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太子参品种资源特性的研究
林光美t 3 o张建宝u o侯长红v o王树贵w o袁济端x o林文雄t
kt1福建农林大学 作物学院 o福建 福州 vxsssu ~
u1美国泛华医药公司 o北京 tssstu ~
v1 福建农林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o福建 福州 vxsssu ~
w1宁德市养和堂柘荣太子参开发有限公司 o福建 柘荣 vxxvss ~
x1柘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o福建 柘荣 vxxvssl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太子参品种类型的栽培特性 o为实施太子参的 °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依
据 ∀方法 }采用道地主产区专题调研法和系统选择法 o应用系统分离纯化种源 o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或对比设计 o连
续 v年品比试验及专题研究 ∀结果 }太子参大叶型 !小叶型 !野生型品种间的生物学性状及生产力特性具有极显著
差异k Π s1stl o生态适应性 !植株特征 !花粉粒 !染色体和同功酶均有显著差别 ∀结论 }首次确立了太子参的品种
资源类型并进行定名 o建立了太子参品种资源分型研究的性状和生产力指标体系 ∀
≈关键词 太子参 ~品种资源 ~特性
≈中图分类号 ≥ xyz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xlsy2swuu2sx
≈收稿日期 ussw2tt2su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kusst
zstyt2tvl ~国家
科技攻关计划引导项目 kussv
zx|≤l ~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kussvxl
≈通讯作者 3林光美 oר¯ }ksx|tl{vz|z|xt o∞2°¤¬¯}¤°¨ ¬susv
¼¤«²²1¦²°1¦±
太子参为石竹科宿根性一年生草本植物孩儿参
Πσευδοστελλαρια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 k¬´1l °¤¬ ¬¨°¤¬ ·¨²©©°1
的块根 o具有补肺气 !健脾气 !生津液之功效≈t ∀野
生太子参主要分布于福建 !江苏 !安徽 !浙江 !山东等
地区 ~朝鲜 !日本亦有分布 ∀而太子参商品的主要产
地则为福建 !江苏 !安徽 !山东 w省 o栽培历史已过百
年 ∀us世纪 zs年代以前 o太子参商品主要以野生
为主 ~us世纪 zs年代后主要为栽培 ∀福建省的太
子参栽培产区主要有柘荣 !福安 !福鼎 !霞浦 !福州等
县市 ~ussw年在福建省的太子参种植面积达 t xss
«°u o产量 t vss吨 o占全国总产的 ys h以上 ∀由于
栽培太子参经济效益高 o产区面积不断扩大 o成为山
区脱贫致富的经济作物之一 ∀但一直以来都存在着
太子参单产低的问题 o每 t «°u 平均产量 {ts ®ª左
右 o严重制约了太子参产业的进一步发展≈u ∀关于
太子参品种资源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作者研究了福
建柘荣产区太子参品种资源特性 o为实施太子参的
°生产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太子参的原植物是石竹科植物孩儿参 Π1 ηετ2
εροπηψλλαk由福建农林大学林光美教授鉴定l o为5中
国药典6usss年版收载的正品道地药材 ∀
112 试验地
试验点位于福建省柘荣县宅中乡 o土壤以疏松
肥沃富含腐殖质而略带砂性的砂壤土或壤土为主 o
供试土壤主要理化特性为 }³ y1z !有机质 tu1zs ª#
®ªpt !全氮 u1tx ª#®ªpt !速效磷 tu1xs °ª#®ªpt !速效
钾 vx1s °ª#®ªpt !氯离子 s1sx ≤°²¯#®ªpt !离子交换
