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何首乌总苷对 ³²∞2r2小鼠动脉粥样
硬化病变形成的影响
方 微t 3 o张慧信t o王绿娅u o武 迎t o秦彦文u o王 伟t o杜兰平u o刘 斌v
kt1 北京安贞医院 o北京 tsssu| ~u1 北京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o北京 tsssu| ~
v1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 o北京 tsstsul
≈摘要 目的 }研究何首乌总苷k³²¯¼ª²±∏° °∏¯·¬©¯²µ∏°·²·¤¯ ª¯¼¦²¶¬§¨ o°×l对载脂蛋白 ∞基因缺陷k³²∞2r2l小
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k¤·«¨µ²¶¦¯ µ¨²¶¬¶o≥l病变形成及细胞间黏附分子2tk¬±·¨µ¦¨¯¯∏¯¤µ¤§«¨¶¬²± °²¯ ¦¨∏¯ 2¨t o≤2tl与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2tk√¤¶¦∏¯¤µ¦¨¯¯ ¤§«¨¶¬²± °²¯ ¦¨∏¯ 2¨t o∂ ≤2tl的表达影响 o探讨何首乌总苷抑制 ≥病变形成的可
能机制 ∀方法 }将 ³²∞2r2小鼠随机分为 w组 }何首乌总苷高剂量组ktxs °ª#®ªp t#§ptl !低剂量组kux °ª#®ªp t#
§ptl !阿托伐他汀阳性药物组kx °ª#®ªp t#§ptl及模型对照组 ∀给药第 ts周后全部处死 o检测 w组血清脂质含量 o
一氧化氮kl o总抗氧化能力k×≤l o丙二醛k⁄l o主动脉 ≥粥样斑块面积及其与管腔面积的比值 o主动脉壁
≤2t及 ∂ ≤2t表达 ∀结果 }何首乌总苷高 !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与模型对照组 ³²∞2r2小鼠比较 o显示 }≠ 何
首乌总苷高 !低剂量可以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k×≤l o甘油三酯k×l水平k Π s1stl o升高高密度脂蛋白k⁄l水
平k Π s1stl ~ 明显增加血浆 及 ×≤k Π s1sx及 Π s1stl o减少 ⁄的生成k Π s1stl ~ ≈ 何首乌总苷可
减轻 ≥病变 o减小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比值k Π s1sxl ~ … 何首乌总苷可下调 ≤2t及 ∂ ≤2t的表达k Π
s1stl ∀结论 }何首乌总苷可能通过调节 ³²∞2r2小鼠血脂代谢 !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及下调主动脉壁 ≤2t 及
∂ ≤2t表达等上述环节的共同作用与影响 o阻止 ³²∞2r2小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发生 !发展 ∀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2t ~ ∂ ≤2t ~载脂蛋白 ∞基因缺陷小鼠 ~何首乌总苷
≈中图分类号 u{x1x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xlt|2txwu2sw
≈收稿日期 ussx2sv2su
≈基金项目 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ktsxsu|l
≈通讯作者 3 方微 oר¯ }kstslywwxyvuv o∞2°¤¬¯}º ±¨§¼© vu{z
tuy1 ¦²°
何首乌总苷的主要成分为二苯乙烯苷 ∀对二苯
乙烯苷的研究多集中于缺血性脑损伤 !老年性痴呆
等脑血管疾病方面≈t ou o而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则
很少见 ∀本研究利用 ³²∞2r2小鼠在体观察何首乌
总苷对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及 ≤2t与
∂ ≤2t表达的影响等 o以期进一步探讨何首乌总
苷可能的抗 ≥作用环节 o为了解该中药在预防与
治疗 ≥病变中所起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
1 材料
111 动物
³²∞2r2小鼠 o雌性 o{周龄 o购自北京大学医学
部实验动物中心 o动物合格证号 ≥≤÷京 ussu2
ssst ∀
112 药物与试剂
11211 药物 河南驻马店产何首乌药材中可提取
w h何首乌总苷 o何首乌总苷为干粉制剂 o由北京中
医药大学药学院刘斌博士提供 ∀何首乌总苷的高 !
