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the superfine commin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药超微粉碎之浅析



全 文 :#综述#
中药超微粉碎之浅析
舒朝晖 3 o刘根凡 o马孟骅 o徐 瑛 o胡义飞
k华中科技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o湖北 武汉 wvsszwl
≈摘要  介绍了中药超微粉碎相关名称与概念以及中药超微粉碎的特点 o阐述了超微粉碎技术在单味中药 !
复方中药的应用研究进展 o概述了常用超微粉碎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o对中药超微粉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o并指
出了今后研究工作中应解决的问题 ∀
≈关键词  中药 ~超微粉碎 ~粉碎设备 ~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  • u{v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wls|2s{uv2sx
超微粉碎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非常迅速的一项新
技术 o超细粉体是其最终产品 o它具有一般颗粒所不具有的
一些特殊的理化性质 o如良好的溶解性 !分散性 !吸附性 !化
学反应活性等≈t  ∀作为一门跨学科 !跨行业的高新技术 o超
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药行业中的应用虽然起步较晚 o但已显
露出特有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o这一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必将推动中药的现代化 ∀
1 中药超微粉碎相关概念及讨论
关于中药的超微粉碎 o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 o给出
了不同的名称与概念 o如中药超微颗粒 !单味中药超微饮
片≈u  !中药超细粉体≈v 等 ∀由于植物药 !动物药的有效成分
主要分布于细胞内与细胞间质 o且以细胞内为主 o因此有人
将打破中药材细胞为目的的粉碎称为中药的 / 细胞级微粉
碎0 o采用细胞级微粉碎方法所获得的中药微粉称为/细胞级
中药微粉0 o类似地 o以细胞级中药微粉为基础制出的中药称
为/细胞级微粉中药0 o简称/微粉中药0 ∀有人将粒径大于 t
Λ°的粉体称为/微粉0 o粒径小于 t Λ°的细粉称 / 超微粉0 ∀
实际上 o从中药的粒径而言 o当前研究方兴未艾的微米 !纳米
中药亦属于中药超微制剂 ∀陆付耳等≈w 认为 o/ 微米中药制
剂0属细胞级微粉制剂是采用现代高科技与传统炮制技术和
制剂技术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剂型 o一般认为其粒径应在 t ∗
zx Λ° o该粒径范围内的中药能保持传统中药固有药效学物
质基础 ∀ /微米中药0包括微米中药材 !中药微米提取物 !微
米中药制剂 o它使中药材细胞破壁率提高达 |s h 以上 ∀所
谓/纳米中药0 o则是指应用纳米技术制造的 !粒径小于 tss
±°的中药有效成分 !有效部位 !原药 !复方制剂 o是通过纳米
≈收稿日期  ussv2tu2us
≈基金项目  国家技术创新基金资助项目ksu…Ž2styl
≈通讯作者  3舒朝晖 oר¯ }ksuzl{zxxyv|v oƒ¤¬}ksuzl{zxwszuw o
∞2°¤¬¯}¶«∏½«¤²«∏¬t ƒ ¶¬±¤q¦²°
化后的一种中药粉体≈x  ∀根据上述观点 o有些研究工作者又
将超微粉体分为微米级k  t Λ°l !亚微米级ks qt ∗ t Λ°l和
纳米级kt ∗ tss ±°l o将超微粉体技术分为微米技术 !亚微米
技术和纳米技术 ∀
