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太子保心口服液药效学研究



全 文 :太子保心口服液药效学研究
刘 莹t o邢富强t o刘进扬u
kt q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所 o北京 tssszx ~
u q北京制药工业研究所 o北京 tsssusl
≈摘要  目的 }研究太子保心口服液灌胃或十二指肠给药对麻醉犬急性心肌缺血 !心脏功能 !血流动力学和血
小板聚集的影响 ∀方法 }动物分为空白组 !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k太子保心口服液 t ou ow ª#®ªp tl ∀以心肌缺血程
度 o心肌缺血范围k‘2…×l o‹ • o ∂ ’u o°„° o≤ ’ o× °• 和血小板聚集百分率为检测指标 ∀结果 }太子保心口服液 t
ª#®ªp t o即能减轻由心外膜电图标测的心肌缺血程度 o减小心肌缺血范围 o明显减小通过 ‘2…× 染色所显示的梗死
区 ∀u ª#®ªp t十二指肠给药 o能显著降低 ‹ • o ∂ ’u和 °„° o对 ≤ ’ 无明显影响 o略降低 × °• o产生有利的血流动
力学改变 ∀太子保心口服液高剂量组 w ª#®ªp t !中剂量组 u ª#®ªp t !低剂量组 t ª#®ªp t均能降低血小板聚集百分
率 o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结论 }太子保心口服液具有明显改善犬急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 o减轻由心
外膜电图标测的心肌缺血程度 o减小心肌缺血范围 o明显减小通过 ‘2…× 染色所显示的梗死区 ∀太子保心口服液 u
ª#®ªp t具有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 o产生了有利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太子保心口服液对血小板聚
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关键词  太子保心口服液 ~心肌缺血 ~心脏功能 ~血流动力学 ~血小板聚集
≈中图分类号  • u{x qx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vlsx2swvu2sy
太子保心口服液具有益气养阴 o活血通脉之功
效 o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为了观察其药理
作用 o我们做了以下实验 ∀
1 材料
1 q1 动物 健康成年犬us只 o雌雄兼用 o体重
ktw qsz ? t quxl®ª∀健康成年杂种犬 us 只 o雌雄兼
用 o体重ktw qy ? u q{l ®ª∀ ≥⁄大鼠 |s ∗ tus ªo雄
性 o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动物繁殖场提供 o动
物合格证号 }京动字第 |us|• st| ∀
1 q2 药物 太子保心口服液k浸膏l os qx ®ª#p t o
自制 ~!硫氮 酮片 o每片 vs °ªo日本田道制药株式
会社生产k批号 vxs|sl ~s q| h 氯化钠注射液 o石家
庄市第四制药厂生产k批号 uttussvl ~肝素钠 o天津
师大 ×≥|vs| ~„⁄° o由 ≥ŒŠ  „ 化学公司进口 o配成
uss °ª#p t备用 ~枸椽酸钠 o市售 ~阿斯匹林 o北京
制药厂生产 ∀
1 q3 实验仪器 八导生理记录仪 o包括张力换能
器 !电磁流量计 !心率计等k西德 o‹∞ŒŠ‹l ∀血液
≈收稿日期  ussu2s|2tz
≈通讯作者  ר¯ }kstslyzyuttyy2usts ƒ¤¬}kstslyzytxt{u
∞°¤¬¯}¬¬©∏´ ´ƒ ¶²«∏q¦²°
气体分析仪k丹麦 o„…2x 型l ∀ …≥2yvt 型血小板聚
集仪 o北京生化仪器厂生产 ∀
2 方法与结果
2 q1 太子保心口服液对犬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2 q1 q1 方法 动物经戊巴比妥钠kvs °ª#®ªp tl静
