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药区划认识论



全 文 :中药区划认识论
冉懋雄 贵州省中药研究所 贵阳 
随着科学发展和生产需要 /中药区划0与
/中国中药区划0的研究与建立≈  对于因地
制宜地发展中药生产及合理开发与护育中药资
源有极重要意义 ∀这是对以道地药材为主体中
药品种理论的深入研究 是对中药生产合理布
局和中药资源开发护育客观规律的生动反映 ∀
现笔者结合多年从事这一工作实践基础上 提
出/中药区划认识论0 旨在丰富道地药材内涵 
强化品种质量意识与生态意识 丰富与发展中
药品种新理论 以促进中药科学更好发展 ∀
1 中药区划与道地药材的相关性
/区划0 系/区域划分0的简称 ∀以分区划
片手段 研究不同地区或区域的优质增产 并在
对区域差异性与相似性深入认识基础上 区别
差异性 归纳相似性 以形成符合客观发展规律
的区域划分体系 达到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 !护
育与开发资源之目的 ∀ /中药区划0则以中药与
中药生产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 研究不同地区
或区域中药资源分布与中药生产规律 从自然 !
社会 !经济及技术角度 进行生态环境 !地理分
布 !区域特征 !历史成因 !时空间变化 !区域分
异 以及中药数量 !质量等相关因素的综合研
究 按区域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加以分区划片
即为/中药区划0 将全国划分为不同级别的中
药资源开发护育与中药生产区域并形成完整的
体系 则称之为/中国中药区划0≈ ∗  ∀
我国幅员辽阔 地形复杂 气候多样 孕育
着无比丰富的中药资源 ∀中药及其自然资源横
亘于有机界与无机界 跻居于动 !植 !矿物界和
人工制造之间 ∀从/神农尝百草0到今天 经历
了由不认识到逐步认识 由比较盲目到比较自
觉 由比较粗糙到比较精细的漫长过程 从历代
本草学的发展 从中药/道地性0的形成 从中药
区划的研究与建立 都充分体现了这一客观过
程 ∀
/道地药材0是指经人们长期医疗实践证明
质量优 !临床疗效高 !地域性强的一类常用中药
材 ∀其系一古老而通俗 !内涵丰富而科学的特
殊概念 其集地理 !质量 !经济 !文化概念于一
身 乃我国几千年悠久文明史及中医中药发展
史形成的特有概念≈ ∀道地药材的形成与发
展 关键在于优良品种遗传基因这一内在因素 
能保存 !选择优良品种 这既与当地土壤 !气候 !
水质 !生态环境等地理因子和生态因子密切相
关 也与当地栽培养殖加工技术 !应用历史 !
流通经营 !传统习俗等社会经济和人文环境因
素关系密切≈  ∀中药生产及其自然资源与自
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的相关性 以及与生态环
境 !地质背景和区域分异等规律的认识与利用 
是有着较长的渐进历程的 ∀例如 对于我国动
植物分布 !生态环境及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 早
在两千年前的古老典籍里则有记述 ∀如5尚书#
禹贡6将我国领土分为 /九州0冀 !兖 !青 !徐 !
扬 !荆 !豫 !梁 !雍州 并按 /州0分别记述其土
址 !物候 !农产 !交通 !田赋等≈ 这既是我国也
是世界最古老的/自然区划0 ∀ 5周礼#地官6所
载的 /以土会之法 辨五地之物生0≈ 是最早
论述应据土壤之别而合理选择适宜的作物种
植 ∀5淮南子#主术6所载的/草木未落 斤斧不
得入山林0≈ 是最早提出的保护森林保护生
态环境的措施 ∀ 5神农本草经6指出的/土地所
出 真伪新陈 并各有法0≈ 更是明确强调中
药材应区分产地 讲求道地的重要性 ∀其后 陶
弘景亦指出 /诸药所生 皆的有境界05本草注
集注6 ∀孙思邈强调/用药必依土地 所以治十
得九05备急千金要方6 ∀ 5唐本草6也明确指
## 中国中药杂志 年第 卷第 期
出 /窃以动植形生 因方舛性 春秋变节 感气
殊功 ∀离其本土 则质同而效异 ∀0 , ,这些记
述说明 我们祖先很早以前就意识到按照生态
规律发展生产的重要性 用药必须选择道地药
材 特定生态环境条件与种养加工技术是保证
药材质量及临床疗效的重要外在因素 其与品
种遗传基因相辅相成 这也充分体现了中药的
特殊性与地道性和继承性 也反映出中药区划
的萌芽与客观存在的基础 ∀中药业/道地药材0
的出现与形成 更集中展示了中药区划的特点 
某种意义上讲 我国历代本草对道地药材的记
述 正是朴素而原始 !生动而实用的中药区划 
是我国祖先以中药为对象进行地域分异规律研
究与认识的成果 ∀至今 诸如/川广云贵 南北
浙怀秦陕甘青0等地所产的道地药材 以及祁州
/十三邦0和漳树等 /四大药市0 仍为中药 / 脊
梁0 在中药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总之 
赋存于地壳和生物圈中的中药资源及其生产 
与各种自然资源及其生产一样 都有着时间上
的继承性与空间分布上的地域性 应当结合实
际 以道地药材为重点进行中药区划研究 ∀实
践证明 道地药材反映出的科学内涵与中药区