从当前的研究进展来看 o虽然有关中药超微粉碎的名称
较多 o相关概念与内涵也不尽相同 o但大多数都认为中药的
超微粉碎是指中药的细胞级微粉碎 o其中心粒径在 zx Λ°以
下 ∀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 o对中药超微粉碎的定义或概
念必将更加科学 !准确 ∀
2 中药超微粉碎的特点
2 q1 细胞破壁率高 o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和吸收
普通粉碎的药材粉末 o细胞破壁率低 o当药物进入体内
后 o药粉的粉粒吸水膨胀 o有效成分通过扩散不断地从细胞
壁和细胞膜释放出来 ∀扩散需要细胞内外具有浓度差 o当细
胞内外浓度差很小或平衡时 o有效成分的释放速度将非常缓
慢甚至停止 o位于内部细胞中的有效成分有时还来不及释放
就被排出体外 o因而常常达不到有效的治疗浓度 ∀
经过超微粉碎后的中药 o细胞破壁率高 o有效成分在没
进入机体前就暴露出来 o进入体内后 o可溶性成分迅速溶解 o
即使溶解度低的成分也因超微粉具有较大的附着力而紧紧
粘附在胃肠内壁的黏膜上 o使在胃肠道停留时间延长 o吸收
更充分 o吸收量也会增加 ∀由于细胞壁大部分在粉碎时被破
坏 o有效成分则不需通过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释放过程 ∀这样
从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释放量上超微粉碎远优于普通粉碎 ∀
矿物药经超微粉碎也可达微米 o进而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疗
效的提高 ∀
2 q2 增加药物吸收率 o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药物粒子的大小及粉体的结构是影响药物吸收的重要
因素 ∀中药经超微处理后 o粒度更加细微均匀 o比表面积增
加 o孔隙率增大 ∀药物能更好地分散 !溶解在胃肠液里 o且与
胃肠粘膜的接触面积增大 o更易被胃肠道吸收 o从而提高其
#vu{#
第 u|卷第 |期
ussw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 qu| oŒ¶¶∏¨ |
≥¨ ³·¨°¥¨µoussw
生物利用度 ∀
2 q3 减少剂量 o节省原料 o提高效率 o降低成本
由于不存在未破壁药材提取时有效成分从细胞内到溶
媒中的浓度梯度差或造成较低提取率的浓度平衡 o因此可提
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一般认为 o药材经微粉化后 o用小于
原处方的药量即可获得原处方疗效或效果更好 ∀根据药材
性质和粉碎度的不同 o一般可节省药材 vs h ∗ zs h ≈y  o这样
既减少剂量 !节省原料 o又降低了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 o中
药经超微粉碎后 o一般不再进行煎煮 !浸提等处理 o因而可减
少有效成分的损耗 o提高药材利用率 o提高生产效率 o降低生
产成本 ∀
2 q4 有利于复方中药粉碎中各有效成分的均匀化 o提高药
物的作用效果
中药大部分是复方 o复方由各药材组成 o细胞破壁后 o细
胞内的水分及油分迁出 o使微粒子表面呈现出半湿润状态 o
粒子和粒子之间形成半稳定的粒子团k或称之为微颗粒l o每
一个粒子团都包含相同比例的中药成分 ∀该粒子团的物理
结构随组分中各成分的 ‹…值k亲水 !亲油平衡值l !延展
性 !可破碎性 !含水k油l率 !吸水k油l性 !比重等不同组合和
不同的相互作用而不同≈z  ∀这种结构会使中药材各有效成
分均匀化 o使各种成分均匀地被人体吸收 o增强药物的作用
效果 ∀
2 q5 超微粉碎可在不同温度下进行 o有利于保留生物活性
成分 o适用范围广
超微粉碎可根据不同药材的需要 o在不同的温度下进
行 o可最大限度地保留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 o从而提高
药效 o适用于含糖含油类 !含芳香性挥发性成分中药材的加
