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专题笔谈#
编者按 本文题目虽仅涉及单味中药浓缩颗粒 o实际同汤剂改革紧密相关 ∀汤剂是最具中医药特
色的中药剂型 o也是中医治病最重要的剂型 o汤剂的现状和前途 o同中医药事业的生存与发展 o甚至同中
医药走向世界 o相关密切 o在中医药领域既是个大问题 o也是个敏感话题 ∀汤剂的改革几百年来延续不
断 o问题不少 o是是非非 o众说纷纭 ∀考虑到汤剂改革问题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和实用意义 o本刊拟就此
问题组织专题笔谈 o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o来稿请注明/专题笔谈0 ∀
对/单味中药浓缩颗粒0的思考
原思通 k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 tsszssl
赵曦 k中国药学会 北京 tss{tsl
中药汤剂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剂型 o虽有可
以随证加减 o灵活组方 o易于吸收 o起效较快等优点 ∀
但因调配 !携带 !煎煮多有不便 o汤液味苦量大 o不易被
人接受等缺点 o改革汤剂 o使之适应现代人的要求 o自
然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 ∀在汤剂改革的讨论中 o
探讨较多的问题就是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与传统中药
汤剂的内涵是否一致0 ∀笔者对此愿略述己见 o希望得
到批评指正 ∀
1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0的定位问题
{s年代中期有学者提出将传统汤剂改为单味药材
炮制后 o水煎浓缩制成颗粒 o供配方冲服的设想以来 o
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做了许多研究工作 o发表了不少既
是探讨又很优秀的文章 ∀探讨的焦点之一 o就是/单味
中药浓缩颗粒0究竟属于饮片改革 o或是中药汤剂改革
之范畴 笔者认为是后者 o而不是前者 ∀根据如下 }
111 /饮片0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o根据辨证施治及
调剂制剂的需要 o对中药材进行加工炮制后的制成品 ∀
中医临床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是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
而中成药的原料亦是中药饮片 o并非中药材 ∀所以严
格地讲 o各种中药书中所记载的中药性味归经和功能 !
主治实为中药饮片的属性 ∀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0和汤
剂的原料都是饮片 o并非中药材 ∀如其不然 o何有 / 生
黄芪0和/蜜炙黄芪0 !/ 生甘草0和 / 蜜炙甘草0 !/ 生大
黄0和/制大黄0等不同的/单味中药浓缩颗粒0 显然 o
研制/颗粒0的目的并非取代饮片 ∀而生产/颗粒0的工
序 o亦仍然包含有/炮制0 ∀如果/颗粒0研制成功 o有可
能被取代的只会是传统的汤剂 ∀
112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0的研制初衷以及它的主要
特点 o就是变传统汤剂的大包饮片 o砂锅合煎 o过滤饮
服等繁杂操作为大生产 o小包装 o水冲即服 o方便患者 ∀
因此 o有文献称其为/方便汤剂0或 /免煎汤剂0这不是
没有根据的 ∀
113 关于/分煎0 !/合煎0问题的讨论本身 o就说明大
家都认为它是汤剂的制备方法问题 ∀再者 o饮片和/颗
粒0都是以/单味0进行调剂的 o颗粒如果是传统饮片的
改革 o那么分煎 !合煎的讨论又有何意义呢
因此 o用/单味中药浓缩颗粒0配出来的汤剂是否
与传统汤剂具有等效性 o有待研究证明 ∀
2 汤剂的改革由来已久 o/颗粒0剂并非今天才有
211 商代创立汤剂 o无疑是中药发展史上一重大进
步 ∀但是 o作为一种剂型 o它的缺点亦在使用中被逐步
认识 ∀因此 o才有丸 !散 !膏 !丹等传统剂型出现的可
能 ∀以及/冲剂0 !/口服液0 !/胶囊0 !/片剂0 !/合剂0及
/袋泡剂0等的确立 o从某种意义上讲 o这些剂型都是汤
剂的改进和补充 ∀对汤剂以取代为目的的正面改革 o
首推宋代盛行一时的 / 煮散0 ∀它虽然保持了随证加
减 o灵活组方 o易吸收 o起效快等优点 o而且节省药量 !