划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我们研究中药区划以
道地药材为主体的研究方法切实可行 也是在
中药研究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继往开来之举 ∀
2 中药区划的研究目的与基本内容
中药区划是发展中药生产及合理开发护育
中药资源的重要基础 ∀其目的是在中药资源调
查研究基础上 正确评价影响中药生产与中药
资源开发护育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揭
示中药生产与中药资源的地域分异规律 明确
各区域的优劣势及其区域特征 以便充分发挥
各区域资源 !经济及技术等优势 为因地制宜地
调整中药生产结构和布局 正确选建优质药材
商品基地 科学指导中药生产与区域开发 逐步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实现区域化与专业化 为制
定中药资源区域开发护育规划 发展中药事业
提供科学依据 ∀
中药区划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在祖国医药理
论指导下 充分运用中医药学 !本草学 !生态学 !
生物分类学 !农业区划学 !气象学 !地质学 !矿物
学及系统工程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研
究中药生产与中药资源和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
条件的相关性 研究中药生产的自然条件与自
然资源 !中药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与社会经济
资源的调查方法和分析评价 研究中药资源的
分布规律及其动态变化 以及开发护育的有效
途径与措施 研究中药生产的合理布局及其结
构调整 以及客观经济规律和中药生产布局规
律的关系与制约 研究中药特别是道地药材和
大宗药材的生态适宜区与生产适宜区 以及中
药区域分布和区域特征的形成与发展 研究中
药区划与自然区划 !农业区划等相关区划的相
关性 研究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产业发展
规划的关系等≈  ∀
3 中药区划的价值与前瞻
中药区划的研究与/中国中药区划0的建立
无前例可循 ∀经过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及有关中
药 !区划等部门专业人员的多年研究和努力 现
已首次建立了/中国中药区划0 填补了全国农
业区划体系和中药业的一项空白 ∀中药区划的
研究与/中国中药区划0的建立过程 充分体现
了/首在调查 贵在综合 重在协作 功在实用0
的区划过程 ∀这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中医药事
业和人类保健康复的需要 也是对祖国医药学
继往开来和对建国以来药材生产实践经验教训
认真总结的需要 ∀通过中药区划 有利于加深
对中药生产与环境统一性的认识 强化中药品
种质量意识与生态意识的相关性 强化/因地制
宜 适地适种0观念 ∀中药资源的区域开发与生
产发展 不能以浪费资源 !恶化环境 !牺牲生态
效益为代价 必须考虑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实
现生态 !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 维持和发展生态
系统平衡 ∀过去 曾提出 / 南药北移 北药南
栽0 强调/就地生产 就地供应0 ∀其虽取得一
定成效 缓解部分紧缺药材供应 但出现了一些
道地药材品质下降 布局分散 市场冲突 以及
违背客观规律等问题 ∀例如南药盲目北栽大多
失败 年代浙东南平原曾引种砂仁等 多
种南药 结果均因气候不适而枉费人财物力 北
## 中国中药杂志 年第 卷第 期
药南栽虽易成活 但大多质量差而影响疗效 
年代广东曾大量引种茯苓 !地黄 !山药 !党参 !川
芎等均告失败 教训深刻 ∀
通过中药区划 充分体现了中药生产与中
药资源地域分异规律 !道地药材与道地产区特
色 并提出了中药生产与中药资源开发护育的
总体布局和商品基地建立设想 ∀总体布局上药
材栽培养殖开发以道地药材产区为主 野生药
材开发护育应切实提高资源转化率和建立资源
保护区 不断寻找新品种 扩大新资源及其药用
部位 提高商品率与开发新药水平 ∀药材商品
基地重点抓好长白山人参 !细辛 !哈士蟆等 黄
淮海平原地黄等/四大怀药0 华东丘陵山地/浙
八味0等十大生产基地≈  ∀这样将中药生产
布局与生产基地真正科学地建立在中药区划基
础上 则能因地制宜 发挥优势 将中药品种质
量意识和生态意识落到实处 切实避免超越生
态适宜区盲目生产 有效提高药材质量 确保用
药安全有效 ∀
通过中药区划 有利于按市场机制配置中
药生产与流通 利于市场预测 利于分区规划 !
分类指导及分级实施 以更好按照自然规律与
经济规律办事 增添与丰富了中药学科的科学
内涵 ∀同时 通过中药区划 可以更加了解各区
