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Research wilt disease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its pathogen

丹参枯萎病及其病原菌的研究



全 文 :丹参枯萎病及其病原菌的研究
杨立1,缪作清2,杨光3,邵爱娟1,黄璐琦1,申业1,王雪1,陈美兰1
(1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
2中国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
3北京师范大学 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 丹参是世界公认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首选药物,栽培丹参枯萎病发生严重,严重影响栽培丹参产量和质量。针
对上述问题,采用形态学和病原学实验手段对从发生枯萎病丹参植株茎和根中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同时根据 ITS序
列采用PCR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确定。结果表明丹参枯萎病多发生7—8月高温、多雨季节,栽培一年丹参枯萎病的发生率为
10%左右,而栽培三年或者三茬丹参枯萎病的发生率达到了60%~70%。枯萎病会引起丹参根腐,因此生产上易误认为根腐
病。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ITS序列也表明其与黄瓜枯萎病菌的 ITS序列同源性为99%。因此,作者
认为引起丹参枯萎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
[关键词] 丹参;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尖孢镰刀菌
[收稿日期] 2013080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130070);国家科技基
础性专项(SB2007FY02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科研专项
(201107009,2012070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I29B02)
[通信作者] 陈美兰,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药材栽培病虫害的生
物防治研究,Tel:(010)640144112956,Email:chenmeilan99@
163com
  丹参 SalviamiltiorhizaBge,俗称活血根,唇形
科多年生草木,以干燥的肉质根入药[1],是世界公
认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首选药物。过去主要以野生
为主,20世纪60—70年代的四川、山东、河南、陕西
等地广泛发展种植,并成为丹参主产区[2]。但是药
用植物讲究“地道药材”,具有地域性,对环境条件
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适宜人工栽培的土地面积就
十分有限。为了满足市场要求,很难避免重茬连作
情况出现。丹参随着连作和种植年限的延长,根部
病害严重发生,主要有枯萎病和根腐病[34],2种病
害通常混合发生。病菌侵袭丹参植株后会导致植株
根系腐烂,叶片枯黄,严重时植株大面积枯死,丹参
严重减产,有效成分降低[5]。但是目前关于丹参枯
萎病病原菌的相关研究极少,只有王刚云等报道陕
西商洛栽培的丹参枯萎病病原菌主要有尖孢镰孢和
链格孢属[4]。另外,上述的研究结果没有对病原菌
进行系统的研究,特别是没有致病性试验结果。本
研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等方法并结合致病性测
定对丹参枯萎病病原菌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研究丹
参枯萎病的诊断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2010年7月、2010年12月、2011年5
月先后3次在山东莱芜白花丹参 Salviamiltiorhiza
Bgefalba种植基地发病严重的地块采集具有典
型丹参枯萎病症状的病株。
12 病原菌的分离和培养 取具有典型丹参枯萎
病症状的病株,按照常规组织分离方法进行病原菌
的分离纯化:选取根部和茎基部病健交界处以及茎
部组织用75%的乙醇消毒3~5s后,放入01%升
汞溶液中消毒5min,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后晾干,
用灭菌刀片将带病组织块分割成约3~4mm的小
组织块,接于PDA平板上,每皿4~5小块,28℃条
件下黑暗培养5d后挑取组织块周围的菌落转皿进
行纯化,对分离物进行归类、编号和转管保存[6]。
13 致病性接种 按照柯赫氏法则,采用蘸根接种
法[7]对分离物进行致病性测定。将3~5片真叶的
丹参健康幼苗根系浸泡在含有 1×106个孢子/mL
菌悬液中15min后,置于无菌土中进行栽培,并以
无菌水作为空白对照。在25℃温室中进行培养,并
观察记录发病情况,并对发病后的丹参进行病菌再
分离。
14 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 将病原菌移接于 PDA
平板上,28℃暗培养5d后,用5mm的打孔器在菌
落边缘打孔取样,将菌落转移至直径为9cm的培养
皿中央(标准PDA平板),28℃下,暗培养5d后用
·0404·
第38卷第23期
2013年12月
                             
