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小叶型太子参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的研究



全 文 :#技术交流#
小叶型太子参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的研究
林光美t 3 o侯长红u
kt1 福建农林大学 作物学院 o福建 福州 vxsssu ~u1 福建农林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o福建 福州 vxsssul
≈收稿日期  ussx2tt2uw
≈基金项目  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kŽussvxl
≈通讯作者  3 林光美 oר¯ }ksx|tl{vz|z|xt o∞2°¤¬¯}¤°¨ ¬susv ƒ
¼¤«²²q¦²° q¦±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 Πσευδοστελλαρια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
k¬´ ql°¤¬ ¬¨ °¤¬ ·¨‹²©©° qo为石竹科宿根性一年生
草本药用植物 ∀以块根入药 o具有补肺气 !健脾气 !
生津液之功效≈t  ∀野生太子参主要分布于福建 !江
苏 !安徽 !浙江 !山东等地区 ~朝鲜 !日本亦有分布 ∀
而太子参商品的主要产地则为福建 !江苏 !安徽 !山
东 o栽培历史已过百年 ∀按太子参品种资源的生态
型差异 o有 v种品种类型 }大叶型太子参 !野生型太
子参和小叶型太子参 o其中 o小叶型太子参是太子参
道地主产区传统种植的主流品种资源之一≈u  ∀太子
参人工栽培研究方面 o大多数研究仅停留在常规栽
培研究上 o对太子参栽培的基础研究较少 o低水平重
复项目不断发生 ∀关于主栽品种小叶型太子参高产
栽培技术的研究尚未有人涉及 ∀本研究总结了福建
产区小叶型太子参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
1 种参大小分级对小叶型太子参产量的影响
太子参多以地下块根作为繁殖材料 o在选择种
参过程中 o由于参农注重经济价值 o都把大个的太子
参用来销售 o而多将小个的太子参留做种参 ∀表 t
表明 o大种参与中等种参的出苗率都达到 |{ h 以
上 o而小种参出苗率只有 xs h左右 ∀出苗率直接影
响到小叶型太子参的产量 o小种参的产量很低 o还不
及大中种参产量的 ys h ∀种参的大小影响产量 o除
了出苗率因素外 o还与株高 !叶片及倒苗期有关 ∀株
高虽然主要取决于品种因素 o但本试验表明 o大种
参 !中种参其株高要分别比小种参平均高出
ttv1u h ozz1| h o说明种参大小也影响到小叶型太
子参的株高 ∀此外 o大种参 !中种参比小种参植株叶
片多出 w1y ∗ w1{片 o倒苗期也相对延迟 ∀植株高 !
叶片多 o地上部分生长健壮 o生长期也延长 o更多的
同化物转入地下 o促进了小叶型太子参地下部分参
根的生长 o提高了产量 ∀中种参与大种参比较 o地上
部分的植株性状表现相近 o倒苗期也较为接近 o中种
参平均产量为t |wy ®ª#«°pu o与大种参平均产量
t |yy ®ª#«°pu仅相差 t1s h o差别不显著 ∀考虑到
大种参的经济价值较高 o因此建议产区以中种参即
s1x ∗ u1s ªr根的太子参作为繁殖材料比较合理 o是
实现小叶型太子参苗全 !苗齐 !苗壮 o夺取高产 !优
质 !高效的最基本条件 ∀
表 t 不同大小种参出苗 !株高 !叶片 !倒苗期及产量的比较
种参
出苗率
r h
株高
r¦°
叶片
r张 倒苗期
产量
r®ª#«°pu
大k ∴u1s ªr根l tss tw1x ts1{ sy2sv t |yy
中ks1x ∗ u1s ªr根l |{1u tu1t tt1s sy2s{ t |wy
小k [ s1x ªr根l xv1x y1{s y1us sx2us t ss|
