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变化



全 文 :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变化
韦 曦 t3 o吕超智 t o杨 荔 t o陈 晖 u o崔 洁 v
ktq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 o广西 柳州 xwxsst~
uq江西中医学院 药学系 o江西 南昌 vvssww~ vq桂林医学院 药学院 o广西 桂林 xwtsswl
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已众所周知 oussx年
版 5中国药典 6比较 usss年版对注射剂不溶性微粒检
查有了更严格更明确的规定 ∀作者对本院 ussv年以
来临床输液反应残液的检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o发现
送检的 tzx例输液反应残液中 o细菌内毒素检查检出
含细菌内毒素大于 s1x ∞∏# °pt的有 tt例 o占
y1vh ~而可见异物检查 !不溶性微粒检查不合格的有
ttu例 o占 ywh o输液中加入中药注射剂的输液反应
残液绝大多数可见异物检查 !不溶性微粒检查不合
格 o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 !畏寒 !寒颤 !胸闷 !气紧以及
皮肤等过敏症状 ∀因此由不溶性微粒引起的临床输
液反应因引起高度的重视 ∀本实验对常用中药注射
剂与输液配伍后的不溶性微粒变化进行了实验考察 ∀
1 仪器与样品
净化间百级层流 k南宁新永健专业净化装饰公
司 l~Žƒ p u显微镜 k德国 ∞Œ≥≥l~³‹≥ p ux型 ³‹计
k上海雷磁仪器厂 l~微孔滤膜 k上海市新亚净化器件
厂 o规格直径 ux °°o孔径 s1wx Λ°l∀中药注射剂的药
品名称 !厂家代号 !规格及批号见表 t~配伍用输液 xh
葡萄糖注射液 k以下简称 Š≥o柳州市人民医院制剂室 o
批号 syswtzl~s1|h氯化钠注射液 k以下简称 ‘≥o柳州
市人民医院制剂室 o批号 syswu{l∀
2 方法与结果
本实验操作按 5中国药典 6ussx版不溶性微粒
检查法中显微计数法 ≈t 进行 o以直接观察微粒形状
变化 ∀
2q1 中药注射剂的不溶性微粒检查 取各注射剂 o
考核不溶性微粒来源 o结果见表 t∀
表 t 中药注射剂不溶性微粒检查 kν € vocξ ? σl
品名 厂家代号 批号
规格
r支
不溶性微粒 k个 r供试品容器 l
∴ ts Λ° ∴ ux Λ°
痰热清注射液 ≥‹Ž… sxtuuz ts ° x|1s ? us1s ty1u ? ts1s
脉络宁注射液 ≠ ≠ sxttxvt ts ° tu1w ? {1u t1y ? t1u
黄芪注射液 ⁄± ≤ sxs{tuv ts ° tv1| ? tt1u t1z ? t1t
舒血宁注射液 ‹… ussyswstss{ u ° tw1{ ? |1u s1{ ? s1z
香丹注射液 Ž ÷  ussxszst ts ° tv1u ? z1x y1s ? s1|
生脉注射液 ≠ ≥ sxttuz2{ us ° |u1s ? x1z u|1u ? t1y
参麦注射液 ≥≤‹ ÷ sxtss|2v ts ° u|1u ? ts1u z1s ? t1y
茵栀黄注射液 ≥×≠ ≠ sxsusy ts ° yv1u ? tv1x tu1u ? |1x
红花注射注射液 ≥≠ ≠ ≠ swsyst us ° t|{1s ? tx1t u{1x ? y1x
丹参注射液 ⁄± ≤ sxttsvv ts ° ts1w ? x1w t1u ? s1|
注射用丹参 k冻干 l ‹ ≠ ∞ sxtts| wss °ª vuv1v ? uty1u xz1v ? tt1u
注射用双黄连 k冻干 l2t ‹ ≠ ∞ sxttstt yss °ª |z1v ? uz1w tx1z ? y1s
注射用双黄连 k冻干 l2u ‹ ≠ ∞ sxs{ssz yss °ª vz1z ? tz1u z1s ? u1s
注射用清开灵 k冻干 l Š≠ … ussysusu uss °ª ux1x ? ts1y y1x ? y1v
注 }5中国药典 6ussx年版不溶性微粒检查显微计数法规定 }标示装量为 tss °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 !静脉用无菌粉未及注射用浓溶液 o