Vol38,Issue 23
December,2013
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生长直径,记录菌落形态特征,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
梗等菌体形态,并测量其大小。根据病原菌的产孢
结构和其他特征及在 PDA培养基和绿豆培养基[23]
上的形态特征,并依据 Booth′s镰刀菌分类标准进
行[8]形态学鉴定。
14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从培养基上直接刮取菌
丝体放入15mL灭菌离心管中,用研磨棒研磨菌
丝,采用 CTAB法提取菌株 DNA[910]。采用引物
ITS1,ITS2(真菌通用引物),Fu1和 Fu2(镰刀菌属
特异引物),Fga1和Fga2(编码尖孢镰刀菌G蛋白α
亚基的基因引物)进行PCR扩增。25μLPCR反应
体系包括10×PCRbufer25μL,MgCl2(25mmol
·L-1)25μL,dNTP(10mmol·L-1)05μL,模板
DNA溶液1μL,5U·μL-1Taq酶02μL,10pmol
·μL-1ITS1和 ITS2引物(由上海生工合成)各
05μL,超纯水173μL。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
5min;94℃变性 40s,52℃退火 40s,72℃延伸
1min,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
扩增产物用 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Bio
Rad凝胶成像系统观察、照相。扩增产物经l%琼脂
糖凝胶电泳分离,切胶回收纯化后送北京华大基因
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测序。测得序列在
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调查 本课题组于2010,2011年对山东
莱芜紫光生态园有限公司的白花丹参种植地进行了
病害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丹参枯萎病发生的轻重与
气温高低、雨量大小有关,多发生在5—10月份,特
别是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最易发生。随着连作
年限的延长而其发病率增加,栽培一年丹参枯萎病
的发生率为10%左右,而栽培三年或者三茬丹参根
腐病的发生率达到了60% ~70%。受害植株地上
部分矮小,叶片逐渐发黄、变褐,茎枝枯萎,表现似缺
水症状,中午萎焉早晚恢复,3~5d后整个植株枯
萎死亡;根系发育较差,须根较少,严重时变褐腐烂;
主茎及主根维管束变褐(图1)。
22 致病性测定 接种7d后,每个处理组观察50
株,结果表明50株对照植株都生长良好,而24株接
种病菌的植株发病,且发病症状与田间症状基本一
致(图2)。在接种病株上再次分离纯化病原菌,得
到的纯培养物与接种前分离物的形态比较后,发现
  
A发病植株;B病植株;C发病植株茎纵切面;D发病植株茎的纵
切面(×100);F健康植株茎的纵切面(×100);G健康植株的根;
H发病植株的根。
图1 田间丹参枯萎病的症状
Fig1 SymptomofwiltdiseaseonSalviamiltiorhizainthe
field
再分离得到的病原菌的菌落的生长速度、菌落形态、
菌体形态等培养性状与接种病原菌完全一致。
A未接菌的植株;B接菌的植株。
图2 接种尖孢镰刀菌7d后发病丹参的症状
Fig2 SymptomofdiseasedSalviamiltiorhizaafterinoculated
withFusariumoxysporumforsevendays
23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PDA上28℃黑暗培养5
d菌落直径 27~33mm;菌落正面呈规则圆形,白
色,中间略带紫色;菌落背面呈浅褐色或褐色(图
3A,B);菌丝体生长茂盛,呈棉絮状,菌丝无色(图
·1404·
第38卷第23期
2013年12月
                             
Vol38,Issue 23
December,2013
3C);小型分生孢子单胞或者双胞,长卵形(68~
128)μm ×(25~29)μm,大型分生孢子镰刀
形,少许弯曲,3~5个隔,多数为 4隔,大小为
(123~229)μm×(19~31)μm(图 3C,D)。
厚垣孢子呈球形,大小为(37~60)μm×(21~
46)μm,多顶生(图3G)。
APDA培养基上的菌落正面观;BPDA培养基上的菌落背面观;
C菌丝;D小分生孢子和大分生孢子;G厚垣孢子。
图3 丹参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的形态特征
Fig3 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Fusariumoxysporum,
thepathogenofwiltdiseaseonSalviamiltiorhiza
24 分子鉴定 采用引物ITS1和ITS4获得了1条
500bp左右的清晰条带,经测序得到了长度510bp的
片段(图4);采用引物Fu1和Fu2获得了1条488bp
左右的清晰条带(图5);采用引物Fga1和fga2获得了
1条540bp左右大小的清晰条带(图6)。
  将上述获得的序列与 GenBank中已有的相关
菌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该菌株与尖孢
镰刀菌Foxysporum的同源性都达到99%。
3 讨论
本实验利用形态学鉴定方法、分子鉴定方法以
  
MMarker;1扩增片段(图5,6同)。
图4 采用ITS1ITS4为引物的PCR扩增
Fig4 PCRamplificationpaternofthepathogenofwiltdisease
onSalviamiltiorhizabyITS1andITS4
图5 采用Fu1Fu2为引物的PCR扩增
Fig5 PCRamplificationpaternofthepathogenofwiltdisease
onSalviamiltiorhizabyFu1Fu2
图6 采用Fga1Fga2为引物对丹参枯萎病病原菌PCR扩增
Fig6 PCRamplificationpaternofthepathogenofwiltdisease
onSalviamiltiorhizabyFa1Fa2
及致病性试验确认引起山东莱芜白花丹参枯萎病病
原菌为镰刀菌属 Fusarium尖孢镰刀菌 Foxysporum
(Schl)),并且从发病丹参植株根和茎中均能分离得
到。作者的调查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主要引起栽培
·2404·
第38卷第23期
2013年12月
                             
