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对大鼠肝组织皮质酮降解的影响
史敏,赵宇,温学森
(山东大学 药学院 生药学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12)
[摘要] 目的:探讨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对大鼠肝组织皮质酮降解的影响。方法:用1640培养液制备肝组织悬液,
其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皮质酮,以及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提取液,培养45min后,用醋酸乙酯提取,以皮质醇作为内标,高效
液相色谱法测定皮质酮的含量。结果:当皮质酮质量浓度为01,05mg·L-1时,其降解率分别为711%,429%,添加不同
剂量鲜地黄、生地黄或熟地黄后,皮质酮降解率与对照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地黄不同炮制品对大鼠肝脏皮质酮降解无影
响,抗氧化可能是其抗炎机制之一。
[关键词] 地黄;皮质酮;肝组织;大鼠
[收稿日期] 2009042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2189)
[通信作者] 温学森,副教授,硕士生导师。Tel:(0531)88382028,E
mail:x.s.wen@163.com
[作者简介] 史敏,生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Tel:13793189312,E
mail:surelovely@163.com
地黄 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为玄参科草
本植物,其块根以3种炮制形式入药,即鲜地黄、生
地黄和熟地黄。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生地黄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则具有滋阴补血、益精
填髓的作用。三者药性虽然不同,但临床上均可用
于炎性疾病的治疗,如中耳炎、咽喉炎、关节炎、肝
炎、红斑狼疮、肾炎、糖尿病等[13],有的文献还认为
熟地黄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4]。
上海第一医学院在开展肾本质研究的过程中,
发现生地黄能对抗地塞米松所致的内源性糖皮质激
素下降,并通过离体实验证明生地黄等可以抑制兔
肝组织对皮质醇的降解[5]。由于肝脏是糖皮质激
素降解失活的主要场所,因此生地黄可能通过抑制
内源性糖皮质激素而间接发挥抗炎作用。鲜地黄与
生地黄化学成分相近,是否也具有类似作用,而经过
炮制,熟地黄的化学成分发生了显著变化[6],其是
否仍具有这一活性?本文在离体条件下,对比了三
者对大鼠肝组织皮质酮降解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
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LC10AT输液泵,SPD
10Avp紫外检测器),浙大智达 N2000色谱工作站,
PhenomenexLunaC18色谱柱(46mm×250mm,5
μm);311Ⅱ型 CO2培养箱(ThermoScientific);
AY120型电子分析天平(日本岛津);TGL16C型台
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SZ1型快速混匀
器(江苏金坛市金城国胜实验仪器厂);611型超纯
水机(Sartorius)。
皮质酮(Fluka,批号449731/1);皮质醇(国药
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 F20050530);1640培
养液(Gibco,批号507766);色谱纯甲醇(天津四友,
批号080508101);其他为市售分析纯试剂。
1.2 药物制备
鲜地黄于 2008年 10月采自山东聊城种植基
地,品种为“855”。
取中等大小的鲜地黄 200g,加 95%乙醇 600
mL,匀浆,超声提取1h,静置,过滤,以75%乙醇再
提取 2次,滤液合并,减压浓缩,以蒸馏水定容至
100mL,得质量浓度为2g·mL-1的鲜地黄提取液,
冷冻保存,用前稀释至适当浓度。
另取鲜地黄400g,70℃烘至无硬心,取一半,
切碎,加75%乙醇600mL,同上制备生地黄提取液。
另一半于常压蒸制48h,同样制备熟地黄提取液。
为便于比较,地黄3种炮制品的浓度均以单位培养
体系中相当于鲜地黄的质量表示。
1.3 肝组织对皮质酮的降解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00~220g,由山东
