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药滴丸剂的研究进展



全 文 :#综述#
中药滴丸剂的研究进展
郑 鑫 o邱晓莉 o秦少容 o李 欣
k重庆太极医药研究院 o重庆 wssstxl
≈中图分类号  • u{v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vlsw2su|u2sw
滴丸的研究始于 us世纪 xs年代 ot|xy年有用聚乙二醇
k°∞Šlwsss为基质 o以植物油为冷凝剂制备苯巴比妥钠滴丸
的报道 ot|x{ 年国内有人用滴制法制备了地锑钾滴丸≈t  o
t|y{年我国芸香油滴丸的试制成功揭开了中药滴丸的序
幕≈u  ∀近年来 o随着中药剂型的不断发展 o滴丸在中药剂型
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引人注目 o成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中药
新剂型 ∀中药滴丸剂系中药经过加工提取后 o与固体基质加
热熔融成溶液 !混悬液或乳浊液 o再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剂
中 o由于界面张力作用使液滴收缩并冷凝成固态而制成的制
剂 ∀由于滴丸载药量小 o因此 o中药要制备成滴丸必须要经
过精制 o富集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 o因而滴丸成分明确 o质量
易于控制 ∀
中药滴丸剂有以下几个特点 }≠ 在生产方面 o工艺设备
简单 o生产方便 o成本低 o易于控制质量 o而且有利于清洁卫
生及劳动保护等 ~ 在剂型方面 o能够将某些液体药物制成
固体滴丸 o也可通过选用肠溶性基质直接制成肠溶性滴丸
等 o同时某些难溶性药物通过制成滴丸可提高其生物利用
度 ~≈ 适用于中药急症制剂 o达到高效 !速效的目的 ~…适用
于耳 !鼻 !口腔等局部用药 o可具有长效作用 ~ 适用于缓释
制剂 o具有延效作用等 ∀
近年来在已上市和已批准临床研究的中药滴丸品种中 o
多数为心脑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和各种痛症等方面的用药 ∀
已上市的中药滴丸剂有 us多种 o已批准临床研究的中药滴
丸剂有十余种 ∀
1 滴丸剂的基质和冷凝剂
滴丸中除主药以外的其他辅料统称为基质 ∀而用于冷
却滴出的液滴 o使之冷凝成为固体药丸的液体 o则称为冷凝
剂 ∀
1 q1 种类
滴丸的基质和冷凝剂均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
常用的脂溶性有硬脂酸 !单硬脂酸甘油酯 !虫蜡 !蜂蜡 !石蜡 !
氢化油及植物油等 ~其相应的冷凝剂则为水 !乙醇或两者的
混合液等 ∀常用的水溶性基质有 °∞Š !硬脂酸钠 !甘油明胶 !
≈收稿日期  ussu2ts2us
水等 ~其相应的冷凝剂为脂溶性的二甲基硅油 !液体石蜡 !植
物油 !煤油以及它们的混合液等
1 q2 基质
1 q2 q1 聚乙二醇k°∞Šl 当 °∞Š的分子量大于 tsss时 o
呈固态 ~°∞Š wsss与 °∞Š ysss的熔点分别为 w{ ∗ xv ε 和
xx ∗ ys ε ~其本身无生理作用 o化学稳定性好 o易溶于水 o可
用以从中释放水溶性或油性药物 o对药物有助溶作用 o同时
还能吸附部分液体 o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类水溶性基质 ∀
°∞Š ysss是常用的水溶性固态基质 o因其熔点低 o极易与药
物熔融成固体分散体 o故适于药物的溶解 !熔融 !滴制和成
形 ∀ °∞Š ysss还可使整个工艺简化 o产品质量和药效得以
优化≈v  ∀有人用溶剂2熔融法制备吲哚美辛 °∞Š滴丸 o药物
