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Hairy root culture optimization and aucubin medical composition production of Eucommia ulmoides

杜仲毛状根培养条件优化及其桃叶珊瑚苷药用成分的研究



全 文 :杜仲毛状根培养条件优化及其桃叶珊瑚苷药用
成分的研究
杨蕊,张家辉,孙雪梅,孙敏
(西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试验室,重庆 400715)
[摘要] 目的:诱导杜仲毛状根的发生及筛选优良毛状根系。方法:利用发根农杆菌C58C1诱导杜仲不同外植体产生毛
状根,并利用HPLC测定桃叶珊瑚苷含量。结果:采用杜仲无菌苗胚轴经菌液浸染20min,共培养3d可得到最佳转化效果。
液体培养的生长量优于固体培养,最有利于毛状根生物量和药用成分的积累,并筛选到桃叶珊瑚苷高产根系 E1。结论:可通
过毛状根的培养来获得桃叶珊瑚苷药用成分。
[关键词] 杜仲;毛状根;桃叶珊瑚苷
[收稿日期] 20081210
[通信作者] 孙敏,教授,博士生导师。Tel:(023)68254901,E
mail:jwcsm@swu.edu.cn
  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为杜仲科植物,是
我国特有经济林木和名贵药用植物。已证实杜仲在
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性激素样作用和
抗菌保肝防癌等方面有较好的药理作用而被广泛用
于医疗事业。但由于人们超量滥挖,绝大部分地区
杜仲濒临灭绝,恢复生产非一时能够见效。因而,寻
找新的药源十分必要。毛状根具有生长迅速和遗传
稳定,且能合成与原植物含量相当或高于原植物含
量的次生代谢产物[1]。因此毛状根培养已成为近
年来发展起来的生产药用植物有效次生代谢物的培
养系统。目前,关于木本植物杜仲的毛状根诱导培
养尚缺乏报道。本研究报道利用发根农杆菌诱导杜
仲外植体产生毛状根的离体培养系统并筛选出高产
毛状根系,为杜仲药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
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杜仲种子购自湖北郧西县,经西南大学生命科
学学院邓洪平博士鉴定确认;无菌苗由本实验室培
养[2];发根农杆菌 C58C1[3]由廖志华教授提供,
C58C1是根癌农杆菌经“Disarmed”改造后,保留
Helper质粒,导入pRiA4质粒而成的发根农杆菌。
1.2 方法
1.2.1 农杆菌的保存与活化 适量农杆菌 C58C1
加入到YEB+40mg·L-1利福平(Rifampicin,Rif)
与灭菌甘油 7∶3培养菌液混合均匀后液氮速冻,
-70℃下保存。取 -70℃保存的菌株 C58C1200
μL,加入到25mLYEB(附加 Rif40mg·L-1)液体
培养基中,200r·min-1,27℃快速振荡培养24h,
复苏菌体,备用。
1.2.2 发根农杆菌 C58C1转化杜仲 将杜仲无菌
苗幼嫩真叶、子叶及胚轴切成小块预培养3d后用
C58C1浸染 5~25min,转接于 MS+乙酰丁香酮
(AS)共培养基上2~5d后转入头孢噻肟钠(Cef)
除菌培养基,2~3周后观察到毛状根的形成。
1.2.3 杜仲毛状根的培养 毛状根长约5cm时剪
下,接种于1/2MS+Cef500mg·L-1培养基,15~20
d继代培养1次,重复5~6次。挑选生长迅速、分
支多的毛状根在1/2MS+Cef250mg·L-1的培养基
上继代培养5次。取除菌彻底的毛状根分别转入
1/2MS,1/2MS+IBA02mg·L-1固体培养基和
1/2MS液体培养基的摇瓶中,(25±10)℃的恒温
培养箱和摇床(110r·min-1)暗培养,每15~20d
继代培养1次,充分扩大毛状根系。
1.2.4 转化毛状根rolB,rolC的PCR检测 取200
mg除菌彻底的毛状根应用 SDS法[4]提取总 DNA,
PCR引物:rolB(423bp)的引物为 frolB(5′GCTCT
TGCAGTGCTAGATTT3′), rolB (5′GAAGGTG
