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产地鱼腥草产量与质量的比较研究



全 文 :#研究报告 #
不同产地鱼腥草产量与质量的比较研究
林光美 t3 o侯长红 u o陈贵东 v o吴尧美 w o陈蒙蒙 v o刘龙钦 x o王承勇 y
ktq福建农林大学 作物学院 o福建 福州 vxsssu~
uq福建农林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o福建 福州 vxsssu~
vq福建三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o福建 建阳 vxwuss~
wq福建省建阳市小湖镇农技站 o福建 建阳 vxwuss~
xq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o福建 建阳 vxwuss~
yq江西华谊食品有限公司 o江西 资溪 vvxvssl
≈收稿日期   ussy2s{2tt
≈基金项目   福建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kussv≠s2
twl
≈通讯作者   3 林光美 oר¯}ksx|tl{vz|z|xto∞2°¤¬¯}¤° ¬¨susv
ƒ ¼¤«²²q¦²°q¦±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 Ηουττυψνια
χορδατα ׫∏±¥q的全草 o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
区 o福建省各地多有野生分布 ∀全草药用 o具有清热
利湿 !化痰止咳 !消痈排浓 !杀虫 !消积 !健脾 !止血等
功效 ∀具有广普的抗菌作用 o对免疫功能有一定的
增强效果 o目前 o国内有 us多家药业公司生产鱼腥
草注射液 ∀国内开发利用鱼腥草的规模不断扩大 o
野生资源供不应求 o市场价格较高 ∀为了缓解供需
矛盾 o开始出现人工大量种植 o并已形成了一定的生
产规模 ∀许多学者对本省不同产地鱼腥草进行了形
态 !产量 !质量的比较 ≈tou  o但未见省际不同产地鱼
腥草的比较研究 o本试验选取贵州省 !四川省 !福建
省 x个不同产地栽培鱼腥草和野生鱼腥草 o对其产
量与质量进行试验研究 o为鱼腥草的药用与栽培育
种提供科学参考 ∀
1 材料和方法
1q1 材料 x份试验材料为四川雅安栽培鱼腥草 !
贵州贵阳栽培鱼腥草 !福建建瓯野生鱼腥草 !福建建
阳栽培鱼腥草 !福建福州栽培鱼腥草 ∀由作者鉴定
均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 Η. χορδατα∀
1q2 试验地 田间试验地点安排在建阳市小湖镇
山岭子鱼腥草规范化种植基地 o成土母质为冲积物 o
排灌良好 o耕层深度为 tw ∗ ty ¦°o轻质中壤 ∀土壤
³‹ w1{{o有机质 wt1st ª# ®ªpt o全氮 u1uw ª#
®ªpt o碱解氮 tzv1tv °ª# ®ªpt o全磷 s1yu ª# ®ªpt o
速效磷 uu1ys °ª# ®ªpt o全钾 tv1w| ª# ®ªpt o速效
钾 |t1s{ °ª# ®ªpt o缓效钾 zyu1wx °ª# ®ªpt o交换
性钙 wxu1uy °ª# ®ªpt o有效硫 vv1uv °ª# ®ªpt o有
