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寻找茜草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成分。方法:利用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模型进行追踪,采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谱学技术鉴定结构,并对活性化合物进行酶抑制动力学研究。结果:茜草三氯甲烷提取物具有很高的活性,从中分离出3个具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蒽醌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二羟基-2-甲基蒽醌(1),1-羟基-2-甲基蒽醌(2) 和1,2-二羟基蒽醌(3),其中化合物3(IC50=7.97 mg·L-1)活性最好,与1(IC50=35.96 mg·L-1)和2(IC50=15.98 mg·L-1)的活性都明显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1 081.27 mg·L-1)。化合物1和2为竞争性抑制类型。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报道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Objective: To search α-glucosidase inhibitors from Rubia cordifolia. Methed: The α-glucosidase inhibitors were isolated by the column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s and the bioassay-guided method in vitro. A combination of MS and NMR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The inhibitory kinetics of the inhibitor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Result: The chloroform extract showed high inhibitory activity,and three active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s 1,3-dihydroxy-2-methylanthraquinone (1), 1-hydroxy-2-methylanthraquinone (2) and 1,2-dihydroxyanthraquinone (3). The IC50 values of compound 1-3 were all lower than that of acarbose. Compound 1 and 2 shown competitive type manner on α-glucosidase,whereas compound 3 shown noncompetitive type model. Conclusion: Compounds 1-3 as strong inhibitors of α-glucosidase were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全 文 :茜草抑制 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研究
康文艺,张 丽,宋艳丽
(河南大学 药学院 天然药物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4)
[摘要] 目的:寻找茜草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成分。方法:利用体外抑制 α葡萄糖苷酶活性模型进行追踪,采用
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谱学技术鉴定结构,并对活性化合物进行酶抑制动力学研究。结果:茜草三氯甲烷提取物具有很
高的活性,从中分离出3个具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蒽醌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二羟基2甲基蒽醌(1),1羟基2甲
基蒽醌(2)和1,2二羟基蒽醌(3),其中化合物3(IC50=797mg·L
-1)活性最好,与1(IC50=3596mg·L
-1)和2(IC50=
1598mg·L-1)的活性都明显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108127mg·L
-1)。化合物1和2为竞争性抑制类型。结论:
化合物1~3为首次报道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关键词] 茜草;α葡萄糖苷酶;抑制类型
[收稿日期] 20081026
[基金项目] 河南省教育厅基础研究计划(2008A360002)
[通信作者] 康文艺,Tel:(0378)3880680,Email:kangweny@
hotmail.com
茜草 RubiacordifoliaL.为茜草科茜草属植物,
分布全国各地,主产于陕西和河南[1]。由于茜草根
长期作为天然染料和药用部位使用,各种类型的化
合物,尤其是蒽醌类化合物相继被分离鉴定[27]。药
理学及临床研究发现,茜草具有止血[8]、抗炎[9]、升
白[10]、抗菌[11]和护肝[12]等多种功效,但尚未见茜草