量 z1st ≤°²¯#®ªpt !细菌总数 t1v ≅ tsx 个rª∀土壤
肥力中等偏低 ∀
113 品种资源的调研
通过野外专题调研 o走访产区药农 o采集样品回
室内鉴定研究 o根据品种特性差异 o结合药农习惯分
类 o筛选纯化 o确定品种类型 ∀
114 品种比较试验
小区面积 t ° ≅ t °k下同l ov个品种 o每品种为
t个处理 o重复 v次 ov ≅ v随机区组排列 o栽培方法
按传统技术进行 ∀连续重复 v年试验 ∀
115 专题研究
按试验方案观测各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和生育特
#uuw#
第 vs卷第 y期
ussx年 v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s o¶¶∏¨ y
¤µ¦«oussx
性 o每小区随机取太子参 us株 o测试各品种的植株
特征 !生物学性状 !生物学产量及构成 o有效药用成
分含量k甲醇浸提法l等特性指标 ∀生长期进行花粉
粒形态k≥∞ 法l !染色体k浮尔根法l !同功酶谱带
k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l等专题研究≈v ∀试验测定
结果用kcξ ? σl表示 o⁄∏±¦¤±. ¶新复极差测验的多重
比较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211 品种类型鉴定
作者从现有太子参栽培混杂群体中系统筛选分
离纯化出了大叶型和小叶型 u种品种资源 o以及从
当地采集的 t个野生太子参品种资源 o经过 v年的
系统研究和品比试验 ov种品种遗传性状表现稳定 ∀
采集样品经鉴定研究 o结合药农习惯分类 o按品种资
源的生态型差异 o确定为 v种品种类型 }≠大叶型太
子参 Π1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 √¤µ1 µαχροπηψλλαk代号 °l ~
野生型太子参 Π1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 √¤µ1 αρϖενσε k代号
°l ~≈小叶型太子参 Π1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1 √¤µ1 φολιολυµ
k代号 °ƒl ∀
212 太子参品种资源的生态适应性与生育特性
° 主要适宜栽培于低海拔丘陵生态区 o° 适
宜栽培于高海拔山地生态区 o°ƒ适宜栽培于中海拔
山地丘陵生态区k见表 tl ∀太子参主要以种根繁殖
为主 o每 t «°u需用种根k商品药材l{ss ∗ t uss ®ªo
太子参具有低温条件发芽生长的特性 o产区在每年
ts月下旬栽种太子参 o气温逐渐降到 tx ε 以下 o土
温 ts ε 时 o种参即缓缓发芽 !发根 o经过越冬 o到第
u年幼苗出土 ∀太子参的蒴果成熟后极易开裂撒出
种子 o不易人工采种 ∀若要收集种子 o在果实未成熟
前套袋采收 o非常麻烦 ∀太子参种子野外自然萌发
率低 ∀人工用种子繁殖必须低温处理 o在k p x ∗ xl
ε 温度下 txs §后种子发芽率仅达 yx1{ h ∀因此 o
在太子参产区通常采用种参繁殖 ∀
213 太子参品种的植株特征
表 t 太子参品种生态适宜区与生育特性比较
品种
分布海拔
r° 繁殖方式
栽播到出苗天数
r§ 幼苗颜色
生育期
r§
花果期
r§
° wss ∗ yss 分根繁殖 tus ∗ tvs 浅绿色 tus ∗ tvx {s ∗ tss
° zss ∗ {ss 分根繁殖 tsx ∗ tux 浓绿色 tvs ∗ txs ys ∗ |s
°ƒ xss ∗ zss 分根繁殖 tux ∗ twu 绿色 tts ∗ tux {s ∗ tss或不开花
° 叶片为 ts ∗ tu叶 o多 tu叶 ~叶缘全缘 ~叶面
浅绿色 o无毛 ~叶背黄绿色 ~叶脉粗 o无毛 ∀主茎或分
枝顶叶 u对呈十字形 o菱状卵形叶 ∀上部花花萼 x o
花冠 x o白色 ~下部花花萼 w o花冠 w o黄白色 ~闭锁花
生于主茎和分枝下部 ∀主茎颜色紫红色 ~根条色泽
淡黄色 ∀块根数量少 ∀种子萌发性差 ∀
°叶片为 ts ∗ tx叶 o多 tx叶 ~叶缘全缘略成
波状 ~叶面浓绿色 o疏生柔毛 ~叶背绿色间紫 ~叶脉
