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技术交流·
微乳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魏 红1,魏 昱2,袁 超1,陈龙华1
(1.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药学系,山东 济南 250002;
2.山东大学 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2)
[收稿日期] 20080316
[基金项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2007C078)
[通讯作者] 魏红,Tel:(0531)86305168,Email:bailing8861
@sinacom
微乳(microemulsion,ME)最早是由 Hoar和 Schulman在
1943年提出[1]。在药剂学中,微乳作为药物载体,有热力学
稳定、缓释、低黏度等优点,因此近几年微乳在药剂学中的应
用和研究已经成为新的热点。以微乳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对
于难以分离的复杂体系和难溶化合物的分离以及中药材指
纹图谱的研究,是一种理想的方法。由于微乳液可同时增加
亲水性药物和疏水性药物的溶解度,因此微乳液作为中药提
取溶媒显示出其独特的优点。
1 形成机制和结构类型
关于微乳形成机制的理论有很多种,较为成熟的有以下
3种[1]。第一种是混合膜理论(表面张力理论)[1],认为在微
乳的形成过程中界面张力起着重要作用。油相和水相分别
分布于表面活性剂的两侧,形成水膜和油膜2个界面,又称
作双层膜。当暂时界面张力 γt<0时,微乳自发形成,γt逐
渐上升到 γt=0时,微乳形成,因此,微乳为热力学稳定体
系。界面膜最初为平板状,由于两侧膜压不同,向膜压高的
一侧弯曲形成油包水(W/O)型或水包油(O/W)型微乳,两
侧膜压相等时形成层状液晶。第二种是增溶理论(胶束理
论),以Shinoda[2]等为代表,认为微乳是油相和水相增溶于
胶束或反胶束中,溶胀到一定粒径范围内形成的,增溶作用
是微乳自发形成的原因之一。Shinoda等关于非离子型表面
活性剂微乳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混合膜并非微乳形成的必要
条件,只要选用结构适宜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一定的温
度,不加入助表面活性剂也能形成微乳。但此理论无法解释
为什么只要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即可产生
增溶作用,而此时并不一定形成微乳。第三种是热力学理
论,Mukherjee等[3]利用热力学方法求算出 ME形成的自由
能及其相转变的条件。但是这些理论都不能完整地解释
ME的形成。微乳有油包水(W/O)型微乳、水包油(O/W)
型微乳、双连续型微乳3种基本结构类型,微乳的结构类型
由处方中各组成本身的性质和比例决定。
2 微乳给药系统
2.1 微乳口服给药系统
微乳口服后可经淋巴吸收,避免了首过效应以及大分子
通过胃肠道上皮细胞膜时的障碍。由于表面张力较低易通
过胃肠道的水化层,药物能直接和胃肠上皮细胞接触,促进
药物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微乳是某些多肽、蛋白质、甾体
和生物碱类药物的理想释放载体,例如 Cortesi等[4]将难溶
性抗癌药物喜树碱制成微乳后,喜树碱的溶解量至少是水溶
液中的23倍。含药量达300mg·L-1时室温下可保持30d,
性质稳定。盐酸黄连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低,口服吸收差(生
物利用度为10%,小于25%),在胃肠道或肝中部分被分解、
代谢,孙红武等[5]制备了盐酸黄连素微乳,提高了盐酸黄连
素的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了药物的抗菌活性。
2.2 微乳注射给药系统
疏水性药物的非胃肠道给药,尤其是静脉给药,是药剂
工业上的主要难题,而微乳具有增溶作用可解决这一问题。
微乳注射剂除具有一般注射剂的特点外,还有一定的缓释作
用,注射后,药物需经过由微乳内部向介质再分配的过程,延
长药物的释放,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微乳的热力学稳
定,粒径一般小于100nm,低于血红细胞的直径,可热压灭
菌,或通过微孔滤膜除菌,同时微乳的黏性很低,注射时不会
引起疼痛,根据需要还可以达到缓释或靶向的目的,是静脉
注射及肌内注射药物的良好载体。张学农等[6]研制了紫杉
醇自微乳,并对急性过敏反应和大鼠体内药动学进行考察,
表明微乳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急性过敏试验显
