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ies on Culture Technigues for High Yield and High Benefit of Wild 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oute

黄精野生变家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全 文 :趋势 o表明各部位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休眠
解除前期均有所提高 ∀
附图 浙贝母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
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变化
t1 芽 u1 鳞片内部组织 v1 鳞片近轴面表皮
3 讨论
浙贝母低温解除休眠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
生理生化代谢过程 o其中涉及多种酶参与的生
理变化 ∀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曲线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这种变化 ∀各曲线在低温处理 ux天
和 vx天时峰的出现说明由于低温的刺激 o使休
眠状态的鳞茎的生理状态发生了改变 o需要合
成一些酶类来适应新的生理代谢 ∀随后曲线的
下降表明鳞茎对低温有所适应 ∀休眠解除前期
各曲线的上升是为休眠解除后活跃的生长发育
做准备的 ∀芽和鳞片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说明浙
贝母低温解除休眠的过程不单单是芽/苏醒0的
过程 o而是由芽和鳞片共同参与完成的 o鳞片近
轴面表皮的曲线与芽的曲线峰谷位置相同则说
明它在芽和鳞片的相互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
4 参考文献
t 李亮等 1 中草药 ot|{x ~ty }tz
u 高文远等 1 植物学报 ot||x ~vz }{{x
v 高文远等 1 中国中药杂志 ot||y ~utkxl }uzu
t||y ) sz ) uu收稿
黄精野生变家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李世 郭学鉴 苏淑欣 黄荣利
k河北省承德农业学校 承德 syzwttl
张学文 杨植松
k河北省承德药材站 承德 syzsssl
摘要 通过对黄精家种栽培中诸多问题的综合研究 o提出了实现每年亩产千斤粮 !亩增收千元左右
的家种黄精的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
关键词 黄精 野生变家种 高产高效配套技术
黄精 o别名鸡头黄精 !鸡头参 !黄鸡莱 !老虎
姜等 o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
茎入药 ∀有补脾润肺 !养阴生津等作用 ∀现代
药理研究认为 o黄精有抗老防衰 !轻身延年 !降
血压 !防止动脉硬化以及抗菌消炎 !增强免疫等
功能 o药用价值很高 ∀黄精的基源植物主要有
黄精 !多花黄精和滇黄精 o热河黄精和卷叶黄精
也亦做黄精入药 ∀分布于河北承德及北方各省
的主要是黄精及热河黄精 ∀黄精是我国的主要
野生药材之一 o过去靠挖取野生根茎供药用 o近
年因野生资源急剧下降 o已难满足人们防病治
病需要 ∀为此 o我们从 t|{y年起开展了黄精野
生变家种栽培技术的综合研究 o现介绍如下 ∀
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研究所用的材料为承德主产的黄
精 Πολψγονατυ µ σιβιριχυ µ • §¨²∏·¨和热河黄精
#{|v# 中国中药杂志 t||z年第 uu卷第 z期
Π. µ αχροποδιυ µ ×∏µ¦½qk均系作者鉴定l o繁
殖所用地下根茎最初为从当地山上采挖的野生
材料 ∀
112 方法 各试验因特点不同 o处理 !设计方
法亦不尽相同 o其中不同类型根茎段萌芽特性
试验设 x个处理 !秆根茎节数试验设 v个处理 o
种根茎长度试验和有机肥用量试验各设 y个处
理 o上述 w 试验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o重复 v
次 ~种植方式和种植带距试验各设 u个处理 o遮
荫作物试验设 w个处理 o采用对比法设计 o重复
v次 ~行株距配置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o设 |
个处理组合 o重复 v次 ∀
试验地点设在本校试验农场 o位于承德中
部k‘wsβx{χl o海拔 uy{° o无霜期 txs ∗ tys天 o
年降水量 xxs°°左右 o沙质壤土 o肥力中等 o微
碱性 o有灌溉条件 ∀
2 结果与分析
211 黄精及其根茎的生长发育特点 黄精多
用根茎繁殖 o一般于晚秋或早春栽植 o春季 w月
底出苗 ox月 ts日前后现蕾 ox 月下旬开花 oy
月上旬开始结果 o|月上 !中旬果熟 o|月中 !下
旬地上植株枯萎 ∀出苗时 o顶芽向上生长形成
地上植株 o并陆续现蕾 !开花 !结实 ∀同时 o在老
根茎先端及两侧形成新的顶芽和侧芽 o并不断
伸长形成新的根茎段 ∀秋季地上茎叶枯萎 o老
茎倒落留下茎痕如鸡眼状 ∀以后各年以同样方
式生长 o并随年数增加 o根茎节数增多 ov年后
即形成一个由多节连接而成的头大尾小的串珠
状或纵横交叉分枝状的根茎团 ∀
212 不同类型根茎的萌芽特点及对产量的影
响 经多年的观察发现 o黄精根茎切段后 o按所
处部位及芽的状况可分为 x种类型 }≠ 具顶芽
的前段 o 具不定芽的中段 o≈ 无不定芽的中
段 o…具不定芽的基段 o 无不定芽的基段 ∀不
同类型根茎段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见表 t ∀
表 t 黄精不同类型根茎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品种