2 整地方式对小叶型太子参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整地方式对小叶型太子参产量存在影响 ∀
采用平畦整地方式 o小叶型太子参发病株数平均为
uu株r°u o产量平均为 z suy ®ª#«°pu ~采用拱畦整地
方式 o小叶型太子参发病株数平均为 ts株r°u o产量
平均为 { {yu ®ª#«°pu ∀小叶型太子参采用拱畦种
植的产量要比采用平畦种植的产量显著增高 o增产
幅度为 uy1t h ~小叶型太子参为人工驯化品种 o抗
病力差 o易感花叶病 o其产量的提高得益于其病株的
减少 ∀因此 o小叶型太子参采用拱畦种植 o对于减少
太子参病害的发生 o增加太子参产量具有显著作用 ∀
太子参栽培过程中 o易感多种病害 o其中花叶病和叶
斑病对其产量的影响很大 o最高可使太子参减产
vs h ∗ ws h ∀高温多雨是其发病的环境条件 o参地
若是积水 o病害将更加严重 ∀而紫纹羽病和白绢病 o
也是在积水处首先发生 ∀产区目前主要以平畦栽
培 o病害重 !产量低 ∀采用拱畦栽培在多雨季节去水
快 !不积水 o减轻病害的发生 o保证太子参的产量 ∀
第二 o拱畦栽培增加了有效土层厚度 o有利于太子参
#w|ut#
第 vt卷第 tx期
ussy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t oŒ¶¶∏¨ tx
„∏ª∏¶·oussy
块根的生长 o使太子参块根的数量多且个大 o从而增
加产量 ∀此外 o拱畦处理使太子参植株个体枝叶空
间分布均衡 o光合效率高 o更多的同化物输送到地下
部分 o促使太子参的块根膨大 ∀
3 株行距对产量的影响
小叶型太子参高产栽培技术应充分发挥高产群
体质量栽培技术体系的优势 o因苗优化调控才能夺
取高产 ∀太子参群体由个体组成 o高产群体的最终
表现是单位面积太子参产量 o高效个体的最终指标
是每穴参重 o而单位面积内太子参的密度是高产的
重要因素 ∀行株距不同的小叶型太子参水平间产量
差异明显k表 ul ∀在行距因素中 otu1x oty1z ¦°较
ux ¦°增产极显著k Π s1stl otu1x ¦°较 ty1z ¦°增
产显著k Π s1sxl ~在株距因素中 ox ¦°与 { ¦° ots
¦°比较增产极显著k Π s1stl o{ ¦°与 ts ¦°间产
量比较不显著 ∀由此说明 o栽培小叶型太子参以行
距适当小些 !株距适当小些为宜 o即行距 tu1x ¦°o株
距 x ¦°为佳 ∀
表 u 行 !株距产量差异
行距
r¦°
产量
r®ª#«°pu
差异显著性
x h t h
株距
r¦°
产量
r®ª#«°pu
差异显著性
x h t h
tu1x z vzx ¤ „ x z uuu ¤ „
ty1z y |ux ¥ „ { y vtz ¥ …
ux1s x xvv ¦ … ts y u|w ¥ …
而且 o不同的行株距处理组合间的小叶型太子
参产量差异也较显著k表 vl ∀其中尤以 tu1x ¦° ≅ x
¦° 处理产量最高 o除了比 tu1x ¦° ≅ ts ¦°o
ty1z ¦° ≅ x ¦° u个处理组合增产不显著外 o比其他
y个处理组合增产均达到了显著k Π s1sx)或极显
著水平( Π  s1stl ∀因此 o小叶型太子参栽培以
tu1x ¦° ≅ x ¦°为佳 o种植密度每公顷为 tys万株左
右 ∀
表 v 不同行株距组合的产量差异k ν € vl
行株距
r¦° ≅ ¦°
小区产量
r®ª#°pu
折合每公顷
产量r®ª 位次
差异显著性
x h t h
tu1x ≅ x s1zzu y z zuy t ¤ „
tu1x ≅ ts s1zwt { z wt{ u ¤¥ „
ty1z ≅ x s1zts w z tsw v ¤¥ „
tu1x ≅ { s1y|{ u y |{u w ¥ „
ty1z ≅ { s1y|w w y |ww x ¥ „
ux1s ≅ x s1y{v y y {vy y ¥ „
ty1z ≅ ts s1yzu y y zuy z ¥ „
ux1s ≅ { s1xsu y x suy { ¦ …
ux1s ≅ ts s1wzv { w zv{ | ¦ …
4 覆盖方式对小叶型太子参生长方式及产量的影