每个供试品容器中含 ts Λ°以上微粒不得过 v sss粒 o含 ux Λ°以上微粒不得过 vss粒
由表 t结果见 otv种中药注射剂的不溶性微粒
检查全部符合 5中国药典 6ussx年版规定 o所有中药
≈收稿日期   ussy2sy2ty
≈通讯作者   3 韦曦 oר¯}kszzul u{xxvvwotv{zzuxzxxzo∞2
°¤¬¯}½º ¬¨¬¬ƒ tyvq¦²°
注射剂在显微镜下未看到植物提取成分析出的黄棕
色特征微粒 ∀
2q2 配伍液不溶性微粒检查 在百级层流下 o取各
中草药注射剂按药品说明书及临床常用剂量 o分别
与 Š≥配伍 o冻干粉针剂先用注射用水 x °溶解
后 o再加入 Š≥输液中 o配伍剂量见表 u∀
#zzwt#
第 vu卷第 tw期
ussz年 z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tw
∏¯¼o ussz
表 u 各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剂量
编号 配伍液剂量
t „ n痰热清注射液 ts °
u „ n脉络宁注射液 us °
v „ n黄芪注射液 us °
w „ n舒血宁注射液 us °
x „ n香丹注射液 ts °
y „ n生脉注射液 ws °
z „ n参麦注射液 vs °
{ „ n茵栀黄注射液 x °
| „ n红花注射液 us °
ts „ n丹参注射液 us °
tt „ n注射用丹参 k冻干 lwss °ª
tu „ n注射用双黄连 k冻干 l|ss °ª
tv „ n注射用清开灵 k冻干 lt{ss °ª
注 }„qŠ≥ uxs °
各中药注射剂与 Š≥配伍分别配制 v瓶 o平行
进行实验 o并且每瓶 Š≥配伍前均取同瓶液体做不
溶性微粒空白检查和 ³‹值测定以比较配伍前后变
化 ∀取各配伍液分别于 souoy «测定 o结果见表 v
k编号同表 ul∀
由表 v见 o从编号 t至 zo以及编号 tv的注射剂
与 Š≥按常用剂量配伍后 y «内 o不溶性微粒变化均
在 5中国药典 6ussx年版规定的 tss °以上静脉用
注射液合格范围内 ∀但与与空白 Š≥比较 o进行 τ检
验 o痰热清注射液的配伍液在 u«后 !黄芪注射液的
配伍液在 s «开始不溶性微粒数比空白 Š≥有显著
性增加 ∀
编号 {至 tu的茵栀黄注射液 !红花注射液 !丹
参注射液 !注射用丹参 k冻干 l!注射用双黄连 k冻
干 l与 Š≥的配伍液随放置时间的延长 o微粒数增加
超过 5中国药典 6ussx年版规定 o有的甚至析出大量
黄棕色条状或块状微粒 o如注射用双黄连 k冻干 l!
茵栀黄注射液等 o微粒大小 ts ∗ xs Λ°o微粒形状与
表 t检验中药注射剂原液所看见的微粒形状不同 o
是与 Š≥配伍后析出 o放置时间越长析出微粒越多 ∀
表 v 中药注射剂与 Š≥配伍的不溶性微粒变化 kcξ ? σ, ν € vl
编号
每 °微粒数 k∴ ts Λ°o∴ ux Λ°l
s « u « y «
t u1x ? t1t s1xu ? s1vs z1t ? s1z t1y ? s1wy z1w ? t1| u1u ? s1{u
u u1{ ? t1w t1zt ? t1xw u1t ? t1w t1z ? t1wt w1t ? t1t s1z ? s1vx
v y1s ? t1y t1zt ? s1|u x1| ? u1y t1u ? s1yw y1z ? u1t t1{ ? s1zz
w t1t ? s1u s1uu ? s1ts u1w ? s1v s1v ? s1sz u1v ? s1z s1y ? s1sw
x u1x ? t1u s1v{ ? s1ty u1z ? u1t s1{ ? s1zu u1| ? t1s s1w ? s1vt
y t1x ? s1y s1vv ? s1tu u1v ? t1s s1w ? s1tw u1w ? s1x s1v ? s1tw
z t1x ? t1u s1wu ? s1vv u1s ? s1| s1w ? s1vt t1| ? s1w s1w ? s1sw
{ |1| ? z1{ y1{ ? y1y us1w ? x1z tt1v ? v1s w{1{ ? t1y u|1| ? w1wy
| z1x ? t1u t1z ? s1{ tx1v ? y1s t1{ ? t1t us1| ? {1z v1z ? u1s
ts u1v ? s1z s1v ? s1u tv1t ? u1z u1y ? s1{ ts1{ ? t1z v1s ? t1vy
tt w1| ? t1u t1s ? s1u tu1t ? z1{ u1| ? u1y uy1t ? ty1| ts1w ? |1u