低剂量分别是 txs oux °ª#®ªpt ∀对照药物阿托伐他
汀由 ²§¨¦®¨ °¥k¨ µ±¤°¼l生产 ∀
11212 试剂 血清 ×≤ o× o⁄÷ 试剂盒购自北京
中生生物工程技术公司 ∀ ×≤ o⁄ o测定试剂
盒k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l !兔抗 ≤2t多克隆
抗体及兔抗 ∂ ≤2t多克隆抗体 !二抗及三抗工作
液k≥
≤试剂盒lk武汉博士得公司l ∀
113 仪器 ≤≥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软
件k北京航空航天大学l ∀
2 方法
211 动物分组
vu只 {周龄雌性 ³²∞2r2小鼠随机分为 w组 o何
首乌总苷高剂量组 !何首乌总苷低剂量组 !阿托法他
#uwxt#
第 vs卷第 t|期
ussx年 ts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s o¶¶∏¨ t|
¦·²¥¨µoussx
汀阳性药物组及模型对照组 o每组 {只 o普通饮食饲
养 ∀未发现本实验所给药物浓度对 ³²∞2r2小鼠正
常生长有任何不良影响 ∀
212 实验方法
何首乌总苷高 !低剂量组及阿托法他汀阳性药
物组每只灌胃给药均为 s1v °#§pt o模型对照组喂
以等量的生理盐水 ∀给药后第 ts周处死 o眼眶取
血 o常规生化法测定 ³²∞2r2小鼠 ×≤ o× o⁄2≤ ~比
色法测定 ×≤ 及 ~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
⁄ ~主动脉根部连续石蜡切片 ox Λ° ows张 ∀每间
隔 x张取 t张 o共取 {张切片做 ∞染色 o计算机病
理图象分析软件测定 ≥斑块大小 !斑块面积占管
腔面积的比值 ~链霉亲和素2生物素复合物k≥
≤
法l法测定主动脉壁 ≤2t与 ∂ ≤2t表达k一抗
稀释度均为 tΒwssl ∀计算机图像扫描半定量分析2
≤2t与 ∂ ≤2t表达的强弱k以灰度值表示l ∀
213 统计方法
应用 ≥°≥≥ ts1s软件 o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
方差分析 o多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 θ检验 o结果以
cξ ? σ表示 ∀
3 结果
311 血脂变化
实验 ts周后 o模型对照组血清 ×≤ o×有明显
升高 o⁄2≤则明显降低 ∀何首乌总苷高 !低剂量组
及阳性药物组血清 ×≤ o×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对
照组k Π s1stl ~而 ⁄2≤ 水平则显著高于模型对
照组 k Π s1stl o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k Π
s1sxl o见表 t ∀
表 t 何首乌总苷对 ³²∞2r2小鼠血脂的影响kcξ ? σ, ν {l
组别
剂量
°ª#®ªpt
×≤
r°°²¯#pt
×
r°°²¯#pt
⁄2≤
r°°²¯#pt
模型对照组 p ut1vs ? t1tu u1{{ ? s1w{ t1zz ? s1u{
何首乌组 txs tz1s| ? t1|stl t1ww ? s1xxtl v1s{ ? s1v|tl
ux ty1yx ? t1wxtl t1yy ? s1wvtl u1|| ? s1yttl
阿托伐他汀组 x tv1s| ? v1zstl t1|y ? s1t{tl v1vv ? s1vwtl
注 }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l Π s1st
312 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何首乌总苷高 !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能够增
加 ³²∞2r2小鼠的抗氧化能力 o表现为 水平高于
模型对照组k Π s1sxl ~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