域的中药生产与中药资源特色 更加丰富了道
地药材的科学内涵 以生态学与社会经济相结
合的方法深入研究道地药材 深入研究中药品
种 既增强了中药资源永续利用的责任感 也丰
富与发展了中药品种新理论 更利于提高中药
产业的科技水平 ∀
当前 中药区划与中药区划学的建立与发
展已引起人们关注 尤其是中药资源学的发展
和中药区划与道地药材相关性的研究成果更是
令人可喜 ∀随着农业地质学 !应用数学 !微量元
素等的蓬勃发展 地质背景系统 !微量元素背
景 !数值分类 !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等新兴理论
与定量科学在中药区划中的应用 研究种群及
群落的生态环境和演替规律 以及道地药材与
地理因子 !生态因子等形成因素的定量相关性 
已成为探索中药区域分异规律 !中药区划及道
地药材定量分析与深化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手
段 并具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大大弥补了传统定
性研究的不足 这将对中药区划研究的深化发
展起到重要作用 也将扩大中药理论研究领
域≈  ∀但中药区划的学科研究 !理论体系与
实验方法都有待充实与发展 ∀如中药生态环
境 !地理分布 !资源蕴藏量与允收量的调查方法
与定量研究 中药区划原则与依据指标 !中药质
量与产量及环境关系的定量研究 重要矿物药
与地学环境 !地质背景及中药区划关系的研究 
中药区划指标体系的确定与综合评价的定量研
究等 均尚待今后结合实际深入研究 这也展现
了中药区划以及这门新兴学科中药区划学的广
阔前景 ∀
4 结语
中药生产与中药资源具有强烈的地域性与
继承性 运用生态学观点 以道地药材为主体开
展中药区域特征研究 以研究生态与社会经济
相结合的方法对中药资源品种适宜区进行分
析 合理分区划片 揭示了中药生产与中药资源
的地域分异规律 首次研究与建立了/中国中药
区划0 ∀ /中药区划认识论0正是在中药区划与
/中国中药区划0研究与建立的成功实践基础上
提出来的 具有科学性 !实用性和创新性 是中
药研究领域继往开来的新成果 ∀本论点的价
值 不仅丰富了道地药材科学内涵 强化了品种
质量意识与生态意识 利于因地制宜 分区规
划 为制定中药区域开发护育规划 发展中药事
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以道地
药材为核心的中药品种新理论 开拓了中药理
论研究领域 为中药区划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
了坚实基础 利于对道地药材为代表的中药品
种进行更深层次的本质性研究 利于定量科学
对中药区划研究的深化 以促进中药科学更好
发展 ∀
5 参考文献
 5中国中药资源丛书6编辑委员会 中国中药区划 北京 科
学出版社 
 冉懋雄等 中国中药杂志   
 冉懋雄 中药材      
 诸国本 中国中药杂志   
## 中国中药杂志 年第 卷第 期
 胡世林等 中国道地药材 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
社 
 谢宗万等 中药品种新理论的研究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  
 江灏 钱宗武译注 今古文尚书全译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
社  
 黄侃校点 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
 西汉 刘安等 许匡一译注 淮南子全译 贵阳 贵州人民
出版社  
 王筠默等辑著 神农本草经校证 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
版社  
 范俊安等 中国中药杂志   
 )  ) 收稿
武威地产习用中药材简报
蒋永中 艾新田 常青香
甘肃省武威地区药品检验所 武威 
武威位于河西走廓东部 含三县一市 ∀区
内有山川河流 还有沙漠和戈壁 地理条件复
杂 海拔 !气候差异大 中药材资源很丰富 全区
已知的中药有 余种 ∀如 甘草 !麝香 !秦艽 !
羌活 !射干 !小茴香 !麻黄 !锁阳 !柴胡等品种 生
产潜力大 质量好 不但畅销全国 而且还可出
口 ∀但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不便 长期与内地
交往不甚密切 造成一些民间习用药的名称与
传统中药的相同 而来源不同 有些在当地已全
部代替了传统中药 并用于临床 有些是与传统
中药不加区分的混同入药 部分已进入了商品
流通渠道 调往外区 造成了药材品种上的混
乱 其中也有一些是明显的误用品种 ∀本文仅
就某些武威地产药材与5中国药典6年版
收载品种列简表比较如下 以供药材经营 !使
用 !检验等部门参考 ∀
附表 武威地产习用中药材与5中国药典6品种的比较
品名 武威地产中药材 5中国药典6品种 备注
拳参 珠芽蓼 Πολψγονυ µ ϖιϖιθυρυ µ 拳参 Π. βιστορτα 收入5甘肃省中药材标准6)
防风