工与生产 ∀对质地致密的动物贝壳类 !骨类药材和矿物类药
物更具有优越性 o对纤维状 !高韧性 !高硬度或具有一定含水
率的物料均适应 ∀既可用于干法粉碎 o也可用于湿法粉碎 o
因此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
2 q6 粉末分布均匀 o服用口感好 o易于成型 o便于应用
超微粉均匀细腻 o用于临床口服口感好 o可改善片剂表
面的均匀性和崩解性 o可制成速溶性颗粒 ∀通过超微粉碎制
得的粉末不添加任何辅料即可直接制粒 ∀因药材中的纤维
已达到超细 o使其具有药用辅料中成型剂的作用 o因而易于
成型 ∀同时纤维具有一定的吸收膨胀性 o而超细纤维的膨胀
质点多 o到胃中崩解速度快 ∀药物崩解后 o因细度极细及均
质情况 o在以原有的成分比例进入小肠后 o在吸附于肠壁的
同时 o各组分会以均匀配比被人体吸收 ∀
2 q7 污染小 o产品卫生质量高 o符合药品生产的 Š°要求
超微粉碎一般是在全封闭无粉尘系统中进行的 o可有效
地避免外界污染 o改善工作环境 o使产品微生物含量及灰尘
得到有效的控制 o符合药品生产的 Š°要求 ∀
3 超微粉碎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3 q1 单味中药的超微粉碎
目前中药的超微粉碎以单味中药的粉碎研究较多 o结果
表明超微粉碎技术能够增加中药的溶出率和生物利用度 !减
少中药的用量 !保留中药的挥发性活性成分 !增强药理作用
以及提高比表面积 !改善颗粒的均匀性等 ∀
蔡光先等≈{ 经试验研究后认为 o人参 !红参 !西洋参 !三
七等含人参皂苷类药材经超微粉碎后人参皂苷的浸出量明
显优于其传统饮片 ∀李晓明等≈| 通过实验证明 o在相同提取
时间的条件下 o水煎煮决明子药材 o其大黄酚的提取率只有
z qy h o而经不同条件超微粉碎后的各组决明子制剂中大黄
酚的提取率分别提高到 y| qz h oxz qt h ovu qw h ~决明子微粉
经 {s ε 水浸泡 x °¬±o浸泡液中总大黄酚含量与药材水煎煮
|s °¬±所得煎煮液中的总大黄酚含量相当 ∀不同粉碎度三
七体外溶出试验结果表明 }三七粉碎度不同 o其体外溶出度
亦不一样 o其溶出度大小顺序依次为微粉 细粉 粗粉 颗
粒 o故以三七微粉入药较为适宜≈ts  ∀对山茱萸≈tt 和红参≈tu 
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处理的溶出速率进行比较后的结果也
表明超微粉碎技术能明显提高植物药材的提取率 ∀宋丽丽
等≈tv 对蒲公英超微粉碎制剂研究后发现 o其超细粉体薄层
色谱有明显改变 o其中代表性成分咖啡酸可在甲醇及水中快
速溶出 o说明该类成分已呈释放状态 o极易溶出 o由此可简化
提取过程 ~同时也说明 o经超微粉碎后的中药材 o其细胞内各
类成分的存在方式发生改变 o用常规方法不能提取的成分 o
经细胞破壁后可释放出来 ∀郭学东≈tw 对不同加工方法生产
的珍珠粉进行了比较研究 o认为超细珍珠粉用于临床可提高
生物利用度 o有利于人体吸收 ∀陈新元等≈tx 的研究结果表
明 o超微粉碎对厚朴 !金银花 !藁本 !苍术 w种中药材的挥发
油成分影响不大 o即超微粉碎技术也适合于含挥发性成分中
药的加工 ∀
吕文海等≈ty 通过动物实验 o比较水蛭不同制剂对药效
学的影响 ∀结果表明 o供试品药效由强到弱依次为制水蛭超
微散 !生水蛭超微散 !生水蛭散 !生水蛭水煎剂 !对照组 o水蛭
经超微粉碎后可明显改善气味 !口感 o提高疗效 ∀第三军医
大学通过对超微粉碎后的中华鳖甲进行研究后发现 }鳖甲超
微细粉能提高小鼠溶血素抗体积数水平及小鼠巨噬细胞吞
噬功能 o具有免疫调节作用≈tz  o同时还能增加大鼠的骨密
度≈t{  ∀金万勤等≈t| 的实验证明 o苍术 !黄柏等经超微粉碎
后 o粉末颗粒大小均匀 o球性度及均质度明显改善 o松密度及
比表面积显著提高 o植物细胞破壁率高 ∀
3 q2 中药复方的超微粉碎
中药复方的超微粉碎主要是就其有效成分的溶出量 !制
剂稳定性以及是否提高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 ∀
葛付存等≈us 对当归散超微粉碎后水溶性组分的溶出特