于模型对照组k Π s1stl ~而 ⁄的生成则显著低
于模型对照组k Π s1stl ∀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k Π s1sxl o见表 u ∀
表 u 何首乌总苷对抗氧化作用的影响kcξ ? σl
组别
剂量
r°ª#®ªpt
ν
r°°²¯#pt
⁄
r°°²¯#pt
×≤
r°°²¯#pt
模型对照组 p { vqxs ? uqvx wxqwz ? xqvw zvqy| ? v{qu{
何首乌组 txs x vuq{| ? uxqz|tl tuq{v ? uquxtl t{xquv ? xtq||tl
ux z u{qxz ? tuqysul tuqyv ? vquttl t{wqxw ? wuqsytl
阿托伐他汀组 x { uzquz ? |qsyul ttqyu ? vqu{tl uttq{v ? wvqxytl
注 }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l Π s1st oul Π s1sx
313 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
实验中可见脂纹 !纤维斑块 !粥样斑块及复合病
变等 ≥不同发展阶段的病变 o模型对照组病变最
明显 o其中 w只形成粥样斑块k图 tl ow只形成纤维
斑块 ~v个治疗组则分别仅有 u只形成了纤维斑块
k图 t
o≤l ow只脂纹形成k图 t⁄l ou只管壁未见显
著病变 ∀从表 v可见 o各治疗组 ≥斑块面积及其与
管腔面积比值均小于模型对照组k Π s1sxl o治疗
组间无显著性差异k Π s1sxl ∀
表 v 不同实验组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的
比较kcξ ? σoν {l
组别
剂量
r°ª#®ªpt
管腔
r°°u
斑块
r°°u
斑块r
管腔r h
模型对照组 p sqwx ? sqtw sqs{ ? sqsv t{qxs ? yqxw
何首乌组 txs sqwx ? sqs| sqsu ? sqst vqw{ ? tqxztl
ux sqwx ? sqtx sqsu ? sqst vqtu ? uqyutl
阿托伐他汀组 x sqww ? sqt{ sqst ? sqss tqty ? uqwytl
注 }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l Π s1sx
图 t ³²∞2r2小鼠主动脉根部 ≥斑块k ≅ wsl
1模型对照组 o管壁内膜大面积纤维2粥样斑块形成 o管腔变窄 o
局部血管外膜大量灶性炎细胞浸润 ~
1 何首乌总苷低剂量组 o
管壁局部可见灶性纤维斑块形成 ~≤1 何首乌总苷高剂量组 o瓣
膜根部管壁可见小灶性纤维斑块形成 ~⁄1 阿托伐他汀组 o管壁
内膜可见脂纹形成
314 ≤2t及 ∂ ≤2t的表达
经计算机图像灰度扫描分析 o模型对照组主动
脉壁 ≥病变中的 ≤2t及 ∂ ≤2t表达显著高于
何首乌总苷 u个治疗组及阿托伐他汀阳性药物组
#vwxt#
第 vs卷第 t|期
ussx年 ts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s o¶¶∏¨ t|
¦·²¥¨µoussx
( Π s1stl ~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k Π s1sxl o见
图 u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 o在 ³²∞2r2小鼠
≥不同阶段病变中 o≤2t及 ∂ ≤2t表达情况基
本相同 o见图 v ∀
图 u 各组 ³²∞2r2小鼠主动脉壁 ≤2t及 ∂ ≤2t
表达的比较
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3 3 Π s1st
图 v ³²∞2r2小鼠主动脉根部 ≤2t及
∂ ≤2t表达k ≅ tssl
1何首乌低剂量组 o脂纹病变泡沫细胞内可见棕黄色颗粒 o
∂ ≤2t呈阳性表达 ~
1 何首乌高剂量组 o脂纹少许泡沫细胞胞
