和蓝绿藻的 20 多个
属。绿藻中的共球藻属、橘色藻属和蓝绿藻(或蓝
细菌)的念珠藻属,约占全部地衣体藻类的
90%[9-11]。共生是地衣生物学特性中主要的性状。没
有真菌与藻类或蓝细菌的共生就没有地衣,而共生
的影响则不同程度地反映在地衣生命活动的许多方
面,使得地衣在形态、解剖、生理及生化等方面显
示既不同于自由生活的真菌,又有别于自由生活的
藻类[12]。
地衣体是由藻类和真菌组成的营养性植物体。
根据其外部形态,一般可分为 3 种生长型,即壳状
地衣、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在这些生长型之间,
还有多种中间类型,如较低级的呈丝绒状、鳞叶状
以及介于壳状和鳞叶状之间的鳞壳状等。通常地衣
体的每种生长型都有其不同的内部构造,根据藻细
胞在地衣体中分布的不同部位,地衣体可分为两种
结构型,一种是藻细胞排列于地衣体上皮层与髓层
之间,形成明显的一层,成为异层型;另一种是藻
细胞分散于地衣体上皮层之下的髓层中,没有明显

收稿日期:2011-04-20
基金项目:陕西省中药材标准项目资助(20100331)
作者简介:房敏峰(1967—),女,陕西商州人,西北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药炮制与资源研究。E-mail: fff885@126.com
*通讯作者 胡正海 Tel: (029)88302684 E-mail: zhenghaihu@sina.com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2 卷 第 12 期 2011 年 12 月

·2572·
的藻层与髓层之分,称为同层型。地衣体的附属结
构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假根、绒毛和缘毛也见于
真菌中,而粉芽、裂芽、小裂片、杯点、假杯点及
衣瘿则是地衣体所特有的,所有这些附属结构的存
在与否以及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在地衣的种
类鉴定中,是重要的分类依据[10]。
地衣的繁殖一般分为营养繁殖和有性繁殖两
种。在地衣分类鉴定时,繁殖器官的类型、产生的
孢子数量、形状及颜色等,都被作为很重要的分种
依据[10]。
1.2 资源分布
地衣的分布极为广泛,从南北两极到赤道,从
高山到平原,从森林到荒漠,到处都能发现它们。
全世界已经描述的地衣约占全部已知真菌总数(7.1
万种)的 20%[8]。据估算,地球上的真菌有 150 万
种左右,按上述地衣占真菌总数的 20%推算,那么
地球上的地衣约有 30 万种。地衣的许多种类和类群
还有待于不断地被发现[13]。
在我国地衣资源也极其丰富,而且种类繁多,
一些种类还具有特殊的经济用途。目前,已报道的
地衣占中国已知真菌总数(约 1 万种)的 20%,占
全世界已报道地衣总数的 13%。其中中国特有种
300 种以上。据估计,我国全部地衣的总数在 2 万~
3 万种,已知地衣仅占估计种数的 6%~9%[14]。
2 地衣的主要化学成分
地衣是真菌和藻类高度结合的共生复合体,由
于地衣共生的特殊性,其含有的初生代谢产物(多
糖类)和次生代谢产物(酚酸类)构成了天然有机
化合物独特的类群[15]。近几年从地衣植物中分离得
到了许多具有活性的新化合物[16-18]。
2.1 地衣多糖的种类及结构
地衣中的多糖类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壁中,
主要包括地衣多糖、异地衣多糖,也包括少量的
半乳甘露聚糖、葡糖甘露聚糖等[19-21]。地衣多糖
是 1 个 β-D-葡萄糖以 1, 3 和 1, 4 键合所构成的线
性聚合物 [22-23] , β-葡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在
2×104~6.2×104,旋光度一般为正值且比较低。X
射线衍射证实 β-葡聚糖型地衣多糖的三维立体结构
是 1 个 3 股螺旋结构[24],与真菌多糖的研究结果非
常相似,对于真菌多糖来说,3 股螺旋结构是真菌
多糖最具活性的空间构象。在现有研究中 β-葡聚糖
型地衣多糖的活性远高于α-葡聚糖型地衣多糖的原
因可能也在于此[25]。异地衣多糖是首次从地衣中发
现的,是由 D-葡萄糖残留物以 α-1, 3 及 α-1, 4 葡萄
糖苷键合所构成的线性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在
6×103~8×103。其遇碘变蓝色,右旋,溶于冷水
中。目前发现的 α-葡聚糖的旋光度总是正值[24]。
迄今为止,已从 24 种不同的地衣中得到了半乳甘露
聚糖。其主链大多是由(1~6)-α-D-半乳甘露聚糖单
元组成,这一系列地衣多糖 C-1 位的 13C-NMR 数据
有特征值[26]。随着各种分析检测手段的进步,这类
结构复杂的多糖在结构方面的研究将有很大进展。
