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研究报告#
地黄病毒病在不同品种中的症状表现
温学森t o赵华英t o李先恩u o马小军u o杨世林u o郑俊华v
kt q山东大学 药学院 o济南 uxsstu ~
u q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药用植物研究所 o北京 tsss|w ~
v q北京大学 药学院 o北京 tsss{vl
地黄是一种大宗常用中药材 o具有多种药理活
性 o年需要量在 t xss万公斤以上 ∀自古以来 o地黄
即以栽培品入药≈t ∀近年来我们在研究地黄种质
资源的过程中 o发现不同品种均表现出病毒病症状 o
并且症状表现不一 ∀目前已在地黄中发现 w类不同
的病毒 o病毒病是危害地黄的主要病害之一 o其造成
地黄品种退化 o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u ∀
为了正确评价和利用地黄的种质资源 o深入研
究地黄病毒病对地黄品质的影响 o我们对不同品种
进行了系统观察 o现报道如下 ∀
1 材料和方法
于 t||z年至 usst年 o分别于不同时期到河南 !
山东 !山西 !安徽和北京等各产区收集地黄栽培样
本 o在药用植物研究所种质园扩大繁殖 o鉴定和区分
不同品种 ∀然后在完全相同的栽培和管理条件下 o
定时观察和记录各样本的生长发育情况 o记录病毒
病症状和变化情况 ∀
2 结果
2 q1 地黄病毒病的症状
2 q1 q1 褪绿及黄化 不同品种的感病植株几乎均
有黄化症状 ∀其发生在叶片的叶肉部分 o表现为叶
肉不同程度的褪绿变黄 o叶脉部分通常仍保持绿色 o
黄化部分和绿色部分无严格而明显的界限 ∀
褪绿症状在春夏之交表现明显 o一般在春季形
成的展开叶片上多见 o边缘较轻 o而主脉两侧和叶片
基部比较严重 ∀重症者 o几乎整个叶片变黄 o如/土
城0 ∀
2 q1 q2 花叶 花叶症状多发生于早春和初夏的幼
叶上 ∀表现为叶片黄色和绿色部分区别分明 ∀黄
≈收稿日期 usst2s|2ts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kv||vsuusl
≈通讯作者 电话 }ksxvtlu|wuss{ ∞2°¤¬¯}¬¶º ±¨ uyv q±¨ ·
色部分呈半透明状 o明显较薄 ~绿色部分边缘清晰 o
通常占整个幼叶的一少部分 o零星分布在叶脉之间 o
通常称为/绿岛0 ∀在发病严重的植株中表现明显 ∀
故也称地黄病毒病为/花叶病0≈v ∀
2 q1 q3 畸形 叶片畸形是一种普遍的症状 ∀褪绿
及黄化叶片 o多向腹面突出 o边缘多少向背面弯曲 ∀
初夏发育的幼叶 o常较狭窄 o皱缩或向一侧扭曲 o不
能正常伸展 ∀叶片变形 o如叶基部由缓慢下延变为
骤缩下延 ~边缘锯齿增大 o有的呈浅裂状 o或两侧严
重不对称等 ∀从而使整株矮缩 ∀
在部分野生类型中 o有的花冠严重畸形 ∀花冠
筒扭曲 o不能伸展开放 o或开放后畸形 o有的仅花柱
和花药伸出 ∀这一现象在地黄中为首次发现 ∀栽培
品种中尚未见明显的花冠畸形 ∀
2 q1 q4 泡状背突 主要发生在开展的叶片上 o通常
是位于侧脉之间的叶肉向背面凹陷 o腹面绿色或深
绿色 o直径 s qx ∗ u qs ¦° o深约 s qu ∗ t qs ¦° ~背面观
呈泡状 o有光泽 ∀多单独存在 o也有相连者 ∀泡状背
突为我们新发现的一种病毒症状 o多分布在/ 小黑
英0等品种的成熟叶片上 ∀
2 q1 q5 黄斑 地黄叶片上局部出现的明显黄色斑
块 o呈不规则圆形或多角形 o叶片厚度变化不明显 ∀
直径一般不超过 s qx ¦° o分散在叶片上 o但也见更
大者 o或数个相连 ∀具黄斑的叶片 o一般叶片形状接
近正常 ∀早春和秋天均可形成 ∀因此有地黄/黄斑
病0之称≈w ∀
2 q1 q6 块根细小粗糙 地下症状比较明确的是块
茎不能正常膨大 o笼头变长 o产量严重下降 ∀另外病
毒病严重者 o块根表面明显粗糙 ∀河南产区称为/土
锈病0≈x ∀
2 q2 串皮根与病毒病的关系
地黄的部分品种具有形成串皮根的习性 ∀串皮
#xuu#
第 uz卷第 v期
ussu年 v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z o²qv
¤µ¦«qoussu
根是一种在浅层土壤中近于水平穿行的不定根 ∀一
旦露出地面 o或在除草等农事活动中切伤 o即可形成
新的植株 ∀到秋季 o畦间布满地黄小植株 o其与正常
植株争夺生存空间 o严重影响种植产量 ∀通过 u年
的系统观察 o发现串皮根的形成与病毒病无关 ∀有
的品种病毒病症状十分严重 o但无串皮根形成 o如
/七顶葵0等 ∀在能形成串皮根的品种中 o串皮根的