携带方便 ∀但因药物粗末煎煮后成为 / 药粥0 o汤液不
清 o过滤困难 o/吃0起来更不容易 o亦影响药效的发挥 ∀
因此 o虽然当时政府着力推行 o还是在使用中被自然淘
汰 ∀现代出现的/袋泡剂0 !/合剂0 !/口服液0及/冲剂0
等 o都是在总结和发展了汤剂的优缺点以及 /煮散0失
败的经验之后 o研究改进产生的新剂型 ∀唯独制成成
方制剂后 o难以实现临床用药时结合病情 o随证加减 o
灵活组方这一中医用药特色 ∀这正是中成药迅速发
展 o品种众多 o但传统汤剂仍然存在的重要原因 ∀
#xtx# 中国中药杂志 t|||年第 uw卷第 |期
212 颗粒剂作为一种剂型 o国内在 ys年代后期至 zs
年代初期大搞中草药群众运动时产生并得到发展 o开
始曾称为冲剂被5中国药典6t|zz年版正式收载 ∀在附
录/制剂通则0中对其作了初步规定 ∀一部正文 / 成方
及复方制剂0部分收载有金鸡冲剂等 y 个品种 ∀此后
的/ {x版0 !/ |s版0和/ |x版0药典 o不断修订和完善其
质量标准 o作出了粒度 !水分 !溶化性 !硬度及重量差异
等具体要求 ∀ / |x版0药典在颗粒剂中将单剂量颗粒压
制成块状的称为 /块状冲剂0 o正文收载的单味及复方
中药颗粒剂达到 ty 个品种 ∀近 ts 年来 o我国的中药
颗粒剂发展比较迅速 ∀不仅品种大量增加 o而且提取
及制粒等技术工艺均有很大提高 o适应临床需要的无
糖颗粒亦逐步上市 ∀可以预见 o由于颗粒剂的诸多优
点 o今后还会有较大的发展 ∀
213 以成方颗粒为主 o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为辅的颗粒
制剂 o是一种兼顾随证调方和复方合煎两个特点的汤
剂改革尝试 o值得借鉴 ∀ys年代开始 o日本和我国的台
湾地区先后开始将我国古代典籍中有效的经方和验方
制成复方浸膏颗粒 o同时生产一定数量的单味中药浓
缩颗粒剂 o供临床辨证选药调方 o对症治疗的需要 ∀国
内天津和深圳的个别企业从 |s年代初开始 o亦在生产
这种颗粒剂 o共同走过了一段探索之路 ∀笔者于 t||{
年春曾到台湾作短期的学术交流 o有机会了解到那里
生产和使用颗粒剂k当地称 /科学中药0l的一般情况 ∀
以台湾胜昌制药厂为例 o该厂生产成方浓缩颗粒 vs{
种 o均为出典明确的有效方剂 ∀另外生产单味中药浓
缩颗粒 wss余种 ∀每种浓缩颗粒均以炮制后的中药饮
片作原料 o有生有熟 o供医生临床选用 ∀笔者在台湾长
庚医院所见 o医师的处方常根据病情 o随证选用 t ∗ u
个成方 o个别处方亦有 v个成方浓缩颗粒 o再加少数 u
∗ v种单味中药浓缩颗粒 o由药房调配后交给患者 o带
回溶化后服用 ∀这种改革尝试由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
了汤剂的特色 o所以不仅在日本 !台湾有一定市场 o甚
至在我国大陆亦产生一定共识 ∀这是值得认真思考和
借鉴的 ∀
3 对/单味中药浓缩颗粒0的忧虑
311 /分煎0与 /合煎0的差异问题 ∀中药的化学成分
比较复杂 o既有有机成分 o又有无机成分 ∀不同成分有
不同的理化性质 o中药复方在水煎过程中各种成分之
间可能发生多种化学反应 o有人将其归纳为络合反应
和动力学变化两种类型 ∀除了化学反应 o生成新物质
之外 o各种固有成分的溶出率以及它们在汤液中的比
例关系亦会因煎出环境的不同而有变化 ∀因此 o复方
汤剂的/分煎0与/合煎0绝不是 t n t u的简单数学关
系 ∀传统复方的特有疗效亦常常不是药物中几个单体
成分作用的总合 ∀采取从单味药或复方中提取 !分离
单体成分 o并根据其药理活性来推断复方药效的方法
常常与复方的固有药效产生某种偏离 ∀这就说明 o目
前研究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仅拿某一成分含量进行 / 分
煎0与 / 合煎0的比较 o借以判断 / 分煎0能否取代 / 合