细 o常有疏毛 ∀主茎或分枝顶叶 u对排列稍密集 o宽
卵形叶 ∀上部花花萼 x o花冠 x o白色或淡黄白色 ~下
部花花萼 w o花冠 w o绿白色 ~闭锁花生于主茎和分
枝 ∀主茎颜色紫色 ~根条色泽黄色 ∀块根数量多 ∀
种子可育 ∀
°ƒ叶片为 { ∗ tu叶 o多 ts叶 ~叶缘全缘略成波
状 ~叶面绿色 o疏生柔毛 ~叶背绿色 ~叶脉较细 o沿脉
疏生柔毛 ∀主茎或分枝顶叶 u对呈十字形 o长圆状
披针形叶 ∀上部花花萼 x o花冠 x o白色 o或无花 ~下
部花花萼 w o花冠 w o黄白色 o或无花 ~闭锁花生于主
茎下部 ∀主茎颜色淡紫色 ~根条色泽嫩黄色 ∀块根
数量多 ∀种子萌发性差 ∀
° 叶片大 o数量多 o分枝多 o°叶大小均有 o叶
片多分枝数少 o°ƒ叶片小 o叶和分枝数少 ~° 无明
显主根 o块根少 !大 o根为纺锤形 ~°有明显主根 o块
根较多 !小 o且根为胡萝卜形 ~°ƒ 有明显主根 o块根
多 !小 o且根为圆棒形 ∀
214 太子参品种的生物学性状
21411 太子参品种植株性状比较 统计检验结果
表明k表 ul }太子参的冠幅 !分枝 !花朵 !根周长 o其
平均值均为 ° ° °ƒ ∀太子参的根幅 !根数 !根
长度平均值均为 ° ° °ƒ ∀此外 o太子参根深
的平均值为 ° °ƒ ° ~太子参株高的平均值为
° °ƒ ° ∀经方差分析表明 o区组间的差异不显
著 o而处理间k品种间l的差异显著 ∀经 ⁄∏±¦¤±. ¶新
复极差测验的多重比较表明 o太子参的冠幅 !分枝 !
花朵 !根幅 !根数 !根深 !株高等性状的品种间差异都
表现为极显著水平k Π s1stl ~太子参的根周长及
根长度的品种间差异表现为 ° 与 ° !°ƒ比较达到
极显著水平k Π s1stl o而 ° 与 °ƒ 的比较则无明
#vuw#
第 vs卷第 y期
ussx年 v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s o¶¶∏¨ y
¤µ¦«oussx
显的差异 ∀因此 o太子参的冠幅 !分枝 !花朵 !株高等
性状可作为太子参品种分型鉴定的地上部分特征指
标 ∀太子参的根幅 !根数 !根深等性状可作为太子参
品种分型鉴定的地下部分特征指标 ∀
表 u 太子参品种植株的生物学性状比较kcξ ? σ, ν ysl
品种 株高r¦° 冠幅r¦° 分枝r个 花朵r朵 根深r¦° 根幅r¦° 根数r条 根周长r°° 根长度r¦°
° tz1|{ ? s1tzul uy1tx ? s1wtul x1xu ? s1uxul tx1|u ? s1wsul tx1wx ? s1wt tv1sx ? s1vx |1{s ? s1w{ ut1yv ? s1t|ul w1zs ? s1uu
° ts1{x ? s1tt tx1xt ? t1wsul u1ys ? s1usul z1uv ? s1utul vw1xs ? s1tvul ty1v| ? s1xyulty1yz ? s1|zul tw1z{ ? t1vz y1ts ? s1txul
°ƒ tv1vv ? s1wxul {1vx ? s1wy t1wz ? s1sv w1ys ? s1xu uu1{y ? s1|yul t|1zt ? s1xyuluv1wz ? s1tyul tu1ys ? t1ut y1wu ? s1u{ul
注 }tl Π s1sx oul Π s1stk表 v ow同l
21412 太子参品种的叶片性状比较 统计检验结
果表明k表 vl }太子参的叶片 !叶重 !单叶面积 !叶长
¤!叶宽 ¥o其平均值均为 ° ° °ƒ ∀经方差分析
表明 o区组间的差异不显著 o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 ∀
经 ⁄∏±¦¤±. ¶新复极差测验的多重比较表明 o太子参
的叶片 !叶重 !单叶面积 !叶长 ¤!叶宽 ¥等性状的品
种间差异都表现为显著水平k Π s1sxl及极显著水
平k Π s1stl ∀因此 o太子参的叶片 !叶重 !单叶面
积 !叶长 ¤!叶宽 ¥等性状可作为太子参品种鉴定的
植株叶片特征指标 ∀
表 v 太子参品种植株的叶片性状比较kcξ ? σ, ν ysl
品种 叶片r张 叶重rªr张 单叶面积r¦°u 叶长r¦° 叶宽r¦°
° t{1zx ? t1stul s1|uz s ? s1ssw sul t{1uw ? s1uyul z1su ? s1t{ul v1{y ? s1syul
