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Research advances in coordination chemist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药配位化学研究进展



全 文 :#综述#
中药配位化学研究进展
李英华 o吕秀阳 3 o刘 霄 o柳 叶
k浙江大学 制药工程研究所 o浙江 杭州 vtssuzl
≈摘要  从中药毒理学和药理学 !中药功效成分的改进以及中药功效成分的分离制备和鉴定 v个方面论述了
中药配位学说在中药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意义 o并列举了中药配位研究领域常用的技术 ∀指出中药配位热力学和动
力学的研究 !中药中微量元素的存在状态与药效和毒性关系的研究 !利用配位作用开发高效分离吸附剂或者高效
分离色谱柱 !利用有机成分与某些金属或微量元素生成有色配合物的特性开发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可能成为中药
现代化研究过程中的热点和关键 ∀
≈关键词  配位化学 ~中药
≈中图分类号  • u{w qv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ylty2tvs|2sx
≈收稿日期  ussx2ts2ty
≈基金项目  浙江省中医药科研基金研究计划项目kussx≤t{{l
≈通讯作者  3 吕秀阳 oר¯ }ksxztl{z|xuy{v o∞2°¤¬¯ }¯∏¬¬∏¼¤±ªƒ
½­∏1 §¨∏1¦±
配位化合物是指由可给出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
的一定数目的离子或分子k统称配位体l和具有接受孤对电
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空位的原子或离子k统称中心原子l按
一定组成和空间构型所形成的化合物 ∀随着生物无机化学
的发展和分析手段的提高 o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配位化合物
在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植物中的叶绿素和哺乳动
物体内的血红素分别是动植物体内的有机分子与金属元素
镁 !铁形成的配合物 o含铜的天然有机分子蛋白质的配合物
在无脊椎动物的血液中执行着输氧的功能 ∀研究配合物 o特
别是天然有机配合物 o提高生命质量是许多化学家 !植物化
学家和药物化学家追求的目标 ∀随着近年来分离技术的发
展 o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投入到天然药物配合物的研究中
来 o成果不断出现 ∀作者对配位化学在中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一综述 o探讨实现中药现代化的研究途径 ∀
1 中药配位学说的提出
许多学者在中药或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寻找的过程中发
现多数中药或者天然药物存在着越提纯疗效越差或者出现
毒副作用等问题 o而某些剧毒药物在和其他药物配伍后出现
降低毒性或者转化为某种疗效等现象 ∀在解释这些问题时 o
/唯有机成分有效论0和/微量元素对号入座论0慢慢表现出
局限性 ∀因此 o在总结两者的基础上 o依据中药中的多数有
机大分子化合物含有羟基 !羰基 !羧基 !氨基 !巯基 !杂环氮等
配位基团可以作为配体 o而微量元素大多可作为中心离子与
有机分子形成配合物 o有机成分 !微量元素及其形成的配合
物之间的配位平衡可以使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的协同 !拮抗或
产生新的生物学活性的特性 o曹治权教授提出中药有效成分
的配位学说≈t  ∀中药配位化学学说认为 }中药有效成分可以
是其中的某种或某几种有机成分 o也可以是其中的微量元
素 o但更多可能是有机成分与微量元素组成的配位化物 o天
然药物以其中的有机物分子与微量元素间形成的配合物在
动植物及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作用 ∀中药配位学说的提
出为中药有效成分的发现 !中药药理学和毒理学的快速发展
以及天然活性成分的分离制备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
2 中药配位学说中的实验研究方法学
中药配位学说的发展离不开分离 !分析及结构表征技
术 o分离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促进了中药配位化学领域
的研究 ∀目前应用于从复杂的中药体系中分离出中药配位
化合物的现代分离技术有 }膜分离法 !色谱法和电泳技术等 o
色谱法又分为高效液相色谱法 !柱色谱法 !薄层色谱 !纸色谱
和凝胶色谱等 ∀光谱技术是用来分析表征配合物的主要方
法 o用来研究天然药物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o进行定性和定
量分析 o包括紫外 o红外 o荧光 o核磁共振 o质谱 o拉曼光谱 o÷
衍射等≈u  ∀
张斌等≈v kt||{l合成了三kv2羟基黄酮l合 „¯ v n配合物
并制得其单晶 o÷ 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其结构属于三方晶系 o
分子中每个 v2羟基黄酮以其独特的酮基和羟基同时与 „¯ v n
配位 ov个配体中的 y个配位氧原子形成扭曲的配位八面体
结构 ∀张淑敏等≈w 制备了 ƒ v¨ n与槲皮素k±∏l的配合物并探
讨了其配位机理 o结果槲皮素与 ƒ v¨ n 生成的配合物在 wvs
±°处有最大吸收 o配合物的组成为 ƒ v¨ n Β±∏€ tΒu ∀郭振楚
等≈x 研究了氨基葡萄糖及羧甲基氨基葡萄糖分别与铁k µl !
