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熟地黄抗Compound 48/80诱导过敏反应的活性部位研究


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临床上通常作为补血药[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黄对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有着广泛的生物活性[2]。熟地黄作为滋补药,通常需要长期用药才能发挥药效,但近年研究表明,熟地黄还具有快速作用的一面,如抗急性胃黏膜损伤[3],抗Ⅰ型变态反应[4]等。戴岳等[5]报道,熟地黄配伍的四物汤对实验性变态反应的抑制作用强于生地黄配伍的四物汤;在体外实验中,熟地黄能抑制Compound 48/80所诱导的肥大细胞组胺释放,而生地黄不仅没有抑制作用,反而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说明熟地黄抗过敏反应活性是由炮制而产生的。熟地黄炮制过程中成分发生了显著变化[6],至今对熟地黄有效成分研究尚不深入。本研究对熟地黄抗Compound 48/80诱导的过敏反应活性部位进行了初步探索。


全 文 :熟地黄抗 Compound48/80诱导过敏反应的活性部位研究
孔晓妮,温学森
(山东大学 药学院 生药学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12)
[收稿日期] 2008042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2189)
[通信作者] 温学森,Tel:(0531)88382028,Email:x.s.wen@
163.com
[作者简介] 孔晓妮,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现代化研究,Tel:
(0531)88382028,Email:kongxiaoni@163.com
  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临床上
通常作为补血药[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黄对血
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
系统有着广泛的生物活性[2]。熟地黄作为滋补药,
通常需要长期用药才能发挥药效,但近年研究表明,
熟地黄还具有快速作用的一面,如抗急性胃黏膜损
伤[3],抗Ⅰ型变态反应[4]等。戴岳等[5]报道,熟地
黄配伍的四物汤对实验性变态反应的抑制作用强于
生地黄配伍的四物汤;在体外实验中,熟地黄能抑制
Compound48/80所诱导的肥大细胞组胺释放,而生
地黄不仅没有抑制作用,反而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说明熟地黄抗过敏反应活性是由炮制而产生的。熟
地黄炮制过程中成分发生了显著变化[6],至今对熟
地黄有效成分研究尚不深入。本研究对熟地黄抗
Compound48/80诱导的过敏反应活性部位进行了
初步探索。
1 材料
1.1 熟地黄水煎液及其不同部位的制备 熟地黄
饮片购自济南建联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经山东大学
生药教研室赵华英教授鉴定为 RadixRehmanniae
Praeparata。首先将熟地黄加3倍量水,微沸3h,取
煎液。残渣再煎煮2次,每次加2倍量水,微沸2h,
合并3次煎液,浓缩至生药含量200g·L-1,作为熟
地黄水煎液。分装,-20℃冷冻备用。
取熟地黄水煎液,用4倍量醋酸乙酯萃取4次,
合并醋酸乙酯相,50℃减压蒸干,用少量乙醇溶解
作为脂溶性部位;水相加乙醇调至含醇量为80%,
静置,抽滤,沉淀加蒸馏水溶解,作为醇不溶部位
(此部位主要含熟地黄多糖等醇不溶大分子成分);
滤液蒸至无醇味,作为醇溶部位(此部位主要含醇
溶小分子成分)。各部位浓缩至含原生药200g·
L-1,供药效实验用。
1.2 试剂 Compound48/80,Ophthalaldehyde和
Percol分离液(美国 Sigma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国
产分析纯。
1.3 动物 雄性Wistar大鼠220~250g;雄性昆明
种小鼠20~24g,均由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动物质量合格证号 SCXK(鲁)20030004;动物室温
度22℃,湿度50% ~55%,饲养和实验过程中,动
物自由进食和饮水。
2 方法
2.1 对 Compound48/80诱导大鼠腹腔肥大细胞
(RPMC)组胺释放的影响 参照 Enerback等的方
法[7],将大鼠断头处死后给其腹腔注射预冷的 buf
erB(137mmol·L-1NaCl,56mmol·L-1葡萄糖,
12mmol·L-1NaHCO3,27mmol·L
-1 KCl,03
mmol·L-1NaH2PO4,01%明胶)20mL,按摩腹部
90s,吸取腹腔冲洗液,4℃离心(1100r·min-1,10
min,沉淀以 1mLbuferB重悬。取 90%Percol4
mL,加入1mL细胞悬液,混匀后于液面上滴加1mL
buferB溶液,4℃离心(1500r·min-1,15min),细
胞沉淀以 buferB溶液洗涤2次,用1mLbuferA
(10mmol·L-1 HEPES,130mmol·L-1 NaCl,5
mmol·L-1KCl,14mmol·L-1CaCl2,1mmol·L
-1
MgCl2,56mmol·L
-1葡萄糖,01%小牛血清)重
悬。调细胞密度50×105个/mL。台盼蓝染色测细
胞活力95%,甲苯胺蓝染色,细胞纯度约92%。
取上述肥大细胞悬液09L置不同试管中,分
别加药液005mL,使熟地黄水煎液组原生药含量
为01,10,20g·L-1;使脂溶性部位、醇不溶部位
和醇溶部位组相当于生药含量为10g·L-1,Com
pound48/80对照组和自发释放组给予等体积的
PBS缓冲溶液(pH72)。37℃孵育10min后,各
组添加Compound48/80005mL(自发释放组添加
·236·
第34卷第5期
2009年3月
                             