多少与病毒病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o还有待于研
究 ∀
2 q3 病毒病症状的表现规律
经过两年的系统观察 o发现地黄的病毒病症状
主要发生于幼苗期 o即春季和夏初比较严重 ∀夏初
各种症状表现比较集中 o夏末以后 o随着新生叶片的
出现 o老叶片逐渐衰退枯萎 o感病症状变的不明显 ∀
亦即地黄病毒病在夏季高温季节呈现一定的 / 隐
症0 o这与以往的报道相一致≈w ∀
不同的症状具有一定的表现时限 ∀通常 o春天
的黄斑和花叶比较严重 ~暮春至初夏黄化 !花叶 !畸
形等表现突出 ~夏季至秋季 o泡状背突易见 o春季形
成的黄斑 o这一时期依然明显 ~秋末收获时 o膨大不
良和表面粗糙的块根即可明显展现 ∀
所观察的材料均经 t株或少数长势相近的植株
无性繁殖而来 o但经过 u ∗ v年的栽培 o病毒病的症
状相差很大 o反映了病毒与地黄之间互作的复杂性 ∀
栽培上 o通常于 z月份在田间选择病症较轻的植株
进行倒栽留种 o对病毒病的防治效果较好≈t ∀这与
地黄病毒病症状的表现时期是一致的 o这一时期选
择的优良植株 o可能体内病毒浓度较低或对病毒产
生了抗性 ∀因此 o产区药农总结的夏季 / 倒栽留种
法0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
2 q4 不同品种的病毒病症状
经观察发现 o地黄不同品种的病毒病症状差异
明显 o如表 t ∀从表 t可见 o褪绿和畸形症状分布较
广 o不同品种间感病程度相差明显 ∀不同症状在不
同品种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品种特异性 o如泡状背
突主要存在于/小黑英0中 o其他品种中较少或不存
在 ~/千层叶0在幼苗期黄斑症状严重 o但夏初以后 o
基本上看不到黄斑 o生长旺盛 ∀ /土城0的黄化症状
严重 o部分植株矮缩 o甚至死亡 o经济产量很低 o许多
植株无膨大的块根 ∀因此 o仅依病毒病的症状即可
初步区分部分品种 ∀
表 t 不同品种地黄的病毒病症状
品种tl 感病性 褪绿或黄化 花叶 泡状背突 黄斑 畸形
北京 t号 n n n ul n n n n n n n n n n
{x p x n n n n n n n n n n n
红薯王 n n n n n n n n n n n
金状元 n n n n n n n n n n
小黑英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千层叶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七顶葵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邢疙瘩 n n n n n n n n n n n
土城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t n n n n n n n n n n
x n n n n n n n
{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注 }tl由于文献对品种的记载过于简单 o多数品种无法对号入座 o现用名称为收集名 o与文献记载有一定区别 ul/ n 0的数目代表严重程度
经栽培观察发现 o所收集的样本多数有其他品
种混杂 o生长期间不同品种的叶片相互交叉 o但病毒
病的症状却有稳定区别 ∀经过 u ∗ v年的同地栽培 o
病毒病的症状在不同品种之间仍然区别明显 o品种
之间的这些症状差异是在完全相同的栽培和管理条
件下观察到的 o未加任何隔离防护措施 ∀通常情况
下 o叶片之间的相互摩擦可以传播病毒 o而田间操作
和多种昆虫也可传播病毒 ∀因此我们认为不同品种
的症状与寄主本身的基因型有关 ∀不同品种对不同
病毒的感病和抗病力可能有别 ∀这为品种的评价和
育种亲本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
3 小结
地黄病毒病是一种系统性感染疾病 o可随地黄
的无性繁殖过程持续传播 ∀病毒在地黄机体中大量
#yuu#
第 uz卷第 v期
ussu年 v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z o²qv
¤µ¦«qoussu
增殖 o严重影响了地黄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 o使其叶
片的功能期显著缩短 o田间常见因症状严重而早衰
的叶片 ∀因此地黄病毒病是造成地黄产量和质量下
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通过系统观察 o发现地黄
感染病毒病后 o表现有褪绿 !黄化 !花叶 !畸形 !黄斑 !