示:紫杉醇的注射液在第一次给药后即出现豚鼠死亡,而紫
杉醇自微乳肌内注射无过敏反应症状出现,大剂量腹腔注射
后,少数出现大小便失禁和活动量减少,其过敏反应程度和
死亡率明显低于其注射液。姚静等[7]以伊文思蓝为模型药
物,研究了聚氧乙烯蓖麻油微乳与陈皮油微乳对脑组织通透
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乳脑靶向效果显著。
2.3 微乳经皮给药系统
药物透皮吸收的速度和剂量往往受到角质层屏蔽等的
限制,而微乳的表面张力较低,易于润湿皮肤,使角质层的结
构发生变化。经皮给药的微乳一旦进人角质层,能同时改变
药物透皮吸收的脂性和极性途径,因而能促进药物经皮进入
体循环。Chen等[9]制备了系列雷公藤甲素微乳,与含
·7822·
第33卷第19期
2008年10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19
October,2008
0025%雷公藤甲素的1,2丙二醇水溶液相比,微乳具有促
渗作用,其渗透速率符合 Ficks第一定律,对皮肤的刺激性
减小。
2.4 眼部给药系统
由于微乳可热压灭菌,可滤过,药物溶解量大,又有缓释
作用,所以近几年微乳眼部给药方面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
展。徐岩等[10]研制了含2%毛果芸香碱的微乳滴眼液,并进
行了兔房水药动学的对比研究,显示微乳滴眼液治疗组房水
中药物浓度显著高于普通滴眼液组(P<001),是普通滴眼
液的3倍。普通滴眼液用后3h,房水中已测不出药物浓度,
而微乳滴眼液用后6h,仍能测出药物浓度。
3 微乳色谱
3.1 微乳色谱机制研究
微乳色谱的研究是建立在胶束色谱理论之上的。根据
胶束色谱理论,当流动相中存在胶束及两性表面活性剂,展
开系统即具增溶、降低界面张力作用,并且因静电、疏水及立
体等效应,使其具有独特的选择性,可同时分离亲水性物质
和疏水性物质,对带电成分和非带电成分亦有较好的分离选
择,适用于分离性质差别很小的物质。虽然微乳与胶束体系
都属于低粘度缔合胶体,但在基本特征上存在明显的差别:
①从组成上看纯胶束仅由表面活性剂与水或油组成;微乳液
则通常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和水等组分组成;②
微乳体系比胶束体系具有更大的增溶量(胶束体系5% ~
20%,微乳体系60% ~70%);③微乳体系具有超低表面张
力(油水界面72mN·m-1,胶束体系20MN·m-1,微乳体
系10-2~10-4mN·m-1)[11];④在微乳体系中,助表面活性
剂能降低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排斥作用,使微乳的表面
张力进一步降低,从而增加了微乳的光学透明性和稳定性。
微乳色谱中的微乳多为 O/W型,在 O/W型微乳色谱
中,溶质的分配是在固定相、微乳液的水连续相及油核和界
面膜数相之间进行。由于微乳液的富集增溶作用,极性大的
分子分配于微乳水连续相中,极性小的分子分配于微乳油核
或穿插排列于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组成的膜栅栏中。
由于分配、吸附、静电、疏水、立体等可能的效应,供试品中各
组分在微乳液中展开时迁移速度不同,而使结构和性质差别
细微的复杂组分得以较理想地分离。
3.2 影响微乳色谱溶质保留行为的主要参数
3.2.1 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 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
剂对溶质在微乳液滴和固定相吸附层上的分配有一定的影
响。改变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可以改变溶质和微乳液滴的缔
合能力。表面活性剂与固定相之间的缔合作用随表面活性
剂所带电荷的不同而不同,带负电的表面活性剂在固定相上
形成亲水性吸附层;带正电的表面活性剂与键合相合并形成
一体,保持了固定相的疏水性质。迄今为止,微乳流动相中
大都使用SDS作为表面活性剂。微乳中 SDS的含量一般在
175%~5%。虽然 SDS在05%以上就能形成胶束,但低
于175%,系统不能使油溶解,无法形成微乳。SDS含量在
3%~5%的微乳,色谱行为较稳定。增加表面活性剂的含
量,可以降低疏水性溶质的保留时间,而增加亲水性溶质的
保留时间。
3.2.2 油的类型和含量 乳系统中的助表面活性剂一般是
短链醇,最常用的是正丁醇,其含量范围为66% ~165%,
否则不能形成稳定的微乳。形成微乳的油一般是碳链长度
不同的烷烃和醇类,溶质的保留时间随烷和醇的链长增加而
降低。在O/W型微乳中油的含量一般在0% ~1%,含油量
大于1%时,微乳系统不稳定,色谱重现性较差。油的最佳
含量约为08%。
3.2.3 流动相 pH 在微乳 HPLC中物质的保留行为取决
于分子的离解常数、流动相的 pH和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在
