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F型中药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



全 文 :划药液抗菌作用的程度 ~从图 v可以得出生晒参的
Œ≤ 为 s qs|zs ª#°p t o红参的为 s qs{zt ª#°p t o
从而可以定量地刻划中药抑菌作用的大小 ~从表 t
中 Œ值以及图w可以得出生晒参的半抑制率为
s qswzw ª#°p t o红参为 s qsvvu ª#°p t o半抑制率
的大小反映了中药抑菌作用的差别 ∀生晒参和红参
的 κ值 oŒ和 Œ≤xs的综合比较分析说明 }人参加工成
生晒参和红参以后 o其药效确实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o
生晒参在浓度很低时就表现出很强的抑菌作用 o而
红参的抑菌作用相对较弱 ∀药效的强弱从一个侧面
反映了药性的差异 o说明中医临床上区别应用二药
是有一定道理的 ~同时提示 o微量量热法也是一种有
用的体外药物筛选方法 o在新药研究开发中将具有
较大的应用价值≈z  ∀
≈参考文献 
≈t  高晓山 q中药药性论 q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ot||u qtz| q
≈u  肖培根 o肖小河 qut世纪与中药现代化 q中国中药杂志 ousss o
uxkul }yz q
≈v  „±°¬± פ± o…² ÷∏ o≥∏´¬∏ ‹¤±ª o¨·¤¯ q ׫¨ µ°²¦«¨ °¬¦¤¯ ≥·∏§¼
²± ·«¨ Šµ²º·«  ·¨¤¥²¯¬¶° ²© ‹∏°¤± °µ²°¼¨¯²¦¼·¬¦ ¨∏®¨ °¬¤
‹2ys¦¨¯¯¶Œ±«¬¥¬·¨§¥¼ • ¤·¨µ2≥²¯∏¥¯¨  ·¨¤¯ ²¯³²µ³«¼µ¬±¶ q ׫¨ µ2
°²¦«¬°¬¦¤ „¦·¤ ot||| okvvvl }|| q
≈w  • ¤§¶²Œ q ¬¦µ²¦¤¯²µ¬° ·¨µ¬¦× ¦¨«±¬´∏¨ ©²µ≤«¤µ¤¦·¨µ¬½¤·¬²± ²©¬√2
¬±ª ≤¨¯ ∏¯¯¤µ≥¼¶·¨°¶ q • ¬¯¯ ·«¨ µ¨ ¥¨ ¤±¼ Œ°³²µ·¤±·°µ¤¦·¬¦¤¯ „³³¯¬2
¦¤·¬²± ‚ ׫¨ µ°²¦«¬° „¦·¤ot||x okuy|2uzsl }vvz q
≈x  ÷¬¨ ≤«¤±ª¯¬o פ±ª ‹∏²®∏¤±o ≥²±ª «¤∏«∏¤o¨·¤¯ q ¬¦µ²¦¤¯²µ¬2
° ·¨µ¬¦ ≥·∏§¼ ²© …¤¦·¨µ¬¤¯ Šµ²º·«q ׫¨ µ°²¦«¬° „¦·¤ot|{{ o
ktuvl }vv q
≈y  冯 英 o刘 义 o屈松生 o等 q ∆2氨基葡萄糖 ≥¦«¬©©碱及金属配
合物的抗菌活性 q物理化学学报 ot||y otuk{l }zxy q
≈z  余惠 o肖小河 o刘塔斯 o等 q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
k¶l ¶ q人参和西洋参药性的微量量热学比较 q中草药 o
usst ovuktsl }|ts q
≈责任编辑 古云霞 
× ƒ 型中药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
方晓阳 o梅 军 o朱 江
k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o安徽 合肥 uvssuyl
在中药信息中有一类具有相对独立内涵和排他
作用的词组型短小数据 o如性味 !归经 !毒性 !化学成
分等等 o它们对标识中药特性与探讨中药治疗疾病
原理非常重要 ∀另外这类数据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
特性 o就是可以用 ×µ∏¨ 或者 ƒ¤¯¶¨ 进行标定 ∀能否
用这类数据建成一个运算速度更加快捷 !统计结果
更为准确 !数据分析更有意义的新型中药数据库呢 ‚
实践证明是可以的 ∀
1 中药信息的/ 量子化0
中药信息大致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一类是具有
相对独立内涵和排他作用的词组型短小数据 o如性
味 !归经 !毒性 !化学成分等等 ∀这类数据不仅与中
药治疗疾病的本源有关 o而且大多数可以利用计算
机进行量化处理 ∀另一类是由多个汉字组合而成的
≈收稿日期  usst2s|2ts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k®¼uytul
≈通讯作者  电话 }ksxxtlvysv|ux
大文本复杂数据 o如药理 !临床 !各家论述等 ∀这类
数据虽然与发掘中药深层信息有关 o但大部分内容
如果不经过特殊处理是不适宜用计算机进行量化处
理的 ∀为了使上述两类数据尤其是大文本复杂数据
适宜于计算机处理 o我们在中药数据库设计中引入
了中药信息的/ 量子化0概念 ∀
所谓中药信息的/ 量子化0是指通过合理的解析
将原有的中药繁缛信息细化成由若干汉字组成的不
可再行细分的 !具有相对独立内涵和排他作用的最
小信息单位 ∀这种最小信息单位我们称之为 / 量
子0 ∀如中药的 / 毒性0通过量子化后 o被解析成无
毒 !小毒 !有毒 !大毒 !剧毒 x个量子 ∀ / 归经0被解析
成肝 !心 !脾 !肺 !肾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心包 !