性进行了考察研究 o结果发现超微当归散在相同冷浸条件下
水溶出物 !还原糖 !总氮及阿魏酸含量均高于传统当归散 o超
微散冷浸 us °¬±后上述 w组分的含量比传统散冷浸 ws °¬±
的含量还要高 o说明超微粉碎有利于提高当归散水溶性组分
#wu{#
第 u|卷第 |期
ussw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 qu| oŒ¶¶∏¨ |
≥¨ ³·¨°¥¨µoussw
的溶出速度和溶出量 ∀王爱武等≈ut 也用实验证明了超微粉
碎可明显增加当归散中黄芩苷的溶出量 ∀方芸等≈uu 对逐瘀
扶正胶囊药材粉末的不同细度用转蓝法测定各自的溶出度 o
结果表明通过 |号筛k筛孔内径平均值为 zx Λ° ? w qt Λ°l的
胶囊药粉是最佳粉碎细度 ∀蔡光先等≈uv 通过银翘解毒汤超
微饮片与传统饮片的对比实验 o证明银翘解毒汤超微饮片的
水溶性浸出物得率 !总挥发油量及绿原酸 !连翘苷含量均不
同程度高于传统饮片 o说明银翘解毒汤超微饮片可以代替传
统饮片 o且节省药材 ∀金万勤等≈uw 对不同粒径二妙丸的体
外溶出度进行了考察 o结果表明超细粉二妙丸的溶出速率明
显快于普通粉 o且随着丸剂自身粒径的降低 o体外溶出速率
逐渐增加 ∀黄芳等≈ux 的实验结果也表明 o经超细粉碎技术
处理的二妙丸在体内吸收 !分布明显优于普通二妙丸 o消除
也较普通二妙丸快 ∀郭琪等≈uy 对糖泰胶囊复方中粗 !细粉
菝葜皂苷元含量进行了对比研究 o结果表明 o细胞级粉碎后
的复方制剂中菝契皂苷元的含量较高 ∀苏瑞强等≈uz 通过实
验证明 o超微粉碎技术能提高愈风宁心片的溶出度 o普通粉
碎技术获得的样品各批次间溶出度的差异很大 o超微粉碎技
术获得的样品各批次间溶出度的差异很小 o稳定易控 o更符
合中医处方用药的要求 o有利于中药制剂走向国际市场 ∀
杜晓敏等≈u{ 的研究表明 o相同剂量下 o用超微粉碎技术
制成的糖泰胶囊的作用强于用传统粉碎工艺制成的糖泰胶
囊 o前者小剂量组与后者大剂量组对正常小鼠的血糖降低作
用几乎相同 ∀不同方法生产的附桂地黄丸药效学比较结果
表明 o在相同剂量时 o超微粉碎生产的附桂地黄丸药效作用
更加明显≈u|  ∀杜晓敏等≈u{ 采用超微粉碎技术与传统粉碎技
术加工原生药材 o再以相同制剂工艺制成外用药诚年月泰 „
与诚年月泰 …o二者在药效学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同
剂量时 o诚年月泰 „ 镇痛及改善微循环作用均强于诚年月
泰 …o而小剂量的诚年月泰 „与大剂量的诚年月泰 …的药效
作用相当接近 ∀可见 o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制成的诚年月泰 „
制剂与传统粉碎工艺制成的诚年月泰 …比较 o有明显提高疗
效的作用 ∀
4 中药超微粉碎的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根据破坏物料分子间内聚力的方式不同 o目前的中药超
微粉碎设备主要有机械粉碎机 !振动磨 !气流粉碎机等 ∀
4 q1 机械粉碎机
机械粉碎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改变粉碎介质 !增加搅拌
振动装置 !改变机器的结构或运动形式 !安装分级器等方面 o
使外加力联合 !充分 !强大地作用于待处理物料 o以达到很好
的粉碎效果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开发的 Š型高速搅拌研磨机 o通过搅拌臂带动介质球
和物料 o使之发生摩擦 !撞击 !剪切 o从而使物料超细化 ∀一
般物料可粉碎到 §|s  u Λ° o§xs达 s qt ∗ t Λ° o部分材料可细
化至纳米级 o并可使颗粒类球型化 ∀新研制开发的 Œ≤ 研磨
剪切超细粉碎机是利用多个高速公转和自转的环状粉碎媒
体 o获得强大的离心力场 o使原料受到强大的压缩力 !剪切力
及研磨力 o将原料粒子 /研碎0 ∀产品粉末粒径可至 u Λ°以
下≈vs  ∀
4 q2 振动磨
振动磨是利用高速振动使介质产生振动冲击及介质回
转 o使粉料得到正向撞击的同时又得到剪切力的作用 o高速 !