CAAGCTACCTCTC3′);rolC(626bp)的引物为frolC
(5′TAACATGGCTGAAGACGACC3′),rolC(5′
AAACTTGCACTCGCCATGCC3′)。反应体系均为
(25μL):ddH2O18μL,10×PCRbufer25μL,25
·2091·
第34卷第15期
2009年8月
                           
Vol.34,Issue 15
 August,2009
mmol·L-1MgCl220μL,10mmol·L
-1dNTPmix
025μL,10mmol·L-1primer1025μL,10mmol·
L-1primer2025μL,TaqDNApolymerase025μL
(125U),模板DNA15μL。反应条件:94℃预变
性5min,94℃变性40s,55℃退火40s,72℃反应
1min,35个循环后72℃延伸8min。
1.2.5 杜仲毛状根药用成分桃叶珊瑚苷的提取 
通过分子检测且长势良好的杜仲毛状根称取鲜重后
于50℃下烘干,称重后研磨成粉,称取150mg毛状
根干粉用 10mL72%的乙醇水溶液超声破碎(60
kHz)30min,过滤,重复1次,合并滤液。滤液于旋
转蒸干仪上浓缩蒸干(50℃),用甲醇(色谱级)定
容至10mL,-20℃保存,作为供试样品溶液。对照
为以同样方法提取的自然杜仲根及皮供试样品溶
液。样液于测定前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备用。
1.2.6 HPLC测定桃叶珊瑚苷含量 Waters高效液
相色谱仪(Waters1525型泵,Waters2487型检测池)。
COSMOSILC18PAQ色谱柱(46mm×250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相(15∶85),其中水相为水四氢
呋喃(THF)H3PO4(85∶12∶03),流速为10mL·
min-1,检测波长210nm。标准曲线绘制:桃叶珊瑚苷
对照品(Sigma公司),以1000,500,250,100,50,25,
10,5mg·L-1标准液作HPLC分析,用峰面积对浓度
进行线性分析获得标准曲线。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外植体对诱导频率的影响
本实验用农杆菌C58C1感染杜仲不同外植体。培
养15d后,有的外植体从切口处的少量淡黄色的愈伤
组织上生长出毛状根;也有少数外植体(叶片)直接从
切口处产生毛状根,毛状根被白色短根毛(图1)。
图1 分别从胚轴(A)真叶(B)和子叶(C)诱导生长出的毛状根
  利用发根农杆菌诱导木本植物产生毛状根的成
功率很低,并且对其毛状根进行继代培养也因毛状
根易褐化而显得艰难,本实验中杜仲幼苗3种不同
的外植体(子叶、真叶、胚轴)对农杆菌 C58C1的反
应能力不一样,差异非常明显(表1),其中以胚轴的
诱导频率最高,可达到7667%,并且从胚轴上诱导
出的毛状根数量较多,生长速度较快,继代培养可以
形成较多分枝,为最佳外植体;真叶及子叶诱导出的
毛状根较少且较短,生长速度缓慢,尤其是真叶上生
长出的毛状根容易褐化死亡,继代培养中也容易发
生褐化,最终死亡。
表1 农杆菌C58C1对不同外植体感染结果
外植体类型
出根外植体
/个
诱导率
/%
出根时间
/d
胚轴 23 7667 13
真叶 4 1333 20
子叶 14 4667 18
  注:外植体个数均为30(表2同)。
2.2 菌液浸染时间对诱导率的影响
浸染5~10min的胚轴,由于时间太短,农杆菌
不能有效的感染外植体;浸染20min,胚轴的诱导率
最高为80%,为最佳浸染时间。浸染25min后,外
植体伤口处因附着过多乳白色农杆菌菌液而导致外
植体被毒害而褐化、软腐、死亡(表2)。
表2 菌液浸染时间对诱导频率的影响
浸染时间
/min
出根外植体
/个
诱导率
/%
0(对照) 0 0
5 0 0
10 4 1333
15 13 4333
20 24 8000
25 16 5333
2.3 共培养时间对诱导频率的影响
在共培养0~5d,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延长,转化
·3091·
第34卷第15期
2009年8月
                           
Vol.34,Issue 15