SDS含量较高时,中性与呈离子状态的溶质的保留相差很
小;但在SDS含量较低时,pH对保留值的影响较大,类似于
传统反相 HPLC,所以分离酸、碱性混合物时应严格控制流
动相的pH,以提高测定结果的重现性。
除以上影响因素外,微乳的含水量和环糊精的加入,对
溶质的保留时间均有一定的影响。
3.3 微乳色谱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3.3.1 微乳薄层色谱 韩明等[12]研究了一种新的青梅中
黄酮类组分微乳薄膜色谱分离鉴定方法。以10%的甲酸调
酸,以含水量为7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正丁醇正庚烷水
微乳液为展开剂,以芦丁为对照品,利用聚酰胺薄膜色谱色
谱法使青梅中黄酮成分完全分离。与其他溶剂系统为展开
剂的常规色谱方法相比,微乳薄膜色谱法检测灵敏度更高,
分离效果更好。刘德芳等[13]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庚
烷正丁醇以1377∶156∶27的比例溶于67%的水中组成
的微乳体系为流动相,以预制聚酰胺薄层板为固定相,较好
地分离出10余种银杏叶黄酮,对银杏叶黄酮作薄层色谱指
纹图谱分析,建立了简便、合理的标准质量控制方法。与传
统的流动相系统(有机溶液系统)相比,微乳系统显示出较
强的分离优势。
崔淑芬[14]等,从改进薄层色谱重现性差和分离能力低
的角度出发,以甘草为研究对象,建立微乳薄层色谱
(microemulsionTLC,METLC)对微乳组成的优化、METLC的
色谱特征等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讨,并成功地用于甘草的指
纹图谱质量控制。
曾常青[15]等以SDS正丁醇正庚烷水微乳液作为展开
剂,通过聚酰胺薄层层析,分离和鉴别了止咳枇杷颗粒中的
百部、桑白皮、白前3种药材,考察了微乳液类型、改性剂、酸
度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百部的鉴别以含水量
90%微乳液甲酸(9∶1)为最佳展开剂,桑白皮、白前的鉴别
以含水量70%微乳液甲酸(9∶1)为最佳展开剂。微乳薄层
鉴别斑点清晰,为止咳枇杷颗粒鉴别提供了一种简便、准确
方法。
·8822·
第33卷第19期
2008年10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19
October,2008
3.3.2 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 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又称微
乳毛细管电泳,是一种使用微乳的电驱动分离技术,具有微
乳色谱和电泳的双重机制。可以同时分离亲水性、疏水性、
带电或不带电的物质。近几年微乳电动色谱分离分析天然
药物、维生素、肽、蛋白质、核酸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619]。
苏琼[20]等应用微乳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蟾酥及其制剂中蟾毒
内酯类成分的含量。运行微乳缓冲液由 081%正庚烷:
661%正丁醇:331% SDS及8927% 10mmol·L-1硼砂
溶液组成,pH92。运行电压 15kV(恒压分析);柱温 40
℃;检测波长298nm。建立了蟾酥及其制剂六神丸、牙痛一
粒丸中华蟾毒精和酯蟾毒配基的含量测定方法。蒋雪梅[21]
等运用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法(MEEKC),通过考察化合
物浓度、进样量和高电场对其迁移行为的影响及其规律,探
讨了化合物分配于微乳后改变微乳内相性质的原因,以及电
泳高电场致使微乳液性质变化的机理。建立了药物疏水性
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评价方法。颜磊[22]等采用微乳液毛
细管电动色谱的分析方法以女贞子、天麻、大黄3味临床常
用中药材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3种能够表达不同功能的中
药指纹图谱。
4 微乳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微乳相是一种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液液分散体
系,由于它的分散相处于纳米粒度范围,具有非常大的比表
面积。所以,从理论上讲,将微乳相作为一种分离介质,应该
具有非常高的分离能力。宋强等[23]研究穿心莲内酯的微乳
提取方法及其对有效成分含量、生物活性和生物利用度的影
响,研究表明,虽然穿心莲的微乳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中的