石耳多糖又称泡衣多糖,是 β-D-葡萄糖 1→6 连接
的葡聚糖,每 10~12 个葡萄糖单位的 3 位有 1 个
O-乙酰基[23]。
2.2 地衣酸的种类及结构
地衣中除了同样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草酸盐
和碳酸盐之外,其他的次生代谢产物几乎组成了
1 个地衣独特的化合物类群,地衣酸就是其中的
一类[10]。在地衣中,地衣酸通常沉积于菌丝细胞的
表面,并且多为水不溶性,主要为缩酚酸类及其衍
生物、蒽醌类、脂肪酸类、萜类、甾体类等[7]。其
中缩酚酸类及其衍生物为地衣共生体特有的化学成
分,由乙酸-丙二酸代谢途径形成,基本骨架为 2~
3 个地衣酚或 β-地衣酚型的多酚酸类单元通过酯
键、醚键或碳-碳键连接而成,包括缩酚酸、缩酚酸
环醚、缩酚酮、二苯并呋喃(包括松萝酸)等结构
类型。到目前为止,已分离鉴定 800 余个地衣酸[7]。
2.2.1 缩酚酸类[7] 缩酚酸类存在于地衣的髓层
中,为地衣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主要由地衣酚型
或 β-地衣酚型单元通过酯键缩合而成。地衣酚型为
多羟基酚酸,β-地衣酚型比地衣酚型在苯环的 3 位
上多连有一个碳取代单元。缩酚酸类包括二聚缩酚
酸(根据组成单元的不同,主要有 3 种结构类型:
地衣酚型、β-地衣酚型及 β-地衣酚/地衣酚混合型)、
三聚缩酚酸或四聚缩酚酸及苄基缩酚酸类化合物。
目前已报道的缩酚酸类有 207 个化合物:包括 175
个二聚缩酚酸,28 个三聚或四聚缩酚酸和 4 个苄基
缩酚酸类化合物。
2.2.2 缩酚酸环醚类[7] 缩酚酸环醚是地衣中的第
2 大类次生代谢产物,已报道 116 种化合物。该类
化合物除了具有缩酚酸类化合物的酯键连接外,还
有一个醚键连接,形成了多环的刚性结构。苯环上
多为羧基取代,C-6 和 C-6′位常为奇数碳的烷烃取
代基,其他位置常为甲基、醛基、羟基和氯等基团
取代。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2 卷 第 12 期 2011 年 12 月

·2573·
2.2.3 缩酚酮类[7] 目前发现的缩酚酮类主要是由
2 个地衣酚单元通过酯键及碳-碳键连接而成,A 环
的 4 位氧化形成酮基,C-6、C-6′位皆为烷烃取代。
缩酚酮类系由对缩酚酸衍生而来。
2.2.4 二苯并呋喃类[7] 二苯并呋喃类几乎仅为地
衣所特有,在自然界中较少见。它是由两个缩酚单
元通过碳碳连接及环化脱水而成,已报道有 32 个化
合物。
2.3 其他成分
地衣中除地衣多糖和地衣酚酸等主要成分外,
还含有一些其他类化合物,如醌类。醌类也是一类
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且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
物,目前从地衣中已发现的醌类化合物约 66 个,包
括苯醌、萘醌、蒽醌、菲醌、联苯醌、萘茜苯醌等[7]。
3 地衣的主要药理作用
地衣入药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
600 年西周时期的《诗经》中,就有松萝的记载;
南北朝梁·陶弘景所著的《名医别录》中记载石濡
(石蕊)“可明目,益精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中记述了多种地衣的形态、习性及药效,如“女萝
(松萝)能疗痰热温虐,可为吐汤,利水道”,“石濡
有生津利咽、解热化痰”。近年药理研究发现,地衣
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辐射、抗菌、抗氧化等多
方面的生物活性[7]。
3.1 地衣多糖的药理作用
3.1.1 抗肿瘤作用 国外学者对于地衣多糖的抗肿
瘤活性的研究较早,从 20 世纪 70 年代起,日本学
者对地衣多糖的非细胞毒和宿主介导的抗肿瘤活性
进行了长期研究。通过在小鼠皮下接种 S180 腹水瘤
细胞来观察从 9 种地衣的水提醇沉物中得到的粗多
糖的活性。接种瘤细胞 24 h 后,分别 ip 粗多糖(200
mg/kg),连续 10 d,1 次/d,5 周后比较给药组和对
照组的平均瘤质量,其中大部分粗多糖能够抑制肿
瘤生长,有较高的肿瘤抑制率[27]。Nishikawa 等[28]
进一步研究表明,从石耳科地衣中得到的 O-乙酰基
取代的石脐素型葡聚糖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Takeda 等[29]从扁枝衣、树发等地衣中得到的地衣多
糖,也发现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我国学者也进
行了这方面的研究,20 世纪 90 年代初,Wang 等[30]
研究了从冰岛衣中得到的地衣多糖对 S180、宫颈癌
细胞 U14、白血病 L7217 细胞以及艾氏腹水癌的抗