效镁 ws1vs °ª# ®ªpt ∀
1q3 方法 试验于 ussw年 tt月上旬 ∗ ussx年 y
月上旬进行 ∀试验采用拉丁方设计 o小区面积为
t1x ° ≅ t1x °o共 x次重复 ∀于 ussw年 tt月 us日
播种 o田间管理同大田生产 oussx年 y月 {日收获 ∀
v次重复用于收获时小区测产 ! 有效成分测定
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 o另 u次重复用于其他分析 ∀
ussx年 y月 {日进行测产与随机采样 o每个实验
小区测产与采样面积为 t °u o测产与取样时将 v
个重复的小区的样品与产量单独分开进行 o分地上
部分和地下部分进行记录 ∀由于鱼腥草注射液一般
以鱼腥草鲜品为原料 o因此 o鱼腥草产量以鲜重来
表示 ∀
质量分析随机取样 xss ªo取 v组 o分地上部分
和地下部分进行记录 o以鱼腥草有效成分甲基正壬
酮含量为代表 ∀甲基正壬酮含量测定由三爱药业有
限公司质检部测定 o测定方法用气相色谱法 k药典
usss年版一部附录 ∂ Œ⁄l∀
2 结果与分析
2q1 鱼腥草地上部分鲜重 对不同产地鱼腥草地
上部分鲜重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o处理间 Φ值为
tu1vzo大于 Φs1st kwo{l € z1sto即不同产地鱼腥草
地上部分的鲜重存在极显著的差异 ∀由表 t可见 o
四川雅安栽培鱼腥草与贵州贵阳栽培鱼腥草地上部
分的鲜重无显著差异 ~福建本省 v个不同产地鱼腥
#vvy#
第 vu卷第 z期
ussz年 w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z
„³µ¬¯o ussz
草地上部分的鲜重也无显著差异 ∀而四川雅安栽培
鱼腥草与福建本省 v个不同产地鱼腥草地上部分的
鲜重间分别达到极显著的差异 o贵州贵阳栽培鱼腥
草与福建本省 v个不同产地鱼腥草地上部分的鲜重
差异分别达到显著的水平 ∀福建建阳栽培鱼腥草地
上部分的鲜重最重 o平均达到 u1s ®ª# ° pu o其次是
福建建瓯野生鱼腥草 !福建福州栽培鱼腥草 o平均都
达到 t1| ®ª# ° pu ~福建本省 v个不同产地鱼腥草
地上部分的鲜重明显高于外省产地鱼腥草 ∀
表 t 不同产地鱼腥草鲜重 ®ª# ° pu
来源 地上部分 地下部分 全株
福建建阳栽培 u1s ¤„ u1x ¤ w1x ¤„
福建建瓯野生 t1| ¤„ u1x ¤ w1w „
福建福州栽培 t1| ¤„ u1t ¤¥¦ w1s ¤„…
贵州贵阳栽培 s1{ ¥„… u1t ¤¥ u1| ¤¥„…
四川雅安栽培 s1w ¥… t1t ¥§ t1x ¥…
注 }差异显著性 o小写字母为 xh显著 o大写字母为 th极显著
2q2 鱼腥草地下部分鲜重 鱼腥草地下部分鲜重
结果列于表 t∀方差分析表明 o处理间 Φ值为 w1uzo
大于 Φs1sx kwo{l € v1{wo即不同产地鱼腥草地下部
分的鲜重存在显著的差异 ∀其中 o福建建阳栽培鱼
腥草与四川雅安栽培鱼腥草 !福建建瓯野生鱼腥草
与四川雅安栽培鱼腥草地下部分的鲜重差异显著 ∀
福建建阳栽培鱼腥草与福建建瓯野生鱼腥草地下部
分的鲜重最重 o平均都为 u1x ®ª# ° pu o四川雅安栽
培鱼腥草地下部分的鲜重最轻 o平均为 t1t ®ª#
° pu ∀福建建阳栽培鱼腥草 !福建建瓯野生鱼腥草 !