贡蒿(葛缕子) Χαρυ µ χαρϖι


防风 Σαποσηνικοϖια διϖαριχατα


以/小防风0收入5甘肃省中药材
标准6)别名马缨子 ,曾以前胡误
用)
五灵脂

红耳鼠兔 Οχηοτονα ερψτηψοτισ

复齿鼠吾鼠 Τρογοπτερυσ ξαντηιπεσ

以/甘肃五灵脂0收入5甘肃省中
药材标准6)
肉苁蓉 草苁蓉 Χιστανχηε σαλσα 肉苁蓉 Χ. δεσερτιχολα 收入5甘肃省中药材标准6)
大黄


河套大黄 Ρηευ µ ηοταοενσε


掌叶大黄 Ρ . παλµ ατυ µ ,唐古特
大黄 Ρ . τανγυτιχυ µ 或药用大黄
Ρ . οφφιχιναλε
系引种错误造成 ,以/河套大黄0
收入5甘肃省中药材标准6)

三棱

荆三棱 Σχιρβυσψαγαρα或扁杆镳
草 Σ . πλανιχυλµισ
黑三棱 Σπαργανιυ µ στολονιφερυ µ

以/泡三棱0收入5甘肃省中药材
标准6)
地骨皮



北方枸杞 Λψχιυ µ χηινενσε ϖαρ .
ποτανινιι或截萼枸杞 Λ . τρυ µχα2
τυ µ
黑果枸杞 Λ . ρυτηενιχυ µ )
枸杞 Λ . χηινενσε或宁夏枸杞 Λ .
βαρβαρυ µ


收入5甘肃省中药材标准6)



## 中国中药杂志 年第 卷第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