° tu1yv ? s1v{ul s1x{{ z ? s1ssw sul |1wy ? s1suul w1uu ? s1szul u1uy ? s1syul
°ƒ |1xv ? s1y{ s1xzw x ? s1ssx s y1|v ? s1su v1uv ? s1s{ t1zw ? s1st
215 太子参品种的生产力特性
太子参品种的生物学产量及构成为生产力特性
的主要指标k表 wl ∀结果显示 }太子参品种的生产
力特性研究指标总和平均值之间均有极显著差异 o
其中 o太子参的每穴参重 !根冠比率及参干重性状指
标 o°ƒ与 ° o° 比较均呈极显著水平k Π s1stl o
°与 ° 比较均呈极显著水平k Π s1stl ~而太子
参茎叶性状指标 o° 与 ° o°ƒ 比较呈极显著水平
k Π s1stl o° 与 °ƒ 比较呈极显著水平 k Π
s1stl ~太子参的折干率性状指标 o° o°及 °ƒ之间
没有显著差异 ∀太子参每穴参重 !茎叶的生物学产
量和太子参根冠比率可作为太子参品种分型研究的
生产力特性指标 ∀
216 太子参品种的花粉粒 !染色体 !同功酶和品质
特性
研究表明k表 xl }太子参 v个品种的花粉粒大
表 w 太子参品种植株的生物学产量及构成比较kcξ ? σ, ν ysl
品种 茎叶rª 每穴参重rª 根冠比率k rl 折干率r h 每穴参干重rª
° ut1tuv { ? s1svt uul tu1xxu x ? s1|yv s s1x|w u ? s1uys | vu1xx ? t1wx w1s{x { ? s1ytt u
° tu1vuv y ? s1uuz yul tx1wst u ? s1y{{ zul t1uw| z ? s1st| xul vt1xv ? t1xs w1{xy s ? s1zwv uul
°ƒ ts1ux{ t ? s1uvt u t|1w{u s ? s1yww xul t1{|| u ? s1stx sul vu1uy ? t1uy y1{ux s ? s1x{w wul
表 x 太子参品种花粉粒 !染色体 !同功酶及品质比较kcξ ? σl
品种
花粉粒形态k花蕾 oν vsl
特有
形态
大小
rΛ°
纹饰
类型
散孔数
染色体k花蕾及根 oν vsl
uν uξ ν 特化结构
染色
程度
同功酶k嫩叶 oν xl
淀粉
酶 ⁄1
脂酶
∞1
多酚氧化
酶 °²1
过氧化物酶
°¨ µ1
总皂苷
r°ª#ªpt
° 球体 tu1uy ≅ tu1uz 条纹状 t ∗ ts tw z 易位染色体 浅色 t° s u° ou± v° ow± u1v|
° 椭球体 tv1u| ≅ tw1vy 网状 x ∗ ty tw z 桥状染色体 易染色 s t° v° ov± x° ox± u1tx
°ƒ 扁球体 tu1xu ≅ t{1{x 脑纹状 v ∗ ts tw z 易位染色体 浅 ∗ 深 t° s t° ou± w° ow± u1u{
注 }太子参同功酶 }°为主带 o±为副带 ~5中国药典6usss年版规定太子参的太子参皂苷含量不低于 u1s °ª#ªpt ∀
小平均为 tu1y| Λ° ≅ tx1ty Λ° o具散孔花粉粒 !染色
体 u ν uξ tw(ν z)的共同特征 o但在花粉粒特有
形态 !大小 !纹饰类型 !散孔数以及染色体的特化结
构 !染色程度等特征之间有极显著差别 o同功酶体系
为 }° 为 ⁄1t2°²1u2°¨ µ1v ~° 为 ∞1t2°²1v2°¨ µ1x ~°ƒ
为 ⁄1t2°²1t2°¨ µ1w o可作为太子参品种分型鉴定的微
型态学 !细胞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的特征指标 ∀太子
参皂苷的含量以 ° °ƒ ° o° 为优质品种资源
类型 ∀
3 结论
311 大叶型太子参品种 为太子参道地主产区传
统种植的大宗主流品种资源之一 o多栽培于海拔
#wuw#
第 vs卷第 y期
ussx年 v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s o¶¶∏¨ y
¤µ¦«oussx
wss ∗ yss °的丘陵生态区 ~叶片阔卵形 o较大 o叶和
分枝数较多 o块根纺锤形 o大而较少 o感病型 ~花粉粒
tu1uy Λ° ≅ tu1uz Λ° o球体 !条纹状纹饰 !散孔数 t ∗