Vol38,Issue 23
December,2013
丹参的枯萎、根腐和茎基腐。文献报道不同专化型
在 rDNA基因序列上碱基差异甚微,同源性很
高[11],从本实验采用 3种不同的引物进行分子鉴
定,分子鉴定结果都与丹参枯萎病病菌与黄瓜枯萎
病菌FoxysporumSchlfspcucumerinumOwen的
同源性比较高,序列同源性为99%,因此作者认为
该病原菌可能是黄瓜枯萎病菌,进一步的确定还需
要进行相应专化型实验。
作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栽培丹参枯萎病和根
腐病通常混合发生,由于枯萎病也会引起丹参根腐
症状,在生产上易误认为根腐病,因此目前关于丹参
根腐病的研究较多些,而关于丹参枯萎病病原菌的
相关研究极少。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对我国丹参枯萎
病的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研究都具有参考价值。
由于丹参枯萎病会引起根腐,因此在生产上丹参
枯萎病易误认为根腐病。引起丹参枯萎病的病原菌为
尖孢镰刀菌,其发生的轻重与气温高低、雨量大小有
关,且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其发病率大幅度的增加。
[致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刘杏忠研究员、王蔓蔓
博士在病原菌的鉴定中提供的帮助,山东莱芜白花丹参基地的
李奉举、李奉胜、祝有福以及其他老师在采样过程中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一部[S]2010:70
[2] 林蔚兰,邓乔华,卢绵三个丹参主产区生产情况调查[J]
中药材,2008,31(3):338
[3] 曾华兰,叶鹏盛,李琼芳,等利用木霉防治丹参根腐病的研
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3,21(2):142
[4] 王刚云,文家富,郑小惠,等陕西商洛丹参根部病害调查研
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9(3):53
[5] 张辰露,孙群,叶青连作对丹参生长的障碍效应[J]西北
植物学报,2005,25(5):1029
[6] 孙广宇,宗兆锋植物病理学实验技术[J]北京:中国农业
出版社,2002:78,96
[7] 姜彩鸽,贺运春,胡亚娟,等植物病原镰刀菌大分生孢子的
诱导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
(4):432
[8] 布斯镰刀菌属[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8:31
[9] SaghaiMA,SolimanKM,JorgensenRA,etalRibosomal
DNAspacerlengthpolymorphisminbarley:mendelianinherit
ance,chromosomallocationandpopulationdynamics[J]Proc
NatlAcadSciUSA,1984,84(24):8014
[10] 易润华,朱西儒,周而勋简化CTAB法快速微量提取丝状真
菌DNA[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23(6):72
[11] 张宝俊,张家榕,李志岗,等镰刀菌rDNAITS序列的克隆及
序列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8,10(24):94
ResearchwiltdiseaseofSalviamiltiorrhizaanditspathogen
YANGLi1,MIAOZuoqing2,YANGGuang3,SHAOAijuan1,HUANGLuqi1,SHENYe1,WANGXue1,CHENMeilan1
(1NationalResourceCenterforChineseMateriaMedica,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
2StateKeyLaboratoryforBiologyofPlantDiseasesandInsectPests,InstituteofPlantProtection,
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Beijing100193,China;
3ColegeofResourcesScience&Technology,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Abstract] Salviamiltiorhizaisahighlyvalue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orthetreatmentofatherosclerosisrelateddisor
dersinchina,suchascardiovascularandcerebrovasculardiseasesinChinaThewiltdiseaseisseriousinthecultureofSmiltiorhi
zaWiltdiseasecausebiomassofplantshootsandrootsislessened,activecomponentsaredecreasedTosolvetheseproblems,were
searchthepathogencausingwiltdiseaseofSmiltiorhizaThesuspectedpathogenisidentifiedbymorphologyandetiologicaltestThe
identificationwasfurtherconfirmedbyalignmentthesequencesof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ITS)amplifiedbyPCROurresultshow
thewiltdiseaseofSmiltiorhizamostlyoccuredinJulyandAugust,whichishotandweterThewiltdiseaserateofSmiltiorhiza
continuouscroppingforoneyearinSmiltiorhizstubbleis10%,butthewiltdiseaserateofSmiltiorhizacontinuouscroppingfor
threeyearsinSmiltiorhizstubbleis60%70%TherootrotofSmiltiorhizcausedbythewiltdisease,sothewiltdiseasewasmis
takenfortherotrootinproduction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showthepathogenisFusariumoxysporumThesequenceofITSwes
determinedandfoundbyBLASTshared99% identitytothatofFoxysporumfspcucumerinumSoitcomestotheconclusionthat
thecausingagentofwiltdiseaseonSmiltiorhizabelongstoFoxysporum
[Keywords] Salviamiltiorhiza;wiltdisease;pathogenidentification;Fusariumoxysporum
doi:10.4268/cjcmm20132309 [责任编辑 吕冬梅]
·3404·
第38卷第23期
2013年12月
                             
Vol38,Issue 23
December,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