锌k µl !钴k µl !铜k µl形成配合物的 ˜∂ oŒ• 和t‹2‘ • 光
谱特征 ∀发现配合物发生了明显紫移 o在红外光谱和t‹2
#|svt#
第 vt卷第 ty期
ussy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t oŒ¶¶∏¨ ty
„∏ª∏¶·oussy
‘ • 谱均发生了改变 o并且研究了羧甲基氨基葡萄糖及其
与铁k µl !锌k µl !钴k µl !铜k µl配合物的合成 ∀ ¤¶¤®²
等≈y 对地衣松萝酸及其系列衍生物  „˜„k|2 Ο2¤¦¨·¼¯∏¶±¬¦
¤¦¬§l o⁄„˜„kz o|2§¬2’2¤¦¨·¼¯∏¶±¬¦¤¦¬§l o∞˜„k ϖ u ott2 ±¨¤°¬±²∏¶2
±¬¦¤¦¬§l和铜k µl !钯k µl之间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用 ÷ 衍
射技术进行分析 o指出铜k µl在水中和松萝酸及 ⁄„˜„形成
的是二元配体 o在 u ou2双吡啶中形成的是三元配体 o而钯
k µl和 ˜„ o⁄„˜„ o∞˜„ 形成的是二元配体 ∀所有的配合物
都溶于水和多数有机溶剂 o在紫外区域圆二色谱的吸收光谱
峰非常强 ∀赫春香等≈z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 Š¨ k ·l
与芦丁配合物的形成条件及其热力学常数 o测定了其组成和
表观稳定常数 ∀
3 中药配位学说在中药领域的研究现状
311 中药配位学说在中药药理学及毒理学中的研究
天然药物的疗效与毒性 !中毒与解毒是相对抗的过程 o
本质上都是无机元素对生物配体分子或天然有机分子的选
择性配位竞争过程 ∀根据软硬酸碱原理k≥‹„…l o无机元素
作为软酸倾向于和软碱形成强配合物 ∀硬酸类型的金属离
子k如 ‘¤n oŽn等l和硬碱k≤¯ p o≤’ o’‹ p o‹u’ 等l多数为生
物体内固有的 o一般无毒 ∀而软酸k如铅 o金 o锑 o镉 o汞等l和
软碱k≤‘2 o≤’ o巯基等l易于和体内的生物配体形成配合物
或和体内的关键生物配体产生配位竞争 o一般为毒性物
质≈{  ∀当重金属离子进入体内后就占据或争夺生物配体 o占
据人体必需金属的结合部位或与关键性生物分子 ⁄‘„ 结
合 o破坏体内必需金属平衡 o引起关键性生物功能蛋白合成
紊乱 o造成机体功能出现异常而表现出中毒症状 ~当无机元
素进入体内和病理产物或者异常细胞结合时 o就表现出疗
效 ∀当有机小分子配体进入体内后 o与体内的金属酶和金属
蛋白争夺金属离子的配位位置 o若与金属的结合不可逆 o将
导致金属酶和金属蛋白丧失生物功能 o引起机体功能紊乱产
生毒效 o若有机分子进入体内与导致金属蛋白或金属酶丧失
生物功能的金属结合 o就可以恢复蛋白或酶的活性 o产生疗
效或解毒作用 ∀
生物体中有很多酶和蛋白质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在
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o其活性大多与金属离子的存在有
关 ∀含锌酶有 ⁄‘„聚合酶 !• ‘„ 合成酶 !碱性磷酸酶 !碳酸
酐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uss多种 ~含铜酶有细胞色素氧化
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酪氨酸酶 !尿酸酶 !铁氧化酶 !赖氨酰氧
化酶 !单胺氧化酶 !双胺氧化酶等 ~含硒的有谷胱甘肽过氧化
物酶 o维生素 …tu是含钴的配合物等等≈|  ∀将药物的生物效
应同配位反应联系起来可以揭示部分中药的作用机制 ∀如
镉k µl和汞k µl中毒时 o铜k µl和汞k µl可以与锌k µl离子
竞争酶的活性部位从而改变酶的活性 o或与蛋白质的含巯基
部分结合 o从而引起含锌蛋白或巯基酶生物功能失调 ∀ ≤‘2
和 ≤’中毒时 o≤‘2和 ≤’与铁卟啉中的铁k µl牢固结合并保
持铁k µl这一低氧化状态而使含卟啉铁k µl的蛋白或酶类
丧失功能 ∀临床上使用的中药除重金属方剂多数含有对重
金属离子有强配位作用的有机成分或含有能够拮抗重金属
毒性的无机元素 ∀针对中毒过程中发生的配位反应类型 o通
过中药的有机成分 !微量元素或其配合物进入体内后产生的
配合物或发生配位竞争来改变原来的分子大小 !电荷性 !脂
溶性和立体构型 o从而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 !代谢和
排泄过程 o增加对靶细胞和受体的选择性 o从而达到解毒或
治疗的目的≈ts otu  ∀
中药配位学说在指导驱铅药物 !排结石药物及剧毒药解