ts o易位染色体 ou ν uξ twk ν zl o同功酶 ⁄1t2
°²1u2°¨ µ1v ~从栽种至萌发苗期 tss §o出苗至枯苗的
年生育期 |w §~生药平均产量 x tuz ®ª#«°pu o太子
参皂苷含量 u1v| °ª#ªpt ∀
312 野生型太子参品种 为太子参道地主产区近
年来野生变家种的品种资源 o多分布于海拔 zss ∗
{ss °的山地生态区 ~叶片长卵形 o大小均有 o叶和
分枝数较少 o块根较多 !小 o且根为胡萝卜形 o抗病
型 ~花粉粒 tv1u| Λ° ≅ tw1vy Λ° !椭球体 !网状纹饰 !
散孔数 x ∗ ty o多见/桥0状染色体 !u ν uξ twk ν
zl o同功酶 ∞1t2°²1v2°¨ µ1x ~从栽种至萌发出苗期 |z
§o出苗至基苗的年生育期 tsx §~生药平均产量
x uuv ®ª#«°pu o太子参皂苷含量 u1tx °ª#ªpt ∀
313 小叶型太子参品种 也是太子参道地主产区
传统种植的主流品种资源之一 o多栽培分布于海拔
xss ∗ zss °的山地丘陵生态区 ~叶片长披针形而小 o
叶和分枝数较少 o块根多 !小 o且根为圆棒形 o较抗病
型 ~花粉粒 tu1xu Λ° ≅ t{1{x Λ° !扁球体 !脑纹状纹
饰 !散孔数 v ∗ ts o多见染色体/易位0 !u ν uξ tw
k ν zl o同功酶 ⁄1t2°²1t2°¨ µ1w ~从栽种至萌发出苗
期 ts{ §o出苗至枯苗的年生育期 |t §~生药平均产
量 z {zt ®ª#«°pu o太子参皂苷含量 u1u{ °ª#ªpt ∀
314 太子参品种资源的综合评价 太子参品种资
源均为石竹科假繁缕属植物太子参 Π1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
在不同生态环境栽培后分化出的 v种稳定生态型 o
其药材品质均符合5中国药典6要求 ∀小叶型品种为
太子参的优良品种资源 o该品种是太子参道地主产
区的优质高产类型 ~野生型品种是在太子参道地主
产区首次发现的 o具有高抗病性 o并可以进行现有太
子参品种提纯复壮杂交的材料 ~大叶型品种低产 !抗
病力低 !品种退化 o但其参体个大 !条形美观 o应当十
分注重该品种的复壮研究 ∀
4 讨论
长期以来 o/太子参品种混杂0一直是困扰太子
参生产的主要问题 o品种不纯 o则太子参的质量不能
保证 o优质品种很少 o太子参的产量也难以提高≈w ∀
太子参的 v个品种类型都属于同一个种 o作者从植
物特征即常规指标进行比较 o有的指标区别明显 o而
有的指标区别并不明显 ∀因此 o本研究认为 }第一 o
太子参的品种类型大多数是由于长期生长在不同的
生态环境中造成的 o对其生态适宜区与生育特性的
比较有助于进一步说明品种间的区别 ∀第二 o太子
参是以块根为目的收获物 o其地下部分的物质积累
与地上部分营养生长密切相关 o特别是太子参的叶
片性状 !根冠比等生物学性状和生物学产量具有密
切关系 ∀第三 o经纯化后的品种具有一定的遗传稳
定性 ∀对与太子参的遗传性质密切相关的花粉粒形
态和染色体进行研究 o发现 v个品种间存在着显著
差别 o而品种内无区别 o从而保证了品种性状的稳
定 ∀
≈参考文献
≈t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q中华本草 q上海 }上海科技
出版社 ot|||1twu{ q
≈u 吴丽平 q参稻二熟制调查及主要技术措施 q闽东农业科技 o
t||x okwl }ut q
≈v 张兴国 o王义民 o罗国安 o等 q丹参品种资源特性的研究 q中草
药 oussu ovvk{l }zwu q
≈w 林光美 o侯长红 q太子参生产质量管理规范k°l的初步探讨 q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k哲学社会科学版l oussv oykul }xt q
Στυδιεσ ον στραιν χηαραχτεριστιχσ οφ Πσευδοστελλαρια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 ϖαριετιεσ
∏¤±ª2°¨ ¬t o ¬¤±2¥¤²u o ≤«¤±ª2«²±ªv o • ≥«∏2ª∏¬w o≠¬2§∏¤±x o • ±¨2¬¬²±ªt