泡状背突和块根细长粗糙等不同症状 ~不同时期症
状有一定变化 o在不同的品种之间 o表现不一 ~串皮
根的形成 o与病毒感染无关 o可能属于品种的固有特
性 ∀
目前 o这些症状与病原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 ∀
如果能搞清病毒与病症的关系 o明确感染地黄的主
要病毒 o将对地黄病毒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参考文献
≈t 温学森 o李允尧 o陈沪宁 q地黄栽培研究进展 q中药材 ousss ouv
kzl }wuz q
≈u 温学森 o李先恩 o杨世林 q地黄病毒病及其亟待解决的问题 q中
草药 ousst ovukzl }yyu q
≈v 余方平 o杨 立 q地黄花叶病的初步研究 q植物病理学报 ot||w o
uwkwl }vts q
≈w 俞永信 q地黄叶部的病害及其防治 q中药通报 ot|{t oykul }u q
≈x 田 波 q关于河南地黄上分离到的一种病毒 q微生物学报 ot|yu o
{kwl }wt{ q
≈责任编辑 王康正
湘西地区几种淫羊藿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石进校 o欧阳蒲月 o陈 军
k湖南吉首大学 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o湖南 吉首 wtysssl
中药淫羊藿是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 o5中国药
典6usss年版收载作为补肾壮阳 o强筋骨 o祛风湿药
物 ∀用于治疗阳痿遗精 !筋骨痿软 !风湿痹痛 !麻木
拘挛 !更年期高血压症 ∀现代药理研究报道颇多 o是
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和开发前景的一个类群≈t ∗ v o黄
酮类化合物为其主要成分 ∀湘西地区淫羊藿资源很
丰富 o但没有系统的研究≈w ox ∀我们对本地区几种
淫羊藿植物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比较研究 o以发掘最
具开发利用价值的淫羊藿资源 ∀
1 试验方法
1 q1 材料与仪器 样品均于 w月 t{ ∗ uu日采自
湘西自治州各县市盛花期或初果期的新鲜材料 o经
我校谷中村副教授鉴定得种名 o老叶为前一年生叶 o
新叶为当年生功能叶 ∀采用 2ttss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计k北京瑞利l测定 o≥
uuss2z超声器 o淫羊
藿甙对照品购至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o提取用
甲醇为分析纯 ∀
1 q2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吸取淫羊藿标准品溶
液ks qt °ª#°p tl s qx ot qs ot qx ou qs ou qx °o甲醇
定容至 ts °o以 s qstx °ª#°p t的标准液用 ∂2
≈收稿日期 usst2s|2t|
≈资助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经费资助kst≤vszl
≈通讯作者 电话 }kszwvl{xywwty ∞2°¤¬¯}¬¶«¬¨§∏ uyv q±¨ ·
tts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全波长扫描 o测得最大吸
收波长在 uzs ±° ~用 uzs ±°光波测定所有标准液
的吸光度k Αl o以浓度k Χl与相应吸收度值进行回
归分析 o计算机自动回归方程为 Α ws .sussw Χn
s .stx|ss , ρ t qsssk线性范围 s qssx ∗ s qsux °ª#
°p tl ∀
1 q3 样品液的制备 从植株上分别取老叶 !新叶 !
根茎 o洗净 o于 ys ε 烘箱中干燥 uw «至恒重 o粉碎 o
精密称取过 ys目筛粉末 s q¯ ªo置 xs °具塞容瓶
中 o加入甲醇是容至 xs °o静置于阴暗处 uw «o超
声波提取 t «o过滤 o将滤液稀释 ts倍进行测定 ∀
1 q4 样品分析 将样品液于 uzs ±°处测定吸收
度k Αl o以甲醇酮浓度 Χk°ª# °p tl o计算出各种
淫羊藿不同部位的总酮百分含量为 xs h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测定 o计算出各种淫羊藿各部位总黄酮含
量百分比 o结果见表 t ∀
从表中可以确定湘西淫羊藿总黄酮含量有以下
几个特点 ∀一是不同产地的箭叶淫羊淫总黄酮含量
花垣 永顺 吉首 龙山 ~二是不同种类的总黄酮
含量箭叶淫羊藿 光叶淫羊藿 偏斜淫羊藿 待定
种淫羊藿 四川淫羊藿 ~三是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
根 新叶 老叶 ∀永顺 !花垣的箭叶淫羊藿 o永顺的
#zuu#
第 uz卷第 v期
ussu年 v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z o²qv
¤µ¦«qous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