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批号 SCXK(鲁)20030004。
断头处死大鼠,75%乙醇浸泡1min,超净台中无菌
取肝,轻轻挤压肝组织,使其通过40目钢网,收集通
过钢网的肝组织,加 PBS,400g低温离心,洗涤 2
·9692·
第34卷第22期
2009年11月
Vol.34,Issue 22
November,2009
遍,称重所得沉淀,用1640培养液调整至含肝组织
为100g·L-1,备用。
本实验设4个组(空白对照、鲜地黄、生地黄和熟
地黄组),皮质酮设2个不同浓度,各地黄组设4个不
同浓度,共26个不同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
以6孔板为培养容器,各孔添加肝组织悬液2
mL,1640培养液18mL,置 CO2培养箱中,37℃预
培养1h,然后添加过滤除菌的皮质酮溶液100μL
(使终浓度为01,05mg·L-1),再添加过滤除菌
后不同剂量的地黄提取液100μL(使终浓度分别相
当于鲜地黄012,060,30,150g·L-1,空白对照
组添加100μL生理盐水),总体积为4mL。摇匀,
继续培养45min。取出冰浴2min,然后加入40mg
·L-1的皮质醇标准液100μL作为内标,混匀,加醋
酸乙酯5mL,振摇1min,400×g离心5min,取醋酸
乙酯相。如上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减压浓缩至
干,加1mL甲醇溶出,045μm滤膜过滤后作为分
析液。
1.4 皮质酮含量测定[6]
流动相甲醇水(60∶40);流速1mL·min-1;检
测波长260nm;柱温 室温(25℃);进样量20μL。
理论塔板数以皮质酮计不低于5000。
1.4.1 标准曲线制备 取39mL1640培养液,添
加40mg·L-1的皮质醇标准溶液100μL,以及系列
浓度(1,4,8,20,40,80mg·L-1)的皮质酮标准溶
液100μL,使其终浓度分别为0025,01,02,05,
10,20mg·L-1,混匀,按13项下方法制备分析
液,用于建立标准曲线。
1.4.2 精密度,回收率与稳定性实验 于10mL试
管中添加18mL1640培养液和2mL肝组织悬液,
冰浴2min,再添加40mg·L-1的皮质醇标准溶液
100μL,以及4,20,80mg·L-1的皮质酮标准溶液
100μL,按13项下方法制备分析液。1日内分别
进样测定5次,计算日内精密度。连续测定5d,计
算日间精密度。
同上制备分析液,与不加肝组织悬液时所测数
值相比,求得相对回收率。稳定性实验选用皮质酮
浓度为20mg·L-1,同上制备分析液,分别于0,2,
4,6,8,12,24h后进样,测定峰面积,计算RSD。
1.4.3 培养液中皮质酮的含量测定 培养液经制
备得到分析液,测定培养体系中皮质酮的剩余量,然
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皮质酮的降解率。
降解率=(加入量-剩余量)/加入量×100%。
1.5 统计分析
数据用 珋x±s表示,各处理测定值与相应空白对
照值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线性关系、回收率,精密度及稳定性
以皮质酮和皮质醇峰面积比值(Y)与皮质酮浓
度(C)进行线性回归,得标准曲线 Y=09464C+
00182(r=09992),说明体系中皮质酮浓度在
0025~2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限为
12μg·L-1(S/N>10)。
皮质酮在 3种浓度下的回收率分别为
9841%,9806%和 9786%,RSD分别为 140%,
341%和188%。3种浓度下皮质酮日内精密度
RSD分别为211%,053%,090%,日间精密度分
别为 234%,071%,112%。稳 定 性 的 RSD
101%,说明本方法在24h内稳定。
2.2 皮质酮测定结果
当皮质酮为01mg·L-1时,空白对照组的皮
质酮降解率为(71095±1475)%,当皮质酮为05
mg·L-1时,降解率(42905±1090)%。添加不同
剂量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后,部分色谱图见图
1;肝组织对皮质酮的降解率与对照组比均无显著
差异。
A.混合对照品(1.皮质醇,2.皮质酮);B.皮质酮01mg·L-1;
C.皮质酮05mg·L-1;添加生地黄质量浓度3g·L-1。
图1 各组大鼠肝组织培养液的HPLC
·0792·
第34卷第22期
2009年11月
Vol.34,Issue 22
November,2009
3 讨论
地黄具有抗炎作用已被临床和实验所证实,但
关于其抗炎机制报道甚少。陈锐群等用分光光度
法,研究了生地黄等对兔肝脏降解皮质醇的影响,提
出生地黄可从多个途径抑制肝脏对皮质醇的降解,
从而解释生地黄对抗地塞米松对 HPA轴的抑制作
用[5],但本文结果未能证实其研究结果。
Wistar大鼠的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酮,血清