肿瘤作用,结果发现其能够抑制 S180 的生长,但是
不能延长 U14、L7217 小鼠的存活时间,结果还显示
这种地衣多糖可以显著提高小鼠的网状内皮系统功
能。也有报道从地衣中得到的糖肽对 S180表现出良
好的抑制活性。从 Lorientalis 属地衣中得到 2 种糖
肽(LOF-1、LOF-2),其中 LOF-1 的主要糖类组成
是(1→6)葡聚糖和(1→3)甘露聚糖,丝氨酸和
苏氨酸通过氧键与糖类物质相连。LOF-1 10 mg/kg
对肿瘤的抑制率达到了 81.6%[31]。除此之外,有学
者认为地衣多糖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可能与增加免
疫血清中 α 酸性糖蛋白(α1-AG)有关。据报道,
地衣多糖作用于腹水肿瘤小鼠时,免疫血清中 α酸
α1-AG 水平明显增加,同时小鼠肝、脾质量增加,
而 α1-AG 在体外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32]。也有
学者认为地衣多糖对 β 肾上腺素受体和白细胞介
素-1(IL-1)受体有双重调节作用,有助于产生 IL-1
生长因子,激活补体系统,促进抗体形成[33]。可见,
地衣多糖可通过多途径、多个层面对免疫系统发挥
调节作用,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3.1.2 抗病毒作用 研究发现从冰岛地衣中得到的
一些地衣多糖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显著减少植物
局部或者系统感染烟草花叶病病毒(TMV)。从石
耳科地衣中得到的一种带有乙酰基的 β(1→6)葡
聚糖能够显著抑制 HIV 抗原在 Molt-4(clone 8)细
胞上的表达,从而对 HIV 病毒起到抑制作用[34]。这
表明地衣多糖的抗病毒作用机制可能为其结构与病
毒胞壁结构相似,通过影响病毒早期复制而发挥抗
病毒作用。但是总体来说,目前地衣多糖的抗病毒
作用机制还不是非常清楚,可能由于病毒细胞壁都
含有葡聚糖,而地衣多糖中的葡聚糖大多都有类似
的结构。病毒的感染实际上与这一相似结构识别有
关。地衣多糖的抗病毒作用可能是利用其相似结构,
通过免疫调节机制产生宿主免疫功能,以抵抗病原
体的侵袭[27]。
3.1.3 细胞毒作用 以往的研究都认为多糖类物质
一般不具有细胞毒性,但有研究发现,一种从树花
属地衣中得到的 α→(1→3)-(1→4)-葡聚糖及其硫酸
盐衍生物均显示出对宫颈癌 HeLa 细胞的细胞毒作
用,这种葡聚糖能明显增大细胞的体积,影响胞质
密度和有丝分裂,直接导致细胞凋亡,其硫酸盐的
细胞毒作用更加强烈[35]。
3.1.4 对海马神经元突出间隙的作用 通过地衣
葡聚糖对海马突出间隙的影响研究证实,一种从梅
衣科地衣中得到的地衣多糖,po 和 iv 均能增强小
鼠空间记忆的电生理信号,可以修复由于 β 样淀粉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2 卷 第 12 期 2011 年 12 月

·2574·
沉积带来的损伤,对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积极
意义[36-37]。
对于多糖类物质的研究表明,多糖的生物活性
与多糖的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和溶解度等诸多因素
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较多的是 β葡聚糖,已发现的
多种活性都与之有关,(1→3)-β 葡聚糖是抗肿瘤活
性的必需骨架结构。地衣多糖的初步构效关系研究
也证明了这一点,(1→3)-β葡聚糖对异源和同源的,
甚至是遗传性的肿瘤都有效[38]。因此,多糖类物质
是目前地衣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3.2 地衣酸的药理作用
3.2.1 抗菌作用 地衣在民间广泛用于抗菌方面的
治疗已有悠久的历史。近代开展的大量研究也证明
了地衣的抗菌作用。大多数具有抗菌活性的地衣物
质为酚类化合物,水溶性较低。1950 年,松萝酸就
被证明具有抗革兰阳性菌的活性。Piovano 等[39]研究
发现柔扁枝衣酸、环萝酸及肺衣酸具有温和的抗皮
肤真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红色毛癣菌
的活性。Francolini 等 [40]研究表明,(+)-松萝酸有抗
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活性,可
直接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阻碍绿脓杆菌信号
的传导途径。Tosum 等[41]研究表明,松萝酸有抑制
结核菌生长的活性,其最小抑制浓度为 12.5 μg/mL。