毒治病作用机制研究方面有一定应用 ∀胡道道等≈tv 利用阳
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牛黄清心丸中的几种单药对朱砂在模拟
胃液情况下可溶性汞的含量 o结果牛黄清心丸中大多数单味
药使朱砂中汞的溶解度降低 o茯苓对朱砂中的可溶性汞却有
促进作用 ∀茯苓是治疗慢性汞中毒的方剂中组成之一 o因此
认为仅依据总汞含量考察汞的毒性是片面的 o可能其中的汞
和茯苓中的有机成分形成了配合物而改变其存在的形态 o从
而降低其毒性 ∀尹华≈tw 认为大蒜排铅的作用机制一是大蒜
中的果胶 !半胱氨酸 !胡蒜素 !多硫醚等和铅直接反应 o二是
含硫的硫醚 !硫肽进入机体后释放出活性的巯基物质 o这些
巯基物质与铅反应生成配合物 o从而达到排铅目的 ∀朱志良
等≈tx 利用 ³‹电位滴定法研究以氨基酸为主体的 sv„ 号中
药与 ≤§un的配位化学行为 o发现 sv„中药作为一种以氨基
酸为主体化学成分的复合方剂能与 ≤§un等有毒重金属形成
稳定的配合物 o其排除体内有毒重金属的效果远好于传统的
∞⁄ׄ2±盐 o并且对体内必需微量元素锌的存在不会产生明
显的影响 o从配位化学角度对 sv„号中药具有良好的驱镉解
毒现象作出了解释 ∀高桂珍等≈ty 研究了绿茶和依地酸二钠
钙的驱铅效能 o发现绿茶的驱铅效果和降低肾损伤作用与依
地酸二钠钙相近 o但对体内某些重要元素的正常水平维持比
依地酸二钠钙好 ∀对血液中的锌 !钙 !铜水平基本无影响 o对
‹¥合成过程无影响 ∀王秀萍等≈tz 研究了六神丸和各单味
药中可溶性砷含量及砷与半胱氨酸配合作用和毒性的关系 o
发现砷能与半胱氨酸发生配合作用形成半胱氨酸砷配合物 o
其毒性明显低于三氧化二砷毒性 o并指出在考虑毒性时要考
虑到元素本身的存在形态 ∀欧阳健明等≈t{ 对治疗尿石症的
主要中草药金钱草 !茯苓 !海金沙 !石韦 !虎杖 !怀牛膝 !泽泻 !
黄芪 !滑石等的主要化学组分及其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化学
基础入手 o重点讨论了中草药各主要成分与尿液中钙离子的
配位化学及其在含钙尿石防治中的作用机制 o论述了中草药
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配位化学基础 ∀王继伟等≈t| 采用物
理 !化学 !生物及动物实验的方法研究橡子保健食品中单宁
类物质的排铅作用及对铅离子的拮抗功能 ∀指出橡子中的
单宁类物质在模拟胃液条件下能够有效阻止铅进入人体组
织 o³‹对橡子保健食品中单宁吸收铅的影响较大 o但对铁 !
锌等其他金属元素的吸收和代谢不影响 ∀
312 中药配位学说在中药功效成分活性改进中的研究
#stvt#
第 vt卷第 ty期
ussy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t oŒ¶¶∏¨ ty
„∏ª∏¶·oussy
天然药物中的双甾体类 !黄酮类 !蒽醌类 !三萜类 !各种
苷 !生物碱 !糖类及氨基酸等有机分子在结构上多数能满足
形成配合物的条件 o可作为络合物的配体和过渡金属离子或
某些金属离子之间形成络合物 ∀中药中的有机成分和金属
元素在不同的工艺条件 !不同的存在剂型条件下发生的络合
作用类型 !以及有机分子和无机元素的配比都有所改变 o因
此导致其药效发生改变 ∀有机成分和金属元素之间的络合
作用以及络合后功效改变的研究在国内外均有报道 ∀
房喻等≈us 研究指出黄芩苷锌或铜的配合物对氧自由基
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o并呈量效关系 o且黄芩苷配合物对红
细胞膜的保护作用优于黄芩苷本身 ∀贾秀荣等≈ut 的实验结
果表明黄芩苷锌配合物对二甲苯致实验性水肿的抑制作用
优于单纯的黄芩苷或氯化锌 ∀黄芩苷锌配合物对致敏豚鼠
离体气管 ≥¦«∏¯·½2⁄¤¯¨氏反应及豚鼠肺组织慢反应物k≥• ≥2
„l的释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o其抑制效应明显高于黄芩苷 ∀
Œª²µ等≈uu 研究了芦丁铜k µl络合物和铁k ¶l络合物的清除
氧自由基活性和对抗炎症作用 ∀发现芦丁铁k ¶l络合物和
芦丁铜k µl络合物的体外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为单纯芦丁
的 u ∗ vs倍 o芦丁铜k µl络合物和铁k ¶l络合物均能够有效
对抗博莱霉素诱导的肺水肿 ∀且发现尽管芦丁铁k ¶l可能
在体内生物还原剂的作用下被还原为芦丁铁k µl而导致抑
制氧自由基的活性有所降低 o但对抗肺水肿效果和芦丁铜络
合物一样 ∀ Ž²¶·¼∏®等≈uv 研究了芦丁 !二氢栎精和茶多酚等
与金属离子 ƒ u¨ n oƒ v¨ n o≤∏un o±un形成的金属络合物对体外