手太阴 !手少阴 !手厥阴 !手阳明 !手少阳 !手太阳 !足
太阴 !足厥阴 !足少阴 !足阳明 !足少阳 !足太阳共 uv
个量子 ∀通过中药原始数据的/ 量子化0处理 o不仅
可使原来内涵庞杂的中药信息被解析成若干个具有
#y|v#
第 uz卷第 x期
ussu年 x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z o‘²qx
¤¼ qoussu
独立概念的/ 量子0信息 o而且为实现下一步/ 量子0
信息的 ×µ∏¨ 与 ƒ¤¯¶¨ 标定奠定了基础 ∀
2 量子信息的 × ƒ 标定
众所周知 o要想提高数据库的运算速度 o最好的
方法是直接对数字代码进行计算 ∀为使本系统中原
来由中文组成的信息能转换成便于计算机检索归
类 !统计分析的数字信息 o我们在中药信息 / 量子
化0≈t 的基础上 o借鉴计算机 s2t 信息科学思想 o对
量子化后的信息用 ×µ∏¨ 与 ƒ¤¯¶¨ 进行标定 o使原来
的汉字型数据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可以量化处理的
数字型数据 ∀原有量子化信息经过 ×µ∏¨ 与 ƒ¤¯¶¨ 标
定后 o对应于确定的数据格式 o在具体指标上只有
×µ∏¨ 或者 ƒ¤¯¶¨ 值 o从而保证了数据库中的所有信
息的数据结构的标准化与一致性 o用这种数据形式
建成的数据库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检索速度 o而且有
助于统计数据的量化和扫描 o为实现使用布尔型数
据方式处理所有的变量字段提供了保证 ∀
3 × ƒ 型中药数据库统计分析模块的特点
中药信息经过 / 量子化0与 / × ƒ 化0处理之后 o
首先 o原先繁缛的中文信息变成了简洁的数字信息 o
库中所在的中药信息在统一的数据格式中实现了分
割 o且每一条中药信息只有两个值 ) ) ) / s0或者/ t0 ∀
由于数据简洁 o因此不仅扫描速度加快 o而且有利形
成有价值的统计数据 ∀其次 o繁缛的中文信息变成
了简洁的数字信息后 o数据更加标准化 o对数据的提
取不仅可使用于数据内容 o而且可以使用于数据结
构中的变量名称 ∀即该统计模块不仅适用于某种药
物分布频数的计量数据的统计 o而且可用于中药的
四气五味 !有毒无毒等参数数据的统计 ∀再次 o这种
/ 量子化0与/ × ƒ 化0后的数据模式 o可以实现快速 !