处理

出苗率
h
株高
¦°
叶数

顶芽数

腐烂段数

根茎鲜重
ª
较处理 ≠减产
h
黄精 ≠具顶芽的前段 xx1zx ux1y vt1v xs1z v1s {vx1v )
具不定芽的中段 w qux tt1s ty1s zx1z u1v xyy1v vu1u
≈无不定芽的中段 s s s vz1z ts1z wvt1{ w{1v
…具不定芽的基段 v1ux z1z tv1z tsw1s u1v vuv1| yt1u
 无不定芽的基段 s s s wz1s z1v uvz qu zt qy
热河黄精 ≠具顶芽的前段 |s1ss uy1| us1{ yw1s x1v {v|1v )
具不定芽的中段 ys1ss ty1y ts1v xu1v ts1s vw{1w x{1x
≈无不定芽的中段 v1ux x1s t1x us1z ut1s txt1s {u1s
…具不定芽的基段 |1ux {1z v1t ut1s t|1v {s1w |s1w
 无不定芽的基段 s s s ts1z u{1s w{1s |w1v
注 }前 v个项目为第 t年出苗后的情况 o后 w个项目为生长 u年后的情况
结果表明 o第 t种类型栽植后 ∀出苗早而
齐 o苗高大 o能正常现蕾 !开花和结实 o根茎生长
快 o产量高 ~第 u ow两种类型 o栽植后第 t年出
苗晚 o苗小叶少 o不能开花 o并有相当数量当年
不出苗 o第 u年仍形成 t个较弱小的植株 o第 v
年方能形成 t个较正常的植株 o前 u年根茎生
长量小 ~第 v ox两种类型 o栽植后第 t年极少出
苗 o第 u年多数可长出 t个小苗 o少数仍不出苗
或烂掉 o第 v年方能形成一个弱小的完整植株 o
第 w年基本进入正常生长 ∀由此说明 o人工栽
培黄精 o选择具有顶芽的根茎段做种栽 o是实现
黄精苗全 !苗齐 !苗壮 o夺取高产高效的最关键
技术 ∀
213 不同节数的根茎段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k表 ul 表 u看出 o用只有 t节的根茎段做种
栽 o由于其有机物质积累少 o所以出苗率 !株高 !
顶芽数 !产量等均较后二者明显减少 o根茎纯增
重量和纯增倍数也显著降低 ~u与 v节的种栽
间生长及产量无明显差别 o故将种根茎截成 u
节一段 o不仅种栽用量少 o且产量和效益也高 ∀
#||v# 中国中药杂志 t||z年第 uu卷第 z期
表 u 种根茎节数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节数

出苗率
h
株高
¦°
叶数

顶芽数

鲜根茎
重量
ª
差异
显著性
纯增重
ª
差异
显著性
纯增倍数

差异
显著性
t zs1s t|1w t|1y wv1v xx{1y ¤ uzx1u ¤ s1|yy ¤
u |{ qx u{ qx us qu zv qv tsss qz ¥ xxs1z ¥ t1uuw ¤
v |y1x uy1 t|1y yv1z |zx1| ¥ xw|1w ¥ t1u|v ¤
注 }差异显著性测定系采用 ≥• 法 o其中大 !小写字母分别为 t h和 x h的差异显著性k下同l
214 种根茎长度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表 3 ∀
表 v 种根茎长度对黄精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根茎长
度 ¦°
种栽用
量 ª
出苗率
h
株高
¦°
叶数