石棉诱导的细胞损伤作用的影响 o发现金属离子可以增强芦
丁 !双氢栎精和茶多酚的保护细胞抗损伤的能力 ∀保志娟
等≈uw 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芦丁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铜之
间的配位作用和芦丁2配合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 o并考察了
芦丁2铜配合物溶液清除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 ’u
Η和 ⁄°°‹
自由基的能力 ∀结果显示 }在 Ž‹u°’w2‘¤’‹ 缓冲体系中
≤∏un能与芦丁形成配合物 o且在 ³‹ 为 z1v{时配合物最稳
定 ∀ ≤∏un本身会加速邻苯三酚的自氧化反应 o而且随着其浓
度增加 o会使邻苯三酚的自氧化速率加快 ∀而芦丁及芦丁2
铜配合物对体系中产生的 ’u
Η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活性 o
且铜配合物的清除活性远比芦丁强 ∀
孟凡德等≈ux ouy 合成了紫菜多糖 ƒ k¨ ¶l并测定了其生物
利用度 o发现该产品为无定形棕褐色粉末 o无臭 o能溶于水且
水溶液呈中性 o在 ³‹ v ∗ tu测定此配合物的水解情况无沉
淀出现 o不溶于乙醇 !乙醚等有机溶剂 o在体内可被抗坏血酸
等还原性物质还原为二价铁而被机体吸收 ∀郭振楚等≈uz 合
成了氨基葡萄糖与锌k µl !铁k µl !铜k µl 的配合物 o并初
步确定了它们的组成和结构 ∀常温下这 v种配合物易溶于
水 o溶于醇 o微溶于丙酮 o不溶于四氯化碳 ∀氨基葡萄糖2锌
k µl为白色片状结晶 o氨基葡萄糖2铁k µl为灰褐色颗粒结
晶 o氨基葡萄糖2铜k µl为黄绿色颗粒结晶 ∀方敏等≈u{ 用水
溶性的甲壳低聚糖与铁k ¶l络合生成甲壳低聚糖铁k ¶l与
硒络合生成甲壳低聚糖硒 o使其成为一种具有较好生物利用
度的补铁剂和具有多功能的保健药品 ∀并对 u种络合物的
稳定性及紫外 !红外光谱进行检测 ∀结果甲壳低聚糖与铁
k ¶l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o经红外光谱分析其配位的基团主要
是氨基 o羟基也有一定的配位能力 o但强度低于氨基 ∀杜德
红等≈u| 研究了茶叶多糖与铈形成的配合物对质粒 ⁄‘„ 及
有机磷农药的降解作用 o发现茶叶多糖可与四价的铈结合形
成水溶性的茶叶多糖铈配合物 o在中性条件下 o茶叶多糖与
铈形成的配合物对有机磷农药乐果和毒死蜱有一定的降解
作用 o对质粒 ⁄‘„也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
蒋毅民等≈vs 以铜和牛黄酸水杨醛席夫碱k×≥≥…l为原
料 o合成了生物碱类配合物双核铜配合物≈≤∏k×≥≥…lk‹u’l u
#u‹u’ o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 !÷ 射线法对配合物结构进
行了表征 o并对配合物进行生物活性试验 o结果 u个铜原子
配位数各为 x o处于变形四方锥的配位环境中 o其抗菌活性
与青霉素接近 o肿瘤抑制率达 yv1x h ∀
刘京萍等≈vt 合成了半胱氨酸与铜k µl !铁k µl !锰k µl
的金属配合物 o并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用差热分析k⁄„×l法
测定其热稳定性 ∀指出合成的配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比天然
酶小 o结构稳定 o在水溶液中有一定 ≥’⁄样活性 o铜2半胱氨
酸活性略高于天然 ≥’⁄o在医学及生物学上有一定应用前
景 ∀
313 中药配位学说在中药功效成分分离分析中的研究
利用中药中的某些活性成分和其他物质形成配合物时
的物理化学变化进行天然药物的分离 !鉴定和构型推定 ∀如
利用酸性皂苷的水溶液加入硫酸铵 !醋酸铅或其他中性盐类
生成沉淀 !中性皂苷的水溶液加入碱 !醋酸铅或氢氧化钡等
碱性盐类生成沉淀的性质进行皂苷的初步分离 o利用糖或多
元醇与硼酸形成配合物使旋光度增大进行糖的分析 o利用结
构不同的蒽醌化合物与醋酸镁形成不同颜色的配合物进行
蒽醌的分析 ∀近年来 o利用配位化学反应进行分离 !提纯和
分析天然有机物的报道逐渐增多 ∀
胡学桥≈vu 在研究配位色谱在天然产物分离中的应用时
指出 }影响配位色谱分离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中心离子的选择