双向的检索方式 ∀这一方面由于数据类型是布尔
型 o因此不需要单独设立分词字典 o也减少了系统资
源占用 o使数据信息更加简单明了 o检索速度更加高
速有效 ∀另一方面由于数据结构事先进行了标准
化 o因此检索操作既可以定位在数据内容上 o也可以
定位在数据结构上 o从而可以实现双向检索 ) ) ) 正
向检索和反向检索 ∀所谓的正向检索是根据检索目
标对数据库进行扫描 o查找出符合要求的数据元组
进行操作 o比如统计功能就是一种正向检索 ∀反向
检索是根据数值变量反求结果的一种检索方式 o如
在扫描一种药物时 o只要根据需要对那些数据值为
×µ∏¨ 或 ƒ¤¯¶¨ 的变量名称进行提取 o同样可以形成
有效的反馈视图 ∀
4 × ƒ 型中药数据库的初步应用
我们以江苏新医学院编著的5中药大辞典6≈u 
为蓝本 o建成含有 x zyx种中药信息的 × ƒ 型中药数
据库 o利用其检索和统计功能对所输入的 x zyx 种
中药数据进行了初步统计 ∀以性味 !毒性 !归经 v项
中药资料为例 o样本类型分为 {种 o其中包括性味或
毒性或归经 v种 o性味 n 毒性 !毒性 n归经 !性味 n
归经 v种 o性味 n毒性 n归经 t种 o没有提供这 v项
指标中任 t种数据的 t种 ∀其中前 z种作为分析对
象 o属于有效样本 o各类型样本集合之间互不相容 ∀
统计结果见表 t ∀
表 t x zyx种中药信息统计结果
样本类型 出现频数 有效频率r h 出现频率r h
仅性味 u vsz xt1uz{ ws1stz
仅毒性 u| s1ywx s1xsv
仅归经 vv s1zvv s1xzu
性味 n毒性 t tuw uw1|{v t|1w|z
性味 n归经 yzw tw1|{t tt1y|t
毒性 n归经 t s1suu s1stz
性味 n毒性 n归经 vvt z1vxz x1zwu
有效样本汇总tl w w|| tss z{1sws
没有提供资料 t uyy ut1|ys
总计 x zyx tss
注 }有效样本指5中药大辞典6中给出了明确论述的中药样本 o没
有提供相关资料或者论述不确定的除外
从表 t可见 o根据5中药大辞典6记述 o性味 !毒
性 !归经的有效分析样本共有 w w||种药物 o占全部
x zyx种药物的 z{1sw h ∀其中性味指标的资料最
全面 o一共有 uvsz n ttuw n yzw n vvt € w wvy 种中
药 o占有效样本总量的 |{1y h o占全部样本总量的
zy1|x h ∀
利用中药数据库 o我们还对性味 !毒性 !归经的
数据资料进行了统计整理 o其中性味 v| 项 o毒性 x
项 o归经 uv项 o一共 yz项指标 o具体结果见表 u ∀
从表 u结果来看 o中药的五味k具体分类不止五
味l指标中 o具有辛 !甘 !苦味k包括微辛 !微甘 !微苦l
的药物最多 o均在 t sss种以上 o共 w |xz条纪录 o占
y wy|条五味k包括兼味l纪录的 zy1yv h ∀酸 !咸 !
涩 !淡味k包括微酸 !微咸 !微涩 !微淡l药物其次 o均
在 uss ∗ xss 种 o共 t wwz 条纪录 o占全部五味纪录
的 uu1vz h ∀辣 !麻 !香k包括微辣 !微麻 !微香l腥 !
臭气味药最少 o均在 tss种以上 o共占 t h ∀由于 x
zyx种中药中有酸辛甘苦咸五味记录的共 x ytv条 o
#z|v#
第 uz卷第 x期
ussu年 x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z o‘²qx
¤¼ qoussu
占 {y1zz h o因此古人用/ 五味0标定中药味的特征 o
并对中药的味进行归纳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在四
气指标纪录中 o平性药最多 o占 wv|z条四气总量纪
录的 vs1sw h ∀温 !寒 !凉药所占数量虽比平性药
少 o但彼此间数量差别不大 ∀在毒性纪录中 o无毒的
纪录有 |vs条 o占明确标明有毒无毒药品的 t xvs
表 u 对中药性味 !毒性 !归经的统计情况
项目 频数 项目 频数 项目 频数 项目 频数
微酸 uw 酸 vux 微涩 wx 涩 wxs
微辛 |y 辛 t uv| 微淡 s 淡 u|y
微甘 {s 甘 t x{| 微辣 t 辣 tv
微苦 vsw 苦 t yw| 微麻 x 麻 vt
微咸 ty 咸 u|t 微香 s 香 ts
腥 v 臭气 u 温 t tuy
微寒 ts{ 寒 {yz 小温 w
大寒 ty 微凉 y 大温 v 微热 u
凉 zwu 冷 ts 小热 s 热 zs
平 t vut 微温 tt{ 大热 v 气清 t
无毒 |vs 小毒 uus 有毒 vws 大毒 vu
剧毒 {
肝 wwu 心 usv 手阳明 ws 手厥阴 tx
脾 vyu 肺 vwv 手少阳 x 手少阴 uz
肾 uxw 胆 vt 手太阳 tv 足太阴 wx
小肠 w{ 胃 uys 足阳明 xt 足厥阴 y|