顶芽数

不定芽
数 个
根茎
鲜重
ª
差异显著性
x h t h
纯增重
ª
差异显著性
x h t h
纯增
倍数
差异显
著性 x h
w tx{ w{ qw tw qw tx qu uy qz us qz vu{ ¤ „ tzs ¤ „ t qs{ ¤¥
y uxs zs1s uv1y t|1u vy1v uu1v xz{ ¥ „… vu{ ¤¥ „… t qvt ¤¥
{ vvx zy1z uw1y t|1y ww1s u{1s {tt ¦ … wzy ¥¦ „…≤ t qwu ¥
ts xux zy1z uy1v uv1| xs1z u|1v tusy § ≤ y{t ¦ ≤ t qvs ¤¥
tu yvx zy1z vv1x uu1x xw1s vu1v tt{u § ≤ xwz ¦ …≤ s q{y ¤¥
tw ||s z{1w vy1x u{1w x|1v vz1s tyut ¨ ⁄ yvt ¦ …≤ s qyw ¤
表 v看出 o种根茎长度对出苗 !生长及产量
等均有显著影响 ∀长度 w¦° 的出苗率显著降
低 o长度 y¦°的略低 o长度 { ∗ tw¦°的差别不
大 ∀其他性状基本随种栽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
呈明显的正相关 ∀说明增加种栽长度有利于黄
精生长和提高产量 ∀但从经济利用种根茎及高
产高效综合考虑 o不同长度的效果不同 ∀长度
为 w ∗ y¦°时 o植株生长不良 o纯增鲜重太少 o
不利于提高产量的效益 ~长度为 tu ∗ tw¦°时 o
植株生长好 o根茎鲜重和纯增重量较高 o但纯增
倍数显著降低 o影响效益 ~长度为 { ∗ ts¦° o尤
其是 ts¦° 时 o植株生长正常 o根茎鲜重 !纯增
根重 !纯增倍数都较高 o既能经济利用种栽 o又
可提高产投比 o实现高产高效 ∀由此说明 o种根
茎长度认 { ∗ ts¦°为宜 o以 ts¦°为最好 ∀
215 不同行株距配置与产量的关系 研究结
果表明 o在行距因素的 v个水平中 ous¦°的产
量显著高于 vx¦°的 ouz¦°的与上述两者产量
差异不显著 ~株距因素的 v个水平中 ots¦°的
产量显著高于 tz¦°的 otv¦°的与另二者间产
量差异也不显著 ∀从 |个不同行株距处理组合
看 ous¦° ≅ ts¦° 的极显著高于 vx¦° ≅ tz¦°
的 o显著高于 vx¦° ≅ tv¦°和 uz¦° ≅ tz¦°的 ~
uz¦° ≅ tv¦° ous¦° ≅ tv¦°和 uz¦° ≅ ts¦°v个
处理均显著高于 vx¦° ≅ tz¦°的 ~其它处理间
差异不显著 ∀因此 o若从节约种根茎 !便于田间
管理和高产高效等方面综合考虑 ∀行株距组合
以 uz¦° ≅ tv¦°和 uz¦° ≅ ts¦°最为适宜 ∀单
株营养面积 uzs ∗ vxs¦°u o栽植密度为每亩 t1|
∗ u1x万株 ∀种根茎较大的采用前者 o较小的
采用后者 ∀而 us¦° ≅ ts¦° 和 us¦° ≅ tv¦°
的 o虽产量较高 o但因行距太小 o种根茎用量大 o
不便栽植管理与推广 ∀
216 有机肥施用量对黄精产量的影响 结果
表明 o有机肥施用量在每亩 s ∗ xsss®ª的 y个
处理中 o施用量为 tsss ∗ vsss®ªo根茎产量几
乎成比例增加 o但只有 vsss®ª的较对照ks®ªl
显著增产 otsss和 usss®ª的比对照虽明显增
产 o但不显著 ∀施用量增至 wsss ∗ xsss®ª时 o
产量比 vsss®ª的增加很少 o所以 o有机肥用量
#ssw# 中国中药杂志 t||z年第 uu卷第 z期
以 vsss®ª最适 ∀
217 种植方式 !带距及遮荫作物对黄精生膏和