溶解度比原药增大 t 倍多 o产品符合药典标准≈w  ∀魏玉平
等≈x 通过实验发现 }≠当复合基质k°∞Š wsss和 °∞Š ysssl
中二者的比例为 tΒt时 o其耐热性最差 o不利于药品运输和
储藏 ~对于含大量挥发油的中药提取物 o当用 °∞Š wsss作
基质时 o若滴丸硬度不够 !流动性差 !耐热性差时 o可用 °∞Š
ysss来替换部分 °∞Š wsss ~≈ 当采用 °∞Š ysss作基质时 o
若料液的黏度高 !滴制温度高 !滴丸的光泽度差 !易拖针状尾
时 o可用 °∞Š wsss来替换部分 °∞Š ysss ∀
1 q2 q2 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k≥2wsl 由聚乙二醇类基质酯
化而成 o是一种具表面活性的水溶性基质k熔点为 wy ∗ xt
ε l o≥2ws改变了聚乙二醇类本身不具有亲酯结构和表面活
性的性质 ∀ ≥2ws作为灰黄霉素 !甲磺丁脲与呋苯胺酸的固体
分散基质时 o由于熔融时易与药物形成溶液 o故能够改善难
溶性药物的溶解度 o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此外 o也有报道 ≥2
ws虽然能够改善某些在 °∞Š ysss中难溶药物的溶解度 o但
其引湿性教 °∞Š ysss强 o故成品应注意密封保存 ∀
1 q2 q3 聚醚k³²¯²¬¤° µ¨l 是乙烯氧化物和丙烯氧化物的
镶嵌聚合物 o平均分子量为 { vxs o是一种优良的非离子型表
面活性剂≈y  o具水溶性 o毒性很小 o价格较低 o能与许多药物
形成固溶体 ∀³²¯²¬¤° µ¨作为新型载体 o曾用于熔融法制备
保泰松固体分散体 o也有人用 ³²¯²¬¤° µ¨作基质制备了吡哌
酸聚醚滴丸≈z  ∀以 ³²¯²¬¤° µ¨作为基质的滴丸制备工艺较为
简单 o制备时的温度控制亦比 °∞Š基质简单 o不象以 °∞Š混
#u|u#
第 u{卷第 w期
ussv年 w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 o‘²qw
„³µqoussv
合物作为基质时须根据不同地区的温湿度条件进行调整 ∀
以 ³²¯²¬¤° µ¨作基质时制备的滴丸其药物的溶出及透皮
释放均比以 °∞Š作基质时慢 ~但家兔口服两种基质的滴丸 o
其药动学参数无显著差异≈z  ∀
1 q3 冷凝剂
在滴丸的冷凝剂中 o水溶性基质最为常用的冷凝剂是液
体石蜡 ∀但由于液体石蜡的表面张力较大 o加之其黏度较
小 o有些滴丸在液体石蜡中成形不好或不圆整 o特别是以 ≥2
ws及 ³²¯²¬¤° µ¨作为基质的滴丸在液体石蜡中成形不好≈z  ∀
有人使用二甲基硅油作为冷凝剂改进了苏冰滴丸的成形≈{  ∀
二甲基硅油是无色 !无臭 !无味的非极性液体 o不溶于水和乙
醇 o具脂溶性 ∀二甲基硅油表面张力小于液体石蜡 o比重为
s q|yx ∗ s q|zs o与药液的比重差小 o可减少黏滞力 o有利于滴
丸的成形 ~黏度较大 o可显著地改善滴丸的圆整度 ∀近年来 o
有的学者应用玉米油作为冷凝剂 o玉米油的表面张力近似于
二甲基硅油 o但其黏度较小 o故作为冷凝剂时常与二甲基硅
油合用≈|  ∀
马云淑等≈ts 通过实验发现液滴以液体石蜡冷却需用冰
浴降温 o且对混合物加水配比要求高 o滴丸成形较差 ~而仅以
二甲基硅油为冷凝剂时 o因其黏度 !比重较大 o液滴在其表面
与上层降落过缓不能收缩圆整 o故冷凝剂同时用液体石蜡
k在上层l和二甲基硅油k在下层l制备得到的滴丸效果较好 ∀
液体石蜡和二甲基硅油因比重和黏度的差异较大 o经多次同
时使用后仅接触面略有混合 ∀
1 q4 其他成分
在滴丸中加入其他成分 o如崩解剂或增k助l溶剂等 o有
助于增加药物与载体在熔融状态时的互溶度 o以提高药物的
溶出度 ∀
1 q4 q1 崩解剂 平其能等≈tt 在呱西替柳滴丸的制备过程