3.2.2 抗氧化作用 Hidalgo 等[42]通过抑制鼠脑组
织及 β-胡萝卜素实验,发现从 Erioderma chilense
和 Psoromapallidum 属地衣中分离得到缩酚酸环醚
l-chloropannarina 和 pannarina 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
性,并认为缩酚酸环醚比缩酚酸的抗氧化活性强。
这可能与缩酚酸环醚在缩酚酸结构基础上形成的醚
键有关。Stepanenko 等[43]对远东地区叶生地衣的酚
类次生代谢产物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地衣酚型缩
酚酸和三缩酚酸可防止过氧化反应,可能与其抑制
有毒金属离子有关。因为有毒金属离子可启动游离
自由基的反应。此外,也发现这些地衣中含有的二
聚萘茜类(5, 8-二羟基萘醌)色素 cuculloquinone、
islandoquinone、6, 6′-bi(3′-ethyl-2, 7-dihydroxynaph-
thazarin)也具有抗氧化活性。由于地衣体内的次生
代谢产物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活性氧等方面的能力,
这种特性使得地衣具有潜在的开发成为治疗由过氧
化引发的疾病的药物。
3.2.3 抗辐射作用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
全球臭氧层在不断变薄,导致了 UV-B 辐射的增加。
而在臭氧损耗尤为严重的高纬度地区,地衣处于该
地区植被中的主导地位。研究表明,地衣对 UV 起
屏蔽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其体内的次生代谢产
物[44]。这些次生代谢产物一般是在 UV 辐射条件下
诱导产生的并且大多属于酚类化合物。Rancan 等[45]
对地衣次生代谢产物在 UV 区的吸收作用做了大量
的研究,结果显示,松萝酸、l-chlorepannarine,
epiphorelic acid I、II,calicin 等均对 UV 有吸收作
用,其中松萝酸主要是在 UV-B 区有吸收,
l-chlorepannarine,epiphorelic acid I、II,calicin 在
UV-A 区有吸收。Torres 等[46]从胶衣科地衣中分离
的 mycosporine 具有明显的光保护活性,可以有效
抑制由 UV-B 引起的细胞膜损伤,抑制人体角化细
胞中嘧啶二聚物的形成及皮肤红斑的产生。由于地
衣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在 UV 区的强烈吸收作用,近
年来地衣提取物已被用作为防晒油中的遮光剂。
3.2.4 其他作用 地衣酸还有抗肿瘤、植物生长抑
制等作用。在抗肿瘤方面,松萝酸是研究较多的地
衣类物质且早被发现。作为植物生长抑制剂,有些
地衣的次生代谢产物积聚在菌丝的外表,在生物竞
争中,通过淋洗作用,直接发挥毒杀作用,阻止其
他地衣种群的形成,从而获得自身的生态位。
4 结语
地衣作为真菌和藻类高度结合的共生复合体,
以及其共生的特殊性,地衣中含有的初生代谢产物
和次生代谢产物构成了天然有机化合物独特的类
群,现已从地衣中分离得到的多种活性化合物具有
抗肿瘤、抗病毒、抗辐射、抗菌、抗氧化等多方面
的生物活性。但是地衣的生长比较缓慢,而且难以
人工培养,过度采集极易造成环境破坏和地衣物种
的灭绝,所以,为了扩大对地衣资源的开发和可持
续利用,通过组织培养及转基因技术获得大量的地
衣原料,以及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得地衣体内有
效的化合物,使地衣在医药研究领域更好的发挥作
用。目前,在地衣研究领域,应重视两方面的研究
工作,一是对地衣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结构分析,在
结构分析基础上进行结构改造;二是利用一些免疫
指标分析其生物活性及免疫机制[47]。从目前地衣研
究的文献看来,国内对于地衣的研究较少,涉及面
也比较狭窄,所以,应加强对于药用地衣的研究工
作,通过生物学、化学及生物技术等多学科结合研
究为地衣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 魏江春. 中国药用地衣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2.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2 卷 第 12 期 2011 年 12 月

·2575·
[2] Wei J C, Abbas A. The Lichen genus Pseudevernia zope
in China [J]. Mycosystema, 2003, 22(1): 26-29.
