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药四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邓家刚,秦华珍,刘磊,梁艳君
(广西中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摘要] 目的:对近40年来中药四性的生物效应研究与近10年来的理论研究进行回顾,针对此研究现状加以反思,指
出存在的不足,对中药四性的未来研究提出思路与展望。
[关键词] 中药;四性研究;回顾;反思
[收稿日期] 20090806
[基金项目]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7CB512602)
[通信作者] 秦华珍,教授,主要从事中药基础理论与中药药效研
究,Tel:13807816597,Email:qinhuazhen@126.com
[作者简介] 邓家刚,教授,主要从事中药基础理论与中药药效筛选
研究,Tel:(0771)3137555,Email:dengjg@tom.com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中药
药性理论是中药学的重要学术特征。中药的温热寒凉四性
在药性理论中居首要地位,是指导临床用药的纲领。多年
来,对中药四性作了大量研究,取得许多研究成果,也带给笔
者一些思考,现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1 中药四性研究的回顾
对中药四性的研究,早期是与寒证、热证本质的研究结
合在一起,在药物的选择上,既有温热药与寒凉药两方面同
时研究,也有仅就温热药与寒凉药作单方面研究。早在20
世纪60年,侯灿[1]就指出:“寒证”和“热证”的发病学原因
可归之于机体热量的不足与过剩。“寒性药”就是最终能改
善机体热量过剩的反应状态或适合这种状态的药物;“热性
药”是最终能改善机体热量不足的反应状态或适合这种状态
的药物。从1970-1990年,梁月华等[24]对寒证、热证的本
质作了一系列研究,通过用知母、石膏、黄柏、龙胆草或知母、
石膏等寒凉药建立虚寒证模型,用党参、黄芪、白术、附子、干
姜、肉桂或用附子与干姜、党参与黄芪等温热药建立虚热证
模型,测定寒证、热证的机能水平与反应性;并对临床虚寒
证、虚热证、实热证患者进行症状、体征及相关指标的测定。
其临床观察结果与药理实验结果一致,结果显示:寒证、热证
的本质与神经系统机能、神经递质、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甲状腺系统、性腺系统、环核苷酸、前列腺素含量、能量代谢
等相关。梁月华[5]还根据以往研究的温阳散寒的复方有附
子、干姜、肉桂(附干方),补气的党参、黄芪(参芪方),以及
温阳和补气合用的附子、干姜、肉桂、党参、黄芪、白术复方的
实验结果,指出温热药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其共性是均有
提高交感神经内分泌系统机能的作用。表现在提高心率,尿
内儿茶酚胺(CAs)增多,多巴胺β羟化酶(DβH)的活性增
强,而5羟色胺(5HT)的含量在脑、内脏、尿内含量均降低
或变化不大;血清促甲状腺素(TSH)含量升高;基础体温提
高;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释放;缩短动情周期;促黄
体生成素(LH)释放增多。其特性是:参芪方的启动作用快,
但不持久;附干方的启动作用较慢,但持久;而温阳和补气药
合用的复方则启动作用快,持续久,两类药合用其作用可以
互补。从而认为温热药的治疗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周缘
作用;②影响中枢的活性肽类和神经递质;③中枢提取物的
作用。李仪奎[6]认为四气最本质的属性是对体内产热过程
的影响。此过程主要通过交感肾上腺系统、TRHTSH甲状
腺激素系统以及肌肉活动来调节,而钠泵也占有重要地位。
在此产热过程中,温热药产生正性影响,寒凉药产生负性影
响。王米渠等[7]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寒药组、热药组
3组,分别用生理盐水、知母石膏汤、附子干姜汤灌胃,3周后
从行为、生理、生化、免疫等多角度评价寒、热性中药的作用。
结果表明:大鼠持续饲喂寒、热性中药可对大鼠的生长发育
产生影响,在生理上出现代谢、消化功能的改变,在行为上分
别出现寒证或热证的特征;并可影响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
寒、热性中药对内分泌、生化酶等也呈现出一定的影响。吴
斌等[8]选择1对虚寒证兄妹,用温热药(麻辛附子汤合金匮
肾气丸加减)治疗45d,采集显效的妹妹的外周血进行基因
芯片实验,应用倍数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并对结果进行
基因功能分类、通路分析等信息挖掘,探讨温热药治疗虚寒
证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温热药主要影响了代谢基因的表
达,疗效与证候的基因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据此认为温热
药可能是通过基因网络发挥治疗作用。俞仲毅等[9]选用60
味涵盖所有“四性”的常用中药,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
和《中药学》记载药性标准分类:其中寒凉药28味(寒药14
味,微寒药9味,凉药5味),温热药16味(热药5味,温药7
味,微温药4味),平性药16味。按常规常法煎成药液,以临
床常用剂量灌胃小鼠,以机体整体为研究对象,以测定器官
组织摄入葡萄糖多少为机能变化的指标,观察中药“四性”对
器官组织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器官组织这一层面上,
寒、热、温、凉各药性作用的环节不同。如寒性作用增强大
44
第34卷第23期
2009年12月
Vol.34,Issue 23
December,2009
脑、小脑、间脑、胰腺、性腺、脾脏等的机能活动;微寒性增强
胰腺、性腺、心脏等的机能活动;抑制上段脊髓的机能活动;
热性药增强大脑、小脑、间脑、膀胱的机能活动,抑制上段脊
髓的机能活动;温性药增强间脑、膀胱和胰腺的机能活动,抑
制上段脊髓的机能活动。从作用范围的广泛性上,寒性影响
7类器官组织、微寒性影响5类器官组织、凉性影响3类器官
组织,热性影响5类器官组织、温性影响4类器官组织、微温
性影响3类器官组织,寒凉性或温热性之间又呈现出量变的
迹象。但平性影响7类器官组织,其作用范围广度上又与寒
性或热性类似。另外,也有人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对中药
药性加以研究。例如:ChangJY等[10]观察了热性药川乌、吴
