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药“偏性”初探


历览本草,翻阅现代中药书籍,均提到中药“偏性”。针对疾病状态阴阳失调之偏,以偏纠偏,中药之“偏性”成为诠释中药作用原理的工具。然而,中药“偏性”概念是什么?其内涵如何?目前尚无清晰的表述。笔者不揣浅陋,试就此提出管窥之见,以就正于同道。


全 文 :中药“偏性”初探
崔 瑛1,常章富2,刘 菊1
(1.河南中医学院 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收稿日期] 20080815
[通信作者] 崔瑛,教授。研究方向:中药药性、药效与应用研究。
Tel:13783641613,Email:cyexin@sina.com
  历览本草,翻阅现代中药书籍,均提到中药“偏
性”。针对疾病状态阴阳失调之偏,以偏纠偏,中药
之“偏性”成为诠释中药作用原理的工具。然而,中
药“偏性”概念是什么?其内涵如何?目前尚无清
晰的表述。笔者不揣浅陋,试就此提出管窥之见,以
就正于同道。
1 中药偏性与疾病性质的相对性
偏,在汉语言中的主要词义是“不正,倾斜”,与
“正”、“平衡”、“均衡”等词义相反。按中医的观
点,生理状态属平、属正,有《素问·生气通天论》[1]
“阴平阳密,精神乃治“及孙思邈“人体平和,唯须好
将养”[2]为证。食物供给人体营养,维持生命活动,
五谷杂粮也属正,故张景岳曰:“盖气味之正者,谷
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正气。”[3]当人体出现疾病
时,总体表现为阴阳盛衰之偏,《素问》[1]称之为“阴
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
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胜则外热,阴胜则内寒。”
治疗疾病就是纠正这种阴阳之偏,如《素问·至真
要大论》[1]所云:“谨查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
期。”而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是药物。因此,药物必
须具有一定的特质以满足治疗需要。相对于疾病状
态的阴阳盛衰之偏,这种特质被称为偏性。故张景
岳指出“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邪
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欲
救其偏,则唯气味之偏者能之,正者不及也”[3]。由
此我们看出,中药偏性是相对于疾病的阴阳盛衰之
偏而言、是中药所固有的、能影响机体阴阳盛衰的特
性,是中药作用的内在根据。
2 中药偏性与中药药性
相对于疾病的阴阳盛衰之偏,可以宏观的将中
药的治疗特性称为偏性。但就中药本身而言,偏性
有其内在根据和具体表现形式。
2.1 偏性是药性要素具体化的体现 中药药性是
通过对各种中药作用的不同方面进行观察、总结、抽
象而形成的理论内容。其中四气、五味、归经等药性
要素在理论层面上,表达了中药不同侧面的一般特
征。如酸味收敛、苦味泄、燥;寒凉清热等,这是药性
的理论层次。就单味药而言,有寒性就不能同时有
热性。虽然五味、归经等药性内容有在一味药物上
全面呈现的情况,但即使如五味子这种号称五味具
备的中药,仍然有“酸味居多”之偏;文如附子通行
十二经,毕竟侧重心、肾、脾。这表明,每种中药的药
性不是气、味、归经等药性理论内容的整体缩影,而
是气、味、归经等药性要素的个体化组合。通过这种
方式,形成了丰富多彩、功用各异的单味中药,这是
药性的药物层次。药性的药物层次是中药偏性的内
在依据。比拟于人,都有喜怒忧思等一般情绪反映,
但每人都有上述情绪表达方式的个人方式。人情绪
个体化表现称之为个性。那么中药药性个体化的表
现,习惯上称为中药偏性。如麻黄辛、微苦、温,归
肺、膀胱经,就能走肌表,而表现出发散风寒功效,主
治风寒感冒;黄连苦寒,归心、脾、胃、胆、大肠经,就
能清热心、胃之实热、祛脾胃、大肠之湿热等等。因
此,药性理论内容在单味中药个体化表现,是中药偏
性的表现形式之一。
2.2 偏性是中药之间药性差异的表现 不同中药
在药性和功用上有相似之处。但是,即使那些相似
度很高的中药,也存在这样或那样差异。因此,中药
之间,差异是绝对的,相似是相对的。这种差异,是
由中药之间性、或味、或归经等药性的不同使然,是
中药偏性的又一表现形式。中药性能之间的差异性
表现为:性味有偏重,气味有厚薄、归经有偏全等。
如同属寒性药,有石膏大寒,知母寒,柴胡微寒,表现
在清热作用上,就有强弱和适应病证的差异;同属辛
味,既有麻黄开泄之峻,也有荆芥疏散之缓。表现适
应病证上,就有治风寒表实无汗与风邪外袭的区别。
又如“凡味厚主守,气厚之药主散……。厚实气味
·477·
第34卷第6期
2009年3月
                             