tu2t y1y ? v1| w1t ? u1x uw1| ? s1t tu1y ? w1{ 不可计数 xs1v ? tx1s
tu2u {1s ? t1x u1u ? s1w u|1{ ? y1t |1{ ? u1| 不可计数 uy1z ? x1s
tv u1y ? s1u s1z ? s1tu x1y ? u1t t1| ? s1{ y1s ? u1w t1y ? s1w
注 }Š≥空白微粒为 t1yz ? s1|os1vv ? s1uwkν € v|l
2q3 中药粉针剂的溶解 阅读各中药粉针剂的药
品说明书 o有的明确说明临用前每支用注射用水 x
°溶解 o有的则说先用注射用水 !生理氯化钠溶液
或 xh葡萄糖注射液适量溶解后 o再加入 xh葡萄糖
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 uxs ∗ xss °稀释后使用 ∀
为比较用不同溶剂的溶解效果 o取注射用丹参 k冻
干 l和注射用双黄连 k冻干 l实验 o每样品分两组 o分
别每支用注射用水 ! Š≥x °溶解后 o再扩溶至
Š≥uxs °中 o剂量同表 uo分别测定 o比较其不溶性
微粒变化 o结果见表 w∀
表 w 中药粉针剂用注射用水和 Š≥的溶解效果 kcξ ? σ, ν € vl
粉针剂 溶解溶剂
每 °微粒数 k∴ ts Λ°o∴ ux Λ°l
s « u « y «
丹参 注射用水 w1| ? t1u t1s ? s1u tu1s ? z1{ u1| ? u1y uy1s ? tz1s ts1w ? |1u
丹参 Š≥ z1s ? t1x v1t ? s1| tx1v ? w1z w1t ? t1{ ux1w ? {1v |1w ? v1u
双黄连 2t 注射用水 y1y ? v1| w1t ? u1x uw1| ? s1t tu1y ? w1{ 不可计数
双黄连 2t Š≥ wv1u ? tx1t uw1u ? z1t {v1u ? t{1w wt1u ? tu1z 不可计数
#{zwt#
第 vu卷第 tw期
ussz年 z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tw
∏¯¼o ussz
结果表明 o粉针剂先用注射用水溶解 o比直接抽
取 Š≥溶解 o其溶解效果要好得多 o配伍后 s «o显微
镜下见黄棕色块明显比 Š≥溶解的少 ~而随着放置
时间的延长 o两种溶解方法的配伍液都在析出黄棕
色块 o不断增多 ∀
2q4 与 Š≥和 ‘≥配伍微粒变化比较
取表 v中与 Š≥配伍微粒数有显著变化的几种
注射剂 o菌栀黄注射液 !红花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注
射用丹参 k冻干 l!注射用双黄连 k冻干 l再分别再与
‘≥配伍 k粉针剂都先用注射用水溶解 lo配伍药物
的编号与剂量同表 uo比较在这两种输液中的微粒
变化 o结果见表 x∀
表 x 中药注射剂与 Š≥和 ‘≥配伍的微粒变化比较 kcξ ? σ, ν € vl
编号 配伍液
每 °微粒数 k∴ ts Λ°o∴ ux Λ°l
s « u « y «
{ Š≥ |1| ? z1{ y1{ ? y1y us1w ? x1z tt1v ? v1s w{1{ ? t1y u|1| ? w1wy
{ ‘≥ ts1t ? v1w v1y ? u1s |1| ? t1x t1{ ? s1y tt1x ? w1| w1| ? v1z
| Š≥ z1x ? t1u t1z ? s1{ tx1v ? y1s t1{ ? t1t us1| ? {1z v1z ? u1s
| ‘≥ u1s ? s1{ s1x ? s1w x1u ? t1u t1u ? s1{ |1v ? v1w t1w ? s1y
ts Š≥ u1v ? s1z s1v ? s1u tv1t ? u1z u1y ? s1{ ts1{ ? t1z v1s ? t1vy
ts ‘≥ u1t ? s1w s1v ? s1t u1s ? s1x s1v ? s1t u1z ? t1s s1{ ? s1u
tt Š≥ w1| ? t1u t1s ? s1u tu1t ? z1{ u1| ? u1y uy1t ? ty1| ts1w ? |1u
tt ‘≥χ u1u ? s1y s1z ? s1v u1{ ? t1s t1u ? s1{ x1x ? u1s t1z ? s1y
tu2t Š≥ y1y ? v1| w1t ? u1x uw1| ? s1t tu1y ? w1{ 不可计数 xs1v ? tx1s