浓度一般为01mg·L-1左右,强烈应激时会大幅
度上升,因此本文选用了01,05mg·L-12个质
量浓度分别模拟正常和应激情况。结果所制备的肝
组织对皮质酮具有稳定的降解作用,说明肝组织活
性正常,但添加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各剂量对皮
质酮降解活性均无抑制作用。本文所用动物、肝组
织制备方法以及皮质酮分析方法与前人有所不同,
这些区别是否是导致结果不一的主要原因尚需进一
步研究。
地黄,尤其是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肾作用。现代
研究证实,肾阴虚常表现为 HPA轴活化,糖皮质激
素水平偏高[5]。地黄治疗肾阴虚,应该能够降低糖
皮质激素水平,对此有学者已经在兔的体内实验中
得以证实,即生地黄使兔皮质酮水平显著下降[5]。
因此,本文认为地黄抗炎不是通过影响糖皮质激素
降解实现的。
现代研究表明,梓醇为鲜地黄和生地黄的主
要活性成分,其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7]。经过炮
制,梓醇完全降解[8],至今其降解产物不明,已有
研究发现熟地黄的大分子酸性成分具有抗炎作
用[9]。此外,梓醇和熟地多糖(80%乙醇沉淀部分,
其中包括大分子酸性成分)均被证实具有抗氧化作
用[1011],而炎症和氧化损伤具有正反馈关系,因此
认为地黄的抗炎作用可能与抗氧化活性有关。由于
炎症反应十分复杂,地黄的抗炎成分和机制有待于
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卢端萍,王勇.地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海峡
药学,2004,16(3):23.
[2] ZhangRX,LiMX,JiaZP.Rehmanniaglutinosareviewofbot
any,chemistryandpharmacology[J].JEthnopharmacol,2008,
117:199.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76.
[4] 李锦开.现代中成药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1:242.
[5] 姜春华,钟学礼,沈自尹,等.肾的研究[M].2版.上海: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6] 许丹科,袁倚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的皮质醇和皮
质酮[J].色谱,1990,8(2):123.
[7] 罗何生.梓醇及其同系物的医药用途.中国 CN20041000
6590.5[P].2004.
[8] KuboM,AsanoT,MatsudaH,etal.StudiesonRehmanniae
RadixⅢ.Therelationbetweenchangesofconstituentsandim
provableefectsonhemorheologywiththeprocessingofrootsof
Rehmanniaglutinosa[J].YakugakuZasshi,1996,116:158.
[9] 刘鹤香,曹中亮.怀地黄的降压镇静抗炎作用及有效部分分
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1998,15(3):218.
[10] 苗明三,孙艳红,方晓艳.(怀)熟地黄多糖抗氧化作用[J].中
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10):32.
[11] ZhangXL,JiangB,LiZB,etal.Catalpolamelioratescogni
tiondeficitsandatenuatesoxidativedamageinthebrainofsenes
centmiceinducedbyDgalactose[J].PharmacolBiochemBe
hav,2007,88:64.
[12] 陈媛,周玫.自由基炎症与衰老性疾病[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7.
[责任编辑 古云侠]
本刊重要启事
本刊已开通在线支付功能,作者请登录本刊网站 www.cjcmm.com.cn“作者中心”,点击在线充值,可以
选择网上银行(没开通网银功能的帐户可以选择信用卡充值)和手机充值卡2种充值方式,充值成功后系统
会显示您的账号余额。然后您可以根据稿件状态和编辑部邮件通知来缴纳相应的费用,如审稿费,发表费
等。如有疑问请咨询鲍雷编辑:13683362408,178562955@qq.com。
·1792·
第34卷第22期
2009年11月
Vol.34,Issue 22
November,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