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 在春季干旱少雨的
地区 o采用平畦较高畦栽培好 o因为平畦利用保
墒 o而黄精又耐阴喜湿 ~ 种植带距为 tss¦°
的较 txs¦°的好 o因为 tss¦°的间作高秆作物
后遮荫度高 o土壤较湿润 o有利于黄精生长 o根
茎产量明显高于 txs¦°的 o而且小带距有利于
提高间种作物的产量 ~≈在遮荫作物在品种上 o
玉米较芝麻和苏子好 o玉米中晚熟品种又较早
熟品种好 ∀因芝麻植株矮 !遮荫效果不显著 ~苏
子植株高大松散 o使田间过度荫蔽 o也不利于黄
精生长 ∀
3 讨论
人工种植黄精在种植方式适宜和科学管理
条件下 o生长 u年的每亩可收获鲜根茎 |us®ª
左右 o折合干根茎 uts®ª左右 ~生长 v年的每亩
可收鲜根茎 txss®ª左右 o折合干根茎 vws®ª左
右 ∀间种的玉米 o每亩毛面积可收获籽粒 wss
∗ xss®ªo相当于清种玉米产量的 urv ∗ xry ∀
若玉米和黄精均按一般市场价格计算 o黄精间
种玉米亩产值可近 usss元 o比清种玉米每年每
亩增收 tsss元左右 o可实现亩产 tsss斤粮 o增
收 tsss元左右的双千目标 ∀因此 o建议条件适
宜的地区发展黄精生产 ∀
t||y ) s{ ) t|收稿
浙贝母越冬时期生理代谢
的初步研究
高文远 李志亮 肖培根
k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 北京 tsss|wl
浙贝母是一种常用药用植物 o其鳞茎具有
止咳化痰等多种功效 ∀来源于南方的浙贝母 o
在北京地区顺利越冬 ∀观察发现 o浙贝母夏季
休眠结束后 o在气温适宜的秋季能够发根 o同时
芽萌动生长 o但在芽远未生长出地面之前 o冬季
来临 o浙贝母被迫进入冬眠状态 ∀越冬期间 o鳞
片内部有冰晶形成 o春季恢复生长时 o冰晶消
失 o鳞片的组织结构保持良好≈t  ∀为了深入探
讨浙贝母的越冬机理 o给生产栽培提供理论依
据 o我们在气温较低的冬季 o分 v 个时期相隔
ux天取样 t次 o检测芽 !鳞片近轴面表皮和鳞
片内部贮藏组织 v个部位酸性磷酸酶 !过氧化
物酶等生理指标的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浙贝母 Φρτιλλαριατηυνβεργιι ¬ªq
取自本所实验地 ∀
112 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 对照管中加入
s1t °¯ 提取缓冲液 o测定管中加入 s1t °¯ 酶液 o
各加入 s1| °¯ 水 ∀各试管加入醋酸缓冲液 t °¯
和对硝基酚磷酸纳溶液 s1t °¯ o充分混匀后于
vs ε 恒温水浴中保温 ts°¬±o时而摇动 ∀ts°¬±
后 o各加入 s1x°²¯r的 ‘¤’ ‹ t °¯ 终止反
应 o然后在 wss±°下比色 o分光光度计为 zxt2
Š • 型 ∀酶活性的大小用每克材料每分钟水解
底物的毫微摩尔数表示 ∀酶液的提取 }取材料
tªo加 入 s1sx°²¯r 的 ×µ¬¶2‹≤¯ x °¯ k含
u°°²¯r∞⁄× „l o³‹z1x的提取缓冲液 o充分
研磨 o{sssµr°¬±os ∗ w ε 下离心 tx°¬±o取上清
液待测 ∀
113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取 t °¯ 酶液 o加
入 v °¯ 反应混合液 o同时启动秒表记时 ozxt2
Š • 型分光光度计 wzs±° 下比色 ∀对照中加
#tsw# 中国中药杂志 t||z年第 uu卷第 z期