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k≤  ≤2‘¤l o目的是为了促进滴丸在
溶出介质中迅速分散 o增加与溶出介质的接触面积 ∀结果表
明 ≤  ≤2‘¤能增加滴丸的溶出度 ovs °¬±时溶出度成倍提
高 o并且随着 ≤  ≤2‘¤用量增加 o溶出度也增加 o≤  ≤2‘¤的
含量为 t{ h时 oys °¬±时溶出度已达 wt qx h ∀电镜观察表
明 ≤  ≤2‘¤的加入可阻止晶核生长 o进一步减小药物的结晶
k  x Λ°l o在溶出过程中亦可观察到 ≤  ≤2‘¤具有强力的崩
解作用 o使滴丸在溶出介质中迅速分散 o溶出表面积增加 o有
利于溶出度的改善 ∀
加入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k≤  ≥2‘¤l量为 us h时的布洛
芬滴丸的溶出速度最快 ots °¬±时溶出度就达 || qw h o大大
高于市售布洛芬片的 v{ q| h k Π s qstl ∀
1 q4 q2 增溶剂 加入少量聚山梨醇酯2{s可提高甲硝唑2
°∞Š滴丸≈tu 主药的溶出度 ∀
1 q4 q3 其他 林亚平等≈tv 在咽立爽滴丸的制备过程中加
入适量干草浸膏 o结果表明 o矫味剂的加入对丸重差异无明
显影响 o对圆整度似还有所提高 ∀加入适量水可使基质与提
取物能充分混匀 o稠度适当 o并能相对减少基质的用量 o增加
载药量≈tw  ∀
此外 o还可以适当添加丙二醇 !硬脂酸钠和淀粉等成分 o
用以改善性能 ∀
2 影响中药滴丸剂制备的因素及其质量控制
影响中药滴丸制备的因素很多 o配方 !基质与冷凝剂的
选择 !滴制温度与速度 !滴管口径等均可影响滴丸的丸重 !圆
整度和溶散时限等 ∀
2 q1 丸重的影响因素
2 q1 q1 滴管口径 在一定范围内管径大则滴制的丸也大 o
反之则小 ∀
2 q1 q2 基质形成溶液后的表面张力 温度影响表面张力 o
受其影响 o故温度亦与丸重有关 ∀温度上升 o表面张力减小 o
丸重减小 ~温度下降 o表面张力增大 o丸重亦增大 ∀
2 q1 q3 滴出口与冷凝剂液面的距离 距离过大时 o液滴会
因重力作用被跌散而产生细粒 o因此两者的距离不宜超过 x
¦° ∀
2 q2 圆整度的影响因素
2 q2 q1 液滴在冷凝剂中的移动速度 移动速度越快 o受重
力k或浮力l的影响越大 o就越容易呈扁形 ∀液滴与冷凝剂的
密度相差大或冷凝剂的黏度小都能增加移动速度 o影响其圆
整度 ∀
2 q2 q2 表面积 表面积大的液滴收缩成球体的力量较强 o
圆整度较好 o小丸表面积大于大丸 o因而小丸的圆整度比大
丸好 ∀
2 q2 q3 冷凝剂的性质 含有空气的液滴滴入冷凝剂中 o在
下降的同时逐渐冷却收缩成丸并逸出所带入的气泡 o倘若滴
丸在气泡未能逸出前凝固 o即可产生空洞 o此时需要适当增
加冷凝剂和液滴的亲和力 o使空气尽早排出 o提高凝固时滴
丸的圆整度 ∀
2 q2 q4 料温≈tx  料温过低 o易出现拖尾 o圆整度差 ~料温过
高 o挥发性药物可能会产生挥发现象 o并可能发生局部焦糊
现象 o而且料温过高易使滴丸表面皱折严重 o圆整度降低 ∀
这时可以减少每次的投料量 o以缩短药液受热时间≈tw  ∀
2 q2 q5 冷凝剂的温度≈tx  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冷凝剂的温
度 o有利于滴丸迅速散热凝固 o使基质形成细小结晶 o同时在
较低的温度下 o冷凝剂的比重增大 o黏滞度提高 o滴丸下降速
度减缓 o有利于提高滴丸的圆整度 ∀
2 q2 q6 丸重≈tx  丸重增加后散热缓慢 o基质易形成粗大的
结晶而使滴丸的表面粗糙不平 o使圆整度变差 ∀
2 q2 q7 其他 以提取物k干浸膏l粉碎过筛后与基质混合
或将干浸膏预先用水少许研成细腻的糊状后再与基质混合 o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滴制 o结果后者所制的滴丸外