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报道。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竞争性抑制小肠内 α
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延缓或抑制葡萄糖在肠道的吸
收,从而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由于其独特的优势,
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临床
上主要使用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等。作者在对河
南产茜草系列研究中[1314],采用体外抑制 α葡萄糖
苷酶活性筛选模型,从茜草的三氯甲烷活性部位首
次得到了3个活性化合物。
1 试剂与仪器
1.1 试剂
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EC32120);4
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4NtrophenylαDglu
copyranoside,PNPG,026K1516);阿卡波糖(acar
bose,Lot16869)和 DMSO均购自 Sigma公司;茜草
于2006年9月采集于河南省栾川龙屿湾,由河南大
学天然药物研究所生药教研室李昌勤副教授鉴定为
茜草科茜草属植物茜草R.cordifolia,标本存于河南
大学天然药物研究所(No.0609181)。
1.2 仪器
MultiskanMK3酶标仪(美国ThermoElectron公
司);LRH150恒温培养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
司);DELTA320型 PH计(美国 MetlerToledo公
司);电子天平(美国 MetlerToledo公司)。XRC1
型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未校正);BrukerAm400
超导核磁共振仪;Finnegan4510质谱仪;柱色谱材
料为烟台汇友硅胶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200~300
目及硅胶H;薄层色谱材料为烟台汇友硅胶开发有
限公司生产的GF254硅胶板,SephadexLH20(瑞典
Pharmacia公司)。
2 方法
2.1 提取与分离
茜草根500g,粉碎后,用醋酸润湿,依次用三氯
甲烷和甲醇室温下分别浸提2次,过滤,回收溶剂,得
到三氯甲烷提取物(Rc,45g)和甲醇提取物(Rm,
128g)。利用体外筛选模型,对Rc和Rm进行筛选
(表1)。
从表1结果可见,Rc抑制活性较好,抑制率明
显高于其他部位以及阳性对照药物,所以采用活性
追踪方式对Rc部位进行追踪分离。三氯甲烷部分
(45g)经过200~300目硅胶柱色谱,石油醚丙酮
梯度洗脱(95∶5~9∶1),得到4个部分,其中第3部
分(Rc3,16g)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该部
分经硅胶 H柱色谱,石油醚丙酮(15∶1)洗脱,以
·4011·
第34卷第9期
2009年5月
Vol.34,Issue 9
May,2009
表1 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提取物
初筛终浓度
/mg·L-1
抑制率
/%
IC50
/mg·L-1
Rm 1500 5676 86098
Rc 1500 7812 6261
Rc3 1500 9372 3441
化合物1 100 9552 3596
化合物2 100 7819 1598
化合物3 100 9489 797
Acarbose 1500 6843 108127
TLC检测合并,经 SephadexLH20柱色谱,丙酮洗
脱,得到化合物1(125mg),2(55mg),3(2207
mg)。
2.2 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的筛选方法
2.2.1 检测方法 在96孔板上进行,反应体系参
照张丽[15]建立的方法,磷酸钾缓冲液(pH68)112
μL,加入02U·mL-1αglucosidase20μL,8μL样
品溶液,37℃恒温 15min,加入 25mmol·L-1
PNPG20μL,37℃恒温反应15min。再加入80μL
02mol·L-1的Na2CO3溶液,于405nm波长下测定
A值。
实验共设5个组,每组3孔,分别为:a.对照组
(缓冲液+酶液+底物);b.空白组对照组(缓冲液);
c.样品测定组(样品 +酶液 +底物);d.样品对照组
(样品+缓冲液);e.阳性对照组(acarbose+酶液+底
物)。按照I%=[1-(Ac-Ad)/(Aa-Ab)]×100%
计算抑制率,并用Origin软件计算出相应IC50值。
所有测试样品以 DMSO溶解,并存储于4℃冰
箱中。
2.2.2 标准曲线制作 根据采用的反应体系,用磷
酸缓冲液(pH68)配置1000μmol· L-1PNP,稀
释成400,300,200,150,100,50,25,5和0μmol·
L-1。分别取7种不同浓度的 PNP溶液各160μL,
加入02mol·L-1Na2CO3溶液80μL,混匀,在405
nm下测定A值,测3组取平均值。以 A值为纵坐
标,对硝基苯酚浓度为横坐标,做出标准曲线。
2.2.3 α葡萄糖苷酶活力的测定 根据所采用的反
应体系:112μL磷酸钾缓冲液(pH68),加入 20
μL02U·mL-1α糖苷酶,8μLDMSO,37℃恒温
15min后加入25mmol·L-1PNPG20μL,37℃恒
温反应 15min。再加入 80μL02mol·L-1的
Na2CO3溶液,于405nm波长下测A值。
酶活力单位定义:37℃、pH68条件下,每分钟