煎0 o其根据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 ∀我国作为中医药的
发源地和/传人0 o在探讨汤剂的改革思路时 o应该比别
人考虑得更全面 o更深刻一些 ∀
312 既然饮片是/单味中药浓缩颗粒0的原料 o炮制是
生产浸膏颗粒的前期工序之一 o就不存在后者可以取
代前者的关系 ∀当前尤其不应该因为支持 / 单味中药
浓缩颗粒0而放松对中药饮片质量及炮制工艺的研究 ∀
让人忧虑的是中药炮制这一富有中医药特色学科的科
学研究本来就已滞后 o/九五0期间又从国家科技攻关
项目中拿了出来 o甚至连主管部门的资助额度也少到
了令人忧虑的程度 ∀如此下去 o该学科人才的散失 o学
科的继承和发展与中药现代化步伐的距离必然愈来愈
大 ∀
313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0作为汤剂的改革尝试 o学术
上又正在探讨中 ∀因此 o在科研阶段 o尤其是科研工作
的起步时期 o各级政府部门领导应广泛听取不同意见 o
并引导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 o以便最后取舍定夺 ∀政
府官员如果过早地直接出任课题领导工作 o帮助单味
中药浓度颗粒在一些地区的/试用0 o并不断扩大试用
范围 ∀不能不让人忧虑地方利益将对科研结论产生的
影响 ∀
314 目前中药材市场存在的质量问题较多 o监督管理
亦待规范 ∀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0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检
测监督如何纳入国家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之中 o有何保
证措施 o均应引起重视 ∀
4 建议
41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
出 o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o既要认真继承中
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o又要勇于创新 o积极利用现代科学
技术 o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o实现中医药现代
化 ∀坚持−双百.方针 o繁荣中医药学术0 ∀这是继承发
扬中医药学的大政方针 ∀一段时间以来 o关于/单味中
药浓缩颗粒0的学术讨论 o对于完善汤剂的改革思路乃
至整个中药如何现代化 o都是十分有益的 ∀学术讨论
就是学术讨论 o不宜分什么/支持派0和/反对派0 o要为
学术讨论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 ∀
412 应将中药复方汤剂改革中/分煎0 !/合煎0的对比
k下转第 xvs页l
#ytx# 中国中药杂志 t|||年第 uw卷第 |期
峰间的峰顶温度差 o可将 z种嫩芽加以鉴别 ~由
于该类嫩芽形态性状及微观构造相近 o特别是
某些种极为相似 o鉴别较困难 o差热分析技术可
为 木属药食兼用嫩芽的鉴定 o提供一种方便
实用的辅助性分析手段 ∀
6 q4 含量测定表明芽愈小营养成分含量愈高 o
但芽长到 ts¦°左右可达芽苞的 y ∗ {倍重 o结
合民间应用情况 o为兼顾经济效益 o建议药用或
蔬用时采集长 ts¦°左右的嫩芽为宜 ∀
7 参考文献
t 王忠壮 o郑汉臣 o苏中武 o等 1 木的生药学研究和挥发油
成分分析 1 中国药学杂志 ot||w ou|kwl }ust
u 王忠壮 o汤海峰 o苏中武 o等 1 木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1