表光滑 o色泽均匀 o较前者更为理想 o且既省时又可减少原料
损耗≈ty  ∀马云淑等≈tw 在小青龙滴丸的实验中发现 o基质与
水的配比变化对滴丸成形影响较大 o而在一定范围内药液温
#v|u#
第 u{卷第 w期
ussv年 w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 o‘²qw
„³µqoussv
度 !滴头口径 !滴速与冷凝剂温度的变化对滴丸成形影响较
小 ∀
2 q3 溶散时限或溶出度的影响因素
用丸重适宜 !外观圆整的滴丸测溶散时限 o或测溶出度 o
不符合该滴丸的规格时 o就需调整处方使之合格 ∀溶散时限
或溶出度慢的 o要增加水溶性基质或减少水不溶性基质 ~快
的就要作相反的调整 ∀有的滴丸初滴出时呈透明状 o这是不
稳定的玻璃态 o具有较快的溶散时限 !溶解性及吸潮性 o宜仍
浸在冷凝剂中待转变为不透明的稳定状态时再测 o以免测出
的结果不准 ∀如转变时间过长 o不便于生产时 o就要采取破
坏这种玻璃态的措施 ∀药物与基质的混合顺序也会影响溶
散时限或溶出度 ∀
2 q4 其他
滴丸有黏结情况发生时 o可采用降低滴速 !降低冷凝剂
的温度及增加冷凝柱的长度等途径来解决 ∀如果滴丸不能
够凝固 o则通过更换冷凝剂种类 o或改变处方等途径来解决 ∀
另外 o据报道 o增大基质用量 !加入少量水与甘油均能改善滴
制条件 o但这些方法同时也增大了服药量 o有待改进 ∀
本文收集了 tt个滴丸品种的滴制工艺条件 o见表 t ∀
表 t 部分中药滴丸剂的滴制工艺条件
滴丸名称 冷凝剂 处方配比
滴制
温度
r ε
冷凝剂
温度
r ε
滴速
r滴
#°¬±p t
滴头
外口径
r°°
滴头
内口径
r°°
参考
文献
失笑滴丸 二甲基硅油 tΒ }t q{yk药物Β基质l |x ws x qu v qv ≈ty 
香连滴丸 二甲基硅油 tΒt qwΒs q{ k提取物Β水Β°∞Š wsssl |s uw y qt w qx ≈tz 
咽立爽滴丸 液体石蜡 {y tv ∗ ty qx xs u q{ t qw ≈tv 
复方黄芩
耳用滴丸
液体石蜡 {w ∗ {y s ≈t{ 
小青龙滴丸 tΒt q{Βs qx k提取物 }基质Β水l {{ ∗ |u u ∗ y ts ∗ tw v qx u qx ≈tw 
复方桔梗
止咳滴丸
液体石蜡 ts ∗ tx ≈t| 
冠心丹参滴丸 二甲基硅油 tΒt qx
k提取物 }°∞Š ysssl
{s ts ∗ tx vs y qs w q{ ≈us 
雷公藤滴丸 tΒv qysΒs qvuΒs qs{k提取物 }°∞Š wsssΒ硬脂酸Β石蜡l
zs ∗ {s w{ v q{t t qy| ≈ut 
头痛舒滴丸 液体石蜡 tΒt q{Βt qu
k提取物 }°∞Š wsssΒ°∞Š ysssl
{s ts ∗ tx ys x qs v qu ≈x 
复方麝香
草脑滴丸
液体石蜡 tΒs quxΒu qxΒu qxΒuv qzx
k麝香草脑Β丁香油Β丙二醇Β
°∞Š wsssΒ°∞Š ysssl
yx ∗ zs s ys

≈uu 
黄连解毒滴丸 上层 kus ¦°l
为液体石蜡 o
下层 kxs ¦°l
为二甲基硅油
tΒs qwΒs qwΒt q{
k提取物 }水Β甘油Β基质l
{{ ∗ |u us ts v qx u qx ≈ts 
3 开发中药滴丸剂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滴制法制丸含药量较低k多数滴丸重量少于 tss
°ªl o故中药滴丸服用的粒数仍然较多 o不便于服用 ~而且 o传
统中药大多是复方制剂 o要保持原有药效必须尽可能保存原
药成分 o因此很难达到服用粒数少的水平 ∀目前我国生产的
适用于滴丸的固体基质品种很少 o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
中药滴丸的开发 ∀同一中药方剂中往往含有脂溶性 !水溶性
或挥发性的有效成分 o因此制备工艺比较复杂 o而且多种成
