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对中药二次研究开发(R&D)的认识与思考



全 文 :#专论#
对中药二次研究开发k• i⁄l的认识与思考
于智敏t 3 o王燕平t o王永炎u
kt1 中国中医研究院 基础理论研究所 o北京 tsszss ~
u1 中国中医研究院 o北京 tsszssl
≈收稿日期  ussx2sw2t{
≈基金项目  科技部基础性工作 / 常用有毒中药中毒谱0项目
kusst⁄∞…vsszyl
≈通讯作者  3 于智敏 oר¯ }kstslywstwwtt2uyvw o∞2°¤¬¯}¼∏½«¬2
¤¯¬¼¨ ƒ ¶²«∏1¦²°
• i⁄是科技活动的基础和核心 o其概念的原始内涵包含
有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内容 o是经济建设从根本上
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轨道的重要举措 o在科技创新中起着关
键的作用 ∀中药 • i⁄建设 o是实现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的
一项长期历史任务 o同时也是中医药从理念创新 !研究开发
到商业化 !产业化的一个完整过程 ∀今拟对中药二次 • i⁄
谈谈有关的认识与思考 ∀
1 什么是中药的二次 • i⁄
• i⁄是英文 • ¶¨¨¤µ¦«k研究l和 ⁄¨ √¨¯²³° ±¨·k发展l的缩
写 o是指为了增加知识的总量 o包括有关人类 !文化和社会的
知识 o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新的应用所进行的系统的 !创
造性的工作≈t  o简称为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
• i⁄分为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试验发展三类 ∀基础研
究是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
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工作 o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
用或使用为目的 ∀应用研究是为了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
造性研究 o它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 ∀试验发
展是利用从科学研究或实际经验获得的现有知识 o为生产新
的材料 !产品和装置 o建立新的工艺 !系统和服务 o以及对已
生产和已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改进 o而进行的系统性
工作≈t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试验发展三者密不可分 ∀中
药二次 • i⁄虽属于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类别 o但需要基础
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o通过 • i⁄建设 o实现中药产
品的技术创新 ∀
基于以上认识 o作者对中药 • i⁄定义如下 }以确有疗效
的中药复方或单味资源药物为研究对象 o以市场为导向 o以
中医药理论指导为基础 o以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手段 o对中
药产品内涵及表征进行技术改造 !技术升级 o以获得更为安
全有效 !质量稳定 !使用方便 !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创新
产品的中药 ∀
2 中药研发现状
• i⁄的基本准则要求 • i⁄活动要有明显的新颖成分 o
是为了解决科学或技术上的不确定问题 o这些问题的答案对
那些熟悉有关领域的所有通用知识和技术的人员来说也并
非显而易见≈t  ∀
以此标准衡量 o目前我国进行的中药研发 o存在起步较
早 o但起点较低 o发展缓慢等诸多问题 ∀具体表现为低水平
重复现象严重 o一个病种有多种功能主治类似 !处方相近 !制
剂水平不高的品种 ~功能主治不明确 o分不清对证还是对病 o
疗效不确切 ~临床各科分布不合理 o不能满足中医内 !外 !妇 !