高能量进行粉碎 ∀其特点是介质填充率高k一般为 ys h ∗
{s h l o单位时间内的作用次数高k冲击次数为普通球磨机的
w ∗ x倍l o因而其效率比普通球磨机高 ts ∗ us倍 o而能耗比
其低数倍 ∀由于采用了冷却设备 o可实现常温或低温粉碎 o
对含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同样适用 ∀振动磨产品的平均粒
径可达 u ∗ v Λ°以下 ∀当前德国 !日本对动植物药的超微粉
碎均选用振动磨 o我国学者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济
南倍力粉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新型第三代振动磨 o
可使药材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理想的粉碎效果 ∀该公司与
山东省医药工业研究所联合 o成功地对数百种中药进行了超
微粉碎 o并在 Β2环糊精包合及生药膏剂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
试≈z  ∀
4 q3 气流粉碎机
气流粉碎机又称流能磨 o是一种利用高压气流使被粉碎
的物料粒子相互激烈碰撞冲击 !摩擦以及利用气流对物料的
直接剪切作用达到粉碎效果的设备≈vt  ∀气流粉碎产品细度
可达 u ∗ ws Λ° o粒度分布范围窄 ∀由于气体在喷嘴处膨胀可
降温 o粉碎过程没有伴生热量 o所以粉碎温升低 ∀这一特性
对于低熔点和热敏性物质的超微粉碎特别重要 ∀利用风动
技术优势研制的 Š±ƒ 型超音速气流超细粉碎分级系统 o采
用 „∂ „原理 o集国际上先进的多喷管技术 !流化床技术及
卧式分级系统于一体 o具有良好的自动分级功能 o产品粒度
细而且分布均匀≈vs  ∀气流粉碎能耗大 o一般认为要高出其
他粉碎方法数倍≈vu  ∀同时由于粉碎作业时存在相对高速气
流 o易将药物的挥发性成分带走 o造成药效损失 o因此不宜处
理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物质 ∀
5 中药超微粉碎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实践表明 o将超微粉碎技术引入中药领域 o给中药剂型
改革和中药现代化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 o既丰富了传统炮
制的内容 o又为中药的生产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活力 o成为中
药行业新的生长点 o其应用前景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
5 q1 完善中药固体制剂工艺 o改善剂型品质 ∀中药丸 !散剂
在固体类制剂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o传统的加工技术使其药
物粒度多在 tux ∗ t{s Λ° o不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吸收 o一些
外用散剂甚至会产生局部刺激作用 ∀如采用超微粉碎技术 o
可使药物粒子达到 ts Λ° o甚至更小 o可明显增加内服制剂在
体内的溶解吸收程度 o并有可能用较小剂量达到或超过原方
的疗效 ∀外用散剂引入超微粉碎技术将增加药物的分散性 o
有利于涂布 !附着 o使有效成分更易于透皮吸收 o并可减少对
皮肤的刺激性 ∀在冲剂 !胶囊剂 !片剂 !膜剂等固体制剂中 o
#xu{#
第 u|卷第 |期
ussw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 qu| oŒ¶¶∏¨ |
≥¨ ³·¨°¥¨µoussw
根据处方性质 o在制备工艺的某些环节引入超微粉碎技术 o
亦有可能在溶解度 !崩解度 !吸收率 !附着力及生物利用度方
面改善其品质 ∀
5 q2 丰富和完善中药炮制技术 ∀使药物质酥易碎 !便于有
效成分的吸收 !提高药效是中药炮制的目的之一 ∀超微粉碎
技术的应用 o使适宜研末冲服的药物达到最适粒度 o更好地
发挥药效并节省药材 o从而大大丰富和完善中药炮制技术 ∀
5 q3 开发中药新剂型 ∀对于鹿茸 !珍珠 !海马 !冬虫夏草等
珍贵中药材 o均可通过超细化直接制成中药口服散剂 !胶囊
剂 !微囊等 o而且还可研究将某些中药材微粉化后直接与基