和流动相的改变 ∀中心离子起关键作用 o是分离的基础 o中
心离子的流失性能是影响分离重复性的主要因素 ∀流动相
的改变可提高分离效率 o缩短分离时间 o降低溶剂消耗 ∀温
度 !离子强度和 ³‹都会改变分离结果 ∀
姚本林等≈vv 制备了槲皮素与 „¯ v n配合物 o并利用该配
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荧光的性质 o寻找出其荧光强度与
槲皮素含量的线性关系 o据此测定槲皮素含量 o该方法成功
用于槐米提取物中槲皮素含量的测定 ∀徐涛≈vw 在以以银杏
叶中的黄酮类成分和无机成分在复方水煎液的相互作用为
研究对象 o借鉴配位化学和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手段 o以 ³‹
电位法研究银杏黄酮类成分槲皮素等与过渡金属元素配位
结合的热力学 !动力学特性 o推导出槲皮素等银杏黄酮类化
#ttvt#
第 vt卷第 ty期
ussy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t oŒ¶¶∏¨ ty
„∏ª∏¶·oussy
合物的配位特性规律 o为中药配位化学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
潘见等≈vx 研究了利用葛根素和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
形式来萃取分离葛根素 o发现 o在 us ε o³‹ y ∗ z的条件下 o
≤¤u n o±un o≤∏un 均能和葛根素形成较稳定的络合物 o以
≤∏un和葛根素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稳定性最高 ∀指出利用铜
盐和正丁醇来萃取葛根素使得葛根素的纯度和萃取率都有
所提高 ∀贺云等≈vy 利用 ƒ v¨ n能够和天然有机物葛根素生成
可溶性配合物的性质建立了一种从中药野葛根的乙醇提取
物中萃取葛根素的新型分离方法 }先用甲醇冷浸提取总黄
酮 o将其进行水解 !中和 o再给水解葛根总黄酮中加入 ƒ ≤¨¯ v
使葛根素与 ƒ v¨ n络合溶解 o过滤除去其他不溶性物质 o用盐
酸解聚 ƒ v¨ n葛根素络合物 o得葛根素粗品 o将其重结晶得葛
根素 ∀结果表明 o用该方法获得葛根素纯度高 o操作简便 o工
艺流程简单 o容易实现工业化 ∀
欧阳长庚等≈vz 利用硝酸银处理的硅胶色谱柱分离纯化
∞°„k二十二碳五烯酸l !⁄‹„k二十二碳六烯酸l o月桂油中含
双键的混合物 o中药半边旗中抗癌有效成分 o细辛醚k反式l !
Β2细辛醚k顺式l和欧细辛醚k末端双键l混合物 o取得满意的
分离纯化效果 ∀并用配位化学理论分析其原理 o从中找出指
导分离纯化结构和理化性质相近 !普通色谱法难以分离的双
键化合物的规律 }当无空间障碍时 o双键个数越多 o„ª‘’v 和
双键化合物之间的络合越牢 o环外双键比环内双键络合得
牢 o顺式比反式络合得牢 o末端双键比顺式络合得牢 o多重苯
环芳烃的配合物比单环芳烃络合得牢 ∀
4 中药配位学说的研究展望
随着中药配位化学基础及应用研究的深入 o多学科交叉
发展程度的提高 o中药配位化学涉及的研究范围会越来越
广 o研究内容会越来越细化 o关于中药配位学说深入研究可
能会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
411 中药配位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中药配位学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标志着中药研究已
经超越了宏观反应的经验研究层面进入到微观层次的实质
性研究 o可起到指导研究中药在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
效应动力学的作用 o从而促进中药药理学的现代化进程 ∀研
究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o可得到配合物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数
据 ∀中药配合物的热力学是中药配位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o
研究内容包括配位反应的自由能变 !焓变 !熵变等反应配合
物稳定性以及配位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的函数 o用以指导判断
中药进入体内发生配位时机体可能发生的反应 o检测体征变
化 o便于将中医中的体征症状和西医中的病理生理结合 ∀中
