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 Comparison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Bioactivity of Polypeptides from Velvet Antlers of Cervus nippon Temminck and Cervus elaphus Linnaeus

梅花鹿茸和马鹿茸多肽化学性质及生物活性比较



全 文 :梅花鹿茸和马鹿茸多肽化学性质及生物活性比较
周秋丽u o刘永强t o王 颖t o郭颖洁t o王本祥t
kt q长春中医学院 附属医院新药研究中心 o吉林 长春 tvssut ~
u q白求恩医科大学 生物工程研究所 o吉林 长春 tvssutl
≈摘要  目的 }比较梅花鹿茸多肽和马鹿茸多肽化学组成及生物活性异同 ∀方法 }用相同工艺提取梅花鹿茸
和马鹿茸多肽组分 ~采用电泳和质谱等分离分析手段比较多肽组分的化学性质 ~用≈v ‹ ×§• 参入细胞 ⁄‘„比较两
种鹿茸多肽的促细胞增殖活性 ∀结果 }梅花鹿茸和马鹿茸多肽组分的电泳图谱和质谱有明显差异 o而中国的东北
马鹿茸和新西兰马鹿茸多肽的图谱十分相近 ~梅花鹿茸和马鹿茸多肽对软骨细胞和表皮细胞分裂都有促进作用 o
但马鹿茸多肽对表皮细胞的增殖作用比梅花鹿茸多肽强 ∀结论 }梅花鹿茸和马鹿茸多肽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有
较大差异 ∀
≈关键词  梅花鹿 ~马鹿 ~鹿茸 ~多肽 ~软骨细胞 ~表皮细胞
≈中图分类号  • u{x qx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tlts2sy||2sw
马鹿和梅花鹿是同属不同种的两种动物 o但在
中医临床和5中国药典6一直把马鹿茸和梅花鹿茸作
为同一药材入药 ∀近年来 o我们在鹿茸制剂的研究
开发中发现 o马鹿茸和梅花鹿茸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
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都不尽相同 ∀鹿茸多肽为鹿茸
主要活性成分已逐渐得到大家的共识 o深入了解梅
花鹿茸和马鹿茸多肽的化学性质 !生物活性以及两
者之间的异同很有必要 ∀本文拟用相同的工艺提取
梅花鹿茸和马鹿茸多肽组分 o并对其化学性质和生
物活性做初步的比较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1 q1 材料
1 q1 q1 动物 • ¬¶·¤µ出生 uw «之内的乳鼠 ~新西
兰大白兔 oα或 ⎯ 出生 w ∗ x周龄 owss ∗ zss ªo均由
白求恩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 ∀
1 q1 q2 药品和试剂 鹿茸多肽组分由长春中医
学院附属医院新药研究中心按照同一生产工艺分别
从东北马鹿 Χερϖυσ ελαπηυσ ¬±±¤¨ ∏¶和梅花鹿
Χερϖυσ νιππον ר°°¬±¦®鲜茸中提取的白色冻干粉
末 o其中梅花鹿茸多肽占总提取物的 tw h k Ω/ Ωl o
东北马鹿茸多肽占总提取物的 tu h k Ω/ Ωl ∀新西
兰马鹿茸冻干粉由新西兰茵沃梅农业研究中心赠
送 o按照同一工艺提取多肽组分 o多肽含量占总提
≈收稿日期  usst2su2u{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kv|{zs|u|l
取物的 tv h k Ω/ Ωl ∀胰蛋白酶和胶原酶为 ≥ŒŠ2
 „公司产品 ov ‹2ק• 由中科院原子能院同位素所
提供 ∀
1 q1 q3 仪器 °«¤µ°¤¦¬¤ ∞°≥ vxss 型多用电泳
仪 ~…¬²°²¯ ¦¨∏¯¤µ⁄Œ2tzss 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
质谱仪 ∀
1 q2 方法
1 q2 q1 表皮细胞的分离培养≈t  取出生后 uw «之
内的 • ¬¶·¤µ大鼠背部皮肤 o去除皮下组织 o切成 s qx
¦° ≅ s qx ¦°大小的皮肤块 o用含青霉素的 ⁄2‹¤±®.