(t1 Χολλεγε οφ Χροπ Σχιενχε , Φυϕιαν Αγριχυλτυρε ανδ Φορεστρψ Υνιϖερσιτψ, Φυζηου vxsssu , Χηινα ;
u1 Πηαρµαγενεσισ Ινχ1 , Βειϕινγ tssstu , Χηινα ;
v1 Χολλεγε οφ Εχονοµιχσ ανδ Μαναγεµεντ , Φυϕιαν Αγριχυλτυρε ανδ Φορεστρψ Υνιϖερσιτψ, Φυζηου vxsssu , Χηινα ;
w1 Νινγδε Χιτψ Ψανγηετανγ Ζηερονγ Ταιζισηεν ∆εϖελοπµεντ Λτδ , Ζηερονγ vxxvss , Χηινα ;
x1 Ζηερονγ Χουντψ Αγριχυλτυρε Τεχηνιθυε Ποπυλαριζατιον Χεντερ, Ζηερονγ vxxvss , Χηινα)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 : ײ¦«¤µ¤¦·¨µ¬½¨ ·«¨ §¬©©¨µ¨±·√¤µ¬¨·¬¨¶²© Πσευδοστελλαρια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 §∏µ¬±ª¦∏¯·¬√¤·¬²±q Μετηοδ : ¶¬±ª¶¼¶·¨°2
¤·¬¦¶¨¯¨ ¦·¬²±¬±·«¨ °¤¬± ³µ²§∏¦·¬√¨¤µ¨¤¶o·«¨ ·¨¦«±¬´∏¨¶²©µ¤±§²° §¨¶¬ª±o¤¯¯√¤µ¬¨·¬¨¶º µ¨¨ ²¥¶¨µ√ §¨©²µv ¼¨ ¤µ¶qΡεσυλτ :׫¨ ¥¬²¯²ª¬¦¤¯ ¤±§
#xuw#
第 vs卷第 y期
ussx年 v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s o¶¶∏¨ y
¤µ¦«oussx
³µ²§∏¦·¬√¨¦«¤µ¤¦·¨µ¬¶·¬¦¶²© Π1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 √¤µ1 µαχροπηψλλαo Π1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 √¤µ1 Φολιολυµ o¤±§ Π1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 √¤µ1 αρϖενσε º µ¨¨ ¶¬ª±¬©¬2
¦¤±·¯¼ §¬©©¨µ¨±·k Π s1stl1 ׫¨ µ¨ º µ¨¨ ¤¯¶² §¬©©¨µ¨±¦¨¶¬± ¦¨²¯²ª¬¦¤¯ ¤§¤³·¤¥¬¯¬·¼o ³¯¤±·¦«¤µ¤¦·¨µ¬¶·¬¦¶o³²¯¯¨ ± ªµ¤±∏¯¨o¦«µ²°²¶²° ¶¨o¤±§
¬¶²¨ ±½¼°¨²©·«¨ ·«µ¨¨¦∏¯·¬√¤µ¶qΧονχλυσιον : ׫¨ ¶·µ¤¬±·¼³¨¶²© Π1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 º¤¶§¨ ±²°¬±¤·¨§©²µ·«¨ ©¬µ¶··¬°¨q׫¨ ¦«¤µ¤¦·¨µ¬¶·¬¦¶¤±§
³µ²§∏¦·¬√¬·¼¬±§¨¬¶¼¶·¨° ²© Π1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 √¤µ¬¨·¬¨¶º µ¨¨ §¨·¨µ°¬±¨ §1
[ Κεψ ωορδσ] Πσευδοστελλαρια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µ¤¬± µ¨¶²∏µ¦¨ ~¦«¤µ¤¦·¨µ¬¶·¬¦¶
≈责任编辑 张宁宁
缬草属药用植物极性成分的 °≤指纹图谱研究
石晋丽t 3 o刘 勇t o肖培根u
kt1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 o北京 tsstsu ~
u1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药用植物研究所 o北京 tsss|wl
≈摘要 目的 }研究缬草属药用植物中极性成分 °≤ 指纹图谱及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 °≤r∂ 测定缬草