儿 !骨伤 !眼科 !五官科的临床需要 ~中药新制剂使用尚不广
泛 o传统制剂k丸 !散 !膏 !丹 !酒 !露l仍然占主导地位 ~剂型
少 o单剂量服用量大 ∀因此 o急需进行二次 • i⁄o以研究技术
含量高的创新药物 ∀
相反 o一些较早进行二次 • i⁄的企业 o大都取得较好的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代表性的有复方丹参滴丸 !藿香正气
软胶囊 !乌鸡白凤和六味地黄丸等 ∀这些产品由于应用了新
的制剂工艺 o采用了新的中药剂型 o改变了传统剂型口感不
佳的缺点 o体现中药制剂小而黑 !黑而圆 !黑而漂亮的外部特
征 o同时具备应用了现代制药制剂工艺而取得成功 ∀
从国际上看 o有不少企业在对中药进行二次 • i⁄∀国内
市场上热销的德国和法国的银杏叶制剂 !日本的救心丹 o以
及川贝枇杷膏 !保心安油 !驱风油 !红花油等 o都是中药的二
次 • i⁄的/衍生物0 ∀其处方主要来自我国古代名医名方名
药 o原料的 zx h左右由我国输入 o在国外二次 • i⁄加工后又
返销我国 o赢得高额利润 ∀这些产品主要是在研发的思路和
方法上完全遵循了现代药物的要求和规律 o融进了现代的科
学技术和理论 ∀
发展中国家印度近年开始重视 • i⁄建设 o目前制药工
业产值以每年超过 ts h 的速度增长 o药品外销增速高达
uz h ∀ussv年销售额达 xs亿美元 ~出口外销 vt亿美元 ∀麦
肯锡公司预测 }印度 usts年销售额将达 uxs亿美元 o年利润
xs亿美元 ∀其成功经验是重视基础研究 o加大药物 • i⁄经
费投入 ~以仿制药物的 • i⁄起步 o打下扎实基础 ~利用低廉
价格 o拓展国际市场 ~完成原始积累 o挺进高端创新领域≈u  ∀
美国从 us世纪 {s ∗ |s年代即开始引入组合化学代替天然提
取物文库的随机筛选模式 o近年又采用组合文库的高通量筛
#|swt#
第 vs卷第 t{期
ussx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s oŒ¶¶∏¨ t{
≥¨ ³·¨°¥¨µoussx
选k‹×≥l研究模式 o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结果k∞• ‘≥×i≠’˜‘Š
公司 1 全球生物技术报告 1ussv ∗ ussw1uz1l ∀目前 • i⁄开
始采用天然产物化学和组合方法结合的研究模式 o向生物效
应加和 !中医七情和合 !减毒增效的方剂配伍理论方法靠拢 ∀
3 中药二次 • i⁄能实现经济发展 !技术创新
一个国家的原始创新 o只能起源于这个国家的 • i⁄活
动 ∀ • i⁄贯穿于创新过程的始终 o是提供思想和方法的知识
库 o它同创新有密切联系 o同时又是实现技术跨越的重要支
撑 ∀ • i⁄是/源0 o创新是/流0 ∀ /源远0才能/流长0≈v  ∀研究
表明 }由 • i⁄部门开发出来的高技术含量产品 o经过快速扩
散和技术外溢 o改变企业的产品结构 o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 o
促进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 o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w  ∀要
实现中药产业的持续增长 o同样必须重视 • i⁄活动 ∀
科学2技术2经济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o取得最大
经济效益的关键是要将科技 !劳动 !资本等要素进行最优组
合 o而资源的合理配置 o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
通过 • i⁄能有效实现这种最优组合 ∀中药二次 • i⁄通过资
源整合 !技术升级 !技术改造 o能增加产品科技含量 o挖掘疗
效潜力 o使其针对性强 o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o质量标准安全稳
定可靠 o药效机制清楚 o制剂工艺科学 o剂型合理 o通过技术
创新 o充分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特色 o满足患者需求 o促进经济
发展 ∀
4 中药二次 • i⁄的思路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o根据中药特点 o利用现代科学的
新方法 !新技术 o选择有代表性 !防治疾病有优势疗效的中药
品种作为研究对象 o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 o开
发出切合中国国情 o体现中药特色 o科技含量高的大品种 o以
增强其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 ≠ 从单味药或单方入手 }
我国的药用资源丰富 ∀ 5中国中药资源志6收载中药 tuy|w
种 o这是 • i⁄中药的宝贵资源 ∀  从名医名方入手 }中国方
书 o浩如烟海 o其中蕴含着无尽的宝藏 ∀宋代的5太平惠民和
剂局方6 !5太平圣惠方6 !5圣济总录6 o明代的5普剂方6 o现代
的5方剂学大辞典6 !5中国民间单验方6收载方剂都超过万
个 o这是 • i⁄的宝贵财富 ∀ ≈从当代医家临床经验入手 }选
择中医治疗有优势 o疗效确切的病种 o对当代医家临床经验
进行 • i⁄∀ …制剂工艺 !剂型的改革与质量标准的提高 }应
用国际上先进设备改进工艺 !剂型 o提高质量控制标准 ∀
5 中药二次 • i⁄的方法
511 方证相应的研究方法 方剂配伍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
成果表明 o方剂整体综合调节作用的核心是方证的对应 ∀方
证对应准确 o则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显著 ∀如果方证不对
应 o则临床疗效很难体现 ∀因此可考虑从寻找方证之间的最
佳契合点入手进行开发 ∀
512 七情和合 o减毒增效研究 七情和合是中药药性理论 !