分分配在一起可能引起相互作用或配伍反应 o如果将有效成
分分别制成滴丸后再打片或装胶囊≈uv  o可避免其相互作用 ∀
以上这些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研究摸索和经验
积累逐步克服 ∀
4 中药滴丸剂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在我国医药科研项目中 o剂型改革即第四类新药
约占 ws h k尤其是中成药的剂型改革l ∀大多数中药复方制
剂具有体大量多 o服用难 o而且粗粉制药难以吸收 o成分复
杂 o剂型不配套 o缺乏速效性等缺点 ∀因此 o根据中医药学理
论 o在保持原剂型特点的基础上 o与现代制剂科学相结合 o开
发中药新剂型 o使其符合三效k高效 !速效 !长效l o三小k毒
性 !副反应 !用量小l和五方便k生产 !运输 !使用 !携带 !保管
方便l的要求 ∀中药滴丸正是向这些方面迈进了一步 ∀目
前 o中药滴丸剂的品种和数量已经得到迅速的增加 o随着各
#w|u#
第 u{卷第 w期
ussv年 w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 o‘²qw
„³µqoussv
方面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 o相信中药滴丸剂的研究及应用必
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
≈参考文献 
≈t  沈阳药学院 q药剂学 q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ot|{s qwty q
≈u  黄体忠 q中药滴丸的制备与发展 q中药通报 ot|{x otskwl }
uy q
≈v  周文孝 q聚乙二醇在剂型优化中的应用 q中国药学杂志 o
t||x ovsktul }ztv q
≈w  陆 彬 o卢 丹 q吲哚美辛2°∞Šysss滴丸的研究 q药学学报 o
t||u ouzkvl }uuz q
≈x  魏玉平 o刘 俊 o姚 欣 o等 q头痛舒滴丸的成形工艺研究 q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ousss oykwl }tz q
≈y  曾德惠 q滴丸制备理论的综述 q药学通报 ot|{t otykxl }vt q
≈z  钱传训 q以聚醚为基质研制耳用滴丸 q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o
t||v ouwkul }y| q
≈{  刘柏年 q苏冰滴丸成形问题的探讨 q中成药研究 ot|{s oktl }
t q
≈|  曾德惠 q滴丸的新进展 q药学通报 ot|{z ouukwl }t|{ q
≈ts  马云淑 o阮志国 o余 华 q黄连解毒汤提取工艺及其滴丸制
备的研究 q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ot||| oxkwl }t q
≈tt  平其能 o涂序金 o马向荣 o等 q呱西替柳滴丸的制备及其溶出
度研究 q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ot||u ouvktl }tu q
≈tu  董丽华 o施鹤高 o陈云红 q甲硝唑滴丸的研制 q中国药学杂
志 ot||s ouxkxl }uzx q
≈tv  林亚平 o李向东 o刘国兰 o等 q用均匀设计法优选咽立爽滴丸
的滴制工艺条件 q中成药 ot||x otzktl }| q
≈tw  马云淑 o宁朝香 q小青龙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 q云南
中医学院学报 ot||| ouukvl }tw q
≈tx  郭麟瑞 o刘惠村 o张师愚 o等 q提高速效救心丸圆整度的工艺