质相混而制备透皮吸收制剂 ∀
5 q4 提高中药保健品 !化妆品的品质 ∀将某些药食兼用及
一些贵重的保健滋补中药加工成超细微粉 o既可减少资源浪
费 !增加吸收 !改善口感 o亦可作为添加剂加入饮料 !面包 !饼
干等食品制成各种保健食品 ∀将具有消除色斑 !痤疮 !滋养
皮肤等功效的中药或提取物进行超微粉碎 o与其他原料调配
成各种疗效型化妆品 o有可能提高其疗效及品质 ∀
6 中药超微粉碎存在的问题
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生产中已显露出特有的优势 o并会
获得更大的发展 ∀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o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6 q1 加强基础研究 o确定具体产品的最佳粒径
药物粒度减小时 o溶解度与溶解速度不会无限增大 o在
一定程度下 o随着比表面积的增加 o表面能的因素会显露出
来 o并且过细的粒子表面会更易吸附空气和带有电荷 o影响
其有效成分的吸收 o增加存放的难度 ∀另一方面 o中药微粉
化后 o有效成分和其他成分的溶出同时增加 o有可能产生新
的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 ∀因此要加强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
应用中的基础研究 o确定具体品种的最适粒度 o使其疗效达
到最佳的同时 o毒副作用最小 ∀目前华中科技大学正在从事
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
6 q2 必须根据药材性质和临床需要来选择中药的粉碎方法
从药材本身的性质来看有些适合超微粉碎 o有些则不适
合 ∀例如含淀粉 !黏液质较多的药材 o如果采用超微粉碎 o细
胞破壁率高 o这些无效成分也会因大量暴露而被释放出来 o
严重影响其他成分的释放并且可能阻碍有效成分的吸收 ∀
含芳香性 !挥发性成分的药材 o破壁率高有利于有效成分的
释放和吸收 o但在粉碎的同时 o挥发性物质的挥发损失也不
容忽视 o究竟超微粉碎适用于那些药材 o需要进行实验 o要通
过含量测定和药效学实验以及临床验证才能确定 o不可千篇
一律采用超微粉碎 ∀当前华中科技大学也在进行此方面的
研究工作 o根据药材的不同类型 o如含糖含油类 !纤维类 !淀
粉类 !矿物类等 o采用不同的粉碎方法 o研制相应的粉碎设
备 ∀
6 q3 加强临床研究工作
目前中药的超微粉碎主要限于动物实验或体外溶出度
试验等 o临床研究的报道较少 ∀中药微粉化后 o其毒副作用
可能发生改变 ~纳米技术还可能改变中药的物质结构 o使其
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发生变化 o是否含有原来的有效成分 !有
效成分及其含量的变化 !是否产生新的毒副作用等都有待于
实践的检验 ~中药超微粉碎后 o其临床配方剂量也可能发生
变化 ∀这都有待于中药临床的研究工作 o要加强超微粉碎技
术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 o要在临床基础和药效基础上进行研
究 ∀
6 q4 加强中药复方及其汤剂分煎 !合煎的研究工作
目前单味中药的超微粉碎研究较多 o复方中药研究较
少 ∀超微粉碎技术还不能完全代替中药汤剂煎煮 ∀超微粉
碎技术提高了药材中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 o解决了一些煎
煮的麻烦和有效成分在煎煮过程中受热分解及水解而被破
坏的问题 ∀但复方为主 o多成分入药 o发挥其综合作用是中
医用药的一大特色 ∀复方合煎汤液中既包含药物所含的固
有成分 o又包含合煎过程中原有成分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
化合物≈vv  ∀因此中医处方制成的汤剂并不是各味药或各成
分的简单组合 o临床上所发挥药效的可能是处方中原中药所
含成分 o也可能是在配伍煎煮过程中产生的新化合物 ∀如果
只用粉碎而不用煎煮 o那么这些新物质不可能发挥其特有的
疗效 ∀因此必须加强中药复方汤剂分煎 !合煎的研究工作 ∀
6 q5 进行超微制剂的安全性研究
由于微粉中药粒径很小 o是否会粘附在胃肠黏膜上 o影
响胃肠的蠕动 !黏膜吸收 !胃肠激素的分泌等 ‚中药细胞壁
破坏后 o细胞内的活性成分是否会发生化学变化而在肾 !肝 !