[3] 阿不都拉·阿巴斯, 吴继农. 新疆地衣 [M]. 乌鲁木齐:
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1998.
[4] James P W, Hawksworth D L. Ainsworth & Bisby’s
Dictionary of the Fungi [M]. London: Commonwealth
Mycological Institute England, 1971.
[5] Oxner A N. Handbook of the Lichens of the USSR.2 [M].
Lierngrad: Science Press, 1974.
[6] 魏江春. 中国地衣综览 [M]. 北京: 万国学术出版社,
1992.
[7] 牛冬玲, 王立松. 地衣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
究 进 展 [J]. 天 然 产 物 研 究 与 开 发 , 2007, 19:
1079-1080.
[8] Hawksworth D L, Hill D J. Lichen-Forming Fungi [M].
New York: Chapman and Hill.
[9] Abbas A, Mijit A H, Wu J N. Contribution to the
knowledge of lichens from Xinjiang China, including a
preliminary checklist [J]. CHENIA, 2002, 7: 173-186.
[10] 吴金陵. 中国地衣植物图鉴 [M]. 北京: 中国展望出版
社, 1987.
[11] 赵继鼎, 徐连旺, 孙曾美. 中国地衣初编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2.
[12] 魏江春. 地衣、真菌和菌物的研究进展 [J]. 生物学通
报, 1998, 33(12): 2-5.
[13] Hawksworth D L. The fungi dimension of biodiversity:
magnitude, significance, and conservation [J]. Mycol Res,
1991, 95: 641-665.
[14] Chen J B. The particularity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 of
lichens, and importance to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J].
Biodiv Sci, 1995, 3: 123-117.
[15] Huneck S. The significance of lichens and their metabolites
[J]. Nat Wissenschaften, 1999, 86(12): 559-570.
[16] Toledo M F J, Garcia C A, Estevez R F, et al. Identifi-
caction and quatitation of allelochemicals from the lichen
lethariella canariensis: phytotoxicity and anti-oxidative
activity [J]. J Chen Ecol, 2003, 29(9): 2049-2069.
[17] Rezanka T, Guschina I A. Glycosidic compounds of
murolic, prtoconstipatic and allomu-rolic acids from lichen
of central Asia [J]. Photochemistry, 2000, 54(6): 635-645.
[18] Rezanka T, Guschina I A. Further glucosides of lichens’
acids from central Asian lichens [J]. Photochemistry,
2001, 56(2): 181-188.
[19] 靳菊情, 丁东宁, 王晓美, 等. 黑石耳多糖组分测定
[J]. 西北药学杂志, 1996, 11: 15-16.
[20] 丁东宁, 靳菊情, 闫 明, 等. 雀石蕊多糖的研究 [J].
西北医科大学学报, 1997, 18(4): 476-477.
[21] 王晓美, 罗秦英, 靳菊情, 等. 太白茶多糖的组分研究
[J]. 西北药学杂志, 1998, 13(1): 10-11.
[22] Berit S P, Elin S O, Kristin I. Chromatography and
electrophoresis in s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lichens [J]. J Chromatog A, 2002,
967: 163-171.
[23] 张 璞, 樊守金. 地衣抗生素和地衣多糖类物质的研
究进展 [J]. 山东科学, 2007, 4(2): 41-44.
[24] Olafsdottir E S, IngoIfsdottir K. Polysaccharides from
lichen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J]. Planta Med, 2001, 67(3): 199-208.
[25] 黄 洁. 地衣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表征及其辐射防
护作用的研究 [D].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
[26] Cathonero E R, Mellinger C G, Eliasaro S, et al.
Chemotypeses significance of lichenized fungi by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hetero polysaccharides from
the genera Parmotrema and Rimelia [J]. FEMS Mierobiol
Lett, 2005, 246(2): 273-278.
[27] 王学姣, 徐文清. 地衣多糖的结构特征与生物活性 [J].