属药用植物甲醇提取液的指纹图谱 ∀结果 }建立了缬草属药用植物极性成分的 °≤ 指纹图谱 o发现了 tu个色谱
峰为共有峰 o确定了其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比值的范围 ∀结论 }利用缬草属药用植物极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可以
对不同种缬草属植物进行鉴别 o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质量控制 ∀
≈关键词 缬草属 ~°≤ 指纹图谱 ~绿原酸 ~橙皮苷
≈中图分类号 u{w1t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xlsx2swuy2sw
≈收稿日期 ussv2sv2st
≈通讯作者 3石晋丽 o∞2°¤¬¯}¶«¬¯ √¬³q¶¬±¤q¦²°
缬草属 ςαλεριανα 植物药用历史久远 o蜘蛛香
ς. ϕαταµανσι ²±¨ ¶早在我国明代的5本草纲目6中就
有记载 o主治脘腹胀痛 !消化不良 !腹泻 !痢疾等疾
病 ot|zz年版5中国药典6一部曾加以收载≈t ∀缬草
ς. οφφιχιναλισq根和根茎入药 o性平味辛 o具有镇静
安神 o解痉止痛之功 o主治心神不安 o心悸失眠 o癫
狂 o脏躁 o风湿痹痛 o脘腹胀痛 o痛经 o经闭 o跌打损
伤≈u ∀一直以来 o作为温和的镇静 !安神 !催眠药 o其
药用价值在世界上受到高度重视≈v o且作为高档烟
用香精原料 o不少国家已经对其进行开发 o产值不
菲 ∀目前关于缬草属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和分析方
法报道不多 o对其极性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未见报
道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缬草属药用植物资源 o从中
寻找疗效确切的具有镇静作用的国产新资源 o使其
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o同时也为了更有效地控制缬
草类药材的品质 o作者采用 °≤r∂ 对其极性成分
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 ∀
1 仪器及试药
°tsxs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o二极管阵列检测
器 ∀乙腈为色谱纯k美国 ƒ¬¶«¨µ公司l ~水为娃哈哈
纯净水 o并经 s qwx Λ°水系滤膜过滤 ~绿原酸购于中
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橙皮苷自行提取精制 o经
∂ o o 等鉴定结构 o纯度大于 ||1x h k归一化
法计算l ∀实验中所用缬草属药用植物均经笔者鉴
定 o见表 t ∀
2 方法
211 色谱条件 默克 ≤t{色谱柱kw °° ≅ tux °° ox
Λ°l o预柱为 ≤t{柱k{ °° ≅ ts °° ox Λ°l ∀柱温 ws
ε o流速 s1|x °#°¬±pt o检测波长 u{s ±°∀乙腈和
水每 tss °分别加 s1t °²#pt的磷酸 t °∀梯度
洗脱条件见表 u ∀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各样品粉末k经
us目筛lts ªo包在滤纸筒中 o置索氏提取器内 o用
正己烷水浴回流提取至无色 ∀将提取后的药材粉末
干燥 o再用二氯甲烷 !甲醇依次同上法提取至无色 ∀
甲醇提取液浓缩至 ux °o放冷 o过滤 o取滤液再过
s1wx Λ°微孔滤膜为供试品溶液 ∀
21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绿原酸 !橙皮
#yuw#
第 vs卷第 y期
ussx年 v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s o¶¶∏¨ y
¤µ¦«ous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