¶液ktss ∏# °¯ p tl漂洗 t «o取出皮肤用 ts °¯ ⁄¬¶2
³¤¶¨kt qux ∏# °¯ p tl在 w ε 消化 us ∗ uu «o分离真皮
和表皮层 ∀将表皮层用 s qux h胰蛋白酶在 vz ε 消
化 tx °¬±o加入  ∞ 培养液 o吹打分散细胞 ∀将
细胞通过孔径为 wx Λ°的尼龙网过滤后悬浮在培养
液中 o计数 ∀
1 q2 q2 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u  取出生后 w ∗ x
周龄的新西兰大白兔 o无菌取出肋软骨 o分离肥大期
和静止期软骨 o切成 t ∗ v °°v的小碎块 o用磷酸盐
缓冲液k°…≥l冲洗 u次 o用 s qt h ∞⁄× „ 和 s qux h
胰蛋白酶在 vz ε 条件温孵 t «o用 °…≥冲洗 o再加
入 s qu h胶原酶 µ在 vz ε 温孵 v «∀吹打分离消化
后的细胞 o将细胞悬液通过孔径 wx Λ°的尼龙网过
滤 o离心kt xss µ# °¬±p t ox °¬±l去上清 o细胞用
⁄ ∞ 培养液k含 ts h小牛血清l冲洗 o计数 ∀
1 q2 q3 v ‹2ק• 参入细胞 ⁄‘„≈t ov  表皮细胞按
#||y#
第 uy卷第 ts期
usst年 ts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y o‘²qts
’¦·qousst
每毫升 u ≅ tsx个密度加入 |y孔板中k每孔 s qt °¯
l o在 x h ≤ ’u孵箱kvz ε l中培养 uw «之后 o每孔加
入以  ∞ 配制的不同浓度样品 s qt °¯ o继续培养 o
待培养结束前 v «加入v ‹2ק• ts Λ¯ k每孔 vz ®…´
l ∀培养结束后 o吸掉培养液 o加入 s qux h 胰酶 s qt
°¯ 消化 vs °¬±o吹打分散细胞后加入等量 ts h三氯
醋酸 ow ε 过夜 o用细胞收集器收集细胞 o将附着细
胞的 w|型玻璃纤维滤纸片于 ys ε 烤干 o加入闪烁
液 v °¯ o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定放射性 ∀
软骨细胞液以 t ≅ tsx# °¯ p t接种于 |y孔板 o每
孔 s qt °¯ o培养 y §o更换不含新生牛血清的 ⁄ ∞
培养液 o同时加入待测样品 o继续培养 uw «∀待培养
结束前 v «加入v ‹2ק• ts Λ¯ k每孔 vz ®… l´ ∀培养
结束后 o用冷的 °…≥ 洗 v 次 o冷 x h 三氯醋酸洗 u
次 o乙醇2乙醚kvΒtl洗 t次 ∀干燥后 o溶解在 s qt °¯
s qx °²¯#pt ‘¤’ ‹ 中 o过夜 o加入 ts Λ¯ y °²¯#pt
‹≤¯中和 o移入滤纸条 oys ε 干燥 x «o加入闪烁液 v
°¯ o计数 ∀
1 q2 q4 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中国科学院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质谱分析室测定 ~≥⁄≥2聚丙烯