由表 w可看出 o覆盖方式不同对小叶型太子参
生长方式及产量存在影响 ∀小叶型太子参种植采用
覆盖与未覆盖比较 o萌发时间提前 !倒苗时间推后 ~
地膜覆盖出苗较整齐 o倒苗时间相近 ∀采用覆盖与
未覆盖比较 o开花时间延迟 o主要由于地膜覆盖与秸
秆覆盖使小叶型太子参地上部分生长健壮 o延迟小
叶型太子参的生殖生长 ∀地膜覆盖栽培与未覆盖栽
培产量相比呈增产趋势 o增产幅度为 ty1| h ∀采用
覆盖栽培与未覆盖栽培对植株高度无明显影响 o植
株平均高度的区别与太子参品种特性有关 ∀由此可
见 o小叶型太子参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 o可以促使
提前萌发及推后倒苗 o延长生育期 o从而增加产量 ∀
表 w 不同覆盖方式小叶型太子参生长方式及产量比较
覆盖方式 萌发日期
植株平均
高度r¦° 开花日期 倒苗日期
产量
r®ª#«°pu
地膜覆盖 su2tw tv1| sv2uy sy2tt u sy|
秸秆覆盖 su2tz tw1s sv2u{ sy2s{ t xyv
未覆盖 su2uy tv1x sv2ty sx2u{ t zy|
5 施肥对小叶型太子参产量构成的影响
本试验点土壤的肥力状况为 }有机质 tu1zs ª#
®ªpt !全氮 u1tx ª#®ªpt !速效磷 tu1xs °ª#®ªpt !速效
钾 vx1s °ª#®ªpt o土壤肥力中等偏低 ∀研究表明k表
xl o小叶型太子参产量在每公顷施用量为 uux ®ª的
追肥水平下 oz个追肥处理较不施肥的对照均表现
为显著增产 o增产幅度在 tv1v h ∗ |t1t h o平均增产
为 xw1v h ∀其中 ‘Ž配合施用的增产幅度最大 o‘
处理次之 o单施钾肥处理的增幅最小 ∀同时还可以
表明 o氮肥作用优于磷肥 o钾肥的增产作用较小 ∀当
追肥水平为每公顷 vzx ®ª时 o除 ‘°Ž处理的产量较
对照略有增加之外 o其余 y个处理均较对照减产 o减
产幅度为 tt1z h ∗ vu1u h o平均减产 uu1x h ∀其中
°Ž的减幅最大 oŽ的减幅次之 ∀由此说明 o小叶型
太子参不耐肥 o尤其不耐磷钾肥 ∀在施肥水平较低
时 o氮 !磷 !钾肥单独施用或配合施用 o都具有显著的
增产作用 ∀当施肥量增至每公顷 vzx ®ª时 o氮 !磷 !
钾肥单独施用均出现负效应 o氮 !磷 !钾肥配合使用
增产也不明显 ∀所以从增产和增收综合考虑 o小叶
型太子参追肥以低水平kuux ®ª#«°pu左右l追肥为
主 o以氮 !钾肥配合施用 o尿素 !硫酸钾每公顷各施
uux ®ª经济效果最佳 ∀
6 摘蕾对产量的影响
太子参是根茎入药的药用植物 o主要收获地下
#x|ut#
第 vt卷第 tx期
ussy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t oŒ¶¶∏¨ tx
„∏ª∏¶·oussy
表 x 不同施肥处理的产量结果
施用量
r®ª#«°pu
施肥处理
小区产量
r®ª#°pu
折合每公顷
产量r®ª 位次
uux ‘ t1swu y ts wuy u
° s1{|v { { |v{ x
Ž s1yyx { y yx{ z
‘° s1zuu { z uu{ y
‘Ž t1tuu { tt uu{ t
°Ž s1|{y u | {yu v
‘°Ž s1|tu u | tuu w
≤Ž s1x{z y x {zy
vzx ‘ s1v{u w v {uw tu
° s1v|s u v |su tt
Ž s1vz| { v z|{ tv
‘° s1v|u { v |u{ ts
‘Ž s1w{| y w {|y |
°Ž s1vzy u v zyu tw
‘°Ž s1x|{ { x |{{ {
≤Ž s1xxw y x xwy
部分 ∀地上部分的开花 !结实会影响养分向地下部
分块根的输入 ∀特别是多花品种 o耗费大量养分 o影
响太子参的产量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 o摘蕾处理太
子参平均产量为 z uzx ®ª#«°pu o不摘蕾处理太子参
平均产量为 z syv ®ª#«°pu o摘蕾处理与不摘蕾处理
比较 o小叶型太子参比对照增产 v1s h o增产效果不