药配位中的动力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反应物的浓度随时间
的变化情况 o用于指导判断药物起效的快慢 !对机体作用的
激烈程度以及如何创造有利条件使反应朝着高疗效低副作
用的方向发展 ∀
412 中药中微量元素存在状态与药效及毒性关系的研究
根据中药配位化学学说 o凡能与生物配体争夺金属配位
位置的外源性物质都具有生物学效应 ∀中药单味饮片或复
方在煎煮或提取过程中 o其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进入溶液 o
有强配位能力的有机成分能与微量元素形成配位络合物或
以疏水 !交叠 !静电 !包合等作用形成分子络合物 o改变中药
原有成分的溶解度 !熔点 !亲脂性 !立体构型 !紫外和红外光
谱等理化性质 o从而引起药理活性或者毒性作用的改
变≈v{ ov|  ∀因此以研究中药或天然药物中重金属的存在状态
及其与有机成分的配合作用为基础来研究中药或天然药物
中重金属的生物活性和毒性 o研究微量元素有毒状态含量和
毒性的关系 o有利于指导制定科学的中成药重金属含量限定
标准 o开发高效的微量元素补充剂和研究中药功效成分的筛
选和修饰 ∀利用中药及天然药中重金属总含量来评价中药
重金属毒性大小 !利用微量元素的总含量来评价补充微量元
素效果 !利用有机成分的高低作为功效成分含量多少的评价
标准改进方面的研究是国内外天然药物领域的一个重要发
展方向 ∀
413 中药配位学说在其他方面的拓展研究
中药配位学说在中药功效成分分离 !分析的研究可能集
中在两个方面 }利用中药中特定有机成分与某些金属或微量
元素的强配位作用来开发高效分离吸附剂或者高效分离色
谱柱 o用于中药功效成分的分离纯化 ~利用有机成分与某些
金属或微量元素生成有色配合物的特性开发高灵敏度的分
析方法 o用于中药中微量有机成分的分析检测 ∀另外在中药
形成的配合物中筛选和研制高效低毒的中药新药 !利用中药
的配位作用开发天然抗凝血剂和药物抗菌剂以防止生物碱 !
维生素和肾上腺等药物被细菌污染也是中药配位学说的一
个研究方向 ∀
中药配位学说的发展是我国哲学上一分为三方法论的
研究思路的一个具体体现 o不仅可促进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
分析 o还可促进中药药理学和中药毒理学的现代化发展 o推
动中药走向国际市场 ∀
≈参考文献 
≈t  曹治权 o王秀萍 o曹广智 o等 1 中药中微量元素的存在状态与生
物活性关系的研究 1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ot||x ouktsl }t{1
≈u  史启祯 o韩万书 o陈 荣 o等 1物理无机化学进展与前瞻 1西安 }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ousss1
≈v  张 斌 o朱清桃 o吴振林 o等 1 三kv2羟基黄酮l合铝k¶l的合成
及晶体结构 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ot||{ ot|kvl }wts1
≈w  张淑敏 o赫春香 1槲皮素2铁配合物的光度法研究 1光谱学实验
室 ousst ot{kvl }vu{1
≈x  郭振楚 o韩 亮 o胡 博 o等 1 氨基葡萄糖及羧甲基氨基葡萄糖
与铁kµl !锌kµl !钴kµl !铜kµl配合物的光谱特征 1 光谱学与光
谱分析 oussu ouukyl }|yv1
≈y  ¤¶¤®² × o פ·¶∏² ≠ o ‹¬§¨®¬  o ·¨¤¯1 ≥³¨¦·∏¶¦²³¬¦¤±§¶·µ∏¦·∏µ¤¯
¦«¤µ¤¦·¨µ¬½¤·¬²± ²© ¦²³³¨µkµl ¤±§ ³¤¯ ¤¯§¬∏° kµl ¦²°³¯ ¬¨¨¶ ²© ¤
¬¯¦«¨ ±¶∏¥¶·¤±¦¨ ∏¶±¬¦¤¦¬§¤±§¬·¶§¨µ¬√¤·¬√¨ ¶1 °²¶¶¬¥¯¨©²µ°¶²© ±¨√¬2
µ²±°¨ ±·¤¯ °¨ ·¤¯¶µ¨·¤¬±¨ §¬± ¬¯¦«¨ ±¶1 Œ±²µª…¬²¦«¨ ° oussv o|t }tv|1
#utvt#
第 vt卷第 ty期
ussy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t oŒ¶¶∏¨ ty
„∏ª∏¶·oussy
≈z  赫春香 o张淑敏 o张一楠 1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锗2芦丁配合物 q
光谱学实验室 oussw outkxl }tstu1
≈{  袁履冰 1 物理有机化学导论 1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o