脉麻醉 o气管插管 o连接 ≥≤2v型电动呼吸机 o左侧第
w肋间开胸 o暴露心脏 ~剪开心包 o做心包床 o分离冠
状动脉左前降支中段 o穿线以备结扎之用 o造成急性
实验性心肌缺血模型 o缝置多点固定式心外膜电极 o
连接 • 2ysss 型多道生理记录仪描记心外膜电
图≈t  ∀结扎冠脉 tx °¬± 后 o进行记录 o作为给药前
对照值 o经胃管给予实验药物或生理盐水 ∀于药后
tx ous oys o|s otus ot{s °¬±记录 vs个标测点心外膜
电图 o以 ≥× 段升高大于 u °∂ 为判断标准 o以此计
算心肌缺血程度k≥× 段升高总 °∂ 数 Ε2≥×l及心肌
缺血范围k≥× 段升高总点数 ‘2≥×l ∀药后 t{s °¬±
记录完毕 o立即取下心脏 o生理盐水冲洗 o称量全心
重 o在心脏结扎线以下 o平行于冠状沟均匀地将心室
部分横断切成 x 片 o然后将其置于硝基四氮唑兰k‘2
…×l染液中 ∀常温染色 tx °¬±o用落点求积法kvy点
#¦°p ul测量每片心肌双侧的梗死区k‘2…× 非染色
区l与非梗死区k∞‘2…× 染色区l o每片心肌称重 o计
#uvw#
第 u{卷第 x期
ussv年 x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 oŒ¶¶∏¨ qx
¤¼ oussv
算每片心肌的面积 o心室总面积和梗死区总面积 ∀
计算梗死区占心室及占全心脏重量的百分比≈u  ∀实
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o以 τ检验判断其显著性 ∀
2 q1 q2 结果
2 q1 q2 q1 对犬心肌缺血k心外膜电图标测l的影响
对犬心肌缺血程度k Ε2≥×l的影响结果见表 t ∀
太子保心口服液 t ou ª#®ªp t组及阳性对照药硫氮
酮组对心肌缺血程度均有明显减轻作用 ∀两个剂量
组药后 ys °¬±o心肌缺血程度明显减轻 oΕ2≥× 分别
由药前ku{z qus ? y| qwtl °∂ okvxv qws ? zy qxsl °∂
降至 kuuw qss ? zy q{yl °∂ okuzv qus ? xv qvsl °∂ ∀
下降率分别为kuw qzu ? ts qsxl h okut qzt ?
tt qyxl h o与药前自身比较k Π s .st ,  s .sx)及与
对照组比较( Π s .sst ,  s qstl均有非常显著性差
异 ∀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 o作用愈加明显 o且大剂量
组强于小剂量组 o硫氮 酮亦有相同作用 ∀对犬心
肌缺血范围k‘2≥×l的影响结果见表 u ∀
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后 o心肌缺血范围k‘2≥×l
无明显改变 ∀太子保心口服液 t ou ª#®ªp t组均有减
小心肌缺血范围的作用 o药后 t{s °¬±o两个剂量组
‘2≥× 分别由药前的ku{ qws ? t qvwl okuv q{s ? t qvsl
个标测点 o降至kuu q{s ? u qu{sl okux qus ? t q|ul个
标测点 o下降率分别为kty qus ? z qszl h oktu qxv ?
w q{vl h ∀与药前自身比较k均 Π s .st)及与对照
组比较(均 Π s qstl差异非常显著 ∀阳性对照药硫
氮 酮亦有相似作用 ∀以上结果表明 o太子保心口
服液对实验性急性犬心肌缺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o
可显著减轻 Ε2≥× o减小 ‘2≥× o且 u ª#®ªp t组强于 t
ª#®ªp t组 o呈较好的量效关系 ∀
2 q1 q2 q2 对犬急性心肌梗死范围k‘2…× 染色法测
定l的影响 结果见表 v ∀以定量组织学 ‘2…× 染色
法显示心肌梗死范围 o生理盐水对照组梗死区分别
占心脏及心室kz q{v ? v quzl h和ktx qtu ? v qswl h ∀
太子保心口服液 u ª#®ªp t组及硫氮酮组有明显缩小
心肌梗死范围的作用 o梗死区占心脏的百分比分别
为kv qtw ? s qzzl h oku qvx ? s q{vl h o与生理盐水对
照组比较 Π s .sx !Π s qst ~太子保心口服液大 !