tu2t ‘≥ x1w ? s1w v1s ? s1u ts1u ? u1u x1s ? t1s tzv ? ut u|1v ? {1t
tu2u Š≥ {1s ? t1x u1u ? s1w u|1{ ? y1t |1{ ? u1| 不可计数 uy1z ? x1s
tu2u ‘≥ ts1w ? x1t u1y ? u1s tz1y ? tt1y v1{ ? s1w uy1| ? ty1| ts1v ? |1v
注 }Š≥空白 t1yz ? s1|os1vv ? s1uwkν € v|l~‘≥空白 s1zv ? s1yvos1vx ? s1uxkν € v|l
结果表明 o各 ‘≥配伍液随着时间的延长 o产生
不溶液性微粒比与 Š≥配伍少得多 ∀
2q5 配伍浓度对不溶性微粒的影响 取菌栀黄注射
液 !红花注射液 !注射用双黄连 k冻干 l实验 o取注射剂
按表 u剂量增加一倍分别与 Š≥ uxs °配伍 o观察配伍
浓度对不溶性微粒的影响 o结果见表 yk编号同表 ul∀
表 y 不同剂量注射剂与 Š≥配伍不溶性微粒变化 kcξ ? σ, ν € vl
编号
注射剂
配伍量
每 °微粒数 k∴ ts Λ°o∴ ux Λ°l
s « u « y «
{ x ° |1| ? z1{ y1{ ? y1y us1w ? x1z tt1v ? v1s w{1{ ? t1y u|1| ? w1wy
{ ts ° |1v ? v1w w1t ? t1| uu1w ? ut1x ts1x ? tt1t wv1{ ? v1s uw1| ? s1{
| us ° z1x ? t1u t1z ? s1{ tx1v ? y1s t1{ ? t1t us1| ? {1z v1z ? u1s
| ws ° t{1x ? x1| v1y ? t1x t|1z ? y1| v1t ? u1t uw1{ ? v1y z1z ? v1s
tu |ss °ª wv ? tx uw ? z {v ? t{ wt ? tv 不可计数
tu t {ss °ª tsw ? xx xu ? uz t|z ? wt |{ ? us 不可计数
结果表明 o菌栀黄注射液的配伍液微粒变化与
配伍剂量无关 o而红花注射液 !注射用双黄连 k冻
干 l的微粒则随配伍浓度增加而增加 ∀
2q6 ³‹对不溶性微粒的影响 取各注射液在配伍
前后测定 ³‹≈t  o结果见表 zk配伍剂量同表 ul∀
结果 o各注射剂配伍前后 ³‹变化不是很大 o各
配伍液 s ∗ y «内 o³‹较稳定无变化 oŠ≥与 ‘≥的配
伍液 ³‹无显著差异 ∀
3 讨论
3q1 本实验所做中药注射剂在配伍前均经不溶性
微粒检查全部符合 5中国药典 6ussx年版规定 o按说
明书和临床常用剂量与 xh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有
的稳定无明显变化 ~有的比较空白输液有显著增加 ~
有的并非单纯的物理叠加 o随时间延长 o析出大量不
溶性微粒 ∀因此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
应引起高度重视 ∀
3q2 经 2q3和 2q4实验证实 o中药注射剂用 ‘≥配
伍比在 Š≥中配伍稳定 o粉针剂要先用注射用水充
分溶解后 o扩溶至 ‘≥中静脉滴注 ∀
分析各中药注射剂的药品说明书 o多数均说明
用 xh ∗ tsh葡萄糖注射液 uxs ∗ xss °稀释后使
用 ∀实验证实 o为了配伍稳定起见 o应用 s1|h氯化
钠注射液配伍 ∀
在病房中护士为了操作方便 o往往溶解粉针剂
#|zwt#
第 vu卷第 tw期
ussz年 z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tw
∏¯¼o ussz
表 z 配伍液 ³‹变化
注射剂 ³‹ 配伍液 配伍后 ³‹s « u « y «
痰热清注射液 z1{x Š≥ z1u z1u z1u
脉络宁注射液 y1w| Š≥ y1u y1v y1v
黄芪注射液 y1xs Š≥ y1v y1t y1w
舒血宁注射液 x1v{ Š≥ w1z w1{ w1y
香丹注射液 y1ts Š≥ x1z x1x x1v
生脉注射液 x1ys Š≥ x1x x1w x1u
参麦注射液 x1ys Š≥ x1v x1v x1t
茵栀黄注射液 z1tx Š≥ y1z y1z y1x
‘≥ y1x y1x y1w
红花注射液 x1|x Š≥ y1s y1s x1|
‘≥ y1t y1t y1s
丹参注射液 w1|t Š≥ x1v x1v x1w
‘≥ x1{ x1{ x1{
注射用丹参 k冻干 l Š≥ y1u y1u y1u
‘≥ y1w y1v y1v