血液 !心血管 !神经系统等部位产生不良影响 ‚诸如此类的
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o因此有必要进行中药超微粉碎后
的安全性研究工作 ∀
6 q6 应加强中药超微粉碎相关产业的基础研究工作
中药材经过超微粉碎后 o还面临着粒径测量技术要求精
确 !简便 !快捷的挑战 ~中药材经超微粉碎后 o也给其后续工
序带来一定的困难 o如超微细粉经溶剂提取后 o液体 !固体难
于分离 ~若将超微中药粉体进一步加工成散剂 !胶囊 !片剂等
其他剂型时 o可能出现粉体流动性差 !分剂量不易准确 !粉体
吸湿性强等问题 ~如将超微中药粉体进行全粉末压片时 o还
有可能出现片剂硬度 !脆碎度不够 !崩解不合格 o甚至指标成
分溶出困难等 o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t  盖国胜 o徐 政 q超细粉碎过程中物料的理化特性变化及应
用 q粉体技术 ot||z ovkul }wt q
≈u  蔡光先 o杨永华 q中药饮片改革的新探索 ) ) ) 单味中药超微
速溶饮片 q湖南中医杂志 ousst otzkyl }xs q
≈v  张孝娟 o陈长洲 o崔景朝 q中药超细粉体及其在中药配方颗粒
中的应用 q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oussu owktl }wz q
≈w  陆付耳 o阮金兰 o余达经 o等 q试论微米中药 q世界科学技术#
中药现代化 ousst ovktl }tu q
≈x  董洪涛 q微米与中医药学 q辽宁中医杂志 ousst ou{ktul }ztx q
#yu{#
第 u|卷第 |期
ussw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 qu| oŒ¶¶∏¨ |
≥¨ ³·¨°¥¨µoussw
≈y  关天增 o雷敬卫 o郑艳丽 q浅谈超微粉碎 q中国中药杂志 o
ussu ouzkzl }w|| q
≈z  何 煜 o郭 琪 o杜晓敏 q中药细胞级微粉碎对体内吸收的影
响 q中成药 ot||| outkttl }yst q
≈{  蔡光先 o杨永华 o张水寒 q微粉化对人参类药材有效成分的影
响 q中国医药学报 ousst otykyl }uy q
≈|  李晓明 o王跃生 o闫 寒 o等 q超微粉碎决明子对其大黄酚溶出
量的影响 q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ousst ozkyl }y q
≈ts  刘产明 q不同粉碎度三七体外溶出试验 q中成药 ot||{ ous
kul }tz q
≈tt  郭学东 q山茱萸普通粉碎和微分化处理在溶出速率上的比
较 q首都医药 ousss ozk{l }wx q
≈tu  郭学东 q比较红参普通粉碎和微分化处理的溶出速率 q首都
医药 ousss ozk|l }wv q
≈tv  宋丽丽 o张启明 o王鸽子 q超微粉碎对蒲公英成分溶出特性的
影响 q时珍国医国药 ousst otukyl }w|u q
≈tw  郭学东 q珍珠粉不同加工方法粒径大小的比较 q首都医药 o
usst o{kul }xu q
≈tx  陈新元 o王实强 o刘亚雄 o等 q超微粉碎对厚朴金银花藁本苍
术中挥发油含量的影响 q湖南中医杂志 oussu ot{kvl }yz q
≈ty  吕文海 o邱福军 o王作明 q炮制与超微粉碎对水蛭药效影响的
初步实验研究 q中国中药杂志 ousst ouykwl }uwt q
≈tz  邹全明 q鳖甲超微细粉免疫调节功能试验研究 q食品科学 o
usss outkvl }ws q
≈t{  杨 q鳖甲超微细粉增加大鼠骨密度的研究 q食品科学 o
usst ouukvl }{y q
≈t|  金万勤 o黄 芳 o郭立玮 q苍术 !黄柏及二妙丸超细微粉的生
物药剂学的研究 ´ q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超细微粉的表
征 q中草药 ousst ovukwl }vsy q
≈us  葛付存 o王爱武 o段义焕 o等 q超微粉碎对当归散水溶性组分
溶出特性的研究 q山东中医杂志 oussv ouuktl }wu q
≈ut  王爱武 o耿 晖 o魏 巍 q酒制及超微粉碎对当归散中黄芩苷
溶出效果的影响 q山东中医杂志 ousst ouskwl }uvz q
≈uu  方 芸 q药材粉末细度对逐瘀扶正胶囊溶出度的影响 q中国