小两个剂量组及硫氮 酮组梗死区占心室百分比分
别为ky qzx ? u qtxsl h ok| qvx ? w qstsl h okw qwu ?
t qvxl h o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k Π s .st ,
Π s .sx , Π s qsstl ∀
#vvw#
第 u{卷第 x期
ussv年 x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 oŒ¶¶∏¨ qx
¤¼ oussv
表 v 各给药组对犬急性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
k ξ ? σ, ν € xl
组别 剂量 梗死区r心脏 r h 梗死区r心室 r h
生理盐水组 vtl z q{v ? v quz tx qtu ? v qsw
硫氮 酮组 s qssx u qvx ? s q{vvl w qwu ? t qvxwl
太子保心口服液 t w qz| ? u qvz | qvx ? w qstul
太子保心口服液 u v qtw ? s qzzul y qzx ? u qtxvl
注 }tl剂量为 °#®ªp t 与对照组比较 ul Π s .sx v) Π
s .st w) Π s qsst
以上结果表明 o太子保心口服液具有显著缩小
心肌梗死范围k‘2…× 染色l的作用 o与心外膜电图测
定的结果一致 ∀
2 q2 太子保心口服液对犬心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
的影响
2 q2 q1 方法 实验共分 w组k每组 x只犬l }空白对
照生理盐水 v °#®ªp t组 ~阳性对照药硫氮 酮 x
°ª#®ªp t组 ~太子保心口服液 t ª#®ªp t组 ~太子保心
口服液 u ª#®ªp t组 ∀上述实验药物均在实验前用生
理盐水配制成等体积 v °#®ªp t o经十二指肠给药 ∀
戊巴比妥钠 vs °#®ªp t静脉麻醉 o用充满肝素生理
盐水的胸导管从右颈总静脉插管至冠状静脉窦 o用
动脉导管插入左颈总动脉 o分别定时测取血样 o按公
式计算出各测定时间的  ∂ ’u o心肌耗氧量即
 ∂ ’uk°#tss ªp t#°¬±p tl € k动脉血氧含量 p冠
状静脉窦血氧含量l ≅ 冠脉血流量 Α tss ∀气管插
管 o连接 ≥≤2v型电动呼吸机 o行人工呼吸 ∀左侧第 w
肋间开胸 o暴露心脏 o剪开心包 o做心包床 o分离冠状
动脉左回旋支和升主动脉 o分别在此两动脉上放置
电磁流量计卡口式探头 o分别测定冠脉血流量
k≤…ƒl和升主动脉血流量k代表心输出量 o≤ ’l并按
通用公式分别计算出冠脉阻力k≤ ∂ • l和总外周阻力
k×°• l ∀从心尖将端检压计导管插入左心室 o测定
左心室收缩压k∂ ≥°l和舒张末期压k∂ ∞⁄°l经微
分器测出左室压力上升和下降的最大速率k ? §³r
§·°¤¬l ∀从四肢皮下插入针型电极 o用心率计测定心
率k‹ • l o从股动脉插管经压力换能器测定平均动脉
血压k°„°l ∀从股静脉插管并与输液装置相连接 o
在实验过程中输入生理盐水 o将测定指标 ∂ ≥° o
∂ ∞⁄°o? §³r§·°¤¬ o°„° o≤ ’ o‹ • o≤…ƒ 输人八导
生理仪记录器上 o同步记录 o纸速 tss °±#¶p t ∀按
通用公式计算出左室作功 o∂ • k®ª# °r°¬±p t €
°„° ≅ ≤ ’ ≅ tv qy ≅ tsp y o观察上述各测定指标和推
#wvw#
第 u{卷第 x期
ussv年 x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 oŒ¶¶∏¨ qx
¤¼ oussv
导指标给药前和后 s qx ot ou ov «的变化 ∀全部指标
按 τ检验与给药前比较 o与对照组k包括空白与阳性
药物l组间比较 o进行统计学处理 ∀
2 q2 q2 结果 见表 w ∀