注射用双黄连 k冻干 l Š≥ y1u y1s y1t
‘≥ y1t y1t y1t
注射用清开灵 k冻干 l Š≥ z1v z1v z1u
注 }Š≥的 ³‹ w1uo‘≥的 ³‹ x1|
时直接抽取输液溶解 o而不是用注射用水溶解 o这样
可造成粉针剂溶解不全 o如表 w中 o注射用双黄连
k冻干 l直接用 Š≥溶解 o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 o这种
配伍输液用于病人势必引起输液反应 ∀
3q3 配伍浓度的影响 各中药注射液受配伍浓度
的影响不一致 o本实验中菌栀黄注射液与输液配伍
微粒数不随浓度增加而变化 o红花注射液 !注射用双
黄连 k冻干 l则随配伍浓度增加而增加 ∀
3q4 鉴于不同厂家 !不同品种 !不同批号产品可能
出现的不稳定性问题 o除了急待提高产品质量外 o临
床输液时输液器的终端过滤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
选择好的厂家的药品的同时 o要选择质量好的输液
器 o把住输液微粒进入人体的最后一道防线 ∀
≈参考文献  
≈t  中国药典 ≈≥ qussxq一部 q附录 ¼ • o附录 º Šq
≈责任编辑 鲍 雷  
强骨饮颗粒中黄芪甲苷及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袁 强 tou3 o葛尔宁 u o史晓林 t o楼云娜 u
ktq浙江中医药大学 附属第二医院 o浙江 杭州 vtsssx~
uq浙江中医药大学 o浙江 杭州 vtssxvl
≈收稿日期   ussz2st2us
≈基金项目   浙江省重点科研社会发展项目 kussy≤uvsttl
≈通讯作者   3 袁强 oר¯}ksxztl{yytvzz{o∞2°¤¬¯}¼´ usssª²ƒ
¶²«∏1¦²°
强骨饮颗粒由黄芪 !忍冬藤 !鸡血藤 !独活等中
药材组成 o以补肾 !温阳 !壮骨为主 o具有滋补肝肾 !
养血活血 !通络壮骨之功效 o能有效提高骨密度和改
善骨质量 o临床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疾
病所致的疼痛 !肌痉挛等症状 o疗效显著 ∀为有效控
制其质量 o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o本研究采用高
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君药黄芪和臣药忍冬藤的主
要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和绿原酸的含量 ≈tou  ∀
1 仪器与试药
• ¤·¨µ¶高效液相色谱仪 ow{w检测器 oxts泵 o浙
大 ‘usss色谱工作站 ~黄芪甲苷 !绿原酸对照品 k均
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l~强骨饮颗粒 k本室
自制 o批号 ussxsys{oussxsyusoussxsyu{l~甲醇 !
乙腈为色谱纯 o水为重蒸馏水 o其他试剂均为分析
纯 ~阴性样品依处方除去被检药材按制备工艺制成 ∀
2 含量测定
2q1 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2q1q1 色谱条件 色谱柱 }‹¼³¨ µ¶¬¯…⁄≥ ≤t{色谱柱
kw1y °° ≅ uxs °°ox Λ°l~流动相 }乙腈 2水 kvsΒ
zsl~流速 s1{ °# °¬±pt ~柱温 ux ε ~进样量 ts
ˏ~检测波长 ust ±°~理论塔板数按黄芪甲苷峰计
不低于 x sss∀
2q1q2 溶液的配制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
黄芪甲苷对照品 us °ªo加甲醇溶解 o稀释至 ts °o
再吸取适量用甲醇稀释成 s1x °ª# °pt的溶液 o作
为对照品溶液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研细 o精密称取 u1s
ªo加甲醇 ts °o振荡 vs °¬±后放置 vs °¬±o过滤 o
#s{wt#
第 vu卷第 tw期
ussz年 z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tw
∏¯¼o us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