医院药学杂志 ot||x otxkwl }tzu q
≈uv  蔡光先 o杨永华 o陈燕军 o等 q银翘解毒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
片的化学对比研究 q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oussu o{kyl }x q
≈uw  袁红宇 o黄 芳 o郭立玮 o等 q苍术 !黄柏及二妙丸超细微粉的
生物药剂学的研究 µ q超细粉二妙丸的体外溶出度研究 q中
草药 oussu ovvk|l }z|s q
≈ux  黄 芳 o郭立玮 o袁红宇 o等 q超细粉体技术对二妙丸体内吸
收 !分布的影响 q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k自然科学版l oussu ot{
kwl }uty q
≈uy  郭 琪 o杜晓敏 o何 煜 q单方 !复方细胞级粉碎和普通粉碎质
量对比 q中成药 ousst ouvktl }zs q
≈uz  苏瑞强 o何 煜 o林 峰 o等 q超微粉碎技术提高愈风宁心片溶
出度的研究 q中成药 oussu ouwkvl }tyz q
≈u{  杜晓敏 o刘 璐 o何 煜 q原生药材超细微粉制剂的药效学研
究 q中草药 ot||| ovsk|l }y{s q
≈u|  杜晓敏 o郭 琪 o何 煜 q中成药传统制剂与超细微粉制剂的
药效学比较 q中成药 ousss ouukwl }vsz q
≈vs  郭学东 q中药饮片前景技术 ) ) ) 超微粉碎技术 q首都医药 o
usst o{ktl }xv q
≈vt  平其能 q现代药剂学 q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ot||{ qvyu q
≈vu  吴哲浩 q谈谈气流粉碎技术用于农药加工 q农药 ot|{z okul }v q
≈vv  原思通 o杜海燕 o夏 坤 q中药复方汤剂分煎合煎对溶出效果
的影响 q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ot||| oykzl }u| q
Στυδψ ον τηε συπερφινε χοµ µινυτιον οφ τραδιτιοναλ Χηινεσε µεδιχινε
≥‹˜ «¤²2«∏¬oŒ˜ Š¨ ±2©¤±o  „  ±¨ª2«∏¤o÷˜ ≠¬±ªo ‹˜ ≠¬2©¨¬
(Σχηοολ οφ Ενεργψ ανδ Ποωερ Ενγινεερινγ , Ηυαζηονγ Υνιϖερσιτψ οφ Σχιενχε ανδ Τεχηνολογψ, Ωυηαν wvsszw , Χηινα)
[ Αβστραχτ] ׫¬¶³¤³¨µ«¤¶¬±·µ²§∏¦¨§·«¨ ·¨µ°¶o¦²±¦¨³·¤±§¦«¤µ¤¦·¨µ¬¶·¬¦¶²©¶∏³¨µ©¬±¨ ¦²°°¬±∏·¬²± ²©·µ¤§¬·¬²±¤¯ ≤«¬±¨ ¶¨ ° §¨¬¦¬±¨ q
׫¨ ³µ²ªµ¨¶¶¬±·«¨ ¶·∏§¼ ²±·«¨ ¶∏³¨µ©¬±¨ ¦²°°¬±∏·¬²± ²©·«¨ ¶¬±ª¯¨§µ∏ª¤±§¦²°³²∏±§³µ¨¶¦µ¬³·¬²± º¤¶¤±¤¯¼½¨ §o¤±§º²µ®³µ¬±¦¬³¯ ¶¨²© 2¨
∏´¬³° ±¨·¶¬± ¦²°°²± ∏¶¨ ©²µ¶∏³¨µ©¬±¨ ¦²°°¬±∏·¬²± º µ¨¨ ²∏·¯¬±¨ §q ׫¨ ©∏·∏µ¨ ¤³³¯¬¦¤·¬²± ²©¶∏³¨µ©¬±¨ ¦²°°¬±∏·¬²± ·¨¦«±¬´∏¨ ¬±·µ¤§¬·¬²±¤¯
≤«¬±¨ ¶¨ ° §¨¬¦¬±¨ º¤¶©²µ¨¦¤¶·¨§¤±§·«¨ ³µ²¥¯ °¨¶·«¤·¶«²∏¯§¥¨ ¶²¯√ §¨§∏µ¬±ª·«¨ ©∏·∏µ¨ µ¨¶¨¤µ¦« º²µ® º µ¨¨ ¤¯¶² ³²¬±·¨§²∏·¬±·«¨ ³¤³¨µq
[ Κεψ ωορδσ] ·µ¤§¬·¬²±¤¯ ≤«¬±¨ ¶¨ ° §¨¬¦¬±¨ ~¶∏³¨µ©¬±¨ ¦²°°¬±∏·¬²±~¨´ ∏¬³° ±¨·©²µ¦²°°¬±∏·¬²±~©∏·∏µ¨ ¤³³¯¬¦¤·¬²±
≈责任编辑 袁桂京 
#zu{#
第 u|卷第 |期
ussw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 qu| oŒ¶¶∏¨ |
≥¨ ³·¨°¥¨µous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