穿心莲内酯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种提取液的抗炎活性
却有很大的差别,微乳提取液明显高于乙醇提取液,且其中
的穿心莲内酯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也明显提高。穿心莲成
分复杂,有内酯类、黄酮类、甾醇、生物碱等,多数成分不溶于
水,尤其是作为有效成分的穿心莲内酯,溶解性极差,仅微溶
于乙醇,单一提取溶媒往往针对某一个或几个成分,而不能
将众多成分全部提取出来,穿心莲且性质不稳定,加热会分
解变性,不适于一般的加热回流提取。应用微乳作为溶媒采
用浸渍法进行提取,一方面由于制剂中既有油相又有水相,
可以包容不同脂溶性药物,制备过程不需外加能源,可以有
效防止热力学不稳定药物的降解,所以可能提取出其中多种
有效成分,共同发挥抗炎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微乳体系中有
大量表面活性剂,增溶效果好,粒径小,界面积大,易通过胃
肠壁水化层,增加药物的穿透性,并可经过淋巴管吸收,克服
首过效应以及大分子物质通过胃肠道上皮时的障碍,故可以
大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从而加强了抗炎效果。
为了提高超临界CO2流体的溶解度,将微乳液引入超临
界CO2萃取工艺中,可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萃取效率。罗登
林[24]等采用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AOT)乙醇
水超临界CO2反相微乳对人参皂苷的萃取进行研究。结果
在萃取压力25MPa、温度45℃、时间4h、CO2流量为2L·
h-1条件下,超临界CO2反相微乳萃取的人参皂苷萃取率是
乙醇水超临界CO2萃取的32倍。人参皂苷的萃取率随加
入的水量、萃取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 AOT浓度、萃取温度
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5 展望
中药的活性成分可能是单一化合物(即有效成份),也
可能是所提取的某一有效部位或有效部位群,有些中药甚至
以全药入药。事实上中药有效部位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制剂
占有相当比例,这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对于
中药有效部位,由于其组成的多样性其微乳制备是较复杂
的,要研究的问题还很多。对于中药(植物、动物和矿物)的
全药,由于组成复杂且性质差异较大,所以微乳技术应用于
中药制剂还处于起步阶段。
由于微乳的特殊性质,微乳色谱对于性质相差很小的难
以分离的复杂体系和中药中难溶成分的分离,显示出其独特
的优点,而且通过改变微乳色谱的操作参数,可以较容易地
改变溶质的保留行为,提高分离效果,因此在中药分析中,尤
其是在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微乳
HPLC色谱用于中药分析尚未成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中药成分复杂,各种成分极性差别大,应用微乳作为溶
媒进行提取,对亲水性成分和疏水性成分均有增溶作用,可
提取出其中多种有效成分。对于对热不稳定的药物可采用
浸渍法,可有效防止热力学不稳定药物的降解。将微乳液引
入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中,可有效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萃取
效率。可以预言,使用微乳技术解决中药目前面临的某些难
题,是中药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袁其朋,赵会英,齐宪荣.现代药物制剂技术[M].北京:化工
工业出版社,2005:310.
[2] ShinodaK,ArakiM,SadaghianiA,etal.Lecithinbased
microemulsions:phasebehaviourandmicrostructure[J].JPhys
Chem,1991,95:989.
[3] MukherjeeK,MukherjeeDC,MoulikSP.Thermodynamicsof
microemulsionformation(Ⅲ).Enthalpiesofsolutionofwaterin
chlorofrm aswelaschloroform inwateradedbycationic,
anionic,andnonionicsurfactants)[J].JColoidInterfaceSci,
1997,187:327.