水解底物所产生1μmol对硝基苯酚的酶量,规定为
1个酶活力单位(U)[16]。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构鉴定
化合物1~3数据经与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1,
3二羟基2甲基蒽醌[3],1羟基2甲基蒽醌[3],1,2
二羟基蒽醌[4]。
3.2 提取部位α葡萄糖糖苷酶活性成分的筛选
茜草不同部位对 α葡萄糖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见表1。
从活性部位Rc中分离得到4个部分,筛选发现
第3部分为活性部位,从中继续分离得到3个活性
化合物。从表1可以看出,3个化合物初筛抑制率
均高于阳性对照 acarbose,而 IC50值均远小于 acar
bose,具有很高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力。
卢大胜等[17]利用UV26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在
400nm测得 acarbose体外抑制 α葡萄糖糖苷酶活
性的IC50值为1260mg·L
-1。该研究选择的保温
时间(10min)、测试溶剂总体积、检测仪器和波长
(400nm)等与本研究不同,但 acarbose的 IC50值波
动不大,表明本研究利用的筛选模型稳定、准
确可信。
3.3 受试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影响
图1显示,3个化合物对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
性均与浓度呈正量效关系。化合物3最大抑制率可
以达到100%,化合物1和化合物2最大抑制率为
90%以上,低于100%。且化合物3IC50值低于化合
物1,2,因此三者相比,化合物3对α葡萄糖苷酶抑
制活性最强。
图1 受试化合物浓度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3.4 受试化合物抑制类型的确定
3个化合物分别取合适的2个不同浓度,PNPG
·5011·
第34卷第9期
2009年5月
Vol.34,Issue 9
May,2009
取 5个不同浓度,分别测定反应速度。按 Lin
eweaveBurk作图法,以 1/[S]为横坐标,1/V为纵
坐标,绘制3个化合物的抑制作用动力学曲线(图
2~4),得到 α葡萄糖糖苷酶的 Km值为 604
mmol·L-1。
图2 化合物1LineweaveBurk双倒数曲线
图3 化合物2LineweaveBurk双倒数曲线
图4 化合物3LineweaveBurk双倒数曲线
图2,3显示,化合物1,2对 α葡萄糖糖苷酶抑
制作用属于竞争性抑制剂,反应速度 Vmax随抑制剂
浓度增大保持不变,说明该化合物与 α葡萄糖糖苷
酶底物在该酶上的络合位点是一样的。根据竞争性
抑制动力学方程[16,18]:1/Km′=1/{Km(1+[I]/
Ki)}求得化合物1,2的Ki值分别为25,1126mg·
L-1。而化合物3则属非竞争性抑制,反应速度 Vmax
随着抑制剂浓度的增大而变小,米氏常数Km保持不
变。根据非竞争性抑制动力学方程:1/V′max=1/Vmax
(1+[I]/Ki),可以求出化合物3的Ki值为333mg
·L-1。
4 结论
该文首次利用体外抑制 α糖苷酶活性筛选模
型对茜草提取物抑制 α糖苷酶活性进行了初步筛
选,结果表明三氯甲烷部分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并采
用活性追踪的方法分离得到3个活性化合物。化合
物的结构类型为蒽醌类化合物,并且1,2二羟基蒽
醌抑制 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最高。化合物1,2对 α
葡萄糖糖苷酶抑制作用属于竞争性抑制类型,与底
物竞争酶结合位点,与阿卡波糖属于同一抑制类型,
但其抑制活性远远高于阿卡波糖,表明该化合物具
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茜草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在中医临床应用广泛。
但到目前为止,未见茜草关于糖尿病治疗方面的研
究报道,仅有尹冰等人关于自拟茜草合剂治疗早期
糖尿病肾病的病例报道,该报道未阐述茜草在合剂
中的作用[19]。作者的研究结果对传统中药茜草在
糖尿病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丁宝章,王遂义.河南植物志[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
1997:486.
[2] TalapatraSK,SarkarAC,TalapatraB.Twopentacyclictriter
penesfromRubiacordifolia[J].Phytochemistry,1981,20(8):
1923.
[3] ItokawaH,QiaoYF,TakeyaK.Anthraquinonesandnaphtho
hydroquinonesfromRubiacordifolia[J].Phytochemistry,1989,
28(12):365.
[4] ItokawaH.AnthraquinonesfromRubiacordifolia[J].Chem
PharmBul,1983,31(7):2353.
[5] CourchesneM,BrassardP.Ident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
naturalyoccuriringrubidins[J].JNatProd,1993,56(5):722.
[6] 王素贤,华会明,吴立军,等.茜草中蒽醌类成分研究[J].药
学学报,1992,27(10):743.