 August,2009
后出根的诱导率逐渐上升,共培养3d诱导率最高,
为73%;当共培养时间增长至5d时,诱导率明显下
降,因此选用的共培养时间为3d。
2.4 毛状根的离体培养
培养于1/2MS固体培养基中的毛状根较为健
壮,生长略为缓慢;培养于 1/2MS+IBA02mg·
L-1固体培养基中的毛状根略微愈伤化,但分支明显
增多,生长较为旺盛;培养于1/2MS液体培养基中
的毛状根生长最旺盛,分支较多(图2)。
2.5 毛状根的PCR检测(图3)
A.1/2MS固体培养基;B.1/2MS+IBA固体培养基;C.1/2MS液体培养基。
图2 毛状根的离体培养
M.核酸相对分子质量标准DL2000,+.阳性对照C58C1
菌株质粒;-.阴性对照杜仲无菌苗;
D1~D5.不同的毛状根单克隆。
图3 杜仲毛状根中rolB,rolC基因的PCR检测
2.6 毛状根次生代谢产物桃叶珊瑚苷的含量测定
2.6.1 桃叶珊瑚苷标准曲线 在实验色谱条件下,
以桃叶珊瑚苷对照品各质量浓度所得的峰面积为纵
坐标(Y),桃叶珊瑚苷的质量浓度(mg·L-1)为横
坐标(X)进行线性回归,回归方程为 Y=19378X+
32726(r=09993),线性范围 10~1000mg·
L-1。
2.6.2 精密度试验 取500mg·L-1的对照品溶
液,按实验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计算桃叶珊瑚苷
色谱峰的峰面积RSD为032%。
2.6.3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样品,在36h内每隔3
h按实验色谱条件测定样品中的桃叶珊瑚苷,结果
表明桃叶珊瑚苷的 RSD为167%,因此在36h内
样品稳定。
2.6.4 重复性试验 取E1号毛状根样品,按1.2.5
方法制备6份,在实验色谱条件下测定桃叶珊瑚苷,
RSD243%,表明实验方法重复性良好。
2.6.5 不同毛状根系和自然根、皮的生物量及桃叶
珊瑚苷含量 12个毛状根系中 E1的桃叶珊瑚苷质
量分数最高,高达30105mg·g-1,且高于自然根及
皮。在3种培养方式中,液体培养的毛状根系生物
量增长最快,桃叶珊瑚苷含量最高,1/2MS+IBA固
体培养的毛状根系较1/2MS固体培养的毛状根系
而言生物量大,但是其桃叶珊瑚苷含量远不如
1/2MS固体培养的毛状根系。各毛状根系经多次继
代培养后,以相同方法检测其中桃叶珊瑚苷药用成
分含量并将其与自然杜仲根、皮对比,结论与前一致
(图4,表3)。
A.桃叶珊瑚苷对照品;B.杜仲毛状根样品;C.杜仲自然皮样品;
a桃叶珊瑚苷。
图4 桃叶珊瑚苷对照品及杜仲样品HPLC图
·4091·
第34卷第15期
2009年8月
                           
Vol.34,Issue 15
 August,2009
表3 供试的不同单克隆毛状根系及自然根、
皮桃叶珊瑚苷含量检测(珋x±s,n=3)
毛状根
单克隆
鲜重
/g
干重
/g
桃叶珊瑚苷
/mg·g-1
E1 13912±00759 03659±00809 30105±00105
E2 14604±02132 04351±01982 14093±00043
E3 11849±01643 01596±01558 11064±00112
E4 13976±01128 03723±01463 11713±00016
E5 12514±00986 02261±01102 11699±00064
E6 14479±02033 04226±01946 17435±00034
E7 11501±01046 01248±01057 15566±00053
E8 13283±01325 03030±01311 14925±00009
E9 11940±01697 01687±01459 7386±00029
E10 13193±01631 02940±01324 5263±00033
E11 14096±00899 03843±00988 6465±00118
E12 13528±01010 03275±01089 2560±00028
DR 11779±01436 01526±01291 21978±00096
DC 11739±01848 01486±01099 26231±00078
  注:E13.1/2MS液体培养基;E48.1/2MS固体培养基;E912.