[4] CortesiR,EspositoE,MaietiA,etal.Formulionstudyfor
theantitumordrugcamptothecin:liposomes,micelarsolitionsand
amicroemulion[J].IntJPharm,1997,159:95.
[5] 孙红武,欧阳五庆.盐酸黄连素纳米微乳的制备及其体外抗
菌活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35(1):54.
[6] 张学农,唐丽华,阎雪莹,等.紫杉醇自乳化微乳的制备及其
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24
(4):294.
[7] 姚 静,周建平,卢 韵,等.聚氧乙烯蓖麻油微乳对血脑屏
·9822·
第33卷第19期
2008年10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19
October,2008
障通透性的影响[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5,36(1):27.
[8] 祝红达,张先洲.微乳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概况[J].中国药
师,2006,9(9):849.
[9] ChenHuabing,ChangXueling,WengTing,etal.Astudyof
microemulsionsystemsfortransdermaldeliveryoftriptolide[J].J
ControledRelease,2004,98(3):427.
[10] 徐 岩,陈祖基,宋洁贞,等.毛果芸香碱微乳滴眼剂及滴眼
液在兔眼房水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
1999,35(6):446.
[11] 李干佐,郭 荣.微乳液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
出版社,1995:59.
[12] 韩 明,曾庆孝,肖更生,等.微乳层析分离鉴定青梅提取物
中黄酮类成分[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
(6):85.
[13] 刘德芳,王伯初.银杏叶黄酮的微乳高效薄层色谱指纹图谱
[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10):115.
[14] 崔淑芬,王小如.微乳薄层色谱及其在中药甘草指纹图谱质
量控制方面的应用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15] 曾常青,谭泉基.止咳枇杷颗粒的微乳薄层色谱鉴别[J].广
州药学院学报,2006,22(3):261.
[16] AltriaKD,MahuzierPE,ClarkBJ.Backgroundandoperating
parametersinmicroemulsionelectrokineticchromatography[J].
Electrophoresis,2003,24(3):315.
[17] AltriaKD,BroderickMF,DoneganS,etal.Theuseofnovel
waterinoilmicroemulsions in microemulsion 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J].Electrophoresis,2004,25(4/5):645.
[18] AltriaKD.Microemulsionelectrokineticchromatography[J].J
CapilaryElectrophor,2002,7(1/2):11.
[19] PedersenBjergaardS,GabelJensenC,HonoreHansenS.
Selectivityinmicroemulsionelectrokineticchromatography[J].J
ChromatogrA,2000,897(1/2):375.
[20] 苏 琼,王彦斌,罗兴平.微乳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蟾酥及其制
剂中蟾毒内酯类成分的含量[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30(3):203.
[21] 蒋雪梅,夏之宁.药物疏水性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评价方
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
[22] 颜 磊,夏之宁.功能化的毛细管电泳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D].重庆:重庆大学,2007.
[23] 宋 强,杜 红,冯前进,等.中药微乳提取技术的初步实验
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390.
[24] 罗登林,聂 英,刘建学,等.超临界 CO2反相微乳萃取人参
中人参皂苷的研究[J].中草药,2007,38(7):1003.
[责任编辑 王亚君]
《中国中药杂志》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和引证数据
1 国外数据库收录
美国SciFinder数据库:进入医学索引MEDLINE;进入《化学文摘》(CA);
荷兰Elsevier公司Scopus数据库;
《国际药学文摘》(IPA);
《毒物学文摘》(ToxFile);
俄罗斯《文摘杂志》(AJ);
波兰《哥白尼索引》(IC);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
2 国内数据库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
3 主要引证数据或数据库统计结果
《中国中药杂志》在中国知网(CNKI)的2007年浏览量为37万,下载量为21万,国内外用户达到2000余家。
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6):影响因子为0.959,总被引频次5726,基金论文比0.48,即年指标0.124,被引半衰
期6.4。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分析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6):影响因子为0.634,总被引频次3260,
基金论文比0.48,即年指标0.087,被引半衰期5.9。
·0922·
第33卷第19期
2008年10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19
October,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