浆内呈棕黄色颗粒 o≤2t呈阳性表达 ~≤1 阿托伐他汀组 o仅见
∂ ∞≤及少许 ∂≥≤ 胞浆内棕黄色颗粒 o≤2t 呈阳性表达 ~⁄1
模型对照组 o血管内皮下纤维斑块内及血管外膜灶状浸润炎细
胞处可见棕色颗粒 o∂ ≤2t呈强阳性表达
4 讨论
目前 o大多数学者认为 ≥是一种慢性炎症 o在
高脂等致炎因子作用下 o≤2t及 ∂ ≤2t等多种
细胞黏附分子被活化 o单核细胞表面存其受体 o两者
结合促使单核细胞黏附到损伤的内皮 o在内皮下分
化为巨噬细胞后摄取过量的脂蛋白而成为泡沫细胞
k脂纹期l o是 ≥早期病变的重要特征之一≈v ow ∀血
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与功能的改变在 ≥发生 !发展
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o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是防
治 ≥的途径之一 ∀
³²∞2r2小鼠可自发形成 ≥ o目前已成为探讨
≥发生 !发展机制及研究干预手段的极佳实验动物
模型≈x o³²∞2r2小鼠 ≥病变最严重的部位为主动
脉根部≈y ∀本实验中模型对照组小鼠主动脉根部均
形成斑块 o而用何首乌总苷干预的小鼠 o则大部分
≥病变仅限于脂纹期 ∀结合血脂测定结果 o提示何
首乌总苷可能通过改善脂代谢而延缓 ≥病变的形
成和发展 ∀其调脂效果与阿托伐他汀相似 o无显著
性差异k Π s1sxl ∀
o×≤及 ⁄水平的高低可直接或间接反
应机体内脂体过氧化程度 o从而反映出细胞损伤的
程度 ∀本实验结果显示 o何首乌总苷治疗组 与
总抗氧化能力比模型对照组明显增加k Π s1stl o
而 ⁄的生成明显减少 o提示何首乌总苷能够显著
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o其抗氧化能力与阿托伐他
汀相似 o无显著性差异k Π s1sxl ∀二苯乙烯苷能
够抑制脑组织单胺氧化酶及明显降低 ⁄含量≈t o
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但何首乌总苷抗氧化作用的机
制与环节尚未彻底阐明 o还需进一步研究 ∀
≤2t 及 ∂ ≤2t 等多种细胞黏附分子
k≤¶l介导了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等慢性炎细胞黏
附于血管内皮细胞并迁移至内皮下 o由此引发了 ≥
病变的形成与发展 ∀本研究结果表明 o模型对照组
³²∞2r2小鼠主动脉壁 ≥病变中 ≤2t及 ∂ ≤2t
有高表达 ∀与之相比 o何首乌总苷高 !低剂量组皆可
抑制或下调 ³²∞2r2小鼠主动脉壁≤2t及 ∂ ≤2
t表达 o与阿托伐他汀相似 o无显著性差异k Π
s1sxl ∀本结果表明何首乌总苷可以通过降低
³²∞2r2小鼠主动脉壁≤2t与 ∂ ≤2t的表达 o抑
制 ³²∞2r2小鼠主动脉壁粥样斑块的形成 ∀
综上所述 o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不但与血脂异
常关系甚为密切 o炎症反应也贯穿于 ≥病变全过
程中 o而血管内皮的损伤是 ≥病变的始动与中心
环节 o≤2t及 ∂ ≤2t等细胞黏附分子及其与血
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机制在 ≥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因此 o调脂治疗与抗炎治疗结合可以有效地抑制 ≥
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何首乌总苷可通过改善脂质代
谢 !保护内皮细胞功能及降低 ³²∞2r2小鼠主动脉壁
≤2t与 ∂ ≤2t的表达 o抑制 ³²∞2r2小鼠主动脉
壁粥样斑块的形成 ∀
≈参考文献
≈t 刘治军 o李 林 o叶翠飞 o等 q二苯乙烯苷对脑缺血小鼠脑组
织含水量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q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oussv o