贵州贵阳栽培鱼腥草 !福建福州栽培鱼腥草地下部
分的鲜重两两之间差异不显著 ∀同一产地鱼腥草地
下部分的鲜重大于地上部分的鲜重 ∀
2q3 鱼腥草全株鲜重 由方差分析可知 o处理间 Φ
值为 {1txo大于 Φs1st kwo{l €z1sto即不同产地鱼腥
草全株的鲜重存在极显著的差异 k表 tl∀其中 o福
建建阳栽培鱼腥草全株鲜重最重 o平均达到 w1x ®ª
# ° pu o其次是福建建瓯野生鱼腥草 !福建福州栽培
鱼腥草 o全株鲜重平均分别达到 w1wow1s ®ª# ° pu ∀
福建建阳栽培鱼腥草与四川雅安栽培鱼腥草 !福建
建瓯野生鱼腥草与四川雅安栽培鱼腥草全株鲜重间
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四川雅安栽培鱼腥草全株鲜
重最轻 o平均只有 t1x ®ª# ° pu ∀
2q4 鱼腥草地上部分甲基正壬酮含量 对不同产地
鱼腥草地上部分甲基正壬酮含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o
处理间 Φ值为 s1vvo小于 Φs1sx kwo{l € v1{wo即不同
产地鱼腥草地上部分的甲基正壬酮含量差异不显著 ∀
但从平均值来看 o福建建阳栽培鱼腥草地上部分的甲
基正壬酮质量分数最高 o平均达到 ty1t| Λª# ªpt o其
次是福建福州栽培鱼腥草 o平均达到 ty1tz Λª# ªpt o
福建建瓯野生鱼腥草地上部分的甲基正壬酮质量分
数最低 o平均只有 tt1{u Λª# ªpt k表 ul∀
表 u 不同产地鱼腥草甲基正壬酮含量 Λª# ªpt
来源 地上部分 地下部分
福建建阳栽培 ty1t| v{1x{
福建福州栽培 ty1tz uz1x|
四川雅安栽培 tv1zz vu1zu
贵州贵阳栽培 tu1zu xw1tu
福建建瓯野生 tt1{u xy1xz
2q5 鱼腥草地下部分甲基正壬酮含量 同样 o对不同
产地鱼腥草地下部分甲基正壬酮含量结果进行方差分
析 o处理间 Φ值为 s1wvo小于 Φs1sx kwo{l €v1{wo即不同
产地鱼腥草地下部分的甲基正壬酮含量差异也不显
著 ∀但从表 u中平均值来看 o福建建瓯野生鱼腥草地
下部分的甲基正壬酮质量分数最高 o平均达到 xy1xz
Λª# ªpt o其次是贵州贵阳栽培鱼腥草 o平均达到 xw1tu
Λª# ªpt o福建福州栽培鱼腥草地下部分的甲基正壬酮
质量分数最低 o平均只有 uz1x| Λª# ªpt ∀
从表 u中还可以看出 o同一产地鱼腥草地下部
分甲基正壬酮含量远远高于地上部分甲基正壬酮含
量 ∀其中福建建瓯野生鱼腥草和贵州贵阳栽培鱼腥
草地下部分甲基正壬酮质量分数分别比地上部分甲
基正壬酮质量分数多出 ww1zxowt1ws Λª# ªpt o分别
是地上部分含量的 w1{倍和 w1v倍 ∀而福建福州栽
培鱼腥草地下部分的甲基正壬酮含量较低 o也是其
地上部分含量的 t1z倍 ∀
3 讨论
3q1 有研究表明 o同一省份鱼腥草不同居群地上
部 !地下部与全株鲜重均差异极显著 ≈u  ∀但本试验
表明 o福建省内的 v个产地的鱼腥草的产量差异不
大 ~而外省的 u个产地的鱼腥草的产量差异也不大 o
说明地缘相近的产地间鱼腥草产量相差不大 ∀
3q2 不同产地鱼腥草 o其地上部分 !地下部分甲基
正壬酮含量无显著差异 o这也证明了分布于全国各
地的鱼腥草 o都可以入药 o但它们之间的质量 !药用
功效是否都一样 o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3q3 从优质品种选育的角度来考虑 o应从收获部分
的产量和甲基正壬酮含量两因素综合考虑 ∀如果以
收获鱼腥草地上部分为主要目的 o则应从建阳栽培
#wvy#
第 vu卷第 z期
ussz年 w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z
„³µ¬¯o ussz
鱼腥草中进行选育 ~如果以收获鱼腥草地下部分根
茎为主要目的 o则应从建瓯野生鱼腥草中进行选育 ∀
3q4 栽培鱼腥草与野生鱼腥草挥发油含量略有差
异 o达到入药要求 ≈v  ∀本试验中 o鱼腥草地上部分 !