酰胺凝胶电泳k≥⁄≥2°„Š∞l由本实验室常规操作 ∀
1 q2 q5 统计学处理 结果以 ξ ? σ表示 ,数据采
用 τ检验 ∀
2 结果
2 q1 梅花鹿茸多肽和马鹿茸多肽化学性质比较
鹿茸多肽经 ≥⁄≥2°„Š∞分离结果见图 t ∀从电
泳图谱可以看到 o梅花鹿茸多肽的两条主要电泳区
带分布在低分子量区域 o分子量约 t sss ∗ v sss ⁄¤~
东北马鹿茸多肽呈现明显的三条多肽区带 o分子量
范围约tsss ∗ |sss ⁄¤~新西兰马鹿茸多肽在
ts sss ⁄¤以下的多肽分布与东北马鹿茸分布图谱
基本相同 o但在高分子量区域还有一条明显区带 ∀
经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k  „⁄Œ2× ’ƒ  ≥l
分析 o东北马鹿茸多肽和新西兰马鹿茸多肽的分布
十分相近k图 u…和 ≤l o与梅花鹿茸多肽完全不同
k图 u„l ∀
2 q2 梅花鹿茸和东北马鹿茸多肽对离体培养软骨
细胞增殖作用的比较
结果见表 t ∀在浓度为 ux qs ∗ xs qs °ª# pt
时 o梅花鹿茸和东北马鹿茸多肽都有促进家兔软骨
细胞有丝分 q裂活性 ∀
表 t 梅花鹿茸多肽和东北马鹿茸多肽
对软骨细胞 ⁄‘„合成的影响
分组
剂量
r°ª#p t
v ‹2ק• 参入
⁄‘„r ≅ tsv
对照组 v qyv ? s qyzkyl
梅花鹿茸多肽 xs qs x qtt ? s qwxkwlul
ux qs w qx| ? s qw|kwltl
tu qx w qut ? s qzxkwl
马鹿茸多肽 xs qs w qzz ? s qxzkwltl
ux qs w qxz ? s qxykwltl
tu qx w qvx ? s qvukvl
注 }≠ ξ ? σ  括号内数字为例数 ≈ 与对照组比较 t) Π
s .sx u) Π s qst k表 u同l
图 t 鹿茸多肽 ≥⁄≥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
t q标准蛋白 u q新西兰马鹿茸多肽
v q东北马鹿茸多肽 w q梅花鹿茸多肽
2 q3 梅花鹿茸多肽和东北马鹿茸多肽对离体培养
表皮细胞增殖作用的比较
梅花鹿茸和东北马鹿茸多肽的浓度为 y qux ∗
tu qx °ª#p t时 o都有明显的促进表皮细胞有丝分
裂活性 o且有明显的量效关系k表 ul ∀值得注意的
是 o在浓度为 tu qx °ª#p t时 o东北马鹿茸多肽促表
表 u 梅花鹿茸多肽和东北马鹿茸多肽
对表皮细胞 ⁄‘„合成的影响
分组
剂量
r°ª#p t
v ‹2ק• 掺入 ⁄‘„
r ≅ tsv
对照组 v qst ? t quyktul
梅花鹿茸多肽 tu qxs x qyu ? s qv|kvl ul
y qux w qzz ? t q{|kwl tl
v qtux v q{v ? t qstkwl
马鹿茸多肽 tu qxs | qxu ? s q|vkwl vl
y qux w qzy ? s qzukwl tl
v qtux v qy| ? t qwykwl
注 }≠梅花鹿茸多肽 tu qx °ª#p t组与马鹿茸多肽 tu qx °ª#p t
组比较 Π s qsst 与对照组比较 vl Π s qsst