Vol.34,Issue 5
 March,2009
等体积生理盐水),使终浓度为05mg·L-1,继续
孵育10min,冰浴终止反应,离心得上清液,采用改
良的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组胺含量[89],作为组胺释
放量;于沉淀中加1mLbuferA重悬细胞,煮沸 1
min,离心收集上清液,测定组胺含量,作为组胺剩余
量。按以下公式计算释放率和抑制率:
释放率=组胺释放量/(组胺释放量 +组胺剩余量)×
100%;
抑制率=(释放率对照组 -释放率处理组)/(释放率对照组 -
自释放率发释放组)×100%
2.2 对Compound48/80诱导过敏性休克的影响 
取雄性小鼠75只,随机分为5组,腹腔给药,熟地黄
水煎液、脂溶性部位、醇溶部位和醇不溶部位各组的
生药剂量均为1×10-2g·kg-1,Compound48/80对
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h后各组均腹腔注射
Compound48/80(8μg·g-1),观察1h,记录小鼠死
亡情况,计算死亡率(%)。
2.3 对Compound48/80诱导过敏小鼠血浆组胺含
量的影响 取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
组、Compound48/80对照、熟地黄水煎液、脂溶性部
位、醇不溶部位、醇溶部位)。给药和 Compound48/
80的方法同 2.2,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10min后断头取血,肝素抗凝,2000r·min-1离心
10min得血浆,组胺含量测定方法同2.1。
组胺抑制率=(组胺含量对照组 -组胺含量处理组/(组胺含
量对照组 -组胺含量正常组)×100%
3 结果
3.1 对Compound48/80诱导RPMC组胺释放的影
响 在本实验条件下,RPMC组胺自发释放率
(962±164)%,Compound48/80对照组胺释放率
(6382±223)%。3个剂量的熟地黄水煎液均显
著抑制RPMC组胺释放,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与
Compound48/80对照组相比,熟地黄各部位对Com
pound48/80诱导的RPMC脱颗粒均有抑制作用,其
中脂溶性部位和醇不溶部位的组胺抑制率较弱,而
醇溶部位的抑制率较强,并且显著高于相当剂量的
熟地黄水煎液(表1)。
3.2 对Compound48/80诱导过敏性休克的影响 
Compound48/80对照组在腹腔注射 Compound48/
80后,小鼠出现躁动、抓鼻、呼吸急促、紫癜、步态不
稳、跳跃、痉挛等症状,最后死亡。而各给药组能不
同程度地改善其症状,降低小鼠死亡率,醇溶部位死
  表1 熟地黄不同提取部位对Compound48/80诱导大鼠
腹腔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的影响(珋x±s,n=10)
组别
剂量
/g·L-1
组胺释放率
/%
抑制率
/%
自发释放 - 962±164 -
Compound48/80对照 - 6382±223 -
熟地黄水煎液 01 4763±2932) 62
  1 2501±1342) 547
  2 402±1232) 921
脂溶性部位 1 5289±4421,3) 195
醇不溶部位 1 5030±2772,3) 362
醇溶部位 1 834±3792,3) 861
  注:与Compound48/80对照比较1)P<005,2)P<001;与熟地
黄水煎液中剂量组比较3)P<005。
亡率仅有4647%,明显低于熟地黄水煎液中剂量
组(表2)。
表2 对Compound48/80诱导小鼠过敏性休克及其
血浆组胺含量的影响(珋x±s)
组别
剂量
/g·kg-1
死亡率
/%
血浆组胺含量
/μg·L-1
组胺抑
制率/%
Compound48/80对照 - 1000 2463±157 -
熟地黄水煎液 1×10-2 600 1039±0602) 586
脂溶性部位 1×10-2 667 2037±0912,3)188
醇不溶部位 1×10-2 733 2349±0791,3) 64
醇溶部位 1×10-2 467 1263±1012,3)497
  注:①与 Conmpound48/80对照比较1)P<005,2)P<001;与
熟地黄水煎液组比较3)P<005。②死亡率 n=15,血浆组胺含量
n=10。
3.3 对Compound48/80诱导过敏小鼠血浆组胺含
量的影响 经测定正常小鼠血浆组胺含量为(135±
013)μg·L-1,而 Compound48/80对照组小鼠为
(2463±157)μg·L-1。统计处理表明:各给药组
血浆组胺含量均显著低于 Compound48/80对照组,
而醇溶部位组胺抑制率与熟地黄水煎液组比较接近,
醇不溶部位和脂溶性部位的抑制率较低(表2)。
4 讨论
Compound48/80是 N甲氧苯胺和甲醛的缩合
物,常被用来作为实验性过敏反应的诱导剂[911]。
因此,采用Compound48/80诱导的小鼠全身过敏反
应和RPMC脱颗粒实验作为熟地黄抗过敏反应活
性部位的筛选模型。
Kim.H等[4]研究发现,体内给药时,每克体重
001mg熟地黄可使大鼠死亡率从对照组的100%
·336·
第34卷第5期
2009年3月
                             