茱萸、干姜、肉桂对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
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的影响。将上述中药的乙醇提取物
施加于人体外周单核细胞培养液中,观察不同时间的细胞因
子水平。结果表明,虽是热性药,其结果不尽相同。20%至
50%的川乌提取物对IL1β和TNFα的分泌呈现促进作用,
尤其是在反应时间为18或24h时作用显著。吴茱萸提取物
在反应时间为18或24h时对 IL1β和TNFα的分泌呈双相
影响,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干姜在反应
时间为18或24h时对IL1β的分泌也呈双相影响。而肉桂
的作用不明显。由此认为根据对细胞因子分泌影响的作用
不同,可以将“热性”中药作不同的分组。LiuYQ等[11]选择
分别具有温热寒凉四性的中药20味,作用于小鼠神经胶质
N9细胞,分析其抗氧化能力,提高葡萄糖摄取的作用;并以
大鼠嗜铬细胞瘤 PC12细胞观察对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NE)释放的影响。结果发现:温热药和寒凉药对 H2O2诱导
的N9细胞死亡有普遍的保护作用,一部分是提高超氧化物
歧化酶(SOD)活性。用温热药治疗后葡萄糖摄取升高。此
外,大多数温热药趋于刺激 NE释放,而寒凉药没有这一作
用。黄连和黄芩2味寒性药甚至明显抑制NE的释放。这些
结果提示,中药调节神经细胞功能的不同作用与它们的药性
有关。综合多年来的研究结果,目前对中药四性与其药效学
关系形成比较一致的初步看法,认为中药寒凉温热“四性”对
机体呈现的影响主要是[12]:①寒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呈现
抑制性影响,表现镇静、催眠、解热、镇痛等;温热药则具有中
枢兴奋作用。②寒凉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副交感神经
兴奋性增强;而温热药则使交感神经兴奋增强。③温热药对
内分泌系统具有兴奋性效应,而寒凉药具有抑制性作用。主
要涉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以及
下丘脑垂体性腺内分泌轴。④温热药表现为提高机体的基
础代谢率,而寒凉药可降低基础代谢率。
21世纪以来,对中药药性的研究热衷于理论探讨。在回
顾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多学科知识,对中药药性的研
究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或提出新概念、新假说。例如:
周超凡等[13]依据物种分类学共性规律的品种相近,所含活
性成分(次生代谢产物)类型基本相同或相似原理进行推断,
认为活性成分类型基本相同或相似,药用物种的药性(如寒
热)和功能主治也就应该基本相同或相似。刘家强等[14]认
为中药药性理论可以在基因组中找到根据。刘树民等[15]提
出了应用系统生物学尤其是代谢组学方法,以研究机体生物
标志物及其变化规律为主线,阐释中药药性理论科学内涵的
具体思路与方法及其预期成果。梁琦、刘培勋等[1617]分别提
出中药药性具有多维性、中药药性物组学的概念。李爱
秀[18]提出“药效团药性假说”。王普霞等[19]则提出了“药性
本质多源”假说及“证药效药性”研究新模式。王明军[20]
提出“中药药性可分”学说,等等。
2 中药四性研究的反思
分析上述研究现状,可以看出:现行的中药四性研究方
法其出发点是现代医学研究通行的还原论。通过上述研究,
笔者对温热药、寒凉药的药性本质、药理作用、作用机制有了
一定的认识。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既往对中药四性的实验
研究存在下列问题:①基本上是以正常动物或虚寒证、虚热
证模型动物为观察对象,建立在实寒证、实热证基础上的尚
未发现。这样的研究结果,要么难以从中医药理论角度得到
认同;要么缺乏充足的说服力。②对四性的研究,高度集中
在寒热药性,对平性的研究几乎为空白。而古往今来,在本
草专著中,平性药的数量占载药数的1/5~1/3[21]。这是一
个不可忽略的部分,缺乏对平性的研究,中药四性的研究就
不完整。③仅从药性的角度考虑,没有结合功效进行研究,
忽视了药性是抽象的药物作用特性,而功效才是药物防病治
病的作用,离开了功效,药性就很难有确定的意义这一事实。
究其原因,应是当时人们的认识局限,以及实寒证、实热证动
物模型在方法学上还存在困难所致。当作者对中药药性理
论研究进行回顾性反思的时候,应该意识到:药性理论的研
究一定要遵循中医药特殊的思维方式。即要以中医理论(整
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研究药性
理论所取得的结果,应该是符合中医的思维方式、经得起验
证、能够为临床服务的有说服力的数据。令人高兴的是,目
前,已有建立实寒证、实热证病证结合模型进行实验研究的
报道[2224],这就为大家开展四性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方法
与技术,解决了制约四性研究的瓶颈问题。
用现代科技手段揭示中药“四性”的性质与作用主要表
现为调节机体的异常功能活动。由于中药四性产生的效应
主要是通过调节作用完成的,因此,对中药“四性”本质的研
究将深入到各种神经内分泌因子、众多体内活性物质、信号
转导、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等多个方面。21世纪以生命科
学、生物技术、信息科学、电子科学、材料科学、复杂科学和系
统科学为前沿的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为证实和阐明中药
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可能。
未来对中药“四性”的研究,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多层
次、多学科交叉、多因素、多靶点、动态的研究,宏观研究与微
观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实验研究与临
54
第34卷第23期
2009年12月
Vol.34,Issue 23
December,2009
床研究相结合。现今形势下,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用现代
科学语言诠释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中
国走向国际的必然选择,因此,中医药学者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侯灿.“八纲”病理生理学基础探讨[J].中医杂志,1964,
(12):32.