[7] SinghR,Geetanjali,ChauhanSMS.9,10Anthraquinonesand
otherbiologicalyactivecompoundsfromthegenusRubia[J].
Chem&Biodivers,2004(1):1241.
[8] TripathiYB.Anti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ropertyofRubia
cordifoliaLinn[J].IndianJExpBiol,1993,31(6):533.
[9] 许兰芝,赵世琴,胡庆伟,等.茜草总蒽醌抗炎抗风湿作用及
机制[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2,24(1):11.
·6011·
第34卷第9期
2009年5月
Vol.34,Issue 9
May,2009
[10] 马立人,孙仲冶,刘耀清,等.茜草酸苷的分离和性质的观察
[J].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学科学院院刊,1979,1(1):46.
[11] SubhalakshmiBasu.EvaluationoftheantibacterialactivityofVenti
lagomadraspatanaGaertn.,RubiacordifoliaLinn,andLantanaca
maraLinn.:Isolationofemodinandphyscionasactiveantibacterial
agents[J].PhytotherRes,2005,19:88.
[12] GuntupaliM,MohanaRao.Hepatoprotectiveefectsofrubiadin,
amajorconstituentofRubiacordifoliaLinn[J].JEthnopharma
col,2006,103:484.
[13] 康文艺,臧鑫炎,李 黎.茜草抗氧化成分研究[J].河南大学
学报,2006,25(3):6.
[14] 康文艺,郅妙利,王金梅,等.RPHPLC法测定茜草中1,3,6
Trihydroxy2methylanthraquinone3O[3OacetylαLrhamnop
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的含量[J].天然产物研
究与开发,2008,20(2):295.
[15] 张 丽,李晓梅,李彩芳,等.加拿大蓬 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
用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7(4)39.
[16] 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生物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2:371.
[17] 卢大胜,吕敬慈,雍克岚,等.用固定化酶筛选模型从天然产
物中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J].中国新药杂志,2005,14
(12):1411.
[18] 马庆一,陈丽华,杨海延,等.山茱萸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因子的筛选(Ⅱ)[J].食品科学,2007,28(2):73.
[19] 尹 冰,都 群.自拟茜草合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0例
[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6):543.
αGlucosidaseinhibitorsfromRubiacordifolia
KANGWenyi,ZHANGLi,SONGYanli
(InstituteofNaturalProducts,PharmaceuticalColege,HenanUniversity,Kaifeng47500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searchαglucosidaseinhibitorsfromRubiacordifolia.Methed:Theαglucosidaseinhibitorswere
isolatedbythecolumnchromatographictechniquesandthebioassayguidedmethodinvitro.AcombinationofMSandNMRspectrosco
pywasusedtoidentifythechemicalstructures.Theinhibitorykineticsoftheinhibitorswerealsoinvestigated.Result:Thechloroform
extractshowedhighinhibitoryactivity,andthreeactivecompoundswereisolatedandidentifiedas1,3dihydroxy2methylanthraquinone
(1),1hydroxy2methylanthraquinone(2)and1,2dihydroxyanthraquinone(3).TheIC50valuesofcompound13wereallower
thanthatofacarbose.Compound1and2showncompetitivetypemanneronαglucosidase,whereascompound3shownnoncompetitive
typemodel.Conclusion:Compounds13asstronginhibitorsofαglucosidasewerereportedforthefirsttime.
[Keywords] Rubiacordifolia;αglucosidase;inhibitorytype
[责任编辑 王亚君]
本刊重要启事
本刊已开通在线支付功能,作者请登录本刊网站 www.cjcmm.com.cn“作者中心”,点击在线充值,可以
选择网上银行(没开通网银功能的帐户可以选择信用卡充值)和手机充值卡2种充值方式,充值成功后系统
会显示您的账号余额。然后您可以根据稿件状态和编辑部邮件通知来缴纳相应的费用,如审稿费,发表费
等。如有疑问请咨询鲍雷编辑:13683362408,178562955@qq.com。
·7011·
第34卷第9期
2009年5月
Vol.34,Issue 9
May,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