表 w 太子保心口服液对犬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影响 k ξ ? σ, ν € xl
组别
时间

°„• „  ∞× ∞• ≥
∂ ≥°
r°°‹ª
∂ ∞⁄°
r°°‹ª
°„°
r°°‹ª
‹ •
r次#°¬±p t
≤ ’
r°#°¬±p t
× °• r°°‹ª
#°#°¬±p t
生理盐水 s ttt qz ? tt qy tv qw ? z qu |s qu ? x qx txw qs ? v| qt tvvx qv ? u{{ qy s qsz ? s qst
对照组 s qx ttu qy ? tt q{ tv qw ? z qs |s qy ? x qw txv qs ? v{ qy tvus qs ? u|w qs s qsz ? s qst
k等容量l t ttv qs ? ts qx ts qy ? | qs {{ q{ ? v q{ txw qs ? v| qs tvsx qs ? uyw qs s qsz ? s qst
u ttu q| ? tt qx tt qs ? z qx |s qs ? w qw txx qs ? v{ qs tuz| qs ? uy| qs s qsz ? s qst
v tsz qx ? tv qz tt q{ ? z qu {w qw ? v qt txw qs ? vy qy tuuy qy ? uty qstl s qsz ? s qst
硫氮 酮 s ttx qs ? ty q| z qy ? { qt |t qs ? | q{ ty{ qs ? wu qt tvtu q| ? twz qu s qsz ? s qst
对照组 s qx ts{ qs ? tv qzt ovl z qs ? { qw yu qw ? tu qxt ovl txy qs ? v| qtvl tw{x qs ? v|v qs s qsx ? s qsuu owl
t ts| qy ? tw qv y q{ ? { q{ y{ qy ? tx qsu owl twy qs ? wz qut ovl twzz qs ? vvw qs s qsx ? s qsuu owl
u ts| qy ? ty q{ y qw ? | qs xu qs ? vs qsu owl txs qs ? ww qut ovl tvuv qz ? t{z qs s qsx ? s qsut ovl
v tsu qy ? ty qztl x qu ? ts qs xs qs ? u{ qsu owl tx{ qs ? xw qs tvsx qs ? uus qs s qsx ? s qstt ovl
太子 s tux qs ? ux qu x qx ? { qz || qv ? t| qz t{w qs ? uz qs tvzx qs ? w|t qu s qs{ ? s qsv
保心 s qx ttv qs ? us qu w qw ? { qv {z qv ? ty q{ t{s qs ? u| qu ttvv qs ? wvu qt s qsz ? s qsu
kuª#®ªp tl t |y qs ? t| q{ u qy ? ts qst ovl zu qw ? t| qvt ovl tyx qs ? u| qyt ovl tvtw qs ? wy{ qz s qsy ? s qst
u |t qs ? ts qut ovl u q| ? ts qu zs q{ ? tx qxt ovl tyw qs ? us qzt ovl tu{u qy ? x{z qs s qsy ? s qsu
v {y qs ? { q|t ovl t qy ? | qytl yx qv ? ts q tyw qs ? us qz tt{z qw ? xs{ qs s qsy ? s qsv
太子 s tsv qx ? w qx | qs ? y qv {s qw ? tt qt t{s qs ? tw qt ||z qw ? ttw qs s qs{ ? s qsu