#ssz#
第 uy卷第 ts期
usst年 ts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y o‘²qts
’¦·qousst
图 u 鹿茸多肽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图
„ q梅花鹿茸多肽 …q东北马鹿茸多肽 ≤ q新西兰马鹿茸多肽 ⁄q东北马鹿茸 vu肽
皮细胞增殖的活性明显高于梅花鹿茸多肽 ∀这个实
验经过多次重复 o都得到一致的结果 ∀
3 讨论
长期以来 o人们对传统中医药和5中国药典6将
梅花鹿茸和马鹿茸作为同一药材入药没有提出异
议 o是因为人们没有发现鹿茸特有的化学物质 o特别
是鹿茸特有的生物活性物质 o所以无法从化学成分
和生物活性等方面区分梅花鹿茸和马鹿茸 ∀基于鹿
茸快速生长的生物学特征 o近年来我们把鹿茸多肽
作为鹿茸活性成分来研究 ∀我们曾报告 o梅花鹿茸
总多肽对骨和软骨细胞分裂及骨折修复作用明
显≈w ox  ∀我们也发现 o马鹿茸多肽制剂对表皮细胞和
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皮肤创伤愈合有促进作用 ∀当我
们对鹿茸多肽的化学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时发现 o用
相同工艺提取的东北马鹿茸多肽和梅花鹿茸多肽的
组成 !分子量大小和分布区域以及荷电量等都有相
当大的差异 ∀特别应当提到的是 o最近我们从东北
马鹿茸多肽组分中k图 u…l分离得到一个单体多肽
化合物k详细内容另文发表l o纯度达到 || qw h o其精
确分子量 vuty ⁄¤o等电点 ³Œ€ { qtx o由 vu个氨基酸
残基组成k故称 vu肽 o图 u⁄l o一级结构的氨基酸排
列顺序已经确定 o与已知蛋白的同源性远远小于
xs h ∀vu肽在纳克k±ª# °¯ p tl级水平对表皮细胞和
成纤维细胞 ⁄‘„合成就有明显刺激作用 o而且呈剂
量依赖关系 ∀vu肽的发现为东北马鹿茸多肽制剂治
疗皮肤黏膜创伤提供了重要的化学依据 ∀本文研究
发现 o在新西兰马鹿茸多肽组分中可以检测到与 vu
肽分子量极为相近的多肽分子 k图 u≤ o分子量
#tsz#
第 uy卷第 ts期
usst年 ts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y o‘²qts
’¦·qousst
vutw⁄¤l o但在梅花鹿茸多肽组分中检测不到 vu肽
k图 u„l o说明 vu肽是马鹿茸特有的活性物质 ∀得
到上述结果绝非偶然 o因为东北马鹿和新西兰马鹿
是同属同种不同亚种动物 o在鹿茸多肽的化学组成
上应该有更多的相似性 ∀而梅花鹿和马鹿是同属不
同种动物 o所以多肽的组成有较大的差异并不奇怪 ∀
上述研究说明 o随着鹿茸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o再像
过去那样把梅花鹿茸和马鹿茸不加区别地同时入药
是不科学的 ∀
根据天然 vu肽氨基酸排列顺序我们人工合成
了 vu肽 o对合成 vu肽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分析