地下部分和全株产量的比较 o除福建建阳栽培鱼腥
草比福建建瓯野生鱼腥草略高或相等外 o其他产地
栽培鱼腥草都比福建建瓯野生鱼腥草产量低 o二者
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
≈参考文献  
≈t  聂仁强 o李泉森 o冉肩文 q不同产地鱼腥草的比较 ≈ q中国新
医药 oussvoukul}ztq
≈u  吴 卫 o郑有良 o马勇等 q鱼腥草不同居群产量和质量分析
≈ q中国中药杂志 oussvou{k{l}zt{q
≈v  齐迎春 o田国政 o胡 诚 q栽培与野生鱼腥草质量比较研究
≈ q特产研究 ot|||ow}uyq
≈责任编辑 张宁宁  
‹°≤测定牡丹皮中去甲基丹皮酚的含量
盛习锋 t o谭健兵 u o徐康平 u o李福双 u o黄 伟 u o谭桂山 u3
ktq湖南师范大学 医学院 o湖南 长沙 wtsstv~
uq中南大学 药学院 药物化学系 o湖南 长沙 wtsstvl
≈收稿日期   ussx2sz2tu
≈通讯作者   3 谭桂山 oר¯}kszvtluyxsv|x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 Παεονια συφφρυτιχοσα
„±§µq的干燥根皮 ≈t  ∀丹皮酚是牡丹皮的主要有效
成分之一 o具有抗炎 !抗氧化 !血小板凝聚抑制等药
理活性 ≈u  o一直作为牡丹皮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 ∀
研究表明 o牡丹皮中还有多种丹皮酚的结构类似物 o
这些苯乙酮类成分显示出强大的抗菌 !抗炎 !抗凝血
活性及增加巨噬细胞吞噬细胞的活性 ≈v  ∀作者在
对湖南邵东产牡丹皮进行系统化学成分研究时得到
几个苯乙酮类成分 o其中去甲丹皮酚的收率明显高
于文献报道的 sqssvh ≈w  o达到 s1txh ∀作者认为
有必要对牡丹皮药材中的去甲丹皮酚的含量进行分
析 o为牡丹皮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提供依据 ∀
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方法 o文献已有报
道 ≈xoy  o但去甲丹皮酚的含量测定分析尚未见文献
报道 ∀本实验首次建立了测定牡丹皮中去甲丹皮酚
kµ¨¶¤¦¨·²³«¨ ±²± l¨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o并用建立的
分析方法 o分析测定了不同产地的牡丹皮药材中去
甲丹皮酚的含量 ∀
1 仪器 !样品和试剂
美国 „ª¬¯¨ ±·ttss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k低压四
元泵 o自动进样器 o柱温箱 o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o
≤«¨ °≥·¤·¬²±¶色谱工作站 l∀
共收集 v个产地 v批牡丹皮样品 ∀按 5中国药
典 6usss年版一部牡丹皮项下 o经中南大学药学院
生药教研室李劲平博士鉴定 ov批样品均为毛茛科
植物牡丹 Π. συφφρυτιχοσα的干燥根皮 ∀对照品自湖
南产牡丹皮中提取分离得到 o经 ˜∂ oŒ• ot ‹ 2‘ • o
tv ≤ 2‘ •鉴定结构 o‹°≤分析 oth自身对照法计算
纯度均大于 ||1xh ∀乙腈和甲醇为色谱纯 ~水为双
蒸水并经 s1wx Λ°水系滤膜过滤 ~磷酸和 |xh乙醇
为分析纯 ∀
2 方法与结果
2q1 色谱条件 Žµ²°¤¶¬¯ ’⁄≥2tkw1y °° ≅ uss
°°ox Λ°l色谱柱 o流动相乙腈 2磷酸水溶液 k调 ³‹
v1slo梯度洗脱 }s ∗ x °¬±oxh ∗ twh乙腈 ox1st ∗
vs °¬±otwh ∗ ush 乙腈 ovs1st ∗ ws °¬±oush ∗
vxh乙腈 ~流速 t1s °# °¬±pt o检测波长 uzx ±°o
柱温 vs ε ∀采用外标峰面积法计算含量 o理论塔板
数均大于 tsw o对称因子均在 s1|x ∗ t1sxo与相邻杂
质峰的分离度均大于 u1so且经 ⁄„⁄进行峰纯度检
测 o表明均为单一成分峰 ∀
2q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去甲丹皮酚
ts1s{ °ª置 xs °量瓶中 o甲醇超声溶解并稀释至
刻度 o摇匀制得对照品溶液 ∀
2q3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uo
#xvy#
第 vu卷第 z期
ussz年 w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z
„³µ¬¯o us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