Vol.34,Issue 6
 March,2009
重者,宜入治藏及下焦药,轻薄者,宜入治头目发散
药”[4]。再如“同一苦寒,黄芩则燥,天冬则润。
……黄连止泻,大黄下通。”[4]。黄芩苦燥之性突
出,故清热燥湿;天冬苦寒而甘,故养阴润燥而兼清
虚火;黄连苦寒归大肠,尤善清大肠湿热,故治湿热
泻痢;大黄苦泄而归大肠,故善通大肠热秘。由上可
见,中药之间在药性的性、或味或归经某一方面的差
异,就使中药功效与作用表现出差异,从而表现为中
药的偏性。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前人形成了“药性
皆偏”的观点。
中药有偏性,因其偏而有其功,因其偏而有所
长,偏性是安全有效用药的根据。故徐灵胎指出:
“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
形……各以其偏盛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就弊,调
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5]如清热中药属于
取其气者,利用其寒凉药性,达到清热、泻火、解热毒
作用,而治疗里热证;温里中药属于取其气者,利用
其温热之性,达到温里祛寒作用,而治疗里寒证。补
虚中药属取其味者,利用其甘补之性,达到补虚扶
弱,纠正虚损的作用,而治疗虚证。由此观之,中药
偏性是中药功用及功用专长的概括,也是使用中药
的依据。
综上所述,偏性是以中药药性为基础,是中药药
性个性特征的的反映,也反映了中药之间在性、味、
归经、升降等药性内容的单一或复合性的差异,是中
药作用及作用专长的内在根据。
3 中药偏性与中药药性之“毒”
“毒”作为中药药性内容早为人们所认识。如
关于中药起源的传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
一日而遇七十毒”,以及《周礼·天官家宰》:“医师
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的记载,表明在周代
以前,人们已经认识到,毒是与中药治疗作用密切相
关的特征性内涵,因而那时以毒为药,毒与药是相通
的。毒与药相通的认识在中医药专业文献中也有充
分的反映。如《医学问答》[6]:“夫药本毒物,故神农
辨百草谓之尝毒,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毒,以毒攻
毒。”但毒的内涵却直到明代以后才逐渐明朗。如
张景岳曰:“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
之有偏也……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
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
  
耳,欲救其偏,则唯气味之偏者能之,正者不及
也”[3]。景冬阳曰:“一药之生,得其寒、热、温、凉之
气,各有偏至,以成其体质,故曰药。药者,谓之毒,
设不偏,则不可以救偏也”[7]。张景岳等的论述,公
认为中药“毒”的经典诠释。由此观之,中药偏性是
中药“毒”治疗作用的内在根据。这是中药偏性与
中药“毒”相通的一方面。中药偏性,有针对疾病、
以偏纠偏,产生治疗作用的一面,也有因偏致偏,对
机体造成不良作用的一面。如缪仲醇指出:“药石
禀天地偏至之气者也。……然所禀既偏,所至必独,
脱也用违其性之宜,则偏重之害;势所必至。故凡有
益于阳虚者,必不利乎阴;有益于阴虚者,必不利乎
阳,能治燥者,必不宜于湿,能收敛者,不可以治实,
升不可以止升,降不可以止降”[4]。显然,这是指中
药偏性与中药“毒”相通的另一面。偏性这种利害
相依的双重性与中药毒的性能特征有高度的一致
性。传统中药理论将“毒”作为性能内容之一,偏性
当为其内在依据。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药偏性是与疾病阴阳盛衰之偏相
对的概念,他是中药药性个体化、差异性以及中药作
用专长等不同层面表现,偏性所表达的利害相依的
双重性与中药药性“毒”高度一致。中药偏性是诠
释中药治疗作用与不良作用原理的最直观、易解的
名词。明确偏性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认识中药的作
用、明确药性、毒、偏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合理安全
用药有重要意义。
[致谢] 河南中医学院侯士良教授审阅并提出宝贵意
见。
[参考文献]
[1] 程士德.素问注释汇粹.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46.
[2] 刘更生.千金方[M].校点本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367.
[3] 文渊阁.四库全书·医家类·类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
社,1986:260.
[4] 丹波元坚.聿修堂医书选·药治通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1983:171.
[5] 徐大椿.徐大椿医书全集.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77.
[6] 梁玉瑜.医学问答.第4卷[M].兰州:固本堂书局,1897:42.
[7] 高晓山.中药药性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17.
[责任编辑 周 驰]
·577·
第34卷第6期
2009年3月
                             
Vol.34,Issue 6
 March,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