表明 o其与天然 vu肽性质基本相同 o可以作为马鹿
茸多肽制剂的标准品 ∀最近 o我们又从梅花鹿茸多
肽组分中分离单体多肽 o正在对其进行化学结构和
生物活性分析 ∀
≈参考文献 
≈t  …¤§¨ ± ‹° ¤±§Ž∏¥¬¯∏¶q ׫¨ Šµ²º·«¤±§ ⁄¬©©¨ µ¨±·¬¤·¬²± ²© ≤∏¯2
·∏µ¨§ ‘¨ º¥²µ± • ¤·Ž¨µ¤·¬±²¦¼·¨¶ qŒ±√ ¶¨·⁄¨ µ°¤·²¯ ot|{v o{s }
tuw q
≈u  Ž¤·² ≠ o ‹¬µ¤®¬≠ oŒ±²∏¨ ‹ o ·¨¤¯ q ⁄¬©©¨ µ¨±·¬¤¯ ¤±§ ≥¼±¨ µª¬¶·¬¦
„¦·¬²±¶²© ≥²°¤·²° §¨¬±2¯¬®¨ Šµ²º·« ƒ¤¦·²µ¶o ƒ¬¥µ²¥¯¤¶·Šµ²º·«
ƒ¤¦·²µ¤±§ ∞³¬§¨µ°¤¯ Šµ²º·« ƒ¤¦·²µ¬± • ¤¥¥¬·≤²¶·¤¯ ≤«²±§µ²2
¦¼·¨¶ q∞∏µ…¬²¦«¨ ° ot|{v otu| }y{x q
≈v  °∏½¤¶ ∞o ⁄µ¬√§¤«¯ • ‹ o ‹²º¤µ§ Š „ o ·¨¤¯ q ∞±§²ª¨ ±²∏¶Œ±2
«¬¥¬·²µ²© …²±¨ ≤¨¯¯ °µ²¯¬©¨µ¤·¬²± q°µ²¦≥²¦∞¬³…¬²¯  §¨ ot|{t o
tyy }ttv q
≈w  «²∏ ± oŠ∏² ≠ o • ¤±ªo ·¨¤¯ q ∂ ¨¯√ ·¨„±·¯¨µ°²¯¼³¨ ³·¬§¨¶
°µ²°²·¨§°µ²¯¬©¨µ¤·¬²± ²© ≤«²±§µ²¦¼·¨¶¤±§ ’¶·¨²¥¯¤¶·°µ¨¦∏µ¶²µ¶
¤±§ƒµ¤¦·∏µ¨ ‹ ¤¨¯¬±ªq „¦·¤ °«¤µ° ≥¬± ot||| ouskvl }uz| q
≈x  郭颖杰 o周秋丽 o刘 平 o等 q鹿茸多肽对骨 !软骨细胞增殖的实
验研究 q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ot||{ ot|kul }zw q
Α Χοµ παρισον οφ Χηεµιχαλ Χοµ ποσιτιον ανδ Βιοαχτιϖιτψ οφ Πολψπεπτιδεσφροµ
ς ελϖετ Αντλερσ οφ Χερϖυσ νιππον Τεµ µινχκ ανδ Χερϖυσελαπηυσ Λινναευσ
‹ ’ ˜ ±¬∏2¯¬u oŒ˜ ≠²±ª2 ¬´¤±ªt o • „‘Š ≠¬±ªt o Š˜’ ≠¬±ª2­¬¨t o • „‘Š …¨ ±2¬¬¤±ªt
kt q • ¶¨¨¤µ¦« ≤ ±¨·µ¨ ²© ‘¨ º ⁄µ∏ªo≤«¤±ª¦«∏± ≤²¯¯¨ ª¨ ²© ×µ¤§¬·¬²±¤¯ ≤«¬±¨ ¶¨  §¨¬¦¬±¨ o
≤«¤±ª¦«∏± tvssut o¬¯¬±o≤«¬±¤ ~u qŒ±¶·¬·∏·¨ ²© …¬²¯²ª¬¦¤¯ ∞±ª¬±¨ µ¨¬±ªo
‘²µ°¤± …¤·«∏±¨ ˜±¬√ µ¨¶¬·¼ ²©  §¨¬¦¤¯ ≥¦¬¨±¦¨ o≤«¤±ª¦«∏± tvssut o¬¯¬±o≤«¬±¤l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 ײ¦²°³¤µ¨ ·«¨ ¦«¨ °¬¦¤¯ ¦²°³²¶¬·¬²±¤±§¥¬²¤¦·¬√¬·¼ ²©³²¯¼³¨ ³·¬§¨¶k°°¶l¬¶²¯¤·¨§