方剂配伍理论的重要内容 ∀通过相须 !相使配伍实现药物之
间的增效作用 ~通过相畏 !相杀配伍实现减毒作用 ∀七情和
合 o减毒增效使得方剂成为有制之师 o君 !臣 !佐 !使的配伍关
系得以体现 o临床疗效自然提高 ∀
513 中药的拆方研究 中医复方治病 o少则 t ∗ u味 o多则几
十味 o都按君 !臣 !佐 !使组方 ∀通过拆方研究 o从药理 !药化 !
药效等角度确定有效部位和组分 o开发新中药 ∀如 o当归芦
荟丸由 tt味中药组成 o拆方发现 o方中的青黛对慢性白血病
有治疗作用 o有效成分是靛玉红 o疗效高 o用量小 o显效快 o副
作用小 o疗效优于原方 ∀
514 生物效应加和研究方法 多种效应的加和是目前药物
研究的热点 ∀如目前上市的黄金搭档 !ut金维他 !雅克 ∂|是
多种营养物质加和的典范 ~有学者研究发现 o多种菊科植物
配伍到一起 o具有较强的广谱抗病毒作用 o这就是根据药物
生物效应加和的研究方法进行的 o中药二次 • i⁄也可以借
鉴这种研究方法 ∀
515 借鉴仿制药物/ ° 2¨·²²0的开发 / ° 2¨·²²0是国际上发现
新类型药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o主要是通过对原型化学结构在
专利保护范围以外加以改造 o合成类似化台物进行筛选 o以
得到疗效更好 !毒副作用更小的新药 ∀中药再次 • i⁄可以
借鉴这种方法模式 ∀
6 结语
我国的 • i⁄活动主要集中在试验发展阶段 o• i⁄活动
规模不大 o质量较低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 o缺乏核心技术
和有竞争力的技术 o这些不足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 ∀ • i⁄能
促进经济增长 o无论发达国家 o还是发展中国家 o都非常重视
• i⁄建设 ∀国际上开发一个新药大约需要 v ∗ ts亿美元 o耗
时 { ∗ ts年 o从 u sss ∗ ts sss个化合物中选出一个新药 o投
入临床 o往往得不到应有的结果 ∀
与此相比 o中药新药开发相对容易 o中药的二次 • i⁄相
对比较成熟 o这可能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研制创新中药的捷
径之一 ∀通过中药二次 • i⁄o能使中国医药企业实现从优秀
到卓越 o保持基业常青 ∀
≈参考文献 
≈t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k’∞≤⁄l1 弗拉斯卡蒂丛书#研究与发展
k• i⁄l调查手册 1 北京 }新华出版社 ousss1 us ouy1
≈u  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 1 ussw北京生物工程和
新医药产业发展报告 1北京 }科学出版社 oussw1 yu1
≈v  方 新 1 论科技政策与科技指标 o中国科学技术指标学术研
讨会论文集kussvl1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oussw1|1
≈w  施建军 1 江苏省 • i⁄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1 见 }
中国科技指标学术论文集 1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oussw1
uuy1
≈责任编辑 方文贤 
#stwt#
第 vs卷第 t{期
ussx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s oŒ¶¶∏¨ t{
≥¨ ³·¨°¥¨µous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