1/2MS+IBA固体培养基;DR.杜仲自然根;DC.杜仲皮层。
3 讨论
发根农杆菌种类、被感染部位细胞类型以及生
理状况等方面的不同,使TDNA插入植物基因组的
位置、长度和拷贝数千差万别[5],且农杆菌附着、T
DNA的转移及整合只在共培养时期内完成[6]。本
实验表明杜仲毛状根的诱导在外植体选择、浸染时
间和共培养天数上与其他草本、藤本植物有较大不
同,以无菌苗的胚轴为最佳外植体,且菌液浸染时间
和共培养时间明显用时长。毛状根离体培养中发
现,液体培养优于固体培养,添加生长素 IBA能促
进毛状根的生长,但毛状根容易愈伤化。通过测定
毛状根系桃叶珊瑚苷的含量表明,不同单克隆毛状
根系生长速度及合成次生代谢产物能力明显不同,
液体培养最有利于毛状根生物量和药用成分桃叶珊
瑚苷的积累,添加生长素虽能促进毛状根的生长,但
不利于桃叶珊瑚苷的积累,这可能是生长激素的加
入干扰了桃叶珊瑚苷的合成,具体原因有待继续进
一步研究。对实验筛选出的桃叶珊瑚苷高产根系
E1进行大规模繁殖培养能获得理想的药用物质,有
望替代传统药源。同时,从单位时间生物量增长和
药用成分积累方面看,其他毛状根系的药用价值是
不可低估的,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杜仲毛状根中的
药用成分含量,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ChiltonMD,TepferDA,PetitA,etal.Agrobacteriumrhizo
genesinsertsTDNAintothegenomesofthehostplantrootcels
[J].Nature,1982,295:432.
[2] 杨蕊,汤绍虎,孙敏,等.应用正交设计建立杜仲快速繁育体系
[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6):136.
[3] 廖志华.紫杉醇前体生物合成的分子生物学和抗癌萜类吲哚
生物碱的代谢工程[D].上海:复旦大学,2004.
[4] SambrookJ,RusselD.分子克隆实验手册[M].3版.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2:96,636.
[5] DavidC,PetitA,TempeJ.TDNAlengthvariabilityinmanno
pinehairyroot:morethan50kilobasepairsofpRiTDNAcanin
tegrateinplantcels[J].PlantCelRep,1988,7:92.
[6] 林勇军,陈浩,曹应龙,等.农杆菌介导的牡丹江8号高效转基
因体系的建立[J].作物学报,2002,28(3):294.
Hairyrootcultureoptimizationandaucubinmedicalcomposition
productionofEucommiaulmoides
YANGRui1,ZHANGJiahui1,SUNXuemei1,SUNMin1,2
(1.SchoolofLifeScience,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2.KeyLaboratoryofEcoenvironmentsinThreeGorgesReservoirRegion(MOE),SchoolofLifeScience,
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introducethehairyrootofEucommiaulmoides.andscreenputtheexcelentroots.Method:Hairy
rootswereobtainedbyinfectingthediferentexplantsofE.ulmoides.AucubincontentwasdetectedbyHPLC.Result:Thebesttrans
formationconditionwasembryonicaxisinfectedbytwentyminutesbaciluswaterdipdyeandthreedayscoculture.Liquidculturewas
beterthansolidculture,andadvantageoustoaccumulatingofbiomassandmedicalcontentsofhairyroot.TheE1wastheexcelent
roots.Conclusion:HairyrootofE.ulmoideswilbeusefulfortheproductionofactivecomponentsinaucubin.
[Keywords] Eucommiaulmoides;hairyroot;aucubin [责任编辑 吕冬梅]
·5091·
第34卷第15期
2009年8月
                           
Vol.34,Issue 15
 August,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