中国中药杂志 ot||z ouuktl }v
v 董淑炎 o魏宗荣 o杨成俊 o著 1 中国野菜食谱大全 1 北京 }
中国旅游出版社 ot||v qvv
w 王忠壮 o郑汉臣 o苏中武 o等 1 八种 木属药用植物化学成
分分析 1 中国中药杂志 ot||w ot|ktl }y
x 王忠壮 o郑汉臣 o苏中武 o等 1 中药九眼独活的显微鉴定及
化学成分分析 1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ot||z ot{kul }txv
y 王忠壮 o张凤春 o苏中武 o等 1 太白 木的生药学研究及化
学成分分析 1 中国药学杂志 ot||x ovskwl }t||
z 王忠壮 o苏中武 o李承祜 o等 1 太白 木中齐墩果酸的动态
含量测定 1 中国中药杂志 ot||y outkwl }uss
{ 王忠壮 o苏中武 o胡晋红 o等 1 太白 木对化学性糖尿病大
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1 中国中药杂志 ot||y outktsl }y{{
| 汪学昭 o王忠壮 o翟振兴 o等 1 木属药用植物的微量元素
分析 1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ot||x otukvl }vz
ts 王忠壮 o靳守东 o全山丛 o等 1 木属植物药食兼用嫩芽
化学成分分析 q营养学报 ot||| outktl }tss
t||{2tt2tt收稿
k上接第 xty页l
研究列为重大项目 o给予资助 ∀既要研究已知成分的
溶出情况 o又要研究复方/合煎0 !/分煎0过程中配位络
合物及分子络合物生成情况以及已知成分在煎煮过程
中水解 !聚合 !氧化 !还原反应情况 ∀进行 / 分煎0 !/ 合
煎0等效性 o毒副作用比较研究 ∀提高研究的深度和水
平 ∀将汤剂的改革建立在深厚的科研工作基础上 o推
动中药现代的进程 o少走弯路 ∀
413 应像/七五0 !/八五0那样 o继续将常用中药饮片
研究列入国家攻关计划 o设立专题 o分期分批研究常用
中药的炮制原理 o工艺及技术参数的筛选优化 o制定饮
片质量标准 ∀逐步推动中药炮制规范化及饮片质量标
准化的步伐 o加快中药饮片现代化步伐 ∀
414 单味中药及复方中药浓缩颗粒的主要市场在国
内k包括港 !台地区l及日本 !韩国和其它东南亚国家 ∀
这在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内将是难以改变的事实 ∀原因
是欧美发达国家缺乏能够运用中医理论指导 o辨证施
治 o随证加减组方 o使用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0的医师 ∀
要培养这样的医师群体 o还有许多路要走 ∀因此 o中药
走向世界 o尤其是欧美市场 o目前的注意力应放在中成
药上 ∀将适应症明确 o疗效可靠的中成药研究提高 o制
定可以控制的质量标准 o开拓欧美市场 o服务世界人
民 ∀
415 根据中医组方用药的实际情况和中药复方汤剂
合煎的特点 o建议在/单味中药浓缩颗粒0的基础上 o增
设/基础方0和/药对0浓缩颗粒 ∀基础方的确定应根据
中医对病症的辨证分型 o有针对性地确定若干 / 基础
方0 o制成复方合煎浓缩颗粒 ∀辅以/药对0合煎颗粒及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 o供中医临床辨证选药 o组方施治 ∀
既满足中医临床需要 o又最大限度地保留复方汤剂的
特色 ∀把每剂药的小锅煎煮变成工业化大生产 o方便
患者 ∀
t|||2sv2st收稿
#svx# 中国中药杂志 t|||年第 uw卷第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