[2] 梁月华,谢竹藩.中医寒热本质的初步研究[J].中华医学杂
志,1979,59(12):705.
[3] 梁月华.寒热本质研究进展[J].中医杂志,1988,29(2):63.
[4] 梁月华.寒热本质研究进展[J].中医杂志,1996,37(12):
747.
[5] 梁月华.温热药的治疗机理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18(5):305.
[6] 李仪奎.“四气”实质的本质属性问题探讨[J].时珍国医国
药,1993,4(3):4.
[7] 王米渠,严石林,李炜弘,等.寒热性中药对 SD大鼠的实验
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6):43.
[8] 吴斌,杨丽萍,张天娥,等.热药疗寒的基因表达谱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1):914.
[9] 俞仲毅,王博,陆敏.中药“四性”对器官组织机能影响的初
步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4):1.
[10] ChangJY,YangTY,ChangCP,etal.Theefectof“chihan
(hotnature)”ChineseherbsonthesecretionofIL1betaand
TNFalphabymononuclearcels[J].KaohsiungJMedSci.,
1996,12(1):18.
[11] LiuYQ,ChengMC,WangLX,etal.Functionalanalysisof
culturedneuralcelsforevaluatingcold/coolandhot/warmna
turedChineseherbs[J].AmJChinMed,2008,36(4):771.
[12] 高建平,陈长勋.中药“四性”的科学内涵探讨[J].上海中
医药大学学报,2007,21(6):16.
[13] 周超凡,于智敏.对中药寒热属性表述的回顾与反思[J].中
国中药杂志,2007,32(20):2208.
[14] 刘家强,江津河.中药药性理论的基因组研究[J].中医药学
刊,2006,24(11):2092.
[15] 刘树民,卢芳.基于系统生物学阐释中药药性理论科学内涵
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
化,2008,10(2):12.
[16] 梁琦,谢鸣.从药性多维性的角度认识中药药性理论[J].上
海中医药杂志,2007,41(12):45.
[17] 刘培勋,刘伟.中药药性与中药药性物组学[J].中国中药杂
志,2008,33(14):1769.
[18] 李爱秀.中药“药效团药性假说”的提出[J].天津药学,
2007,19(2):41.
[19] 王普霞,周春祥.基于“证药效药性”观念及“药性本质多
元”假说探讨中药药性本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22(6):345.
[20] 王明军.“中药药性可分”学说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23(9):803.
[21] 邓家刚,秦华珍,郭宏伟.平性药药性定位及其作用特点的
理论探讨[J].广西中医药,2007,30(2):32.
[22] 黎敬波,葛金文.胃溃疡胃实寒、实热证模型大鼠经穴辐射
热、pH值、氧分压的检测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8,18(30):56.
[23] 陈艳芬,陈蔚文,李茹柳.大鼠寒热型胃粘膜损伤模型的研
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2,18(2):44.
[24] 陈艳芬,陈蔚文,李茹柳.寒、热型胃黏膜损伤模型的对比和
应用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3):290.
Reviewandreflectiononstudyoffourproperties
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DENGJiagang1,QINHuazhen2,LIULei,LIANGYanjun
(Guangx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anning530001,China)
[Abstract] Toreviewbiologicalefectsoffourpropertie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herecent40yearsandthetheoreti
calstudysintherecent10years.Accordingtoreflectionofthisresearchstatus,toindicatethedecifiency,andputforwardnewcon
ceptionandprospectoffutureresearchofthetraditionalChinesemedcicine.
[Keywords]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ourpropertiesstudy;review;reflection
[责任编辑 周驰]
64
第34卷第23期
2009年12月
Vol.34,Issue 23
December,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