天津药学, 2007, 19(2): 62-64.
[28] Nishikawa Y, Tanaka M, Shibata S, et al. Polysaccharides
of lichens and fungi IV. Antitumor active O-acely lated
pustulan-type glucans from the lichens of Umbilicaria
species [J]. Chem Pharm Bull, 1970, 18(7): 1431.
[29] Takeda T, Funatsu M, Shibata S, et al. Polysaccharides of
lichens and fungi V. Antititumour active polysaccharides
of lichens of Evemia [J]. Chem Pharm Bull, 1972, 20(11):
2445-2449.
[30] 王桂芝, 李延忠, 王本祥, 等. 白边岛衣多糖抗肿瘤
作用 的 研 究 [J]. 中 国 中 药杂 志 , 1991, 16(5):
242-256.
[31] Takahashi K, Takeda T, Shibata S, et al. Polysaccharides
of lichens and fungi VI. Effect of antitumor or active
polysaccharides of lichens of Stictaceae [J]. Chem Pharm
Bull, 1974, 22(2): 404-408.
[32] Watanabe M, Iwaik, Shibata S, et al.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ouse α1-acid glycoprotein and its
possible role in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some lichen
polysaccharides [J]. Chem Pharm Bull, 1986, 34(6):
2532-2541.
[33] Edagawa Y, Sato F, Saito H, et al. Dual effects of the
lichen glucan PB-2, extracted from Flavoparmelia
baltimorensis on the induction of long-term potentiation
in the dentategyrus of the anesthetized rat possible
mediation. Via adrenaline beta- and interleukin-1
receptors [J]. Brain Res, 2005, 1032(1/2): 183-192.
[34] Hirabayashi K, Iwata S, Ito M, et al. Inhibitory effect of a
lichen polysaccharide sulfate, GE-3-S, on the replication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in vitro [J].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2 卷 第 12 期 2011 年 12 月

·2576·
Chem Pharm Bull, 1989, 37(9): 2410.
[35] Leao A M, Buchi D F, Iacomini M, et al. Cytotoxic effect
against Hel, a cells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the lichen
Ramalian celastri [J]. J Submicroscopic Cytol Pathol,
1997, 29(4): 503.
[36] Smriga M, Saito H. Effect of selected thallophytic
glucans on learning behaviour and short-term potentietion
[J]. Phytother Res, 2004, 14(3): 153.
[37] Hirano E, Saito H, Ito Y, et al. PB-2, a polysaccharide
fraction from lichen Flavoparmelia baltinorensis,
peripherally promotes the induction of long-term
potentietion in the rat dentate gyrus in vivo [J]. Brain Res,
2003, 14963(1/2): 307.
[38] Bohn J A, Be Miller J N. (1→3)-β-D-Glucans as
biol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s [J]. Carbohydr Polym,
1995, 28: 3.
[39] Piovano M, Garbarino J A, Giannini F A, et al. Evalution
of antifungal and antibacterial antifungal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aromatic metabolites from lichens [J]. Bol
Soc Chill Quin, 2002, 47: 235-240.
[40] Francolini P, Norris A, Piozzi G, et al. Usnic acid, a
natural antimicrobial agent able to inhibit bacterial [J].
Biofilm Format Polym Surf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
2004, 48: 4360-4365.
[41] Tosum F, Akyuz K C, Sener B, et al. The evaluation of
plants from Turkey for in vitro antimycobacterial activity
[J]. Pharm Biol, 2005, 43: 58-63.
[42] Hidalgo M E, Fomandez E, Quilhot W, et al.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depsides and depsidones [J]. Phytochemistry,
1994, 37: 1585-1587.
[43] Stepanenko L S, Krivoshchekova O E, Skirina I F.
Functions of phenolic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lichens
[J]. From Far East Russia Symbiosis, 2002, 32: 119-131.
[44] Fahselt D. Secondary biochemistry of lichens [J].
Symbiosis, 1994, 16: 117-165.
[45] Rancan F, Roan S, Bochm K, et al. Protection against
UVB irradiation by natural filters extracted from lichens
[J]. J Photochem Photobiol B, 2002, 68(2/3): 133-139.
[46] Torres A, Hochberg M, Pergament I, et al. A new UV-B
absorbing mycosporine with photo protective activity
from the lichenized ascomycete Collema cristatum Eur
[J]. Biochemistry, 2004, 271: 780-784.
[47] 陈建斌. 地衣特殊性、多样性及其重要性 [J]. 生物多
样性, 1995, 3(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