探讨 q中成药 ot||w otyktl }tt q
≈ty  黄莹娟 q正交试验法优选失笑滴丸的滴制工艺 q中国药学杂
志 ot||z ovukxl }vsv q
≈tz  罗晓健 o郭世江 q香连滴丸制备方法的实验研究 q中成药 o
t||u otwk|l }w q
≈t{  乔 艳 o房德敏 o王凤有 q复方黄芩耳用滴丸的制备及质量
标准研究 q天津药学 ot||{ otskul }{{ q
≈t|  石林平 o姚立娟 q复方桔梗止咳滴丸的制备和质量标准研究 q
中草药 ot||| ovsktul }|sz q
≈us  弥 宏 o董方言 o陈 颖 o等 q冠心丹参滴丸的成形工艺设计
研究 q中成药 ousss ouukvl }t|s q
≈ut  王玉玺 o李汉保 q雷公藤制剂的研究进展 q中草药 ot||z ou{
ktl }xu q
≈uu  孙 昕 o魏 强 o吕泰省 o等 q复方麝香草脑滴丸剂的研制 q
中国药房 ot||z o{kyl }uyu q
≈uv  董方言 q现代实用中药新剂型新技术 q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 ousst quss q
≈责任编辑 刘  
川芎嗪对肿瘤细胞影响研究概况与展望
王 昕 o陈信义
k北京中医药大学 东直门医院 肿瘤血液科 o北京 tsszssl
≈摘要  目的 }通过川芎嗪在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领域文献研究 o考察其特点和优势 o并为扩大临床适用症提供
参考 ∀方法 }以川芎嗪与恶性肿瘤为关键词 o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信息库与手工检索 u 种
方式查阅与上述关键词相关文献 o进行整理 ∀结果 }川芎嗪通过直接抑制肿瘤 !化疗增效与减毒作用 !免疫调节 v
方面达到抗肿瘤效应 ~通过下调肿瘤多药耐药基因蛋白k°ª³l而克服肿瘤细胞耐药性 ~通过影响肿瘤细胞黏附与侵
袭 !抗凝血与抗血小板集聚作用而发挥抗肿瘤转移作用 ∀结论 }川芎嗪可作为恶性肿瘤的辅助用药 o特别是在增效
减毒 !克服恶性肿瘤多药耐药性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关键词  川芎嗪 ~恶性肿瘤 ~抗肿瘤 ~肿瘤转移 ~肿瘤多药耐药
≈中图分类号  • u{x qx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vlsw2su|x2sw
≈收稿日期  ussu2ts2uu
≈基金项目  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专项基金
kvxyl ~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kusssssuyttl
≈通讯作者  陈信义 ר¯ }kstsl {wstvtuz ƒ¤¬}kstsl
ywsts{tz ∞2°¤¬¯}¦«¨ ±¬¬±¼ ƒ ³∏¥¯¬¦q¥·¤q±¨ ·q¦±
川芎嗪k×  °l 是从具有/祛风止痛 o行气开郁 o活血通
脉 o燥湿除痹0 功能的中药川芎中分离的有效成分 o现已能
人工合成 ∀川芎嗪临床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o涉及内科 !骨伤
科 !妇产科 !儿科 !皮肤科 !五官科疾病和恶性肿瘤等多种疾
病 ∀本文重点对其在肿瘤性疾病中的研究概况与展望予以
论述 ∀
#x|u#
第 u{卷第 w期
ussv年 w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 o‘²qw
„³µqous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