©µ²° √¨¯√ ·¨¤±·¯¨µ¶²©¶¬®¤§¨ µ¨k Χερϖυσ νιππον ר°°¬±¦®l ¤±§µ¨§§¨ µ¨k Χερϖυσελαπηυ󏬱±¤¨ ∏¶l qΜετηοδ :
׫¨ ·º² ®¬±§²©³²¯¼³¨ ³·¬§¨¶º µ¨¨ ¬¶²¯¤·¨§©µ²° ·«¨ ¤¥²√¨ ° ±¨·¬²±¨ §√¨¯√ ·¨¤±·¯¨µ¶º¬·«¶¤°¨·¨¦«±²¯²ª¼ q׫¨
¦«¨ °¬¦¤¯ ¦²°³²¶¬·¬²± º¤¶ §¨·¨µ°¬±¨ § ∏¶¬±ª ¶²§¬∏° §²§¨¦¼¯ ¶∏¯©¤·¨2³²¯¼¤¦µ¼¯ ¤°¬§¨ ª¨¯ ¨¯ ¦¨·µ²³«²µ¨¶¬¶k≥⁄≥2
°„Š∞l ¤±§  „⁄Œ2× ’ƒ °¤¶¶¶³¨¦·µ²° ·¨µ¼ q ≥·¬°∏¯¤±·¤¦·¬√¬·¼ ²© ¦¨¯¯¶³µ²¯¬©¨µ¤·¬²± º¤¶ ° ¤¨¶∏µ¨§¥¼ ≈v ‹ 
ק• ¬±¦²µ³²µ¤·¬²±¬±·² ⁄‘„ qΡεσυλτ : ׫¨ ªµ¤³«¶²©≥⁄≥2°„Š∞¤±§  „⁄Œ2× ’ƒ  ≥ ²©√¨¯√ ·¨¤±·¯¨µ³²¯¼³¨ ³2
·¬§¨¶k∂ „°°¶l ©µ²° ≤«¬±¨ ¶¨ ¤±§ ‘¨ º ½¨ ¤¯¤±§µ¨§§¨ µ¨º µ¨¨ √ µ¨¼ ¶¬°¬¯¤µo¥∏··«¨ µ¨ º µ¨¨ ²¥√¬²∏¶§¬©©¨ µ¨±¦¨ ¬±
µ¨¶³¨¦·²©ªµ¤³« ¥¨·º¨¨ ±¶¬®¤§¨ µ¨¤±§µ¨§§¨ µ¨q ∂ „°°¶ux ∗ xs °ª# p t ¶«²º §¨ °¤µ®¨ §³µ²¯¬©¨µ¤·¬²±2³µ²°²·2
¬±ª¤¦·¬√¬·¼ ©²µµ¤¥¥¬·¦²¶·¨§¦«²±§µ²¦¼·¨¶o ¬¨·«¨µ¶¬®¤ §¨ µ¨²µµ¨§ §¨ µ¨q ‹²º √¨ µ¨o·«¨ ¤¦·¬√¬·¼ ²© ¶¬®¤ §¨ µ¨
∂ „°°¶tu qx °ª#pt©²µ ³¨¬§¨µ°¤¯ ¦¨¯¯¶ º¤¶º ¤¨®¨ µ·«¤± ·«¤·²©µ¨§§¨ µ¨ktu qx °ª#ptl qΧονχλυτιον : ׫¨
¦«¨ °¬¦¤¯ ³µ²³¨µ·¼ ¤±§¥¬²¤¦·¬√¬·¼ ²© ∂ „°°¶©µ²° ¶¬®¤§¨ µ¨¤±§µ¨§§¨ µ¨¤µ¨ ¶¬ª±¬©¬¦¤±·¯¼ §¬©©¨ µ¨±·q
[ Κεψ ωορδσ] ¶¬®¤§¨ µ¨k Χερϖυσ νιππον ר°°¬±¦®l ~µ¨§§¨ µ¨k Χερϖυσελαπηυ󏬱±¤¨ ∏¶l ~√¨¯√ ·¨¤±·¯¨µ~
³²¯¼³¨ ³·¬§¨¶~¦«²±§µ²¦¼·¨¶~ ³¨¬§¨µ°¬¦¦¨¯¯¶
≈责任编辑 方文贤 
#usz#
第 uy卷第 ts期
usst年 ts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y o‘²qts
’¦·qou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