保心 s qx tsu qy ? tw q| | qs ? v q{ z{ qw ? ts qx tys qs ? uw qx |zx qs ? |t qx s qs{ ? s qsu
ktª#®ªp tl t ts| qs ? tx qu | qx ? v qz zy q{ ? | qv tw{ qs ? vy qs |tx qs ? tsw qs s qs{ ? s qsu
u || qs ? z qw z qu ? w qw zs qy ? w qs ty{ qs ? uv qs {v| qs ? uut qs s qs| ? s qsv
v |x qs ? x qstl z qs ? w qx yz qs ? t qxtl tyu qs ? tz qstl zz| qs ? uxy qs s qs| ? s qsw
组别
时间

°„• „  ∞× ∞• ≥
≤…ƒ
r°#°¬±
≤ ∂ •
r°°‹ª# °¯ #°¬± p t
§³r§·°¤¬
r°°‹ª#¶¨¦p t
p §³r§·°¤¬
r°°‹ª
∂ •
r ®ª#°#°¬±p t p t
 ∂ ’u
r°#°¬±p t
生理盐水 s xx qs ? w qv t qyx ? s qtx v xzz ? t uyt t |w| ? u|u t qyw ? s qv{ z quw ? t qw{
对照组 s qx xx qs ? w qv t qyx ? s qtu v yvt ? t uys t |w| ? u|u t qyu ? s qvy z qux ? t qxu
k等容量l t xx qs ? w qv t qyv ? s qs| v xzz ? t uys t |uu ? uwu t qx| ? s qvu z quv ? t qwz
u wx qs ? uv qs t qww ? s qwv v xxt ? t uu| t {|x ? uv{ t qxz ? s qv| z qus ? t qxv
v xu qy ? y q| t qyv ? s qt{ v u{w ? t xvu t z{{ ? vzu t qwu ? s quztl y qv{ ? t qw{ul
硫氮 酮 s xy q{ ? w qw t qyu ? s qv v usw ? {st t yxx ? v|y t qvw ? s qyz y qzy ? u q{v
对照组 s qx zy qs ? ty qzt ovl s qyz ? s qvu owl v v|s ? t tyu t zyu ? vsw t qtu ? s qzx x qxx ? v qtut ovl
kx°ª#®ªp tl t zw qs ? tx qsu ovl t qsu ? s qvxu owl v y{w ? t szw t {wu ? uv{ t qus ? s qzz x qwz ? v qt|t ovl
u xz qz ? ts qtu ovl t qty ? s qwv v uwv ? t us{ t {tx ? vw{ s q|w ? s qw| x quv ? u q{|
v xw qs ? tz qs t qvs ? s qxs v ssv ? t t{u t zs{ ? vx{ s q|s ? s qwytl w qw{ ? v qx|tl
太子 s xv qy ? w qv t q{w ? s quw u {{w ? zty t {y| ? uyz t q{z ? s q{w y qv{ ? u q|s
保心 s qx xv qt ? | qv t qy{ ? s qvz v vv{ ? t t{z u ysv ? t tvz t qyv ? s q{w x qyz ? u qwv
kuª#®ªp tl t xz qs ? { qw t quz ? s quzt ovl u {{v ? t xw| t zyu ? y|y t qvt ? s q|v y quy ? u q{|tl
u xv qy ? w qv t qvw ? s qvs u wsv ? {{y t yxx ? wz{ t qux ? s q|w x q{z ? u qyvtl