明显 o主要是因为该品种特征就是花量少或无花 o因
此与不摘蕾处理差别不大 ∀由此可见 o摘蕾处理对
小叶型太子参的产量影响不大 ∀
7 遮荫物对产量的影响
小叶型太子参生长适宜温和湿润的气候 o在旬
平均气温 ts ∗ us ε 下生长旺盛 o但惧怕炎夏高温 ∀
当气温达到 vs ε 以上时 o生长停滞 o倒苗进入休眠
越夏 ∀在福建太子参产区 o夏天气温超过 vs ε 的时
间早且长 o因此 o做好小叶型太子参的遮荫 o延迟倒
苗时间 o延长生长期 o对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由表 y
可看出 o遮荫处理与不遮荫对比 o小叶型太子参的倒
苗时间相应延迟 o最长可延长 v{ §∀从不同遮荫处
理来看 o倒苗时间先后顺序为不遮荫处理 !黄豆处
理 !玉米处理 !遮阳网处理 o遮阳网处理效果最好 ∀
四种不同处理 o产量由高到底顺序依次为遮阳网处
理 !黄豆处理 !玉米处理 !不遮荫处理 o与不遮荫对
比 o平均增产分别为 tw1x h ots1w h ou1s h ∀由此可
看出 o小叶型太子参产量不但与倒苗时间有关 o而且
与不同的遮荫物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玉米处
理遮荫效果虽然比黄豆处理效果好 o但所获得的小
叶型太子参的产量却比黄豆处理的差 o这与玉米为
耗肥作物 o黄豆为固氮作物有关 ∀考虑到遮阳网处
理的成本较高 o虽然其增产效果及遮荫效果都较好 o
但在产区推广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 o建议在产区选
择黄豆作为遮荫物 o对小叶型太子参增产增收具有
较好的效果 ∀
表 y 不同的遮荫物对小叶型太子参倒苗期 !产量的比较
遮荫物 倒苗期 产量r®ª#«°pu
玉米 sy2u| { svu
黄豆 sy2sy { y|v
遮阳网 sz2sx | sty
无遮荫 sx2u{ z {zt
8 小结
因此 o小叶型太子参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应从整
地 !选种 !合理密植 !地膜覆盖 !控肥 !遮荫 y个方面
着手 ∀采用拱畦种植 o对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o增加产
量具有显著作用 ∀以中等种参作为繁殖材料 o行株
距组合以 tu1x ¦° ≅ x ¦°o合理密植 o种植密度每公
顷为 tys万株左右为佳 ∀在合理密植基础上 o高产
配套栽培技术应突出增加同化物 !减少有效养分损
失两个方面 o抓住地膜覆盖 !遮荫两个关键措施 ∀地
膜覆盖可以使萌发期提前 o而遮荫能降低畦面温度 o
可以推迟倒苗期 o这两项措施结合 o大大延长了小叶
型太子参的生长期 o光合作用时间延长 o营养生长加
强 o光合作用的同化物增多 o输送到地下部分的营养
物质也增加 o使太子参的块根营养积累增多 o提高了
小叶型太子参的产量 ∀遮荫处理 o对于小叶型太子
参种参安全越夏 o延迟倒苗时间 o延长生长期 o增加
产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选择黄豆作为遮荫物 o在生
长后期 o于行间进行套种 o对增产增收具有较好的效
果 ∀小叶型太子参不耐肥 o应以基肥 !有机肥为主 o
在生长过程中 o追施少量氮钾复合肥 o有利于植株生
长及产量提高 ∀
≈参考文献 
≈t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q中华本草 q上海 }上海科
技出版社 ot||| }twu{ q
≈u  林光美 o张建宝 o侯长红 o等 q太子参品种资源特性的研究 q中
国中药杂志 oussx ovskyl }wuu q
≈责任编辑 张宁宁 
#y|ut#
第 vt卷第 tx期
ussy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t oŒ¶¶∏¨ tx
„∏ª∏¶·ous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