t||y }twz1
≈|  曹治权 1微量元素与中医药 1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ot||v}z|1
≈ts  朱旭祥 o茅涵斌 1 中药研究前沿 ) ) ) 中药配位化学 1 中草药 o
t||z ou{kyl }vzv1
≈tt  曹治权 1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新思路k´ l ) ) )
中药中化学物种形态和生物活性关系的研究 1 上海中医药大
学学报 ousss otwktl }vy1
≈tu  曹治权 1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新思路kµl ) ) )
中药中化学物种形态和生物活性关系的研究 1 上海中医药大
学学报 ousss otwkul }xx1
≈tv  胡道道 o崔压丽 o张 晰 o等 1牛黄清心丸可溶性汞溶出的相关
性研究 1中国药学杂志 ot||y ovtktsl }x{x1
≈tw  尹 华 1大蒜排铅的机制研究 1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ot|||oktl }yt1
≈tx  朱志良 o乔俊莲 o陈与德 o等 1v„解毒健脾中药驱除镉的分子机
制 1同济大学学报 ousss ou{kxl }x{w1
≈ty  高桂珍 o顾向荣 o张希桥 o等 1茶叶与依地酸二钠钙驱铅效能的
比较研究 1卫生毒理学杂志 ousss otwkwl }uvw1
≈tz  王秀萍 o曹治权 o陆雪雅 1六神丸中重金属存在状态及其与有机
成分相互作用的研究 1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oussv ouskwl }uz1
≈t{  欧阳健明 1枸橼酸盐抑制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化学基础 1无机化
学学报 oussw ousktul }tvzz1
≈t|  王继伟 o蒋丽萍 o赵 全 o等 1 橡子保健食品排铅功能的研究 1
食品科学 oussx ouykwl }uxv1
≈us  房 喻 o胡道道 o孙作民 1黄芩苷及其铜 !锌配合物超氧自由基
作用研究 1微量元素 ot||t ok增刊l }wx1
≈ut  贾秀荣 o周济桂 o吕 华 o等 1黄芩苷锌配合物与黄芩苷对免疫
反应的初步比较研究 1西北药学杂志 ot||w o|kwl }tyu1
≈uu  Œª²µ…o’¶·µ¤®«²√¬·¦«∞oŠ¤¯¬±¤ „ o ·¨¤¯1 ∞±«¤±¦¨ °¨ ±·²©¤±·¬²¬¬§¤±·
¤±§¤±·¬2¬±©¯¤°°¤·²µ¼ ¤¦·¬√¬·¬¨¶²© ¥¬²©¯¤√²±²¬§µ∏·¬± ¥¼ ¦²°³¯ ¬¨¤·¬²±
º¬·«·µ¤±¶¬·¬²± °¨ ·¤¯¶1 …¬²¦«¨ °«¤µ°¤¦ousst oyt }yzz1
≈uv  Ž²¶·¼∏® ∂„ o°²·¤³²√¬¦« „Œo ∂ ¤¯§¼®²√¶®¤¼¤ ∞‘o ·¨¤¯1 Œ±©¯∏¨±¦¨ ²©
 ·¨¤¯ ¬²±¶²±©¯¤√²±²¬§³µ²·¨¦·¬²±¤ª¤¬±¶·„¶¥¨¶·²¶2¬±§∏¦¨§¦¨¯¯ ¬±­∏µ¼1
„µ¦«…¬²¦«¨ ° ¤±§…¬²³«¼¶¬¦ousst ov{x }tu|1
≈uw  保志娟 o方云山 o丁中涛 o等 1分光光度法研究芦丁2铜配合物及
其自由基清除活性 1光谱学实验室 oussx ouukul }uxv1
≈ux  孟凡德 o赵全芹 o刘学启 o等 1 紫菜多糖 ƒ k¨¶l配合物的制备及
其理化性质 1华西药学杂志 ousst otyktl }vw1
≈uy  孟凡德 o赵全芹 o李明霞 1紫菜多糖 ƒ k¨¶l配合物的生物利用度
初步研究 1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oussu ot|kvl }usz1
≈uz  郭振楚 o彭 斌 o韩 亮 o等 1氨基葡萄糖与锌kµl !铁kµl !铜kµl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1应用化学 ousst ot{kyl }w|{1
≈u{  方 敏 o曹朝晖 o方 垂 o等 1 甲壳低聚铁k¶l硒配合物的制备
及其表征 1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oussw outkyl }vy1
≈u|  杜德红 o汪东风 o孙继鹏 o等 1茶叶多糖及其铈配合物对质粒 ⁄‘„
及有机磷农药的降解作用 1中国稀土学报 oussxouvktl }tt|1