v xv qz ? tv q{ t qvt ? s q{w u u|y ? y|ytl t xw| ? v|y s q|| ? s qxstl x q{t ? u qsy
太子 s xv qt ? y q{ t qxu ? s qt{ w ssx ? |ww u uwv ? yzs t qs| ? s qtz { quy ? u quy
保心 s qx xw qx ? y qu t qwx ? s quv w vz{ ? ywv u uwv ? {tw t qsv ? s qtu { qvu ? t q|t
ktª#®ªp tl t xw q{ ? x qy t qwt ? s qt| w vz| ? t szz u u|y ? t suz s q| ? s quw { qvs ? s q|w
u ww qy ? | q{ t qzu ? s qxz v yvt ? {|{ t |ty ? tsuz s q{t ? s qux z qt{ ? u qvv
v wu q| ? { q{ t qy{ ? s qww v tx| ? {vu t yxx ? {|w s qzt ? s quxtl y qyv ? t q{z
#xvw#
第 u{卷第 x期
ussv年 x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 oŒ¶¶∏¨ qx
¤¼ oussv
2 q2 q2 q1 各给药组与给药前自身比较 对照组k生
理盐水l各指标变化 o给药后与给药前无明显差异
k Ё s qsxl ∀阳性对照药组k硫氮 酮l给药后 s qx
« ∂ ≥°明显降低k Π s qsxl o直到给药后 v «仍未
恢复到给药前水平 ∀ °„°给药后 s ∗ x «明显降低 ∀
至 v «均明显降低k Π s qsx或 s qstl ∀ ‹ • 给药后
s qx «开始降低 ot ∗ u «显著降低k Π s qsxl ov «仍
未恢复到给药前水平k Π  ’ qsxl o≤ ’ 给药后略增
加 o但无统计学意义k Ё s qsxl o×°• 给药后 s qx «
至 u «均显著降低k Π ’ qst或 s qsxl o≤…ƒ 给药后
s qx «至 u «显著增加k Π s qsx或 s qstl ∀v «基本
恢复至给药前水平 ∀ ≤ ∂ • 给药后 s qx «到 t «显著
降低 Π s qstl ov «基本恢复到药前水平 o给药后对
? §³r§¨ °¤¬和 ∂ • 无明显影响k Ё s qsxl ∀  ∂ ’u
给药后 s qx至 v «均显著降低k Π s qsxl ∀太子保
心口服液 u ª#®ªp t组给药后 u ∗ v «o∂ ≥°显著降
低k Π s qsxl o∂ ∞⁄°在给药后 t «明显降低k Π
s qsxl o至 v «仍显著降低 ∀ °„°给药后 s qx «开始
下降 ot ∗ v «显著降低k Π s qsxl o‹ • 给药后 t ∗ u
«显著降低k Π  s qsxl o至 v «仍未恢复到药前水
平 ∀ ≤ ∂ • 给药后 s qx «开始下降 o至 t «显著降低
k Π s qsxl ov «仍末恢复到药前水平 ∀  ∂ ’u 给药
后 t ∗ u «显著降低k Π s qsxl o至 v «亦未恢复到
药前水平 ∀ ≤ ’ 给药前后变化不明显k Π  s qsxl ∀
×°• 有降低趋势k Ё s qsxl ov «仍未恢复到给药前
水平 ∀ …太子保心口服液小剂量组kt ª#®ªp tl给药
后对测定指标和推导指标均无明显影响k Π 
s qsxl ∀
2 q2 q2 q2 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 阳性对照
药与空白对照组k生理盐水l相比较明显降低 ∂ ≥° o
°„° o‹ • o×°• k Π s qst或 s qsxl o显著增加 ≤…ƒ ∀
降低 ≤ ∂ • o明显降低  ∂ ’uk Π  s qsxl o对 ≤ ’ o?