大肠 ttv 膀胱 x{ 足少阳 x 足少阴 ut
心包 w 手太阴 yz 足太阳 |
条纪录的 ys1z{ h o具有毒性的 yss条 o占 v|1uu h ∀
由于在5中药大辞典6中很多药物没有明确注明无
毒 !有毒 o而被排除在有效统计之外 o因此实际上无
毒药物的比例应该还要大些 ∀在 u w{x条归经纪录
中 o最多的肝经 o共 wwu 条 o占 tz1z| h ∀最少的是
心包经 o只有 w 条 o占 s1ty h ∀归五脏的记录均在
uss种以上 o一共 t ysw条 o占 yw1xx h ∀
5 结语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中药相关信息及内在规律进
行研究 o应视为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将/ 量子化0与 / × ƒ 化0概念引入中药数据库建设 o
虽然不失为一种数据库设计的新方法 o但是同时也
带来中药信息损失率增加的缺陷 ∀为了克服这一缺
陷 o我们的方法是将 ׃ 型中药数据库与中药全文
检索数据库并联使用互补短长 ∀我们相信 o随着科
学技术的进步与中药研究方法的创新 o计算机在中
药研究领域中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今后 o进一
步的工作是建立中药全文检索数据库 o并在数据处
理中引入多元统计分析 !模糊数学等数学手段 o引入
≥„≥ o≥°≥≥等统计分析软件 o以加快中药现代化的
进展 ∀
≈参考文献 
≈t  方晓阳 q中药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q中草药 ousst ovuk|l }
{ys q
≈u  江苏新医学院 q中药大辞典 q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ot|{x q
≈责任编辑 古云霞 
5新编中药志6简介
5新编中药志6第 t ∗ v卷出版了 o第 w卷也将于年末面世 ∀这是一部全面介绍我国中药资源与现代研究的/ 志0类工具书 ∀
本书由我国著名药用植物学与中药学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主编 o由一批将自己一生全部献给医药事业的新中国第一
代药学专家共同编篡 ∀
本书共 w卷 o本次出版的三卷是系统全面介绍植物性中药 ∀第一卷收载根与根茎类常用中药 txz种 ~第二卷收载种子 !果
实 !花类常用中药 txs种 ~第三卷收载全草 !叶 !皮 !藤木 !树脂 !藻菌及其他常用中药 txt 种 ~第四卷收载植物药与动物药 zt
种 ∀每卷后编有药材与原植物的中文名称与拉丁学名索引 o第四卷后还编有全书的多种专项索引 ∀
本书中收载的品种大体上与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6kusss 年版l一部相仿 ∀对每个品种均就其历史 !原植物 !采制 !药材
及产销 !化学成分 !药材鉴定 !性味及功效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作了全面介绍 o并附了参考文献 ∀对于5中国药典6中未收载
的常用中药或地区习惯用药 !同名异物 !异名同物 !个别地区误用的品种和伪品等 o也依据其重要性与常用程度 o分别对其植
物形态 !药材鉴别特点 !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作用等予以适当介绍 ∀
为适应中药质量评价和现代化 !国际化的需要 o本书重点加强了化学成分与中药成分的定性鉴定 o中药特征性成分或有
效成分的定量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对一些重要的常用中药 o加强了药材的宏观与微观鉴别的内容 ~参考文献大多追踪至 usst
年 ∀
本书科学地反映了当今中药研究的最新成果 o是中药研究 !教学 !生产 !经营 !检验和管理等方面专业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
本书定价 }第一卷 uss元 ~第二卷 tzs元 ~第三卷 t|s元 ~全国各地新华书店有售 ∀欲购书者可与5中国中药杂志6社联系
购买 ∀地址 }北京东直门内北新仓 t{号 o邮编 tsszss ~联系人 }程志铭 张尚云 ∀请从邮局汇款 o购者另加 ts h邮寄挂号费 ∀
#{|v#
第 uz卷第 x期
ussu年 x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z o‘²qx
¤¼ qous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