≈vs  蒋毅民 o张淑华 o徐 庆 o等 1双核 ≤∏kµl2牛磺酸缩水杨醛席夫
碱配合物的合成 1 晶体结构及生物活性 1 化学学报 oussv oyt
kwl }xzv1
≈vt  刘京萍 o李 金 o葛 兴 1 铜kµl !铁kµl !锰kµl半胱氨酸配合物
的合成及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1化学世界 oussw ox }uvx1
≈vu  胡学桥 1配位色谱在天然产物分离中的应用 }≈学位论文 1 合
肥 }合肥工业大学 ousst1
≈vv  姚本林 o时小波 1槲皮素铝的络合物及槲皮素的荧光光度测定 q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oussu ov{kwl }t{y1
≈vw  徐 涛 1中药配位化学研究2银杏黄酮类成分的配位特性研究 }
≈学位论文 1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 oussu1
≈vx  潘 见 o戴郁青 o袁传勋 1葛根素配位萃取探讨 1合肥工业大学
学报k自然科学版l oussu ouxkxl }yxs1
≈vy  贺 云 o张尊听 o刘谦光 o等 1络合萃取法从野葛根中分离葛根
素 1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oussu otwkxl }vt1
≈vz  欧阳长庚 o卢文彪 1利用硝酸银处理的硅胶色谱方法分离和提
纯中药有效成分的思考 1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oussw ouvkwl }
vt|1
≈v{  曹治权 o王秀萍 o曹广智 o等 1中药中微量元素的存在状态与生
物活性关系的研究 1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ot||x ouktsl }t{1
≈v|  庞志功 o汪宝琪 o曹治权 1中药中微量元素存在状态与活性关系
的探讨 1西北药学杂志 ot||w o|kxl }uvv1
Ρεσεαρχη αδϖανχεσιν χοορδινατιον χηεµιστρψ οφ τραδιτιοναλ Χηινεσε µεδιχινε
Œ ≠¬±ª2«∏¤o˜ ÷¬∏2¼¤±ªoŒ˜ ÷¬¤²oŒ˜ ≠¨
(Ινστιτυτε οφ Πηαρµαχευτιχαλ Ενγινεερινγ , Ζηεϕιανγ Υνιϖερσιτψ, Ηανγζηου vtssuz , Χηινα)
[ Αβστραχτ] ׫¨ ¦²²µ§¬±¤·¬²± ¦«¨ °¬¶·µ¼·«¨ ²µ¼ ²©·µ¤§¬·¬²±¤¯ ≤«¬±¨ ¶¨ ° §¨¬¦¬±¨ k×≤ l ³¯¤¼¶¤√ µ¨¼¬°³²µ·¤±·µ²¯¨²±·«¨ µ¨¶¨¤µ¦«²©·µ¤2
§¬·¬²±¤¯ ≤«¬±¨ ¶¨ ° §¨¬¦¬±¨ 1 ׫¨ ¶¬ª±¬©¬¦¤±¦¨¶²©·«¬¶·«¨ ²µ¼ ¤³³¯¬¨§¬±·²¬¬¦²¯²ª¼o³«¤µ°¤¦²¯²ª¼ ¤±§·«¨ ¬°³µ²√ °¨ ±¨·o¶¨³¤µ¤·¬²±o³µ¨³¤µ¤·¬²±
¤±§¤±¤¯¼¶¬¶²©¤¦·¬√¨¦²°³²±¨ ±·¶¬±·µ¤§¬·¬²±¤¯ ≤«¬±¨ ¶¨ ° §¨¬¦¬±¨ º µ¨¨ ¶∏°°¤µ¬½¨ §¬±·«¬¶³¤³¨µ1 ׫¨ ¦²±¦¯∏¶¬²±¶º µ¨¨ §µ¤º±·«¤··«¨ µ¨¶¨¤µ¦«
²±·«¨µ°²§¼±¤°¬¦¶¤±§§¼±¤°¬¦¶²©×≤  ¦²²µ§¬±¤·¬²± ¦«¨ °¬¶·µ¼o·«¨ µ¨ ¤¯·¬²± ¥¨·º¨¨ ± ¬¨¬¶·¬±ª¶·¤·∏¶²© °¬¦µ²¨ ¯¨ ° ±¨·¶¬± ×≤  ¤±§·²¬¬¦¬·¼ ²µ
¤¦·¬√¬·¼ ²©×≤  ¤±§·«¨ ¬¨³¯²¬·¤·¬²± ²± ¤§¶²µ¥¨ ±·¶²µ¦«µ²°¤·²ªµ¤³«¬¦¦²¯∏°±¶²©«¬ª«³¨µ©²µ°¤±¦¨ ¤±§«¬ª«¶¨±¶¬·¬√¬·¼ ¤±¤¯¼¶¬¶° ·¨«²§¶∏¶¬±ª
·«¨ ¦²²µ§¬±¤·¬²± ©¨©¨¦·°¤¼ ¥¨ ·«¨ ®¨ ¼ ¶·¨³¶¬±·«¨ ¦²∏µ¶¨ ²© °²§¨µ±¬½¤·¬²± ²©×≤ 1
[ Κεψ ωορδσ] ¦²²µ§¬±¤·¬²± ¦«¨ °¬¶·µ¼~≤«¬±¨ ¶¨ °¤·¨µ¬¤ ° §¨¬¦¤ ≈责任编辑 李 禾 
#vtvt#
第 vt卷第 ty期
ussy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t oŒ¶¶∏¨ ty
„∏ª∏¶·ous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