§³r§·°¤¬和 ∂ • 无明显影响k Ё s qsxl ∀太子保心
口服液大剂量组 u ª#®ªp t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 o显
著降低 ∂ ∞⁄° o°„° o‹ • o≤ ∂ • 及  ∂ ’u k Π 
s qsxl o对 ≤ ’ o? §°r§·°¤¬和 ∂ • 无明显影响k Ё
s qsxl ∀太子保心口服液小剂量组 t ª#®ªp t与空白
对照组相比较 o各测定指标与推导指标均无明显差
异k Ё s qsxl ∀
2 q2 q2 q3 太子保心口服液 u ª#®ªp t与阳性对照药
硫氮酮 x °ª# ®ªp t组相比较 o降低 °„° o‹ • 和
 ∂ ’u均无明显差异k Ё s qsxl ∀
2 q3 太子保心口服液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2 q3 q1 方法 采用 ≥⁄大鼠 xs只 o体重 |s ∗ tus ªo
雄性 o分为 x组 }太子保心口服液 w ou ot ª#®ªp t组 o
阿斯匹林 vs °ª#®ªp t组 o空白对照组 o每天灌胃给
药 t次 o连续 u周 o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 ∀
u周后戊巴比妥钠kws °ª#®ªp tl腹腔麻醉 o打开腹
部 o用已硅化的 x °注射器自髋动脉取血 w °o置
硅化离心管中 ov q{ h枸椽酸钠抗凝k|Βtlt sss µ#
°¬±p t离心 { °¬±o获得富血小板血浆k°• °l ov sss µ
#°¬±p t离心 ts °¬±获得 °°° o取 °°° s qwzx °于
比浊管内 o置 …≥2yvt型血小板聚集仪内 vz ε 恒温
搅拌 o保温x °¬±后 o记录一段曲线 o再加入 „⁄°
ks qu ª#ptl记录反应曲线 o计算最大聚集率 o同对
照组比较 o进行统计学处理kτ检验l o以比较差别的
显著性 ∀
2 q3 q2 结果 太子保心口服液高 !中 !低 v个剂量
组及阿斯匹林阳性对照组均引起血小板聚集率明显
降低 o见表 x ∀
表 x 太子保心口服液对 „⁄°引起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k ξ ? σ, ν € tsl
组别 剂量rª#®ªp t 聚集率 r h
阿斯匹林 s qsv ux qx ? tw qxtl
空白对照组 xy qz ? x q{
太子保心口服液 w uv q| ? uy qttl
u ux qs ? u| qztl
t uv qu ? uw qwtl
注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tl Π s qsx
3 结论与讨论
3 q1 太子保心口服液对犬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心外膜电图标测心肌缺血范围及程
度 o定量组织学k‘2…× 染色法l测定心肌梗死范围 o
研究了太子保心口服液灌胃给药对实验性犬急性心
肌缺血的影响 ∀实验结果证实 o太子保心口服液具
有明显改善犬急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 o减
轻由心外膜电图标测的心肌缺血程度 o减小心肌缺
血范围 o明显减小通过 ‘2…× 染色所显示的梗死区 o
钙拮抗剂硫氮 酮亦有明显作用 ∀
3 q2 太子保心口服液对犬心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
的影响
3 q2 q1 太子保心口服液 u ª#®ªp t组给药前后自身
比较 o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 o均显著降低服 ! ∂ ’u
和 °„° o对 ≤ ’无明显影响 o略降低 ×°• o表明太子
保心口服液 u ª#®ªp t组 o具有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扩
#yvw#
第 u{卷第 x期
ussv年 x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 oŒ¶¶∏¨ qx
¤¼ oussv
张外周血管的作用 ∀产生了有利的血流动力学改
变 ∀
3 q2 q2 太子保心口服液 t ª#®ªp t组 o给药前后自身
比较 ∀与空白对照及阳性对照药相比较均无显著性
差异 o表明小剂量太子保心口服液十二指肠一次性
给药对左室作功和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
3 q2 q3 阳性对照药硫氮酮 x °ª#®ªp t o给药前后自
身比较 o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均出现有利于心血管
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o与文献报道一致 o表明本实验方
法的可靠性 ∀
3 q3 太子保心口服液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
作用 ∀本实验结果表明 }太子保心口服液具有降低
心肌耗氧量和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 o产生有利的血