k|l }ywt q
#wwxt#
第 vs卷第 t|期
ussx年 ts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s o¶¶∏¨ t|
¦·²¥¨µoussx
≈u 刘治军 o李 林 o叶翠飞 o等 q二苯乙烯苷对脑缺血啮齿动物
脑 ⁄受体及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 q中国药理学报 oussv o
t|ktsl }tttu q
≈v ≤¤¯¬¬·²
o≤¤°³²¶ o·∏®¬ ƒ o ετ αλ. ±·¬2¬±©¯¤°°¤·²µ¼¦²°2
³²∏±§¶²© ³¯¤±·²µ¬ª¬±q °¤µ·µ q ²§∏¯¤·¬²± ²© ³µ²2¬±©¯¤°°¤·²µ¼ ¦¼2
·²®¬±¨ ¶o¦«¨ °²®¬±¨ ¶¤±§¤§«¨¶¬²± °²¯ ¦¨∏¯ ¶¨q Πλαντα Μεδ oussw ozs
kul }| q
≈w ¬·¤ª¤º¤ o ¤·¶∏°²·² o≥¤¶¤®¬× o ετ αλ. ±√²¯√¨ °¨ ±·²©≤2t
¬± ·«¨ ³µ²ªµ¨¶¶¬²± ²© ¤·«¨µ²¶¦¯ µ¨²¶¬¶ ¬± ³²∞2®±²¦®²∏· °¬¦¨ q
Ατηεροσχλεροσισoussu otys }vsx
≈x
µ¨¶¯²º q ²∏¶¨ °²§¨ ¶¯²© ¤·«¨µ¬¶¦¯ µ¨²¶¬¶q Σχιενχε ot||y ouzu }
y{x q
≈y ¤®¤¶«¬°¤ ≠ o°¯ ∏°³ ≥ o ¤¬±¨ ¶∞ • o ετ αλq ³²∞2§¬©¬¦¬¨±·°¬¦¨
§¨ √¨ ²¯³¯¨ ¶¬²±¶²© ¤¯¯ ³«¤¶¨¶²© ¤·«¨µ²¶¦¯ µ¨²¶¬¶·«µ²∏ª«²∏··«¨ ¤µ·¨µ¬¤¯
·µ¨¨q Αρτεριοσχλερ Τηροµβ ot||w otwktl }tvv q
Τηε εφφεχτσ οφ πολψγονι µ υλτιφλορι τοταλ γλψχοσιδεσ ον τηε εξπεριµενταλλψ
ατηεροσχλεροτιχ φορµατιον ιν ΑποΕ2δεφιχιεντ µιχε
ƒ • ¬¨t o ∏¬2¬¬±t o • ∏2¼¤u o • ≠¬±ªt o±≠¤±2º ±¨u o • • ¬¨t o⁄ ¤±2³¬±ªu o
±
(t1 ∆επαρτµεντ οφ Πατηολογψ, Βειϕινγ Ανζηεν Ηοσπιταλ, Βειϕινγ tsssu| , Χηινα ;
u1 ∆επαρτµεντ οφ Ατηεροσχλεροτιχ ∆ισεασεσ , Βειϕινγ Ινστιτυτε οφ Ηεαρτ ανδ Λυνγ ∆ισεασεσ , Βειϕινγ tsssu| , Χηινα)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ײ¶·∏§¼·«¨ ©¨©¨¦·²©³²¯¼ª²±¬°∏¯·¬©¯²µ¬·²·¤¯ ª¯¼¦²¶¬§¨¶k°×l ²±·«¨ ¬¨³µ¨¶¶¬²±¶²©≤2t ¤±§∂ ≤2t¬±
·«¨ ¤³²∞2§¨©¬¦¬¨±¦·k³²∞2r2l°¬¦¨ º¬·« ¬¨³¨µ¬° ±¨·¤¯ ¤·«¨µ²¶¦¯ µ¨²¶¬¶k≥l ¤±§∏±§¨µ¯¼¬±ª° ¦¨«¤±¬¶° q Μετηοδ : ׫¬µ·¼2·º²©¨ °¤¯¨¤³²∞2§¨©¬2
¦¬¨±¦·°¬¦¨ º µ¨¨ µ¤±§²°¬½¨ §¬±·²©²∏µªµ²∏³¶}«¬ª«§²¶¨ °× ªµ²∏³ktxs °ª#®ªp t#§ptl o ²¯º §²¶¨ °× ªµ²∏³kux °ª#®ªpt#§ptl o¤·²µ2
√¤¶·¤·¬± ³²¶¬·¬√¨¦²±·µ²¯ ªµ²∏³kx °ª#®ªp t#§ptl ¤±§°²§¨¯ªµ²∏³q··«¨ ±¨§²©·«¨ ·¨±·«º¨¨ ®²©·µ¨¤·° ±¨·o¤¯¯ °¬¦¨ º µ¨¨ ®¬¯¯ §¨q׫¨ ¶¨µ∏°
¯¨ √¨¯¶²©·²·¤¯ ¦«²¯ ¶¨·¨µ²¯ k×≤l o·µ¬ª¯¼¦¨µ¬§¨ k×l o«¬ª«2§¨ ±¶¬·¼ ¬¯³²³µ²·¨¬±2¦«²¯ ¶¨·¨µ²¯ k⁄2≤l º µ¨¨ ° ¤¨¶∏µ¨§¥¼ ±¨½¼°¨§¼±¤°¬¦¶° ·¨«²§q