Vol.34,Issue 5
 March,2009
下降到533%;而离体条件下,质量浓度为 1g·
L-1的熟地黄对RPMC脱颗粒的抑制率达到显著水
平。本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对给药剂量进行了调整。
将熟地黄分为不同部位,虽然各部位均有一定作用,
但小分子部位的作用强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在体
内实验中,选用小鼠作为实验动物,进一步证实了体
外实验的结果,因此认为醇溶部位为 Compound48/
80诱导过敏反应的有效部位。
熟地黄及其醇溶部位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有
效剂量差异很大,认为其可能通过间接途径发挥抗
过敏作用,其作用机制正在研究中。针对地黄的活
性成分研究前人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如地黄多
糖[12]、地黄寡糖[13]、梓醇[6]等。水苏糖和梓醇为生
地黄的主要小分子成分,但在炮制过程中,梓醇几乎
全部降解,其降解途径和产物不明,水苏糖几乎全部
转化成了甘露三糖,同时果糖含量显著增加[14]。因
此,熟地黄对Compound48/80诱导过敏反应的有效
成分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学敏.中药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  ZhangRuxue,LiMaoxing,JiaZhengping,etal.Rehmannia
glutinosa:reviewofbotany,chemistryandpharmacology[J].J
Ethnopharmacol,2008,117(2):199.
[3]  李 林,王竹立.地黄的抑制胃酸分泌和抗溃疡作用[J].湖
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16(2):49.
[4]  KimH,LeeS,ShinT,etal.EfectofRehmanniaglutinosaon
immediatetypealergicreaction[J].IntJImmunopharmacol,
1998,20:231.
[5]  戴 岳,詹亚玲,毕培曦,等.熟地黄和生地黄配伍的四物汤
抗过敏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2,20(5):596.
[6]  刘彦飞,赵 宇,武卫红,等.地黄的化学成分及其在加工炮
制过程中的变化[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7,22(3):
102.
[7]  EnerbackL,SvenssonI.Isolationofratperitonealmastcelsby
centrifugafionondensitygradientsofpereol[J].JImmunol
Methods,1980,39(1/2):135.
[8]  向军俭,陈华粹.组胺的荧光测定法研究[J].中国医学科学
院学报,1981,3(3):183.
[9]  窦淑筠,符云峰.血及组织中组织胺的荧光测定法[J].中华
医学检验杂志,1981,4(2):100.
[10] KimSH,LeeS,KimIK,etal.Suppressionofmastcelmedi
atedalergicreactionbyAmomumxanthiodes[J].FoodChem
Toxicol,2007,45:2138.
[11] LeeDH,KimSH,EunJS,etal.Mosladiantherainhibits
mastcelmediatedalergicreactionsthroughtheinhibitionofhis
taminereleaseandinflammatorycytokineproduction[J].Toxicol
ApplPharmacol,2006,216:479.
[12] ShinTY,KimSH,LimJP,etal.EfectofVitexrotundifolia
onimmediatetypealergicreaction[J].JEthnopharmacol,
2000,72:443.
[13] 崔 瑛.地黄多糖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2000,3(2):186.
[14] 武卫红,温学森,赵 宇.地黄寡糖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中药材,2006,29(5):507.
[15] KuboM,AsanoT,MatsudaH,etal.StudiesonRehmanniae
radixⅢ.TherelationbetweenChangesofconstituentsandim
provableefectsonhemorheologywiththeprocessingofrootsof
Rehmanniaglutinosa[J].YakugakuZasshi,1996,116(2):
158.
[责任编辑 古云侠]
·436·
第34卷第5期
2009年3月
                             
Vol.34,Issue 5
 March,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