流动力学改变 ∀减轻由心外膜电图标测的心肌缺血
程度 ∀减小心肌缺血范围 o明显减小通过 ‘2…× 染
色所显示的梗死区 o具有明显改善犬急性心肌缺血
和心肌梗死的作用 ∀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
用 ∀具有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理学基础 ∀
≈参考文献 
≈¯   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基础室药理组 q心外膜心电图方法的改
进 q新医药学杂志 o¯|z{ okttl }xv q
≈u  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基础室药理组 q活血化瘀及益气活血药
对犬实验性心肌梗塞的影响 q新医药学杂志 ot|z{ okzl }vwx q
≈责任编辑 方文贤 
苦参碱抑制  细胞株增殖和诱导凋亡的研究
冯骥良 o黄高 o张永清 o王 哲 o张晓晖 o郭 英 o闫庆国
k第四军医大学 病理学教研室 o陕西 西安 ztssvul
≈摘要  目的 }观察苦参碱对 × 细胞白血病细胞株  的作用 ∀方法 }• µ¬ª«·2Š¬¨ °¶¤染色及 ‹²¨ ¦«¶·vvux{荧
光染色观察苦参碱作用  细胞株前后形态学变化 o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 ~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剂量加药组第
w 天及 s q{ ª#p t加药组 t ∗ w §细胞周期的改变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梯状0 ⁄‘„ ∀结果 }第 v 天起各加药
组细胞形态学观察见典型凋亡特征改变 o随时间延长更加明显 ~流式细胞仪检测第 w 天各组均可见亚二倍体峰 ∀
s qt os qu os qw os qy os q{ ª#p t各处理组凋亡细胞比率分别为 v qt h ou qx h otv qv h ows qw h ow{ qy h o对照组为
t qw h ~各处理组 ≥ 期细胞比率分别为 u{ q| h ouy qt h ouz qz h ous q| h otw qu h o对照组为 vs qw h ~各处理组 Št
期细胞比率分别为 yv qu h oyz qx h oy{ qt h ozx qu h o{v qy h o对照组为 wt q{ h ∀s q{ ª#p t加药组 t ∗ w §oŠt 期
细胞比率分别为 wx qx h ozz qv h ozz qu h o{v qy h ~≥期细胞比率分别为 u{ qy h otz qx h ot| qt h otw qu h ~凋亡细
胞比率分别为 v qs h ov qz h o| qt h ow{ qy h ∀ ⁄‘„ 电泳 }s qw os qy os q{ ª#p t组见 ⁄‘„ /梯形0图谱 os qt os qu ª
#p t及对照组未见 ∀结论 }苦参碱可以抑制  细胞的 ⁄‘„ 合成 o造成 Št 期阻滞 o从而抑制了细胞的增殖 ∀同
时 o该生物碱还可诱导  细胞株发生凋亡 ∀
≈关键词  苦参碱 ~ 细胞株 ~凋亡 ~增殖
≈中图分类号  • u{x qx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vlsx2swvz2sx
白血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 o发
病率在我国为 vrts 万 ∗ wrts 万人口≈t  ∀其中 o×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发病急 o恶性程度高 o严重危害青
少年的生命≈u  ∀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是治疗白血病
的新策略之一≈v  ∀但目前所用诱导剂多为重金属制
≈收稿日期  ussu2su2sz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kvstztt{yl
≈通讯作者  黄高 ר¯ }ksu|lvvzwxwt2vt{ ƒ¤¬}ksu|l
vuxxy|z ∞2°¤¬¯}­¬¯¬¤±ª©¨ ±ªƒ «²·°¤¬¯q¦²°
剂≈w ox  o毒性大 o难以坚持使用 ∀因此寻找低毒高效
的凋亡诱导剂尤显迫切 ∀研究表明 o中药可以诱导
白血病细胞凋亡 o如 }榄香烯等≈y  ∀苦参碱是一种从
中药苦参中提取的生物碱≈z  ∀以往的研究发现苦参
碱可以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o也可以诱导髓系 Žxyu
细胞分化和凋亡≈| ots  ∀ 为急性 × 淋巴母细胞白
血病细胞株≈tt  ∀苦参碱对 细胞株的作用未见文
献报道 ∀本研究发现苦参碱可以抑制  细胞的增
殖并且可以诱导其发生凋亡 ∀
#zvw#
第 u{卷第 x期
ussv年 x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 oŒ¶¶∏¨ qx
¤¼ ous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