¬ª«·°¬¦µ²¶¦²³¼ º µ¨¨ ¤§²³·¨§·²¤¶¶¨¶¶·«¨ §¨ªµ¨¨²©¤·«¨µ²¶¦¯ µ¨²·¬¦³¯¤´ ∏¨ ²©¤²µ·¬¦º¤¯¯ ¤±§¬°¤ª¨ ¤±¤¯¼¶¬¶º¤¶³¨µ©²µ° §¨ º¬·«¦²°³∏·¨µq
׫¨ ¬¨³µ¨¶¶¬²±¶²©≤2t ¤±§∂ ≤2t º µ¨¨ ¶·∏§¬¨§¥¼ ≥
≤ ¬°∏±²«¬¶·²¦«¨ °¬¶·µ¼qΡεσυλτ : ± ¦²°³¤µ¬¶²± º¬·«·«¨ °²§¨¯ªµ²∏³oktl°×
µ¨§∏¦¨§·«¨ ¯¨ √¨¯¶²©¶¨µ∏° ×≤ ¤±§×¶¬ª±¬©¬¦¤±·¯¼ k Π s qstl o¥∏·¨¯¨ √¤·¨§⁄¯ √¨¨¯ ²¥√¬²∏¶¯¼ k Π s qstl qkul°×¬±¦µ¨¤¶¨§·«¨ ¯¨ √2
¨¯¶²©¶¨µ∏° ¤±§·«¨ ¤±·¬2²¬¬§¤·¬²± ¦¤³¤¦¬·¬¨¶¶¬ª±¬©¬¦¤±·¯¼ k Π s qsx ¤±§ Π s qstl o¥∏·µ¨§∏¦¨§·«¨ ¯¨ √¨¯¶²©¶¨µ∏° ⁄ °¤µ®¨ §¯¼
k Π s qstl qkvl°× µ¨§∏¦¨§¤¯¶²·«¨ ¬¨·¨±·²©¤·«¨µ²¶¦¯ µ¨²·¬¦³¯¤´ ∏¨ ²©¤²µ·¤¤µ¨¤¶º µ¨¨ k Π s qsxl qkwl°× §¨µ¨ª∏¯¤·¨§·«¨ ¬¨³µ¨¶2
¶¬²±¶²©≤2t ¤±§∂ ≤2t¬±¤²µ·¬¦º¤¯¯qΧονχλυσιον : °× ¦²∏¯§¬±«¬¥¬··«¨ ²¦¦∏µµ¨±¦¨ ¤±§§¨√¨¯²³° ±¨·²©¤·«¨µ²¶¦¯ µ¨²·¬¦¯ ¶¨¬²±¶¥¼·«¨
µ¨ª∏¯¤·¬±ª ¬¯³¬§ ° ·¨¤¥²¯¬¶° ¤±§¤±·¬2²¬¬§¤·¬²± ¤±§§¨µ¨ª∏¯¤·¬±ª·«¨ ²© ¬¨³µ¨¶¶¬²±¤²©≤2t ¤±§ ∂ ≤2t ¬± ²³∞2r2 °¬¦¨ ¬± ¤²µ·¬¦º¤¯¯q
[ Κεψ ωορδσ] ¤·«¨µ²¶¦¯ µ¨²¶¬¶~³²¯¼ª²±¬°∏¯·¬©¯²µ¬·²·¤¯ ª¼¦²¶¬§¨¶k°×l ~≤2t ~ ∂ ≤2t ~ ³²∞ ª¨ ±¨ 2§¨©¬¦¬¨±·°¬¦¨
≈责任编辑 古云侠
5中国中药杂志6近况简介
5中国中药杂志6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o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o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0 !/中国学术
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0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0来源期刊 o并且被5中国学术期刊文摘6收录 ∀在国际上 o被美国国立医学图书
馆 ∞⁄∞及5化学文摘6k≤l !5生物学文摘6k
l !5国际药学文摘6k°l !5分析文摘6kl等收录 ∀
本刊自 ussx年起由月刊改为半月刊 o每期页码为 {s页 o定价 tu元 ∀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发布的 ussv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5中国中药杂志6总被引频次为 t
ytv ~影响因子为 s qwzz ~他引总引比 s q|s ~基金和资助论文比例 s qv| ∀
5中国中药杂志6连续第 z年获得中国科协择优支持基础性 !高科技学术期刊经费资助 ∀
5中国中药杂志6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
#xwxt#
第 vs卷第 t|期
ussx年 ts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s o¶¶∏¨ t|
¦·²¥¨µous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